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文集
唐宋八大家文集韩愈文集第31-40卷
唐宋八大家文集韩愈文集第31-40卷韩愈文集第31-40卷?卷三十一?碑志八【南海神庙碑】,此碑石刻,其首云,‚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韩愈撰,使持节循州诸军事、守循州刺史陈谏书并篆额?。
其后云,‚元和十五年十月一日建。
?欧阳公云,‚《昌黎集》类多讹舛,惟《南海碑》不舛者,以石刻人家多有故也?。
石刻与刊本异者,今注于下。
苏内翰尝移书杨康公,使迁庙文登,因古庙而新之。
杨不从,故苏诗云,‚退之仙人也,游戏于斯文。
笑谈出奇伟,鼓舞南海神。
?神或作东。
,海于天地间,为物最钜。
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太公《金匮》云,‚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颛顼,西海之神曰蓐收。
?今按,东海神名阿明,南海祝融,西海巨乘,北海禺强,亦见《养生杂书》。
然公言‚南海神次最贵?,则是据太公书矣。
,天宝中,天子以为古爵莫贵于公侯,故海岳之祝,,或作祀。
,牺币之数,放而依之,所以致崇极于大神。
今王亦爵也,而礼海岳,尚循公侯之事,虚王仪而不用,非致崇极之意也。
由是册尊南海神为广利王。
,天宝十载正月,封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润王,北海广泽王。
册,诏也。
,祝号祭式,与次俱升,,或作升。
武德、贞观之制,四海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祀官以当界都督刺史充。
至是封王,分命卿监十三人,取三月十七日一时,备礼兼册制祭,其祭仪具《开元礼》。
,因其故庙,易而新之,在今广州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
常以立夏气至,命广州刺史行事祠下,事讫驿闻。
而刺史常节度五岭诸军,仍观察其郡邑,,唐制,岭南为五府,而岭南节度使观察四府事。
,于南方事,无所不统,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
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又当祀时,海常多大风,将往皆忧戚。
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解,,或作辞。
,而委事于其副,其来已久。
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牲酒瘠酸,取具临时,水陆从石本作恭,误。
祭十二郎文选自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祭文。
文章中的“十二郎”指的是韩愈的姪子韩老成,韩老成是韩愈二哥韩介的儿子,过继给了大哥韩会。
文章通过叙述家常琐事,表现了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的密切关系,表达了深切的骨肉之情。
这篇文章选自《韩愈文集》。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被后人尊称为“文圣”。
《韩愈文集》收录了韩愈的许多散文、诗歌等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祭文。
以下是全文:吾侄老成之丧,予以情而不能已也,为之哭矣。
呜呼!吾兄之生子,始十岁,而吾兄为之图官,有子如此,兄亦何忧!人之生子,贤者固为美矣,而不贤者,亦常在侧。
吾兄之子,独不在侧,而为官所图,兄亦何忧!然而吾兄之图官,未尝不以吾侄为忧。
吾兄之长子,其母也贤,而兄之图官,不与其长子图,而与吾侄图。
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吾兄之爱吾侄,可谓至矣。
呜呼!吾兄之爱吾侄,其可得而知也。
吾兄既没,吾侄其存乎?吾侄之生也,吾兄为之喜;吾侄之没也,吾兄为之泣。
吾兄之没,吾侄之存,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吾兄之爱吾侄,可谓至矣。
呜呼!吾兄之爱吾侄,其可得而知也。
虽然,吾兄之图官,吾侄之丧,其可得而知也。
吾兄之子,其母也贤,而吾兄之图官,不与其长子图,而与吾侄图。
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吾兄之爱吾侄,可谓至矣。
呜呼!吾兄之爱吾侄,其可得而知也。
吾侄既没,吾兄之图官,亦可以已矣。
然而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吾兄之爱吾侄,可谓至矣。
呜呼!吾兄之爱吾侄,其可得而知也。
虽然,吾兄之图官,吾侄之丧,其可得而知也。
吾兄之子,其母也贤,而吾兄之图官,不与其长子图,而与吾侄图。
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吾兄之爱吾侄,可谓至矣。
呜呼!吾兄之爱吾侄,其可得而知也。
吾侄既没,吾兄之图官,亦可以已矣。
然而吾兄之意,盖为吾侄之贤,而欲以官传之。
古代散文排名
古代散文排名古代散文排名:一、《陶渊明集》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归园田居》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以其真实、自然、淳朴的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
二、《韩愈文集》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师说》、《进学解》等被誉为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以其雄浑、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热衷和思考。
三、《柳宗元集》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入人心、富有哲理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永州司马青衫泪》、《捕蛇者说》等以其深情、细腻的描写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四、《唐宋八大家文选》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文学家,他们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其中,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作品被收录在《唐宋八大家文选》中,成为古代散文的经典佳作。
五、《文选》《文选》是南朝宋文学家萧统编纂的一部文集,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文集包括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展示了古代散文的多样风貌。
六、《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明代文学家吴自牧编纂的一部古代散文选集,收录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优秀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是了解古代散文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的重要参考书。
七、《唐文精选》《唐文精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编纂的一部唐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王勃、杨炯、韩愈、柳宗元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展示了唐代散文的丰富多样。
八、《宋文选》《宋文选》是南宋文学家吴自牧编纂的一部宋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宋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展示了宋代散文的繁荣与成就。
九、《元文选》《元文选》是元代文学家王应麟编纂的一部元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元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书目
金启孮、金适校笺
140.洪亮吉集
(清)洪亮吉著
刘德权点校
141.船山诗草
(清)张问陶著
142.龚自珍己亥杂诗注
(清)龚自珍著
刘逸生撰
143.吴敬梓集系年校注
(清)吴敬梓著
李涵秋、项东升校注
119.元好问诗编年校注
(金)元好问著
狄宝心校注
120.元好问文编年校注
(金)元好问著
狄宝心校注
121.中州集校注
(金)元好问编
张静校注
122.彚校详注关汉卿集
(元)关汉卿著
蓝立萱校注
123.袁桷集校注
(元)袁桷著
杨亮校注
124.王恽全集汇校
(元)王恽著
杨亮,钟彦飞校订
125.唐伯虎集笺注
(明)唐寅撰
64.元稹集
(唐)元稹著
冀勤点校
65.张籍集系年校注
(唐)张籍著
徐礼节、余恕诚校注
66.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
(唐)李贺著
吴企明笺注
67.李贺歌诗笺注
(唐)李贺撰
(宋)吴正子笺注、(宋)刘辰翁评点
刘朝飞点校
68.李商隐诗歌集解
(唐)李商隐著
刘学锴、余恕诚集解
69.李商隐文编年校注
(唐)李商隐著
刘学锴、余恕诚校注
(东晋)陶渊明著
袁行霈笺注
21.世说新语笺注
(南朝·宋)刘义庆著
徐震堮校笺
22.世说新语校笺
(南朝·宋)刘义庆著
(南朝·梁)刘孝标注
杨勇校笺
23.鲍照集校注
(南朝·宋)鲍照著
丁福林、丛玲玲校注
24.谢朓集校注
(南朝·齐)谢朓撰
曹融南校注
韩愈简介——精选推荐
韩愈简介韩愈简介 诗⼈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25⽇),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汉族,⾃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
唐代杰出的⽂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年(792年),韩愈登进⼠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贞元⼗九年(803年),因论事⽽被贬阳⼭,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等职。
元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四年(819年),⼜因谏迎佛⾻⼀事被贬⾄潮州。
晚年官⾄吏部侍郎,⼈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故称“韩⽂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被后⼈尊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
后⼈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
在旧《⼴东通志》中被称为“⼴东古⼋贤”之⼀。
他提出的“⽂道合⼀”、“⽓盛⾔宜”、“务去陈⾔”、“⽂从字顺”等散⽂的写作理论,对后⼈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物⽣平 长安⼗年,未得⼀官,韩愈在愤懑忧伤的⼼情中回到河阳,与卢⽒相守。
乡居⽣活诚然清苦,却给了他思考的时间。
这段时间中,他的思想开始真正涉⾜⼀些深刻的问题。
贞元⼗⼀年(796)九⽉,他去往洛阳官员云集之处,想要看看是否能在那⾥得到⼀些机遇。
从贞元⼗⼀年到贞元⼗⼋年,韩愈的仕宦⽣涯不过是两⼊军幕,在官职上没有什么⼤的起⾊。
但他⼀⽣学问道德的理论基础,却是在此阶段打下的。
著名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原⿁》及《师说》、《答李翊书》等⽂章,都是他这段时间的成果。
贞元⼗七年(801),韩愈再⼊京选官,得到祠部员外郎陆傪的引荐,授四门博⼠。
四门博⼠是四门学的学官。
这⼀职务,与韩愈“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的理想相去甚远,但他对⼯作也极为竭⼒尽⼼。
《晚春》韩愈古诗词
《晚春》韩愈古诗词《晚春》韩愈古诗词《晚春》是韩愈的作品,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晚春》韩愈古诗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晚春作者: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
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九年级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九年级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著名学者。
3.《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4.《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5.《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6.《敬畏自然》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7.《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
8.《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
历史文物学家,代表作《边城》。
9.《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现当代作家。
10.《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1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1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13.《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14.《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16.《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7.《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8.《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19.《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20.《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籍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籍韩愈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和文学创作对于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韩文公”。
本文将对韩愈的生平、主要作品和其代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同时还会介绍一些关于韩愈的著作集。
1.生平简介韩愈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
他家境贫寒,但父亲非常重视教育。
韩愈从小爱读书,求学于鲁迅先生门下,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
公元749年,韩愈考取了进士,成为一名官员。
随后,他先后担任了监察御史、明州刺史、润州刺史等职务。
可惜,韩愈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他经常因为直言敢谏而得罪朝廷高官,一度被流放步入生命低谷。
公元819年,韩愈逝世,享年91岁。
2.主要作品(1)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韩愈的代表性诗歌作品之一,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不舍之情,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该诗讲述了韩愈在早春时节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传达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2)散文《师说》:这篇文章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小儿为父亲刮骨疗毒的故事,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唤起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杂说》:是韩愈后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篇幅长达20万字。
此文集主要介绍了韩愈的各种观点,涉及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等方面,尤其有着深刻的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3.关于韩愈的著作集(1)《韩文公全集》《韩文公全集》是韩愈的文学作品集,共计23卷。
此集中收录了韩愈的诗、词、文、笔记以及某些讲义,内容涵盖了其多方面的文学作品。
(2)《韩愈集校注》《韩愈集校注》是一套根据《韩愈集》、《安史后语》、《文集跋》等文集及孙存义、丁仁长等所编选的韩愈文集进行的校对。
该书的评论及注释较为详细,是了解韩愈文学及思想观念的重要参考书目。
(3)《韩愈诗选》该书收录韩愈的代表诗歌,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对于对韩愈的诗歌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韩愈《师说》的教师观及其启示
韩愈《师说》的教师观及其启示韩愈《师说》的教师观及其启示《师说》一文是韩愈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作品,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著。
学校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关于教师问题,从古至今许多教育家都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
其中不少思想观点对于现代教师仍有借鉴意义,并为当今教师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而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作品则首推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768-824)所著的《师说》。
《师说》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是韩愈关于教育问题的专论,其内容总结并发展了古代教育家尊师重道的思想,结合作者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全面论述了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等问题。
这些看法至今对我国当代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韩愈《师说》的教师观《师说》全篇仅五百余字就将教师问题论述的精辟深刻。
《师说》全文围绕教师这一中心,对教师的地位、任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下面就对这些方面分别进行具体阐释。
1.1 “古之学者必有师”。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良好的尊师传统,但从六朝开始,这一传统逐渐弱化,到唐朝后期,教师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学校不再是获得高官爵禄的主要阶梯,学生不再重视学校学习,最终导致唐代的师道之不严。
当时的情况就如唐人柳宗元所描述的:“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
”[1]世人皆不以相师为荣,反而以求师为耻。
《师说》首句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
”即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
文章一开始就紧扣题目,一语破题,点出了“师”字。
并用“必”这个表示肯定的语气副词,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指出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
“师”对“学者”来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有”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惑的间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紧承下文"解惑",从解惑的角度,也就是从反面,对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一种:"耻学于师",羞于承认教师的恶劣风气进行了批判,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鳄鱼文》
《鳄鱼文》韩愈《鳄鱼文》是一篇用来驱除鳄鱼的檄文。
其直接灵感来源,很有可能是南朝竺道爽的《檄太山文》。
该文收韩愈于《弘明集》,而《弘明集》正是韩愈所喜爱的一本佛教读物。
目录写作背景文体考证名称考证撰文目的相关词条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事,由刑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贬潮不久,因闻当地恶溪常有鳄鱼出没,危及民畜,遂写下有名的《鳄鱼文》,为民驱鳄。
据《旧唐书·韩愈传》记载:“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
’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祝之曰……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
自是潮人无鳄患。
”宋代契嵩在其《镡津文集》卷十六《非韩下》第十六中,即认为:“韩子为《鳄鱼文》与鱼,而告之世,谓鳄鱼因之而逝。
吾以为不然。
鳄鱼乃昆虫无知之物者也,岂能辨韩子之文耶?然使韩子有诚,必能感动于物,以诚即已,何必文乎?文者圣人所以待人者也,遗虫鱼以文,不亦贱乎?人哉文之,其人犹有所不知,况昆虫欤?谓鳄鱼去之,吾恐其未然。
《唐书》虽称之,亦史氏之不辨也。
”《旧唐书》的这段记载,材料很可能来自于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这是一笔记体志怪传奇集,其第四卷中有“韩愈驱鳄”的记载。
到底鳄鱼有没有因为韩愈的驱赶而迁移,今日已不得而知,极有可能是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所作的渲染;但韩愈贬潮后,确实曾经著文驱赶鳄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韩愈在潮州仅八个月,却为当地人民办了很多的实事。
他兴办乡学,赎放奴婢,修堤筑渠,发展生产。
潮州人民在他去世后,通过修建韩文公祠,来表达对他的纪念。
在潮州人民的心目中,韩愈驱鳄的壮举,更多是被看作他在潮州政绩的一。
在今人看来,韩愈其实是借驱除鳄鱼,来团结人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与驱鳄举措有密切关系的是《鳄鱼文》。
关于此文性质的认定,历来也有多种说法。
韩愈的门生李汉在编辑韩愈文集时,将它和《毛颖传》、《送穷文》等编在一起,可见是当作游戏文字处理的。
盘点古代历史名人及作品
盘点古代历史名人及作品盘点古代历史名人及作品春秋时代1、《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为“风”、“雅”、“颂”三大类。
著名篇目有《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此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
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
《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韩愈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的个人简介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五十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五十七岁终。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字”来历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韩昌黎文集韩愈文集
(公贞元八年擢进士第,十一年犹未得仕,东归,十二年始佐汴州。明年,又辞以疾,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往往相似。晁无咎尝取此赋于《变骚》。)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陇西公,董晋也。按晋《行状》:贞元十二年七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汴州刺史,晋受命遂行。公及刘宗经、韦弘景,实从之。辟公为汴州观察推官。其曰“明年七月”,则十三年作也。)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负薪,贱者之称,《礼记》:“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又:“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曰:某有负薪之忧。”郑氏注:“忧亦作疾。”《公羊注》云:“大夫病曰犬马,士病曰负薪。”公病作此赋,故云。)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
●卷三十七·行状、状
●卷三十八·表状一
●卷三十九·表状二
●卷四十·表状三
●外集·卷一
●外集·卷二
●外集·卷三
●外集·卷四
●外集·卷五
●外集·卷六
●外集·卷七
●外集·卷八
●外集·卷九
●外集·卷十
●遗文
●补遗
●附录·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
●卷一·赋、古诗一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云以朱墨减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正与冯合。)
居悒悒之无解兮,(悒音邑,忧也。《选》:“良增悒悒。”解或作辞。)独长思而永叹;(音滩,《骚》云:“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坎轲,不平易貌,《选》:“坎轲多辛苦。”轲音可,坎或作。)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岁行十二年而一复,大历十二年,公从兄会南迁韶州,时年十岁,故云“岁行未复”也。伯氏,兄称。《诗》:“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按《唐·地理志》:“洞庭在岳州巴陵县。”郭璞注《山海经》云:“洞庭地穴,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也。”漫漫,大水貌。《选》:“归海流漫漫。”漫,谟官切。)至曲江而乃息兮,(《唐·地理志》:韶州治曲江县。)逾南纪之连山。(唐一行以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分南北纪,韶在南纪之外焉。《诗》云:“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南纪字,杜诗多用,如“南纪风涛壮”,“南纪阻归楫”,“相国生南纪”之类。)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孤谓孤儿,嫠谓寡妇。《左氏传》云:“莒子杀其夫,己为嫠妇。”谓会卒于韶州,公从嫂归葬河阳。携,户圭切。嫠音厘。旋,以宣切,还也。孤嫠一作嫠孤。)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方从阁本无将字,于下有大字,或又无之字。今详文势,皆非是。建中二年,成德、魏博、山南、平卢节度,相继称乱。三年,王武俊、李希烈反。四年,泾原姚令言犯京师,德宗幸奉天,朱Г犯奉天。兴元元年,李怀光反,如梁州。贞元元年,公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左。)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方从阁本古作诂,为作焉,非是。)窥前灵之逸迹兮,(灵一作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音壬)。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骚》云:“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服,亦佩也。考古之所佩,与时之所服,言当世之士,不及古人远矣,惟己可庶几古人也。阅,杭作阙,非是。)忽忘身之不肖兮,(之或作而,又或作之者,皆非是。)谓青紫其可拾。(夏侯胜谓诸生曰:“经术苟明,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梁刘孝标《辨命论》曰:“视韩彭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见张桓之朱绂,谓明经拾青紫,岂知有力者运之而趋乎!”公此语事本《夏侯胜传》,而意取刘孝标论。)自知者为明兮,(《老子》:“知人者知,自知者明。”)故吾之所以为惑。(吾下或有志字,非是。)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京师在西,故云西征。公贞元二年,自宣城至京师。既或作冀。)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迳或作径。)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羌,起羊切。或作差,非。所,或作四。《骚》云:“羌众人之所仇。”羌,楚人发语端词,犹言卿何为也字。)竞乘时而附势兮,纷变化其难推。(附势或作射利,或只附字作射字。班彪曰:“乘时射利,商人之功。”此借用其语以讥世也。)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扬雄《长杨赋》云:“并包书林。”《剧秦美新》云:“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班固《宾戏》云:“真婆娑乎艺术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骋或作驰。《楚辞》:“朝骋骛乎江皋。”作驰非是。)谅却步以图前兮,(却,去约切,退也。《家语·儒行篇》:“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前汉·刘向传》:“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不浸近而愈远。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贞元八年公登第。)曾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骚》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排国门而东出兮,(贞元十一年公东归。)慨余行之舒舒。(慨或作嗟。)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之或作而,《易·大有》卦,“厥孚交如”。)戾洛师而怅望兮,(戾,郎计切。《诗》:“我客戾止。”洛师,洛阳也。)聊浮游以踌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注,从容也。《骚》云:“聊浮游以逍遥。”踌音畴,躇音除。)假大龟以视兆兮(大或作火)。求幽贞之所庐。(幽贞,隐者。《易》:“幽人贞吉。”庐,寄也。曹植《节游赋》曰:“非吾人之所庐。”颜延年《拜陵庙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音欤)。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夫子,谓董晋也。浚之都,汴州也。公贞元二年丙寅,始自江南入京师。十一年乙亥春,三上宰相书,不遇。夏东归,秋至洛阳。十三年丙子秋,从董晋入汴州,晋辟署试校书郎,为汴宋濠颍泗州观察推官,凡十余年矣,故上云“至今十年其犹初”。)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或作下之)默默兮,竟岁年以康娱。(竟或作卒。)时乘间以获进兮,(间,何艰切,暇也,又居苋切,空隙也。《楚辞·九章》篇:“愿乘间而自察。”)颜垂欢而愉愉。(而或作之。)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方从阁本,谁作惟,下又有德字。李本谓陈无已去德字,今本复讹惟为谁,其误甚矣。今按:此句本云用《楚辞》“孰无施而有报,孰不殖而有获”之语。词意既有自来,又与上下文势相应,故嘉杭本与诸本多如此。乃是韩公本文,相传已久,非陈以意定也。阁本之缪如此,而方信之,反以善本为误,今不得不辨也。又嘉 杭本世多有之,而其不同处,方皆不录,岂其偶未见耶,抑忽之而不观也?)嫉贪佞之ㄜ浊兮,(《说文》:“ㄜ浊水不流。”《孟子》:“数罟不入ㄜ池。”ㄜ,汪胡切。)曰吾其既劳而后食。(方无既字,非是。)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修,方作循,云:“唐人书修近循。《楚辞》亦有误者。”今按:唐人书字之误,方说是也。然此乃修误作循,非循误作修也。修,犹修好修怨之修,盖因旧增新之意耳。)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之或作而。)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厄陋兮,有肆志之扬扬。(诸本多作阳阳。《后汉·孔嵩传》云:“晨门肆志于抱关。”《史记·晏婴传》,志气扬扬。公当是用此语。《诗》:“君子阳阳。”则注谓“无所用其心”,非公所用字也。)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斯或作聊,讼或作诵。)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音忘)。
韩愈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有哪些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作品以直言敢谏、大气磅礴、语言精炼,被后世称为“唐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韩愈早年草书联出神入化,他的诗、散文和小品皆富有气势感人。
韩愈自少习文,早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曾三次进京赴考,最终获得了进士及第。
韩愈仕途不顺,因为多次进谏,受到唐宪宗的警惕和排斥。
在最后一次谏言中被封为潮州刺史,不久即病逝。
因其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活跃造就了他的领袖风范,被后人誉为“文史巨子”。
韩愈留下的文学遗产丰富多样,诗歌、赋文、散文、文集等均属佳作。
以下为其代表作品介绍:1.《师说》《师说》是唐代学术文化中的一篇代表作品,也是韩愈的代表作品之一。
文章阐述了师徒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深远意义。
此文通俗易懂,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学界和师生之间的观念。
2.《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文集中的重要篇章,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经典文献。
此文立足于儒家学派,着重探讨了读书的技巧方法。
该文对于以后的孔子学派、程朱理学和明清时代的教育理论都有很大的影响。
3.《祭妹文》《祭妹文》是韩愈的一篇哀悼文章,记录了他妹妹的死亡和他的内心痛苦。
此文流露出韩愈对亲人的真切感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唐代家庭、宗教和礼仪文化。
4.《帝京篇十四首》《帝京篇十四首》意在描绘唐朝都城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都市文化,写成于韩愈出使长安的途中。
该文细腻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朝时期的都市风貌和文化。
5.《韩城羖牛》《韩城羖牛》是韩愈的一篇小品文,故事讲述了一头牛患了重病,主人却不惜代价救治,最终治好了疾病。
此文以简单的故事表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韩愈所倡导的仁爱之道。
总的来说,韩愈生前有诗文近五百篇,不同体裁、内容各异,但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就其思想来讲,韩愈的开宗明义、大张旗鼓,反对佛道思想和天人感应等儒家细节,被认为是唐代士人的乌有先驱,他的思想对后代学者影响广泛。
韩愈文集
韩愈文集韩愈文集内容简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被贬为阳山县令。
顺宗永贞元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
明万历中,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韩愈在文学方面,领导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古文运动”,开创了“以议论人诗”、以散文为诗的独特诗歌风格,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精选韩愈诗、文选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愈的思想观点、文学成就及语言特色,为别具一格的精粹选本。
诗词欣赏《芍药歌》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落叶送陈羽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孟生诗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
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师说》写作背景
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 说》来赠给他。
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 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 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 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 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 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 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更加圣 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 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 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 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 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 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乐师、各种工 匠,不把相互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 “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幺这样,他们就 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 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从这里 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 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幺!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 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 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 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韩愈是五代十国时期弘扬儒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参与时代变革,推动宗教思想和文化创新,在著作中流露出自己对正气正道,维护传统价值观的态度。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是由中国享有盛誉的韩愈研究者张星肆、黄贻才共同编著的一部权威性巨著。
这本《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在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韩愈及其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丰富的资源来源。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全书共189页,包括前言部分、正文正笺部分、诗、立字、史料、释典、校注和后记。
这本书收录精选50篇晚唐至宋代韩氏作品,重要文献校注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韩愈的作品、思想和政治状况,以及韩学的根源及其影响。
书中史料收录20家,款80条;凡释典收录2250词;校注收录80条,其中文句读音与语言学42条;立字十三个。
《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是完整版,包括韩愈著作及他时代其它文献集,同时也涉及史料、释典和立字,无论是涵义上还是细节上,对当时不同学科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书中详细说明了每一篇文隶从比较全面、细致严谨的研究原则,不仅收纳韩愈原著,还收录了典籍研究的校注,紧贴实际,使韩学更上层楼。
此外,《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还介绍了韩愈的作品精神,并通过对韩愈的文化遗产的整理,体现出韩愈的主张,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韩愈的作品,更深入地感受他的思想。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全书尽管语言繁多,但全书紧凑、条理清晰,能够展示出韩愈文献以及释典、史料、立字等综合性写作,并对韩愈文化提出了新的见解。
总而言之,《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为研究韩愈文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从历史性和文化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深化我们对韩愈文化的理解,也催励我们在当今社会积极崇尚传统文化,传承精神传统,让古老文化有新的生命力。
严字的古代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严字的古代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严字的古代名言有哪些「篇一」摘要:在古代文化中,“严”字常常被用来形容严肃、严格、严明等性质。
本文将梳理出不低于30句脍炙人口的古代名言,这些名言涵盖了古人对于严字的诠释,展示了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瑰宝。
正文:1. 严以修身,严以治国,严以为教。
2. 严粮,民思节;严法,民知约。
3. 严而后宽,是谓刚。
4. 严师出高徒。
5. 严父慈母。
6. 严而不怒,慈而不媚。
7. 严爵厚禄。
8. 严以律人之为心,很人之底;9. 严而不折者,其威不虚。
10. 严曜之婚姻,威仪之政事。
11. 严宪文,革命志在长远,立业之基础。
12. 严惩奸邪,才能镇住恶势力。
13. 严律法纪,维护社会稳定。
14. 严整军纪,打造强大军队。
15. 严明纪律,促进企业管理。
16. 严明法规,加强社会治理。
17. 严守规章,提升行业形象。
18. 严明法纪,守护公平正义。
19. 严格审查,防范腐败行为。
20. 严防歪风邪气,净化社会风气。
21. 严格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2. 严密布防,守卫家园安全。
23. 严加监管,规范金融市场。
24. 严词拒绝,维护人格尊严。
25. 严守底线,守护人民权益。
26. 严君入户,治理腐败之风。
27. 严明法纪,守护边境安全。
28. 严格稽查,打击经济犯罪。
29. 严防庸医,保障人民健康。
30. 严陈希望,开创美好未来。
在古代,严字被赋予了广泛的寓意和引申义,这些名言不仅限于对行为的规范,还涉及到治理、教育、家庭、社会等众多领域。
这些名言反映了古人对于严字的认识和重视,并将其视为促进道德、法治、教育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基石。
总结:古代名言中关于严字的时代智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名言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名言,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世界。
严字的古代名言有哪些「篇二」摘要: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严"字承载着权威、严肃和严格等含义,因此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严"字相关的名言。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代文学革新的先驱”。
他的文集《韩愈文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韩愈的文集,《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应运而生。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是一本对《韩愈文集》进行编辑和注释的工具书。
它在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校勘工作,修正了原文中的错误和疏漏,使读者获得更准确、更完整的文本。
同时,在每篇文章的旁边,配以详尽的注释,解释了生僻的词语、文化典故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供一个可靠的文本和解读工具,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韩愈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主张和文学理念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他的文集进行汇校和注释,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文学创作手法,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文学风格和时代背景。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不仅适合学术研究人员使用,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无论是对韩愈的研究者还是对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韩愈的机会,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品味他的作品。
总之,《韩愈文集汇校笺注》是一本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韩愈文集的
重要工具书。
它通过对原文的校勘和注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准确、更详尽的文本,并为读者深入了解韩愈的思想和文学成就提供了便利。
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个人阅读而言,这本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韩愈散文选集
韩愈散文选集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
【诗人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散文杰作】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
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
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
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韩愈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
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文集
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韩愈文集内容简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被贬为阳山县令。
顺宗永贞元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
明万历中,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韩愈在文学方面,领导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古文运动”,开创了“以议论人诗”、以散文为诗的独特诗歌风格,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精选韩愈诗、文选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愈的思想观点、文学成就及语言特色,为别具一格的精
粹选本。
诗词欣赏
《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落叶送陈羽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孟生诗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
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
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
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
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
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
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
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
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
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
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
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
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南山诗》韩愈唐诗鉴赏
2.韩愈《春雪》阅读答案
3.《答张十一》韩愈唐诗鉴赏
4.韩愈唐诗《石鼓歌》原文法医赏析
5.韩愈的诗句
6.《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韩愈唐诗鉴赏
7.《晚春》韩愈唐诗鉴赏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诗鉴赏
9.韩愈唐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