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文献综述2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综述将探讨地理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自然过程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地球系统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arth System Science),由斯蒂芬·马斯特斯(Stephen Marshak)等人编写。
该文献探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文献对于地球系统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人文地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由詹姆斯·鲁本斯坦(James M. Rubenstein)编写。
该文献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该文献对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地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广泛,涉及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导论”(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由凯伦·库尔德(Karen Kemp)等人编写。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引言乡土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地理知识的不断更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括了丰富的地理案例、实地考察、地理调查等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能力。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资源整合不够、案例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手段单一等。
有必要进行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来提高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乡土环境,增进对家乡的认知和情感,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乡土地理知识的现实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本地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也有利于推动地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打破传统地理教学的局限性,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综述,深入研究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状、特点和应用方式。
有关乡土地理论文范文
有关乡土地理论文范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乡土地理教育日渐得到重视,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之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乡土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乡土地理论文范文一: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中学生认为地理学习比较困难。
特别是使用新教材后,学生的活动空间大,这—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本文旨在分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使用乡土地理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地理。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学习困难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数学、英语、物理可以得到90分以上甚至得到满分,但地理成绩大都不及格。
那么,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一、利用乡土地理材料的近距离性,使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
在新教材《气象与气候》—节中,尽管课本上列举了大量的材料、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仍然难以理解。
我问他们,我们楼观和马召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他们很快地回答说:风大。
那么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又哑口无言了。
我适时加以引导,使之具体化。
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黑河发源于太白山,流经山区约100km,经马召出山后流入渭河。
每年春末夏初,渭河平原气温上升快,气温高,形成了一个相对的低压区。
而秦岭山区气温上升慢,温度低、形成了一个相对高压区。
风犹如水一样,由高处流向低处,那么,气流由高压区(秦岭山脉)经黑河河道流向低压区(渭河平原),就形成了本地有名的“马召的风”。
这是“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气温与气压成反比地道理。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原来是这样。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和提高,他们不但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了解了本地的气候特点,使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变为触手可摸的具体知识。
二、利用乡土材料的直观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如在学习气候一节时,我引导学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周至位于我国中部偏西,每年八、九月份,从西北来的冷气团与从太平洋来的驻北已久的暖湿气团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极大的降雨锋面,常有“连月不开”之势,给我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有的作物甚至绝收。
关于乡土情怀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土情怀的文献综述
乡土情怀是指对家乡、乡村或故乡的情感、情绪、认同感以及对乡村生活和文化的眷恋和热爱。
关于乡土情怀的文献综述可能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1. 乡土情怀的内涵和特征:文献可能探讨乡土情怀的含义,其所包含的情感成分,以及乡土情怀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和特征。
2. 乡土情怀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文献可能探讨乡土情怀对于个人、社区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如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价值。
3. 乡土情怀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关系:文献可能探讨个人乡土情怀与身份认同的关联,以及这种认同感对个人发展、社会互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4. 乡土情怀与乡村发展:文献可能讨论乡土情怀对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增强乡土情怀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5.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乡土情怀表现:文献可能以文学、艺术作品为例,分析和探讨乡土情怀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6. 城乡关系和乡土情怀的发展:文献可能分析城乡关系对乡土情怀的影响,探讨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情怀的影响和挑战。
这些都是在文献中可能涉及到的关于乡土情怀的综述内容,不同研究者和学者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对乡土情怀进行探讨和研究。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题旨在通过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内容1.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将研究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学科的特点、实践教学的意义、乡土地理资源的内涵和特点等。
2.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本部分将探讨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1)设计原则:遵循地理学科特点,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
(2)教学内容:以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题,设计系列实践活动。
(3)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案例研究本部分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其他地区的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4.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本部分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成绩分析等方法,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改进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实地考察法:深入家乡,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状况。
4.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5.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技术路线:(1)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乡土地理.(1)建国以来.宜宾行...
乡⼟地理(如图).(1)建国以来,宜宾⾏政区划⼏经调整,现市辖2区县,2区包括翠屏区和区.(2)宜宾河流众多,内河运输⼀直起着⾮常重要的作⽤.以翠屏区为中⼼,沿岷江西北⽽去可⾄四川省市,沿⾦沙江向西南⽽⾏可抵省,沿长江东下可达上海.(3)我市的地势特征为;受地势影响,长江南岸⽀流流速.(4)我市的植被类型以为主;据图中地形分布可推测,我市森林的空间分布特点是.(5)宜宾是国家历史⽂化名城,旅游资源⼗分丰富、独特.有翠⽵万顷、烟波浩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神奇绝世,集地表⽯林、地下溶洞、世界第⼀⼤漏⽃于⼀体的.分析: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长江第⼀城”,宜宾酿酒业发达,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便产于这⾥,被誉为“酒都”.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解答:解:读图可知,(1)四川省宜宾⾏政区划⼏经调整,现市辖2区9县,2区包括翠屏区和屏⼭区.(2)宜宾河流众多,内河运输⼀直起着⾮常重要的作⽤.以翠屏区为中⼼,沿岷江西北⽽去可⾄四川省成都市,沿⾦沙江向西南⽽⾏可抵云南省,沿长江东下可达上海.(3)我市的地势特征为西南⾼东北低;受地势影响,长江南岸⽀流流速较⼩.(4)我市的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我市森林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西南多东北少.(5)宜宾是国家历史⽂化名城,旅游资源⼗分丰富、独特.有翠⽵万顷、烟波浩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海;有神奇绝世,集地表⽯林、地下溶洞、世界第⼀⼤漏⽃于⼀体的⽯海洞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9;屏⼭;(2)成都;云南;(3)西南⾼东北低;较⼩;(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南多东北少;(5)蜀南⽵海;⽯海洞乡.点评: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也是岷江、⾦沙江与长江交汇处.。
“乡土地理资源”文件汇整
“乡土地理资源”文件汇整目录一、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茂县为例二、浅谈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三、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四、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初探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茂县为例茂县,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对于茂县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乡土地理资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茂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有壮丽的高山峡谷、清澈的河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
这些乡土地理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程设计:结合茂县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应涵盖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魅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如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等。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多元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通过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茂县初中生对家乡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城乡规划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拼图游戏,城市和乡村就是那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拼图块,规划师们则是绞尽脑汁想把它们完美组合起来的玩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的重要性那是日益凸显啊,就像你出门不能不穿衣服一样,城乡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
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城乡规划相关的那些事儿,看看各路大神在文献里都有啥高见。
二、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
# (一)古代城乡规划的萌芽。
# (二)近现代城乡规划的发展。
到了近现代,西方工业革命一搞,城市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
可这一膨胀就出问题了,什么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啊,全都冒出来了。
于是乎,现代城乡规划就开始诞生并发展起来了。
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像是给当时乌烟瘴气的城市开了一副良方。
他想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既有城市的便捷,又有乡村的优美环境。
这就好比是把鱼和熊掌想要兼得,听起来就很诱人。
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很多城市开始进行规划改革,规划师们就像一群拿着手术刀的医生,试图给病怏怏的城市做一场大手术,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规划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慢慢转向了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规划。
就像是从只看一个人的外貌,到全面考察他的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一样,规划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那可是城乡规划的重头戏。
这就好比是分蛋糕,不同的功能区域就是蛋糕的不同部分。
城市里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区等等,怎么把这些功能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土地上,是个很有学问的事儿。
比如说,如果把住宅区和工业区挨得太近,那居民就得天天闻着工厂的废气,听着机器的轰鸣,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啊,规划师们得像个精明的厨师,把不同的食材(土地用途)搭配好,做出一道美味可口(功能合理)的菜肴(城市布局)。
在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也很重要。
农田、宅基地、乡村企业用地等都得规划好。
第十六章乡土地理专题研究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是新竹縣 尖石鄉的一個泰雅 族部落,位於雪山 山脈主稜的山腰, 海拔約1,500公尺。 居民早期主要以農 業為主,後因發現 神木群,居民轉向 以觀光業為主,現 在成為一個重要的 觀光地點。
鄉土地理研究三大元素
(一)鄉土空間:鄉土研究的空間範圍,通 常都是從居家生活的小範圍開始。 (二)鄉土體驗:以一手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為基礎,進行細緻的微觀研究,了解鄉 土空間的特質,研擬問題的解決方案。 (三)鄉土認同:透過人與地的互動與問題 的解決,塑造愛鄉情懷,進而擴展至區 域、國家、民族的認同,最後達到多元 的世界觀二節 鄉土地理調查
•鄉土地理調查除了運用地理實察的觀察與 度量、問卷與訪談及報告撰寫等方法外, 主要著重的是實際體驗與情境的融合,因 此除了運用儀器、問卷等工具之外,還必 須以耳聽、眼觀、鼻聞、口嚐、手摸、腳 走等肢體功能,融入鄉土情境。
問卷訪談
鄉土地理調查的過程
•從事鄉土地理調查,「過程」是關鍵且重 要的因素,除了透過調查獲取一手資料外, 更期待透過過程,增進知性的理解與感性 的體會。所以,鄉土地理調查是在地的, 是主動參與的,不是外來的,也不是被動 學習的,同時,鄉土地理調查不僅是資料 收集、處理、分析與結果的展現,更重要 的是過程中的「體會」與「感受」。
礁溪位置與地形圖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
礁溪溫泉
礁溪鄉溫泉米
跑馬古道
礁溪鄉的產業發展研究
實察與體驗
•鄉土地理調查包括地理實察及體驗兩個步 驟。 •實察與體驗是互補的過程,前者著重「成 果」,後者著重「過程」,相輔相成。因 此,完成鄉土地理調查後,除了了解在地 鄉土的地理知識外,也會對在地鄉土產生 認同與歸屬。
第三節 鄉土地理研究—以宜蘭礁 溪鄉為例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地理科学作为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综合性科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地理科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很多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地理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数字地图和地理数据的集成应用系统,它提供了一种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的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工具。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球表面的地貌分析、气候模拟、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Smith等人(2018)利用GIS技术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与人口分布的关系,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来进行地理研究的方法。
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广覆盖能力,遥感技术在地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Huang等人(2017)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遥感数据,研究了湖泊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三、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系统退化的日益严重,我们面临着诸多的环境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地球表面的环境变化,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策略。
Li等人(2019)通过对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城市化与区域规划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与区域规划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例如,Jackson等人(2016)研究了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的建议,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以及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等多个研究领域。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出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解决和管理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以及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关文献表明,通过研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问题,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和思路。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方法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中,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手段。
文献资料显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学模型以及统计分析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揭示资源环境问题的内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相关研究领域1. 自然地理与气候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还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 自然地理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另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献指出,通过研究土地的类型、利用方式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自然地理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相关文献表明,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导致了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中,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控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于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关于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包括农田耕作、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工业和交通发展等方面。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对于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土地利用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农业、环境、经济、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首先,农业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
农业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农田的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农田布局和农作物的选择,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确保粮食安全。
其次,城市建设是土地利用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用地成为了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科学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另外,生态保护也是土地利用的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规划和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工业和交通发展也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
工业生产和交通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但也对土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和控制工业和交通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既要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和监测,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环境。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700字】
刘静(2020)研究认为,乡土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增加幼儿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能够建立起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体系。
聂汝同(2020)研究认为,乡土,是每个人出生,成长以及长期生活的地方。乡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的幼儿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已经是大势所趋,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意识,促进幼儿对乡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选题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理论意义
由于国内外关于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相应的案例研究,对此,本文的研究还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究,进一步充实课程资源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意识,避免乡土教育资源的浪费,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乡土教育资源利用的策略,从而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知网检索了关于幼儿园本土活动中,国外本土资源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研究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整体环境更加的感兴趣,而本土资源应用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去当地的活动。但就目前来说,已有的文献和数据大多是实践研究,而不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如:维塞诺夫斯卡在《从幼儿教师的角度看新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认为通过与生态环境接触不仅可以唤醒幼儿对本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增强幼儿的好奇心,而且与大自然接触的同时,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引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地理学研究现状
1.环境与资源研究
环境与资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地理学者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水资源分布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
2.人口与城市化研究
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研究的另-重要领域。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城市发展模式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地理学者在人口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乡人口变化、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等。
3.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
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地理学者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与机制、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等。
同时,随著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跨国经济活动也成为了地理学者研究的重点。
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乡土地理课程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十年国内期刊、学术论文中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献进行梳理。
通过乡土地理相关概念的界定、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情况、条件性的课程资源的设施配备进行论述。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一、概念界定及分类早期国外研究突出方面在于理论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土地理这个概念进行探究,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
此期间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特点。
17世纪,教育理论始祖夸美纽斯亲自讲授乡土地理课程,他认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应该从身边的乡土地理开始。
”德国柏林大学教师赫特纳也提出:“地理课程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视。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他认为课程目标是对学习者和周边生活的研究,不仅明确课程资源的概念,还引导国外乡土地理研究方向。
托斯顿?胡森和纳维尔?博斯特尔斯威特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课程资源的类别进行了详尽区分,分为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教学活动组织资源、制定评估资源。
国内最早出现“乡土地理”一词是在《辞海》中,“乡土地理指的是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其内容包括本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改造,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情况、交通运输、人文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情况等”。
二、地理课程资源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一再强调乡土教学,强调青年学生加强国情、省情和乡情教育的必要性。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校本课程备受关注,乡土教学成为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后十余年之中,起先一些学者仅对乡土地理、乡土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关于乡土地理类论文文献与中考复习资料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关于乡土地理类论文文献与中考复习资料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中考复习资料,乡土地理盐城乡土地理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盐城市位于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
盐城自然气候条件较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具有沿海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的气候特点,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水资源充足,光温水配合良好,且季节协调,宜农宜牧,是全国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之一680多万亩,占全省的75%,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40万亩,是江苏省后备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滩涂盛产海盐,对虾,贝类等海产品以及芦苇,中草药,牧草等500多种植物。
盐城市水域广阔,内河水面200多万亩,盛产鱼,虾,蟹,鳖,菱角,河藕等。
东部沿海沉积盆地的石油,油气储量仅次于东海沉积盆地。
高硅土主要分布在盐都郭猛镇境内,地下水和地热资源已被运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盐城,曾以产盐闻名于世。
早在公元前119年就建立了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盐城撤地建市。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
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万。
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796。
51万人口,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200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2000多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21公里,高速公路33公里,贯穿全市南北的204国道,五条疏港公路全部竣工通车,连通高速盐城段已开工建设。
4C级支线民航站,已开通盐城至北京,广州航线,近期将陆续开通上海,厦门,温州,武汉,大连等航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地理文献综述陈向阳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1.张晓青,任建兰,武珊珊.2012.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和我国5所大学地理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总结了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方向划分相对自由、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紧密结合全球变化和突出人文关怀、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和重视实践、门数繁多且授课灵活多样等特点。
以此为鉴,提出我国高校地理科学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乡土地理概念,作用:1.王秀花.2014.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教学一方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环境中的最好途径之一。
由于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综合性、实践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特性,因此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等等都应多途径、多方式、多层次2.邓清南.1996.从乡土地理在地理学传统中的地位、实施乡土地理教育的教育心理基础及一些国家乡土地理教育概况三方面讨论了乡土地理教育的有关问题。
乡土地理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1.彭晴.2015.当前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过于抽象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让地理知识和同学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直接感观,让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化,以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法。
本文以青海为例,通过对乡土地理教学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2.孙炳越,张立峰.2014.随着2003年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乡土地理教材被列为地理教材重要内容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讲述了乡土地理对学生学习地理理论方法的推动作用,野外实地考察对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学方法的实践作用。
通过以上方面主要说明了乡土地理在学生学习地理学方法中的重要性。
3.王杰华.2015.针对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特殊背景,本文通过对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现状的探讨、研究,分析现在中学地理课堂乡土地理教学方法及应用方式。
旨在学好乡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新一代学生准备好参加家乡现代化建设。
乡土地理运用到地理课堂:1.邹静.2014.乡土地理教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增强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家乡的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从而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2.吴晓琴.2014.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宋志扬.2014.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4.金冠华.2014.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融入乡土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5.屈国权.2014.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世界地图、经度纬度、天文知识等进行学习外,乡土地理知识同样重要。
学生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归属感。
地理教学与乡土教学巧妙结合,如案例教学、野外考察、研究学习等,让教学的方式变得多样丰富。
师范院校开设乡土地理教材设置研究:1. 徐红兵.2014.课题研究背景1.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目前我们所教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将参加未来家乡的生产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是未来家乡的建设者,非常渴望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
乡土地理的学习就是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的重要途径。
它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宏伟壮志。
2.地理新课程教学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们深切地感受到开发乡土地理课程的重2.张海.2014.乡土地理教材是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乡土地理教育的主要依据。
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对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各地开发乡土地理教材的热情高涨,已开发出来的教材数量非常庞大,但总体质量却并不高。
乡土地理教材在基础教育界的影响力与其应有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过笔者认为,有一个原因必须给予格外关注3.廖荣华.1990.近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开始普遍重视乡土地理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乡土地理课程应运而设。
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合格初中地理教师为目标的师专地理专业,理所当然开设此课程。
然而,囿于条件,特别是乡土地理本身的地域差异性,导致师专执教乡土地理的同行未能充分合作和交流,只能独立摸索。
1989年在云南召开的“全国师专地理教研会”第二次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至关紧要,建议举行全国师专乡土地理教学研讨会,促使乡土地理教学规范化。
笔者试图在理论、实践上,对乡4. 张晶香,2010.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以及学分设置较为混乱等缺点,为此建议应努力规范区域地理课程群门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及重视乡土地理教学.5.杨载田.2003.乡土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发展性和教育性很强的区域地理课程。
为加强新时期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乡土地理教学,使其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本文就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6.秦耀辰,2014.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地理师资。
教育类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专业课程。
然而,多数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所占学分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衔接不够等状况。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并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7.左登华,吕学军.2009.本文从社会需要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从厚基础、重实用、突特色角度,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把该专业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操作实践课五大板块,并对具体课程板块的时间结构进行划分。
8.唐敏.2008.现代社会要求国民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已正式列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开始承担培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任。
作为中学地理师资最主要培养源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我国东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在研究地理科学相关学科及地理教育新近发展动态、调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方案并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分析高师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反思其产生原因。
从思想理念、教育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与教学能力、学生实践活动等不同层面,初步探讨了本科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优化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为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师范生地理信息9.刘桂芳,卢鹤立,杨康.2014.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普遍存在重学科专业课、轻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同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等问题,不利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根源,探讨面向基础教育需求加强教育类课程的途径,以期为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师范素质,技能培养:1.段小芳.2014.目前,大部分师范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所在院系全部改称为环境学院、社会与资源需要等,明显减弱了学生师范素质的教育,使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范学生培养目标不清晰,最终导致师范学生到达教学岗位之后,出现欠缺专业师范素质,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人文地理素养方面。
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分析了师范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人文地理素养培养现状上,提出了提高其人文地理素养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叶松林.2008.人文地理素养是高校地理师范生所应当具备的一科学科基本素养,是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维系其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素养。
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理新课程强调了人文地理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加重了人文地理课程内容在基础地理教育中的分量。
然而,近年来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范教育出现“边缘化”倾向,地理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所暴露出的理论功底不扎实、知识与观念陈旧等问题便是明证。
加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新进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层面的新突破等,都突显出现有的人文地理教育已不能满足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的人文地理教育迫切需要改革,需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