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3P000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学分:4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本课程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技技术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学习后继专业课,培养造就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其具体应用;1.2 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1.3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1.4 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
2.专业技能目标2.1 运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有机反应的可行性;2.2 运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2.3 运用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部分有机反应的机理。
3.专业素质目标3.1 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并具备基本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平;3.2 具有良好的有机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从有机化学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3 具备基本的从事有机化学科学研究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09058_普通化学教学网教学大纲
制定改进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计 划和措施,明确改进目标和时间表。
持续改进
建立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不断跟踪 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情况,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实 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22
06
课程特色与创新点
Chapter
2024/1/27
23
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实验设计
根据作业的难度、完成质量、提交时 间等因素进行评分。
2024/1/27
12
期末考试形式及内容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 时间为2小时。
2024/1/27
考试内容
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 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 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型分布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计算题等,其中计算题 占比较大。
13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比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30%,其中课堂表现占 10%,作业完成情况占 10%,实验报告占10% 。
2024/1/27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 绩的70%。
总评成绩计算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成绩 ×70%。
14
04
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
Chapter
通过设计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工业、环保、医学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 的应用。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质。
2024/1/27
24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301专业名称:化学(Chemistry)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扎根兵团,立足新疆,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系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良好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在中学、社会教育机构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化学及相关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管理及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身心健康,认同教师职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目标2: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化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熟练掌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标3:教学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语言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基于课程标准指导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目标4:综合育人能力具有全程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中能够贯彻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具备综合育人的能力。
目标5:反思和合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善于反思、合作、实践,能够主动投身基础教育改革并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
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毕业要求1.遵守师德规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化学专业课程信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专业课程信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专业课程信息课程类型:院系公共必修课-B类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有机化学2-1 2 B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合成、性能、反应机理。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掌握对已知或未知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成路线,研究反应机理,研究合成得到的有机化合物的新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有机化学2-2 4 B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同学应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重要的反应机理、掌握电子效应并能预测反应的活性和方向性、设计合成新化合物、分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结构化学 3 B课程内容的两大核心内容—电子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化学学科的学生在更深层次理解化学本质的阶梯,在化学课程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使学生从更高水平上理解各种化学的现象。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2-1 3.5 B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化学中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2-2 2.5 B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化学中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实验2 B2-2《物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学会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化学史课程简介
《化学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化学史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要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近现代的中国化学、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各个时期化学研究状况给予历史分析,判明重大发明产生的原因和前提条件,熟悉化学发展各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渗透化学学科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与科学方法,,评价过去科学家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探索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揭示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与脉络,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自然科学问题,形成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学会从历史的观点理解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学习化学史不仅能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且对其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复合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①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产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
②学会从历史的观点理解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③熟悉化学发展各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④学习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并在探论化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交流革新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⑤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自然科学问题。
教材:张家治主编《化学史教程》第三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教参:何法信主编《化学史纲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8周嘉华等编《世界化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讲授\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包括:主卷成绩(笔试)、副卷成绩(论文或课后心得)和平时成绩(作业、考勤)。
《化学史》课程主讲教师基本情况余天桃,女43岁,临沂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化学史、化学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以及化学发展史和有机合成研究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史》、《化学与社会》等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能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独立制作课件,网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习题解答、动画演示、教师答疑等,网址:http://211.64.240.18/chem/youji/index.htm,设有有机化学教学论坛,及时进行网上适时交互式教与学,多年来教学质量评价优秀。
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研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高层次的中学化学教学的专门人才。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化学课程研究60学时 3 学分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60学时 3 学分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60学时 3 学分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科学方法论40学时 2 学分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40学时 2 学分中外化学教育史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3.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
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纪录。
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
化工系 课程
化工系课程
化工系的课程主要涵盖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催化原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化工系课程:
1.无机化学: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
是化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2.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科
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
3.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
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
4.物理化学: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物
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5.化工原理: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包括流体流
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工程等。
6.化工热力学:研究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和过程,包括物质的
热性质、相平衡、化学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7.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工程问题,包括反应器的设
计、优化和控制等。
8.化工分离工程: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
取、吸附、离子交换等。
9.化工传递过程: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规律,
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
10.催化原理:研究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催化剂的
设计、制备和应用等。
此外,化工系还可能包括一些选修课程,如环境工程、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综合利用、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安全工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以适应不同领域的化工生产和研究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高校和地区的化工系课程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课程设置还需根据所在高校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
化工专业选课说明
化学工程系
钮根林
专业选修说明: 1.选修学分要求
(1)选修课程要求修满27学分。
(2)要求至少取得10个通识教育选修学分,其中至少包括6 个人文素质教育学分。 (3)要求从本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取得17学分,其中需从A 组同一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专业类公共
课程B组或C组至少选8学分,D组数学类课程中至少选
每个方向的公共课根据自己兴趣和就业取向选择。
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方向,建议选修《化工过程模拟》、
《分离工程》、《化工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原必
修课)。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新增开课程《夹点分
析与过程能量集成》、《清洁油品生产技术》、《重质 油加工技术》、《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等。
《石油加工概论》可以作为煤化工和化工过程安全方向
谢 谢!
化工 过程 03109 化工工艺学 3.0 48 安全 方向 化工风险分析与 03430 2.0 32 评价 A:专 业类核 03105 煤化学 心课程 煤化 工方 向 03120 煤化工工艺学 石油 03128 石油炼制工程 化工 方向 03109 化工工艺学 2.0 32 4.0 64
12
32 64
2.0 32 32 2.0 32 32 1.0 1.0 周 2.0 32 32 2.0 32 32 0.5 16 2.0 32 32 1.5 24 24 2.0 32 16 2.0 32 32 2.0 32 32 2.0 32 32 3.0 48 48 2.0 32 32 3.0 48 48 2.0 32 32 16 16 1.0 周
第一学期2学分,通识教育类; 第二学期4学分,通识教育类,经济管理类; 第三学期3学分,数学类、专业类; 第四学期5学分(必修课较多),通识教育类; 第五学期4-6学分(专业课较多),专业类2-3门; 第六学期完成绝大部分选修学分,主要选专业类课;
化学(一本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一本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人: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化学(一本师范),1132。
审核人: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基础扎实、知识面 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 “会教学、能探究、善管理”的现代新型中学化学(科学)教育工作 者,以及能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 35 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 1.1 公共基础知识 1.1.1 具备较丰富的哲学、历史、环境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1.1.2 具有体育、美术等的基本艺术素养,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身体和心理健康。
1.1.3 具有军事、卫生以及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
了解知识产权与相关的法律与法规。
1.1.4 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
1.1.5 具有计算机和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2 学科基础知识 1.2.1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物理(含力学、光学、电子与电路等)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技能与方法。
1.2.2 掌握一定的工程科学如化工、材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1.2.3 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其它相关化学分 支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2.4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工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 技能; 1.2.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1.3 专业知识 1.3.1 教师教育层次。
1.3.1.1 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学化学教学法、初中科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化学 实验研究、化学学习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1.3.1.2 掌握生物、环境以及地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教务处化学学院(2016)目录第一部分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走进化学世界》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学文献与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科教学(化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科教学(化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专业代码:045106一、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化学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英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1.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3.化学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2学分)5. 化学课例研究(2学分)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1)化学发展史(2学分)(2)化学学习论(2学分)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1)化学试题研究(2学分)(2)化学教育发展前沿专题(1学分)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2)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四)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9版)8.30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70301 专业名称:化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熟悉现代教学技术,掌握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同时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胜任中等学校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或其它工作。
具体培养规格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体魄,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以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5.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6.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化学教育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
7.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8.掌握一种外国语,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中学化学教学法、化学工程基础、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与国防教育、教育实习、化学工程见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构成比例七、其他说明1.本专业修够185学分方能毕业。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乐教、懂教和善教的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师。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通识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学习和掌握化学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熟悉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应用前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4.学习教育创新理论,掌握“以生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信息学及上述课程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8 0 0 0 0 0 0 8 0 见习 4 4 0 1 1 1 1 0 0 0 毕业论文(设计)16 16 0 0 0 0 0 0 8 8 复习考试12 0 2 1.5 2 1.5 2 1.5 1 0.5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 4.5 0 0.5 0 1 0 1 1 1 0 课程教学113 157 15 17 17 17 17 17 3 10 小计164 188 21 20 21 20 21 20 21 20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13 201 136 153 0 0 0 0 703 24 专业类必修课188 356 442 225 272 118 0 0 1601 54.6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136 359 655 102 187 1439学生应修0 0 0 34 85 238 0 68 425 14.5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51 51 51 0 51 204 7 小计401 557 578 463 408 407 0 119 2933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3 11 8 11 0 0 0 0 43 27.4 专业类必修课10.5 17.5 21.5 11 13 4 0 0 77.5 49.4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8 20 37 6 11 82学生应修0 0 0 2 5 13.5 0 4 24.5 15.6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3 3 3 0 3 12 7.6小计23.5 28.5 29.5 27 21 20.5 0 7 157 100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1 0 34 4 1 理31004001 高等语文 1 3 51 0 0 4 1 文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0 0 2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0 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0 15 1 1 文31001003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2 3 51 0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0 0 2 33001100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4 0 10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0 0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0 17 1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0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0 0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0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0 0 2 33003100 1 体340000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0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0 0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0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其中:线性代数B(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概率统计B(第三学期开设)2个学分、文科类的课程4个学分、艺体类课程2个学分、其余2个学分由学生自主决定选择。
化学专业课程一览表
化学专业课程一览表化学专业是一门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学科,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方向的研究内容。
在化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化学专业常见的课程。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有机化学中,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合成方法等内容。
这门课程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基础,探讨了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有机合成的方法。
有机化学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例如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有机合成的条件等。
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化合物在合成药物、生物活性分子等方面的应用。
另一个重要的课程是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学生将学习无机元素的周期表、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组成等内容。
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无机化学,可以了解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为他们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物理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学生将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和量子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物理化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
通过物理化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他们从事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一门实验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将学习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分析化学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试剂的反应,判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定量分析则是测定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等。
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学生将掌握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他们从事实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化学专业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课程,例如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环境化学等。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中科大化学系 课程安排
中科大化学系课程安排
中科大化学系的课程安排通常涵盖了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
学生在学习化学专业时,会接触到一系列相关的课程,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中科大化学系的课程安排进行详细介绍。
1. 基础化学课程,基础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原理、化学实验等内容,学生将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有机化学课程,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内容,同时也会学习相关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
3. 无机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是另一个重要的化学分支,学生将学习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
4. 物理化学课程,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将学习化学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内容,掌握化学反应的动力
学原理和热力学规律。
此外,中科大化学系的课程安排还可能包括实验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科研方法论等课程,以提升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中科大化学系的课程安排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者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化学原理
20440352
无机化学实验A(1)
20440582
无机化学
20440362
无机化学实验A(2)
20440492
分析化学
20440462
分析化学实验
20440104
有机化学A(1)
20440142
有机化学实验A(1)
20440113
有机化学A(2)
20440242
有机化学实验A(2)
20440524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 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 取得 6 学分。
2. 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一般文化 素质教育课,除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伦理、 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人生与 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13 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 1-2 学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 5 门或 8 学分,建议其中 1 门为新生研 讨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2) 体育(2) 微积分B(2) 大学物理B(1) 有机化学A(1) 无机化学实验A(2) 无机化学 合计:
学分 3 2 1 4 4 4 2 2
周学时 2 2 2 4 4 4 4 2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微积分
化学学院专业选修课程简介
化学学院专业选修课程简介《微型化学实验技术》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2190020课程名称:微型化学实验技术(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1.5学分、30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设置的目的: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微型化学实验,使其对此新技术的发展有较全面认识。
基本掌握微型化学实验操作技术,并能从现有的教学条件出发,设计和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全面培养他们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的能力,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从而为中学化学的教学改革及化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培养探究性、创新性的基础教育师资。
修读的要求:掌握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等内容,并在完成中学化学教学法并研究初中、高中新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学习此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微型化学实验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的化学实验新方法,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微型实验的发展、微型仪器的特点、功能和微型实验操作技术;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设计中学微型化学实验。
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沈戮等《微型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6主要参考书:1. 朱绮琴等《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82. 贤景春等《微型化学实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53. 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2《环境化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2190030课程名称:环境化学(Rnvironmental Chemistr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1.5学分、30学时开课学期:第7学期设置的目的: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
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urriculum and Material in Secondary School )(必修3学分)
“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课程是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修课程。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运用当代先进的课程理论,反思当前中学化学课程设计与评价、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制与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当代中学教学范式的构建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以提高教育硕士对中学化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能从更高的视野和理论水平上审视当代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本课程主要包括当代主要的课程论、中学化学课程的设计、中学化学课程评价、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学化学教材编制与分析研究、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和方法、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及现代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
1.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策三. 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贺湘善等. 化学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施良方. 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施良方. 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吴文侃等.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新思考化学课程网
15.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Chemical Instruction Design and Cases
Analysis )(必修3学分)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课程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题研究、案例讨论和教学设计等多种学习方式亲身对当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改革的一
系列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例如,基于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基于STS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等)进行参与式学习,真正形成和建立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提高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 王磊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磊胡久华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磊刘克文等主编,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磊等翻译。
中小学科学教育——基于项目的策略和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吴俊明、徐承波.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各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的期刊
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化学学习的理论与方法(The Study on Learning Chemistry)(必修2学分)
本课设有科学学习理论简介、化学学习动机研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机制和有效策略、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迁移与化学问题解决、化学探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等专题内容,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与化学学习的实际密切结合,并针对化学学习的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1.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皮连生等.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王磊等.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D.P.奥苏贝尔著.佘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The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of Chemical Education)(必修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掌握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对测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解释;了解中学化学习题及考试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趋
势;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与进展。
培养学生从事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的初步能力。
本课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是教育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是如何利用教育统计软件处理化学教学研究的数据资料;第三是中学化学试题与考试的编制及结果分析;第四是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简介。
主要参考书目:
1.周谦主编,教育评价与统计,科学出版社,1997
2.刘知新主编,王建成著,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周青主编,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06
5.李文玲,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实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Modern Chemistry and Basic Chemical Education)(选修3学分)
本课程以专题构架,主要包括: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现代化学的视野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肖超渤、胡运华.,高分子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戴数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叶大均.能源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日本高分子学会高分子实验学编委会主编.李福绵译,功能高分子,科学出版社,1983
王明星.大气化学,气象出版社,1999
王连生.环境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王荣国等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化学教育研究设计与方法( Methods and Design of Research on
Chemical Education)(2学分)
本门课主要包括,查阅国内外有关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了解化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类型,学习不同类型化学教育研究的范式和案例,掌握调查、访谈、实验、数据分析、模型建构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国内主要大学的化学课程教学论专业学位论文
台湾科学教育研究学刊
化学教育杂志
国外科学教育杂志
化学史(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选修1学分)
该课程是一门主要介绍化学事实、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以及化学基本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
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介绍和分析化学科学的萌芽、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和现代化学的发展三个阶段中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和主要代表人物,使学生了解这些重大发现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掌握化学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理解和尊崇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对化学科学的本质性认识。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何法信,化学史纲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周嘉华,世界化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4.山冈望(日),化学史传,商务印书馆,199
5.
5.郭保章等,中国化学教育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6.张文朴,从金丹术到工业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