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复习要点

设计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人类的设计行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随着人的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并显示为人的一种智慧和能力。

人们的这种创造性行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是一种机智的、积极的努力。

它可以用任何语言进行阐释,用任何方法进行实践,同时,它又可以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良,以臻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界。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设计心理学定义: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

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需要,还需要使人们能产生多样的情感体验。

——使用与情感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威廉·冯特(,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的操作所需的线索。

他认为这些关于日用品设计的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这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预设用途是指人们认为具有的性能及实际上的性能,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物品可以作何用途的基本性能。

人不仅有生存的物质需求,还有身心的精神追求——社会的、文化的、审美的、创造的需求。

设计心理学 知识点 考场专用

设计心理学 知识点 考场专用

1结合你所学的设计门类,谈谈如何通过陶瓷设计提升观众的注意力。

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具体来说,就是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

人们的感受器在一定的时间单元内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限定决定了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必须依照一定的策略进行,即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而注意指向则清楚地表明人们对外接的注意都具有选择性。

如目的指向选择,就体现了人们更愿意注意到自己有兴趣、比较熟悉的事物。

还有刺激驱动捕获,即外界输入的信息越强、越不确定、越难控制则越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下几点来提升观众对陶瓷的注意力。

第一,我们可以抓住消费者对于陶瓷产品的一般消费规律,例如消费者一般喜欢的陶瓷产品的造型、装饰等等。

第二,在陶瓷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消费者喜爱的元素。

第三,我们可以夸张陶瓷产品的造型、颜色等,让它们与一般的产品区别开,抓住大众的求异心理来吸引消费者。

2情绪有哪些作用,请结合设计实践,试举例说明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情绪的作用有①适应作用;②驱动作用;③组织作用;④通讯作用。

就情绪的驱动作用而言,以游戏做例子,一个打斗游戏,设计师预先设置了游戏的规则。

玩家需要逐渐掌握这个规则并利用其来和其他玩家或者计算机控制的对手来打斗,并力求胜利。

这个设计如果做得好,玩家就会从这个动态过程中获得爽快感。

任何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英雄主意,而在游戏竞技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设计游戏规则的同时,通过一定难度的比试升级,以战胜对手来放大并且满足玩家的成就感,,满足了玩家的英雄注意,而有利用了玩家的好奇心,来驱使玩家进入下一关的游戏。

3试论述陶瓷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当物品的外形成为了“情感肌肤”的时候,“肌肤”的塑造也便成为了“情感”塑造的过程。

“情感设计”就是设计师通过设计之物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强化某种目的的设计。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目的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知觉特性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由___奠定了其研究基础。

___则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可用性设计法则,并深入研究了“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

___也提出了“再认”的四种模式和模板匹配模式。

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和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为设计主体心理和设计目标主体心理,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为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则包括使用与情感。

___提出了天人合一说,而___父子和___则提出了移情说和距离说。

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的代表人物是___和___。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而___则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

可用性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

其实施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使用与反馈)。

“可用性”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视觉感受是由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组成的。

锥体细胞既能感受光线,也能感受颜色。

人们能够察觉颜色是因为各种色彩的物体反射到视觉感受器上的光线,大脑对光线进行加工,产生颜色视觉。

红、绿、蓝是三原色。

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也就是“视觉后效”。

视觉后像是指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的现象。

明度视觉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眼镜的适应状态,二是光的强度。

明度视觉是最基本的视觉。

人对光线的适应分为光适应和暗适应。

眩光是当人的视野中物体与背景间的亮度对比过大时,就会造成视觉不适或能见度下降。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解构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者心理学——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消费者: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来调节的因素。

*消费者类型(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角度)A、潜在消费者(Potential Customer) 具有的买点与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B、准消费者(Subcustomer)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的过客C、显在消费者(Customer)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D、惠顾消费者(Patron)常客E、种子消费者(Seed Customer)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消费者的特殊消费者影响消费者接受设计的因素有哪些?①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②社会因素:相关团体、家庭、角色及社会地位;③个人因素:年龄及生命周期、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人格物质与自我观念;④心理因素:动机、认知、经验、信念与态度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有哪些?受文化因素、社会地位、心理认识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共性内容是相同的,具体表现在:①机能:包括能达到产品使用目的的适当的机能、使用上的使得程度以及维修、管理、存贮及搬运等的方便性;②外观:包括形状、色彩、式样、肌理等给人以外观美感的综合因素及独创性;③品质:包括有效地应用材料和满足产品作为用具的品质水准两方面的内容设计师心理学——影响设计师心理的因素设计师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培养和发展设计师的创造潜能。

在设计创造活动中,文化心理结构内在自然性的稳定不变,可以使设计活动具有一种稳定性、连续性;而社会文化性因素特有的运动性和变化性,又使得设计活动成为可塑的、变革的、创新的。

在与设计意象对应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 A 。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是帮助设计师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提升设计师的心理素质。

2. 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具体来说,就是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3.设计情感特指与人造物的设计相关的人类情感体验,它包含了一切人与物交互过程中因人工物的设计而带来的情感体验:4. 下列属于对红色的情感体验的是兴奋5.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

6. 购买时特别重视价格,对于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这一类消费者属于经济型7.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的社会活动中,大众普遍崇尚和效仿的某种生活规格和式样,是指流行。

8.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支配自身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包括自制力、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品质。

9.设计师的创意压力可通过团队合作解决10. 设计师具有对问题的感受力,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属于创造力结构中的敏感性11.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理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2. 根据依独立程度、新颖程度、创造程度的不同,审美想象可以而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13.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14.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答: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如前面所提到的:抽象思维是运用语言(1分)、符号(1分)、理论(1分)、概念(1分)、数字(1分)等抽象材料(1分)进行的思维活动(1分),形象思维则是用形象材料(1分)进行的思维活动(1分)。

15.设计思维的特点答:(1)形象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基础,表象是设计主体进行思维活动的基本素材。

(1分)设计的全部活动都是以造型为根本目的和手段;(1分)在艺术设计思维中,设计主体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形象来推理、判断所解决的问题,并运用各种形象来展现自己的思维状态。

(完整版)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完整版)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

A。

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1/ 182 / 18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的新兴学科。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 ,安装(使用与反馈)“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产品外观B. 用户体验C. 产品材料D. 产品价格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认知心理学B. 行为心理学C. 环境心理学D. 市场营销学答案:D3. 根据设计心理学,以下哪个因素对于用户界面设计影响最大?A. 颜色B. 形状C. 文字D. 布局答案:D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设计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格式塔心理学B. 认知负荷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双因素理论答案:D5. 设计心理学中,用户体验的五个维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用性B. 可访问性C. 可持续性D. 可维护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包括:A. 提高产品的可用性B. 增强用户满意度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升品牌形象答案:ABD2. 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感知?A. 产品颜色B. 产品形状C. 产品材质D. 产品价格答案:ABC4. 设计心理学中,用户体验的五个维度包括:A. 可用性B. 可访问性C. 可发现性D. 可维护性答案:ABC5. 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动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创造出更符合用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产品。

它通过研究用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指导设计师进行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2. 描述设计心理学中的用户中心设计原则。

答案:用户中心设计原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设计过程包括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用户测试和迭代改进。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考试浓缩精华版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考试浓缩精华版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考试浓缩精华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1、设计心理学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学等。

2、最早奠定设计心理学研究基础的是美国人工智能专家、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A 西蒙。

3、设计心理学研究、最系统、全面的学者应首推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教授,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家唐纳德A 诺曼。

4、唐纳德A 诺曼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的三种水平,将人们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

其中本能水平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生物性的反应;反思水平是有高级思维活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而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本能水平应对外形;行为水平对应实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水平对应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5、尼尔森的主要贡献则体验则体现在互联网和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设计。

6、设计心理学含义: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中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题的心里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科学。

7、人的心理是一个典型的黑箱。

设计艺术活动中的主体类行多种多样,按照在设计中的职能,只要分为设计主体和实际目标主体两类,由于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又可以将这两者视为不能直接窥视的“黑箱”,即消费者黑箱以及设计师黑箱,他们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8、心理学包括四部分:1基础部分2动力基础3个性心理4心理过程。

9、设计艺术心里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用户10、设计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植根于心理学、设计艺术美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

1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12、实验心理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费希纳。

13、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

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肖尔父子提出的,F 费肖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三个部分。

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

主要的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

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

7.投射法:提供给被试者一种无限制的、模糊的情景,要求其作出反应,让被试将他的真正情感态度投射到“无规定的刺激”上,绕过他们心底的心理防御机制,透露其内在情感,常用的投射法包括词语联想法、句子、故事完型法、绘图法、漫画测试法、照片归类法等8.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称的测试不同于一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理而究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A.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唐纳德·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

“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

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使用与反馈)“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一套设计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设计产品B. 设计过程C. 用户心理D. 设计师心理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用户需求分析B. 产品可用性研究C. 产品成本控制D. 人机交互设计答案:C3. 认知心理学在设计心理学中扮演什么角色?A. 提供设计灵感B. 指导设计实践C. 评价设计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B4. 情感设计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唐纳德·诺曼B. 保罗·赫尔曼C. 约瑟夫·阿尔特D. 杰瑞·霍夫曼答案:A5.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X)设计的核心是什么?A. 产品外观B. 产品功能C. 用户感受D. 市场定位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设计心理学与用户体验设计的关系。

答案:设计心理学与用户体验设计紧密相关。

设计心理学提供了理解用户行为、需求和心理状态的理论基础,而用户体验设计则是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创造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产品或服务。

2. 解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 UCD)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论,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将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作为核心考虑因素。

这种方法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从而创造出更符合用户期望和使用习惯的产品或服务。

3. 描述情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情感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用户的情感反应,以创造出能够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产品。

这可以通过色彩、形状、材料、交互方式等多种设计元素来实现。

情感设计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用户的忠诚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设计心理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第5章(重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第5章(重点)

第五章创造心理与创造能力(重点)名词解释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有社会意义的产物。

创造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创造性想象,创造性劳动与创造胆识共同作用下,产生新的具有社会产物的能力。

创造性:是指创造产物、创造主体与创造过程的属性。

首先,创造的产物必须是首创的、新颖的、而且是有价值的;第二,创造主体是富于创造性的人;第三,创造活动中有独特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

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具体是指一个人的才干,技能或能耐。

也可以说,能力是人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里特征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是智慧、聪明,是指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先导与基础,想象包括假设想象,即创造一定的假设条件而开展对象;幻想,是一种与愿望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先导,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启发式想象,即从现实得到启迪而展开的想象;联想,是将头脑中存的形象或反映事物形象概念联结起来,从而产生新的设想的心理活动。

填空题1 创造能力是通过实践来表现,来提高的2.人的主要本质特征之一是能按生存的需要去主动地适应客观世界,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去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且还能使自己活动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克服不利于实现自己目的的困难,发现,发展和创造有利条件,有所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3 .创造的产物包括新观点,新设想,新理论,也包括设计领域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方法4 创造因素既包括创造的心理过程,又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5 创造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心理准备阶段、心里探索阶段与心里总结阶段。

6 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组成。

创造力或创造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主要是指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

设计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产品的功能和结构B. 用户的心理和行为C. 设计师的创意和灵感D. 市场的供需关系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用户需求分析B. 用户体验设计C. 色彩心理学D. 材料科学答案:D3. 根据设计心理学,以下哪个因素对用户满意度影响最大?A. 产品价格B. 产品质量C. 用户期望D. 产品外观答案:C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设计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认知负荷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系统动力学理论答案:D5.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记忆有关?A. 注意力B. 感知C. 记忆D. 动机答案:C6.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用户决策的主要因素?A. 个人偏好B. 社会影响C. 环境因素D. 产品重量答案:D7. 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感知有关?A. 知觉B. 认知C. 情感D. 行为答案:A8.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情感有关?A. 情绪B. 态度C. 动机D. 能力答案:A9. 以下哪个理论是设计心理学中用于解释用户行为的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系统动力学理论答案:A10.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动机有关?A. 需求B. 期望C. 态度D. 行为答案:A1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外部因素?A. 社会文化B. 个人经验C. 产品价格D. 产品设计答案:B12.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注意力有关?A. 知觉B. 认知C. 注意力D. 动机答案:C13. 以下哪个理论是设计心理学中用于解释用户学习的理论?A. 认知负荷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答案:A14.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行为有关?A. 知觉B. 认知C. 行为D. 动机答案:C15. 以下哪个因素是影响用户决策的内部因素?A. 社会影响B. 个人偏好C. 环境因素D. 产品价格答案:B16.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认知有关?A. 知觉B. 注意力C. 认知D. 情感答案:C17. 以下哪个理论是设计心理学中用于解释用户情感的理论?A. 情绪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强化学习理论答案:A18.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态度有关?A. 需求B. 期望C. 态度D. 行为答案:C1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内部因素?A. 个人偏好B. 个人经验C. 产品价格D. 产品设计答案:C20. 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用户的期望有关?A. 需求B. 期望C. 态度D. 行为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简述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涵盖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心理学的考试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感知与认知- 感知:指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环境的接收和理解。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通道。

设计师需要了解感知过程,以确定如何通过设计刺激用户的感官。

- 认知:指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理解。

设计师需要了解认知过程中的注意、记忆、思考和决策等因素,以便设计更符合用户认知特点的产品和界面。

2. 人机交互- 人机接口:指用户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方式和界面。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人机接口,从而设计出易于操作和理解的用户界面。

- 任务分析:指对用户在特定任务中所执行的步骤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

设计师需要进行任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界面和功能。

3. 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指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和要求。

设计师需要通过用户研究和调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满足。

- 交互设计:指设计师如何通过界面和功能的设计,使用户与产品进行有效的交互。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认知特点、界面布局、操作流程等因素,提供良好的交互设计。

- 可用性测试和评估:指通过实际用户的测试和评估,检验产品或服务的易用性和满意度。

设计师需要进行可用性测试和评估,以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4. 设计原则和方法- 用户中心设计:指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需求和体验放在设计的核心地位。

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设计出适合用户的产品和界面。

- 界面设计原则:包括可读性、可理解性、一致性、反馈及排除、直观性等原则。

设计师需要遵循这些原则,以创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界面。

- 用户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用于获取用户需求和行为的相关信息。

设计心理学复习重难点

设计心理学复习重难点

名词解释:1.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1.2 (三章)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阈下知觉: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错觉: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下体验刺激。

1.3(四章)表象: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事物现在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映象,这种映象简称为表象。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模型、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深化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梦: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人在睡眠状态下,一种漫无目的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梦是在意识不清楚的状态下,暂时神经联系的活跃和改组。

1.4(五章、六章和七章)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借助语言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活动。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爆怒。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阻碍,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挫折感: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失控: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产品的外观造型B. 用户的心理需求C. 色彩搭配技巧D. 材料选择标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答案:D3.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色彩理论5. 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与环境的关系B. 人与机器的关系C. 人与社会的关系D. 机器与环境的关系答案:B6.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A. 产品功能B. 产品价格C. 产品外观D. 产品重量答案:D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设计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格式塔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心理学中的色彩理论?A. 色彩对比B. 色彩调和C. 色彩搭配D. 色彩混合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心理学中的情感设计要素?B. 安全感C. 归属感D. 色彩感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心理学中的视觉感知要素?A. 形状B. 大小C. 距离D. 声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提高产品的可用性B. 提升产品的吸引力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答案:AB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的情感体验?A. 产品的外观B. 产品的功能C. 使用产品的环境D. 产品的品牌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设计心理学中的视觉感知原理?A. 视觉感知的连续性B. 视觉感知的闭合性C. 视觉感知的对称性D. 视觉感知的平衡性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设计心理学中的认知心理学原理?A. 注意力的选择性B. 记忆的编码C. 情绪的调节D. 思维的逻辑性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设计心理学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A. 人体尺寸的适应性B. 人体动作的舒适性C. 人体感知的准确性D. 人体反应的敏捷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设计心理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A.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唐纳德· 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

“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

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使用与反馈)“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1、将人们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具体进行开发设计。

2、以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为代表人物致力于通过眼睛记录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机器人等装置记录和实验,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字化的结果。

SD量表等定量研究方法对人类的感性进行评估。

博物馆内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行为描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人类一切认知和思维活动的起点。

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了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现代心理学根据刺激的性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感觉通道对应各种感觉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通过只有刺激超出一般规律的变化,才能作为外界信号被接受,这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被称为差别阈限。

是提高阈限水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二是将差异性与变化降低到阈限以下,使人们不易察觉。

阈限的基本规律:1、韦伯定律: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公式写为ΔI/I=K。

2、遮蔽效应:人们在感受到巨大变化时会忽略掉那些较微妙的变化。

3、阈下知觉: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是目前研究最全面和广泛的感觉方式。

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明度视觉等。

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也就是“视觉后效”。

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

视觉是最基本的视觉。

人对光线的适应分为光适应和暗适应。

视觉感受由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组成,其中,既感光又感色的是锥体细胞。

人们对物体空间移动的信息有两种不同的视觉途径:网膜-映象系统和头眼系统。

闪烁率大于每秒50次的光就感觉是稳定的光源了。

而动画每秒24帧左右画面就可让人产生动感。

1)锻炼视敏性:如对尺度、色彩、相互关系的敏锐捕捉。

2)强调视觉优先:人获取信息的80%来源于视觉,因此,设计中应树立视觉优先地位,同时也不可忽略其他感觉带给人的设计优势。

3)适度打破视觉习惯,强化视觉冲击力。

首先,设计师自身要从独特视角关照生活;其次,是突破受众的视觉惯性,强化视觉冲击力。

理论上可以,具体方法有:A、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但要做到主次分明,综合艺术(如电影艺术)中运用较多;B、有效利用联觉(下一节精讲);C、不能为五感而五感,要从设计理念出发进行有机组合,避免造成设计过度。

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二者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感觉是人关照外部世界的第一步,人的很多知识经验来源于感官的接受,设计师对感觉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认识设计师和受众心理。

本课程对五感进行了独立的讲解,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互不相关,以上感官之间是有通道连接的。

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辨别与识别客体。

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外界刺激,另一是人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经验。

知觉的特征:1、整体性:把对象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2、选择性:选择性地接受刺激,形成某种知觉可能。

3、理解性: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对象进行了解和感悟。

4、恒常性:知觉不随条件变化而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家维特海姆于1923年提出的是接近律。

都必定是某种分门别类的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这种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将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人们能形成连续知觉的过程。

正负图形(两难图形)与两可图形设计源于知觉组织的选择律。

知觉组织包括:1、简洁律:知觉有“简化”的倾向,即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

2、恒常律:人对它的知觉不变。

3、图与底:“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是被看成用来衬托图的背景。

4、错觉轮廓: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称为错觉轮廓。

最早于1904年由_舒曼提出的,它很好的证明了人们知觉的整体律。

、画面内存在有规则的空白,人们试图赋予它意义;2、人的知觉系统倾向于将事物组合成简单、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

5、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接近律、相似律的本质上都是简化和整体化知觉对象的组织原则,即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知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

6、主体:人双眼提供的视差和视轴辐合是产生深度知觉的重要生理机制。

2、客体:所观测对象的图形为感知提供了深度线索。

主要深度知觉线索包括:大小、质地、插入、焦距、饱和度。

近大远小的空间知觉,反映了人类的深度知觉能力。

错视的种类包括长度错视、分割错视、对比错视、变形错视。

错觉分为:幻觉和欺骗。

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OP(Optical Art)风格,也称为“光效应艺术”,就是一种利用视错觉的艺术。

错觉矫正:调整轮廓线条和比例矫正形态错觉。

例如面积相对较大的纯平面常常会给人一种下陷的感觉,为了弥补这一错觉,往往方形的大平面会设计为向外凸出。

例如人为拉长路面交通标识的尺度,以适应司机的视位要求。

视错觉是一切平面造型艺术存在的基础。

向内倾斜、基石、弧线、柱子、上小下大、背景、装饰、仰角 (适当展开论述)第三章认知与学习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艾伦·纽厄尔和西蒙等。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将人的思维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求解、语言、人工智能等。

、认知心理学观点影响了现代设计的界定和范畴。

2、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

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

人的认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称为概念驱动的加工。

识别理论包括以下说法:1、模板匹配模式与原型说2、特征分析模式:特征说中最著名的是塞尔弗里奇1959年提出的“鬼域”假设。

鬼域假设是一种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识别的分析模式。

分为4个层次:映象鬼形成“R”的映象;特征鬼报告“R”特征;认知鬼寻找相关的特征;决策鬼判定R为所要识别的模式。

3、傅里叶模式:他们认为人脑记忆的模式是傅里叶转换的形式(而不是图像形状的原形),这种变化将对象通过转换分解为一定频率的信号,与原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傅里叶模式相匹配。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线性的积分变换。

傅里叶模式解释了模板说与原型说无法解释的三维旋转识别问题。

4、结构描述模式:最大价值在于提供给研究者一种分析物的形式的方式。

人们无法寻觅到合适的原型的时候,一方面会造成识别障碍,另一方面可能寻找最接近的原型,来做出判断。

人们认识周围环境时存在三种信息结构:拓扑的、语义的、抽象的。

诺曼提出了两种形成匹配的方式: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

例如燃气炉的开关与炉口匹配标准匹配方式的是---瓦斯炉开关与炉口排列形式一致。

泛化:人们再认对象时,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典型性特征加以比对,具有较多典型特征的对象即可被识别出来,有时一些具有类似特征的对象也能被识别出来。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人存在两种记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者之间关系:长时记忆相当于电脑中的硬盘;短时记忆则相当于电脑中的缓存,它一次只能保存很少的信息量。

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是7±2 。

“组块”:7±2的特定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人名、一个单词、一个地址、一组电话号码,任何一组互相联系的信息。

例如:设计师风格的定型——最偏爱的组块率先用于设计中;选择性知觉。

奈瑟在“注意类似过滤器”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前注意加工、集中注意加工。

前注意加工:负责非目标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快速、总体的、很可能是并行的过程,并且使用以往存储的记忆时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集中注意加工:缓慢、精细、串行的加工过程,包含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和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过程。

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识记:即去记的过程,又称编码。

2、保持:即把信息以一定的方式保存在大脑里。

回忆:即信息的提取。

回忆包括再现和再认。

遗忘:遗忘是与记忆相对的概念,是记忆减退的过程。

的实验证明学习后的时间间隔和学习数量是影响记忆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揭示了机械学习(不受语意影响的学习记忆过程)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家Paivio双重编码说:按照记忆表征的形式,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系统(形象记忆)和言语系统(词语逻辑记忆)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年在《记忆的组织》一书中,按照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前者是无意识的记忆,而后者则是有意识的,易于提取的记忆。

根据内容区分的还有安德逊提出的: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