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与处理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主要包括农村产生的污染物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1.土壤污染问题农村土壤污染主要源于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的废弃物,这些污染物会逐渐累积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威胁人们的健康。
2.水体污染问题农村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的废弃物,这些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放和河流渗漏的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水生物的生存,也威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3.空气污染问题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露天焚烧、柴火和煤炭的燃烧,这些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也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4.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多地方存在着随意倾倒和露天焚烧的情况,不仅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也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1.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色农业技术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化农业等,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体和空气环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农田有机肥料、沼气池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大对污染农田、污染水体的整治和修复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系统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系统,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机肥料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日期:目录•引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污染源分析•污染影响与危害•防治措施与建议•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引言背景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开展此次调查。
目的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范围和方法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地区农田、畜禽养殖场、水体等区域。
方法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实地采样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
其中,现场踏勘主要对农田、畜禽养殖场和水体等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问卷调查主要收集农户和养殖户的相关信息;实地采样主要采集土壤和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分析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报告应详细记录使用的农药种类,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农药种类使用量使用频率应准确统计农药的使用量,包括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
需要了解农药的使用频率,即每年或每季使用的次数。
030201报告应详细记录使用的化肥类型,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肥料类型应准确统计化肥的使用量,包括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
使用量需要了解化肥的使用频率,即每年或每季使用的次数。
使用频率报告应详细记录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如堆肥、发酵、直接排放等。
畜禽粪便处理情况处理方式需要了解粪便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即每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
处理效率需要了解粪便处理后的质量,如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等。
处理质量养殖密度应准确统计养殖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养殖数量。
养殖类型报告应详细记录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如鱼类、贝类、甲壳类等。
废水处理情况需要了解养殖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效率和质量等情况。
水产养殖污染情况污染源分析农田径流污染影响这些污染物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破坏水生态平衡,同时也会对土壤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
文件发布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 (1997年3月26日农业部令第13号发布)
文件全文
1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污染事 故处理管辖
3
第三章调查与 取证
4
第四章处理程 序
5
第五章附则
第一条为及时、公正地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 定。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中渔业损失的计算,按农业部颁布的《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损失计算方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中事故报告登记表、现场记录、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解协议书等文书格式,由农业部统一 制定。 第三十条本规定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谢谢观看Biblioteka 第五条地(市)、县主管机构依法管辖其监督管理范围内的较大及一般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机构依法管辖其监督管理范围内直接经济损失额在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渔业水域污 染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管辖或指定省级主管机构处理直接经济损失额在千万元以上的特大渔业 水域污染事故和涉外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第十六条因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发生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事故发生地的主管机构申请 调解处理,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条件 第十七条主管机构受理当事人事故纠纷调解处理申请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处理; (二)申请人必须是与渔业损失事故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三)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具体的事实依据与请求; (四)不超越主管机构受理范围。 第十八条如属当事人一方申请调解的,主管机构有责任通知另一方接受调解,如另一方拒绝接受调解,当事 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九条请求主管机构调解处理的纠纷,当事人必须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如下事实: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邮政编码等(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的
农业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农业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业环保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农业环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本文将对农业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问题分析1.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过度,导致了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的问题。
农药和化肥中的化学成分会渗入到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持久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降雨时的农田排水会将农药和化肥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2.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农业生产中,过度的耕地和种植方式会导致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造成土壤资源的流失和退化。
土壤的侵蚀和流失会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养殖污染目前农业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废水,这些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4. 农作物农药残留部分农作物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农药,导致农作物中残留了大量的农药残留,这些残留物会随着农产品流入市场,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5. 能源浪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比如农机的油耗,灌溉的能耗等,这些都加重了环境负担。
二、解决措施分析1. 推行绿色种植应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依赖。
采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2.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农田排水和生态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
3. 改善养殖环境改善养殖场的环境,加强畜禽粪便和废水的处理工作,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减少养殖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养殖户采取生态养殖的方式,实现循环利用。
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工作,严格控制农药残留的标准。
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对策杨晓娟(指导教师:某某某)(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x专业x级x班)摘要:本文论述了关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农田土壤、农业用水、空气、日光温度等方面。
指出农业主要受大气、土壤、农药、化肥四个方面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危害;防治对策The Harm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PreventingMethodsYANG Xiao juan(Class x Grade 200x,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Weinan NormalUniversity)Abstract: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pollu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we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t included the soil, the water of agriculture, atmosphere, 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so on. It pointed out the harm of th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that mainly suffered by the atmosphere, the soil, the agriculture atmospheric, the soil,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It was emphasized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harm;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1.引起污染的因素及造成的危害1.1.农区大气污染1.1.1.大气污染的原因1.1.2.大气污染的危害1.2.农区土壤污染1.2.1.土壤污染的原因1.2.2.土壤污染的危害1.3.农区农药污染1.3.1.农药污染的原因1.3.2.农药污染的危害1.4.农区化肥污染1.4.1.化肥污染的原因1.4.2.化肥污染的危害1.5.农区水体污染1.5.1.水体污染的原因1.5.2.水体污染的危害2.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2.1.水体、土壤污染的治理2.2.肥料施用所致污染的治理2.2.1.有机肥污染防治方法2.2.2.化肥污染的防治方法2.3.化学农药及农膜施用所致污染的治理2.4.空气和酸雨污染的治理3.小结4.参考文献农业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环境,其中农田土壤、用水、大气、生物及人为因子是农业环境的组成要素,是农业现代化必备的物质基础。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
如何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出发,探讨农村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分析1.土壤污染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这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给农村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2.水污染农村地区的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活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养殖废水,这些物质会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水污染不仅对农产品生长和人畜饮水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
3.垃圾处理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堆肥或者焚烧方式,这种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
同时,大量垃圾无害化处理不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二、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解决方案1.土壤污染治理方案(1)加强土壤保护: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和保护力度,建立土壤保护体系,严格控制土壤的污染源。
(2)科学施肥: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土壤污染。
(3)农田绿化:在农田周边种植绿化植物,提高土壤的保护能力,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污染。
2.水污染治理方案(1)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农村地区水资源保护区,禁止污染物排放,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2)规范化养殖业: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和管理,引导养殖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减少排污量。
(3)水体修复: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和治理,清理污水,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3.垃圾处理解决方案(1)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方式。
(2)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等方面。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和累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农药残留是当前我国农业环境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后,容易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长期累积会对土壤和农作物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农药的使用也对农田周边的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
化肥过量使用也是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过多施用化肥,导致土壤和水源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过度积累。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导致了土壤酸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不当会产生臭味、噪音、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废弃物中的氮、磷等养分还会通过排泄物流入土壤和水体,加剧了农田和水源的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标准。
通过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化肥使用量控制等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发生。
推广农业生态化和有机农业。
农业生态化主要包括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等方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有机农业则更加注重生态平衡,推崇自然循环和物种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是重要的环境治理措施。
通过建设科学高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减少废弃物排放,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等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动态,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农业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在加强监管和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秸秆焚烧火灾事故通报范文
秸秆焚烧火灾事故通报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见》文件要求,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秸秆焚烧污染治理工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却发生了一起秸秆焚烧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全面地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此事故,我们将通过此通报全面介绍事故的发生经过、应急处置情况以及事故教训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得到支持和指导。
一、事故概况2022年10月10日,我公司位于河北省某县的农场发生了一起秸秆焚烧火灾事故。
当日下午2点左右,一个农民在准备对庄稼地进行秸秆焚烧时,不慎引发了火灾。
由于天气干燥,风势较大,火势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就波及了周边的农田和林地。
火灾造成了大面积的秸秆焚烧、森林烧毁,直接导致了周边农田作物受损,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同时,由于火灾区域较为偏远,交通不便,救援力量难以及时赶到,导致了事故的蔓延和损失加大。
二、应急处置一旦接到事故报告后,我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处置。
同时,紧急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申报事故,并请求支援和协助。
对于火灾事故,我们组织多个救援队伍前往现场进行灭火和抢救工作,同时联系专业的消防队参与灭火。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我们还积极与周边农户进行沟通,协助其撤离和转移财产,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1. 安全意识薄弱。
在该事故中,农民对于秸秆焚烧的风险认识不足,致使火灾发生后的处置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我们虽然启动了应急预案,但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仍然不足,导致事故的蔓延和损失加大。
因此,我们将加强针对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在事故中,我们的技术手段对于火势的判断和控制能力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造成了额外的损失。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0篇)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0篇)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0篇)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我国明确提出,到2023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
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针对很多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并得到认真落实,以防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蹈城市发展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我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心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
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
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
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乏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大幅增加所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的现状,认为农业污染的形成与农业产业政策、城乡经济结构、污染治理资金、环境综合管理、农业环境政策、污染治理法律以及农民环境意识等因素有关。
为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体系、实行流域的综合管理、增强农业污染环境管理能力、加大农民环境教育力度以及建立农业环境保护立法。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成因;防治对策引言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
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一、农业污染的现状和成因1、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及工业生产中“三废”排放量也是日趋增多,给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相当明显的。
生活中的“三废”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去,随着污染物数量的增多,很多通常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当达到一定的数量,会严重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活力,妨碍了农作物的生长。
工业“三废”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这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白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2、养殖产业中禽畜污物排放目前农村规模养殖场很少配置污水处理设备,很多禽畜的粪便直接被排放到农业生产环境中去,适量可做有机肥使用,但是量多后户直接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水体恶化、水体营养化等问题的出现。
3、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污染现如今农药使用较为广泛,大量农药施入土壤中,除了少部分与作物接触之外,大多数还是残留在土壤中。
环保部门如何处理渔业污染事故
环保部门如何处理渔业污染事故近年来,渔业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高、X围大、处理难,已经影响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保护农民利益等有关政策的落实,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尽管《水污染防治法》和农业部颁布的《污染死鱼调查方法(淡水)》、《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和《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对渔业污染事故的鉴定和归口管理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但是部分群众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渔业污染事故发生后,往往将环保部门当作处理主体,结果延误了调查取证的有利时机。
一、水污染防治法的要关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赋予了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对渔业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处罚的重要职责。
1、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2、八十三条第三款: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渔业主管部门进行处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赋予了环保部门参与纠纷调解和接受委托监测的职责。
1、八十六条: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渔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八十九条: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委托,如实提供有关监测数据。
二、农业部门的有关规定1、农业部相继颁布了《污染死鱼调查方法(淡水)》、《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和《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的规定,渔业监督管理机构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时,应当采集鱼样、水样、底泥并由具备渔业污染事故鉴定资格的单位做出鉴定结论,确定死鱼的性质、污染物及污染源、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2、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其明文规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资质管理,及时确认污染主体,科学评估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者损失,依法对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督促落实。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概念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面源污染概念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
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的水质污染,也开始关注。
20XX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随着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威胁。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
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
20XX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
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
20XX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
20XX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XX-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
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是人类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1. 土壤污染农田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物质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还可能造成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2. 农药残留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其中部分农药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具有潜在的毒害和危害作用。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水体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物质,可能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还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
4. 生物多样性下降随着化肥、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导致了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生态环境中的天敌、益生物等自然调控因子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
5. 农田固体废弃物污染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农膜、农药瓶等农田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 科学施肥、合理施药推广有机肥、生物肥料等绿色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化肥残留。
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2. 加强土壤修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采取土壤修复、土地复垦等措施,修复受污染的土地,减轻土壤污染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推广耐盐碱、耐旱等优质品种,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4. 强化农田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立健全农田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推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对农膜、农药瓶等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农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业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探讨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1. 农业化肥过量施用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已经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施肥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及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农药残留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如杀虫剂、除草剂等,会在农产品中残留,进而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3. 养殖污染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污染也日益严重。
畜禽粪便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而粪便中的氮、磷等养分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4.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过度的耕作、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破坏农业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会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影响人们的健康。
2. 生态链断裂农业环境污染还会导致自然生态链的断裂,出现物种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3. 人体健康风险通过食物链,农业环境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含重金属的农产品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1. 推广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环保、健康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方式,推广绿色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手段,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方式进行生产。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针对农业化肥过量使用、农药残留等问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农药、化肥、农膜、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造成的污染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职责:(1)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农业生产恢复和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
(2)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监测、污染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工作。
(3)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4)公安部门:负责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勘查、事故调查、治安管理等工作。
(5)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协助开展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2)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2. 应急响应(1)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政府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2)应急指挥部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事故调查、污染源控制、环境监测、医疗救治等工作。
(3)应急指挥部应加强对事故现场的指挥调度,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3. 应急处置(1)污染源控制:对事故污染源进行封堵、隔离,防止污染物扩散。
(2)环境监测:对污染现场的水、土、空气等环境介质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3)医疗救治:对受污染人员及时进行救治,防止病情恶化。
环境安全事故处置程序
环境安全事故处置程序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环境安全事故的处置程序,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环境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环境安全事故的定义环境安全事故指发生在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或危害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污水泄漏、气体泄露、化学品事故等。
3. 环境安全事故处置程序3.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相关负责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详细描述事故情况、影响范围和可能的后果。
3.2 现场隔离与封控事故发生地点应立即进行隔离和封控,确保事故不扩散和蔓延。
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3.3 事故调查与评估上级主管部门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与评估,包括事故原因、责任追究等,以确定事故的性质和后果。
3.4 环境修复与恢复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修复与恢复计划,深入治理和修复受污染的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平衡。
3.5 后续监测与评估事故处理完成后,要进行相关区域的后续监测与评估,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4. 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安全事故的处置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
5. 处置责任与追究对于造成环境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
6. 处置记录与报告环境安全事故的处置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处理措施、效果评估等,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7. 宣传与教育加强环境安全事故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和减少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8.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环境安全事故的处置程序,旨在确保对环境安全事故的及时应对和有效处理,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程序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2学号: 2012013279姓名:夏伟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引言:环境污染分类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
而必须注意对环境的检测。
对中国人民健康负责,掌握污染的动态,对症下药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了解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15年2月至17月,对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
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
截至2008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
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农业环境急性污染事故的原因多是工矿企业事故性排放 高浓度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或有毒、有害物质在运 输途中意外泄露,农用化学品的违章操作。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b)慢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二、污染事故的分类 • (1)按环境介质划分:
• a)水污染事故; • b)大气污染事故; • c)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 • d)农用化学品污染事故; • e)噪声与震动危害事故; • f)生态破坏事故。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2)按特征划分:
•
农作物、林木、禽畜、鱼类和其他经济生物长期处于
低浓度污染物的环境中,而且逐渐显现其危害称之为慢性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农作物受到慢性污染后会长期表现出
受害症状且很难消退。
•
发生慢性污染事故的作物一般表现出生长缓慢,因污
染物的不同,叶片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斑块、扭曲变
形和褪绿等症状,除幼苗外作物茎杆一般不出现伤斑。
• 定义二: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以及 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 有害物质进入农业环境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 净化能力,破坏了农业环境原来的正常状态和性 能,导致农产品遭受损失,人畜健康受到危害, 农村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威胁,造成不良社会影 响的各类急、慢性农业环境破坏事件(参照《报 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 定义一:是指由于单位或个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原因,使 某种物质或能量进入农业生产区域,对农业生物、 农田土壤、农用水体、农区大气等的正常状态和 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 事件。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一、基本定义: • (1)什么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a)急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b)慢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c)食物链污染事故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a)急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造成局部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地域性的人体健康也受 到损害称之为急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急性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症状鲜明,与非污染 区有明显的区别。一般农作物在受害症状和部位上有明显 的相似性,作物在短期内同时出现病状或大面积死亡。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技术依据
• 《农业法》、《环保法》、《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 《农业环境污染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办法》 •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技术规范》 •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价技术准则》 • 《农区大气污染事故诊断技术规范》 • 《农区土壤污染事故诊断技术规范》 • 《农区水污染事故诊断技术规范》 •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
•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或者造成100
亩以下农田污染的。
• 较大事故
•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 以下或者造成1人(含)以上5人以下中毒或者造 成100亩以上1000亩以下农田污染的。
二○○六年三月
事故等级划分及调查处理的管辖范围
• 重大事故
•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含)以上1000 万元以下或者造成1人(含)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 者5人(含)以上10人以下中毒或者造成1000亩 以上5000亩以下农田污染的。
二级为调查诊断较大或重大污染事故的工作等级,该级工 作量较大,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复杂;污染界面较 清楚;所需资料与技术条件大部分齐备,结论要求半定量。
三级为调查诊断重大或特大污染事故的工作等级,该级事 故发生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非常复杂;污染界面一般不清楚;所需资料与技术条件大 部分缺少,结论要求定量。
• ……
二○○六年三月
事故等级划分及调查处理的管辖范围
• 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大小,农业环境污染
事故分为4个等级
•特大事故 •严重事故 •较大事故
注意:《农业环境污染重大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件》中规定突发事 件分三级:
I级 II级
•一般事故
III级
二○○六年三月
事故等级划分及调查处理的管辖范围
• 一般事故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一、基本定义: • (2)什么是一次污染物? • 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入环境的、其物理和)什么是二次污染物?
• 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 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 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 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 特大事故
•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含)以上或者 造成3人(含)以上死亡或者10人(含)以上中毒 或者造成5000亩以上农田污染的。
二○○六年三月
事故等级划分及调查处理的管辖范围
事故调查诊断的工作等级 :
根据工作量大小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一级为调查诊断一般污染事故的工作等级,该等级工作比 较简单,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单纯;污染界面清楚; 所需资料与技术条件齐备,结论要求定性。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与处理
二○○六年三月
提纲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技术依据 污染事故等级划分及调查处理的管辖范围 污染事故的调查诊断程序 污染事故的损失估算 污染事故的调查诊断结论 污染事故的处理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一、基本定义: • (1)什么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
作物在受到慢性污染危害时外表可以不出现明显伤害
症状,但作物的生理机能受到了影响,抑制作物的生长,
减少产量,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使农产品品质降低。
二○○六年三月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c)食物链污染事故
• 食物链污染事故是指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物
链上通过生物放大作用,逐级浓缩、达到致害浓度而引起 的事故。食物链污染事故对农、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危害更大。 • 食物链的危害主要靠检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