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一、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意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和不变,即能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内的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动量守恒。

3、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没有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速度相对保持不变,也叫定力定律;第二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相乘后的积分结果,即力的积分结果,称为物体的动量;第三定律:任何一种力都是施加在某物体上的另一物体所施加的一个反作用。

4、能量守恒的原理能量守恒的原理:在任一一个系统中,能量的总和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能量守恒。

5、静电场静电场:也叫静电场,是一个充满电荷的空间,电荷被静电场所围绕,这种静电场具有各种电压和电场强度,它确定着电子在该空间中运动的路径和速度。

6、电势能电势能的定义:当电荷流动,从一个电位高的位置到另一个电位低的位置的能量消耗,称为电势能。

电势能的公式为:电势能=电荷量×电位差。

7、功率功率是能量在单位时间内释放或消耗的量,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8、阻力阻力:是把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降低电流的强度的装置或现象,其公式为:电流=电势/阻力。

9、电压电压是电势区别的量,表示电流从电源流向负极时的势能变化情况,电压的公式为:电压=电势差/电荷量。

10、声速声速:声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以特定频率的振动传播到相应物质中,反射在各个表面,最终到达人耳附近的空气中而产生的,声速的公式是:声速=频率×波长。

二、物理初三中考必背公式1、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E=KE+PE+U,其中E表示总能量,KE 表示动能,PE表示势能,U表示热能。

2、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mv=mv+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mv=F,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F表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4、电势能的公式:Ep=qV,其中Ep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量,V表示电位差。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声学。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_固>v_液>v_气。

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琴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例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汽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直线传播的实例。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力学1.牛顿三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力平衡时的条件;-物体受力不平衡时的条件。

2.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3.动量和冲量:-动量的定义;-冲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

4.常见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两个抛体运动的相对性质。

5.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6.机械能的损失:-摩擦力对机械能的影响;-机械能的损失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7.弹簧力:-弹簧力的定义和性质;-弹簧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光的退色现象和光的散射。

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和折射的应用。

3.光的反射:-镜面反射的规律;-成像规律。

4.光的折射:-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5.凸透镜:-凸透镜的定义和性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凹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和性质;-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7.光的颜色:-光的颜色与频率、波长的关系;-光的颜色与亮度、光的强度的关系。

三、电学1.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电阻和电功:-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简单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应用;-电阻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5.变压器:-变压器的定义;-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现象和规律;-反应电磁感应规律的方程式。

7.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应用。

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将有助于顺利应对物理考试。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中考物理知识点哪些呢?物理学科,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而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2.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说明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F=ma,其中F 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单位为焦耳(J)。

功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5. 阻力和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沿着导体或半导体的闭合路径流动的路径。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 静电和电荷:静电是指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8. 光线折射和反射:光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线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根据角度相等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9.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物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声音的强度决定,音色由声音的谐波成分决定。

10.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而在与界面不垂直的方向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方式(1) 位移、速度、加速度(2)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3) 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描述(1) 圆周运动的描述(2)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3) 牛顿第三定律2. 动量和动量定理(1) 动量的概念(2) 动量定理3. 质点系的力学运动(1) 动量守恒定律(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4. 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2) 行星运动定律三、静电学1. 电荷(1) 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2) 电场的概念和场强2. 静电场(1) 电场中静电力(2) 电场中电势能和电势(3) 电场中的等势面(4) 中考常考题型:点电荷电势公式、均匀带电细棒的电场问题、点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问题四、电流电路1. 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公式(2) 电阻的概念和公式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1) 欧姆定律(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 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的概念和公式(2) 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4. 组合电路的分析(1) 串联电阻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2)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五、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1) 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2) 磁场中电荷的受力2.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1) 洛伦兹力(2) 螺线管和荷质比的测量六、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反射和折射(2) 折射率和全反射2. 薄透镜的成像规律(1) 薄透镜成像公式(2) 球面镜成像规律3. 光的波动性(1) 光的波动特性(2) 干涉、衍射和偏振七、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和原子的量子化(1) 原子结构模型(2)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2. 放射性(1) 放射性本质和放射性衰变(2) 放射性探测器八、热学1. 温度和热量(1) 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2) 热量的传递和单位2. 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容和等压热容(2) 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子动理论(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的分子动理论以上就是物理中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中考物理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1.力学1.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理、作用-反作用定律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合力和力的力矩为零4.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5.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公式6.物体的密度和密度的计算:计算物体的密度和密度的变化7.滑动摩擦和静摩擦:根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计算物体受力情况8.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根据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力的情况计算物体所受力和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9.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10.弹性势能和弹性变形:计算物体的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2.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路径2.光的反射定律:根据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计算光的反射角度3.光的折射定律:根据光的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光的折射角度4.凸透镜和凹透镜: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原理和用途5.成像公式:根据物体的位置和透镜的焦距计算图像的位置和放大率6.球面镜: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原理和用途7.光的彩色与白色光的反射和折射:理解光的颜色和白色光的组成及其反射和折射的现象8.光的色散现象:理解颜色的原理和光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3.热学1.温度和热量: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计算物体受到的热量和温度的变化2.内能和热平衡:理解物体的内能和热平衡的概念,计算物体的内能变化和热平衡的条件3.热传导和导热性:根据物体的导热性质计算热传导的速率和传热的时间4.比热容:计算物体的比热容和比热容的变化,理解物体的热容和热平衡的关系5.蒸发和沸腾:理解蒸发和沸腾的过程和条件,计算物体的蒸发和沸腾的速率和时间4.电学1.电荷和电场:理解电荷和电场的概念和性质,计算电场的强度和电场的力2.电流和电路: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和规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元件的电阻、电压3.电压和电势差:理解电压和电势差的概念和关系4.电阻和电功率:理解电阻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计算电路中电阻的阻值和电路的功率5.串并联电路: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6.静电场和电场力:理解静电场和电场力的概念和性质,计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7.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理解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的概念和应用,计算产生的感应电流和电压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考的主要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完成中考物理的相关题目。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分支,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

力学主要包含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动量等核心概念。

1. 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的核心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

2. 功与能:理解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能够计算简单机械系统中的能量转化。

3. 动量:理解动量的基本概念,会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

二、热学知识点热学主要考察学生对温度、热量、内能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 温度与热量: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热量传递的规律,了解热平衡状态。

2. 内能与热量转化:理解物体的内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知道热量与内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光学知识点光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性质等知识的理解。

1. 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光的反射与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3. 光的性质:理解光的波长、频率、速度等性质,了解光谱的概念。

四、电学知识点电学是中考物理的重要部分,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电磁等概念。

1. 电路: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2. 电阻与欧姆定律: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 电功与电功率: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直流电路中的电功和功率。

4. 电磁现象:了解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电磁现象。

五、声学知识点声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感知等知识的理解。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音的特性: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特性。

六、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中考物理注重学生的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1. 实验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速度公式:v = s/t物理量单位:v——速度(m/s、km/h);s——路程(m、km);t——时间(s、h)单位换算:1 m = 10 dm = 102 cm = 103 mm;1 h = 60 min = 3600 s;1 min = 60 s公式变形:求路程——s = vt;求时间——t = s/v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物理量单位:G——重力(N);m——质量(kg);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 9.8 N/kg,粗略计算时取g = 10N/kg)合力公式:F = F1 + 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 = F1 - 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ρ = m/V物理量单位:ρ——密度(kg/m3、g/cm3);m——质量(kg、g);V——体积(m3、cm3)单位换算:1 kg = 103 g;1 g/cm3 = 1×103 kg/m3浮力公式:F浮 = G – F(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浮 = G(物体浮在液体表面时);F浮= ρ水gV 排(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物理量单位:F浮——浮力(N);G——物体的重力(N);ρ——密度(kg/m3);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3);g = 9.8 N/kg,粗略计算时取g = 10 N/kg注意: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压强公式:p = F/S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F——压力(N);S——受力面积(m2)面积单位换算:1 cm2 = 10-4 m2;1 mm2 = 10-6 m2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物理量单位:p——压强(Pa,N/m2);ρ——液体密度(kg/m3);h——深度(m);g = 9.8 N/kg,粗略计算时取g = 10 N/kg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帕斯卡原理:p1 = p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物理量单位:F1、F2——动力(N);L1、L2——动力臂(m)滑轮组:F1L1 = F2L2杠杆平衡条件可以用来解决物体平衡的问题。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中考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掌握好物理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中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声音的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4、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方面来控制噪声。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子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

4、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

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 < u <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

当 u = f 时,不成像。

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吸热。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放热。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一、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和计算2.力的概念和单位3.牛顿三定律4.斜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5.摩擦力和弹力6.动能和功率的计算7.力、功和能的转化二、热学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3.热膨胀和热收缩4.定压和定容热容量的计算5.相变和相变潜热6.气体状态方程7.热能和功的转化三、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2.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定律3.凸透镜和凹透镜4.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光的波长和频率6.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四、电学1.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5.电阻的概念和计算6.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7.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五、能源与能量转化1.能源的概念和分类2.火力、水力和风力发电3.核能与核反应4.太阳能利用和太阳能电池5.电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6.能量转化和能量效率的计算六、声学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和振动3.音的高低和音符的区分4.多个声源的叠加和差别5.回声和共鸣6.声波的频率和波长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七、化学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2.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符号3.化学键的形成和键的强度4.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5.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6.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7.摩尔浓度和溶液的稀释计算以上是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中考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力的概念》①基本定义: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等作用。

打个比方,就好像你推桌子的时候,你对桌子施加的那个劲儿就是力。

②重要程度:力在物理里面特别重要,可以说是物理这座大厦的基石。

很多现象都要通过力来解释,像物体为啥会运动,为啥会停下来之类的。

③前置知识:你得知道物体是什么,空间位置这种最基本的概念。

比如说你要是连桌子这东西是个物体都不知道,力对桌子的作用就没法理解了。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里到处能用到。

比如想要搬东西就得用力,汽车发动机给轮胎施加力才能动起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力的概念在力学里是最基本的部分。

就像树根一样,后面学的力的种类、力的合成等知识都是在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枝叶。

②关联知识:和运动知识联系可紧密了。

要是没有力,很多运动现象都没法解释。

也和压强等知识相关,毕竟压强也是力在一定面积上的分布。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其实不大,关键就是要能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可能是理解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这些概念。

④考点分析:在中考里是必考的知识点。

经常会出现在选择、填空等题型里,考查你对力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力必须是物体对物体的,一个物体不能自己对自己有力的作用。

就像人不能自己把自己举起来,因为没有别的物体对自己施加这个“举”的力。

②特征分析:力是有大小的,像大力士能施加很大的力去搬重物,小孩只能施加小力搬轻东西。

力也有方向,朝左推桌子和朝右推桌子效果肯定不一样。

力还有作用点,比如推桌子的边缘和推桌子的中间,桌子运动状态可能就不一样。

③分类说明:有力的按照性质分,像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还有按照效果分的,比如拉力、压力。

重力呢,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力,你跳起来还会落回地面就是重力在起作用。

④应用范围:适用于解释生活里很多东西的运动变化。

不过局限性就是如果物体不是古典意义上的实物,像电磁场这种,对力的解释就得用更深层次的理论。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5.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则音调越高。

6.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7.人们常常利用音色来判别声源。

8.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 人耳感受到声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10.超声波的应用:声呐、 B超、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波测速等。

11.人们常利用次声波来:预报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12.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物态变化:5.晶体的熔化条件:(1)晶体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7.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2)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液体的沸点;(2)继续吸热。

8.沸点与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9.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模型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也是模型法)。

3.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

中考物理73个必考知识点汇总(表格)

中考物理73个必考知识点汇总(表格)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重点
5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六)热和内能(4个考点)
1
分子热运动
正确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是对分子间引力、斥力的理解,中考还常考查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2
内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和机械能的区别,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会判断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结果。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比热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4
热机
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料的热值及热机的效率
(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个考点)
1
能源家族
能源概念,能源分类
2
核能
核能、裂变、聚变的定义及其现实中的应用,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
太阳能
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功的计算
重点:是功的概念和计算;难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机械效率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机械效率
重难点:是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3
功率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重点
难点:是对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的理解以及功率的计算
4
动能和势能
(1)、影响几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以及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1
温度与温度计
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3
汽化和液化
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 力和运动-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置,可以表示为速度=位移/时间。

-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可以表示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可以表示为重力=质量*加速度。

-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表示为动能=1/2*质量*速度^2。

-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可以表示为动量=质量*速度。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会产生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光学- 光线:光线是光的传播方向。

- 反射:光线遇到物体后发生反射,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按照折射定律。

- 确定物体位置: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成像是实像,凹透镜成像是虚像。

3. 电学-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电流,可以表示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表示为电压=功/电荷。

- 电阻:电阻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

-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是描述导线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压。

4. 热学-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程度,单位是摄氏度。

- 热传导:热传导是物质内部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

- 热量:热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形式,可以表示为热量=质量*热容量*温度变化。

-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的流动会导致它们达到热平衡。

5. 声学- 声音:声音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需要媒质(空气、水等)传递。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声音遇到物体时会反射和折射,遵循与光的规律类似的原理。

以上是中考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涉及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涉及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涉及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重要总结,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物理涉及的知识点归纳: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大小和方向。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F = m \times g \)。

3. 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

5. 压强: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公式为\( P = \frac{F}{A} \)。

6.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相等。

7. 杠杆原理:力臂与力的关系,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热学部分: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物体内能的转移量。

3. 热膨胀: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4.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电学部分:1.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

2.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单位是伏特。

3.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4. 欧姆定律: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基本定律,公式为\( V =I \times R \)。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分配。

6. 电功率:电能转换的速率,公式为\( P = V \times I \)。

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的返回现象。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的改变。

4.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反射光形成的虚像。

5.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聚焦或发散作用。

原子物理学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3. 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4. 放射性: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释放能量和粒子。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机械学1.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1.2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案;功的定义及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4 运动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5 重力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计算;重力的特点和应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

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声波的特点。

2.2 声音的调制与利用:噪声、纯音和音乐的区别;音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声音特点及原理。

2.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规律和计算;回声产生的条件和利用。

2.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物体上的吸收规律和现象;共鸣现象和应用。

2.5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音量与声波振幅的关系;音调与声波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和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2 光的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光的凸透镜组成像的特点。

3.3 光的颜色和光谱:光的三原色和三基色;光的分解与合成;光的干涉与衍射。

3.4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直线传播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声光二者速度差和应用。

4. 电学4.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2 电阻和电导: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和电阻率的计算。

4.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班别:第一单元声现象姓名: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340米每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现象,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至少要17m。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7.减弱噪声的三大措施:消声、隔声、吸声。

(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8.可闻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 超声波应用有:声呐、B超、碎石、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练习:①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第二单元物态变化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度的规定:把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实例1、清晨出现雾,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2、铁加热变成铁水,这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3、“下霜”、下雪,下冰雹,都是凝华现象,要放热。

4、洒在地上的水干了,这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5、潮湿闷热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了,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6、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这是升华现象,要放热。

7、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

8、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变黑,这里先发生升华现象,要吸热;后发生凝华现象,要放热。

9、揭开冰棍的包装纸,冰棍冒出“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10、冬天,南方的教室玻璃会变模糊,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北方的玻璃窗会在内部出现“窗花”,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

11、平常见到的“白烟”、“白雾”、“白气”都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液态的水。

)12、厨房中的抽烟机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会附满油渍,这是炒菜时锅中的油发生汽化现象,要吸热;然后液化附在抽烟机上,要放热。

1.☆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2.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落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8.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9.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0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第三单元光现象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火柴和萤火虫是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其中水次之,光在玻璃中传播最慢。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线垂直射向镜子表面时,传播方向相反,发生全反射,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0度。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垂直;(4)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7.球面镜包括:(1)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2)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应用有:汽车头灯、手电筒和太阳灶。

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空中角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2)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反射角= 0 度。

空气水9.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0.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光屏)。

(我们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2.近视眼指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指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1.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2.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3.☆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过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6.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7.☆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8.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9.☆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水中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