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
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第一篇: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2、简述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答:(1)城市人口规模扩大;(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3)区域性城市不断成长;(4)市镇迅速发展,新兴城镇发展,城镇系统不断完善;(5)城市分布广。
3、简述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特点。
答:(1)三重城墙,分别是外城皇城内城,宫城居中,处于中轴线上。
(2)规则的宫城与不规则苑囿相结合。
(3)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
呈方格网布局。
(4)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5)体现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制。
(6)城市建设与规划有统一的领导,规划意图得以实现(刘秉忠)元大都成为当时最宏伟的城市之一。
4、简述曹魏邺城规划特点以及意义。
答:(1)曹魏邺城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
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
(2)整个城市布局体现了空间对称的艺术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来影响很大,如唐长安。
(3)改正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规整,前朝后寝。
5、简述西汉长安修建过程以及建设特点。
答:1、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2、规划要点:(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6、简述宋东京规划要点。
答:(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城建史复习资料
1、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并分析比较城市与原始聚落的区别。
答:我国城市经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后期已基本形成。
城市产生的条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财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社会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起来,出现商品交易;与此同时,部族间为了争夺领地、财富等,战争频繁,这使居民需要采取防御措施,随之,兼具防御和交易的城市随之出现。
如:黄河中下游的郑州西山遗址、长江中上游的都江堰芒城城址等。
(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随着第一次劳动分工,原始聚落产生于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原始聚落是指,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由此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居民点已经初具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
但居民点仍不具备城市的形成标准,城市产生的标准有: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具有城市永久性大型建筑、具有手工业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2、写出5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及其相应繁荣时期,并概述海上贸易对城市的影响。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在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列外交往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次要旧地位,所以几乎只有番禺(即广州)一处港市。
唐代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自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争的影响而再度受阻后,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渠道。
扬州——唐代泉州——唐宋广州——唐宋杭州——宋元明州——宋代影响:1、海上贸易促进了港市的迅速发展。
如广州作为南航路始发港,在唐代迅速发展为唐代第一大外贸港市;而此前默默无闻的泉州、明州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2、市舶司的兴废,直接关系到港市的荣衰,往往是市舶司之所在,就是重要港市之所在。
如扬州虽在唐代为第二大港市,但因唐末战乱影响,始终未设市舶司,其港市地位也被杭州和明州取代。
3、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海港城市突破了以往封闭的城垣形制,规模不断扩大。
城建史复习资料汇总
城建史复习资料汇总1 齐都临淄,城周五十里,有十三门,是春秋有名的大城邑。
已知的城门言之,其西曰雍门,南曰稷门,西南曰申门,西北曰扬门,东门曰东闾,东南曰鹿门,郭门曰郭关。
宫城外门曰虎门,城内大路曰庄曰岳。
《孟子》所谓“置之庄岳之间”,以象征满是齐国口音的地方,当是人来人往的大街。
鲁襄公二十八年,陈桓子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道路而可停驻百乘木材。
其宽广可知。
2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为市场与居民区,市与朝各百步见方。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九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王城内大道宽九轨,环城大道宽七轨,郊外大道宽五轨;诸侯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环城大道的宽度;其他“都”邑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郊外大道宽度。
3管仲的城市建设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选址“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选址“因天材,就地利”“城廓不比中规矩,道路不比中准绳”---形制“大城不可以不完,廓周不可以外通,里城不可以横通”----形制“大城之地面,不可以平准” ----形制“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布局“夫国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规模“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规模《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重要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中国古代城市单一的同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准则,影响极为深远。
4 西汉长安城:形制:不规则斗形;布局:放弃择中,选择分散;分区:分工不明确,市场较集中;用地:宫殿占2/3,居住分散在周围东汉洛阳:形制:规划九六城;布局:择中立宫,有中轴线,宫城集中;分区:分区明确,市场分散;用地:用地比例适度,宫殿占1/3 5秦咸阳与西汉长安的比较相同之处:1.选址一脉相承,秦咸阳向南扩展,汉长安立足渭南2.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加强郊县建设,充当外廓的功能3.重视利用地形,宫城多位于城中高亢之地 4.宫与闾里分于市之两端,秦咸阳宫北市南,汉长安宫南市北 5.功能分区明确,宫城为政治中心,市与闾里结合组成经济中心不同之处:1.秦采用天象观念,汉扬弃了这种观念2.秦继承营国制度,以宫为中心并形成中轴线,汉宫居城西南3.汉长安宫城用地远大与咸阳,城的政治职能突出,而经济活动则在市郊和五陵邑 6 东汉雒阳与西汉长安的建设比较不同之处:1.城市的形制比较规整,城基呈长方形 2.城市有略偏西的中轴线,结构较长安严谨,宫城用地比例降低3.择中立宫,左祖右社,继承营国制度4.市不在宫城之北,而在城西和城外东南。
城建史复习资料
城建史复习资料一、古代城市的产生1、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1)基本特征:1分布区域:西起川陕宁,东抵浙鲁,北至蒙辽,南达云贵两广2聚居环境:天然洞穴近水:湖滨、河谷、海岸方便渔猎居丘:防止洪水淹浸,洞穴口部一般距水面10~100米(多为20~60米)避风:避开冬季主导方向,洞口一般为南向通风:洞穴较浅,或生活在洞穴前部2)影响因素: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2、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3、“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城”的文字内涵——“土地”+“鼎”+“戟”。
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
从而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
”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
二、奴隶制社会的城市1、我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以及“四象”方位的源流2、“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1)“井田制”的特征:《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以八户农家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将土地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位公田,周围是私田。
2)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3、《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图标并简述其形制与布局特点1)《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
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驶(轨宽八尺)。
王宫在城的中央,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
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
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为百步见方。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资料[1]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资料[1]《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原始居民点的形成:流动的原始群落——固定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2原始居民点的特点:①位置: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靠近河流的多在二级阶地上,便于取水又防备水患;②规模:大小不等,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比较密集;③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④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3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我国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
4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②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③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④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城市形成的评判标准:①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影响。
10城市蓬勃发展的背景: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频繁战争、水陆交通发展等11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①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②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③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④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管子乘马);⑤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
12秦汉城市发展: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幅员辽阔的封建统一国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13秦汉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①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②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③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④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⑤城市建设方面(居民住宅闾里制、都城多宫制)。
14西汉时期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经济密切联系为特征而划分的各个地域单元。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范围大小取决与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大小。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原始居民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人类主要的居住方式为穴居或树居2、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标志是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3、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标志是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4、城市: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城市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5、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选址特征: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
选址选在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6、城市的形成: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守民”。
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
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7、城市形成的标准:从城市的要素、本质和定义出发, 城市形成的标准概括为:1、区域范围内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聚落的形成;2、军事防御功能得到加强的聚落的出现,其中许多以城墙的兴建为标志;3、国家和文明的形成;4、人口的聚集数量和密度大于所在区域内的乡村;5、人口构成有别于乡村;6、财富的聚集与消费中心;7、大型聚落和建筑物的出现;8、金属器物的出现;9、文字的发明和知识的生产;10、市场和贸易的形成。
第二章奴隶社会复习资料1、中国古代城市始于夏朝。
2、西周时期为中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3、先秦城市的演变可分为三个互相继承但又各具特色的发展时期:肇始期、确立期和转型期。
4、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距今3500年左右。
5、先秦城市演变的转型期的城市规划成就:1、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铁器出现,商业进一步繁荣,商人的地位提高。
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
熟悉
图
第十小组,簇群城市
了解
填空
18
米尔顿·凯恩斯
熟悉
简答
筑波科学城
了解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
掌握
简答
场所理论
熟悉
填空、简答、论述
马丘比丘宪章
掌握
论述
熟悉
名词解释
9
日本、……京、天守阁
熟悉
填空、简答
10
理想城市
了解
填空
早中晚期的代表城市
熟悉
填空
……广场
图
11
巴黎改建
填空
凡尔赛
填空
图
……广场
图
12
伦敦大火及改建
填空
巴黎,欧斯曼改建
填空
13
1811年,纽约总图
图
郎方、华盛顿规划
图
14
18、19实际的一系列实验
熟悉
填空
霍华德,田园城市
掌握
填空、简答、论述
了解
名词解释
上海三版城市规划
了解
填空
天津、武汉概况
了解
填空
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2(外国)
章节
知识点
要求
题型
备注
3
乌尔城、山岳台
了解
填空
5
迈锡尼卫城
了解
图
奥林匹亚、德尔菲圣地
了解
图
雅典卫城
熟悉
图
希波丹姆、米列都城
掌握
简单
6
营寨城
填空、简答
罗马,主要广场、建筑
熟悉
图
庞贝古城
了解
图
7
锡耶纳、坎波广场
城建史考研题库
城建史考研题库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形态、功能、技术以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以下是一份城市建筑史考研题库,供同学们复习参考: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出现在哪个文明?A. 古埃及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2. 以下哪个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A. 城墙环绕B. 教堂中心C. 市场集中D. 工业区明显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是谁?A. 霍华德B. 柯布西耶C. 马克思D. 恩格斯二、填空题4. 古代罗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_。
5. 现代城市规划中,________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简答题6. 简述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7. 描述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8. 论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其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
9. 分析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在规划和建筑上的主要差异。
五、案例分析题10. 以北京为例,分析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现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参考答案:1. B2. D3. B4. 罗马斗兽场5. 交通6.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密集,工业区和居民区分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7.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反对过度装饰,提倡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8.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体验,注重公共空间的设置,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9. 中国古代城市重视中轴线的布局,强调对称和等级,而西方古代城市则更注重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的便利性。
10.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再到现代的城市规划,都体现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现代功能的融合。
《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点●关于城市的理解: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市”是交换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了解几个古代城市的基本情况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市平面近似方形。
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
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
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周王城丰京和镐京、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等先后在此建都。
清代的票号的总号均设在山西,以平遥、太谷、祁县为突出,这三座城号称山西票号“三帮”。
●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井田的基本单位是“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中等规模的邑才设置市。
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有的内外两重,有的并列。
●古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几个文献理解《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
周代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有很大影响,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城市的规模、形制等要按礼制的等级进行建设,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等,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深远影响。
●了解我国当前规划法规的基本情况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古代规划相关文献阅读、释义●《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划制度:(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国指建筑师丈量土地和建设城市;方九里指每边长九里;旁三门指每边开三个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内有九条横街和九条竖街;经涂九轨指车轨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右社,即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市朝一夫,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
《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2003年一、填空题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中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2、我国城郭之制起源于夏代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早期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山东曲阜鲁城;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雁下都、齐临淄、韩故城;城郭分设,如赵邯郸。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约2000-2100年,成中间有其天体崇拜作用的山岳台,其同时使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之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最先在米利都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客人建设的特奥迪瓦坎城的中心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千米的大道两侧,主要建筑物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羽蛇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在首都阿各大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泰姬玛哈尔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天守阁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李冲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宇文恺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要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
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千米的中轴线构筑了由南到北的重要的节点有:永定门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殿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平遥和太古,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
日本以我国的唐长安成为样板建设了几代都城,如飞乌地区的藤原京、今京都地区的平安京、奈良地区的平成京。
城市建设史资料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发展 与规划史
参考文献
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外国城市史部分参考书目
1. P.霍尔,城市与区域规划 2. E.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3. L.芒福德于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与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起
源、演变和前景》两部著作 4. 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 5.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 6. 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再加上几本主要的期刊 1. 城市规划(中国规划协会) 2. 国际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中规院) 3. 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汇刊,同济大学)
中外城市发展 与规划史
本章要求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周王城 燕下都 齐临淄 赵邯郸
曲阜 鲁国故城 郑韩故城
秦咸阳 汉长安
识图 绘图 ●
○ ●
○ ○
○ ○
●
名词解释 ○
中外城市发展 与规划史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线索
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原始聚落:母系氏族 城堡式聚落:父系氏族,形成了城的雏形,有分区 夏:考古发掘,城址多数有待确认,只有少数有共识。延续了三千多年的中国 古代王朝都城的营建规制,发端于二里头遗址。 商:有文字资料参考,能够掌握更多信息,出现了城垣,从而有了宫城居东, 后来居南的讨论。中轴线的观念远未出现。 周:周王城城制,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的模式。 战国时代:齐临淄,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秦汉:汉长安,闾里制形成。 三国:曹魏邺城,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 隋唐:隋大兴,新建。唐改名长安。中轴对称,城市具有高度整体性。 宋:北宋东京,后周世宗柴荣,改建主要精力在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 展提出的要求,与以往的都市规划大不相同。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 路系统等,对后世都城规划影响很大。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全《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古代史篇(1—8章)第一章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P2)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P7)第二章1、名词解释: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
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
(P14)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
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
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P15)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1、曹魏邺城的规划(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复原图特点:(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主要)
(个人解答,仅供参考——城规092班)1.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经验。
2.营寨城:有方整的城墙、十字交叉道路东南西北四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后期居民住在据点附近随着演变久居民点。
3.郭:是外城,劳动人民住的地方.4.闾里: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居住区称为“闾里”。
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5.瓮城: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
瓮城与城墙同高,周围设暗堡,城顶建战棚。
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和瓮城两个方向抵御攻打瓮城城门的敌人。
6.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在农业革命时期把农业与畜牧分离开来。
7.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8.四水贯都:开封城内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通过三套护城河相互贯通,利用河道将整个开封贯通。
①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 ②没有完善的城墙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③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④城市功能不完全,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无建设;⑤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1)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 2)城市规划庞大3)城与廓有明确分工,城—政治中心,廓—经济中心;4)城市的经济活动区域增加,有集中的市场,常在城廓地带;5)城防功能有所提高,已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 6)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特点,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护城河,未来分区。
7)不同形式体现了“宫”为中心,中轴线主导,后朝后市等传统布局。
秦汉时期城市总体特征:①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都城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 ②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③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④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 ⑤宫殿占城市面积比例较大; ⑥出现了礼制建筑;⑦都城的内部及周围出现了一些离宫园囿 。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10规划)
●城市产生的过程;●《周礼.考工记》城制描述及含义;●理解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殷周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特征;●秦汉时期城市的居住形式;●秦汉时期城市总体特征;●汉长安的布局特点;●理解汉代军市、陵城;●秦都外围的规划思想;●西安附近都城变迁情况(秦汉及以前)●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的大迁移与大融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曹魏邺城及邺南城规划概况及其规划影响?●唐长安的城市布局。
●南建康的城市建设特征。
●三国至隋唐时期城市分布有何变化?●三国至隋唐时期城镇等级体系发展有何变化?●唐代东都洛阳、扬州的城市格局;●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唐代商业城市发展概况;●统万城建设概况;●隋唐时期一般地方城市新绛布局特征;●三国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征。
●•理解三横四直、瓦子、“行中书省”制?●•南宋平江府城市布局的特点;●•南宋临安与前朝都城的格局有何不同?●•北宋都城汴梁城市布局的特点;●•汴梁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理解宋代城市面貌发生重要变化的原因。
●•理解“蕃坊”地区、翼城。
●•泉州城兴衰的原因?●•泉州的基本格局;●•宋代和元代的城市建设特点;●•元大都的城市规划特点;●•辽代的五京制以及辽上京的建设概况。
●理解满城、关厢地区;●明清北京的基本格局与建设特点;●明清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主要设施;●明南京的城市格局与建设特点;●明代南京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明代城市建设的显著特点;●理解满城;●南通的基本格局以及明清时期一般府州城市的特点;●九边重镇及明清时期的大同城市基本情况;●明清时期的保宁府、甘肃天水的城市布局特征;●明清时期的成都、淮安、保定、安阳等基本布局。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示例说明明清时期票号城市的发展;●试比较景德镇和自贡的发展,说明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发展特点;●示例说明明清时期一般市镇的发展概况,众多市镇兴起的主要原因;●说明归绥明清时期的发展、原因及城市的基本格局;●大理、迪化的基本格局;●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分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总体特点。
城建史复习重点
考点: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城市迁移的特征原始居民点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生产方式转变及氏族公社的形成——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原始居民点布置特点①位置:一般都位于较高爽向阳坡上,靠近河流水面。
②规模: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较密集③房屋建造方式:都是成群聚落及穴居组合,后期多为地面建筑。
代表形式:木骨泥墙房屋-北方黄河流域杆栏式桩上建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2.《周礼考工记》的内容和影响春秋晚年齐国宫书《考工记》。
《考工记·匠人》涉及城邑建设的有“匠人建国”及“匠人营国”两节。
《匠人建国》专述建设城邑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匠人营国》专述周代城邑建设制度《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总意思为:匠人建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个门,城内九条南北向、九条东西向干道,每道路宽为车轨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前为朝,后为市场,朝和市场各为一百方步大小。
①城市建设体制王城——奴隶制王国首都诸侯城——诸侯封国的城邦国家采邑城——宗室和卿大夫采邑②王城布局特点a.宫城择中b.轴线对称c.道路系统等级分明③历史价值和意义周礼考工记内容全面而丰富,它包括了王城、宫城、庙社、市里、道路规划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推动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奠定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后的几千年中,我国封建城市布局大多以此为基础发展变革。
3.曹魏邺城城市规模:据《水经注》载“东西七里,南北五里”。
大约东西3087米,南北2205米。
布局特点:(1)明确分区(2)布局严整,中轴线对称(3)方格网道路系统(4)宫苑结合(5)宫室与坊里不相参城市建设史中的地位和意义:曹魏邺城是继东汉洛阳、西汉长安以来城市建设史上一件大事,有人称之为古代城建史上第一个完整规划的城市,它继承秦汉以来城市规划内容,进一步进行革新,立足于现实,又发展了营国制度传统特色,从而为秦汉以后城市建设树立了样板,对后代城市规划影响较大。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建史一.名词解释1.四水贯都:指城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通过护城河互相沟通。
2.三横四直:南宋平江府中城的河道和街道一样都是南北东西朝向,东西向有三条,南北向有四条较大的河道,人们称为三横四直。
3.关厢:中国古代的时候由于城区不断扩大,城桓用地不够,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称“关厢”。
4.藩坊:南宋时期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5.九边重镇:明朝的时候为了加强对长城的防守在长城沿线划分了九个防守区—镇这就是“九边重镇”——辽东、蓟、宣府、、、、、、。
6.邑:泛指所有居民点。
7.都:奴隶主居住地。
8.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9.城与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为之城,外为之廓。
10.租借:条约中被迫同意开放“外人居留地”。
二.填空题1.夏代对后世城市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完成了对国土的第一次全面勘测。
2.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是。
3.清朝时期城市建设反面的、停滞不前,但园林和民居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4.唐和元大都的作者分别是宇文恺和秉忠。
5、唐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有三个分别是、、汴州。
6.宋东京城并非严格的坊里制度,整个城市共80 个坊,设八厢来管理。
7.地区曾多次被不同少数民族政权定都,分别是辽、金、元、清。
8.南朝都城是建康。
9.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10.南北朝时期非常崇尚佛教,我国三个著名的石窟在此时期被建造的分别是,我国三个著名的石窟在此时期被建造的分别是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
11、“形胜”的含义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
12.夏商周是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萌芽阶段,发展了相土规划的方法。
13、明初定都,明成祖(朱棣)时迁都。
14.代城市建设主要受到象天法地影响。
15.中国古代城市中被多次定都的有长安、、、、。
16近代是由民族资本家謇规划的。
17、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公共园林是曲江。
18.战国时期按照《管子》思想修建的主要有哪三个城市齐临淄、楚郢、吴阖闾。
城市规划考研--城市建设史
一名词解释1营寨城: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门。
在道路交叉口建神庙。
罗马营寨城的原型是派拉斯营地。
典型是北非提姆加德城。
2田园城市: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场所:场所是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占有性(2)非空间性(3)随机性4“三横四直”:城内的河道和街道一样都是南北,东西的直线,东西向右三条南北向右四条较大的河道,人们称为5平江府:宋代一般地区性的府城代表,苏州还保留这个平江府当时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是研究宋代平江城市建设的可靠资料。
6邻里单位:即以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
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0.8~1.2公里,包括大约1000个住户,相当于5000居民左右。
他的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越。
邻里单位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以及充分的绿地。
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须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7城市连绵区:一般称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聚集区。
它以若干个几十万以致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的最发达地带,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
美国的三个城市连绵区分别为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大城市连绵区。
8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
二简答1 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1)罗马营寨城---在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罗马城堡当时建立在塞纳河堵漏的小岛上,即城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2003年一、填空题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中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2、我国城郭之制起源于夏代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早期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山东曲阜鲁城;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雁下都、齐临淄、韩故城;城郭分设,如赵邯郸。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约2000-2100年,成中间有其天体崇拜作用的山岳台,其同时使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之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最先在米利都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客人建设的特奥迪瓦坎城的中心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千米的大道两侧,主要建筑物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羽蛇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在首都阿各大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泰姬玛哈尔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天守阁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李冲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宇文恺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要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
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千米的中轴线构筑了由南到北的重要的节点有:永定门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殿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平遥和太古,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
日本以我国的唐长安成为样板建设了几代都城,如飞乌地区的藤原京、今京都地区的平安京、奈良地区的平成京。
13、拿破仑第三时期欧斯曼主持的巴黎改造工程,除继续以前的改造市容、装点帝都、拓宽道路、受到交通的工作之外,最主要的是完成了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14、华盛顿规划由郎方主持,他的规划思想和设计手法受到了巴黎的影响。
15、近代有许多思想家和学者进行了城市规划理论的探索,并付诸于实践。
如给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欧文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并到美国展开了实践,傅立叶则把遵循共同社会理想的400户家庭集中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取名法兰斯泰尔,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1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提出了著名的《雅典宪章》,指出现代城市应该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1977年,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学者在秘鲁某印加文化遗址签署了著名的马丘比丘宪章,是继雅典宪章后又一个对世界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件。
17、现代城市建设立法始于1848年英国颁布的公共卫生法18、1929年国民党政府制定并公布的首都计划是我国较早的一次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
19、为了缓解城市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矛盾,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18年提出著名的有机疏散理论20、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在他的著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中提出的广亩城市是他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
二、名词解释1、陵邑制2、勒.诺特尔3《平江图》4、英华庭院陵邑制:起源于汉高祖分布在渭河南北岸,不仅是陵墓更是7个城市区域的副中心,其组织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大片富户迁至此,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相当于今天中等城市的规模勒:诺特尔:是闻名世界的造园家,设计的杰作是维康宫和凡尔赛宫及巴黎城市改建的主持者,为巴黎城市发展的方向,指向无限深远的地方。
平江图:平江图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
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
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
此图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了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式,兼顾了地图的平面精度和建筑物的立体效果。
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历史资料。
英华庭院:18世纪英国新型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追求自然,变化,惊奇,隐藏,和田园情调,强调蛇形的曲线美,有意识的保存自然起伏的地形,同时受到中国传统的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的影响,也被称之为如画的园林。
三、画图题1、绘出曹魏邺城的复原想象图(5分),并说明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意义(5分)。
答: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建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它采用严格的功能分区,改变了以前宫室和闾里杂处的局面。
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采用城郭制度城市平面布局方正整齐,以宫城城内的文昌殿引出主轴线,作为城市主轴线,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是城市主次分明结构清晰,东西干道通向迎春门及金明门、南北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由南们雍阳门通向宫门及宫廷建筑群以北城中心齐斗楼为终点。
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而且区分更明确。
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登记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
三台就有明显的防御性质。
整个城市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
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的手法扩大应用于城市,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2、绘出卡洪城平面图,试说明其平面布局特点(5分)。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居住密度极高。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
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
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
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3、绘出雅典卫城平面图(5分)试说明雅典卫城建设的主要成就(5分)雅典卫城的主要成就:①在选址上:卫城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
东西280米。
南北最宽处130米,山势险要。
只有一个上下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
②在总体布局上: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山上有一个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山下的观赏。
山上的建筑物大都延边布置,顺应地形地势。
③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之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④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开⑤建筑艺术成就,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
采用材料和颜色是两种艺术达到统一。
以白色大理石墙面协调统一。
⑥纪念意义的反映,没有世俗建筑。
4、风水的重点之一是选址,绘出风水观念中最佳城址选择的理想模式(5分),标示出各构成部分的名称(5分)。
四、简答题(28分)1、简述1942—1944年艾伯克龙比主持的大伦敦规划的主要内容(6分)1942年大伦敦规划为艾伯克龙比规划,普遍采用了霍华德和盖迪斯等人的思想,摆脱了过去城市规划中针对城市自身问题来解决城市问题的思路。
把整个伦敦市区纳入到周围广阔的地域进行研究,最后来研究城市发展,采用了区域规划的思想。
大伦敦规划沿用但一种中心的城市格局,以圈层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
把距伦敦中心48公里的范围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
内圈为伦敦中心区,主要以改造旧街坊、控制工业、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为主。
第二个为近郊圈即伦敦市的边缘区,是作为建设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
圈内绿地尽量绿化,以弥补内圈绿化不足。
限制居住区净密度。
内圈和外圈作为伦敦市区的范围。
在近郊圈外为宽约8公里的绿带圈,限制中心城市的扩展。
绿带圈设置森林地带,大型公园绿地及游憩运动场地。
并就近解决供应蔬菜和副产品。
绿带圈外为外圈。
用来安排卫星城镇,用于疏散伦敦郡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
大伦敦规划的交通组织靠环状和放射性道路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环路有两条,内环位于伦敦郡中部。
用以联结向外放射的10条快速干道。
外环主要用来处理过境交通。
放射性干道用来联结卫星城和其他主要部分。
本规划吸取了20世纪以来西方规划理论的精髓,但对于控制伦敦城市大扩展以及改善混乱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也是世界范围内解决现代工业,现代交通给城市带来冲击的一次很伟大的尝试,对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有很大影响。
局限和问题:卫星城理论不成熟,建新城不仅投资大,建设速度慢,而且未起到疏散人口的作用,反而起到推波助澜,增加市中心人口的作用。
对金融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估计不足,规划不全面。
造成市中心区拥挤。
大量第三产业的人口往返于新城与中心区之间,大大增加了区域交通的压力单中心的城市结构使得城市中心负担过重,放射性道路最终将交通引向了城市中心区。
在城市建设中缺乏有机的控制手段,由于土地私有,中心区改善不完善,自发建设未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而使城市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原文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空间关系、城市等级等方面的段落(5分),并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
(6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城制。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周礼.考工记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营国制度的所奠定的规划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整体规划结构: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称布置。
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
形成经纬涂的道路:棋盘式道路,具有方位感。
方格网的规划方法。
营国制度主要反映了城邑建设体制,提出了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内容,即王城——都城——诸侯城建设的差异。
反映了礼制营建建筑制度,依据爵位、尊卑而定。
也反映了城邑规划控制高度,城邑规划布局制度以及具体建设制度。
3、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个阶段?试分析原因。
(5分)唐长安城北据龙首源高地,向南低洼处展开。
南为秦岭北为渭水,唐长安城为新建都城,由宇文凯规划设计。
他的特点是:方正的平面轮廓,且规模巨大,历朝历代城市无法与其媲美,城内功能分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