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9.2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指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与运维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测试、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核心能力目标学校、学院、专业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内涵分析如下表1至表5所示。

表1专业、学院、学校三级培养目标对应关联表表2专业、学院、学校三级核心能力对应关联表表表3专业、学院、学校三级能力指标对应关联表表4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能力指标对应关联表表5专业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与专业认证核心能力(毕业要求)对应关联表(二)就业岗位职业发展路径就业岗位职业发展路径如下表6所述。

表6就业岗位职业发展路径(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如下表8所示。

表8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四)职业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与能力:1.素质要求1.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

1.2文化科技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1.3专业素质具有从事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测试、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的能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大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了满足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一、培养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3.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5. 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养规格1. 学术基础: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2. 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物联网概述、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知识。

3. 实践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维护与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

4. 跨学科知识:了解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物理、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概述、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处理与分析、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物联网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1.物联网工程技术员:传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岗位;传感设备的生产检测工作岗位;简单智能系统的应用岗位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岗位。

2.物联网工程运营和管理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物联网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岗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作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六、岗位能力要求1.核心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2.基本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工作过程岗位(群)工作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RFID射频技术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JAVA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系统开发设备维护工程设计就业岗位销售员业务员提升岗位区域销售经理销售经理产品营销工程师终端产品推广工程师就业岗位程序员(物联网方向)程序构建员提升岗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硬工程师无线/射频开发工程师、就业岗位物联网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工程布线员提升岗位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后维护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就业岗位设备操作员工程勘测员工程制图员提升岗位技术工程师应用系统方案架构师1.物联网工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能力2.物联网软件编程能力3.物联网软件维护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产品成本管理能力3.产品销售营销能力1.工程语言能力2.工程需求分析能力3.识别和选用常用元件、仪器及设备的能力4.物联网工程预算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组建和维护无线及有线网络的能力3.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能力。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定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医疗、交通、智能家居等。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等能力,能够在物联网相关企业和行业从事技术支持、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产品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熟悉传感器、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知识。

了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物联网相关的新兴技术。

2、能力目标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

能够进行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具有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能力。

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文化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体育等。

职业素养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物联网概论: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技术体系。

传感器技术:讲解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以及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ZigBee 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

嵌入式系统: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开发方法和应用,如单片机、ARM 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类)一、业务培养目标坚持“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培养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专业覆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知识宽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并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分析、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的工程技术知识;通过深入物联网行业中的企业工程实践,了解该领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的新技术和需求;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解决物联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法规;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对已有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 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74+(6)学分。

四、授予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二)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三)物联网工程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 1、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名称2、通识教育课程3、专业课程注:(1)根据各专业类别自行确定各部分课程的学时(学分)、授课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

(完整word版)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word文档良心出品)

感谢你的欣赏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〇一九年八月感谢你的欣赏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二、入学要求1三、修业年限1四、职业面向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一)培养目标 1(二)培养规格 1六、课程设置及要求2(一)公共基础课 2(二)专业技能课 3(三)创新创业课程 5(四)综合实训 5(五)顶岗实习 5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6(一)基本要求 6(二)教学安排建议 6八、实施保障8(一)师资队伍8(二)教学设施8(三)教学资源8(四)教学方法9(五)学习评价9(六)质量管理10九、毕业要求11十、附录11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联网技术应用(0919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培养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从事物联网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维护,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教育(1)具有用户党的领导、对祖国忠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素质;(2)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的职业素质;(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情操;(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告诉的人文精神。

2、知识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射频、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3)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4)掌握专业其他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1)具有区域智能物联网系统组网能力;(2)具有无线传感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能力;(3)具有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4)具有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类)一、业务培养目标坚持“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培养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专业覆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知识宽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并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分析、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的工程技术知识;通过深入物联网行业中的企业工程实践,了解该领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的新技术和需求;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解决物联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法规;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对已有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74+(6)学分。

四、授予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3、专业课程(4)注:(1)根据各专业类别自行确定各部分课程的学时(学分)、授课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全面深入的时代。

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物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物联网技术就是将不同的设备和对象联网,形成互联网络,通过传感器信号将其汇聚到中心节点进行处理,以此来为人类生活创造便捷环境。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特殊性质,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更高,因此物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物联网技术专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适应不同领域对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以下是一个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一、确定教育目标在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确定教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目标必须明确、可行、具体,而且要借鉴国内外、业内外的先进做法和研究成果。

目标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软硬件能力和实习方案等方面进行考虑,目标应该包括基础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能力。

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是制定好培养方案的核心。

课程体系要重点关注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前沿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技能,同时,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份特点来制定,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讲解、分享、案例分析、工程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设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联网技术课程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设备,并不断更新或升级,以适应科技的变化和人才的培养要求。

同时,“物联网技术课程实验室”要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环境,这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连贯性,保证培养质量。

四、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在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建议相互交流与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让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最新技术、市场、应用和发展动态,并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学科门类:工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面向市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系统中信息的感知、标识、定位、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基础理论,实践传感器采集数据、嵌入式控制、无线近距离识别、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上位机管理软件开发等实验,胜任物联网系统各环节工作,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活跃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该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应用,接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制作、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等能力。

(3)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技术文档,具有立足于贵州地区,放眼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学习意识和开阔视野。

(4)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5)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

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核心专业知识。

(6)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智能化、便捷化的各种改进之处,并动手实践、设计和实施实验,并能分析和理解实验数据。

(8)了解物联网技术中的信息感知、传输和集成的过程,并能感受信息世界之美,掌握与物联网相关工具的运行机制和局限性。

(9)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最终版(《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08代码:别:计类算机类0809代码:业专名程工网物称:联080905代码: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物理信息系统的标识与感知、网络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理等领域的专业通信与传输、.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3.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通信、测控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4.通过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基本能力;5.熟悉物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7.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有关的法规。

四、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与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RFID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控制系统六、特色教学课程传感器原理物联网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与应用、RFID 掘、物联网信息安全、电力信息化七、学时与学分比学学54.7%11107064%83.6 %1282038科课程专34.3%704 业44基础课专14 224 11%业课专240选159.8%12.5%公160106.6%选独立开44的实践22 %学环课外能31.5%素质学100%2438200总物联网工程专业必修课教学进期上学总课实课各学学分分配类分学内验机外名称课程时学学学学别12345678时时时时形势与政策 2 3232公础 16 3 48 32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教32 16 3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基育中国近代史纲要 242832 2学总课实上课各学期学分分配类分学内验机外称程名课学学学时学别87456231时时时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6 6 64 32 6高等数B(1)5.590905.5B(2)高等数966696线性代334848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48483概率论与数理统B563.5563.5大学物(1)446464(2)大学物2.540402.5大学英604604大学英644644大学英446464大学英644644体(1)230230体(2)230230体(3)230230(4)体230230信息技术基402.540282.5B(1)电路理483483B(2)电路理322322模拟电子技术基563.5563.5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483483高级语言程序设(C)26563.5563.5 专 8 48 3 48 3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业基B 离散数学 4 64 64 4 础数据结构 10 4 6464 4教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4 64 64 4 16 育4 64 64 8 操作系统 432 现代通信技术 32 2 4数据库原理2.5 40 2.5 403 48 48 8 计算机网络 3848 48 3 3嵌入式系统配分分各学期学学总课实上课类外验机分学内称课程名学学时学学别85671234时时时时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5 40 40 8 2.52 2 32 32 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1116物联网工程导RFI2原理与应23232402.52.540无线传感器网3222物联网信息安32物联网控制系32223212820381918287610428.52524必修课小24.5137.54物联网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进6482.5软件工488523232人工智能及应1自动控制理论基322632423232分布式系统与云计632232)专业英语阅物联网工6We技术及应21223232VC+3.55656程序设485642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556JAV24848算法设计与分7系统编Linu8632322选2 修32 2 32 移动计算技术 69 32 32 8 5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 学应分用数据库系统应用Oracle 7 16 8 48 48 2 与 10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32 2 32 6 服务 2 地理信息系统6 32 326 32 2 32 虚拟现实电力信息化3 至电632322选课开课上课实学总课组程课外内机验学称课程名学学学学要模学别时分时时时时求块期少力智能电网应用专题2 特72323278科技文献检索基1.524245电力生产技术概2323262动力工B32324106483电力系统基48公共选修(其中就业与创业类课程至学分7367368246专业选修课小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进周学23145678 33入学教育及军3计算机认识实111公益劳111物理实验( 12 ) 2 30物理实验( 2 2 30 2 )电路实验( 1) 0.5 0.5 10电路实验(20.5 10 ) 0.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30 2修 1 20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C 语言课程设计 2 32 2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11类学周数/各学期学名称分分配环教学节学时分别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 1 1 1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 1 1传感器综合实验 2 2 2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设111物联网安全综合试111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实111物联网应用综合设122生产实222毕业实222毕业设141414毕业教11各类实践环节小4432/162519 423.52.552。

物联网培养方案

物联网培养方案
4.研讨交流:定期举办物联网技术研讨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创新竞赛:鼓励学员参加各类物联网创新竞赛,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培养周期
1.面授课程:共计32学时,每周2学时,持续16周。
2.在线学习:共计64学时,学员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3.实践教学:共计32学时,与面授课程同步进行。
(4)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3.实践课程:
(1)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2)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
(3)物联网项目运维与管理
(4)物联网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五、培养方式
1.面授教学: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进行授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实践教学:组织学员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实战经验。
4.研讨交流:共计8学时,每2周举办1次。
5.创新竞赛:共计4学时,为期2个月。
七、考核与评价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作业、实践报告等。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3.创新竞赛:占总成绩的30%,根据竞赛成绩和团队贡献进行评分。
4.评价标准:依据课程内容、实践成果、竞赛成绩等方面,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
物联网培养方案
第1篇
物联网培养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为抢抓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培养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本方案围绕物联网技术体系,结合人才培养现状,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物联网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
1.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具备物联网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二)专业代码:610119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产业领域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维护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6)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7)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9)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10)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1)计算机操作与应用;(2)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3)物联网工程施工、使用、维护及升级;(4)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组建;(5)软件开发,不同系统平台上的开发工具,小型的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3.能力(1)具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2)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能力;(3)具有物联网工程施工、使用、维护及升级的能力;(4)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知识,具备其网络组建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熟悉软件开发流程;(6)掌握不同系统平台上的开发工具,能够独立开发小型的物联网应用程序。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将不同的物品和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数据交互和智能控制的一种技术。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物联网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培养适应物联网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以下是一个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2.了解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领域,熟悉相关的行业环境和需求。

3.具备物联网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人员协作完成物联网项目。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物联网技术导论: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网络: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为后续物联网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3)嵌入式系统:培养学生对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物联网设备的开发提供基础。

(4)数据库原理: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为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支持。

2.专业课程(1)物联网系统设计:讲授物联网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硬件选型等方面的知识。

(2)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为物联网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提供指导。

(3)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讲授物联网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4)物联网安全技术:介绍物联网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实践环节(1)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的实际开发和调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接触实际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物联网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和实施,并撰写毕业论文。

三、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部颁代码: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识别、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能进行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学习计算机、电子、自控和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跨学科的实践应用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具有: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
2.掌握物联网技术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标准和法规;
3.掌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业务的开发、测试、推广和思维等知识;
4.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5.了解国家信息网络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信息网络产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文档写作和沟通能力;
7.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外文文献阅读能力,达到规定的要求;
8.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
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无线传感器网络、EPC与RFID技术、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网络协议与编程
四、主要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训练(第一学期)、职业岗位认知实践(第二学期)、数据结构实训(第三学期)、RFID技术实训(第五学期)、传感器实训(第五学期)、Zigbee 应用实训(第六学期)、嵌入式系统实训(第六学期)、物联网综合实训(第七学期)、毕业实习(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毕业设计(第七学期---第八学期)。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10学分),具体包括:
说明:
1.学生参加以下项目可置换专业技能培养方案相应学分:
(1)参加ACM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各种专业大赛等获得省级以上奖,省部级每项计3学分,国家级每项计6学分;
(2)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每篇计3学分,一般每篇计1学分;
(3)主持校级学生科研项目或主持院级学生科研项目并按期结题,每项计2学分;
2.专业技能证书
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各类专业认证考试或得到行业广泛认可的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

注: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至少应取得10学分,但多余部分不再计算。

所有项目获得学分的标准按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执行。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98学分(其中第二课堂10学分)学位课程学分: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结构、学分比例及课时分布
1.各类课程分数和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备注:总学时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学时数,不包括集中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2. 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分配表
3.学期课时分布表
八、课程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