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记类散文的阅读
【课外阅读】古代传记文学
【课外阅读】古代传记文学通过学习《高中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这门课程,我体会到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传主与作者是传记作品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
如果说,传主是一束灿烂的阳光,那么,作者就是各具特色的棱镜,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同一传主不同的灵魂风貌。
古代传记类散文教学必须要凸显人物,首先要紧紧抓住传主形象,在作品所截取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和行动中,透过作者精当的刻画和细腻的描写,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审视传主的一生,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
教材所选的传记类文章,大都是典范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选材得体,裁剪有度,繁简详略,因情而定。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蔺相如在秦赵斗争中为维护赵国尊严而勇敢机智地和秦王斗争的英勇行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高尔基曾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梳理传记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还需要教师适时补充、适当拓展。
“重视对作品形象的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以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而言,如果仅以《鸿门宴》一文而论,不少教师则习惯性地将项羽概括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等武夫形象,看到的更多是他的性格缺陷。
其实,司马迁在《项羽本记》中突出写了项羽三件大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教授《鸿门宴》,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选读其他相关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巨鹿之战写项羽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反秦斗争中众望所归的英雄人物;鸿门宴写项羽天真坦率、优柔不忍、以至轻纵敌手,养虎贻息的坦荡胸怀;垓下之围写项羽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刈旗,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单凭个人之勇,终于陷入四面楚歌,因而不得不引剑自刎的悲剧结局。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了解传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层次关系。
分析文章逻辑
理解传记中事件的前后顺序和因果关系,探究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04
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营造文言文阅读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言文的 魅力。
故事导入
选取传记类文言文中的有趣故事或情节,引导学生阅读并分享,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VS
词义推断
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生词或难词的含义 ,利用已知词汇理解整句或整段的意思。
分析人物形象
关注人物言行
通过传记中人物的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如《史记》中的项羽、 刘邦等。
比较不同传记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比较不同传记中同一人物的形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人物的特点和历史 地位。
把握文章结构
人生轨迹。
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
总结词
通过比较阅读同类作品,可以发现不同传记的写作风 格、叙事方式、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提高 对传记类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详细描述
在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时,可以寻找一些同类作品进行 比较阅读,如同一时代不同人物的传记、不同时代同 一类型人物的传记等,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理 解传记的写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对传记类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05
传记类文言文的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背景的拓展阅读
总结词
了解传主所处的历史背景是理解传记的关键,通过拓展阅读相关历史背景的资料,可以 更好地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在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时,可以寻找一些与传主所处时代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史书、文献 等,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政治环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传主的言行举止和
浅谈古代传记类散文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意义
浅谈古代传记类散文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意义作者:甄志军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3期作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由于所处环境的封闭,课业繁重,中学生对生活观察很少,缺少对生活的感悟,于是写作素材贫乏,导致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如何立足现实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代传记类散文,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是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如果教师在从事文言文教学时,既能培养学生古汉语阅读能力,注重文言文词汇、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吸收其丰富营养,培养良好语感和语文素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那对解决写作难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评点历史人物,提高评价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判断文章优劣的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观点正确、思想深刻。
在每一篇文言文教学完毕之后,如果能够就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何启示,在今天有哪些现实意义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就能够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能把握作品表面的内容,而且能够弄清作品背后的内容;如果能联系作者当时的生活情况、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相关的其他资料来讨论思考,就能形成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评价。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二、学习古人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作文是学生思想的体现。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关系。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很多,阅读文言文就是其中的一种。
文言文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廉颇的负荆请罪,苏武的不负国家重托,至死不屈,……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民族品质。
古代散文名篇
古代散文名篇古代散文,亦称文言散文,是以古代汉语为表达工具的散文形式。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从古文、骈文到散文的演变过程,产生了许多经典名篇。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篇古代散文名篇。
第一篇:《韩愈帖》“昔之华而不实者,文也;今之华而不实者,学也。
”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创作的《韩帖》中的名句,是他对当时文风浮华空洞的批判。
《韩愈帖》这篇散文以清新简约的语言,直接表达了韩愈对文风虚浮的不满,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学以实用的论点。
这篇散文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启示人们反思学问的本质与价值。
第二篇:《陶渊明集》陶渊明被誉为“农耕之圣”,他的散文代表着魏晋时期田园风光的绝佳描写。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农耕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作者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篇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质朴自然的风格,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生共鸣。
第三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散文的巅峰之作。
这篇散文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建筑、景色和历史的描写,展示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和壮志凌云的气概。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雄浑的气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美的享受。
第四篇:《陈涉世家》《陈涉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传记散文,对陈胜、吴广等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事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叙述。
这篇散文以沉稳的笔触,完整地再现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和背后的历史背景,既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又给人以时代的启示。
以上是我为您整理的几篇古代散文名篇,它们以不同的主题、风格和时代背景展示了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希望您对这些名篇有所了解,并通过阅读它们,感受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感。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十本历史传记类书籍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十本历史传记类书籍历史传记类书籍是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生平、思想和影响力的重要资源。
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这样的书籍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了解历史,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人物的尊敬和理解。
以下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十本历史传记类书籍的推荐。
1.《唐宗宋祖》- 罗贯中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唐朝和宋朝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帝王的故事。
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和对国家的贡献。
2.《冯梦龙传》- 冯梦龙这本书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自传体小说,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一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传统。
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冯梦龙的人生经历,更好地理解明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
3.《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这本书讲述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传奇故事。
海伦·凯勒因为丧失视力和听力,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这本书能够激励中学生克服困难,追求梦想。
4.《马可·波罗传》- 马可·波罗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旅行家和探险家马可·波罗的冒险历程和对中国的描述。
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和历史。
5.《安妮·弗兰克日记》- 安妮·弗兰克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在纳粹德国的隐藏期间写的日记。
通过这本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纳粹统治下犹太人的遭遇,以及安妮坚强的精神。
6.《毛泽东传》- 杨开慧这本书是对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平事迹进行的详细介绍。
中学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7.《林肯传》- 卡尔·桑德堡这本书是对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对美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和亚伯拉罕·林肯的伟大成就。
8.《曼德拉自传》- 尼尔·鲍兹曼这本书是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自传,详细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反种族隔离斗争和被捕入狱的经历。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古代传记的阅读与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古代传记的阅读与整理古代传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六年级语文下册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
学生们通过阅读古代传记故事,能够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因此,在六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古代传记时,重点预习、阅读及整理古代传记,对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预习古代传记的重要性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针对六年级语文下册的古代传记,学生们应该在课前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预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传记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力和阅读效果。
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使用查阅资料、读相关故事、观看纪录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积累。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可以对故事内容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阅读和整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古代传记的阅读方法1. 抓住故事主线:在阅读古代传记时,学生们首先要抓住故事的主线,理解传记的基本情节。
通过把握主要人物的经历和事迹,可以更好地理解传记的主旨和作者的叙述意图。
2. 注意人物形象的描写:古代传记中的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在阅读时应该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细节描写。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传记的整体效果。
3. 理解文化背景:古代传记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生平记述,同时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有密切的关联。
学生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理解传记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相关的文化背景,这对于理解传记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4. 探究生活道理:古代传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道理和人生智慧。
学生们在阅读时可以思考传记中人物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
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三、整理古代传记的方法与技巧1. 建立框架:在整理古代传记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
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将传记分为不同的部分,如人物背景、重要事件、人物性格等。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这可是咱们语文学习中的一道“特色菜”呀!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文言文,脑袋就开始嗡嗡响。
但其实呀,传记类文言文就像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神秘大门,只要咱们掌握了钥匙,就能轻松走进去,看到那些古人的精彩人生。
就拿《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来说吧。
蔺相如,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渑池之会上让秦王都对他刮目相看。
他那“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坚决,是不是让你也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还有廉颇,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一开始因为嫉妒蔺相如职位比他高,扬言要羞辱他。
可当他知道蔺相如的大度和以国家为重的心思后,又能负荆请罪,这知错能改的精神是不是也挺让人佩服的?我记得之前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眼睛瞪得大大的,听得特别入神。
等我讲完了,他还凑过来问我:“老师,那蔺相如后来怎么样啦?”我就告诉他,蔺相如一直为赵国尽心尽力,廉颇也和他一起为保卫国家立下了不少功劳。
这孩子听完,一脸满足的样子,好像自己也跟着古人经历了一番风雨似的。
咱们再来说说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首先,得把那些生僻字和字词的意思搞清楚。
就像走路得先把绊脚石搬开一样,不然一磕一绊的,怎么能走得顺畅呢?比如说“孰与”这个词,在很多文章里都出现过,可别理解错了它的意思。
然后呢,要理清人物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传记嘛,就是讲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这个人跟谁有交集,发生了什么大事,一件一件弄清楚,就像给一个拼图找到正确的位置。
还有哦,要注意文章里的细节描写。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者一句话,就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鸿门宴》里,刘邦在危急时刻“起如厕”,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其实透露出他的机智和灵活。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让同学们自己试着翻译一段传记文言文,有个同学把“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翻译成了“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熟”,全班同学都笑翻了。
从那以后,大家对“孰与”这个词可是记得牢牢的。
屈原列传读后感
屈原列传读后感《屈原列传》是先秦时期的一篇传记性散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的一生。
他忠于赤心的为楚国奉献了他的智慧和才华,但最终却因被谗言陷害而自尽,以身殉国。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受震撼和启迪。
屈原是一个有着崇高志向和赤子之心的人。
他致力于楚国的国家事业,并且用自己的文学才华为楚国人民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
他深爱着楚国,可是却因为没有得到信任和支持而备受打击。
屈原的忠诚和专注是我所深敬佩的,他不顾一切地为楚国付出,但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虽然他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形象却永远地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是一部社会风气的写照。
楚国政治的腐败和短视,是导致屈原悲剧发生的根源。
他的才华和智慧没有被充分利用,他的忠诚和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屈原的遭遇给我很大的震撼,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也像屈原一样,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关注。
这让我深思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
屈原的才华和思想在文章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他的诗篇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楚国的热爱和忧虑。
屈原的诗句之美,让我更加欣赏他的文学才华。
屈原的思想理念不拘一格,他提出了“儒家之学博而不精,墨家之学精而不博,道家之学无所不精”这样的观点,表明他对儒家、墨家和道家学说的思考与创新。
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感染力,在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阅读《屈原列传》,我对屈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古代楚国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情节紧凑,语言简练。
文中穿插着屈原的诗句,使整篇文章既有文学美感又有历史参考价值。
对于喜欢历史和文学的我来说,这篇文章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
在读完《屈原列传》后,我不禁对屈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国家,虽然最终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他却成为了古代楚国历史上的一位英雄。
浅谈古代传记类散文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意义
就文章观 点是否正确 , 认 识 是 否 全面 , 感情是否健 康 , 对 读 者 有 何 启 示 .在 今 天 有 哪 些 现 实 意 义 这 些 问 题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 就 能 够 对 作 品 本 身 内 容 有 准 确 的 把 握. 不仅 能把 握作 品表面 的内容 . 而 且 能 够 弄 清 作 品 背 后 的 内容 : 如果 能联 系作者 当时 的生活情 况 、 作 品 的 时 代 背 景 以 及 与 作 品 相 关 的 其 他 资 料 来 讨 论 思 考, 就 能形成 正确 、 深刻、 全 面 的认 识 评 价 。 经 过 长 时 间 的积 累 .学 生 的 思 辨 能 力 和 判 断 能 力 自然 就 会 得 到提升 。
譬 I 大 语 文 论 坛 ・ 教 学 一 线
好处 是能够 以读带写 。 以写 促读 。 更 利 于 写 。 具 体 做
法是 :
课程 服务 , 使 得 教 师 专 业 能 力பைடு நூலகம் 到 发 展 , 学 校 的 特 色
得 以彰 显 。 ★作 者 单 位 : 黑 龙 江 大 庆市 第 五 十 六 中学 。
1 . 模仿课文
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 们学 的一 篇
篇课文 . 都是比我们渊博的人写出来 的。 也 是 比 我 们 更
有 鉴 赏水 平 的 人精 选 出来 的 。所 以我 们 模 仿 这 些 文 章
来作文是必要的 . 把 课 文 当 作 最 好 的 模 仿 的对 象 . 当 作
最 好 的 写作 指 导 老 师 。 2 . 感悟 荚文 人对 事 物 的 感 悟 能 力 是 很 强 的 . 而 且
译能力 . 又能引导学生吸收其丰富 营养 , 培养 良好语 感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一、要把握人物的名、字、号人物传记类的开头几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开头,如2004年选的许逖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2008年选的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2010年选的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2011年选的张文瓘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都简略地介绍人物的字和哪里人,特别是单个的字,在下文中常常会出现,因此你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如果是断章取义就会出现翻译的错误,所以一开始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就要留心人物的字,这对考查时出现在翻译的句子里是很有用的。
如2009福建卷考的是《张自新传》,其中有要求翻译的句子: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如果你注意到人物传记的开头: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就很清楚句中的“鸿”是张自新的原名,翻译成: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如果不仔细阅读,翻译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了。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
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名和字一般由意义上的联系。
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代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要熟悉官职变动常用的词语。
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写主人公一生的身世沉浮,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官职的变动的词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是有助于阅读和理解的。
2008年浙江卷中考了白居易传,在实词的解释中有这样一道题目: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2.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13.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14.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15.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如果你熟悉人物传记中官职的变动,你会很快判断出“致仕”的意思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明代传记散文阅读训练设计四篇
明代传记散文阅读训练设计四篇这组稿件,是本人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新课程报社联合编辑出版的《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编辑约稿,利用国庆长假空闲而作,网友转引,诚请注明出处。
当然,对文本的解读、译注以及设题、解答,限于个人孔见,疏漏、舛误在所难免,现公诸博客,亦有求得高人指正的期待。
一点感言: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体系中,传记文学被列为选修课程的一种,这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发教材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除《史记》之外,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传记散文,也不乏可读之作。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材,传记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又以历朝官修的史书中的人物传为多,而真正出自一家之言的、能充分彰显立传者个体思想立场、文学主张、艺术才情的文本,较为罕见。
因此,我选择了明代散文家专为个别人物撰写的传记来设计训练题目,以期为学生拓宽古代传记散文阅读视野提供一个方向。
这些传记笔法比较灵活,从叙事详略的剪裁、文脉思路的安排、描写技法的运用、遣词造句的匠心等方面来看,很鲜明地烙有太史公文章的印痕,同时又有作家本人的突出的特性精神。
如晚明名士陈继儒的传记文就隐隐透出“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的艺术追求,他笔下的赵瞻云也是一个明季有名的名士,是个艺人,文中以洗练的笔墨表现了赵的特立独行。
无佞舌媚骨的刚正之姿。
归有光文字朴素简洁,善于叙事,重细节勾勒,纤细入微,神态逼真。
他笔下的张自新,方正、自信,克尽孝悌之义。
高启的传记散文形象鲜明,感人至深。
他笔下的南宫生任侠尚气,以后又恬然静退。
文字有波澜,批判意味在篇末处暗露,耐人寻味。
张弼本是明代的书画名家,他为艺人杨埙立传,专从“义”字入手,写出他为袁彬鸣冤,与门达斗智等精彩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明朝朝廷政权争斗的残酷。
(071008)赵瞻云传.【明】陈继儒瞻云子者,姓赵,名淮,字源长,太仓人。
七龄而丧父,又七龄而丧母,遂自号曰瞻云子,志思也。
三娶三失偶。
性喜孤伴,好苦吟诵。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杨继盛传杨继盛在七岁时失去了母亲,庶母妒忌他,让他去放牛。
他在里塾里遇到读书的孩子,很喜欢,就请求兄长让他跟着塾师研究。
兄长告诉父亲后,父亲同意了他去研究,但他还是得继续放牛。
十三岁时,他开始跟着师傅研究。
家里很穷,他更加自我要求严格。
后来,他被贬为狄道典史。
那里是杂居的地方,人们不常识字,杨继盛选了一百多个有才华的子弟,聘请三经师教他们。
他卖掉了自己的马和妇女服装,用钱购买田地,资助那些学生。
当地有一座煤山,被少数民族占据,当地居民需要从两百里外买柴火。
杨继盛召集少数民族,告诉他们:“如果杨公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也会帮助他,更何况这座煤山呢!”少数民族信任并爱戴他,称他为“杨父”。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
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
③鬻:卖④市:买⑤资:资助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继盛经里塾B.请得从塾师学C.年十三岁D.家贫,益自刻厉2.翻译文中加点的词庶母()里塾()狄道()3.文中杨继盛为学生筹资的行为体现了什么?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4.解释文中的“龂龂然”和“染溪”分别是什么意思?A.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B.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C.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D.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褚玠的官场经历和品性特点。
4.文中提到的“高宗”是哪个朝代的皇帝?至之市,无案牍之劳形。
久之,目似瞑,撤屏视之。
褚玠少年丧父,是叔叔褚随将他抚养成人。
褚玠小时就有美好的声誉。
由于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他出任山阳县令。
高宗一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勉强同意了。
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
褚玠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
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许:才器许之许表示许多人都承认他的才能。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传记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传记类)文言文传记专题复习及阅读技巧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
一、分析历年真题: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一、客观题部分1.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
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 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古代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古代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古代人物传记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然而,阅读传记也
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
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传记的作者和时代背景可以影响到对
古代人物的描述和评价。
因此,在阅读传记时,我们需要了解作者
的背景以及写作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2. 分清事实和虚构。
在传记中,有时会夹杂着一些虚构的内容,如作者的想象、传说和谣言等。
因此,在阅读传记时,我们需要分
辨故事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以便在理解古代人物的真实形象。
3. 关注细节。
传记中往往有很多细节描述,这些细节也是了解
古代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阅读传记时,我们需要留意一
些关键的细节,如古代人物的行为、言语、思想、性格和环境等。
4. 学会比较。
传记中的叙述往往是有偏见的,每个人对同一件
事情的看法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阅读传记时,我们需要学会比较
和分析。
可以参考不同作者对同一个古代人物的不同描述来深入了解古代人物。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人物的形象和精神,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浅论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
下 那 一 个 个 不 朽 的传 奇 人 生 , 只有这样 . 教师们 、 学生 们 、 先 人 们才 能在“ 发了黄” 的 古 代 传 记 文 本 中 完 成 生 命 的 对 话 和 文 化 的传 承 。 古 代 典 籍 中无 以 计 数 的 人 物 . 他 们 或 者 一 心 为公 . 不 计 个人 私利 ; 他 们 或 者 清 廉 自守 , 政 绩卓著 , 受百姓拥戴 ; 他 们 或
l 学 术 探 讨
2 0 1 3 年 第 2 期 ( 总 第 1 7 4 期 )
浅论古代纪 传类散文 阅读教学
穆 红菊 ( 清河 县坝 营 中学 , 河北 清河 0 5 4 8 0 0 )
摘 要 :古 代 纪 传 类散 文 的 阅读 一 定 要 以品 味 语 言 为 基础 ,
中让 学 生 的 心 灵 得 到 感 染 . 产 生 兴 趣 四、 赏析 手 法 。 注 重 评 价
份 悲 天 悯 人 的人 文情 怀 咒 . 以 深切 的情 感 、 深邃的眼光 。 去 真 切 地 感 悟 历 史 车 轮
故事时语言里的“ 精华” . 从这些 隐藏的词汇中来窥见语言 的以 及故事的精妙之处 . 从 而 做 到 传 记 体 散 文 教 学 和 欣 赏 中的 所 谓 “ 治 大 国若 烹小 鲜 ” 。 比如 . 同样 写 某 人 死 了 . “ 薨 ‘ 崩 ‘ 死 ‘ 卒” “ 殇” “ 夭” “ 圆寂 ” “ 涅椠 ” 这些词语都是表达死 . 但 不 同 的字 在 不
同 的场 合 用 上 去 又 会 表 达 出 诸 如 爱 憎 、 信仰 、 卑 贱等 等 意 思 。 所 以在 从 事 古 代 传 记 体 散 文 教 学 的 时 候 要 多 多 留 心 和 玩 味 语 言
古代散文分类
古代散文分类以下是 6 条关于古代散文分类的内容:1. 叙事类古代散文呀,那可太有意思啦!就像司马迁的《史记》,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它不就是把过去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吗?让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古代那些波澜壮阔的事迹。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叙事类散文,我们怎么知道黄帝大战蚩尤是多么惊心动魄呢!2. 抒情类古代散文啊,那真的是情感的宝藏呢!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哇塞,那里面蕴含的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简直要溢出来了好不好!这就像是诗人在和我们面对面倾诉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呀,我们能不被打动吗?哎呀,你难道不觉得超级感人吗?3. 说理类古代散文嘞,可别小瞧它呀!像荀子的《劝学》,那道理讲得头头是道。
这不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耐心地教导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学习嘛!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学到好多宝贵的经验呢。
你说,要是没了这些说理,我们得多走多少弯路呀!4. 山水类古代散文呀,就如同美丽的画卷一般!像郦道元的《三峡》,把那山水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就是带着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嘛!你去看看,那景色描写得多逼真呀,好像我们自己都置身其中了呢。
难道你不想亲自感受感受那震撼吗?5. 传记类古代散文哟,是了解古人的绝佳途径呢!比如《苏武传》,把苏武的忠诚和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不就好像是在看苏武的个人纪录片嘛!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对他有更深刻的认识。
你就说,这样的传记类散文是不是特别有意义呀!6. 小品文类古代散文呢,小巧却又充满魅力!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简短而又有意境。
这就像一颗颗精致的小宝石,虽然不大,但却光彩夺目呀!你难道不觉得读起来特别有韵味吗?哎呀呀,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呢!我的观点就是,古代散文的这些分类各有各的精彩和价值,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和研究。
古代传记阅读的基本方法:五何法
何地?何事?
• • • • • 人物地点的转移,往往是写作层次的分界 人物地点的转移,往往是人物命运的变化 地点的变化,体现写作思路和写作主旨 几件事? 事件是表现人物命运和性格、品性的最重 要的载体 • 事件的概括方法是什么? • 以时间、地点的转换来概括事件
何主旨?
• 传记的人物品性往往就是主题 • 但要注意主题与写作目的之间的区别 •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 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 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 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 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 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 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 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 《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 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 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 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 请序。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 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 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 后嗣之愿云。
•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 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 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 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 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 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 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 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 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 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08-13 22:29:52|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高中课本中所选古代传记类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高考的需要,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所作的古代传记类散文作品实际上已逾百篇。
反思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
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二、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 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2. 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
3. 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
4. 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 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三、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包括高考范围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
四、感知方法
1. 通读。
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
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
词句意思和所熊脍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
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 圈画。
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
“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
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 跨“难”。
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
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
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
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
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 借助。
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
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五、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
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
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