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质课教学设计 (1)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章节名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时1学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生特征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自主,上网搜集、加工材料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及结合旅游的所见所闻来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从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熟悉又有趣,他们浓厚兴趣将助推自主学习的开展。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并识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意义和原则。
多媒体展示课本基础知识,表格总结归纳;播放视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综合探究。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 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一自主学习 文字 教材基础知识 A I预习新知夯实基础8教材二归纳总结 文字 表格1. 知识梳理2. 重点难点3. 归纳提升4. 易错分析5. 必背术语J GH 探究规律 加深理解12资料收集三综合探究 文字 视频 图片 1. 殷墟宣传视频2. 殷墟文字介绍3. 中外民族节日图片4. 中国歌曲风靡国外视频B F IE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立足安阳本地文化,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20 网上搜索四 达标检测文字 四道选择题 J G牛刀小试 巩固新知5资料收集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案

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教学,以增加
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内容
1. 文化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挑战
4. 如何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协调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文化冲突和多样性相关的案例,让学
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 角色扮演:编写一些情景剧本,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物,通过互动和对话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一个特定的
文化,然后向全班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以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4.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和讨论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内容,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评估
1. 小组展示:要求每个小组进行文化介绍的展示,并评估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个人反思: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分享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和体验。
参考资料
- 文化多样性教育指南
- 《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一文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增加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拓展阅读:阅读有关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提高对文化多样性认识的理论水平。
作业提交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和反馈,学生要认真对待批改意见,及时进行修改。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文化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
2.认知特点: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引入丰富的案例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作业质量。
3.技能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能力。
4.技能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动的文化案例,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2.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小论文:以“尊重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讨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合理。
2.制作文化海报: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制作一份文化海报。海报内容应包括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等。要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word教案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课时的教学是贯彻课程标准2.6规定的“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民族文化的概念”的要求。
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化生活》P28页至P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
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学情简要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普遍存在对政治科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中有畏难情绪,和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等问题。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在教学中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能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认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学习,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通过对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学习,树立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知识与技能: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则。
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情景探究的方式将课堂设计成为多个活动,每个活动后有一个或几个设问,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最后老师总结。
遵循“情境导入——情景设问——情景回归”的活动方式。
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上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交流。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把握本课内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5)继承传统,推陈出新(6)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7)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理解:(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2)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4)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分析(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跋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2)通过分析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明确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仓情识寸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二、【课程标准】: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姚跃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姚跃【教学依据】一、教材分析: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
2、本框题安排在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之后,是对文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延伸,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做了铺垫。
3、本框题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本课也是深化文化竞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学情分析: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文化的内涵和影响,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获取时事信息的能力强,部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高,兴趣浓厚,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习惯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这对本课时事探究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信息基础。
3、学生能够通过时事背景归纳出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对待文化多样性应有的态度。
而由于本课围绕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展开,对于文化冲突及其应对措施,学生不一定能进行全面周到的思考,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升华。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理解不同的文化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标志,有其独特性,同时在实践中又具有共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对本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能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各地空姐的特色服饰,学会总结归纳实践对文化的影响作用,培养探究合作精神,增强综合思维和理解能力;在对焚烧可兰经事件和普粤之争的讨论中,提高理解表达能力,懂得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时事探究活动中,树立关心时事的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潮汕馆的设计活动和了解河南“天地之中”申遗成功,提高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加深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通过感受世博会的系列图片和视频,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多样性的定义和特点2. 世界主要文化概述3.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4. 跨文化交流技巧三、教学对象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多媒体设备3. 各国文化图片、视频等资料4.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讲解文化多样性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3. 世界主要文化概述- 教师介绍世界主要文化,如欧洲文化、非洲文化、亚洲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4. 课堂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第二课时:1.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教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跨文化交流技巧- 教师讲解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如尊重对方文化、学会倾听、善于表达等。
3. 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教育者需要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方法,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教育。
一、了解学生的背景在进行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
这包括他们的族群、宗教信仰、语言、习俗和价值观等。
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和学习风格。
二、创设多元文化环境为了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教学,教室环境应该反映不同文化的存在。
可以在教室中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画、照片或地图等。
此外,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音乐、服饰或手工艺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
三、使用多元文化教材教材在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反映不同文化的故事、书籍、视频或音频资料。
通过使用多元文化教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并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运用多元文化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多元文化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以促进交流和互相学习。
五、举办多元文化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多元文化活动。
例如,举办国际文化节,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民族服装、舞蹈或传统食物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并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感。
六、鼓励跨文化交流除了在教室中进行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不同文化机构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与其他文化接触和交流,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并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结论:在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中,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创设多元文化环境,使用多元文化教材,运用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举办多元文化活动并鼓励跨文化交流。
通过这些方法,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教育。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
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明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文化自信。
树立在文化交流中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2、教学难点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视频,如各国的传统服饰、舞蹈、音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有何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讲授新课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强调它不仅包括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可以举例说明,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展示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节日图片,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
引导学生讨论民族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结民族节日的地位和意义,即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播放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片段,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卢浮宫等。
让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总结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以中国的京剧为例,讲解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通过体育、建筑、文字和文化遗产的分析讨论,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透过民歌、衣饰、饮食民族文化分析,把握世界文化多样性要紧指民族文化多样性。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要紧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
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题目教材内容。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若是启发学生感受和明白得丰硕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爱好。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熟悉。
帮忙学生熟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若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紧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彼此尊重,进展本民族文化同时,增进文化的多样性。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丰硕的世界文化表此刻文字、建筑、衣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适应等众多方面。
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绩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
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教学要抓住这一重点,讲深讲透。
明白得“尊重文化多样性是进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讨性活动,采纳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和试探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腕一起冲破教学难点。
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讨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教学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预备六个探讨活动,重点完成三个探讨活动,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的观念教学辅助手腕。
2.学生预备依照教材内容,分组查找世界文化多样性资料,并选定重点发言人。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关键能力:1.通过具体的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并体会文化的民族性的价值。
2.通过比较近几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懂得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2.科学精神:阐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公共参与: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各民族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华文明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埃及知名汉学家、翻译家,艾因夏姆斯大学文学院教授穆赫森·法尔贾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强阿中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法尔贾尼认为,文化本身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各有内涵和特点。
一些西方媒体和文化界人士鼓吹西方文明的中心地位,贬低其他文明,这样的做法应该摒弃。
“只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才能有效抵御文化霸权。
”法尔贾尼呼吁阿拉伯民众客观认识和解读中国文化,“这样有助于推动阿中关系友好发展,共同应对文化话语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共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法尔贾尼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2.新课讲授(一)文化具有民族性欣赏各国的建筑,感受民族文化除了建筑艺术之外,还可从服饰、舞蹈艺术、体育运动项目、语言文字等方面举例。
思考:什么是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有什么意义?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2.民族文化的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2.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并能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学习,掌握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世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2.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3.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四、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什么是文化》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资料,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多元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1.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4. 课后练习1.阅读文化差异案例,并了解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2.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
第二课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和文化符号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3. 课堂讲解1.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沿革;2.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 课后练习1.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多元文化的发展、融合和创新;2.建立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分享彼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时间观察等方式,了解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点。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 课堂讲解1.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2.研究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作用和方法。
4. 课后练习1.分析某一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探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小组分享文化调查报告,通过讨论和辩论,探究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语言又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工具。
➢语言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师:展示联合国的官网首页图片在上面可以看到六种工作语言。
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师设问:①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是?学生回答: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大部分人使用汉语。
教师补充:还有部分华人华侨也讲汉语。
②英语使用为何是最广泛的?学生回答: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再加上美国的崛起,使得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并知道汉语和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2.世界的三大宗教【过渡】图片展示唐僧西天取经。
并提问:西游记唐僧取经是什么经?是哪个宗教的?(佛经;佛教)教师讲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并播放图片: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欣赏。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04页,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展示和表格填空,便于记忆知识点。
3.不同的文化习俗【过渡】教师展示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让学生感受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1)饮食习惯差异情景创建:三个不同地区的儿童讨论:今天吃啥?➢欧洲: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米饭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
➢拉丁美洲: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
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
教师总结: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的粮食作物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明显。
【设计意图】情景创立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接受新知。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文丽娟思政131 2013212605一、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2)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3)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做中华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
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
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教学要抓住这一重点,讲深讲透。
本课的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2.文化多样性的内涵:解释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分析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
3.文化差异的影响:讨论文化差异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
1.尊重和热爱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
2.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平等、互助、包容的文化交往观念。
4.提高文化素养,关注世界文化发展,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二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往往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局限。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情分析如下:
1.确保作业质量,力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注重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作业完成效果。
3.结合所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不断提升政治学科素养。
5.观点阐述: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这一主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点阐述文章,不少于800字。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化交往能力。
6.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时事热点,选取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时事评论,不少于800字。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他们的时事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广州市第六中学刘检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本班是高二理科班普通班的学生,有两位来自新疆的同学。
作为当代高中学生,他们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另一个方面,当代学生对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却相当陌生,只有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
因此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学设计1: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与意义。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意义。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1.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与意义。
2.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与意义。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引出《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活动一:情境: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总计长度约50000公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的结晶,它像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翻过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绵延逶迤,被中外人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列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据报道,宇航员从太空回顾地球上的人工构造物,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任务:请部分同学分享游览长城的感受?(小组合作,代表发言)活动二:情境:中国就餐的老规矩有哪些?(学生回答)中国就餐的老规矩反映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代表的是一种品质所在,体现的是社会的风气,利于提高国家形象,所以餐桌规矩并不“老”,“老”的只是我们的坚持。
任务:1.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就餐的老规矩?2.谈谈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小组合作,代表发言)辅助材料: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小结:活动三:情境:舌尖上的美食盘点中国十大最好吃面条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大米,面食也是人们日常最重要的主食。
而面条则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各地的面条也呈百花齐放之态,品相和味道各有千秋。
有拌面快、吃面也要快的武汉热干面、兰州牛肉拉面、麻辣爽口的四川担担面,嚼劲十足的山西刀削面、带有朝鲜族特色的吉林延吉冷面、搭配数十种作料的镇江锅盖面、昆山奥灶面、加入雪菜和笋片的杭州片儿川面、河南烩面、老北京炸酱面等。
任务:1.同样是面条,却有这么多形式,体现了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用文化的角度,说明体现在面条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吗?(小组合作,代表发言)活动四:情境一:中国“和合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4.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配套教学设计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4.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尊重理解不同文化还有一定的陌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多样性有限,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和观点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和沟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2.针对重难点,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景模拟法:创设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和沟通。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相关文化案例和图片3.小组讨论指导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世界各地的文化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操练(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为了巩固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小论文: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知识,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体现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认识。
2.制作民族文化海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民族文化主题的海报。海报内容包括所选主题的简介、民族特点、文化价值等,要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实践活动,体验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展览、参加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多样性。
-鼓励学生撰写活动心得,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6.总结反馈,巩固提升: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民族文化海报等,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民族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3.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民族文化海报等,巩固所学知识。
4.提醒学生关注课后拓展阅读,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的定义,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茶道是一种以特有的形式和礼仪进点茶和饮茶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称为“茶礼”、中国“茶式”。
.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举例: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M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
举例: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引导学生感受民歌中体现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音乐、节日、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二、正文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会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举例: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存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举例: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举例:截止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处,其中文化遗产处,自然遗产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处。年月日至月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定义。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中国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展现文化多样性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举例: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文化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一、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明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能力目标
()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教案重难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案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课时
五、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谈谈你的感受。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
(显示:蒙古族的衣饰尚青、黑色,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袍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的服饰常被描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佤族人非常注重装束,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苗族女子的头饰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最漂亮的,它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崇拜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服饰的特点是鲜艳。土族妇女通常的装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两条袖子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圈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
学生活动: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世界文化遗产网、)
举例: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学生活动:谈谈你记忆中各国、各民族最典型的文化个性特征。
举例:以建筑为例展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侗寨的鼓楼、喀什市的香妃墓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服饰文化,旗袍中的小开领体现西方文化,利郎西装中的立领体现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