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模板

合集下载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中的量检具选配,是做控制计划时进行的,普遍的选配原则是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或被测特性制造过程变差的1/10——这个变差一般要等初始能力研究之后才得到,因此在做控制计划时,用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比较普遍)。

按此普遍原则选配的测量系统,是否满足再现性(操作者)和重复性(量具)10%以下的要求,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结果:1、双性在10%以下表明此测量系统可用于此过程的分析;数值分级大于2可用于过程控制。

2、若双性在10%到30%之间,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大于2可用于过程控制(等于2为计数型数据)。

3、若双性大于30%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小于2,不能用于过程控制。

过程策划的目的是开发出能力充分、稳定产品的过程,以生产出符合图样要求(其中含有顾客的要求)的产品。

当过程能力不充分、不稳定时,最起码要能将合格、不合格的产品能分辨出来(数值分极等于2)。

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选配原则,从我们进行的MSA结果来看,按此原则来选配量检具,数值分级大于2机会很多。

因此这次我们要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首先,了解各生产线有多少个特性满足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普遍选配原则来选配量检具的。

其次,是对特性分类——初步分为轴类和孔类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按公差值大小分档,暂分三档:如≥0.2;0.1~0.2;0.01~0.1。

再次,量检具也按用途进行分类(轴用类和孔用类)和分辨力分档0.02:0.01:0.001或0.0001。

最后选轴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轴类量检具(或孔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孔类量检具)进行量检具的双性研究。

为了完成上述工作,请大家完成下面表1、表2的内容填写。

XXX生产线不符合特性(产品最终尺寸)公差值1/10选配量检具的特性统计表(当中间工序按被测尺寸的公差的1/5来统计,请在备注中注明) 表1XXX生产线符合特性公差值1/10选配量检具,同档(如≥0.2;0.1~0.2;0.01~0.1)中特性精度最高特性的统计表表2附录:7月中、下旬进行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的总结测量系统分析试验后总结2005年7月中、下旬,我处与冷工厂、二发厂、质量部一起,结合最近学习MSA的经验,进行了一次计量型特性的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见附录1~6。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机体钻铰工艺孔尺寸:φ11.947+0.018 0
内径百分表
B236


5
机体铰上平面销孔尺寸:2-φ6-0.023 -0.041
内径百分尺
B235


6
机体铰挺柱孔尺寸:8-φ20+0.033 0
内径百分表
B008


7
气缸体铰惰轮孔尺寸:φ16+0.018 0
内径百分表
B178


8
气缸体精镗上部四缸孔尺寸:φ104.4+0.054 +0.010
内径百分表
B255


9
气缸体镗凸轮轴衬套孔尺寸:φ48+0.025 0
内径百分表


10
气缸体镗缸孔止口深度尺寸:8+0.04 0
止口深度检具


序号
特性(控制的产品质量特性)
测量器
具名称
编号
计量性
计数性
重复性
再现性
线性
偏倚
稳定性
小样法
11
气缸体精镗下部四缸孔尺寸:φ103+0.054 +0.010
D011、
A318


16
机体小侧冷却器安装面全平面度:0.08
平台用高度尺、量表
D011、
A318


17
机体上平面销孔位置度:φ0.1
平台用高度尺、量表
D011、
A318


18
精镗主轴孔五挡同轴度(心棒检验)
同轴度心棒
L5-121-00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2月13日 4月19日 7月24日
5月6日 6月28日 7月17日 9月29日 12月23日 10月23日 8月20日 11月28日
TDT-110
杯突仪
7
粉末检测
TCB
TDT-146
百格刀
5125
TDT-086
烘箱
OMS-100
TDT-138

流动仪
SAMES
TDT-076
冲击仪
BYK GARDNER 5512 TDT-085
8
包装
电子台秤
TCS-60
TDT-026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计量型
计数型
接受准则
评价结果
符合
测量人
张三 李四 王五 李四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
分析人 计划日期 完成日期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陈军
2月份 4月份 7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9月份 12月份 10月份 8月份 11月份
R&R Cg Cgk Kappa
①偏倚线在95%置信区间②P值>0.05
符合

①重复性EV%<10%②极差图没有点超标 ③均值图50%点在控制线外
符合
①0落在偏倚值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内 ②直方图无异常
符合
①0落在偏倚值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内
②直方图无异常
符合

①重复性EV%<10%②极差图没有点超标 ③均值图50%点在控制线外
符合

①有效性≥75%②错判率≤5%、误判率≤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中的量检具选配,是做控制计划时进行的,普遍的选配原则是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或被测特性制造过程变差的1/10——这个变差一般要等初始能力研究之后才得到,因此在做控制计划时,用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 比较普遍)。

按此普遍原则选配的测量系统,是否满足再现性(操作者)和重复性(量具)10%以下的要求,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结果:1、双性在10%以下表明此测量系统可用于此过程的分析;数值分级大于 2 可用于过程控制。

2、若双性在10%到 30%之间,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大于 2 可用于过程控制(等于 2 为计数型数据)。

3、若双性大于 30%不能用于过程分析,数值分级小于2,不能用于过程控制。

过程策划的目的是开发出能力充分、稳定产品的过程,以生产出符合图样要求(其中含有顾客的要求)的产品。

当过程能力不充分、不稳定时,最起码要能将合格、不合格的产品能分辨出来(数值分极等于2)。

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选配原则,从我们进行的 MSA 结果来看,按此原则来选配量检具,数值分级大于 2 机会很多。

因此这次我们要进行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首先,了解各生产线有多少个特性满足按“被测特性公差值的1/10”这个量检具普遍选配原则来选配量检具的。

其次,是对特性分类——初步分为轴类和孔类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按公差值大小分档,暂分三档:如≥0.2;0.1~0.2;0.01~ 0.1。

再次,量检具也按用途进行分类(轴用类和孔用类)和分辨力分档0.02:0.01: 0.001 或 0.0001。

最后选轴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轴类量检具(或孔类同一分档公差值内最小的特性,用同档次分辨力的孔类量检具)进行量检具的双性研究。

为了完成上述工作,请大家完成下面表1、表 2 的内容填写。

XXX 生产线不符合特性(产品最终尺寸)公差值 1/10 选配量检具的特性统计表(当中间工序按被测尺寸的公差的1/5 来统计,请在备注中注明) 表 1序号特性名称特性值现用的量检具/分辨力备注XXX生产线符合特性公差值 1/10 选配量检具,同档(如≥ 0.2; 0.1~ 0.2; 0.01~ 0.1)中特性精度最高特性的统计表表 2序号特性分类精度分级≥0.2 0.1~ 0.2.1 0.01~ 0.11 孔类特性特性名称特性值2 轴类特性特性名称特性值附录: 7 月中、下旬进行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的总结测量系统分析试验后总结2005 年 7 月中、下旬,我处与冷工厂、二发厂、质量部一起,结合最近学习MSA 的经验,进行了一次计量型特性的测量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见附录 1~6。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制定部门: 品管部 产品: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量 具 名 称
量具编号
产品特性
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
责任部门
预计完成
日 期
产品特殊
特性符号
备 注
1
色差仪
J-017
颜色(色差)
重复性和再现性、稳定性
品管部
2013-1-15
SP
2
(目测)
外观
大样法
品管部
2013-1-15
SP
3
溶体速率仪
J-018
溶体流动速率(MI)
品管部
2013-1-15
SP
4
电子万能试验机
J-020
拉伸强度(抗拉强度)
品管部
2013-1-15
SP
5
断裂伸长率
品管部
2013-1-15
SP
6
电子万能试验机
J-020
弯曲强度
品管部
2013-1-15
SP
7
弯曲模量
品管部
2013-1-15
SP
8
悬臂梁冲击机
J-019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2013-1-15
备注
密度、热变形温度(0.45 Mpa)、耐光耐候稳定性由顾客验证,故本公司不作试验和MSA分析批来自准审 查制 表
品管部
2013-1-15
SP
9
硬度计
J-037
洛氏硬度
重复性和再现性、稳定性
品管部
2013-1-15
SP
10
水份仪
J-016
水份
品管部
2013-1-15
SP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和优化实验室、生产线或其他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MSA的目标是确定并纠正测量系统的任何缺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个MSA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示例,将帮助您实施和执行MSA 项目。

1.项目背景和目的:-对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

-鉴定并纠正测量系统中的任何缺陷,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确保测量系统符合内部和外部质量要求。

2.项目团队:-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督。

-测量专家:负责测量系统的评估和分析。

-相关岗位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员等。

3.项目流程:-确定所需的测量系统:定义所需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

-收集数据:通过随机抽样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收集一定数量的测试数据。

-分析数据:使用统计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方差分析、直方图等。

-评估测量系统: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评估是否符合预定要求。

-识别问题:发现测量系统中的任何缺陷或问题,并确定其根本原因。

-推出改进措施: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以解决已识别的问题,并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

-验证改进: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确保测量系统的性能得到改善。

4.资源需求:-人员:确定所需的项目人员和他们的职责。

-时间:估计项目的执行时间,并创建一个时间表。

-设备和工具:确保项目所需的测量仪器、设备和工具的可用性和适用性。

-费用:评估项目所需的各种费用,并为其预留预算。

5.计划和时间表:-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计划,指明每个阶段的任务、期限和交付物。

-确定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和里程碑评估。

-验证测量系统的改进是否有效,并确保其符合内部和外部要求。

-审查和记录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确保项目的整体有效性和传递性。

7.沟通和报告:-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沟通,并确保项目的相关信息得以有效传达。

-编写并提交项目的最终报告,总结项目的目标、方法和结果。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

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目标。

1. 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找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分析方法。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四、实施步骤。

1. 收集数据,收集测量系统的使用数据,包括测量结果、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

2. 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确定误差来源,通过对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4.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确定的误差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环境控制等。

5.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测量系统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校准、设备维护和环境监控等。

五、风险评估。

1. 误差来源未能确定,如果无法准确确定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将无法有效提出改进措施,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改进措施无法有效实施,即使确定了误差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但如果无法有效实施,也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一、引言测量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系统可以获取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数值,从而实现对各种工艺参数、产品性能以及科学现象等的控制和分析。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工作非常重要。

二、目标和范围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旨在对一些具体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的测量系统范围包括仪器设备、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仪器校准等环节。

三、分析方法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实验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获取大量的测试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3.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4.利用软件工具: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软件工具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便于分析结果的查看和总结。

四、工作流程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建模:对测量系统进行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2.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建立的模型,采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

3.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4.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5.结果验证和总结: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资源需求1.测量设备:包括传感器、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

2.实验样品:获取适当的实验样品,用于进行测量系统的测试。

3.软件工具: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系统分析软件,辅助数据处理和分析。

4.人力资源:需要具备测量系统分析和统计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

六、时间安排本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1.系统建模:预计耗时1周。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小样法分析步骤: 1、 指定2个测量员,随机抽取20个具有代表实际过程变差的零件; 2、 先由1人以随机顺序测量该20个零件,再由另外1人测量该20个零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记录数据; 3、 打乱零件次序,重复步骤2; 4、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根据结果采取措施。
编制/日期: XX/XXXX
审核/日期:
客户名称:
零件名称:
序号 量具编号/型号 量具名称
XXXX有限公司 XXXX CO LTD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零件图号:
产品特性
分析特性
分析方法
分析人/评价人
完成日期
GRR分析步骤: 1、 指定3个测量员,随机抽取10个具有代表实际过程变差的零件; 2、 先由1人以随机顺序测量该10个零件,再由另外2人测量该10个零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记录数据; 3、 打乱零件次序,重复步骤2; 4、 再次打乱零件次序,重复步骤2; 5、 进行测理系统分析,根据结果采取措施。
批准/日期:
修改:B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