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2e04b8ad51f01dc281f1af.png)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课题:小数乘以整数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一)感知算理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2)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如下竖式计算过程:(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2.引导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课题:小数乘小数(4)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
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1.92×0.9=________(3)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538e1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c.png)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负数的初步认识在数学中,像+20、+8848、+3260这样的数都是正数,而像-20、-155、-422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以上和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等等。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数轴初步认识负数,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左边的数都是负数,-2和2到的距离相等,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
二、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通过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h,其中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我们还可以通过拉伸和平移来改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同时,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2.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
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其中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同时,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等面积、等底(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具有相同的面积,其中三角形的高(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来求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b6cc7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e.png)
第 1 课 时 认识负数(一)
创设情境
新知探究
1 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新知探究
1 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新知探究
1 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新知探究
1 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0℃
零上20℃
零下20℃
巩固练习
3.一个平行四边形广告牌,底6米,高2米。 按每平方米50元计算,制作这个广告牌需 要多少元?
6×2×50=600(元)
答:制作这个广告牌需要600元。
巩固练习
4.一个平行四边形停车场,底63米,高25 米。如果平均每个车位占地15平方米,这 个停车场一共可以停多少辆车?
63×25÷15=105(辆)
(2)某粮库运进20吨粮食记作﹢20吨,运出15
吨粮食记作( ﹣15 )吨,运出100粮食记 作( ﹣100 )吨。
(3)学校举行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 则是答对一题得100分,记作﹢100分;答
错一题扣10分,应记作( ﹣10 )分。
巩固练习
6、你能说说小明家今年四月上旬的收入和
支出情况吗?
海拔( ﹣422 )米
巩固练习
3、9 负数: -5 -7 -9 -11 -20
巩固练习
4、某市去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把 它们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
月份
一
二
三
四
平均气温 ﹣10 15
20 ﹣5
巩固练习
5、(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 ﹣5 )米。
新知探究
4 你能想办法算出下面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大全完整版.doc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大全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85dc44f76c66137ee0619eb.png)
一、小数乘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乘法分配律(a+b)×c=a×c+b×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5、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二、小数除法1、先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的时候,商比1小。
2、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不一定从十分位起就出现重复。
5、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6、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7、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例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8、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
9、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简易方程1、乘法算式“nХ6”中,乘号可以省略,除法算式中“x÷4”,除号不可以省略。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完整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完整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e48bb9cfc789eb162dc872.png)
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推广到小数二、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a28c0d856a561253d36f6c.png)
一、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或者S=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三角形的周长=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0四边形内角和=3600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二、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减数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公里=1千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亩≈666.667平方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米= 1方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时间单位: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星期=7天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4个季度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四、定义、定理、性质(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全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0fcd4f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全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如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等,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小数的四则运算: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3. 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的通分和约分:理解通分和约分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2. 小数的四则运算中的小数点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3. 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中的单位换算: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练习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4. 数学工具:提供计算器、直尺、圆规等数学工具,方便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绘图。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37fbd33968011ca30091ed.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2021―2021学年上册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连加。
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7ab3b56c85ec3a86c2c506.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教材上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4. 稍复杂方程: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02c1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小数乘整数课时目标导航小数乘整数。
(教材第2~3页例1.例2)1.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会正确计算。
3.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一、情景引入1.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点名说一说)(2)在乘法算式中, 各15 150 1500 1.5 0.15部分的名称是(1)明确: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第二个因数不变, 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从前三栏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3)第四栏, 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明确: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4)从后两栏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二、学习新课1.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观察主题图, 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A. 3.5元B. 4.6元C. 6.4元D. 2.8元买3个风筝A多少钱?(2)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四人一组, 展开讨论, 探求计算方法, 并分享计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3. 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方法三:4元×3=12元5角×3=1元5角12元-1元5角=10.5元方法四:3. 5元=35角105角=10.5元(3)分析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
提问: 上面四种算法中,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 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 多数会认为第四种方法比较简单, 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把小数3.5元换算成整数35角, 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6b2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那么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探究新知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完成25页习题五、全课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梯形而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6d73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4.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一)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转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2)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算法(1)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要点: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有几位小数。
注意:当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一)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b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a×b)倍。
2、算法(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探究因数和积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c54582a300a6c30d229f4e.png)
2016—2017学年上册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连加。
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bfd280336c1eb91b375d8b.png)
典题精讲
2.3×12= ?
2 .3 ×1 2
46 23
2 7. 6
一位小数
典题精讲
乐乐和爸爸、妈妈去 祖山游玩的车费是多少元?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已知单程的每人票价是42.6元,那 么来回就是42.6×2=85.2(元),乐乐和 爸爸、妈妈一共3个人,可以求出车费 是85.2×3=255.6(元) 。
易错提醒
计算。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6= 75
学以致用
1.竖式计算。0.7 ×4
2.8
7
×4
28
1. 2
×5
6 .0 12
×5
60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学以致用
2.比一比,算一算。
12.1×4=48.4 1.21×4= 4.84
4×6= 24 0.4×6=2.4
32×3= 96 3.2×3=9.6
学以致用
3.连一连。
149×3=447
44.7
0.447
4.47
1.49×3
14.9×3
0.149×3
学以致用
4. 解 决 问 题 。
每箱苹 果22.5元。
买3箱要 多少钱呢?
22.5×3=67.5(元) 答:买3箱要67.5元。
学以致用
5. 写 一 写 , 算 一 算 。
用2、3、4三个数字和小数点,任意 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
情景导入1
春天到了,同学们在风筝店前买风筝。
探索新知
哪种方法最简单呢?
3.5
3.5
+ 3.5 10.5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07e7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d.png)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一、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小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步骤。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第2课时:小数乘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乘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
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小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分物品场景,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步骤。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第2课时:小数除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除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
三、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观察物体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实际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备课成员:王燕飞杨志会彭群李娇备课组长:王燕飞执笔人:王燕飞执教人:单元教材简析一、教材内容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
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并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课时一、授课课题:小数乘整数二、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1、例2。
说明:本课时学生将通过“买风筝,放风筝”情境,接触到小数乘整数。
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加法和“元、角”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来解决这部分知识,然后通过例1的计算经验,自主计算例2,因此本课时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根据课程标准中“会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会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明:“正确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对35角×3进行重点分析、说理,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换成10.5元。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学生通过对题意的理解,可以很快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不会计算“3.5×3”,解决的办法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小数加法、整数乘法或其他方法来的经验,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方法独立求出3个鸟风筝的钱数,并能描述给大家听。
所以能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为本课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流程情景导入——合作学习——精讲点拨——回顾拓展(一)情景导入出示例1主题图问题1:大家喜欢放风筝吗有三个小朋友也想去放风筝,从图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指名回答。
师板书例1信息(每个风筝3.5元,买3个多少钱)学习例1、2问题2:齐读例1,你有什么解决办法?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不同的方法。
1、3.5+3.5+3.5=10.5元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3、3.5×3=10.5元问题3:(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怎样计算3.5×3的?设计意图:初步理解算理。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发现: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35角×3×310.5元10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问题4: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师生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计算,并尝试对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合作学习问题5:如果因数不是钱数,大家还会算吗?板书:例20.72×5设计意图:巩固算理。
师生活动:生试算,指名板演,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小组合作要求:以4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小组讨论问题:计算时先怎样乘积怎样处理末尾的0如何处理(三)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要点师生活动:帮助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四)巩固拓展1.基础练习: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0.8×6=0.5×0.3=4.5×8=3、能力提升:(1)12个35.07元是多少元?2.39的8倍是多少?(2)8个1.25是多少?0.04的25倍是多少?七、板书设计:例1每个风筝3.5元,买3个多少钱?例20.72×5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35角(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10.5元10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八、教学反思:学案设计一.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教材2、3页的例1、2。
2、思考问题:例1,你有什么解决办法?3、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小组讨论问题:计算时先怎样乘积怎样处理末尾的0如何处理二.目标检测1.基础练习: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
2.巩固练习:0.8×6=0.5×0.3=4.5×8=3、能力提升:(1)12个35.07元是多少元?2.39的8倍是多少?(2)8个1.25是多少?0.04的25倍是多少?配餐作业1、数学课本练习一第2题2、数学课本练习一第3题,第4题第二课时一、授课课题:小数乘小数二、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教材第5~6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
说明:本课时学生将通过宣传栏刷油漆活动,接触到小数乘小数的学习。
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利用例2中的计算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使学生又一次体验成功的快乐。
因此本课时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根据课程标准中“会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会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就是给足学生时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尝试计算2.4×0.8,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加深记忆。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学生可能会在“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数点”过程中遇到困难,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时,应提醒学生注意:①要数清楚两个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
②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因此,怎样给乘得的积点上小数点为本课时难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境,揭示新知——自主学习,初步质疑——合作交流,解疑辨析——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回顾小结,一作一思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新知(五分钟)1、提问引入(出示例1主题图)问题1:需要给一个长2.4m、宽0.8m的长方形的宣传栏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0.9kg,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怎么列式(板书:2.4×0.8)设计意图:利用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小数乘法。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复习长、宽、面积的关系,从而列出算式,师板书:2.4×0.8(二)自主学习,初步置疑(8分钟)学习例3、例4问题2: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设计意图:引起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有困难时,注意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2.4扩大10倍24×0.8扩大10倍×811921.92缩小它的100问题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设计意图: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三)合作交流,解疑辨析(15分钟)问题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为例4做好准备。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努力得出: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小组讨论问题: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一定逻辑进行计算。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根据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问题6:利用上面的结论来验证第4页做一做,看你们的结论正确吗?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验证的理论,学生掌握得更牢固。
师生活动:生独立验证。
(四)优化训练,巩固拓展(10分钟)1.基础练习: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2.巩固练习:0.9×50=3.6×0.1=7.5×0.8=3、能力提升: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1:回顾小结,一做一思1、谈一谈:通过今天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能说说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要点吗?2、作业:同步指导有关练习3、反思:八、板书设计:例1、2.4扩大10倍24×0.8扩大10倍×811921.92缩小它的100例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学案设计一.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教材5、6页的例3、4。
2、思考问题: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3、小组合作要求:以6人为一组,小组长安排合作要求小组讨论问题: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二.目标检测1.基础练习: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2.巩固练习:0.9×50=3.6×0.1=7.5×0.8=3、能力提升: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配餐作业1.数学课本练习二第6题。
2.数学课本练习二第7题,第8题。
第三课时一、授课课题: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教材第7页例5。
说明:本课时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倍数是小数的知识,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
理解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课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