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角度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问题研究
一
我 国 高校每 年 获得 的大量 技术 专 利集 中于理论性 成果和预研 成果 , 具 而
有市场 价值 的新技 术 、新产 品较 少 , 其 中很大 一部分 专利 不具 有 市场推 广 价 值或不 具备市场化 生产 的可行性 。 目前 我 国高 校绝 大部分 专利 未 能实 现科 技 转 化 的主要原 因在 于 大学 的价值 衡 量
开展 产学 研合作 的作 用 。例 如在 合 同
签 订 的 过 程 中 涉 及 到 法 律 、合 同 谈 判
以及 权利 维护 等 问题 ,未能 给予 科研
人员 以必 要 的帮 助 ; 合 同签 订之 后 , 在
对于 企业 比较 关 心的 合作项 目的完成 进度 、完 成质量 以及 学研 机 构 的参 与
I 盛凝 U J " CA 麓r Il t A l O K Y U
一
、
翡渤 嚣
口 李 晓 玉 ( 江 学 院会 计 学 院 江 西 九 江 3 20 ) 九 3 05
学 研 结 合 问题研 究 尹, 一
摘 要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已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储备 问题
利 型组 织 , 高度 关注 投入 产 出比 , 求 追
研究 成果 的实用性 以及 是 否能够 较快 的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 。因此 , 由于 目标 存在根本 性差异 , 企业与高校在 技术成 果转 让 、 合作 开发 、 经营 上 的关 注 点存 在着很 大分歧 , 研成果难 以J 1 科 l ]  ̄ 转化
一
效 果 , 目质 量 较 低 的 问 题 不 断 涌 现 , 项
J ,
以来便 在世 界各 地得 到 了推
挫 伤 了合作 双方 合作 的积 极性 。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分析1.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总体状况: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励。
年级差异:高年级学生普遍具备更高的创新精神,可能与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经验有关。
性别与专业差异:性别因素对创新精神的影响不明显,但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创新精神存在差异,与学科特点和培养方式有关。
2.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总体水平: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处于一般水平,优秀和较差的比例均较小。
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随着年级的提高,实践能力逐渐增强。
性别与专业差异:性别因素对实践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医学、工程等,女性学生的表现可能稍逊于男性学生。
三、影响因素分析家庭因素: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实践教学资源等都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公共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导致地区间、学校间差距拉大。
教育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和家长仍过于关注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实践教学不足: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平台。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模式创新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并分析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是建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上的。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创业则是实现个人自主创新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并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1. 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倡导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创业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环境。
2. 多元化的培养方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还包括多元化的培养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引入了更多创新创业资源和活动,例如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比赛、创业孵化器等。
这些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多元化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3. 跨学科的合作模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倡导跨学科的合作模式。
创新和创业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综合。
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和协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合作精神。
高校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业团队,吸引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与需求调查研究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与需求调查研究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一个方向,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和招募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了各个企业、院校、政府机构等的共同关注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需求情况,本文将对这个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进行分析总结。
一、人才培养方面1.教育体系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轻视创新能力、注重应试能力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尤其是在高校中,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缺乏个性化的根据学生特点创新的课程和教育方式,使得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得到重视和实际训练。
2.课程设置与实践目前,各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上也有一些尝试和改变。
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普遍开设的“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外,很多高校还会开设特定的“创新实践”课程和“创意思维”课程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与思考的机会和环境。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较为零散和不成体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不同高校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性和标准性。
3.社会实践除了高校内部的培养方式外,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寻找创新创业灵感,锻炼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当前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质量存在严峻挑战,往往需要学生自主寻找机遇,而且实践机会的质量也不尽相同。
因此,需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实践机会。
二、人才需求方面1.互联网科技领域在互联网和科技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最为旺盛。
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云计算、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大量具备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这些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因此,这个领域的人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文化传媒领域随着网络娱乐、数字文化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文化传媒领域也对创新的人才有着较高需求。
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5 年11 月10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经济政策的调整必将引领和带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对经济发展和进步起到人才补给和助力作用。
劳动力作为供给侧四大要素之一,在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背景下,未来湖南必将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而同时,诸多企业又存在这“用工荒”的现象,显示了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间的脱节。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参照本科学校制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大,兴趣不高,没有真正体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导致毕业生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因此,全体高职院校应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创新教法,以实习实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湖南发展输送大批德才兼备的技能型劳动力。
1.坚持需求导向,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而高职教育更多的是为服务地方产业,提升地方经济提供应用性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增强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改革过程中,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两个问题,要对地方经济深化了解,加强对社会需求的研究,经过调研调查,形成了各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修改才培养方案。
2.细化培养目标,实行分层教育。
高职院校现行的“一锅端”式教育,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造成了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学不会的现状,亟需改变。
因此,可根据学生特点及学习基础实行分层教育,构建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一部分优秀学生提高学习要求,适当加大教学难度,倡导探索,鼓励研究,提升学科水平,为企业提供研究型人才;对另一部分学生,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习实践比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双管齐下,将人才培养效果最大化。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2023-10-26•引言•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应用案例分析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全球创业热潮的推动全球范围内,创业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状况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创业能力对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不足尽管大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但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适合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型,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需求、现状和问题。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模型构建提供实践支撑。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与方法VS02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1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23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面广,但质量参差不齐。
创业教育逐步普及高校普遍建立了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园、孵化器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各级政府和高校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创业竞赛活动丰富03创业竞赛活动参与度低部分学生对创业竞赛缺乏了解,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作用。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01创业教育深度不够目前的创业教育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不够深入。
02创业实践平台质量不高一些创业实践平台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学生难以在实践中获得实质性的经验。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人才、资金等资源有限,导致创业教育质量不高。
创新创业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
创新创业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在当今世界,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这种创新和创业的源动力,其实就是创新创业的人才。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我们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创新创业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一、人才培养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创业的基础。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靠高校进行人才的培养,而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需要的是有创新思维,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开展更加实践性的、贴近市场的培训课程。
一方面,企业可以与高校或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训。
例如,在某个新兴领域开展课程,导师可以是业内权威人士,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开展自己的内部人才培养活动,比如内部的创新创业比赛、课程学习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也能够达到培养和发掘人才的目的。
二、人才引进的渠道多元化除了人才的内部培养,引进外部的优秀人才也是创新创业所需要的。
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可以看到,优秀人才普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
因此,如何引进优秀人才,就成为了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在人才引进时,将视野放宽,尝试寻找到更广泛的渠道。
例如,直接到高校进行招聘、形成校企合作,也可以通过海外授信、猎头公司、招聘网站等方式招聘人才。
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才较为优秀的地区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这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其次,在引进人才时,我们也可以开展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引进机制。
例如,企业可以制定灵活的薪酬和激励政策,比如签订股权、制定个性化的福利待遇等。
此外,在引进人才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人才的适应情况,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只有让员工得到了工作的满足感,才能够让他们更加有干劲的为企业工作。
三、人才管理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部分,而在人才管理中,创新也必不可少。
从学生角度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随 着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发
展 , 业 教 育和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活 动 也 逐 渐 创
在 校 园 兴 起 。 l 9 s 清 华 大 学 学 生 发 起 从 9 7#
创 新 型 校 园 文 化 学校的 文化形成 是长 期积淀 的结果 ,
是 时 代 提 出 的 要 求 ,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然 也
趋 势。
个 没 有 创新 能 力 的 民 族 , 以 屹 立 于 世 界 也 能大 大缓 解 社 会 的 就 业 压 力 。 难 先 进 民族 之 林 。 多 年来 , 界 科技 发展 日 十 世 新 月 异 , 高 校 也越 来越 重视 创 业 教 育 , 各 大 3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环 境 , 及 应 对未 来 世界 的 挑 战 , 新 意 识 3 .%, 0 5 毕业达 到 了 3 8 人 , 2 0 以 创 2 1 20 年 3万 至 09 是 必 不 可少 的 关 键 因 素 。 因此 , 于 国 家 和 年 , 国大 学 毕 业 生 面 临 就 业 的 人 I 累 积 对 我 Z l :
的到来 , 创新 创 业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巨大 作 用
越 来越 受 到 重视 . 时 , 会 经 济 的 发展 对 名 族 而 言 , 同 社 创新 比 以 往 任 何 时 候 都 要 更 加 达 到 8 0 万 。 这 样 严 峻 的 就 业 形 势 下 , 0 多 在 人 才 的 素 质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我 国 目 从 重 要和 紧迫 。 在 1 9 年 , 泽 民 同 志就 在 开 展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 育 和 引导 更 多的 大 早 95 江 教 前 经 济 发 展 和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现 状 来 全 国科 技 大 会 上 指 出 : 创新 是 一 个 民族 进 学 生 加 入 到 创 业 创 新 队 伍 中 来 , 大 学 生 是 看 , 切 需 要 对 学 生 开展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 迫 这 步 的 灵魂 , 国 家兴 旺发 达 的 不 竭 动 力 , 是 一 走 向 社 会 接 受 社 会 挑 战 的 重 要 途 径 , 时 同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双创”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正在逐步转变与升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个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技术工人和创业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创新意识不足、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深等。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培训,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职学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探讨“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目前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学生们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意识培养。
教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探讨如何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创业培训计划,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0字】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年轻、活力和创造性强的特点,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研究——基于个性化案例教学的角度
摘 要 :个性 化案 例教 学兼有 个性化教 学 “ 以人 为本 、 重学生 个性 、 进 自主 学习” 尊 促 的特 点 , 以及 案例 教 学“ 实践 应 重
用、 创新 思维” 促 的优 点 , 是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的有 效手段 。 实施 个性 化案例教 学 , 师需要 兼顾创新 创业 能力与专 业 教 素 质培养 : 心设计并 掌控 教学过程 中的每个环 节、 精 细节 ; 采用 多种手段 激发 学生兴趣 和创- '  ̄4 业动 力 ; 重学生 个性 发展 需 1 尊
力” 的理念 , 用科 学有 效 的教学 方法 , 能力 质 、 创新 精 神 、 创 业技 能完 美结合 , 而最终 实现人 才培养 目标 。当然 , 从 过程 实施 的决 定 因素还在 于教 师对教 学方法 的优化 选择 和课堂
一曩 董 誊 纛曩 誉曩 赣 鬻誊舞 曩曩 誊
荻 麟涵究 薛
誊 要萎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培 养 方 式 研 究
基 于 个性 化 案例 教 学的 角度
马 凌 彭 小 智 叶 晓 辉
( 陵 科 技 学 院 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1 6 ) 金 江 1 19
实践机 会和条件 。由于精 选案 例都 是现 实工作 环境 中相对 比较完 整 的事件 ( 尤其是 综 合 案例 ) 学生 要 想 回答案 例 问 ,
输知识 , 如再将 自己置于 “ 知识权威 、 话语霸权 ” 的地位 . 势必
在 课 堂 上 形 成 一 种 压 抑 、 械 的 疲 劳 氛 围 . 生 的 自 主学 习 机 学 能 力 和 创 新 潜 能 都 将 受 到 严 重 抑 制 。此 外 ,教 师 讲 课 的 深 度 、 度 与 进 度 一 般 以 中 等 学 生 水 平 为 参 照 , 乏 对 个 体 差 难 缺 异 的 关 注 , 得 两 端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锐 减 , 扼 杀 了 学 生 的 使 也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论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论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面临多重困难,创新创业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同时也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动力。
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创新创业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就业模式面临多重困难,人才储备已成为新经济时代发展的关键。
同时,创新和创业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增加更多的贡献。
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1.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能够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
因此,创新创业人才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对创新和创业的意识。
在校园中,可以通过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或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同时,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创新创业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成功案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2.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必须拥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课程与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到创新创业企业进行实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此外,增加科技创新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策划和开发环境,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3.增强创业能力学校可以举办创业培训课程,使学生更加熟悉创业管理以及创业政策;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创业竞赛或创业大赛,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网络创业和社会创业也是创业人才的重要选择,学校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培训和活动,增强其创业能力。
4.营造创业氛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还必须依靠学校的创业氛围的营造。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创业基金或优惠政策等措施,更好地支持学生创业。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以及提供良好的创业支持是学校的重要任务。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1.人才培养成本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
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高度重视。
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探讨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备受关注。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因此,研究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通过分析人才培养需求、探讨创新创业孵化模式、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践成果总结,深入探讨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的问题,挑战与应对措施,评价模式优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本文进行总结反思。
1.2 研究意义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
而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学术界和实践界更好地了解不同背景、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和政策措施。
研究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高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深入探讨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创新创业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对现有创业孵化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
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当今社会正迅速演进为一个后工业化的知识社会,以技术型创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面对产业转型和升级,创业型工程人才成为本世纪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是工程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还大都在第二课堂进行,几乎未见在第一课堂专门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
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亟待展开。
本研究从实践知识的视角,用建构主义知识观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再辅之以文献、访谈、比较研究等具体技术方法,在考察我国当前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和借鉴,设计出高校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式。
创业型工程人才,主要指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业者,他们所创的“业”,主要指产业。
创业型工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他们区别于一般工程人才之处在于“技术商业化”,即面向市场,把技术转化为产业或产业链。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专业技术是基础,经营管理等市场化活动是重点。
创业是团队行为,技术型创业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从事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销售、财务管理等多方面人才合作,共同完成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工作。
本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光电领域成功创业的部分企业家的访谈,结合产业界需求和学校实际,设计出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包括主导培养方向的一级目标、规范培养标准的二级目标、以及监控培养途径的三级目标,重点是从知识、能力和职业意识三个方面对二级目标进行研究。
同时通过访谈,总结出成功的创业型工程人才普遍具有的个性品质:以创新精神、理性的冒险精神、机会敏感性为主的性格特征;以市场优先、资源整合、决策判断为主的行为特征。
这些都为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工程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根据创业型工程人才的特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知识的习得,更加强调学生在职业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投创新创业的风潮,这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的新机遇。
但是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既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积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还需要丰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融入专业教育、全程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等多种途径,共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标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投创新创业的风潮,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这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的新机遇。
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7年的政府工作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而这些均离不开创新型的人才。
因此,各高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打造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使之助力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升级。
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由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能力不够。
如,在传统的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下,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表达创新理念的机会;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找一份工作,缺少创新创业的意识。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少。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随着创新创业课程成为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普及,创新创业正在为更多的大学生所认识、接受,但是,能够为之“心动”,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仍在少数。
(2)实践创新创业的人少。
由于学校学校管理制度、能力的原因,在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中,能够付诸“行动”的人非常少。
有的学生仅仅是想进行创新创业,而并无进一步的具体打算;而有的学生虽然有了明确的想法,但是却不知道要从何入手。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汇报人:日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目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逐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逐渐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01020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难以真正融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
高校科研投入虽然逐渐增加,但科研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学生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重综合素质01目标0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0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
04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01 02 03活动育人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环境育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理论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科研训练,强调实践环节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活动育人环境育人01建立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02教学方法多样化03重视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将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摘要: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对人才所应具有的诸多要素中,创新处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创新人才应放在首要位置。
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矛盾,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探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育;创新人才;教学模式一、引言创新人才培养是面对着新时代的知识挑战,结合社会转型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诉求,现代大学德育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同时也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二、当今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一)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即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学起就被灌输了;“;考试成绩;”;这个词,因此在学习中也一直按照这个原则,在考试中多拿高分,考进理想的大学。
但是这些思想观念太过于陈旧,已然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而不需要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但是在现在的大学中还有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欠缺。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而正是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才导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大。
(二)教学资源配置方面的矛盾发展创新能力仅仅开设几门创新课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的创新实践,必须提供学生创新机会于各科教学中,例如: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科知识内容,提出实际性的重要问题让学生解决,设立研讨活动在师生间共同探讨等,同时教师需进行大量的指导工作,师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当前对课外学习学生热情不高,并未充分利用剩余时间,而大部分時间教师的精力多用于知识教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知识的获取主要靠课堂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提高,又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让他们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去掌握所需知识,而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利用率高的教学资源和进行创新教育工作中去。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57期2020年12月(下)基金项目: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穗体职教(2018)63号)。
作者简介:罗俊波(1979-),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气排球运动推广。
和平与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和代名词。
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发展高潮,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点内容。
然而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去重视和解决。
在各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过程中,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难的问题在近几年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入手,针对当前体育院校在办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同时结合市场调研情况,根据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对高校如何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了研究。
1、前言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创新基础和前提在于培养具备各种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推动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社会热点话题,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关注的重点。
然而随着这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直线上升。
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创业的高风险性,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相对忽视,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很多学生无法得到扎实全面的创新创业技能教育,由于大学生刚走出校门,缺少经验,同时资金等资源存在限制,因此创业规模一般较小;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太大变化,没有增加,此消彼长之下,就造成了大量的大学生无法有效就业。
同时,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我审视不全面,对招聘单位的条件不满意,就产生了一种大量企业招不到所需人才,大量毕业生无法就业的奇怪现象。
本文主要对当前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任 务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需要积极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以适应社会对于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需求。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 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一、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和意义
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 才,以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和创业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推 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 式研究
01 一、确定主题
目录
02 二、综述现状
03 三、探索创新
04 四、提出建议
05 五、总结回顾
06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业型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地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 研究课题。本次演示将综述当前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研究现状,探索创 新的培养方式,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提供参考。
3、实践平台:建立创业实训平台,提供创业实践的场所和资源。同时,鼓励 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合作与交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 实施策略
5、加强政策支持:高校应制定一系列支持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如提供创 业资金、为创业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源等。
6、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 题并加以改进。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研究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创新思维成为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能力之一。
然而,随着传统教育模式在大学教育中的长期存在,很多大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探索一种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先,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需要对大学教育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知识,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大学教育需要从知识传输的角度转变为能力培养的角度。
大学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竞赛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大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发者,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创新风格。
此外,大学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学科划分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因此,大学应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此外,大学还可以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除了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还应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来锻炼和培养创新思维。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此外,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创新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和团队的协作,而单打独斗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因此,大学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和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学生角度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学生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希望本文给老师教学提供参考,帮助老师紧跟社会需求和行业背景,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及时改善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让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该课程[1],这是国际上最早开始的创业教育,而我国则在1990年开展了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也逐渐在校园兴起。
从1997年清华大学学生发起举行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到1999年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再到当今许多学校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华东师大开设了“创业教育课”,东华大学开设了“创业与风险投资”的选修课程等等,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教育部也作出决定,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逐步改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依然不尽如意。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就说明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还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2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适应变幻莫测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国家和名族而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要和紧迫。
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就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十多年来,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这一做法已成为目前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挖掘人的创新潜能
创新潜能是指人们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潜在能力[2]。
据估计,人的脑细胞共有120-140亿个,平常人只被开发利用了3-7%,爱因斯坦也只不过才利用了10%,其余的仍处在未充分发展或完全没有发展的原始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存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创新意识。
陶行知也早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只有通过教育,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新知识概念,这样才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能力源于思维,而思维取决于知识,知识则是教育的成果,因此,开发脑细胞,挖掘人的创新潜能的关键在于创新教育。
2.3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
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至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人口累积达到800多万。
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3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创新为灵魂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教育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转变培养模式以从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创业体制、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思维、积极投身实践以及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这几个方面着手,本文认为实施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3.1 设立学生创业基金会和创业协会, 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
学校的文化形成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大学文化的熏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积极推动创业文化的形成。
一些高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或者“特殊贡献奖学金”,用来奖励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老师;一些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创业协会”, 提供创业实战演
习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还有一些学校对自主创业较好的学生或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学校正在逐渐完善创业体制,积极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这样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
3.2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师资队伍
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多参考国外先进国家的教育体制,从早期教育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所有教师,都必须有创业教育意识,自觉地将创业教育的精神和实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方面,可以加开大学公共课视频或者是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做创新创业专题客座,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从而增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3.3 开办科研项目实践小组,分级式个性化培养
各所高校可以在不同的院系开办相关的项目实践小组,分配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的专业、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小组,每个项目小组指导老师再根据能力考核结果成立不同层次的创新团队,根据各个团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
案和科研训练计划,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为依托,提供开放式实验室平台和软硬件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满足不同就业取向学生的培养需求。
3.4 加强科研项目实践,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创造教育的重要形式。
校企合作可以秉承CDIO[4]【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理念,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一方面学校可以以企业为载体为学生创造实践创新环境。
学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协议,在公司企业内为学生争取一些适合本科生的实习岗位,让学生亲自体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差异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从企业内部争取一部分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了实践,又使学生们有一个更好更现实的平台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栋梁.创业教育国际比较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2]张富洪,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J].辽宁教育研究.
/jiaoxue/060126/1532101.html.
[3]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25.
[4]Wang Gang.Reading and Mode Thinking for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2009,(9):86-87.
[5]Arianna Martinelli,Martin Meyer,Nick Tunzelmann.Becoming a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f knowledge exchange relationships and faculty attitudes in a medium-sized,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