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1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3f09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0.png)
环节二:案列分析,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5个智能工具应用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手段,即用到何种智能工具。
案例1:手写板或语音输入
案例2:扫描仪+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探讨这种方法对纸张和文字印刷指令的要求,了解对其存在的缺陷)
高一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 题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学 习
目 标
1.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2.知道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在应用和体验智能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探索欲。
重 点
难 点
重点: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难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 法
选 择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课 型
一、与一般处理工具的区别
1.处理问题的对象、性质、方法、过程、结构均不同。
2.处理的问题是不确定的、非结构的、没有固定算法的、处理的过程是推理控制的过程,最终得到的果是不太确定的。
二、主要研究领域
1.模式识别技术:样本采集、信息数字化、预处理、数据特征的提取、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分类识别。
2.自然语言理解: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
新授
课 前
准 备
案例
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4课时
教 学
课 时
第2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6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环 节) 设 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举例身边经常用到的智能工具及作用,指明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人工智能。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1796ec7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7.png)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常见的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3. 掌握智能工具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工具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智能工具的概念、分类和使用方法。
2. 难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工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分类和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智能工具的使用案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智能工具的使用教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2. 新课导入:介绍智能工具的概念和分类。
3. 讲解与演示:讲解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演示展示实际应用案例。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5. 总结与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智能工具的优缺点及选择方法。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使用智能文本编辑工具进行文章排版。
2. 案例二:使用智能翻译工具翻译外语文章。
3. 案例三:使用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学绩。
八、课堂练习1. 练习一:使用智能文本编辑工具排版一篇作文。
2. 练习二:使用智能翻译工具翻译一段外语文章。
3. 练习三:使用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一组数据。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根据课堂练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报告:调查身边同学使用智能工具的情况,分析智能工具的普及程度及优势。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90e40aeefdc8d376ee32f1.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省编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第四章第2节,其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在平时家庭、社会中或多或少的接触到相关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给本节课的上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了解其基本工作过程。
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一些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
具有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理念。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的精神。
能在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前沿技术探索的强烈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难点: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策略
这一章节内容体现了前沿技术在日常中应用,而高中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
因此要在本节课中采用智能工具在日常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智能信息工具的使用过程,并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最后分享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其工
作过程与原理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要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助于促进协作学习和提高班级凝聚力。
粤教版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 教案设计:4.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粤教版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 教案设计:4.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f8c7f86f998fcc22bdd10d6f.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智能工具的含义及实际应用价值2、知道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3、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过程与方法:1、尝试使用手写板输入汉字和OCR识别文字2、使用翻译软件进行英汉互译3、与在线机器人对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信息智能处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难点】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基于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认识的思考,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体验式实践。
本节采用了“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内容。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体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应用。
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实际效果,感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信息智能处理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
更加有趣的内容,学生可在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教学方法】1.教法运用:(1)诱思导学法(2)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3)网络探究教学法2.学法指导:形象探究法、经验探究法、体验探究法、协作式学习法。
3.资源的设计与选择:结合本节内容使用电子教室系统。
【教学过程】(一)导入:信息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1、活动1:手写板、语音输入结合学校机房实际,均没有手写板,麦克风,采用鼠标输入软件“文通慧视小灵鼠软件”。
软件界面:练习1:利用文通慧视小灵鼠软件输入法,给教师QQ发信息。
练习1小结:当我们在手写板上写汉字,手写板会把书写过程形成的轨迹信息输入计算机。
2022年教学教材《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参考优秀教案1
![2022年教学教材《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参考优秀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ea1db0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73.png)
师:而网络机器人、机器翻译,这一类是自然语言的理解技术,通过理解我们输入的内容,并作出答复采用的是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理解并生成语言的技术。如机器翻译的一般过程包括:
生:手写输入〔在 中常见〕、语音识别控制、扫描仪
师:对,这些都是常见的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现在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师:手写输入,在 和电脑中有很多的应用,通过笔画输入来显示汉字,将一个手写板和电脑连接,在手写板上输入的文字会显示在电脑上,如果这是一个手绘画板,还可以将你画的图像显示在电脑上,然后就可以在电脑上灵活地上颜色。光学识别OCR是指将图片中的文字提取出来形成可选择和编辑的文本。语音识别控制,分为语音输入和语音控制,语音输入是通过麦克风将你的说的话输入显示到电脑上,语音控制是通过麦克风来发出语言命令来控制电脑的各种操作,如:语音输入、语音翻开软件等等。
师:总结,用智能化工具处理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处理的结果有不确定性,如:手写输入识别率不超过100%,但已经有实用性。
【受智能处理工具的智能效果。】
【学生在操作中形成认识,并在讨论、比拟中感知智能工具处理问题所获得结果的不确定性。】
【时间:12】
【所有学生对各个活动中所使用的智能工具的性能、成效等,有较全面的感知。】
生:【观看,倾听,感受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
师:嗯,同学们影片开始开门使用了什么技术?主人翁为了制造假象使用了什么技术?
生:投影仪、显示屏、机械手臂、自动跟踪摄像头、电子卡识别……
师:对,电子卡识别可以开门,投影仪、显示屏可以投影景物,机械手臂、自动跟踪摄像头可以辅助运动,这些都是智能技术,利用智能工具来处理信息。那究竟什么是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呢?常见的智能处理工具有哪些呢?以及其原理和价值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感受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魅力,体验智能技术的价值。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第一课时教案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4a6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7.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第一课时教案《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部份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探讨智能信息处理应用的前景,从而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基于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的认识,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有选择地进行体验式实践。
【学情分析】大部份学生都比较喜欢科幻故事,对故事中的“机器人”等具有人类智慧的机器充满了好奇,非常想探索其中的神奇。
我们正好利用学生的好奇和兴趣,通过展示我们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简要剖析个中神奇,让学生打破“人工智能”的神奇感,引领学生们进入一个神奇无穷的领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
2.知道“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3.能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体验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形成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感性认识。
2.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2.感受信息智能处理的魅力,能客观评价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起学习和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独特魅力,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汉王光学识别软件,逍遥笔软件、相关智能翻译网址,机器人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人工智能》视频,通过机器人大白引入人工智能。
师:刚才我们观看了视频,谁能给大家谈谈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生:……师:同学们说了许多,说的都对,今天我们就要来聊一聊利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出示课题-----人工智能二、任务体验:师:正如刚才视频中的看到的,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应用到了人工智能,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呢?它的概念是什么?Ppt 出示: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人造的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来摹拟或者实现人类智能。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5dccf404a1b0717fd5ddb9.png)
最 低为— — 。
言理解的几个 实践活动, 智能信 息 体验 处理的过程 , 合形象比拟法 引导学 并结 生通过已感 知的知识来映 射新知识, 使
理 论形 象化 , 突破 难点。 小组 合作法 引
的残障表达 自 的观点? 己 教 师 在 悬 念 中播 放 视 频 新 闻报 道— — 霍金 和他所使 用的特殊 设备 的 介绍 , 发学 生兴趣 , 激 并以此引出本 课 内容— —领 略 ( ( 用智能工具处 理信息》
探讨更深 层次的问题 , 鼓励学生大胆设
想, 启迪 学 生思维 , 充分调 动学 生学 习 的主动性。
人 工智能的魅力 , 成对 人工智能技术 形 的浓厚 兴趣 及对这 一前 沿学科 探索的
强烈愿望。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 学环境 : 多媒体电子教室转播系
课 程标 准要求学 生通过使 用部分 智能
信 息处理 工具软件 , 体验 其工作 过程 ,
统, 具备上网条件。
教 学准备 : 学生机 安装 “ 文通慧视
了 其实际应 用价值 , 解 提高对信 息智能
处理 内容 的学 习兴趣, 而为选 修 人 从
教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 实践探 索 。 了解 智能工 具软件 的工作过 程, 感受智能信 息处理
师: 不是所有复杂的字都不能被识
别, “ 如 耄耋” “ 、 圪蹴” 都能被 正确识别,
组 交流 实践过 程
和 结果 , 并思 考 讨 论如下 问题 。 ① 小 组 内 智
“i g i g 却不能, 什么 也不是所 b nb n' a a ’ 为 ?
有简单的字都能被识别, “ 被错误 如 米”
EI TE
舶一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8757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6.png)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
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教案[1]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0aefe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7.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教案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②知道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③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2)、过程与方法:①尝试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手写手机“手写”功能输入文字②使用翻译软件进行英汉互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智能处理的魅力,能客观评价信息智能处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2、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沿着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自然会涉与到信息智能处理,这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
高中学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
本节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常用工具软件以与网络应用,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可能个别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例如翻译软件、手写板输入等,但教学中还是以注重“启蒙,兴趣培养”为主。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难点: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5、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主题是用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目标是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和环境接触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不易过深,过多,重在体验,感悟、兴趣激发。
本节采用“情境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讲述和学生思考,完成教学目标。
6、教学环境网络教室(可上网)。
7、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间和考查与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①欣赏视频动画片段。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835f4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3.png)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常见的智能工具(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进行信息处理。
3. 提高学生运用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工具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3. 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智能工具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难点: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能工具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智能工具软件。
2. 软件资源:智能工具软件、相关案例资料。
3. 网络环境:确保学生可以访问互联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介绍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智能工具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智能工具的基本概念。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讲解其原理和功能。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体会智能工具的实际价值。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智能工具的使用场景和优势,分享各自的见解。
2.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关于智能工具的知识点,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课堂练习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智能工具进行解决,并将成果提交。
2.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知识。
九、课后反思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发现不足之处。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公开课教案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105421ed9ad51f01df299.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常见的信息智能处理工具及其基本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智能工具的发展和使用状况。
教学难重点重点:了解信息智能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了解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案、图片、视频、手机等。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的内容为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和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及应用价值。
内容较为浅显易懂,贴近生活。
在教学时可以使用大量常见实例对课堂内容进行解说,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情况分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基本完善,能独立思维,并且注意力易集中。
但是,计算机课程并非主科所以容易被他们忽视,所以需要大量他们感到新奇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策略1、解说法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解说,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2、讨论法学生发挥想象分组讨论机器人的简单工作原理。
3、演示法教师播放机器人广告视频,展现机器人现已实现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用图片展示现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智能处理工具。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工具有哪些呀?生:智能手机、智能电饭煲、机器人、汽车智能导航、、、、、、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智能工具,并且我们经常使用它们。
本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我们的智能工具。
二、走进课文内容1、智能信息处理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的实例,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对比。
师:我们最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就是手机,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
我们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在使用。
发现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有什么区别呢?生:智能手机能进行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还能够安装很多软件。
师:同学们都很细心,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很多区别。
它们之间还是有共同点,那就是:都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e52487a0116c175f0e484c.png)
小组 代表 到讲 台演示 自己的实 践 过程 并回答 相关问题 。
( 目 体验 应 用, 1 的: ) 探究 原理 。
④ 教学过程
一
活 动一 :鼠标 手 写输 入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体验 智能工具软 件的工 作过 程, 了解模 式识别和 自 然语 言 理解 的区 别和联系, 了解 两者的工作过程 与简单
原理。
时 至今日 信息的智能化 处理 已经 , 渗透 进 我 们生 活的方 方 面面 。 节 课 这 我们也来体验 其应用, 看看它们有怎样
活 动四
:
计 n ^ 鞑 像 、 工作 —祥
登录网 t : iiim 站h p /. oo。 t/ x ac 与 网络 机 器人 对话 尝试与机器人小啪对话 寻找其“ 谈话” 的破绽。
,
中国 信息技术教育 2L/ 3 OO 1 7 7
一
el E慧 T
( 活动一。 1 )
2活动 实践 .
知识与 能目 从操作过程中了解 技 标:
2 0 年5 9 英 国~ 家网站创造 0 0 月1H, 了全球第一个 虚拟主播安娜 , 并且开始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能
使用相应的智能信 处理工具完成任务。
过程与方法目 通过完成四个活动, 标: 让学生分组探究, 主学习。 自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 形成对信 息 标:
何 反应 ?
中 应该预存什么 样的数据信 息 呢?
生: 一些标准的普通话的发音数据 。
师: 好。 很 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 模式
识 别的原理 了 。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5c7e1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02.png)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常见的智能工具,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3. 掌握智能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4. 能够运用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工具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4.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智能工具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智能工具的概念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难点: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演示法:展示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优势和局限。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计算机、投影仪、智能工具软件。
2. 软件:智能工具软件、教学课件。
3. 素材:智能工具应用实例、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智能工具应用实例,如语音识别软件,引导学生思考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展示各种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智能工具,如使用图像识别软件进行图片处理,体验智能工具带来的便利。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智能工具解决问题。
七、课堂练习1. 练习使用智能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如使用语音识别软件进行文字输入,使用图像识别软件进行图片编辑。
2.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智能工具解决问题,如使用智能翻译工具辅助学习外语。
八、课后作业2. 探索更多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文本校对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等。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智能工具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高中信息技术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fe627a1c7aa00b42acbcc.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沿着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自然会涉及到信息智能处理,这也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表达。
高中学生有必要野又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
本节课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两种方式。
2、了解信息智能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1、操作教材中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2、通过问题思考和分析,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2、能在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前沿技术探索的强烈要求。
〔二〕内容分析
基于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的认识,本节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体验式实践。
本节采用“情境引入→归纳讲评→操作体验→了解原理→课堂小结→课堂拓展〞的线索组织内容。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难点: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6fb56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f.png)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智能工具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智能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工具的定义和分类2. 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3. 常用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4. 利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智能工具的定义和分类,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常用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利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能工具的定义、分类和应用,介绍常用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智能工具的使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智能工具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智能工具,提高学生运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智能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智能工具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展示智能工具的使用过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智能工具,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智能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探讨智能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智能工具的发展趋势,了解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关注智能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智能工具的定义、分类和应用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16d546b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e.png)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常见的智能工具,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3. 掌握智能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运用智能工具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工具的概念和特点2. 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3. 智能工具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智能工具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智能工具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智能工具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使用智能工具进行信息处理。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使用智能工具的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智能工具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智能工具进行信息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五、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智能工具的使用手册或教程。
3. 相关案例或实例素材。
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智能工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使用智能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意展示:学生展示使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分享经验。
七、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任务,引导学生使用智能工具完成任务。
2.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使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
3. 逐步引导: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操作错误。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工具。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智能工具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使用技巧。
2. 引导学生探索智能工具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优秀4篇)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0bdd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7.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优秀4篇)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篇一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2)编写王永俊审核张琳琳2011年3月7日学习目标:(1)能从上节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2)会使用教材中出现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3)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习重点: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学习难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案例分析:阅读3个智能工具应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手段,即用到何种智能工具?案例1:王主任走进办公室,把一本书放到宇飞面前。
“把第二、三章的内容打出来,准备作为公司职工培训教材”。
宇飞可真急了,虽然只有两章内容,但是文字量足有70多页,怎么办?案例2:2003年8月1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再次播放了据称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讲话录音。
萨达姆在讲话中号召伊拉克人民“利用各种方式”赶走英美占领军。
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随后发表声明称,中情局专家在对这盘录音带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录音带上的声音“十有八九出自萨达姆本人”。
案例3:“把窗帘拉上,看看体育频道”;“查查北京的天气情况”……随着演示人员用嘴发出一道道指令,开着的窗帘自动合上了,电视自动转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与此同时,电脑屏幕上立即更换上了显示北京当天天气预报的网页。
这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模式科技公司的演示现场。
演示人员与机器的“对话”变成了真正的语音了,不过这是单向的对话。
回答:案例1使用的智能工具是;案例2使用的智能工具是;案例3使用的智能工具是;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二、课内探究探究(一)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1.智能工具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但是,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处理问题的、、和等方面。
2.一般处理工具通常是处理那些有固定算法的问题,处理的过程是重复计算的过程,最终得到的是一个确定的结果。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
![高中信息技术《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9216f91e5022aaea988f0f6d.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能使用简单的智能处理工具处理信息。
2、通过体验,体会人工智能的魅力及其工作过程与原理。
3、能客观评价信息智能处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及作用难点:简单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三:新课导入:观看天猫精灵的视频。
四、新课讲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科学讨论:我们身边的人工的智能。
活动一:和天猫精灵对话活动二:体验五子棋小游戏---李世石和阿尔法狗之战活动三:体验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1、给下列汉字注音(体验手写输入)烎 奀 玊 骍2、体验语音输入输出用语音输入法输入《咏柳》用语音输出《咏鹅》模式识别: 是指利用计算机对物体、图像、语音、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
模式识别的一般过程活动四:体验双向翻译汉译英英译汉你好,见到你很高兴。
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rain cats and dogs busy bodyblack teadead president活动五:看视频,长见识---当百度搜索邂高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智能处理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
不同点:一般处理工具:处理的问题有固定算法,处理过程是重复计算的过程,最终得智能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如求方程组的解,加密解密程序。
智能处理工具:处理的问题是不确定、非结构的、没有固定算法的,处理过程是推理控制的过程,最终结果不太确定。
如手写汉字的识别率还不足100%,但已具有实用价值。
由四川凉山火灾想到的教育部印发的《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到,我国有500 万的AI 人才缺口,希望你们将来有更多的人成为IT 精英!我们应该发奋图强,早日成才!五:会考练习题1、在人机围棋大战中,Google 公司的阿尔法狗以4:1 的比分轻松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说明()A、博弈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应用B、人工智能近几年突飞猛进,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C、电脑已能像人脑一样思考D、人工智能已远远超过了人的智能2、下列实例中,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是()A、通过语音录入文本B、与父母电话聊天C、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D、按导航仪的语音提示驾驶汽车3、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能听懂我们的讲话,并进行回答或跳舞等,这是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A、语音识别B、OCR 字符识别C、计算机博弈D、机器翻译4、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考场时,需要通过指纹核实身份,这是应用了下列哪个技术()A.人工智能技术B.机器翻译技术C.模式识别技术D.手写输入技术5、(会考真题)6、指纹考勤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其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_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_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99a5f3da38376bae1fae3c.png)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章节: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第2节学时数:1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随着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中学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学生感受到信息智能处理的魅力,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的热情和愿望。
学好本节内容,也为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体验信息智能工具。
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和简单原理。
理解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认识到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未来。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含义。
学会使用部分信息智能处理工具,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工作原理。
理解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过程与方法】在应用和体验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理解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认识智能工具与普通工具处理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魅力。
能在应用和体验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前沿技术积极学习和使用的态度,激发对人工智能未来的追求。
4.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操作体验信息智能工具,了解信息智能处理工具工作过程和简单原理。
结合操作体验,理解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两个研究领域。
能够针对案例,分析其原理和所属研究领域。
【教学难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二)学生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对信息智能工具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同学具备了如手写输入、翻译软件的使用经验。
学生对信息智能处理兴趣浓厚,有追求前沿技术和动手实践操作智能信息工具的强烈愿望。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本节采用的流程来组织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以学生操作体验为主,在操作中通过分析人信息智能处理工具工作过程、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学校执教教师课程内容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课程学时 1 课时所属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对象高一年级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广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第四章第二节。
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让学生对智能工具有一个初步地体验和了解,也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的开设作有益的铺垫。
本节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形成感性认识,并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对智能处理工具有一个主动认知的能力。
根据课本内容以及基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选择了几种智能处理工具让他们进行体验式实践。
本节采用了“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 应用展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的线索组织内容。
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节教学的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这一教科书的学习方法和特点有了一定的掌握。
特别是进入第三章的学习之后,已了解在不同的处理需求下,学会正确地使用不同的处理工具来处理不同的信息。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并不熟悉,所以在教学中我引用了生活中的处理工具,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先进行体验后进行知识的讲解,注重学生的“启蒙和兴趣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初步掌握智手写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工作过程或者工作原理;(2)了解智能处理工具的应用领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操作手写输入软件、体验游戏、尝试使用翻译软件、与机器人聊天等活动,体会人工智能的魅力及其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智能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在课堂的教学应用和体验中,体验其神奇魅力及形成对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前沿的探索要求;(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用和体验手写识别、机器翻译和与机器人聊天等智能工具。
难点:理解手写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诱思导学法、实践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六、教学媒体选择一、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手写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1.模式识别技术【案例1】小军正在准备一个作文,用键盘打字的时候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键盘上,导致键盘无法使用。
那小军怎么才能完成这份作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帮助小军的方法?【活动探究一】利用文通慧视小灵鼠软件用鼠标进行手写输入输入以下10 个汉字基本任务:木、天、石、雪、淼、睿学生思考回答手写板提高任务:饕、餮拓展任务:囧、槑学生参与演示手写板书写【思考】1、总共识别出个汉字,识别的准确率有多少?汉字2、对于书写不规范,笔画不全的汉字手写板能否识别?3、对于网络字、特殊符号、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或不规则图形,手写输入软件能否识别?影响识别率高低的主客观因素分别有哪些?【活动探究二】活动类比“心有灵犀,你写我知”两人一组,相互在背后写字,猜出对方所写的为何字。
学生体验回答:【思考】你是如何识别出对方所写的字,经过了哪几个过程?信息输入→预处理→特征分析→特征匹配→显示结果【原理总结】(1)手写输入汉字的神奇效果,智能手写输入是人工智能技学生体验猜字游戏术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所采用的是模式识别技术。
(2)模式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物体、图像、语音、在实践中感受智能手写输入信息处理的过程。
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
(3)智能手写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猜字的学生概括对模式识别工作流程的理解。
【应用价值总结】虽然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手写板”的识别率还不足100%,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具备了使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对于手残人士,语音输入使汉字录入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学生学习了解模式识别技术对活动中所涉及的原理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知识(模式识别技术)。
操作体验:自然语言理解2.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学科分支,人工智能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如:自然语言理解【案例2】小军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作文,他想把这篇作文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了解自然语言理解工具的使用技术翻译成英文发给外国的朋友,但是小军的英文翻译水平有限,用翻译软件翻译方法和应用效果。
现在他向大家求助,请大家思考一下怎么样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活动探究三】让电脑给我们当翻译助手,把小军的文本文档翻译成英文,然后将该英文内容再次翻译成中文,大家考察一下机器翻译的准确性,探讨机器翻译的优缺点?思考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百度翻译:(教师提示引导,提供翻译软件)【思考】①比较“人译”与“机译”的不同之处。
②简介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学生体验机器翻译让学生理解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在实践中感受人机对话的智能信息处理过程。
【活动探究四】与小i 机器人聊天【引入】大家都喜欢使用聊天,下面请大家与小i 机器人聊天。
【思考】通过实践,引导学①你觉得你的机器人朋友聪明吗?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体验与机器人聊天,生有目的地探究,②在人机对话中,有没有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你对机器人的并回答问题。
回答满意否?【原理总结】翻译软件、人机对话主要采用的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技术。
【流程归纳】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当我们输入一段话,机器人首先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然后根据并利用它所具有的知识,生成一段文字,给出回答。
它与模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
【不足之处】感受自然语言理解工具的特点和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
对活动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做到知其然,也能初步知其所以然。
在对话中我们发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理解这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产品的不足之处。
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技术上的问题,人机对话的过程可以导致对信息处理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
附:机器翻译实例桃都花开新时代快来刘台一睹桃花美颜吧双飞燕子归来时,灼灼桃花照水开。
4 月4 日,中国肥城第十七届桃花节在肥城市刘台桃花源景区开幕。
市民、游客接踵而至,一睹桃花美颜。
本届桃花节以" 桃都花开新时代" 为主题,更富内涵、更具特色、更加出彩。
活动设计更注重与游客的心灵沟通,形成共鸣,游客在畅游花海的同时,共襄文化盛宴。
本届桃花节将持续到4 月25 日,期间陆续举办2018 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暨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联盟揭牌仪式、桃花节经济合作洽谈会和首届" 桃花宴" 创意烹饪大赛,将" 桃文化之乡" 这一品牌发扬光大;以百人旗袍秀、百人广场舞、百人水兵舞、百人街舞、百人拉丁舞等为主要内容的" 千人快闪" 艺术大接龙活动,舞动桃乡情;秒拍微视频创意大赛,用创意视频捕捉肥城之美,让游客在参与中尽享桃都欢乐。
肥城六中共享单车翦云山孙伯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国肥城第17 届桃花节暨2018 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开幕式在刘台隆重举行!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巩固练习题1、在人机围棋大战中,Google 公司的阿尔法狗以4:1 的比分轻松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说明()A、博弈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应用B、人工智能近几年突飞猛进,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C、电脑已能像人脑一样思考D、人工智能已远远超过了人的智能2、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A、使用打印机打印文本文件B、使用office 助手进行Excel 数据分析和计算C、使用机器翻译软件进行英汉文档翻译D、利用自然语言网站,进行语言对话3、下列实例中,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是()A、通过语音录入文本B、与父母电话聊天C、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D、按导航仪的语音提示驾驶汽车4、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是()A、识别图像中的字符B、将文本文件转换为图像文件C、识别文本中的字符D、将印刷的书刊扫描成图像文件5、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能听懂我们的讲话,并进行回答或跳舞等,这是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A、语音识别B、OCR 字符识别C、计算机博弈D、机器翻译6、某单位考勤管理中使用的“刷脸”机,主要使用了人工智能中的()技术。
A 专家系统B 模式识别C 机器翻译D 自然语言理解7、目前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足球机器人通过自身的扭像系统拍摄现场图像,分析双方球员的位置、运动方向以及与球门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足球机器人具有图像数据的获取、分析能力② 足球机器人的研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③ 足球机器人具有人的智能④ 足球机器人既有逻辑判断能力,又有形象思维能力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8、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考场时,需要通过指纹核实身份,这是应用了下列哪个技术()A.人工智能技术B.机器翻译技术C.模式识别技术D.手写输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