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表)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案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1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一教与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谦让的重要性、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并说出自己的做法。
标画并背诵此要点。
2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分享的含义、做法;帮助他人的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学生认真分析提供的情境,总结我为社会做贡献的做法。
通过阅读记住这个知识点。
4 学生通过练习思考总结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对此知识点加以背诵。
二教与学重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三教与学难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学生对搜集的时政大事进行播报,并对此时政大事谈出个人看法。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两幅图分别体现了什么美德?老师: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我们所需的营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所应当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那我们究竟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学生先读课本正文部分,解决三个问题:本节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标画答案。
说出自己感觉困难的是哪些?困难在哪里?看完后尝试填写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以下情境材料的设计以“初二一班发生的故事”展开。
学习任务一【谦让的作用、做法】情境(一)“三好学生”风波期末考试完后,班里要评选3名三好学生,经同学们投票选举张丽、赵祥、李梦雯、张菲菲同时当选。
但让人郁闷的是张丽和李梦雯的票数一样,并列第三名,必须得有一个退出,面对这种窘境他们该怎么办呢?思考:1预测可能的后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案设计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理性对待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了适当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的态度,通过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的思路进行探究,学生表现非常积极,热情高涨。除了课本安排的亲社会行为,像合作、同情、安慰等也是基本的亲社会行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也做出了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便于学生养成很好的亲社会的习惯。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思想品德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搜集相关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例
二、帮助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助人的快乐
二、教学课题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
(二)、课内探究:
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20---P23,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一、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意义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学生能够理解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护他人利益,满足他人需要,而做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2.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社会行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七、教学资源:1. 亲社会行为的案例。
2.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亲社会行为知识。
2.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至少表现出一项亲社会行为。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实践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学生能够列举出亲社会行为的各种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合作等。
八年级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科目:思想品德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提供者:魏海丽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二个项目。
热爱集体,亲近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是本单元的教育主题。
而本课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亲社会行为。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会谦让、分享、助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课前我们队学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受到长辈的过分保护,社会教育极度匮乏,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严重缺陷。
但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尤为重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再采用了猜词游戏、课堂辩论、情景再现、参与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再加上“六环节”导学案。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主要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为社会做贡献教学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点拨: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教学设计1: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2.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学会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教学难点:感悟谦让、分享、助人教学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爱心感悟:出示四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行为?教师总结:图片中的行为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都是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
(出示学习目标)环节二:活动引领,合作探究板块一:感悟谦让、分享、助人活动一:畅所欲言提出问题:谈谈你所了解的关于谦让的典故或者名句总结:谦让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方便留给别人。
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活动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1.自己有过与他人分享的经历吗?2.你在与人分享时的感受如何?收获到了什么?总结: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
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欢乐;会得到信任和友情;会学到新的知识和经验,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活动三:合作探究提出问题:郭明义真的是“郭傻子”吗,为什么?总结:助人是愉快的,当看到自己的努力消除了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
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收获的是双份快乐。
板块二:我为社会做贡献活动八:谈一谈提出问题:谈一谈你所知道的社会公益活动总结:示意几组图片作为例子活动九:考一考,议一议(1) 我们国家今年发生过哪些大事?(2) 威海创文明城,你认为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总结:1.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2.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寄语:我为社会做贡献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环节三:拓展运用,总结提升播放《爱的奉献》总结:我们的社会的和谐和发展,需要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就像歌曲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明确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教学重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从两个层次展开说明,第一层次从谦让、分享和助人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层次从我为社会做贡献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上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因而成为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重点。
在本课、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思想认识。
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包括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准备:做问卷调查。
收集事例,介绍事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讲授法教学。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播放20XX年“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画面和背景音乐。
请同学们介绍印象最深的人物。
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些感动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铸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他们献身社会、回报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二:深入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播放“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画面)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自己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类似的行为?(学生介绍事迹)1、身边的老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等亲社会行为。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2. 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3.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4. 亲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亲社会行为定义、例子、重要性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实践演练环节。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的主题。
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即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2. 举例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物品、关心他人等。
3.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亲社会行为例子。
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0分钟)1. 教师介绍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如培养同理心、鼓励合作与分享、培养责任感等。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程标准】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能力:养成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懂得要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难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小组合作探究、新闻案例分析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资料。
2、教师准备: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思考、回答:视频中哪些人物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司机:乘客:这些人物美不美? 这些美丽行为拥有相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有利于()()的二、【图片赏析】交流搜集的最美人物事迹。
请欣赏下列图片迅速抢答他们拥有那些美丽的行为?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板块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77页)(1)意义:谦让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形成和谐的_________、文明的________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2)要求:谦让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①要做到_________、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突出地表现为在__________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③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___________。
(1)含义:分享就是把自己_______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第七课第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3、课时:一课时二、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标要求:1)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⑴全班6个小组,通过访问父母、邻居、亲朋好友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分别搜集和调查潍坊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活领域的词汇变化3大类主题,并进行一定的汇总、分析,思考这些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准备课堂发言。
各小组在调查时各有侧重。
⑵预习新课。
2、教师准备:⑴围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两个话题,搜集有关视频、数据、图表和图片,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情感、认识储备。
⑶仔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四、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互联网、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与“养成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初中道德与法治《养成亲社会行为》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材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二框的内容。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
本课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谦让要讲原则,帮助别人需要智慧,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往往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保护,对他们的社会性教育较为匮乏。
总是以孩子是否听话乖驯、学习是否优秀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很少考虑孩子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将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因此,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奉献精神等十分重要,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的理解还有困难,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对学生进行社会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2015-02-07 13:29:37)标签:【内容标准】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实施措施】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视频、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
同时我还采用小组讨论与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教学难点】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的小故事及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今年是雷锋叔叔牺牲五十周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锋》的故事,感受一下雷锋叔叔带给我们的温暖。
播放视频《雷锋》片段并提问:1、视频中雷锋叔叔的哪些行为令你感动?2、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雷锋的这些行为都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积极、负责任的社会成员;3.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帮助他人和关心社会;3.能够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2.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亲社会行为,而非出于外部压力;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案例材料、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手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观看一个小视频或者讲解,简单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问学生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并让他们分享;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亲社会行为是如此重要。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解释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介绍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案例和统计数据为支持;3.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
第三步:讨论和演练(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亲社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中的亲社会行为;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亲社会行为的场景,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3.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创造性的亲社会行为。
第四步:实践活动(30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一个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例如为社区老人送温暖、义务植树等;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让学生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社会将会变得怎样;3.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撰写亲社会行为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展示;2.邀请社会服务组织或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3.通过学校媒体,报道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经验。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的行为和方法,包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三、教学重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实践。
五、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2.情境再现法3.分组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六、教学过程1.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和教学热情。
1.讲解“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如何感受?”3.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的概念,以及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讲授目的:让学生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1.通过讲解、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矛盾。
2.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亲社会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产生共鸣。
3.实践目的:学生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针对不同情境,制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应计划。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计划,互相提供帮助和意见。
3.学生回到班级,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以及亲社会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采用问答、填空、配对等形式,对亲社会的概念、行为和方法进行测试,并针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和纠正。
2.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和感想,并结合社会实际,思考亲社会行为如何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八、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中,是否能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能否掌握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方法和实践。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启发学生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明白谦让、分享、助人的意义。
2、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3、公益活动活动和奉献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学生讨论,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二、启发体验,共同探讨1、学会谦让让学生读教材上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后,讨论回答问题: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学生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讲准备好的“孔融让梨”或“将相和”的小故事,也可讲别的有关体现“谦让”美德的小故事,如著名的“六尺巷”历史小故事等。
2、老师总结①谦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
②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③谦让有“度”: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说“不”。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设计.doc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思想品徳》第五单元第七课第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3、课时:一课时二、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标要求:1)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白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怫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三、教学准备K学生准备:⑴全班6个小组,通过访问父母、邻居、亲朋好友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分别搜集和调杳潍坊1'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而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活领域的词汇变化3大类主题,并进行一定的汇总、分析, 思考这些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准备课堂发言。
备小组在调查时备有侧重。
⑵预习新课。
2、教师准备:⑴用绕“社会生活II新月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两个话题,搜集有关视频、数据、图表和图片,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杳,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情感、认识储备。
⑶仔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四、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互联网、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Z前用白度在网上搜索与“养成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单位:寺头镇寺头中学姓名:刘翠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
3、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小故事等。
2、学生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导新课:教师播放2012年2月14日今日说法《打工老人的遗愿》视频。
/s?n=23&word=%BD%F1%C8%D5%CB%B5%B7%A8%202012 0214&f=4&id=611思考:如何看待孙永海老人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的行为?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自学提纲:(自学要求:通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并将有疑问的问题做出标记。
)1、谦让的含义、意义及其表现2、分享的含义及其意义3、助人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4、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四、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20分钟)环节一:词语大比拼教师展示提示词语,学生回答。
在相关词语的温故中明白什么是谦让。
例:活动一: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1、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2、这个故事被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
3、他在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
结论:孔融让梨/s?tn=baiduhome_pg&bs=%BD%F1%C8%D5%CB%B5%B7%A8 %CA%D3%C6%B5&f=3&rsv_bp=1&rsv_spt=1&wd=%BF%D7%C8%DA%C8%C3%C0%E6%B5%C4%B9%CA%CA%C2&oq=%BF%D7%C8%DA%C8%C3%C0%E6&rs p=0&rsv_sug2=1&inputT=13516活动二:六尺巷的故事/question/310601696.html思考:(1)词语大比拼活动所提到的内容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2)谦让表现在哪些方面?环节二:欣赏故事、歌曲,明道理活动一:听故事:分外甜美的葡萄,谈感受。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项目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2、帮助他人首先要——()、还要---()要注意--- ();注意维护--()3、我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在(1)(2)(3)(二)、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
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3、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共同探讨:我们中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2)(3)【中考连接】(2009 河南)大善无声,大爱无言。
河南信阳农民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的行为体现了他()①.关爱社会,承担责任②.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③.敬老爱老、弘扬美德④.知恩感恩、回馈社会A 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所以这几个答案对事情社会行为的表现,所以选D课堂检测选择题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11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临朐县辛寨初级中学一、内容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学目标(一)“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 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教师点拨: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学生听音乐、看图片。
谈谈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
点?最后总结亲社会行为
的含义。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
事实,帮助学生感受亲
社会行为的特点,引导
学生体会亲社会行为
的共同特点,并导入新
课。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教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
学生认真自学,独立
思考问题,将答案在课本
上标出,疑问用问号标出。
让学生学会学习,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三)智慧碰撞解决疑问:
教师提出要求:通过自学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自学中,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小组为单位合作学
习,组内交流你的收获,
共同解决你的疑问。
小组
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
决。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
识,学会合作学习,提
升与人合作能力及解
决问题能力。
(四)合作探究精心点拨:
1、活动一:猜词游戏学会谦让
教师依次展示三张幻灯: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猜猜看—这是什么行为?引导学生进行猜词游戏。
教师提问:猜词游戏中所提到的内容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2、活动二:唇枪舌战学会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教师总结:从大家刚才激烈的辩论中,我们知道分享对个人、对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3、活动三:情境再现学会助人
1、学生进行猜词游戏
后,在老师引导下知道在
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
并谈谈谦让的意义及主要
表现。
2、学生课前搜集有
关资料并分组,以“分享
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主题
进行课堂辩论。
3、学生思考后回答:
1、设计猜词游戏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他们的思维。
古今
事例结合,让学生体会
到谦让的意义,并从中
体会谦让的主要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
让。
2、展开课堂辩论,
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让他们明白
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
发展都非常重要。
3、设计不同的情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帮助他人。
4、活动四:参与比赛贡献社会
教师展示:“最美妈妈”吴菊萍;“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女孩”何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图片。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
样去帮助他人。
4、学生结合实际谈
谈:自己奉献社会的具体
表现。
明确奉献具有不同
的表现和层次,舍己为人
是奉献,大公无私是奉献,
做好分内的事也是奉献。
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的助人技能。
4、让学生学习典
型人物,并结合自身实
际谈谈怎样为社会做
贡献,目的在于让学生
明白,要从小树立为社
会做贡献的志向,积极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
心社会发展,把服务社
会、奉献社会落实到具
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做一个有益于社会
的人。
(五)收获平台困惑反思:
教师多媒体展示: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启迪?
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
自己的收获。
激发学生思考,提
升总结能力。
(六)归纳小结提升认知:
多媒体展示知识树:教师利用知识树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总
结。
构建知识树,简单
明了,即巩固了知识又
点明了主题。
(七)达标测评显我身手:
测试题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疑问。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
测试题,并对自己及他人
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互
相解决疑难。
把课堂延伸到生
活,理论联系实际,即
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
实践性,又是思想品德
课的落脚点。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目光鼓励、口头表扬等形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从学生的情绪状态、主要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是否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
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
2、终结性评价。
通过达标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