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与非金属反应
氧化性与还原性
Fe +
0
S
=△
-2
FeS
氧化剂
现象:剧烈燃烧,发光 发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 生成 硫化亚铁 FeS 不生成 硫化铁 Fe2S3
反应放出的热能使反应继续进行
[讨论]硫和氯气都能分别与铜、铁反应,试比较反应有何
异同。
点燃 +2
Cu + Cl2 = CuCl2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X2 +H2O=H2SO4 + 2HX
Na2O2+S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O2+H2O+Ca(ClO)2=CaCO3↓+2HClO SO2+H2O+Ca(ClO)2=
分别写出浓硫酸、稀硫酸与铁反应的方程式。
α-Fe2O3,α-Al2O3很致密,可以保护金属防止被继续 氧化,因此可以用铁铝制品运输浓硫酸。
【思考交流】
浓硫酸能和金属反应,为什么可用铝罐车和铁罐车 来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浓硫 酸 让 Fe 、 Al 的 钝化
与非金属C、S反应
△
C + 2H2SO4(浓) == 2SO2 ↑+ CO2↑+ 2H2O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1、与水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3、与碱的反应
三、硫的氢化物(H2S)
1、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2、化学性质:大,能溶于水(1:2.6),剧毒。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课件(共25张PPT)
吸附一些 有色物质
[材料一] 食品的化妆剂——二氧化硫 据媒体报道:受消费者心理因素影响,一些不法生产者采用
“硫磺熏蒸”工艺法生产一些食品,如市面上洁白的馒头,各个 超市里外观很美的银耳、果干、果脯等。 这类经过“化妆”的食 品,因残留大量的有毒物质而成为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 常吃的馒头、银耳等并不是越白越好。
CO2
酸酐
SO2
+水
CO2 + H2O
H2CO3
SO2+H2O=H2SO3
CO2(少)+2NaOH = 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CO2(过) + NaOH = NaHCO3
SO2+NaOH=NaHSO3
+碱
CO2 + Ca(OH)2 2CO2+Ca(OH)2
= =
硫及其化合物
硫元素的“位—构—性”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6
SO3 H2SO4 Na2SO4、NaHSO4
+4
SO2 H2SO3 Na2SO3、NaHSO3
0
S
-2
H2S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来自酸盐考纲定标
考纲定标 01 了解硫单质及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02 了解硫单质及二氧化硫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或NH3+SO2+H2O = NH4+ + HSO3 -
(3)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2和CO,在773K和 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回收大量的硫磺。
773K
SO2
+
2CO
=S
催化剂
5.1硫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课件ppt)
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然后加热试管,注意通风,再观察溶液的 变化。(如图5-3)
SO2的漂白性
新课讲解 【实验5-2】
实验现象:加入品红后,红色逐渐消失;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化合 物分解,又会恢复红色。 注意:SO2遇到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
新课讲解 三、硫的氧化物---SO2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一体积水 溶解40中硫元素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SO2既有还 原性又有氧化性.
新课讲解 【实验5-1】
如图5-2所示,把充满SO2、塞有橡胶塞的试管 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橡胶塞,观察试管内 页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显变化时,在水 下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 定溶液的酸碱度(保留该溶液供实验5-2使用)。
加合型
SO2
将有色物质氧化 生成不稳定的
成无色物质
无色物质
吸附型
活性炭
较大表面积, 吸附有色物质
效果 实质
永久 氧化还原反应
暂时
永久
非氧化还原反应 物理性质
新课讲解 3、二氧化硫的制法
1)原理: Na2SO3+H2SO4(浓) = Na2SO4 + H2O +SO2↑ 2)原料: 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 3)发生装置:固+液 4)除杂装置:浓硫酸 5)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6)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
新课讲解 一、硫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新课讲解
1.硫的存在 (1)游离态:硫单质俗名___硫__黄___,主要存在于_火__山__口____附近 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金属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
SO2的漂白性
新课讲解 【实验5-2】
实验现象:加入品红后,红色逐渐消失;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化合 物分解,又会恢复红色。 注意:SO2遇到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
新课讲解 三、硫的氧化物---SO2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一体积水 溶解40中硫元素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SO2既有还 原性又有氧化性.
新课讲解 【实验5-1】
如图5-2所示,把充满SO2、塞有橡胶塞的试管 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橡胶塞,观察试管内 页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显变化时,在水 下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 定溶液的酸碱度(保留该溶液供实验5-2使用)。
加合型
SO2
将有色物质氧化 生成不稳定的
成无色物质
无色物质
吸附型
活性炭
较大表面积, 吸附有色物质
效果 实质
永久 氧化还原反应
暂时
永久
非氧化还原反应 物理性质
新课讲解 3、二氧化硫的制法
1)原理: Na2SO3+H2SO4(浓) = Na2SO4 + H2O +SO2↑ 2)原料: 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 3)发生装置:固+液 4)除杂装置:浓硫酸 5)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6)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
新课讲解 一、硫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新课讲解
1.硫的存在 (1)游离态:硫单质俗名___硫__黄___,主要存在于_火__山__口____附近 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金属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
硫及其化合物 优秀课件
硫及其化合物
一、单质硫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1)游离态:存在于 火山喷口 (2)化合态
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硫硫化酸物盐::如如硫石铁膏矿CaFSeOS42·2H、2O黄铜、矿芒 硝CuFeS2 等 Na2SO4·10H2O等
2.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 硫黄 ,颜色状态: 淡黄色晶体 ,溶解 性: 不 溶于水, 微 溶于酒精, 易 溶于 CS2。
三、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1.来源: 含硫化石燃料 的燃烧及 金属矿物 的冶炼。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 酸雨 (pH 小于 5.6 )。 3.治理:燃煤 脱硫 ,改进燃烧技术等。
四、硫酸 1.物理性质 H2SO4 不 挥发,易 溶于水,浓 H2SO4 溶于水 放 热。所以稀 释浓 H2SO4 时:将浓 H2SO4 沿器壁慢慢 注入水中并 不断搅拌 。 2.稀 H2SO4 具有酸的通性
3.浓 H2SO4 的特性
2.浓H2SO4与蔗糖的脱水性实验时,为什么会闻到刺激性 气味?
提示:蔗糖浓―H―2S→O4碳浓―H―2S→O4SO2
1.(2014·镇江模拟)北京市为了降低燃煤产生SO2的排放量, 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措施之一是推广使用低硫煤,并采用向
煤中加石灰的方法,减少SO2的排放。此法称为“钙基固 硫”。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为( )
弱氧化性 化 学 还原性 性 质
漂白性
对环境的影响
SO2
SO2+CaO===CaSO3
SO2+2H2S===3S↓+ 2H2O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氯 水、溴水、碘水等氧化 剂氧化 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而褪色 形成酸雨,直接危害人 体健康
CO2 CO2+ CaO===CaCO3 CO2+C=高==温==2CO
一、单质硫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1)游离态:存在于 火山喷口 (2)化合态
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硫硫化酸物盐::如如硫石铁膏矿CaFSeOS42·2H、2O黄铜、矿芒 硝CuFeS2 等 Na2SO4·10H2O等
2.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 硫黄 ,颜色状态: 淡黄色晶体 ,溶解 性: 不 溶于水, 微 溶于酒精, 易 溶于 CS2。
三、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1.来源: 含硫化石燃料 的燃烧及 金属矿物 的冶炼。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 酸雨 (pH 小于 5.6 )。 3.治理:燃煤 脱硫 ,改进燃烧技术等。
四、硫酸 1.物理性质 H2SO4 不 挥发,易 溶于水,浓 H2SO4 溶于水 放 热。所以稀 释浓 H2SO4 时:将浓 H2SO4 沿器壁慢慢 注入水中并 不断搅拌 。 2.稀 H2SO4 具有酸的通性
3.浓 H2SO4 的特性
2.浓H2SO4与蔗糖的脱水性实验时,为什么会闻到刺激性 气味?
提示:蔗糖浓―H―2S→O4碳浓―H―2S→O4SO2
1.(2014·镇江模拟)北京市为了降低燃煤产生SO2的排放量, 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措施之一是推广使用低硫煤,并采用向
煤中加石灰的方法,减少SO2的排放。此法称为“钙基固 硫”。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为( )
弱氧化性 化 学 还原性 性 质
漂白性
对环境的影响
SO2
SO2+CaO===CaSO3
SO2+2H2S===3S↓+ 2H2O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氯 水、溴水、碘水等氧化 剂氧化 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而褪色 形成酸雨,直接危害人 体健康
CO2 CO2+ CaO===CaCO3 CO2+C=高==温==2CO
硫及其化合物(共75张PPT)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5·最新调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 的性质,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蒸__馏__烧__瓶____,其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N_a_2S_O__3+__H__2S_O_4_(_浓__)=_=_=_N_a_2_S_O_4_+__S_O_2_↑__+_H__2O__________;
(2)紫红色褪去;还原性。
(3)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性。
(4)红色褪去;酸性。
(5)溶液变红;酸性。
(6)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C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2H化2S学O方3+程O式2=表=示=2)。H2由SO此4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溶解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硫酸,降落下来形成酸雨
(2)下面是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C__。
A.腐蚀建筑物、雕塑等
B.污染水源
C.改良碱性土壤
D.损害庄稼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5·最新调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 的性质,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蒸__馏__烧__瓶____,其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N_a_2S_O__3+__H__2S_O_4_(_浓__)=_=_=_N_a_2_S_O_4_+__S_O_2_↑__+_H__2O__________;
(2)紫红色褪去;还原性。
(3)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性。
(4)红色褪去;酸性。
(5)溶液变红;酸性。
(6)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C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2H化2S学O方3+程O式2=表=示=2)。H2由SO此4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溶解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硫酸,降落下来形成酸雨
(2)下面是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C__。
A.腐蚀建筑物、雕塑等
B.污染水源
C.改良碱性土壤
D.损害庄稼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 (亚硫酸)
H2SO3 = SO2↑+ H2O
逆反应
SO2 + H2O 正反应
H2SO3
*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思考】2H2O
2H2 +O2 与 2H2+O2 点燃 2H2O
范围 质,使紫色石蕊先变 物质,只能使石
红后褪色
蕊试液变红
可吸附某 些有色物 质的分子
氯水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则1molSO2通入 含1molCl2的氯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作用会加强 吗?
SO2+ Cl2+ 2H2O = H2SO4+ 2HCl
思考与交流
SO2能使氯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 实质相同吗?
第三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1、存在 化合态: 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
自然界中化合态的硫
芒硝 (Na2SO4•10H2O)
石膏(CaSO4•2H2O)
黄铜矿(CuFeS2)
硫铁矿 (FeS2)
2、物理性质
想一想:试管内壁附 着的硫如何清洗?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S+6NaOH===2Na2S+Na2SO3 +3H2O
二、硫的氧化物
(一)、SO2的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易液化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 密度
气味
大于 空气
有毒 (-10℃)
1(H2O):40(SO2)
1硫及其化合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应用:实验室常用此检验二氧化硫!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物质 HClO、O3、 H2O2、Na2O2
实质 氧化漂白
SO2 化合漂白
木炭
物理吸附
效果 范围
永久性
可漂白大多数 有色物质,能 使紫色石蕊褪 色
暂时性
永久性
可漂白某些有色物 质,不能使石蕊试 液褪色
可吸附某些有 色物质的分子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即1:40).
(二)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CO2性质一样) ⑴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⑵与碱反应
SO2不足时:SO2+2NaOH=Na2SO3+H2O
SO2过量时:SO2+ NaOH=NaHSO3
实验室制取SO2,可 选择碱液吸收尾气,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防止空气污 染。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除去燃煤中的SO2)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பைடு நூலகம்
2、氧化性
SO2 +2H2S=3S+2H2O 3、还原性
有淡黄色固体生成,或有 浑浊生成。
难挥发的强酸
2、吸水性 具有吸水性,能够吸取自由水以
及结晶水合物中的水。(有水则吸)
酸性气体
浓硫酸可做 干燥剂
中性气体
非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 有氧化性)
真相!
浓H2 SO4 具有脱水性
能将有机物中的H O元素以水的 形式脱去。 特点:无水也吸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物质 HClO、O3、 H2O2、Na2O2
实质 氧化漂白
SO2 化合漂白
木炭
物理吸附
效果 范围
永久性
可漂白大多数 有色物质,能 使紫色石蕊褪 色
暂时性
永久性
可漂白某些有色物 质,不能使石蕊试 液褪色
可吸附某些有 色物质的分子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即1:40).
(二)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CO2性质一样) ⑴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⑵与碱反应
SO2不足时:SO2+2NaOH=Na2SO3+H2O
SO2过量时:SO2+ NaOH=NaHSO3
实验室制取SO2,可 选择碱液吸收尾气,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防止空气污 染。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除去燃煤中的SO2)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பைடு நூலகம்
2、氧化性
SO2 +2H2S=3S+2H2O 3、还原性
有淡黄色固体生成,或有 浑浊生成。
难挥发的强酸
2、吸水性 具有吸水性,能够吸取自由水以
及结晶水合物中的水。(有水则吸)
酸性气体
浓硫酸可做 干燥剂
中性气体
非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 有氧化性)
真相!
浓H2 SO4 具有脱水性
能将有机物中的H O元素以水的 形式脱去。 特点:无水也吸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最新课件)
(2)正确的实验方案应为: 往样品溶液中先加盐酸酸化, 然后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一定有SO42 , 且避免了Ag、SO23等离子的干扰。
考点三、 SO2的制备及性质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s)+H2SO4(浓)===Na2SO4+SO2↑+H2O, 制备SO2气体。 ①用简图在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 示意图。
②CO
23、SO
2干扰
3
:
因为BaCO 3、BaSO 3也是白色沉淀, 与BaSO4白色沉淀
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能溶于强酸中。因此检验SO42时, 必
须用酸酸化(不能用HNO3酸化)。例如: BaCO3 2H
H2O CO2 Ba2。
所用钡盐不能用Ba(NO3 )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
SO23、HSO3、SO2等会被溶液中的NO3氧化为SO42 ,从而
(3)SO2的氧化性
(Ⅰ)与H2S相混合有黄色固体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H2S+SO2===3S↓+2H2O;
(Ⅱ)镁能在SO2气体中燃烧,其方程式为 _2_M__g__S_O__2点 __燃 __2_M__g_O___S_,_M__g__S_点__燃__M__g_S_。____
3.SO2的实验室制法和检验 (1)原理:(25)Na2SO3+H2SO4(质量分数70%以 上)===Na2SO4+SO2↑+H2O。 (2)装置、收集:与制取(26)Cl2相似(可不加热)。 (3)检验是否收集满(27)将湿润的品红试纸放在瓶口,若迅速
褪色,证明已收集满。 (4)尾气吸收:用(28)NaOH溶液吸收。
考点三、 SO2的制备及性质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s)+H2SO4(浓)===Na2SO4+SO2↑+H2O, 制备SO2气体。 ①用简图在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 示意图。
②CO
23、SO
2干扰
3
:
因为BaCO 3、BaSO 3也是白色沉淀, 与BaSO4白色沉淀
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能溶于强酸中。因此检验SO42时, 必
须用酸酸化(不能用HNO3酸化)。例如: BaCO3 2H
H2O CO2 Ba2。
所用钡盐不能用Ba(NO3 )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
SO23、HSO3、SO2等会被溶液中的NO3氧化为SO42 ,从而
(3)SO2的氧化性
(Ⅰ)与H2S相混合有黄色固体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H2S+SO2===3S↓+2H2O;
(Ⅱ)镁能在SO2气体中燃烧,其方程式为 _2_M__g__S_O__2点 __燃 __2_M__g_O___S_,_M__g__S_点__燃__M__g_S_。____
3.SO2的实验室制法和检验 (1)原理:(25)Na2SO3+H2SO4(质量分数70%以 上)===Na2SO4+SO2↑+H2O。 (2)装置、收集:与制取(26)Cl2相似(可不加热)。 (3)检验是否收集满(27)将湿润的品红试纸放在瓶口,若迅速
褪色,证明已收集满。 (4)尾气吸收:用(28)NaOH溶液吸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思考:如何除去CO2 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 饱和NaHCO3溶液,不可用Na2CO3溶液
(2)强还原性 ①SO2气体通入氯水、溴水、碘水中
现象:溶液褪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②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③特点: a.条件相同
【思考】 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电解水 可以得到氢气与氧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b.同时进行(即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各组 分的浓度都大于0) c.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相关习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思考:SO2气体通入Na2S溶液中是否反应?现象?
现象: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沉淀或浑浊 (4)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褪色,但受热后恢复原来的颜色
思考:某同学发现夏天爷爷买的白草帽,用了一段时 间后变黄了,通过询问身边的人了解到草帽是用“硫 黄熏”过的,你是否认可该说法?白草帽变黄的原因是 什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S
1.存在
(1)游离态(即单质):S (2)化合态(即化合物):
硫铁矿(FeS2) 、黄铜矿(CuFeS2)、 石膏(或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芒硝:Na2SO4·10H2O 说明:FeS 硫化亚铁(S -2价)
说明: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在酸 性条件下不可以共存,生成硫单质
(2)强还原性 ①SO2气体通入氯水、溴水、碘水中
现象:溶液褪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②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③特点: a.条件相同
【思考】 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电解水 可以得到氢气与氧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b.同时进行(即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各组 分的浓度都大于0) c.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相关习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节硫及其 化合物P PT课件
思考:SO2气体通入Na2S溶液中是否反应?现象?
现象: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沉淀或浑浊 (4)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褪色,但受热后恢复原来的颜色
思考:某同学发现夏天爷爷买的白草帽,用了一段时 间后变黄了,通过询问身边的人了解到草帽是用“硫 黄熏”过的,你是否认可该说法?白草帽变黄的原因是 什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S
1.存在
(1)游离态(即单质):S (2)化合态(即化合物):
硫铁矿(FeS2) 、黄铜矿(CuFeS2)、 石膏(或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芒硝:Na2SO4·10H2O 说明:FeS 硫化亚铁(S -2价)
说明: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在酸 性条件下不可以共存,生成硫单质
《硫及其化合物》课件
硫化合物在土壤中还会影响植物生长,导致植物中毒或死亡,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PART 06
硫化合物的健康影响
对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影响
硫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刺激呼吸 中枢,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或呼 吸困难。在高浓度下,可能引
起窒息。
皮肤和眼睛刺激
硫化合物接触皮肤或眼睛可能 导致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 。
硫化物与强氧化剂反应
硫化物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高价态的 硫化合物,如$Na_{2}S + KMnO_{4}frac{overset{加热}{}}{}Na_{2}SO_{4} + KMnO_{2} + KOH$。
取代反应
硫化物与卤素反应
硫化物与卤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卤
代物,如$Na_{2}S
+
Br_{2}frac{overset{水}{-
2023 WORK SUMMARY
《硫及其化合物》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硫的简介 • 硫化合物的分类 • 硫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 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硫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 硫化合物的健康影响
PART 01
硫的简介
硫的物理性质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以硫化 物、硫酸盐和硫磺的 形式存在。
皮肤刺激
与硫化合物接触的动物皮肤可能出现 红肿、脱皮等症状。
眼睛刺激
动物眼睛接触硫化合物可能导致流泪 、红肿等症状。
对植物的影响
01
02
03
04
生长受阻
硫化合物可能抑制植物的光合 作用,导致生长受阻或发育不
良。
叶片损伤
硫化合物可能导致植物叶片出 现黄化、坏死等症状。
开花和结实受影响
PART 06
硫化合物的健康影响
对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影响
硫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刺激呼吸 中枢,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或呼 吸困难。在高浓度下,可能引
起窒息。
皮肤和眼睛刺激
硫化合物接触皮肤或眼睛可能 导致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 。
硫化物与强氧化剂反应
硫化物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高价态的 硫化合物,如$Na_{2}S + KMnO_{4}frac{overset{加热}{}}{}Na_{2}SO_{4} + KMnO_{2} + KOH$。
取代反应
硫化物与卤素反应
硫化物与卤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卤
代物,如$Na_{2}S
+
Br_{2}frac{overset{水}{-
2023 WORK SUMMARY
《硫及其化合物》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硫的简介 • 硫化合物的分类 • 硫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 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硫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 硫化合物的健康影响
PART 01
硫的简介
硫的物理性质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以硫化 物、硫酸盐和硫磺的 形式存在。
皮肤刺激
与硫化合物接触的动物皮肤可能出现 红肿、脱皮等症状。
眼睛刺激
动物眼睛接触硫化合物可能导致流泪 、红肿等症状。
对植物的影响
01
02
03
04
生长受阻
硫化合物可能抑制植物的光合 作用,导致生长受阻或发育不
良。
叶片损伤
硫化合物可能导致植物叶片出 现黄化、坏死等症状。
开花和结实受影响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PPT课件
31
【答案】
32
技能归纲 检验气体混合物的成分时一般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 验水蒸气的存在;检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气体时,应 先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后检验二氧化碳,在检验二氧化 碳前先要将二氧化硫气体排除。
33
学以致用 3.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有SO2和H2生 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按图组 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 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 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 会明显增加。
第3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
一、硫 1.物理性质:硫通常是一种①淡黄色、质脆的固体,不溶
于水,微溶于②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单质硫是一种弱氧化剂,在反应中既可以表
现出氧化性又可以表现出还原性。
(1)氧化性:①硫与铜反应:S+2Cu
②硫与铁反应:Fe+S
④FeS
③Cu2S
③硫与氢气反应:H2+S
4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⑦无色,有⑧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SO2是⑨酸性氧化物,有⑩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不稳定,易分
解,易被氧化成硫酸,是还原性的二元弱酸。)
与NaOH作用: 2NaOH+SO2
Na2SO3+H2O。
B.在反应HCOOH 表现脱水性
CO↑+H2O中,浓H2SO4只
C.在反应Cu+2H2SO4(浓) H2SO4只表现氧化性
CuSO4+SO2↑+2H2O中,浓
【答案】
32
技能归纲 检验气体混合物的成分时一般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 验水蒸气的存在;检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气体时,应 先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后检验二氧化碳,在检验二氧化 碳前先要将二氧化硫气体排除。
33
学以致用 3.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有SO2和H2生 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按图组 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 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 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 会明显增加。
第3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
一、硫 1.物理性质:硫通常是一种①淡黄色、质脆的固体,不溶
于水,微溶于②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单质硫是一种弱氧化剂,在反应中既可以表
现出氧化性又可以表现出还原性。
(1)氧化性:①硫与铜反应:S+2Cu
②硫与铁反应:Fe+S
④FeS
③Cu2S
③硫与氢气反应:H2+S
4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⑦无色,有⑧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SO2是⑨酸性氧化物,有⑩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不稳定,易分
解,易被氧化成硫酸,是还原性的二元弱酸。)
与NaOH作用: 2NaOH+SO2
Na2SO3+H2O。
B.在反应HCOOH 表现脱水性
CO↑+H2O中,浓H2SO4只
C.在反应Cu+2H2SO4(浓) H2SO4只表现氧化性
CuSO4+SO2↑+2H2O中,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氯 水褪色,是因为它具有漂白性
SO2 使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是因为它具有漂白性
13
相应 气态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含氧酸盐
-2
H2S
0
S
+S4O2
+4
H2SO3
CaS+4O3
Na2S
S+6O3
H2+S6O4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属于哪类物质?
酸 具有酸的通性:
SO2 + Ba(OH)2 =BaSO3 ↓ + H2O
SO2 过量,沉淀溶解 8
(3)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SO2 + CaO = CaSO3 能与饱和NaHCO3溶液作用
SO2 + 2NaHCO3 = Na2SO3+ 2CO2 + 如何除去CO2 中H2的OSO2?
将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SO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
★SO2具有氧化性 (SO2还原性较强) 2H2S +SO2==2H2O + 3S↓
取少量的SO2水溶液,滴入品红溶液
加热
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又变红色,
SO2的漂白性 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
物质。无色物质受热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合反应
通入 SO2 褪色 加热至沸
红色
品红溶液
通入 Cl2
褪色
加热至沸
不显红色
氧化反应
通入 SO2 变红色 H2SO3
紫色石蕊
通入 Cl2
先变红后褪色
12
HClO ,Na2O2 , H2O2 ——— 氧化漂白 SO2 ——— 化合漂白(常用品红溶液来检 验而不用来吸收SO2)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下列说法正确吗?
19
现象:蔗糖颜色逐渐变黑,混合物体积迅速膨胀,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浓硫酸
C12H22O11
12 C + 11H2O (放热)
C
+
+6
2H2SO4
(浓)
氧化剂
△ +4
2SO2 ↑ + CO2 ↑ +2H2O
20
C + 2H2SO4 (浓)=△= CO2 ↑ + SO2 ↑ + 2H2O
⑴ SO2 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
亚硫酸
7
(2)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氨水(NH3·H2O ) + SO2
SO2少量:
2NH3 ·H2O + SO2 =2NH4+ + SO32 - +H2O
SO2过量:
NH3 ·H2O + SO2 =NH4+ + HSO3 -
SO2 + Ba(OH)2溶液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1
一、硫及其化合物 气态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相应 对应水化物 含氧酸盐
-2
H2S
0
S
+S4O2
+4
H2SO3
CaS+4O3
Na2S
S+6O3
H2+S6O4
Na2S+6O4
BaSO4
2
0
1.硫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粉 末,不溶于水, 自然界中有没有单质硫存在?
S
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还原剂 + 氧化剂 H2S +Cl2 =S↓+ 2HCl
+4
+6
⑧H2SO3→H2SO4
还原剂 + 氧化剂 (氯水、HNO3 、KMnO4 等)
2H2SO3 + O2 = N2Ha22SSOO34→Na2SO4
2Na2SO3 + O2 = 2Na2SO4
16
某研究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案 时,设计如下方案:
CO2 + 2NaOH=Na2CO3+H2O (3)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CO2 + CaO = CaCO3
学案P2 SO2
性质
6
(1)酸性氧化物 + 水→酸
①把盛有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 观察试管中水面是否上升?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 SO2 )。
②取少量的SO2水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红
18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
作用对象 现象
由H2O 分子组成的 水,结晶水合物中 的水
一般无明显现象
应用
干燥剂
脱水性
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 有机物。H、O原子按 2:1 的比脱去
有机物脱水后有黑色 固体(不是全部都有)
有机反应中作脱水剂
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H2、O2、Cl2、HCl、CO2、
CO、SO2等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 毒性: 有毒 沸点: -10℃(易液化) 密度: 比空气大
5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如何除去CO2 中的SO2?
CO2 和 SO2 性质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应属于哪类物质?
酸性氧化物 的通性
(1)酸性氧化物 + 水→酸 CO2+H2O=H2CO3 (2)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O2 和 SO2
9
+4
CO2
最高价态 只具有氧化性
CO2→CO
+4
SO2
中间价态 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2具有还原性 学案P2 SO2 性质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Cl2+SO2+2H2O==H2SO4 +2HCl (或Br2、I2)
操作
预测现象并做出结论
√甲 分别将硫酸滴在火柴梗上
变黑者为浓硫酸
乙
分别加入小块金属铝片 加热产生刺激浓性硫气酸味者为
√丙 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
放热者为浓硫酸
丁
分别用玻璃棒蘸浓氨水靠近 酸的瓶口
冒白烟者为浓硫酸
√戊
分别加到CuSO4·5H2O晶体 晶体表面由蓝变白者
中
为浓硫酸
其中可行的是
17
一、浓硫酸物理性质 (1)色态: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2)沸点:338 ℃ (难挥发酸) (3)密度:密度为 1.84 g / cm3 (比水大) (4)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Na2S+6O4 BaSO4
14
酸的通性:
⒈使石蕊试液变红 ⒉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 H2 ⒊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⒋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⒌较强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酸
-2
②H2S
-2
→Na2S
⑨H2+S6O4→Na 2+S6O4:
③Na2S →H2S
15
-2 0
①H2S →S
2H2S +O2 =2S↓+ 2H2O
3
2.硫的化学性质 学案P1 练习1
S + H2
△
H2S
点燃
S + O2
SO2
与非金属反应
S + Fe S + 2 Cu
△ +2
FeS
△ +1
Cu2S
与金属反应
学案 练习2、3
4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状态: 气体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 溶解度: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
SO2 使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是因为它具有漂白性
13
相应 气态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含氧酸盐
-2
H2S
0
S
+S4O2
+4
H2SO3
CaS+4O3
Na2S
S+6O3
H2+S6O4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属于哪类物质?
酸 具有酸的通性:
SO2 + Ba(OH)2 =BaSO3 ↓ + H2O
SO2 过量,沉淀溶解 8
(3)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SO2 + CaO = CaSO3 能与饱和NaHCO3溶液作用
SO2 + 2NaHCO3 = Na2SO3+ 2CO2 + 如何除去CO2 中H2的OSO2?
将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SO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
★SO2具有氧化性 (SO2还原性较强) 2H2S +SO2==2H2O + 3S↓
取少量的SO2水溶液,滴入品红溶液
加热
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又变红色,
SO2的漂白性 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
物质。无色物质受热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合反应
通入 SO2 褪色 加热至沸
红色
品红溶液
通入 Cl2
褪色
加热至沸
不显红色
氧化反应
通入 SO2 变红色 H2SO3
紫色石蕊
通入 Cl2
先变红后褪色
12
HClO ,Na2O2 , H2O2 ——— 氧化漂白 SO2 ——— 化合漂白(常用品红溶液来检 验而不用来吸收SO2)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下列说法正确吗?
19
现象:蔗糖颜色逐渐变黑,混合物体积迅速膨胀,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浓硫酸
C12H22O11
12 C + 11H2O (放热)
C
+
+6
2H2SO4
(浓)
氧化剂
△ +4
2SO2 ↑ + CO2 ↑ +2H2O
20
C + 2H2SO4 (浓)=△= CO2 ↑ + SO2 ↑ + 2H2O
⑴ SO2 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
亚硫酸
7
(2)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氨水(NH3·H2O ) + SO2
SO2少量:
2NH3 ·H2O + SO2 =2NH4+ + SO32 - +H2O
SO2过量:
NH3 ·H2O + SO2 =NH4+ + HSO3 -
SO2 + Ba(OH)2溶液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1
一、硫及其化合物 气态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相应 对应水化物 含氧酸盐
-2
H2S
0
S
+S4O2
+4
H2SO3
CaS+4O3
Na2S
S+6O3
H2+S6O4
Na2S+6O4
BaSO4
2
0
1.硫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粉 末,不溶于水, 自然界中有没有单质硫存在?
S
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还原剂 + 氧化剂 H2S +Cl2 =S↓+ 2HCl
+4
+6
⑧H2SO3→H2SO4
还原剂 + 氧化剂 (氯水、HNO3 、KMnO4 等)
2H2SO3 + O2 = N2Ha22SSOO34→Na2SO4
2Na2SO3 + O2 = 2Na2SO4
16
某研究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案 时,设计如下方案:
CO2 + 2NaOH=Na2CO3+H2O (3)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CO2 + CaO = CaCO3
学案P2 SO2
性质
6
(1)酸性氧化物 + 水→酸
①把盛有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 观察试管中水面是否上升?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 SO2 )。
②取少量的SO2水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红
18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
作用对象 现象
由H2O 分子组成的 水,结晶水合物中 的水
一般无明显现象
应用
干燥剂
脱水性
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 有机物。H、O原子按 2:1 的比脱去
有机物脱水后有黑色 固体(不是全部都有)
有机反应中作脱水剂
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H2、O2、Cl2、HCl、CO2、
CO、SO2等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 毒性: 有毒 沸点: -10℃(易液化) 密度: 比空气大
5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如何除去CO2 中的SO2?
CO2 和 SO2 性质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应属于哪类物质?
酸性氧化物 的通性
(1)酸性氧化物 + 水→酸 CO2+H2O=H2CO3 (2)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O2 和 SO2
9
+4
CO2
最高价态 只具有氧化性
CO2→CO
+4
SO2
中间价态 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2具有还原性 学案P2 SO2 性质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Cl2+SO2+2H2O==H2SO4 +2HCl (或Br2、I2)
操作
预测现象并做出结论
√甲 分别将硫酸滴在火柴梗上
变黑者为浓硫酸
乙
分别加入小块金属铝片 加热产生刺激浓性硫气酸味者为
√丙 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
放热者为浓硫酸
丁
分别用玻璃棒蘸浓氨水靠近 酸的瓶口
冒白烟者为浓硫酸
√戊
分别加到CuSO4·5H2O晶体 晶体表面由蓝变白者
中
为浓硫酸
其中可行的是
17
一、浓硫酸物理性质 (1)色态: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2)沸点:338 ℃ (难挥发酸) (3)密度:密度为 1.84 g / cm3 (比水大) (4)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Na2S+6O4 BaSO4
14
酸的通性:
⒈使石蕊试液变红 ⒉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 H2 ⒊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⒋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⒌较强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酸
-2
②H2S
-2
→Na2S
⑨H2+S6O4→Na 2+S6O4:
③Na2S →H2S
15
-2 0
①H2S →S
2H2S +O2 =2S↓+ 2H2O
3
2.硫的化学性质 学案P1 练习1
S + H2
△
H2S
点燃
S + O2
SO2
与非金属反应
S + Fe S + 2 Cu
△ +2
FeS
△ +1
Cu2S
与金属反应
学案 练习2、3
4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状态: 气体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 溶解度: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