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热点1
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热点1: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一背景链接2011年2月19日,胡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二存在问题胡主席在专题班上说“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那么目前中国社会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管理问题呢?1、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2、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3、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4、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
三概念解释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
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四、对策探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背景链接】2012年5月30日,北京市召开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这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
预计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北京市将初步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框架。
【标准表述】[目的]实行网格化管理的目的,是要真正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更好地与城市运行结合起来,把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让群众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运行更有序。
[意义]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首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社会建设管理任务非常艰巨,要抓住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这个契机,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一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网格化使社会服务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运动式”管理走向日常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
通过网格化全面准确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的服务,努力做到“全响应”,有求必应,让群众更多地分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下更大力气在全市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使首都创造的这一新模式新办法能够覆盖全市各个地区,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重点难点]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完全必要的,但决不能忘记人的因素是第一的。
在这方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与人对人、面对面交流和服务的关系。
网格化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因此,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始终是最重要的,信息化不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服务。
2012联考申论热点:社区管理
2012联考申论热点:社区管理【热点案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而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方式严重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改革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模式和方式,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考点分析】1.当前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有:第一,社区服务的性质定位不清楚。
社区服务在本质上是属于福利服务还是盈利服务,或者它在服务项目上如何进行区分。
第二,社区服务功能普遍薄弱。
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社区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第三,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问题。
第四,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第五,社区服务的行政化问题。
注意:实际考试中务必结合给定资料中具体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不能盲目作答。
2.解决好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各项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有利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即由经济增长型转向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格局;第二,有利于国家工业化转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赋予社区管理以充分的条件。
3、基本对策:第一,推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第二,推进社区救助服务。
第三,推进社区文化、教育和体育服务。
第四,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第五,推进就业服务。
第六,支持社区居委会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提供社区公共服务。
第七,支持社区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
【精彩论述】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
申论热点解读:互联网+ 让政务服务更智慧
申论热点解读:互联网+ 让政务服务更智慧,600字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其他领域的新兴技术,如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于行政管理的新概念。
它旨在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政务服务新体系,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提高政务效率,改善政务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智慧化的支持,大大提升了
政务服务效率。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前识别出一些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预警信号,早期采取防范性措施,有效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资源与政府部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精准的服务应用系统,加快政府的决策过程。
此外,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利用公共服务界面,实现系统自动回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大减少了民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避免了民众在了解相关政务信息时所面临的种种不便。
总而言之,互联网+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满足民众
的服务需求,而且能够有效控制行政风险,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实现政务服务的智慧化。
河北2012政法干警测试申论热点-创新社会管理及服务
河北2012政法干警测试申论热点:创新社会管理及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不应忽视协警【背景链接】协警,或称辅警,是辅助警察或警务辅助力量的简称(各地一般称协警,但略有不同,文中不做统一)。
这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
自其诞生之日起,协警便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
协警是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有效缓解了一些地方在编警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违法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协警队伍中一些人员的法制意识与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个别协警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也引发社会对协警群体的不满。
近日,记者深入到北京、广东、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的协警群体中去,走进他们,重新发现他们,聆听争议背后的故事,探究“执法”尴尬的缘由,询问他们的发展诉求和前途困惑,让社会提升对协警群体的认知。
在交通拥堵的城市街头,在居民小区的治安巡逻区域,在便民服务的警务工作站所,都可以见到协警的身影。
协警日益成为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不应忽视协警。
【专家观点】协警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主体之一。
在新时期“有困难找协警”已成为“有困难找警察”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问路找协警、推车找协警、东西丢了找协警,巡逻中的治安员和马路上的交通协管员经常成为老百姓求助的对象,他们在分担了大量日常辅助性警务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服务老百姓的工作。
协警工作的辅助性特征在有效降低社会管理的“硬度”的同时,也为增加更多的“柔性”服务提供了可能。
面对“执法”尴尬,面对“你凭什么管我”的质疑,如果协警能更多地从服务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少一些管控思维,协警工作可能会少些尴尬,多些从容。
协警也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这是由协警的身份定位决定的。
“群众性治安联防队伍”的定位,使得协警更具有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特征。
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范文(2)
辽宁中公教育: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范文(2)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优化网络生态环境这是一个“网事连篇”的时代,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一个经由网络平台发布、获取和利用信息等行为构建起来的网络社会,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管理创新提供广阔平台的同时,也以其虚拟性、难控性给社会管理带来不小压力。
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老矛盾叠加交织,任何一起不经意的小事都可能在网络上发酵为重大公共事件。
因此,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提高网络社会管理水平,需以转变观念为先。
各级官员应主动适应网络发展对虚拟社会管理提出的新挑战。
社会生活中,面对网络舆情日益高涨的趋势,有些官员不敢“触”网,出现舆情危机后仍一味寻求封堵。
事实证明,网络已成为公共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课题,其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矛盾、问题和诉求,都需要管理者仔细倾听、认真处理。
克服网络恐惧症,在倾听网民诉愿中了解社情民意,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中提高公共管理能力,这是网络时代各级官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提高网络社会管理水平,应当建立符合虚拟社会自身特点的规则体系。
虚拟、无疆界等特点决定了网络社会的公共治理不能照搬现实社会的法律规则,而必须量体裁衣,构建起一套清晰、有效且符合网络社会规律的规则体系。
目前,尽管我国出台了许多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立法主体多、系统性和协调性较差,使得其在打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交易等方面都缺乏可操作性。
虚拟社会需要确立起自身的规则系统,才能发挥法律规则的治本功效,以法制化手段促进虚拟社会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网络社会管理水平,必须着力健全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机制。
虚拟社会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剔除网络舆情非理性的一面,从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中甄别真伪,及时化解危机,形成政府和网民沟通合作的良性循环。
而这有赖于各级政府建立起成熟的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机制,通过网络发言人、官方网站、官员微博等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敏锐把握网络舆情动态,稀释舆论危机的负面效应,引导网民理性参政议政。
加强网络治理的申论作文
加强网络治理的申论作文网络治理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网络空间的治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确保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和规范发展,加强网络治理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网络治理是为了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拓宽,网络攻击和犯罪也随之增加。
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恶意行为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加强网络治理意味着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防范措施,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加强网络治理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网络空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其中涉及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活动。
如果网络空间没有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治理机制,就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传播不良信息、侵犯他人权益等问题的发生。
加强网络治理可以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管,确保网络空间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再次,加强网络治理是为了促进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网络空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它为人们的学习、交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盗版侵权等问题,给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困扰。
加强网络治理可以规范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行为,提高网络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最后,加强网络治理需要构建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网络空间的治理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和责任,单靠一个组织或国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边机制,促进各方在网络治理中的参与和贡献。
只有形成多方参与的网络治理格局,才能确保网络空间的共同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总之,加强网络治理是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推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空间。
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范文(1)
辽宁中公教育: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范文(1)为网络社会管理注入新理念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时代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技术含量,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遇,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收集民愿、统一受理、网格化管理、信息共享、网上服务、社会监管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创新工作理念,促进虚拟社会的有序发展。
创新网络社会管理,应树立“执政为民”与“信息公开”理念。
执政者如果不想着为人民服务,遇到问题肯定绕着走。
执政为民是应对网络环境的先导。
而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政府在信息提供方面不作为,反倒容易埋下祸患。
因为民众可以有许多渠道,包括网络渠道寻找信息,而网络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可能导致社会混乱,由此观之,树立信息公开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网络社会管理,应树立“疏导信息”与“公开对话”理念。
看到批评的意见,不是删除就是以网民的身份进行辩护。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使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却耽于幻觉,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同样耽于这种幻觉。
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是必要的,但对网民的管理主要应通过法律法规建立网上秩序,而不是建立庞大的网上匿名监控队伍,不分昼夜地轮流值班监控各大网站。
网上意见需要引导,正当的做法是公开网评员的身份。
网评员或网络新闻发言人如何通过其娴熟的公关理论和技巧来解释事件、说服民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网络社会管理,应树立“社会减压阀”与“网上统一战线”理念。
网络传播具有颠覆性的一面,但也是活跃思想的社会减压阀。
网络意见把民众的不满分散到一个又一个新闻事件当中,分散地释放了怨气,避免了把社会不满凝结在某个断裂带上。
通过测量网络意见,政府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温度,一定程度上不是扩大而是减少危机事件。
现在网上已经出现所谓“新意见阶层”,这些人或是关注新闻时事的人,或是在网上直抒胸臆的人,他们有能量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申论热点: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600字
申论热点: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600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逐渐在巩固各行各业的地位,也把互联网的优势带给了社会服务领域。
“互联网+社会服务”的出现,无形中实现了政府更加便捷
的交流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了民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而且社会服务的效率也显著提升。
针对目前社会服务的情况,要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社会服务”
的实力,首先,加强互联网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平台的系统,如增强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功能,以有效提高社会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让更多民众享受到它的便利服务。
其次,引进大数据技术,准确收集社会服务的意见反馈,利用人工智能来分析用户需求,及时修改与优化,以增强“互联网
+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此外,提高政府监管力度,
加强社会服务的有效管理,确保社会服务落实,遏制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惠及更多的民众,构建起更美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总之,应加大部门投入,不断改善社会服务体系,将“互联网
+社会服务”运用到更多的领域,这样才能有效让“互联网+社
会服务”更加惠民,实现社会服务的有效运行,实现社会进步。
2012公务员申论热点 社会管理创新
中国的新考题:面对社会转型如何加速社会管理创新《时事报告》:各地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2011年07月15日 10:18:34 来源:《时事报告》【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分享到新华微博今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3月,全国“两会”上,“社会管理创新”议案提案被高度聚焦;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何精细化管理居民社区社区?如何利用网络问政?如何形成合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本刊特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城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苏省南通市三地,介绍他们创新社会管理成功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
说起“网格”,人们不难想到,爬格子的稿纸,羽毛球的拍子,打渔的渔网,盛物品的网兜。
纵横有致,丝丝相扣,节节相连。
设想,把网格用在社会管理上如何?北京市东城区经过实践有了结果。
领导说,这是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使管理精细化,操作起来也更加精准;专家说,社会网格化管理作为最小单元,是对基层工作的延伸,是基层政权建设的提升;百姓说,网格化管理真是以人为本,我们从中得到了实惠。
自去年8月开始,东城区试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以来,已将区属17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成了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建立了以“人、地、物、事、情、组织和房”为核心的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格,格进图”的工作目标。
一、细化网格亲情服务管理更精细东华门街道南池子社区是个历史风貌保护区,自从修缮改造后,实施了物业化管理,安装了磁卡门,居家安全有了保障,但居民与社区却日渐隔离。
通过网格化管理,该社区被划分为4个网格,管理细了,工作内容就多了。
社区党委为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了解居民需求,充分发挥网格作用,破解“进门难”。
申论热点:依法治网 构建网络强国
申论热点:依法治网构建网络强国“依法治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网络法治事业迈入新阶段,它既是新形势下网络空间的规则化,也是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构建网络强国,就要把建设法治网络空间作为重要内容。
依法治网,首先要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要把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组织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纳入网络空间,使违法行为难以得逞。
同时,要发挥法律的震慑力,妥善处理网络空间的相关矛盾纠纷,确保每个公民及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惩治,严厉查处网络恶性行为,如侵犯知识产权、实施资源垄断、网络谣言、虚假广告和敲诈勒索等,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秩序。
此外,要构建网络强国,还要推广网络素养教育,普及法治意识,把网络法治思想融入到网民日常生活中,提高网民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萌芽,形成社会全体人士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
最后,在网络法治领域,要建立完备的业务框架,加快推进技术规范建设,完善网络安全及网络数据保护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立法、司法信息共享、智能犯罪侦查、智能司法案件处理等法治科技应用,为依法治网、构建网络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要实施“依法治网”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推动网络法治科技的发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增强网民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网络强国建设水平,形成法治文化,最终实现构建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
同时,要加强依法发展网络空间的监管,确保网络安全。
要加强与用户隐私权保护,完善用户细分市场分析模型,减少捆绑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深入开展关于网络空间发展、管理方式和最佳实践的研究,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质量。
另外,要进一步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完善审判规则,改善司法执行,推动司法公正,避免司法歧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使司法具有更大的正义性和公正性,为构建网络强国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此外,还要合理改革犯罪认定标准,把注意力集中到重大犯罪行为上,把罪责真正套在罪犯身上而不是网络,针对不同犯罪行为采取不同惩戒措施,既要严惩,也要从轻处理,使司法公正得到传递,把网络犯罪行为貌似只有“罪恶”而没有“良心”的怪圈拆散开来。
申论热点解读: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
申论热点解读: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600字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的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传统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管理向把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发展,社会治理越来越多地采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加强公共服务和创新治理方式,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治理格局——“四化”水平,即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科技化。
首先,“四化”水平强调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依靠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国家、民族、人民和群众的合法权益,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当努力加强法治思想的培育和实践。
其次,“四化”水平强调市场化的社会治理,即以市场化经济方式建立社会治理体系,充分以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社会治理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
此外,“四化”水平还强调社会化的社会治理,以激励和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培育广泛参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行政管理的社会氛围。
最后,“四化”水平还强调科技化的社会治理,依靠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如信息科技手段、城市智能化管理等,加快社会治理的进步。
因此,“四化”水平是近年来社会治理发展的一种全新范式,它体现了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对更高层次治理的不断追求和要求。
但是,要实现“四化”水平发展,上下一心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要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坚持法治治理,完善市场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发展,改进政府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同时,要加大对社会治理技术
的投资和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申论作文社会治理体系
申论作文社会治理体系在当今社会中,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要构建这样一个体系并非易事,需要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建设。
传统的治理体系往往由政府主导,而现代社会治理则呼唤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
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有机衔接的组织架构非常必要。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将社会治理首先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与责任。
其次,要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广泛传播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更加快捷,实时监测和反馈社会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整。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范网络犯罪,是信息化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此外,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确保社会治理科学有效运行的前提。
针对现实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打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最后,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能力建设。
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需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注重培养专业化、专业性的社会治理人才,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总之,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建设一个具有高效性、灵活性、适应性的社会治理体系,为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网格化管理申论范文
网格化管理申论范文在城市与乡村的广袤大地上,有一种神奇的管理模式如同细密的蜘蛛网,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地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就是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啊,就像是把咱们的居住区域、工作场所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格子间”。
可别小瞧这些格子,每个格子里都蕴含着大学问呢。
你看啊,以往咱们的管理模式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问题在哪儿、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找起来费劲得很。
但是有了网格化管理,就好比给这片大海划分出了一个个明确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专门的人负责盯着。
这网格员就像这个小格子里的大管家,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居民的大事小情,从邻里纠纷到路灯坏了,从环境卫生到困难户的帮扶,网格员都得操心。
就拿社区里常见的邻里矛盾来说吧。
以前,可能要等矛盾闹得不可开交,都快打起来了,才会有相关部门来调解。
现在呢,网格员就像是社区里的“和事佬”,整天在自己的格子里溜达。
哪家夫妻吵架了,声音稍微大一点,网格员可能就听到风声赶过去了。
他们往那儿一坐,听双方倒倒苦水,凭借着对网格里每家每户情况的熟悉,三言两语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就好比在小火苗刚冒头的时候,网格员就端来一盆水给浇灭了,不至于酿成火灾。
再说环境卫生问题。
以前有些小巷子、卫生死角就像被遗忘的角落,垃圾堆积如山也没人管。
现在网格员每天在网格里巡逻,就像一个个卫生监督员。
看到垃圾,就像看到了眼中钉,立马联系环卫部门或者自己动手先清理一下。
而且他们还能动员网格里的居民一起爱护环境,就像班长带领同学们打扫教室一样,大家都更有积极性了。
这让咱们生活的环境啊,就像刚洗过脸的小姑娘,越来越干净整洁了。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网格化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更是表现得特别出色。
就像疫情防控期间,每个网格就成了抗疫的小堡垒。
网格员挨家挨户地排查外来人员,给居民宣传防疫知识,送菜送药上门。
这时候的网格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守护着网格里的每一个人。
他们能够精准地掌握网格内的人员流动情况,谁从哪儿回来的,有没有接触风险地区的人,一清二楚。
2012政法干警考试申论命题趋势分析(专科类)
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命题趋势分析(专科类)目前很多考生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而做全方位的准备了,为了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试信息,深入了解政法干警考试的出题情况及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备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梳理了2009—2011年部分地区政法干警考试真题(专科类)特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为广大考生的备考提供有利的帮助。
一、历年真题特点(一)给定资料的特点1.普遍性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普遍性,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都有所涉及,涉及面非常广。
而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而只涉及一时一地、无关全局和长远的问题或者是敏感、有失观瞻的话题不会成为申论命题的选择。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是考生在复习时需要加强注意的。
2.针对性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针对性,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可以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或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某一方面的内容。
申论给定资料内容看起来比较繁杂,但却是有章可循的,一般都会围绕一个特定主题来展开阐述,并且主要侧重于某一领域。
下面以近三年部分地区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题来进行具体说明。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湖北、河北等地政法干警(专科类)申论均有明确的主题,而且较为侧重对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考查。
尤其是社会类题材,如“小狗玲玲事件”、“户籍改革问题”、“复员军人安置问题”,都是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再如政治类题材:“社会管理创新”,主题十分明确且与政法干警工作密切、与招考性质相适应,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复习中需特别注意。
3.多样性首先表现为形式上的多样性。
申论的给定资料采取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相结合的形式。
事实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
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
申论热点解读: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
申论热点解读: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600字“互联网+社会服务”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社会服务领域,实现信息学习、传播和服务的集成,使社会服务变得更加便捷。
“互联网+社会服务”是新一轮的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新一代社会风气的体现。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给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首先,要深化改革,从政府管理角度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的发展。
要放宽行政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消除对社会服务“互联网+”的各种不当限制;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社会服务”,引导公益服务机构从传统方式转变为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模式;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务,使其成为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社会服务“互联网+”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效能。
要利用社会服务“互联网+”优势,建立国家级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和跨界服务;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快捷、更便捷、更便宜的服务;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公众教育,培养“网上义工”,加强社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要注重构建“互联网+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
要提升社会办学水平,不断改善行政审批和服务体系建设;要建立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使“互联网+社会服务”更具有公信力;要加强媒体宣传,通过传播“互联网+社会服务”真实情况,让社会充分认识“互联网+社会服务”的社会效益。
总之,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必须要深化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注重构建“互联网+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人人享受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改进网络管理创新社会服务
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改进网络管理创新社会服务【背景链接】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和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政府。
【标准表述】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措施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地区政务公开几乎成为摆设。
政务公开是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多种政务公开方式,推动强化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政令和市场统一。
把政务公开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
要适应政务公开对精简效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合理界定部门职能。
加强项目规划、立项公开,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
进一步理顺并依法公开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社团法人等的权责关系,应当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事情要真正放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
要加强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
进一步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再取消一批审批项目。
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强化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
把政务公开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
要把公开的理念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保证政务公开有效覆盖政府机关内部各个部门。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导20天20题系列之5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导20天20题系列之5“社会管理”+食品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和思路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
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使社会管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协调各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
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同时,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贯穿在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之中,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根据上述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本报自今日起在理论版开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论”专栏,陆续刊登有关文章。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从“十二五”起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
自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
可以说,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提出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解决好这个课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创新举措。
提高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对来说,我们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还比较薄弱。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一)
军转申论之网络社会管理(一)一、综述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手段、经济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政治有序参与的新渠道、社会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大众传播的新途径、人民生活娱乐的新空间,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力量。
但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如黄色低俗信息泛滥、网络违法犯罪高发,网上炒作的各种社会矛盾、热点敏感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等等。
这些新问题无疑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会管理在管理理念、法制建设、制度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财政投入等软硬件方面都有很大不足,难以适应虚拟社会发展的要求。
所以,如何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大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探索网络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切实提高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生活的新空间,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虚拟社会,是我国社会管理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国家政策法规党的十八报告: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互联网管理法律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以及《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
三、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社会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特征。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型的、水平的、横向的、多维度的、复杂的网络结构,它改变了传统的、垂直的、等级的、单维度的、简单的结构。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社会的扩展,使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从行政管理型、政府主导型、政治动员型向社会自我组织型、草根型、公民社会型转变,这就对我们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主体虚拟性。
一方面,网络社会的“主体虚拟性”可以帮助任何人做回真实的自己,彰显个性,全面成长。
另一方面,这种“隐身效应”也使得人们在虚拟的伪装下,为所欲为,挑起各种社会矛盾,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容易助长很多现实生活中不敢从事的不良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以下材料内容是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更多材料内容请多关注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背景链接】
2012年5月30日,北京市召开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这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
预计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北京市将初步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框架。
【标准表述】
[目的]
实行网格化管理的目的,是要真正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更好地与城市运行结合起来,把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让群众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运行更有序。
[意义]
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首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社会建设管理任务非常艰巨,要抓住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这个契机,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一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网格化使社会服务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运动式”管理走向日常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
通过网格化全面准确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的服务,努力做到“全响应”,有求必应,让群众更多地分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下更大力气在全市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使首都创造的这一新模式新办法能够覆盖全市各个地区,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重点难点]
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完全必要的,但决不能忘记人的因素是第一的。
在这方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与人对人、面对面交流和
服务的关系。
网格化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因此,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始终是最重要的,信息化不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走访社区居民,借此融洽邻里关系,融洽干群关系。
二是处理好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的关系。
要把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衔接起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自治。
要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网格化的设计、建设之中,激发居民强烈的社区主人意识。
在下一阶段网格化建设中,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在综合完善现有网格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相互贯通的网格化系统。
[措施]
落实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各项要求,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落实责任,服务大局。
要明确区县、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工作平台的职责,强化网格工作力量和责任分工,将工作力量下沉到网格,使基层真正成为服务居民群众的“平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屏障”。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切实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打牢社会服务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
要围绕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定网格化任务,在解决本地区人口调控、业态调整、监督违法建设和非法经营、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促进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实效。
落实责任,服务大局,需要把网格化建设与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这也是判断各区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
要通过网格化来检验城市管理是不是精细化,是不是做到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这些城市管理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违法建设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强化服务,务求实效。
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必须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
要通过网格化进一步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便民利民服务和公益互助服务。
要发挥好网格的“预警”功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提供个性化服务,特别要关注本网格内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整合资源,统筹协调。
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依托现有的社区组织和各级职能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建立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运行依托,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在纵向上,完善社区、街道(乡镇)、区县三个层面自下而上反映问题和自上而下处置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横向上,各部门要依托网格化三级综合工作平台,处理和解决好职责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加强协同配合。
四是把信息化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既要建网,又要见人,既要发挥信息化优势,又不能因信息化而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工作。
要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网格化的主要内容,完善社会建设工作格局,落实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到居民中去,密切干群关系,从而健全新形势下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动员机制。
要解决好网格化与居民自治的关系,推动各类社会群体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把社会各种力量资源利用好、发挥好。
(以上材料内容是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更多材料内容请多关注中公教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