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子体温计原理图及参数说明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个人健康管理的设备,它可以非接触地测量人体温度。
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技术,它能够测量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温度数值。
一、红外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的核心组件是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的器件,它能够测量物体散发出的红外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在电子体温计中,红外传感器负责接收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二、红外辐射测量当人体发热时,它会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周围散发热量。
这种红外辐射的强度与人体表面的温度密切相关。
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强度来反映人体的温度。
在测量温度之前,电子体温计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校准的过程中,设备会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并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调整,以消除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三、温度计算和显示接收到红外辐射后,电子体温计会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出人体的温度数值。
这个算法是由厂商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和经验确定的,并被内置在电子体温计的芯片中。
经过计算后,电子体温计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通常,数字温度会以摄氏度或华氏度的形式呈现,以方便用户理解和参考。
四、其他功能除了测量温度外,一些电子体温计还具备其他功能,例如存储测量数据、报警功能等。
存储功能可以记录多次测量的温度数据,帮助用户跟踪体温变化。
报警功能可以在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并转化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通过算法计算得出温度数值,并将其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它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使得体温的测量更加便捷和卫生。
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工具,电子体温计在个人家庭和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和可靠的体温监测手段。
《电子体温计》PPT课件
思考2
• 电子体温计有何优势? • 测量迅速;[由电路的特性决定] • 安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有打碎后水银中毒 的情况]能够连续观察和记录等优点; • 特别适用于小儿患者和失去知觉的患者; • 用途:在病人监护系统和其他时间测量中也得 到广泛应用。 • 如何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
普通电子体温计
儿童电子体温计
跳绳式电子体温计
国际名牌欧姆龙-耳式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模块
奶瓶式体温计
耳温枪
多重用途(大范围的测温 )
• IR1DA1提供大范围的测温功能,测量范围从0℃ 到100℃,本产品可以当作耳温枪来测量儿温, 同时也可以用来测量下列的表面温度:
• 奶瓶里的牛奶表面温度
• 婴儿洗澡水的表面温度 • 环境温度
热敏电阻(TSR)的基本知识
• 原理:电阻阻值与温度成比例 • 标定:在25 ° C时,阻值为2.252 k 至 10 k • 测量范围:测量温度可达 300 ° C
需要的信号调理
• 放大 • 低通滤波 • 线性化 • 隔离 • 电流激励 • 2线制连接 •
放大(Amplification)
• 两个原因:
– 提高信噪比 (SNR)
– 利用ADC的全部精度范围
噪音 仪器放大器
+ _ 小电压信号
导线 外部放大器
ADC
数据采集设备
生理信号
ADC:模数转化器
线性化(Linearization)
V (mV)
60 50 40 30 J K E
20
10 0 200 600 1000 1400 1800 2200 2600
+ 温度范围大
小电压 冷端补偿 精度变化 价格高 电流激励 小电阻 本身会发热 输出非线性 有限工作范围 电流激励 本身会发热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人体体温的设备,它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原理。
本文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其准确性和使用方法。
一、原理概述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敏电阻效应,也称为温阻效应。
它利用了人体体温变化会对电阻产生影响的原理。
二、器件构成电子体温计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1. 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当温度变化时,电阻值发生变化。
2. 转换电路:负责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或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3. 显示屏:用于显示体温计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屏。
4. 电源:为体温计提供必要的电力。
三、工作原理详解当我们将电子体温计放在人体测量部位时,例如嘴巴、腋下或耳朵,体温传感器会感知到该部位的温度,并将温度转化为电阻值。
当体温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相应增加,反之降低。
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信号经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一般来说,电子体温计会内置一个微处理器,通过与一段时间内的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化,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四、准确性和注意事项电子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准确度较高,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 使用前,请确保电子体温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电池电量充足。
2. 在使用时,最好将体温计放在身体的测量部位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 不同的测量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的温度差异,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建议选择一种固定的测量部位来进行连续测量。
4. 在测量前,确保测量部位足够清洁和干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总结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安全、准确、方便的测量人体体温的设备。
它利用热敏电阻效应实现温度测量,并通过转换电路和显示屏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使用电子体温计时,请确保仔细遵守使用说明,并注意确保测量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获得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
电子体温计测量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准确地测量体温,为医疗保健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一、红外线测温技术电子体温计采用的主要测温原理是红外线测温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可见光的下方。
当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其分子会不断振动和旋转,产生红外辐射。
电子体温计通过测量这种红外辐射的强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二、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配备了一个红外传感器,负责测量红外辐射。
该传感器通常是一种叫做热电偶的器件,其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当红外光照射到热电偶上时,光能将被转化为热量,使得热电偶两端产生微弱的电压信号。
通过测量这个电压信号,电子体温计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三、温度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电子体温计通常会进行温度校准。
在制造过程中,会将体温计放置在已知温度下,比如水浴中,然后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该温度的关系,通过微调和校准电路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四、显示和处理电子体温计内部还搭载了显示和处理部分,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进行相应的处理。
传感器捕捉到红外辐射后,会将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通过内部算法和校正参数来计算出体温,并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五、额温和耳温的不同原理电子体温计可以通过额温和耳温两种方式来测量体温,其原理略有不同。
1. 额温测量:额温测量是通过将电子体温计的传感器对准额头,测量额头表面的红外辐射来计算体温。
额头的皮肤经过热量传递后,传感器可以获取到辐射的强度并转化为温度。
2. 耳温测量:耳温测量是通过将电子体温计插入耳道,测量耳膜内部的温度。
由于耳膜的温度与体内核心温度关系密切,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的体温。
六、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环境:尽量选择在室内环境下测量体温,以免受到室外温度、风力等因素的干扰。
2. 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电子体温计,确保传感器与测量部位紧密贴合,避免产生漏气或漏光的情况。
单片机 控制数字温度计原理图
单片机数字温度计1、电路原理图在这份原理图中,较之以前的版本作了一些修改,增加了温度报警所用到的蜂鸣器和LED。
这就需要我们在软件变成时,作一些改进。
增加的功能如下:1、设置高温报警:当温度大于等于警戒问题T0时,蜂鸣器鸣响,发光二极管LED闪烁或常亮。
当温度恢复到警戒温度以下时,取消报警。
2、设置低温报警:当温度小于等于警戒问题T1时,蜂鸣器鸣响,发光二极管LED闪烁或常亮。
当温度恢复到警戒温度以下时,取消报警。
高温报警和低温报警在蜂鸣器鸣响的频率或节奏上可以不同,LED闪烁的频率可以不同。
2、主要元器件说明(1)DS18B20传感器DS18B20具有体积更小、精度更高、适用电压更宽、采用一线总线、可组网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测温效果[7]。
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ON-B0ARD)专利技术。
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
现在,新一代的DS18B20体积更小、更经济、更灵活。
使你可以充分发挥“一线总线”的优点。
同DS1820一样,DS18B20也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而且新一代产品更便宜,体积更小[8]。
1. DS18B20的特性 [9](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
电子体温计
系统结构整个系统主要包括测温模块(电子体温计)、发射模块、接收模块、计算机终端,如图1所示。
测温模块由热敏电阻、放大器、微处理器构成。
测得人体的体温后,该模块将温度数据送至发射模块。
数据在发射模块内被调制,并由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后,将信号送至接收模块进行解调,解调后的数据通过异步串行口送入计算机。
计算机可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将多名患者的体温。
测温模块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本设计中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热敏电阻。
单片机采用TI公司的微控制器MSP430F435。
该款微控制器内带有8路12AD。
我们使用其中的一路作为温度信号采集通道。
微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的幅度来确定被测样本的温度。
此外微控制器还带有LCD驱动电路,可以直接与LCD屏相连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电路,它最多可以显示96段。
微控制器计算出温度数据后,分两路输出,其中一路送给LCD用于温度的显示。
另一路作为无线基带信号送给无线收发芯片TRF6900,用于调制载波信号。
4 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收发射模块均由德州仪器(TI)公司的无线收发芯片TRF6900、微控器MSP430F435、收发天线以及其他周边电路组成。
TRF6900是TI公司推出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芯片内集成了完整的发射电路(功率放大器、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直接数字合成器、串行接口)和接收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FM/FSK 解调器),适合在ISM频段内进行数据的双向无线传输。
传统的频移键控(FSK)是利用基带数字信号去控制电子开关,使之在不同振荡频率的振荡器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输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再与载波进行混频,从而实现频率调制。
与传统的方法不同,TRF6900采用DDS和PLL技术。
该技术直接由基带数字信号0,1产生相应两种不同频率的正弦波。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是基于数字域,直接产生相应频率的正弦波。
它具有频率范围宽,频率分辨率高,可用软件方便地控制输出频率、频率切换速度快且切换频率时相位保持连续等优点。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和家庭的测量设备,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快速准确测量。
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测量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内部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常见的类型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温度,同时也可以接触人体皮肤进行测量。
在测量原理中,温度传感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温度变化与电阻变化热敏电阻是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它的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热敏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反之电阻值增加。
因此,当电子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接触到人体皮肤时,会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相应的电阻变化。
三、电流和电压的测量为了测量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电子体温计通常会输出一个恒定的电流或电压。
当电流通过传感器时,通过测量电压可以计算出传感器的电阻值,进而得到温度的变化。
同时,电子体温计还内置了一个AD转换器,用于将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于显示和记录温度数值。
四、温度突变的处理有时候,人体的体温会出现突然的变化,这对于电子体温计来说是一种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子体温计通常会采用滤波算法来平滑温度信号。
滤波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对连续测量的数值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突变点,从而得到相对平稳的体温数值。
五、显示和记录电子体温计一般配备了液晶显示屏,用于直观地显示测量得到的体温数值。
同时,一些高级电子体温计还具有记录功能,可以储存多次测量结果,并提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方便患者和医生进行参考和比对。
总结:以上就是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的介绍。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电阻值的变化进行测量,结合电流和电压的测量以及滤波算法的处理,电子体温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电子体温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精确性和便捷性,为医疗行业和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
电子体温计测量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准确测量人体温度。
它具有简单、安全、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家庭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一、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敏电阻的特性,即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电子体温计中,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其中,热敏电阻是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温度升高时电阻值降低,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升高。
当我们将电子体温计放置在体温测量部位(如口腔、腋下或额头)时,温度传感器会感知到体温区域的温度变化。
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显示在显示器上。
二、电子体温计的测量方法1. 口腔测温法口腔是最常用的体温测量部位。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口腔测温时,应确保电子体温计探头清洁,并在测量前等待一段时间以使体温计适应口腔温度。
将电子体温计舌下置于舌根处,闭口呼吸,保持安静。
等待几秒钟后,显示器上将呈现出测得的体温值。
2. 腋下测温法腋下是适用于婴儿和幼儿的体温测量部位,也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腋下测温时,应确保腋下干燥清洁。
将电子体温计插入腋下,使其贴合皮肤表面,待测量完成后,即可读取显示器上的体温值。
3. 额头测温法额头是一种非接触式体温测量部位,适用于儿童和成人。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额头测温时,将电子体温计对准额头,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电子体温计的使用说明),触发测量按钮,等待几秒钟后,即可读取显示器上的体温值。
4. 其他测温方法除了口腔、腋下和额头测温方法之外,电子体温计还可以通过耳朵或直肠进行测温。
不同的体温测量部位有不同的测量准确性和适用人群。
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配合,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人体体温。
口腔、腋下、额头等部位都可以用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
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说明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78(RC001)型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专用于人体测温.抗击流感专业非接触体温检测仪.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排查。
精确:测量偏差±0.2度。
测量时间0.5秒钟。
高温报警:可自由设定报警温度。
存储数据:可存储32个测量数据,便于分析对比。
可进行温度修正.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号:食药监械生产许可证20081646号。
一、新版测温仪产品参数:精确:测量偏差≤±0.2度。
(采用进口红外线探测系统)快速:测量时间<0.5秒钟。
易用:一键测量,操作方便。
非接触:对人体额头测量,不接触人体皮肤。
长寿命:装2节5号电池,可使用超过10万次,产品使用寿命>300万次。
测量距离:在5~15CM之内都可以适应,无需固定测量距离。
大屏显示:大屏幕液晶显示,白色背光,任何光线下都可以清晰显示。
温度报警:自由设定报警温度。
存储数据:存储32个测量数据,便于分析参考对比。
设置修改:可以修改设置参数,以适应不同肤色的人种(白人、黑人、黄色人种等)单位转换:使用摄氏度、华氏度可相互转换。
产品用途:人体体温测量:准确的测量人体体温,替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
皮肤温度测量: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比如可用于断肢再植手术时需要测量皮肤的表面温度。
物体温度测量: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比如可用于茶杯外表的温度的测量。
液体温度量: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婴儿洗澡水的温度、奶瓶内牛奶温度等。
技术性能:1.正常使用条件温度:环境温度:10℃-40℃2.电源:DC3V(2粒AA电池)3.尺寸:196×150×50㎜(长×宽×高)4.重量:220g5.测量范围:体温模式:32℃--42.9℃表面模式:0℃~60℃6.精度:0.2℃7.功率:≤50Mw8.测量距离:5CM-15CM9.自动关机:5秒二、图片展示:三、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遵循此说明书中的保养建议- 此产品适合于专业用途或是家庭用途- 产品使用的环境温度一定是在10~40℃.- 产品必须保持干净以及放在干燥的地方.- 请勿将额温枪放在有电击的地方.- 请勿将额温枪放置在极端的温度环境:高于50℃或低于-20℃.- 请勿将额温枪放在湿度高于85%的环境.- 产品前方保护镜头的玻璃是最易碎的部分.- 请勿用手指触摸红外线透镜.- 请勿将玻璃片暴露在光阳下或浸入水中.- 请勿于室外使用此产品- 请勿跌落产品- 如发现任何问题应与销售商联系,不能自行修理产品电池安装:使用2节AA(5号)电池,安装时注意电池的正负极不能装反,否则无功能,但不会损坏产品.正确使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测试准确性的关键,否则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因为红外测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请按以下的提示操作.1.测量体温时,应将仪器指向前额头正中—眉心上方并保持垂直,测量部位不能被毛发遮挡,仪器与额头的距离建议在5~8CM左右。
医用电子体温计介绍及工作原理1.0
医用电子体温计介绍及工作原理一. 医用电子体温计示意图:(如图一、二所示)外观图:图一爆炸图:图二11: 主体外壳12:蜂鸣器13:面盖14:尾盖15:PCB板16: LCD屏17:硅胶按键18:导电条19:电池20:电池盖21:固定板22:弹簧23:探头.二.医用电子体温计优势:1)测量部位选择额头:常规体温计大部份选择测量部位:腋下或口腔;也有部份是额头.选择额头部位,操作简单、方便,具有一定优势.2)采用多探头测试温度:(四个探头)a. 测额头用的医用电子体温计大部份是一个探头,如未压紧、松动可能会出现接触位置不准确,造成测量不准,而采用多探头进行测量,内设弹簧,保持接触稳定性.b. 通过四个探头同时检测温度,从而提高测量速度,探头下设有弹簧,使空气流通,避免温度叠加,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3) 测量时间最快6S:a. 6S优势:测温速度快,有竞争优势.b.根据测量时间长短与温度变化规率(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温度上升越快),以及实际测量数据分析,通过归纳法找出其相关性,最终按规律来判定人体实际温度(软件实现),从而满足设计及客户要求.(即不需完全稳定测量温度,也可准确预测人体实际温度).c.目前,传统体温计内设水银,外设易碎玻璃,水银为有毒化学品,致使消费者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测量时间长,携带不便,使用操.作繁琐,效率极低,同时采用刻度值读取数据,误差大。
而此种医用电子体温计,高精确度及环保、高效率、便携式体温计,成为众多消费者的焦点。
1.内置电路工作原理:(如有图)Rt=VtR1/(V基-Vt)热敏电阻特性:温度变化时其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见表下表).2.测量温度预测原理:测量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越大时,6S内其温度上升越快,按其曲线的变化趋势,通过数据测量与标准比较,经过后处理,最后确定人体的最终温度.3. 测温工作原理:当探头探测额头温度时,经过四个探头同时提供数据。
四个探头分别接线到热敏电阻上,组成测温电路,利用感温效应,再将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采集过来,发送到主控模块.主控模板先将温度检测模块采样过来的电压值进行变换和计算,使其在数值上等于相应的温度值.然后把这个温度值数据送到LCD模块,最后显示温度值..。
电子体温计原理简介
电子体温计原理简介电子体温计是现代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子设备,它通过测量人体温度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态。
电子体温计使用了一个特定的工作原理,本文将对其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一、传感器电子体温计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转化特定物理量的装置。
在电子体温计中,传感器用于感知人体温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等。
二、热敏电阻原理热敏电阻是电子体温计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增加。
电子体温计的热敏电阻传感器会受到人体温度的影响而发生电阻值变化。
通过将热敏电阻与适当的电路连接,电子体温计能够测量到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温度值显示在屏幕上。
三、红外线测温原理另一种常见的电子体温计传感器类型是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利用了物体辐射的热量,通过接收被测对象所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会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温度值。
这种传感器能够非接触式地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非常适合于采集婴儿或病人的体温。
四、显示与计算电子体温计通常配备有一个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测得的体温数值。
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经过一系列计算和处理后,将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五、功耗与电源电子体温计为了确保正常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电源供应。
电子体温计通常采用电池作为电源,而且由于体积小、便携性好的特点,多数电子体温计采用了低功耗设计,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六、可靠性和准确性电子体温计在测量体温时非常准确可靠,且相对于传统温度计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这得益于传感器和算法的不断改进。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使用方法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七、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和转化,将人体温度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获得测得的体温数值。
电子体温计原理
电子体温计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电子仪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它通过电子元件和传感技术实现了准确、方便和快速的体温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一、基本原理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温敏电阻的变化来检测人体温度的变化。
温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电子元件,通常由金属、半导体或陶瓷材料制成。
二、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温度感应:当电子体温计接触人体皮肤时,内部的温敏电阻受到人体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 电阻测量:电子体温计内部的电子元件会测量温敏电阻的电阻值。
3. 转换计算:电子体温计内部的微处理器会将测得的电阻值转换为相应的温度值。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校准来保证准确性。
4. 显示结果:转换后的温度值会显示在电子体温计的屏幕上,供用户查看。
三、优势和应用电子体温计相对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准确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以下是其主要优点:1. 准确性:电子体温计能够以较高的准确性测量体温,通常误差范围在±0.1°C左右。
2. 安全性: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相比,电子体温计无需使用有毒的水银物质,因此更安全可靠。
3. 易用性:电子体温计操作简单,只需将其放置在测量部位,数秒钟后即可获取准确的体温结果。
电子体温计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个人家庭中,以下是其主要应用场景:1. 医疗机构:电子体温计是医疗机构中必备的测温工具,用于测量患者的体温并监测病情。
2. 家庭使用:电子体温计便携轻便,适合家庭使用,方便家庭成员监测自己的体温。
3. 婴儿护理:电子体温计适用于测量婴儿的体温,其快速和准确的特性对于婴儿护理至关重要。
4. 公共场所:电子体温计在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也经常使用,以确保人们的体温符合健康要求。
综上所述,电子体温计利用温敏电阻的变化来测量体温,具有准确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优点。
电子体温计原理简介
电子体温计原理简介电子体温计是现代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测量体温的工具,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准确且快速的体温测量。
本文将对电子体温计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一、热传导原理电子体温计采用热传导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它由一对金属电极组成,其中一个电极负责产生热量,而另一个电极则负责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
当电流通过产热电极时,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电流经过电极产生热量,使热量传导到被测物体上,被测物体的温度也会相应上升。
二、温度测量原理电子体温计利用被测物体的温度对电流的影响进行测量。
由于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来推断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
一旦热量传导到被测体上,电流通过测量电极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被测物体的电阻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流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电子体温计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三、温度测量精度电子体温计具有较高的测温精度。
它采用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电子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
电子体温计通常还具有数字显示屏,在测量完成后直接显示出测量结果,方便医务人员和用户进行读数。
四、优势和应用电子体温计相较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和口腔温度计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电子体温计无需接触测量,可以避免传染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在医院等多人使用场合更为安全。
其次,电子体温计测量迅速且准确,减少了读数错误的可能性。
此外,电子体温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个人用户都能够轻松使用。
电子体温计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家庭健康监护等领域。
在医疗机构中,电子体温计是测量患者体温的必备工具,可以快速获取准确的测温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家庭健康监护方面,电子体温计可用于个人健康管理,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己或家人的体温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健康决策。
结语电子体温计通过热传导原理和温度测量原理,准确快速地测量人体体温。
其高精度的测温能力和便捷的使用方式使其在医疗和健康监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体温计显示工作原理
电子体温计显示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设备,不同于传统的汞温度计,它采用电子元件来实时显示体温。
本文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及其显示原理。
一、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显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电子体温计的传感器通常采用热敏电阻或红外线传感器。
当传感器接触到人体温度时,温度会导致传感器内部电阻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发生变化。
2. 信号处理传感器感受到的温度变化会转化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需要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以便得到准确的温度数值。
3. 显示经过信号处理后的温度数值将通过显示部分显示出来。
显示屏幕通常采用液晶(LCD)或发光二极管(LED)等技术,将温度以数字形式展示给用户。
二、电子体温计的显示原理电子体温计的显示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显示技术将数字温度数值显示给用户。
1. 液晶显示许多电子体温计采用液晶(LCD)技术来显示温度。
LCD由液晶分子构成,这些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改变其光学性质。
经过信号处理后的数字温度会驱动LCD中的液晶分子,使其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显示不同的温度值。
2. 发光二极管显示部分电子体温计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来显示温度。
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使LED发光。
经过信号处理后的数字温度将驱动LED显示部分,LED发出的不同颜色和亮度组合来表现不同的温度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液晶显示还是发光二极管显示,电子体温计都需要经过工艺制作和精确校准来确保温度显示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总结电子体温计通过传感器感知温度变化,经过信号处理后将温度数值以数字形式显示给用户。
液晶显示和发光二极管显示是常见的显示技术。
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显示原理使其成为一种便捷、准确的测量体温的设备。
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我们可以准确地读取体温数值,及时判断体温是否正常,为健康的监测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电子体温计原理
电子体温计原理电子体温计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体温的仪器,可以准确、方便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它基于一种称为热敏电阻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体温计中电阻的变化来确定人体的温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体温计的原理及其工作机制。
一、热敏电阻的原理热敏电阻是一种材料,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材料的电子结构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电阻。
热敏电阻是电子体温计的核心部件,通过测量它的电阻值来确定体温。
二、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由一个热敏电阻和一个数字温度传感器组成。
当人体温度升高时,体温计中的电阻会增加。
电子体温计通过电压信号将电阻值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温度显示在屏幕上。
具体而言,当人体温度升高时,电子体温计中的热敏电阻感知到温度变化,并随之改变其电阻值。
电子体温计将电阻值转换为电压值,然后通过内置的模数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最后,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读取。
三、电子体温计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电子体温计使用数字信号,能够更精确地测量温度,通常误差在0.1度以内。
而水银体温计则需要人眼去读取刻度,容易产生读数误差。
其次,电子体温计的测量速度更快,通常只需几秒钟即可完成。
而水银体温计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读取准确的温度。
此外,电子体温计使用方便、安全,不需要担心水银破裂和污染环境。
四、使用电子体温计的注意事项尽管电子体温计准确、方便,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使用前需要清洁测量部位,并确保温度计的传感器与皮肤良好接触。
其次,测量时保持安静,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最后,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洁温度计以保持其卫生,并按照产品说明书妥善保管。
总结起来,电子体温计基于热敏电阻的原理,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准确测量人体温度。
它具有许多优势,例如精确性高、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安全等。
在使用时,需注意清洁测量部位、保持安静以及及时清洁和妥善保管温度计。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解析
电子体温计工作原理解析电子体温计是现代医疗仪器中常用的一种,它使用先进的技术来测量人体温度。
本文将解析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介绍其内部结构和测量原理,并探讨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一、内部结构电子体温计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理疗头: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2. 温度传感器:内置在理疗头中,用来捕捉人体的温度信号。
3. 处理器:负责处理温度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值化的温度数据。
4. 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结果,一般为数字显示屏或液晶屏。
5. 电源:供电电源,通常为电池供电。
二、工作原理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温度感应:当理疗头与人体接触时,温度传感器会感知到人体的温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2. 信号处理:电信号被传送到处理器,处理器会对信号进行滤波和校准处理,确保温度数据的准确性。
3. 数值化处理:处理器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数值化的温度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4. 结果显示:温度数据经过处理后会通过显示屏展示出来,供用户查看。
5. 电源管理:电子体温计通过电源供电,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医疗应用电子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确性:电子体温计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尤其适用于需要精确监测体温的临床环境。
2. 快速测量:相比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测量速度更快,可以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3. 安全性:电子体温计无需接触患者的皮肤,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使得体温测量更加安全可靠。
4. 数据记录:电子体温计通常具备存储功能,可以记录多次测量结果,方便医务人员追踪和分析。
5. 轻便携带:电子体温计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医务人员可以随时进行体温测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总结:通过解析电子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我们了解到它的内部结构和测量原理。
电子体温计凭借高精准度、快速测量、安全性、数据记录和便携性等优点,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总体方案设计(1)根据温度范围和精度选择NTC热敏电阻,确定其型号,根据电阻特性设计采集放大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设计电路时,因为单片机采集电压在0~2.5V,所以输入的测量范围为35~42℃,对应输出0~2.5V。
(2)采集完成以后输入单片机ATmega16的A/D口,对模拟量进行采样,转化为数字信号,单片机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根据采集的信号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将电信号转化为温度值[2]。
(3)用液晶屏显示出温度值。
(4)所需的电源功率足够小,能够利用开关电源供电。
电子体温计系统大多主要使用3V直流电源。
总体方案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1所示。
一.测温电路的设计(1)NTC热敏电阻介绍1.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这一热性而制成的,分为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大类。
PTC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TC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
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P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增加,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
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N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减小,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小。
4.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负的温度系数,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
通常我们提到的NTC是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 热敏电阻。
5.N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减小。
6.NTC热敏电阻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
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因为在导电方式上完全类似锗、硅等半导体材料。
温度低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所以电阻值降低[6]。
7.NTC热敏电阻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分为:功率型NTC热敏电阻、补偿型NTC热敏电阻、测温型N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的测温范围:低温型号为-100~0℃,中温型号为-50~+300℃,高温型号为+200~+800℃,主要材料为Mn、Ni、Co、Fe、Cu、Al等,用于温度测量、温度补偿和电流限制等。
图2-8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7]:R T=R0e-B(1/T0-1/T) (2-2)其中R T—NTC在热力学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R0—NTC在热力学温度为T0时的电阻值,多数厂商将T0设定在298.15K(25℃)B—热敏电阻的常数,它代表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与热敏电阻的制造材料有关。
热敏电阻R0与常数B的关系如表所示[8]。
表2-3 热敏电阻R0 与常数B 的关系使用温度范围(℃)标准电阻值R0 标称常数B -50~1006(T0=0℃) 3390 0~15030(0℃) 3450 50~2003(100℃) 3894 100~2500.55(200℃) 4300 150~3004(200℃) 5133 200~3508(200℃) 5559计算端基线性度误差: Lmax L max min100% Δy y γ=⨯- (2-3) 式中 ∆ Lmax ——最大非线性偏差;y max ﹣y min ——输出范围。
图2-9 传感器线性度示意图a )端基线性度这图要改为你自己的真实的曲线1-端其拟合直线y =a +K x 2-实际特性曲线线性化处理多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量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误差γ,如图2-10中的曲线1和曲线2。
图2-10 输出信号与被测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类似于指数型非线性特性2-类似于对数型非线性特性3-线性化后的特性在非线性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测量准确度。
因此必须先将实际曲线1或曲线2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曲线3。
线性化处理的方法:线性化处理可以由硬件实现,但线性化电路往往较复杂,也会增加检测系统的成本。
在计算机系统处理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用软件实现线性化处理。
设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的特性为y=f(x),是非线性的,则可以通过查表法、线性插值法,以及二次抛物线折线法等几种线性化方法,得到线性的结果:y=Kx。
查表法虽然简单,但需逐点测量输入-输出对应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时,划分的段数越多,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但计算所需时间就越长,即仪器稳定时间就越长;二次抛物线折线法的计算就更加复杂。
本设计采用对数计算的方法。
利用T=3950/(log(R T/R O)+3950/298.15)-273.15公式来计算温度与热敏电阻的关系。
NTC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简介热敏电阻具有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热敏电阻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根据产品型号不同,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具有以下方面[9]:(1)热敏电阻测温作为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一般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廉。
没有外面保护层的热敏电阻只能应用在干燥的地方;密封的热敏电阻不怕湿气的侵蚀,可以使用在较恶劣的环境下。
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故其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可以忽略,在热敏电阻测量粮仓温度中,其引线可长达近千米。
热敏电阻的测量电路多采用桥路,热敏电阻体温表原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模拟指针式电子体温计电路调试电桥电路时,必须先调零,再调满度,最后再验证刻度盘中其他各点的误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上述过程称为标定。
具体做法如下:将绝缘的热敏电阻放入32℃(表头的零位)的温水中,待热量平衡后,调节RP1,使指针指在32℃上,再加入热水,用更高一级的数字式温度计监测水温,使其上升到45℃。
待热量平衡后,调节RP2,使指针指在45℃上。
再加入冷水,逐渐降温,检查32℃~45℃范围内刻度的准确性。
如果不正确:①可重新刻度;②在带微机的情况下,可用软件修正。
虽然目前热敏电阻温度计均已数字化,但上述的“调试”、“标定”的概念是作为检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术,必须在实践环节反复训练类似的调试基本功。
(2)热敏电阻用于温度补偿热敏电阻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些元件进行温度补偿。
例如,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由铜线绕制作而成。
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引起测量误差。
可以在动圈回路中串入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组成的电阻网络,从而抵消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在三极管电路、对数放大器中,也常用热敏电阻组成补偿电路,补偿由于温度引起的漂移误差。
(3)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嵌入突变型热敏电阻并与继电器串联。
当电动机过载时钉子电流增大,引起发热。
当温度大于突变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由十分之几毫安突变为几十毫安,因此继电器动作,从而实现过热保护。
热敏电阻在家用电器中用途也十分广泛,如空调与干燥器、电热水器、电烘箱温度控制等都用到热敏电阻。
(4)热敏电阻用于液面的测量给NTC热敏电阻施加一定的加热电流,它的表面温度将高于周围的空气温度,此时它的阻值较小。
当液面高于它的安装高度时,液体将带走它的热量,使之温度下降、阻值升高。
判断它的组织变化,就可以知道液面是否低于设定值。
汽车油箱中的油位报警传感器就是利用以上原理制作的。
热敏电阻在汽车中还用于测量油温、冷却水温等。
利用类似的原理,热敏电阻还可用于气体流量的测量[10]。
热敏电阻的优点是可测量到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率较大,固有电阻大,无需延长导线时的误差补偿;其缺点是变化率非线性,不适合测量高温区。
(2)放大电路部分LM324系列运算放大器是价格便宜的带差动输入功能的四运算放大器。
可工作在单电源下,电压范围是3.0V~32V或最大±16V[13]。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
该四运算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 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
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LM324的特点[14]:(1)短路保护输出;(2)真差动输入级;(3)可单电源工作:3V~32V;(4)低偏置电流:最大100nA;(5)每封装含四个运算放大器;(6)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7)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8)行业标准的引脚排列;(9)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
图2-12 LM324的引脚图图2-13 温度传感器经过LM324放大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输出的电压经过LM324反相端输入放大电路将电压放大5倍。
(3)恒流源电路图2-15用PROTEL画的恒流源电路这是最简单的偏置电路,偏置电流I B自电源V CC(取V CC=5V)经过10kΩ,电阻流通。
即这一电路的偏置电流I B可用下式表示:I B=(V CC-U BE)/10=(5-0.7)/10=0.43mA (2-4)式中U BE的值对锗晶体三极管而言约为0.2V,对硅晶体三极管而言约为0.6~0.7V。
因此,一旦给定V CC的值,由该电路中的I B就基本决定,所以该电路称为固定偏置电路。
它虽电路简单且功耗小,但由于对温度的稳定性能差,故用于像玩具那样的放大倍数不高、保真度要求低的场合。
对于NPN管来说,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是:U C> U B > U E;对于PNP管来说,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是:U C< U B < U E。
对于三极管,它由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组成。
其中三者关系可以用一下公式来表示:I E= I C+ I B (2-5)当I B=0(将基极开路)时,I E= I C此时电流由集电区穿过基区流入发射区[12]。
上图中I E=(1.2-0.7)/4.3K=0.1mA (2-6)所以,I E= I C=0.1 mA,而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 RT=10K×0.1mA=1V,然后再将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输送到单片机的AD转换器的C1口。
图2-16 总电路原理图上图为本设计电子体温计的总原理图,以单片机为核心,温度传感器和1602LCD液晶显示屏为辅件,完成整个电路图的搭建。
二.ATmega16单片机ATmega16图3-1 ATmega16引脚图引脚功能VCC:电源正GND:电源地端口A(PA7..PA0) :端口A做为A/D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
端口A为8 位双向I /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
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
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
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A处于高阻状态。
端口B(PB7..PB0) :端口B为8位双向I/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