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e24c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5.png)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以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土地整治项目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整治项目的流程。
一、项目立项阶段。
1. 项目调研。
在项目立项阶段,首先需要对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土地资源的保护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研,可以初步确定整治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项目立项申报。
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编制整治项目的立项申报书,并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立项申报书应包括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案、预期效果、投资预算等内容。
3. 立项审批。
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确定整治项目的立项,并下发相应的文件,明确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额、工期等。
二、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1. 项目规划。
在项目立项后,需要进行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内容包括整治项目的总体布局、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资源保护措施等内容。
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设计编制。
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整治项目的详细设计工作。
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预算等内容。
设计应符合国家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 审图批复。
完成设计编制后,需要将设计文件提交给主管部门进行审图批复。
审图批复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准备工作。
三、项目施工阶段。
1. 施工招投标。
在项目施工阶段,首先需要进行施工承包商的招投标工作。
招标内容包括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组织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等工作。
最终确定施工承包商,并签订施工合同。
2. 施工准备。
确定施工承包商后,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设备的调试等工作。
3. 施工实施。
完成施工准备后,可以进行整治项目的施工实施工作。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c482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6.png)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包括多个环节,需要经过认真的规划和实施,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下面将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 项目准备阶段。
在土地整理项目开始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
这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目标,进行初步的调研和评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预算和资金来源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农户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合法性。
2. 土地调查和测量。
在确定了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之后,需要进行土地调查和测量工作。
这包括对项目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调查和测量,以获取准确的土地信息和数据。
通过土地调查和测量,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3. 土地规划和设计。
在完成土地调查和测量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土地规划和设计工作。
这包括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式和布局。
在土地规划和设计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土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需求、环境保护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土地征收和补偿。
在完成土地规划和设计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土地征收和补偿工作。
这包括与土地所有权人进行协商和谈判,确定土地征收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土地征收和补偿的程序和工作。
在土地征收和补偿工作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征收和补偿工作的公平和合理。
5. 土地整理和调配。
在完成土地征收和补偿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和调配工作。
这包括对征收的土地进行整理和调配,确定土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方式,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
在土地整理和调配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土地的不同用途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排,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ed4d9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b.png)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土地整治项目可是个大事儿呢,这里面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可老有意思啦。
一、管理制度方面。
1. 人员管理。
咱就说在土地整治项目里工作的小伙伴们吧。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那都得有明确的职责呀。
项目经理就像一个大家长,要统筹全局,从项目的规划开始就得心里有数。
工作人员呢,就得听指挥,各自把自己手头的活儿干好。
比如说测量土地的就得认真仔细,要是量错了,那后面的工作可就全乱套了。
而且大家还得互相配合,不能各干各的。
就像打篮球一样,得有团队精神。
而且呀,对人员的培训也不能少。
新的技术、新的理念都得让大家知道,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2. 资金管理。
钱的事儿那可马虎不得。
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有规定的,可能是政府拨款,也可能有一部分社会投资。
不管是哪来的钱,都得有专门的账本。
每一笔支出都得清清楚楚,就像咱自己记账一样,今天买了个文具花了几块钱都得记下来。
而且在花钱的时候呀,要经过层层审批。
不能说谁想花就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比如说要采购一批设备,得先打报告,说明为啥要买,多少钱,有没有更便宜的选择等等。
要是有人乱花钱,那可不行,必须得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3. 质量管理。
质量那可是土地整治项目的生命啊。
从一开始的土地勘测,就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要是勘测的数据都是错的,那后面的规划、施工啥的就全都错啦。
在施工过程中呢,就得按照标准来。
比如说填土的时候,填多厚,用什么样的土,这些都有规定。
而且要有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他们就像质检员一样,时不时地就去检查检查。
要是发现质量问题,那就得及时整改。
可不能凑合,要是凑合着把项目完成了,以后这块土地在使用的时候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二、流程方面。
1. 项目申报。
土地整治项目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首先得有个申报的过程。
这个时候呢,就得有人或者有单位把这个项目的想法提出来。
比如说某个村发现自己村里有块地荒着怪可惜的,就想把它整治一下,那这个村就得把这个想法整理成一个申报材料。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方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373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2.png)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办公桌上,一摞摞文件、资料摆得整整齐齐。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今天,我要为大家呈现的是一份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项目实施内容(1)土地平整:对农村土地进行平整,消除高低起伏,提高土地利用率。
(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贫瘠、盐碱化等问题,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质量。
(3)灌溉排水:完善灌溉排水系统,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
(1)植树造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2)河道治理: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
(3)垃圾分类处理: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
(1)特色种植: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3)农民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三、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
2.调查研究:对项目区农村土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
3.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土地整治实施方案。
4.实施推进: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5.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四、项目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2.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3.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4.宣传发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5.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项目实施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农村振兴、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注意啦,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门道,这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也不例外。
土地整治业务流程
![土地整治业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353a5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3.png)
土地整治业务流程
一、立项阶段
1.政府部门立项审批
(1)确定土地整治项目范围和目标(2)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
2.确定项目资金来源和预算
(1)编制项目预算报告
(2)寻找资金支持
二、调查阶段
1.土地调查和评估
(1)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2)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2.社会调查和意见征询
(1)听取相关部门和群众意见
(2)分析社会反馈和意见
三、规划设计阶段
1.制定土地整治详细规划
(1)确定土地整治目标和指标
(2)制定土地利用结构规划
2.设计土地整治工程方案
(1)绘制土地整治工程设计图纸(2)编制工程施工方案
四、批准阶段
1.提交土地整治方案审批
(1)政府部门审批土地整治规划(2)确定施工许可和用地手续2.获得批准后开展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单位和管理方案(2)安排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五、实施阶段
1.进行土地整治工程施工
(1)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施工(2)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
2.完成土地整治工程
(1)确认工程验收
(2)完成土地整治目标
六、资料归档阶段
1.归档土地整治项目资料(1)整理项目资料和报告(2)存档备查
2.结束土地整治项目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b1f82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0.png)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程依据《河南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办法》、《河南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细则(试行)》、《河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立项审批阶段、实施管理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三个阶段。
一、立项审批阶段项目立项审批按照政府负责、国土搭台、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实行分级管理。
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技术协作)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资质,经过招投标确定。
立项审批程序如下:1、编制可研。
项目申报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中标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可研论证、立项申请。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县(市、区)级政府应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村委和群众意见,组织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
通过论证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上报省辖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进行项目立项。
3.XXX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在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上报项目进行技术性审查;项目概算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查。
通过审查的项目,XXX、财政局联合下达立项通知。
4、近况测绘。
项目申报单位依据立项批复,按有关规定选择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区近况进行测绘。
测绘成果应满足项目施工设计的需要。
5、编制规划设计和预算。
项目区测绘工作完成后,依据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具有省以上建设等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
设计单位应配备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设计项目部。
(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形成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的意见。
)6.入库申请。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向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申请项目入库。
7、入库审查。
XXX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评审,预算由同级财政部门评审。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bca6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f.png)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土地整理项目流程是指按照规划要求,通过调查、评估、审批、拆迁等一系列步骤,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土地整理项目流程。
首先,项目启动。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召集项目组成员进行初步讨论和确定。
同时,还需要进行项目立项和申请相关的审批手续。
接下来,进行土地资源调查。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整个项目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土地面积、用途、所有权和使用情况等。
通过调查,可以对土地资源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土地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然后,进行土地评估。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土地的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土地整理的价值。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方案和后续的资金投入。
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地的市场价值、潜在利用价值等因素。
接下来,制定土地整理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和评估的结果,项目组需要制定一份细致的土地整理方案。
方案中需要明确土地整理的目标和用途、整理的范围和方式、拆迁安置和补偿政策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然后,进行土地审批。
在制定完土地整理方案后,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土地审批。
审批的内容包括土地整理的合规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审批通过后,方案才能正式实施。
接下来,进行拆迁安置。
根据土地整理方案,需要对项目区域内的房屋、设施等进行拆迁。
在拆迁过程中,需要与拆迁户进行协商和谈判,确定补偿方案和安置方案。
同时,还需要完成相关手续和文件的办理,确保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最后,进行土地整理。
拆迁完成后,需要对整个项目区域进行土地整理工作。
包括土地的平整、清理、更新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项目流程包括项目启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估、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土地审批、拆迁安置和土地整理等步骤。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流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7d40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9.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流程简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将农村自然村规范化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村庄土地利用、供给和管理,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和利用的科学化、规范化。
本文将介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一、立项阶段1.项目选址:选定农村整体开发、村庄整治等区域作为项目选址,评估是否符合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
2.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选定的项目区域进行调查和了解,以确立项目的可行性。
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评审,进行信息披露等。
3.项目申报:编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请书,按照相关程序提出申请。
4.项目立项: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下发项目立项文件。
二、前期调研阶段1.对项目区域进行调研:确定项目范围、现状、其他需求等。
2.政策研究:综合了解有关政策法规及项目审批要求。
3.项目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包括把握项目需求、市场和竞争情况等。
4.技术准备: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论证、确定和优化。
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环保规划、财务经济概算等方面的工作。
三、设计阶段1.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和技术准备方案,设计项目今后发展的总体技术方案和规划。
2.出图:包括草图、设计图、施工图等。
3.论证:进行方案、图纸、概算和可行性分析等论证,以明确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四、施工阶段1.施工准备:包括招标、开工准备、组织协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施工实施:准确贯彻方案设计和论证要求,按照施工管理要求,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
3.工程验收:按照质检部门的验收工作流程,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验收。
五、运营阶段1.项目交接:项目完工后,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归档交接等工作。
2.日常运营:进行项目后续维护和管理,协调解决项目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经营分析:对项目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运营效果和竞争情况,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83e1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png)
土地整理项目流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对城乡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理、调整和配置,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土地整理项目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项目立项阶段。
在土地整理项目立项阶段,首先需要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
这包括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对整理范围、整理目标和整理方式的确定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投资效益分析、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等内容。
在这一阶段,还需要进行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明确项目的立项依据和程序。
二、规划设计阶段。
在项目立项后,需要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工程设计等内容。
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特点和整理目标,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土地整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三、征地拆迁阶段。
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到土地的调整和配置,因此在征地拆迁阶段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这包括对拆迁范围的确定、拆迁补偿标准的制定、拆迁协议的签订等内容。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不受影响。
四、工程实施阶段。
在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实施工作。
这包括土地平整、排水、道路建设、绿化等内容。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验收和监管阶段。
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工程实施后,需要进行项目的验收和监管工作。
这包括对整理效果的评估和验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管等内容。
在验收和监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整理项目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宣传和推广阶段。
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这包括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果进行宣传,向社会公众介绍项目的意义和效果,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以上就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基本流程,每个阶段都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特点和整理目标,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乡村土地整理项目流程
![乡村土地整理项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274e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4.png)
乡村土地整理项目流程乡村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对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整理和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将介绍乡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流程。
一、项目立项阶段。
1. 项目前期调研,对乡村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制定项目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乡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方案,包括项目目标、工作内容、投资预算等内容。
3. 项目立项审批,将项目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获得立项批复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二、项目规划阶段。
1.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根据项目方案,编制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2. 土地权属调查,对乡村土地的权属进行调查,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土地整理提供法律依据。
3. 土地资源调查,对乡村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的地貌、土壤、水文等情况,为土地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项目实施阶段。
1. 土地整理方案设计,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乡村土地整理的具体方案,包括土地流转、整合、调整等内容。
2. 土地整理协议签订,与农民签订土地整理协议,明确土地流转、补偿、保护等事项,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土地整理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对乡村土地进行整理,包括土地流转、土地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
四、项目验收阶段。
1. 项目竣工验收,对乡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检查项目是否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完成。
2. 效益评估,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分析项目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 项目结算和总结,完成项目结算工作,总结乡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乡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流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重视乡村土地整理项目,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0e525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7.png)
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流程土地整治项目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田园大改造,那可是个相当复杂又有趣的事儿呢。
土地整治得先摸清楚土地的情况,这就好比要给一个人治病,得先知道这人到底哪儿不舒服。
得去实地考察土地,看看它是肥沃还是贫瘠,地形是平坦还是坑洼不平,水源是充足还是匮乏。
这可不是走马观花地看看就行的,得仔仔细细,像找宝藏一样。
那怎么考察呢?你得拿着各种工具,测量土地的面积、坡度这些数据,就像给土地做个体检一样。
这过程中可不能粗心大意啊,要是数据错了,后面的整治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一样,准得出问题。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问了,为啥要这么细致呢?你想啊,要是你都不知道土地的脾气秉性,怎么能让它变得更好呢?有了土地的情况,就得开始规划了。
这规划就像是给土地画一幅美好的蓝图。
是要把这片土地改成农田,还是用来建个生态公园呢?如果是农田,那田埂怎么设计,水渠怎么挖;要是公园,哪里建亭子,哪里种花草树木。
这都得好好计划。
不能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得有个长远的打算。
这就像我们过日子,不能没个计划,今天吃了明天就不管了,得想着以后的日子呢。
这规划还得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不能只想着这块土地自己,要像一家人互相照顾一样,和周边的山水、村庄、道路都得和谐共处。
规划好了就开始动工啦。
如果是平整土地,那大型机械就像一群大力士一样开进去,把那些高的地方削平,低的地方填平。
可这也不是乱干的呀,得按照之前的规划来。
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少,醋放多少,都得有个度。
挖水渠的时候呢,那可得讲究了,水渠要挖得直溜,像笔杆一样,这样水才能顺畅地流过去。
要是挖得歪歪扭扭的,水就像调皮的孩子,到处乱跑,那农田可就遭了殃了。
种树的时候呢,就像给大地插上新的头发,每一棵树苗都得种得稳稳当当的,就像把钉子钉结实了一样。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还得时刻监督着。
这就好比是一个班级里的班主任,得看着这些施工的“学生”有没有好好干活。
有没有偷工减料啊,有没有按照要求来啊。
要是发现问题了,就得及时纠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93d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4.png)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家级行政部门,负责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规划、指导和监督。
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善和保护,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过程,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是确保土地整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
二、前期准备工作1.需求调研:工作人员通过与相关部门、专家进行沟通与研究,了解土地整治的需求和目标,明确工作任务。
2.立项论证:根据调研结果,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预算。
3.组织人员:根据项目需求,组织人员参与工作,包括规划师、土地勘测师、环境专家等,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工作任务。
三、方案制定1.土地调查与评估: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土地情况,了解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地形地貌等情况,并进行土地评估,确定整治的重点和优先级。
2.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调查和评估结果,工作人员制定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生态修复等措施。
3.方案审核与修改:制定完成的方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最终方案获得通过。
四、项目实施1.前期准备:工作人员根据方案,组织相应的人员和物资,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2.工程施工:按照土地整治方案,进行土地的开垦、填土、绿化等工程施工,确保整治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3.监测与评估:工作人员对整治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确保实施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4.资金管理: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
五、成果评价与总结1.整治成果评价:工作人员根据整治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数据统计,对整治成果进行评价,如土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的变化。
2.经验总结:工作人员总结项目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3.报告和汇报:工作人员将评价和总结结果整理成报告,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为土地整治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流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c297f9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b.png)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①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各村申请或具体情况初步选择土地综合整治村;
②乡镇人民政府将土地综合整治村的拆旧区、安置区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示,并向县国土资源局初步申报;
③县国土资源局初审同意后,通知乡镇开展工作,组织申报;
④乡镇组织项目所在地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需90%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项目实施;
⑤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勘测、可研、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单位(简称技术协作单位),签定技术协作协议;
⑥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技术协作单位、国土、水利、林业等相关人员实地踏勘、勘测定界、编制可研、规划设计和预算;
⑦县国土资源局向县政府报告项目土地、交通、水利、电业、林业等各项工程方案,并征求涉及相关委局意见;
⑧州土地整治中心组织发改、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电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进行论证;
⑨乡镇人民政府对规划方案等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征求村、组和村民意见;
⑩论证通过后,由州国土资源局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1741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0.png)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土地生产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是指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包括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土地复垦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
一、规划设计阶段。
1.项目立项,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投资规模、实施主体等,形成项目立项报告。
2.调查评估,对整理项目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所有权等进行调查评估,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整理方案等内容。
4.方案审批,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形成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二、征地拆迁阶段。
1.征地拆迁准备,制定征地拆迁方案,确定征地范围、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内容。
2.征地手续办理,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土地征收手续,签订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证等相关手续。
3.拆迁实施,组织征地拆迁工作,包括清理拆迁对象、迁移拆迁人口、拆除房屋建筑等工作。
4.土地补偿安置,按照相关规定,对征地拆迁对象进行土地补偿和安置,确保拆迁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土地平整阶段。
1.土地平整准备,确定土地平整范围、方式和标准,制定土地平整方案。
2.平整实施,组织土地平整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机械设备的调配、平整作业的实施等。
3.土地整理,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对土地进行整理,包括土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地复垦等工作。
四、土地复垦阶段。
1.土地复垦准备,确定土地复垦范围、方式和标准,制定土地复垦方案。
2.复垦实施,组织土地复垦工作,包括土地绿化、土地治理、土地改良等工作。
3.土地验收,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验收,确保土地复垦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即是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流程的主要内容。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具体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具体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14fd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2.png)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具体流程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旨在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调研与规划阶段、项目筹备与准备阶段、实施与监管阶段、后期评估与整理阶段。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期调研与规划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区域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流转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制定土地整治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区域现状调研:了解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规划等情况,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实地调研地形地貌、土壤水分状况等重要因素。
2.问题分析与评估:根据调研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分析问题和存在的困难,评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3.目标制定与规划设计: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土地整治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设计,包括土地整治的目标范围、整治方式和实施步骤。
4.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整治方案。
二、项目筹备与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项目组织和准备工作,包括制定项目方案、筹措项目资金、组织项目人员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项目方案编制:根据前期规划设计,编制项目方案,明确项目的规模、内容、工作重点和时间进度等。
同时,制定项目实施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2.项目资金筹措:根据项目方案,拟定项目投资计划,并通过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等途径筹措项目所需的资金。
3.组织人员与培训:组建项目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实施与监管阶段该阶段是土地整治项目的核心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前期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和项目进度监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工程施工:根据项目方案,组织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包括土地开垦、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平整等。
同时,按照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相关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土地综合整理项目操作管理流程
![土地综合整理项目操作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6d3f2c10661ed9ad51f35b.png)
土地综合整理项目操作管理流程土地综合整理分为土地整理及拆院并院两种项目类型,下面分别对土地整理项目及拆院并院项目操作流程、检查要点及检查表格等进行规范。
一、土地整理质量检查操作流程质量检查目的是使规划成果更加规范、方案合理。
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成果检查。
其中过程控制尤为重要,质量检查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全部过程,大致为1、项目开始前: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明确项目设计基本要求;2、项目踏勘及台帐分析: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整理规模、新增耕地计算合理,项目重点区域位臵、项目线性工程设计参数合理,充分收集(市)县、镇、村意见;3、设计成果完成后:对数据图形的一致性、图纸文字说明的准确性,报件资料的完整性自检;4、项目成果修改阶段:对修改意见进行分析,提供正确合理的修改意见及方案,检查修改成果。
其他部分根据制定的规范细则由项目小组组长进行过程控制。
根据项目实施流程,质量检查工作具体为:(1)、接受公司任务,签收《任务单》后,确定工期、成果清单及合同约定其他要求;(2)、项目资料(台帐及工作底图)收集后,项目负责人检查台帐及底图的准确性对统计数据进行确认;(3)、现场踏勘,现状照像,工程量上图时,征求(市)县、镇、村意见,参与项目人员共同确定规划方案;(4)、整理规模、新增耕地分析确定后,检查并确定数据;(5)、对台帐数据核对、新增耕地分析后并请国土资源局盖章确认(项目负责人);(6)、内业处理数据上图(项目负责人);(7)、外业数据处理最终成果与新增耕地分析的相互协调(文本编制员、制图员负责),制作单体图及工程量统计表;(文本编制员、制图员负责);(8)、预算编制和按预算要求调整工程布臵图后,质检人员检查预算编制的准确性;(9)、文本、图件制作时,进行质量过程控制;(10)、成果汇总,初稿完成后,检查正确性、一致性问题;(11)、联系业主单位,核定新增耕地和工程布局规划,确定规划初步方案;(由项目负责人负责)(12)、对村镇及国土局,县级评审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分析,确定修改方案,检查修改成果;(13)、相关资料盖章、签字;(项目负责人负责)(14)、成果组件后,检查成果的完整性。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23ba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f.png)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自然资源部负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其中土地整治是重要的一项任务。
土地整治旨在改善土地的质量和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为了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依照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下面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整治中的工作流程。
一、调研与规划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之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和规划。
调研工作包括对土地使用现状的了解、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
根据调研结果,工作人员将制定土地整治的规划方案,明确整治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实施方式。
二、项目审批与批复根据制定的规划方案,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将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批与批复工作。
他们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审核,包括项目计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
经过评审,如符合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将会批复该项目,确保其合法并符合土地整治的目标。
三、项目实施与监督一旦项目获得批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将指导和推动整治项目的实施工作。
他们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并密切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加强对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结果评估与总结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将进行结果评估与总结工作。
他们会对整治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估,分析整治效果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和总结的结果将为今后的土地整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五、宣传与应用推广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还将负责土地整治成果的宣传与应用推广工作。
他们会组织编制整治项目的宣传资料,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此外,工作人员还会推广成功的整治技术和模式,鼓励其他地区在土地整治方面进行学习和借鉴。
六、监察与追踪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整个土地整治过程中将进行监察与追踪工作,确保整治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6fca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6.png)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流程土地整治项目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系列综合性工程。
它通过对土地进行整治和改造,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流程。
一、项目前期准备阶段:1.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土地整治的范围和规模。
2.调查研究和评估: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土地的现状、问题和潜力,并进行评估和分析。
3.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项目立项阶段:1.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内容、规模、投资和效益等。
2.项目审批和立项:提交项目建议书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正式立项。
三、项目设计阶段:1.编制项目设计方案:根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的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土地整治的内容、工艺流程、工程量和投资等。
2.项目设计审查:将项目设计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项目实施阶段:1.项目招投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项目的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承包商进行施工。
2.项目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项目验收阶段:1.工程竣工验收:项目施工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否符合要求。
2.项目验收结论:根据竣工验收的结果,出具项目验收结论,确定项目的验收合格或不合格。
六、项目运营和管理阶段:1.项目交接:将项目交接给使用单位或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和权限。
2.项目运营和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运营和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监管和维护,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利用效益。
七、项目评价和总结阶段:1.项目评价: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项目总结: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流程[详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流程[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eff87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d.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流程[详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流程主要参考省区国土资源厅补充耕地易地开发项目管理规定、省财政厅国土基建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土地出让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及国家、省有关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和招投标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及投资预算编制阶段、项目实施管理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一、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流程:1、项目调查;2、听取项目所在地权属单位、村民代表意见,举行听证会;3、可行性分析及评价;4、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5、组织国土、农业、水利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评审;6、上报市国土资源局.上报材料:1、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地形图;2、地类情况表;3、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4、可行性研究报告;5、项目投资概算;6、土地所有权证复印件.注意事项:1、项目区应具备必要的交通干(支)线、水利设施等条件;2、项目立项申报应实行听证制度,并保留听证记录;3、可行性分析及评价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条件;4、地类情况表采用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5、应分析项目可增加耕地的潜力;6、投资概算采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7、年度申报项目超过一个的,应填写项目汇总表;8、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申报的项目中,筛选出适宜建设的项目,制定年度开发计划,经市财政局会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初步规划设计方案阶段流程:1、现场勘踏调查;2、项目区地形测量;3、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方案设计;4、向项目报在地公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并征询土地权属人、村民意见;5、编制项目投资预算;6、编写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报告;7、组织专家评审;8、上报市国土资源局,经与市财政局会审后,由市财政局下达项目投资年度计划.上报材料:1、规划方案设计报告文本.附件包括:A、地类情况表;B、水量平衡分析报告;C、涉及土壤改良的,应有农业部门出具的土壤改良方案及土壤养分分析报告;D、涉及取水的,应有水利部门的用水许可证明;E、项目实施机构情况;F、土地所有权证复印件;G、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应有土地权属调整方案;H、土地权属人、村民代表修改意见及就该意见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说明;I、工程量计算表.2、项目投资预算书;3、图件,包括:A、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B、项目总体布局图;C、项目规划平面布置图;D、施工大样图.注意事项:1、项目分析、评价、规划方向及投资预算应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一致.项目预算超过原可行性报告概算10%以上的,应向原可行性报告批准单位重新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及向项目所要地公告,收集土地权属人及村民意见,并按该意见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编写修改说明并告知修改结果.3、项目投资预算采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4、项目勘踏应与地形测量同步进行;5、项目总体布局图采用1:10000地形图为底图编制;6、土地开发、复垦及2000亩以下的土地整理项目,项目规划图采用1:1000实测地形图为底图;2000亩以上土地整理项目采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也可采用地形测量与1:10000地形图结合方式.三、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施工管理及项目资金管理.(1)、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审批意见及市财政局下达的资金计划,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及投资预算进行适当调整;2、编制技施阶段设计方案及编制招标标底;3、向市发改局申请招标立项;4、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标;5、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6、组织施工.(2)、施工管理1、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施工质量监理;2、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3、按时上报施工进度情况.(3)、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由建设单位申请,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财政局集中支付.1、首次申请付款.前期工作完成后可申请首次申请付款,申请资料包括:a、付款申请表;b、相关合同;c、技施阶段设计图纸、预算书;d、中标通知书及施工合同;e、招标文件及招标工作报告;f、中标单位投标书;2、工程进度付款申请.施工合同完成一定工程量后可申请工程进度付款,申请资料包括:a、付款申请表;b、监理支付证书;c、工程量汇总表;d、现玚签证记录.注意事项:1、项目总投资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业主管理费、竣工验收费及不可预见费组成.a、前期工作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7%计提,包括可行性研究编制与评审费用、项目调查勘测费、项目规划设计费(包括评审费用)、工程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b、工程施工费,指用于工程施工的材料、机械使用、人工及设备安装等费用,要求采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进行编制,采用总价承包方式.c、业主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发生的费用开支,一般包括工作人员工资、业务招待费、用于项目的车辆使用维护等费用.工作人员是指为便于项目管理临时招聘的人员,不包括有固定单位统发工资的人员.d、竣工验收费的指用于项目竣工验收产生的费用,包括竣工材料的编制、决算编制、评审、接待等费用.e、不可预见费是指在施工中产生的不可预见的费用,包括灾难、设计变更等情况.2、建设单位不具备招标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聘请招标代理机构实施招标;3、监理单位应具备农田水利工程监理资质;4、工程进度实行月报制度,每月5日前上报前一月工程进度;5、施工进度到达一定阶段时,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验收资料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隐蔽工程必须进行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各阶段验收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成员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等进行验收.6、施工过程中,如涉及权属界线调整的,根据已批准的权属调整方案执行,施工放线、施工及施工后验收均需双方权利人现场确认,完工后,及时开展变更调查,办理变更登记,更新、保管好相关地籍档案.7、设计变更的审批:A、不涉及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位置、新增耕地面积和项目总投资预算的,由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研究解决;B、涉及前述调整方向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C、设计变更的工程费用按照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同类项目单价计算,投标文件中没有同类项目的,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进行计算.四、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建设效果的全面验收.(一)、项目竣工验收的条件1、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2、各单位工程已全部通过验收并能正常运行;3、归档资料符合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竣工验收申请资料和备查资料已经齐备;4、项目竣工决算已经完成并通过竣工审计;5、自查、自验中发现的问题已处理完毕.(二)、有关资料要求1、竣工验收申请资料:A、竣工验收申请书;B、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档案管理情况等;C、项目竣工验收图、竣工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D、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E、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2、竣工备查资料:除包括上述验收申请资料外,还包括以下资料: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B、立项申请及有关批准文件;C、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及投资预算书;D、项目实施方案;E、有关合同书、协议书或委托书;F、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G、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报告;H、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I、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J、有关影像资料.(三)、竣工验收步骤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市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等有关土地、工程技术及财务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竣工验收组,邀请项目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参加;1、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分别向验收组报告,并接受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质询;2、实地查验工程建设、新增耕地和土地权属调整等情况,听取项目区农民群众等方面的意见;3、查阅项目有关资料;4、反馈项目竣工验收情况;5、编写项目竣工报告(四)、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土地数量和质量情况、工程建设完成和质量管理情况;2、组织机构运行情况,包括项目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技术指导机构的运行情况;3、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包括五项制度(公告制、合同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执行情况、决算审计执行情况及其他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4、财务资金管理情况,包括资金制度建设情况、项目请拨款执行情况(手续、拨付、到位情况)、资金核算的组织形式(核算形式、费用划分、科目设置)、预算执行情况(开支范围、开支标准、资金用途、使用效果)、竣工决算情况;5、土地权属情况,包括项目开发前对土地权属现状的确认情况、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及说明、土地权属调整方案落实情况、因权属调整引发的土地纠纷及处理情况等;6、档案资料管理情况;7、工程管护及试运行情况.五、其他:项目新增的耕地开发前属未利用地及建设用地的,竣工验收后经地市初验及省厅确认,成为补充耕地储备指标,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开发前属农用地的,只作耕地总量平衡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程依据《河南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办法》、《河南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细则(试行)》、《河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立项审批阶段、实施管理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三个阶段。
一、立项审批阶段项目立项审批按照政府负责、国土搭台、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实行分级管理。
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技术协作)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资质,经过招投标确定。
立项审批程序如下:1、编制可研。
项目申报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中标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可研论证、立项申请。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县(市、区)级政府应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村委和群众意见,组织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
通过论证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上报省辖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进行项目立项。
3.立项审查。
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在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上报项目进行技术性审查;项目概算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查。
通过审查的项目,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联合下达立项通知。
4、现状测绘。
项目申报单位依据立项批复,按有关规定选择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区现状进行测绘。
测绘成果应满足项目施工设计的需要。
5、编制规划设计和预算。
项目区测绘工作完成后,依据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具有省以上建设等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
设计单位应配备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设计项目部。
(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形成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的意见。
)6.入库申请。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向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申请项目入库。
7、入库审查。
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评审,预算由同级财政部门评审。
通过评审的项目由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联合下达入库通知,纳入市级项目库。
8、省厅备案。
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向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申请项目备案。
二、实施管理阶段省财政厅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与预算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
实施管理程序如下:1、成立项目指挥部。
土地整治项目由县攻府或项目建设指挥部做业主(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2、施工图及《实施方案>或《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审查、备案。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图及《实施方案》,建设工期2年以上的项目,需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
施工图及《实施方案》或《年度实施方案》由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并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3、组织招投标,签订合同。
项目承担单位合理划分标段,按有关文件要求组织项目工程、监理招标和签订合同。
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招投标工作应在监督部门监督下进行。
4、项目公告。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区发布项目公告,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5、组织施工。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实施。
项目设计单位应当进行设计交底,负责项目实施中有关设计的咨询、指导等技术性服务工作。
项目设计确需变更的,依据有批准权限单位批准的修改内容,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修改。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施工图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和相关合同进行工程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做好合同、信息管理,协调处理各方面工作,承担监理责任。
6、设计变更。
项目实施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任务、规划设计与预算进行,不得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调整预算。
项目规划设计确需变更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批,属市国土资源局批准权限范围的,必须经市局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市局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如出现先施工后报批的情况,市局将不予受理。
设计变更必须遵循项目建设范围不变,建设总规模和新增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标准不降低的原则。
三、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峻工验收依据批准下达的项目预算、规划设计、变更设计与变更预算以及项目管理有关规定,采取自下而上、查阅资料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竣工验收程序如下:1、工程移交和管护。
项目竣工验收前,项目承担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应按项目类别尽量归口移交给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管护。
需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村委会管护的,应层层签订项目资产移交管护协议,并制定管护措施,明确责任人。
2、自查。
项目承担单位应负责项目自查,自查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具体管理人员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后附自查人员签字名单。
3、初验。
土地整治项目由项目所在县政府负责项目初验,初验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和农业、水利、电力、林业、交通等部门进行初验,并出具初验合格的意见,后附初验人员名单。
4、终验。
项目初验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向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终验。
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存在问题的,项目承担单位要进行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验合格后,下达验收意见。
四、报件要求(一)项目申请立项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县(市、区)级人民政府立项请示。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县级国土资源局出具的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基本农田年度建设方案的情况说明,以及县级相关部门出具的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水利、生态等规划相衔接的说明。
4、项目区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或三分之二以上村委会成员同意项目实施的意见书或会议纪要(签字并按手印)。
项目区所在当地乡(镇)政府的同意实施的意见书(盖乡镇政府章)。
5、土地权属清晰合法且无纠纷的证明(村、乡、县国土局盖章)。
申报项目涉及权属调整的,需查清拟开展整治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现状,调查了解权利人权属调整意愿,分析、统计权属调整的初步意向,作为申报项目的依据。
项目不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申报时说明并附项目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书面证明,可简化相关手续。
6、县级政府通过论证的审查意见,并附论证意见、修改答复、论证专家和相关人员签字名单。
7、可研编制单位的相关资质材料彩印件一套,并加盖公章。
(二)项目入库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向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上报项目入库请示。
2、项目规划设计文本、预算、规划图、现状图及相关图册。
3、项目设划设计单位的相关资质材料彩印件一套,并加盖公章。
4、经招标确定的可研、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技术协作)单位的相关资料(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合同等)复印件加盖县国土局公章。
(三)省厅备案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批准立项文件(2套),同时上报扫描件电子文档:2、××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批准入库文件(2套),同时上报扫描件电子文档:3、××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呈报备案文件(2套),同时上报附表、扫描件电子文档:4、可研报告、规划设计的论证、评审意见,财政部门的概算评审意见(2套原件);5、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文本、概算及相关图册(1套);6、电子文档,其中规划图、现状图、单体工程图为mapgis 或CAD格式电子文档,土方计算和工程预算为专业软件格式电子文档。
7、经招标确定可研、规划设计及概算编制(技术协作)单位的相关资料(招标公告、中标通知、合同等复印件加盖县国土资源局公章,各一份)。
8、项目编制(技术协作)单位的相关资质材料(含营业执照)彩印件一套,加盖公章。
9、备案资料注意时间关系,数据保持一致,2-6项为最终成果。
备案资料一式两套,分开装订,其中一套与项目设计文本一同装订。
(四)申请市局终验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竣工验收申请(附初验合格意见及初验人员签字名单);2、项目竣工报告。
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文档管理情况等。
3、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应加盖项目承担单位公章)。
4、项目竣工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5、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未及时做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的,应提供工程结算审核报告),需在市局下达验收意见之前提供。
6、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7、经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确认的项目测量报告。
(具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出具报告)。
8、土地权属调整报告,无权属调整的出具情况说明(加盖公章)。
五、办理时限及相关收费标准案。
1、办理时限项目申报立项阶段资料齐备并符合要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后,2个工作日内下达立项通知。
项目申报入库阶段资料齐备并符合要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设计评审,预算评审时限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吗;规划设计和预算修改完善后,5个工作日内下达入库通知,并报省厅备案。
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图和《实施方案》或《年度实施方案》齐备并符合要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施工图和《实施方案》或《年度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后,5个工作日内报省厅备案。
项目竣工具备验收条件,向市局提供验收资料齐备并符合要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安排项目竣工验收;整改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安排项目复验;复验符合专家要求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下达验收意见。
2、项目申报无收费标准,不用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