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会计基础》必须牢记的考点
《会计基础》必须牢记的考点(打印、背诵)第一章会计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过去的信息需数据,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内、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3.基本特征: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
5.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特点:(1)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2)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和系统性(科学的方法)。
7.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1)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8.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9.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者关系:(1)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3)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10.会计其它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11.会计的对象:(1)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3)会计对象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0个初级会计必背知识点
50个初级会计必背知识点1.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2.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
3.会计主体:企事业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公司。
4.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5.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6.会计记账: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是记账,包括借贷记账和借方记账。
7.会计凭证:会计核算的凭证是传递经济业务信息的主要工具。
8.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的记录手段是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9.会计表报:会计核算的结果体现在会计报表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10.会计期间: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
11.会计核算周期:企业经过一系列经济业务活动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完成一次会计核算的过程。
12.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核算的过程包括业务处理、凭证登记、账簿记账等环节。
13.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对经济业务进行估计和计量。
14.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15.资产保值原则:会计核算应坚持资产按照成本进行核算和保值原则。
16.会计伦理: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职业操守。
17.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18.负债:企业对外部的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贷款等。
19.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的资本投入和留存利润,即所有者的权益。
20.收入: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等。
21.费用:企业发生的用于经营活动的资源消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用等。
22.净利润:企业经营活动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得到的利润。
23.费用与支出的区别:费用是指已经发生和耗费的成本,而支出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
基础会计学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基础会计学笔记重点知识汇总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经济交易的系统。
2. 会计方程:资产(Assets)= 负债(Liabilities)+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该方程表明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即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提供的。
3. 资产(Assets):是企业拥有并且预计将来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
4. 负债(Liabilities):是企业对外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借款、未付工资等。
5.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也称为净资产,是企业剩余资产扣除负债后归属于业主的部分,包括股东投资和留存利润等。
6. 会计记账原则:-会计主体性原则:将企业资产与业主个人资产区分开来,确保企业独立于业主存在。
-会计持续性原则: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企业将关闭。
-会计会计期间原则:将企业经营活动划分为特定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所有经济交易都要以货币计量,并使用一种普遍接受的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
-会计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应该按照购买成本记录资产和负债,而不是按照当前市场价值。
7. 会计记录方法:-借贷记账法(Double-entry accounting):每笔交易都要同时记录至少两个账户,借方和贷方,使得借方和贷方金额总额相等。
-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用于记录和跟踪企业的经济交易。
8.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股东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会计基础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1.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咦?第10点呢?)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会计基础复习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是唯一),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借贷复式记账),对一定单位(特定经济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本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核算的 7 种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本质就是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功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最基本职能2.会计的监督职能: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3.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价值运动(资金运动)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投入债权人投入供应过程资金的循环与周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缴国家税款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⑴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⑵财物的增减、收发和使用⑶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⑷资本的增减⑸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⑺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某某有限公司分公司、 分厂不是法人,但是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善意的假设),永远生产经营下去3.会计分期 分为会计年度: 1.1-12.31、会计中期(半年 季度 月度)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中国一般是人民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 是编制财务报告表一定要换算成人民币)判断题:要说全第三节 会计基础1.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会计的日常工作2.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应收应付制): 凡是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入,均应该确认当期 的 和现金收付没有一点关系3.收付实现制(现金制、现收现付制 ):一般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 业单位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 6 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要素( 静态),收入、费用、利润是利润表要素( 动态)流动资产⑴资产,根据变现能力分为 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⑵负债,根据偿还期间分为 流动负债( <= 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随时间推移,长期负债可转成流动负债长期负债⑶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的拥有权益) =资产— 负债,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拥有的剩余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当年的)利润分配(以前年度的盈亏)⑷收入 ( 日常活动) 销售商品收入按性质不同分为 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盘存是偶发性的行为,是利得,不属于收入,但是广义的收入包括盘存⑸费用 ( 日常活动) 损失是偶发性的行为,不是费用,广义的费用包括损失按与收入的关系 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费用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所有者权益减少不一定是由费用引起的⑹利润: 广义的收入和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营业利润=狭义的收入和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按其构成2.会计要素的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第二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分类⑴按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1.资产类科目2.负债类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4.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5.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和费用类科目,广义)收入类: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费用类: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6.共同类科目(只适用于金融类行业,大多数行业一般不会涉及)⑵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1.总分类科目(国家规定)2.明细分类科目(除了国家规定的可以自行设置)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偶发性的利得—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3.利润=收入—费用(同一会计期间且都是广义)第二节复式记账1.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T 形或丁字型账户)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大多数没余额,如果有,在借方)和资产类基本相同损益类账户,区分收入类和费用类,都是虚账户,没有余额,其他和所有者权益类类似、2.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数字)上期的期末余额=本期的期初余额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科目的经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例:借: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贷:应付账款— A 公司24 000 32 00056 000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2.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单据)记账凭证(记账凭单),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的,借贷方分录以及金额确定的,再进行填制的二、会计凭证的作用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种类按照来源不同分类1.自制原始凭证2.外来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格式不同分类1.通用凭证(有关部门统一印制)2.专用凭证(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1.原始凭证名称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凭证编号4.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5.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6.填制单位盖章7.有关人员签章8.填制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9.凭证附件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小写金额: 1008.00大写金额:人民币壹仟元整(正)编号要连续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填制要及时1.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一次凭证的填制: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会计岗位必备知识点总结
会计岗位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职能和基本原则等。
2.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3.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
4.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费用等。
5. 会计基本凭证: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主要会计报表等。
6. 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分录、借贷记账、调试和汇总。
7. 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性、会计制度的应用、会计制度的特点和编制等。
二、财务会计知识1. 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的确定和计量。
2. 会计的资产和负债概念:资产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负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等。
3.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资产确认与计量、负债确认与计量、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提等。
4.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分类和变动等。
5.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收入的确认原则、收入的确认时间、收入的计量基础等。
6.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费用的确认原则、费用的确认时间、费用的计量基础等。
7. 会计报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解读等。
8. 财务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财务报告会计制度等。
三、管理会计知识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管理会计的定义、目的、特点和职能等。
2. 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绩效评价、预算管理等。
3. 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4. 经营成果的核算和评价:经营成果的核算方法和评价指标等。
5.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预算的编制程序、预算的种类、预算的执行和控制等。
6. 成本控制和优化:成本控制的方法、成本优化的途径和措施等。
7. 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绩效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四、税务会计知识1. 企业税务登记和申报程序:企业税务登记的程序、税务申报的流程和要求等。
(完整版)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会计基本概念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研究和应用经济事务以及提供财务信息的科学。
2.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目的是通过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经济事项,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3.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会计核算模式。
4. 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现金基础会计和权责发生制会计。
二、会计基础原理1. 公允原则公允原则要求会计对各项账目进行公平、合理和准确的估价。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际经济性质进行核算。
3. 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要求会计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
4. 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要求会计应当保持中立、客观和独立的立场,不受任何外界影响。
三、会计核算要素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货币、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
2.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对外承担的债务或拥有的债权,包括应付款项、长期借款等。
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归属的权益,包括股东权益、资本等。
4.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5.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资源消耗或资产减少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四、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1.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会计事务在账簿中的记录方式,包括借方和贷方。
2. 借贷记账法则借贷记账法则是指会计分录中借贷方向的规定,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3.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指会计人员凭借业务凭证将会计分录转化为会计账簿的记录方式。
4.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企业用于记录和分类经济事项的主要工具,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五、财务报表与分析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会计基础知识1、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3、会计核算:会计的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式,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4、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二、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一种现时义务,包括借款、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的企业净资产,即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股本、利润和留存收益等。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总和。
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三、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性质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
2、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的级次是指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核算的科目。
四、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以上是会计基础知识的重点归纳,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学习更深入的会计知识非常有帮助。
会计基础知识点大全
资产负债表: 反映期末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
利润表: 反映的是一段期间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有多少?现金流出有多少?会计的目标是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一章会计总论】1.会计: 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包括: 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
2.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反映和监督(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扩: 控制经济过程, 分析经济效果,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2)目标: 满足外部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决策有用观: 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 委托方——受托方。
3、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补充:1.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
2、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
3、会计监督包括: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1.资产的含义、特征(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按流动性分:流动资产: 指现金以及其他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
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1)含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会计考试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会计考试必背知识重点归纳一、会计考试基础概念重点会计啊,那可是一门很有趣又很重要的学科呢。
在会计考试里,像会计的基本职能这个概念就很关键啦。
会计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哦。
核算就是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监督呢,就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二、会计要素相关重点1. 资产可是企业很重要的部分哦。
它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说企业的固定资产,像厂房、机器设备这些都是资产呢。
2. 负债也不能忽视呀。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像企业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这些都是负债的体现。
3.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它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三、会计等式相关知识会计等式那可是会计的根基之一呢。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要牢牢记住哦。
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还有收入 - 费用 = 利润这个等式也很重要,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四、会计凭证与账簿1.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
像发票、收据这些都是原始凭证。
2.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呢。
3. 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像总账、明细账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账簿类型。
五、财务报表相关1. 资产负债表那可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快照”呢。
它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2024年初级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2024年初级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法规: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主体、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等。
熟悉相关的会计法规,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等。
2. 会计核算: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会计账簿的建立和使用、会计凭证的录入和审核、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核对等。
3. 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掌握编制和分析这些报表的方法,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4. 费用与成本:了解费用和成本的概念和区别,掌握计算和核算费用和成本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等。
5. 资产管理:了解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掌握资产的入账和计提折旧的方法。
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了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区别,掌握负债的计提和调整方法,包括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和长期负债等。
7. 银行存款与现金管理:了解银行存款和现金的管理方法,包括银行存款的登记和核对,现金的收支管理和备查。
8. 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不同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包括销售和采购、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等。
9. 利润分配与税收核算:了解利润的分配方法,包括红利分配和留存收益等。
掌握税收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应交税费的计算和核对。
10. 财务分析与财务预测:了解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的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等。
掌握使用财务指标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的方法。
这些都是初级会计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将为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必备点
会计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
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
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汇总总结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汇总总结一、会计概述。
1. 会计的定义。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会计的职能。
- 核算职能。
-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会计要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确认(包括买价、运杂费等),计量其金额,记录相关的会计分录(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等),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报告。
- 监督职能。
- 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例如,监督企业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纳税申报,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理等。
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如预算编制的审查)、事中监督(如对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的审查)和事后监督(如对财务报表的审查)。
3. 会计的目标。
-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1.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主体。
- 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例如,甲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只核算本公司内部的经济业务,不包括甲公司股东个人的经济业务。
- 持续经营。
-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这一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使得企业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等会计处理方法得以应用。
例如,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可以按照其使用寿命分期计提折旧。
- 会计分期。
-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
基础会计重点知识归纳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以下是基础会计的重点知识归纳:一、会计基本概念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录、分类、汇总和报表等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 会计的职能:会计具有核算、监督和管理三大职能。
3. 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运动和经济业务。
4. 会计的原则:会计应遵循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稳健性和重要性等原则。
二、会计要素和账户1. 资产:指企业拥有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负债:指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资金,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4. 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等。
5. 费用: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资源消耗,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6. 账户: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和汇总的工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等。
三、会计凭证和账簿1. 会计凭证: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证据,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 原始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事实依据,如发票、收据和银行对账单等。
3.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凭证,用于登记账簿。
4. 账簿: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册子,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
四、会计核算和报表1. 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
2. 会计分录:是根据会计凭证编制的借贷方向相反的记账记录,用于反映经济业务的影响。
3.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汇总和披露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会计专业的知识点归纳
会计专业的知识点归纳导言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具,会计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学习会计专业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会计专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学。
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定义会计是一种记录、总计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2. 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会计准则和规范,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公正和准确。
常见的会计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3. 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的基本原理之一,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式反映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和财务状况。
二、财务会计知识点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表则显示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工具,包括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初次记录经济交易的凭证,转账凭证则是将原始凭证的信息归纳和汇总。
3.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交易进行分类和归集的方式。
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会计科目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分类。
三、管理会计知识点1.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它提供了企业产品成本的基础数据,可以辅助企业合理决策和控制成本。
2.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通过编制预算,确定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目标,并进行控制和修正。
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和资源最优配置。
3.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控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为决策提供依据。
常见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ROI(投资回报率)、ROE(净资产收益率)等。
会计基础知必学识点
会计基础知必学识点
以下是会计基础知识点的必学内容:
1. 会计原理: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
期间、事实真实、会计核算等。
2. 会计凭证: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制和用途,包括原始凭证和汇
总凭证。
3. 会计账簿:熟悉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编制方法,包括总账、明细账、
日记账、现金账等。
4. 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编码和核算方法,包括资产类、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
5. 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格式、要素和规则,包括借贷记、借贷
平衡、凭证借贷方向等。
6. 会计报表:熟悉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7. 会计核算: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贷方向、调整分录、结转分录等。
8. 会计制度:了解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包括会计制度的内部
控制、准则和规程。
9. 会计监管:了解会计监管的机构和职责,包括财政部、审计署、证
监会等。
10. 会计伦理: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职责,包括诚信、保密、独立性、专业素养等。
以上是会计基础知识点的必学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
以建立起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日后深入学习和实践提供坚
实的基础。
会计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企业经济活动记录、分析和报告的学科。
以下是会计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1.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实体:独立于所有者的财务和经营活动。
- 会计周期: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连续过程。
-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2. 会计要素:-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 负债:企业对外部债务的义务。
-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消耗的经济利益。
3. 会计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按照交易时的成本进行记录。
- 收入确认原则:收入在实现或可实现时确认。
- 匹配原则:费用应与相关收入在同一期间确认。
- 持续经营原则:假设企业将继续运营,而不是清算。
4. 会计方程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式是会计的基础,表明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平衡关系。
5. 会计处理流程:- 交易分析:识别交易对会计方程式的影响。
- 日记账:记录所有交易的详细信息。
- 过账:将日记账中的交易分录到相应的账户。
- 试算平衡:检查所有借方和贷方的总额是否平衡。
- 财务报表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6. 财务报表分析:- 比率分析: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等。
- 趋势分析:观察财务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横向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
7. 成本计算与管理:- 产品成本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 成本行为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 预算编制: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
8. 审计与内部控制:- 审计目的: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 内部控制:预防和发现错误和舞弊的系统。
9. 税法与会计:- 了解税法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 税务筹划:合法避税和减少税务负担。
10. 国际会计准则(IA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 国际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和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的概念(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内容,重点掌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化为货币的会计信息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
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者价值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企业的资金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前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债权人权益(企业的负债)。
企业的资产,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企业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企业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这部分资金将离开企业,退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一)进行会计核算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二)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确认、计量、报告所采用地各种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重点掌握)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它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假定,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2.强调:(1)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又称为法律主体。
根据会计主体的定义可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
(易考判断题)(2)会计主体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不仅要与其它会计主体分开,而且还要独立于本企业主体的所有者。
也就是说,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会计应将业主当作另一个实体,做到往来账面清楚。
3.会计主体前提的主要意义:(1)根据会计主体前提可知,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它主体的经济业务。
例如:A公司的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A公司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B公司的经济业务。
(2)会计主体前提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例如:不能把本企业股东或者职工个人的收入作为本企业的收入核算;(3)该假设前提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有关。
例如:购买一批原材料,只需要在本企业账中反映原材料增加就可以了,不必反映卖方企业的库存商品减少。
卖方企业的库存商品减少在卖方企业的账中反映。
〔二)持续经营1.持续经营的含义: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2.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
明确了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基础。
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发挥作用,如果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如果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3.说明: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生不老,一旦进入破产清算,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含义: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清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3.会计期间:在我国,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都是按照阳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计算,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会计核算的前三个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1)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是持续经营前提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2)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四)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含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2.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由于货币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时间计量,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也不便于汇总经济信息。
因此,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收支等情况。
3.记账本位币(判断题):记账本位币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注意:(1)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四、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机器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可靠性:指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中立。
相关性: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可理解性:指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例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实现了收入,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或者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现。
重要性需要依赖职业判断。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六会计准则体系(一)、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
企业基本准则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具体准则内容: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报告类准则。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现的经济特征对财务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三项,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三项,即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相对运动状态的表现,在利润表中列示。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1.资产(1)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第一,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第二,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第三,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确认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3)分类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