教育与人的发展 ppt课件
人的全面发展 ppt课件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德、智、体、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 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长期以 来的教育目的,我们教育目的注重提高全民族素 质,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 级各类人才。
我国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典 型代表。我国自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
提问: 你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1世纪,需要那些能力?
图 1:美国“21 世纪技能”框架
图 2:21 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
二、“21世纪技能”的基本内容
(一)基础:核心学科学习
核心学科包括阅读、写作、语文、外语、美术、 数学、经济、科学、社会学、地理、历史、政府 和公民。
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 要革命”等口号
与当时中学学制延长的发展趋势相反VS 毫无根据把初高中缩到两年
与当时中等教育结构多元化发展趋势相反
VS 对中专和技校大加砍杀,盲目发展普通初中、高中,使普通教育
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
与当时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 型发展趋势相反
VS把高等教育缩短为三年和一个层次,使人才培养比例完全失调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世界主要国家对大学教育目的的不同诠 释
美国——培养“完人”
美国大学大学教育目的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 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 从而培养出“完人”。如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 本科生院)的使命陈述就强调培养人才的创造性。
4. 改革高小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任务计 划和调节性计划结合,逐步实行收费制度)
教育学原理课件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科学中最新突破,是教育学与生物科学的结 合,产生神经教育学,或称学习科学。包括认知神 经科学和情感神经科学。 • 如对前额叶皮层具有执行控制功能。青少年的冲 动、成瘾、不理智行为,与个体发育尚未完善的前 额叶可能有关。
•
内侧额叶中的海马及周边区域,是具有高级 信息整合功能的结构,是短时记忆向永久记忆 过渡的重要场所。
4.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1)不是分解成一个个层面,而是把个体作为一 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故应对各学科的研究进行整合。 (2)不单是研究人本身如何发展,或是研究哪些 因素影响人的发展,而是要研究教育与人发展之 间的规律性联系,探讨教育如何转化成为个体素 质的过程和必要条件,教育如何有效促进人的发 展。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本体功能之间的关系,而 不是单纯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的。
(2)道德发展理论
•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 柯尔伯格(L. Kohlberg ,19271987)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1)前道德阶段(0~4岁) (2)他律阶段(4~8岁) (3)自律阶段(8~12岁
柯尔伯格( L. Kohlberg ,1927-1987) • 水平Ⅰ——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 水平Ⅱ——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 水平Ⅲ——后习俗水平(post conventional level)
二、个体发展观与教育的几个基本点
(一)个体发展贯穿于生命全程还是其中的一段时 间? 教育由过去的一个阶段,拓展到生命的全程(上推 到胎下延到死亡,人具有极大的可教潜能)。
(二)个体发展的动因是外铄,还是内生?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教育”的词源
1.我国古代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19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社会化 ③教育的生产化 ④教育的民主化 ⑤教育的国际化 ⑥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⑦教育多元化
20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念)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教育规律: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
4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 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 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
类学校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一)原始教育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同一性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 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 家公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 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 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 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 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很难想 像在文盲充斥的国度里,能够建立起 真正民主的政治和法制。
教育方法的分类
根据教育活动的不同领域和特点,教育方法可分为以下 几类
语言传递法
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主要通过语言交流传 递知识。
直观演示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通过直观手段展示教育内容。
实践锻炼法
包括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等,通过实践操作培养技 能和能力。
情感陶冶法
包括欣赏法、情境法等,通过情感体验和熏陶培养品德 和情感。
03 教育制度与教育 体制
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教 育的目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等方面,是教育工作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
教育制度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制度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等。其中 ,双轨制是指将教育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即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单轨制 则是指所有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通过竞争获得不同的学术和职业成就;分支制则是介
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育内容的概念与内 涵
教育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 行为、习惯的总和。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和法国社会学家 勒图尔诺。 2.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4.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一观念。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二,劳动向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 第三,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在人类原始时代已经存在。 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 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最新版整理ppt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1.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 在中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但这两字在当时没 有确定的含义,而是分别指“教”或“育”。东汉许慎的《说文 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中,与“教”相伴出现的字多 为“学”。古代的“教”主要指“教学生学有关的知识”,“学 ”主要指“儿童在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教”与“学”只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教”与“学”是 统一的。因此,我们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 景下的“教育”词源。
最新版整理ppt
(三)现代教育的特点 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教育与人生》课件
教育应激发文化创新活力,鼓励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教育与社会公平正义
打破阶层固化
教育应致力于打破社会阶层固化,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 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和公正。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与职场的 桥梁,有助于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和职 场。
目的
为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不同 领域人才的需求。
成人教育
定义
成人教育是为成年人提供的教育 和培训,旨在满足成年人自我提 升、职业转换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
目的
提高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教育,个人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培养诚实、守信、正 直等优秀品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05
教育与社会进步
教育与科技创新
1 2 3
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 他们探索新领域、尝试新方法,为科技创新提供 源源不断的动力。
培养科技人才
通过教育培养具备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推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促进科技普及
教育在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崇尚科学、尊 重创新的氛围。
教育与文化传承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应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本 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 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教育与人生
目录
• 教育的重要性 • 教育类型与选择 • 教育与职业发展 • 教育与个人成长 • 教育与社会进步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ppt课件
代表人物: ①高尔顿(F.Golton):《遗传的 天才》1869,“一个人的能力是由 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 ,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 细叐遗传决定一样。” ②霍尔(G.S.Hall):“一两的遗 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③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 三等:“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 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 中民之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 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 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 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举例:幼儿园主要任务是玩游戏;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 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 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 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 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 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 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举例:盲人的听力较好或者盲人的嗅觉较好;有些失去胳膊的小伙 伴可以用脚代替写字穿衣服等活动;身残志坚的人。 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 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意志品质教育等。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及其作用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 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 展(错诣观点:遗传决定论)。
《科技、教育、人才》公开课件PPT
科技发展史
古代科技发展
古代的科技成就包括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希腊的数学和天文学等。
近现代科技发展
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以工业革命为标志,包括蒸汽机、电、计算机等重要发明。
科技前沿动态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科技 领域之一,包括机器学习、深 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 理的计算方式,具有更高的计算 效率和更强的计算能力。
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是推动科技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
人才培养路径
包括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
人才政策与激励机制
人才政策
包括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等方面的政策。
激励机制
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如薪酬、福利、晋升和表彰等。
不断的动力。
国家繁荣
教育是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基石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有助于提 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教育理念与体制
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体制
现代教育体制应多元化、灵活性和开放性,既注重基础教育又注重专业教育,同 时关注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系来创造新 产品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基因编辑 、细胞疗法、疫苗等。
02
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发展
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 要,有助于培养个体的综合素 质、拓展视野、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社会进步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通过培养有才华的人才,为 社会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源源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 Nhomakorabea信息技术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2.活动是人的潜在的、可能的因素转化为现 实性的力量
3.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 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
皮亚杰
维果茨基
三、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 (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 学校是有目的设计的,是特殊的主体在特
殊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 1. 学校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师和学生 2. 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人为性和教育性 3. 学校活动的特殊性:育人的目的性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表现
• 1. 形成社会价值观 • 2.完善自我观念 • 3.掌握社会技能 • 4.塑造社会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这里的个性不等于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心理特征。 • 个体个性化的内涵:就是在人的共同社会性的基础上,发挥人的自
主性和能动性,充分把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彰显出来,实现个体我 和社会我的统一,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的表现: • 1. 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 2.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 3. 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皮亚杰维果茨基?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是有目的设计的是特殊的主体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
教育学原理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本节关注的问题: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特征?哪些因 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第三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教育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但这并不是教育必然的结果。教育 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化是有条件的,本节着重探索实现这一功能的条件。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4: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追求人的“身心既善且美。” 2、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以 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为中心,反对宗教对 个性的束缚,又提出人的多方面发展才 能的问题,他们赞美人的精神力量,肯 定人和人性的地位和价值。 3、 十九世纪以来,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明 确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
• 1.区别: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对各级 各类学校提出的统一质量要求,是各级 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而培养目标则 是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或某个学科、某 个专业特定的具体标准。它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化,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学校 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是有区别的。 • 2.联系:所有的培养目标都是要根据 总的教育目的来制定,符合总的教育目 的;总的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 教育的培养目标来实现。
•
教育目的: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根据社 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 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 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 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教育目的的主体性
教育目的具有主体性,由于确定教育目 的的主体的要求不同,决定着教育目的的 利益倾向不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体包括 国家、社会团体、家长、学生以及学校。
•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是人的智力、体力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根据马 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的论述,人的发展还包括道德、志趣、 意向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能够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由一个 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
2024版《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教育学概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与社会发展目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学与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补充,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理论基础。
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相似之处,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理论支持。
教育的基本要素角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品德的培育者学生心灵的导师素质要求高尚的师德教育者丰富的知识教育教学的能力•定义: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影响,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发展的人。
角色教育活动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人特点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发展潜能具有差异性01 02 031 2 3010203040102 03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手段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在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作用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与人口发展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01教育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02绿色教育的重要性03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概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身心发展定义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01020304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01020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人类 类人猿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
尼安德特人生活想像图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复原图
现代人生活想像图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P5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使用简单具工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资料分析1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 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 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 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 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大多会因不 适应环境的巨变而被淘汰,能够在 艰难条件下生存下来的森林古猿则 必须下到地面适应稀树草原环境的 生活,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要发 生改变。
东
非
大
约旦河谷
裂
谷
莫桑比克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fossil),也就 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P3
早期人类足迹
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 能力?
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
练一练
在
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
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对人的认知发展的影响
1.1 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1.3 促进个体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的影响
2.1 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商
2.2 培养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2.3 培养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调控能力
三、教育对人的身体发展的影响
3.1 促进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
3.2 培养个体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
3.3 培养个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识
四、教育对人的道德发展的影响
4.1 培养个体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4.2 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3 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五、教育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
5.1 培养个体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5.2 培养个体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
5.3 培养个体的创业精神和职业成功能力
结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体的认知、情感、身体、道德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副 主任医师武万水称,学 龄儿童睡眠时间减少, 对神经系统发育带来影 响的同时,有时还会出 现一些儿童行为问题。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孩 子身体发育和学习,严 重的还可能造成情绪不 稳定、多动症等,不仅 影响孩子的正常健康发 育,还会导致孩子因精 力恢复不充分而注意力 不集中、情绪不稳定、 容易暴躁甚至精神萎靡 不振。
9
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1980)
感知运动(sensorimotor) 前运算(preoperational) 具体运算(concrete operational) 形式运算(formal operational)
10
皮亚杰儿童守恒实验
11
皮亚杰“三山实验”
揭示了儿童的自我 中心性,即不能从 对方的角度来看世 界、想问题。
1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Erikson's psychosocial stages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basic trust vs.basic distrust)
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autonomy vs.shame &.doubt)
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 vs.guilt)
差异性;
“人的唯一性、人的不可重复性是一个事实”(赫
勒)
……
……
3
一、人的发展规律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三、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
4
一、人的发展规律
5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 发展过程;
身体方面的发展遵循自中心至边缘、由上 而下的原则;
16
关键期概念由来:劳伦兹与他的印刻学习
(Lorenz and the imprinting)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 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 提出这一概念。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 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 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 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 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 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 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 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了。
24
25
多运动,有助成长发育
26
我为什么没他高?
保障充足的睡眠
27
28
《京华时报》2011年1月25日,联 合新浪教育频道共同开展了“中小 学生睡眠时间”问卷调查。调查结 果显示,近一半的孩子每天22点钟 之后才能睡觉,50.1%的家长认为, 睡眠时间不足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日 常学习和生长发育。而本应上床睡 觉的时间,56.8%的学生在学习。
艾里克森 (1902—1994), 生于德国的美国神 经病学家,著名的 发展心理学家和精 神分析学家。
13
14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5
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 发展是不均衡的;二是表现为不同方面发 展的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即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某 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施加给个体某方面的教育影响 可是获得最佳效果。
见右图---尾随反应
17
人体主要系统发育增长曲线
18
19
人生中的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青
胎 乳婴 幼 小
春
儿 儿儿 儿 学
发
期 期期 期 期
育
期
青 春 晚 期
成 年 期
壮 老 年 期
20
第一次生长高峰
从成胎开始至出生后2周岁,短短的2年零9个月, 重量足足增长22亿倍 。以大脑重量为例,从胚胎 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350-400g,是成人脑重的 25%(此时重量只占成人的5%),到24个月时,增 加到1050-1150g,(约占成人脑的75%)
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inferiority)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s.role confusion)
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isolation)
繁殖对停滞(generativity vs.stagnation)
完善对绝望(integrity vs.despair)
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 子夏。” 还有礼仪:子华;农事:子迟;教师:曾点; 经商:……军事:……
21
第二次生长高峰
22
这种捉摸不定、忽热忽冷的变化,正是 青春期少年的总貌。十一二岁到十七八 岁是特殊的年龄段,它为一个发展中的 人从经验冲突的生活方式中提供不同的 处理方法和机会。
不知道是10 岁还是11岁?
23
要特别重视饮食和营养
一定要吃早餐; 三餐定时; 多补充钙质,帮助骨骼成长; 女生要多补充铁质以防止贫血; 青少年正当成长发育的阶段,不要随便节食; 每天要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不要偏食;
29
2005年中国男女儿童超重与肥胖调查
30
31
学习太多,运动太少
32
4、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 影响,使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 彼此不同的现象。
33
孔子的因材施教: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心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 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原始情绪 到高级情感的变化;
6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
7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
8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相邻两个阶 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已经 做好了向后一个阶段过渡的准备。
每一个阶段内部表现为数量的变化,而阶 段之间表现为质变。
教育与人的发展
王宏方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箱: 博客地址:
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百年前,梁启超:“教育就是教人学做 人,学做现代的人。”
一千年前,韩愈:“师者,传道、授业、 解惑者也。”
两千年前,《圣经》:“教孩童走他当行 的道,即便到老,也不偏离。”
2
人是什么?
“人是万物尺度”(普罗塔格拉)
人具有——
“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斯多德)
发展性;
“人不过是自然界中有思想的脆弱的芦苇”(帕斯 卡)
自主性;
“人是一根系于兽与超人间的软锁“(尼采)
创造性;
“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兽”(狄德罗) 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探求生存的意义”(沃克)
多样性;
“人是由劳动创造的”(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