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情境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口。
为此,我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适应学生认知水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等做法说明情境创设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认知水平;贯穿全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
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主动活泼地投入数学学习。
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的切入口,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
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情境创设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也就是说体现不出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然不会有富有成效的学习。
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案例:为了引起学生对几何证明的重视,说明其重要性,我出示了如下两个情境:①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颗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②本人亲眼目睹:一生冲凉晚出,大门已被铁链圈锁,留有一缝,人出后而铁桶刚好直立卡在缝中间(圆台形桶),问该生有何办法将铁桶取出?两问题情境的提出,同学们回答热烈。
问题①的答案是肯定的,问题②的方法是将桶横放取出。
但绝大多数同学均不能正确回答,这说明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这样就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证明,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论文
探究创设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教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
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设计,有序的教学结构,精湛的教学图式,无不闪烁着教学的艺术光辉,教师通过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而成功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一、创设情境的意义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
2、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心。
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会的连接,促进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知识,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应用能力、增长才干。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加工整理,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取舍,形式上有所变通,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创设出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1、创设情境要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要充分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内部有,现实生活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新课程的任务。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复制“打碎的玻璃”)这个问题符合现实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运用经验进行决策,但又不能说出来,这就形成学生欲证不能、欲罢不能的悱愤态势,很快对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定理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数学教学教研论文范文3篇
数学教学教研论文范文3篇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研究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1.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提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此外,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现今小学教材比较重视情境的引入,不仅仅只是文字,图片以及故事性的文字比较多,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虽然数学主要是与数字打交道,但是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质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沿边展开,将展开图放在桌子上供学生观察。
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面,然后观察一下各个面的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整个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情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定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提问无疑是一种比较方便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惯。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研究,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比如说在讲解“平均数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在超市购物的情境给学生出几个求平均数的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
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三,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获得一定的知识。
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
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
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
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
从心理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
二、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三、由旧知到新知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景知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新知的产生往往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或减弱条件,让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或发现新的规律。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需要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一堂好课,问题的提出必须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因此,我们要建立合理的问题平台,注意问题的可操作性,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我们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本文试着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一、创设故事情境对学习来说,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欢的情境之中,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投入到新知学习中.例如,在教“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乐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系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乐斯看着金字塔问:有人知道金字塔多高吗?司祭长摇了摇头. 泰乐斯听了,立刻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出塔高131米. 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 故事讲完之后,学生都产生了疑惑的眼光,兴趣很高. 他们都很难理解,他是怎样测出塔的高度的?这时教师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 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回过头来思考泰乐斯是采用了什么原理测量的金字塔的. 这样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创设讨论情境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 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垂径定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1)让学生动手. 让学生自己画圆,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 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图形沿着直径对折.(2)给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对折后的图形中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 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 (4)让学生总结,教师再作补充强调.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地掌握了垂径定理. 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三、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改进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可能性和概率”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两名同学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 甲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 如果同时正面向上或正面向下,你可获得20元,否则你给我10元. 这时下面同学等着看热闹. 乙同学开始投,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这样通过问题的手段来创设问题情境,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究,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创设活动情境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例如,每周一清晨,学校的全体师生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可是旗手升旗的速度有快有慢,很难做到与音乐同步.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准备投资换成电动旗杆. 由于国歌演奏时间是固定的,总共43秒钟,那么只要测出旗杆的高度,计算速度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利用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呢?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再分散实际操作,最后集中总结交流. 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去同存异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2)利用标杆;(3)利用镜子;(4)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等等. 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很高,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学生亲手操作,才是理解知识的捷径.总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出发点. 然而创设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亦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这里的情感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
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做出注意→做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
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要,必然促成新的认知目标,这样,以情感交流入手,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哪种问题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
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一)创设问题情境,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目前教学方法仍然很单一、枯燥,学生疲于接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学生的内在的潜能,教师首先要有现代的教学意识,要更新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质量观,改革整齐划一、单一的教学观,探索在课堂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改革传统的师生之间学习、活动的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触下讨论,合作,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考,活动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二)问题情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有问题,有情境学生便有了自己思维的空间,有些学生便会在情境的感触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有所创新,试验中将会探讨问题情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方法,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引进生活,趣中激情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 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例如:在教“小数大小比较”时,我为学生展示了学校六一儿童节节目展演情境,出示了2号节目的比赛成绩:9.87,9.90,9.96,9.85,9.85. 先让学生仔细看看比赛成绩,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我提出评分要求:根据比赛规定,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此时,学生已沉浸在现场比赛的情境中,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自己要当一回裁判. 这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追问学生:“你们凭什么判断出9.96是最高分,9.78是最低分呢?”顿时,孩子们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当中,课堂教学也自然充满了欢快、自由的气氛. 这样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研究.二、贴近思维,切忌唯书数学来源于生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一种素材,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创设贴近自己学生的有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例如:在教“求最小公倍数”时,在音乐声中教师讲解并请学生欣赏自己的新居. 创设问题情境:为老师设计电视背景墙. 学生在题纸上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进行操作、观察、实验. 在其次的推理、交流阶段反映出学生观察、实验的不成功. 然后老师再演示,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地被吸引过来.又如:在教“求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米老鼠和唐老鸭跳格子的情境,米老鼠每次跳2格,唐老鸭每次跳3格,哪一个格是它们同时跳上的?这一情境创设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既启发学生思维,又渲染环境气氛.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情境是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不要“教书”而要“用书”. 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 相同的一节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三、活动情境,促进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过程较为简单,容易取材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例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把8根小棒,每4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通过操作,学生对分的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分的结果也有了充分的感知,那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呢?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加强烈. 再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创设了一个寻宝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宝物的位置,只要是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都可以,这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为什么是一个圆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圆的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圆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和谐情境,促进探索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愿表明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一是源于课堂气氛的压抑;二是担心说错了会降低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而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可以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感兴趣,就会积极参与,而且其他同学听得也会很投入,最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点拨. 因为有些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能时常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那么学习热情将会强化. 我们还要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这样学生们才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你的课,才会把数学学得更好.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知识的兴趣,体验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孩子们才能走出知识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探索知识的绿洲.。
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摘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诱发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通过联系生活、借助活动、设置悬念、设计游戏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联系实际;设置悬念;创新能力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problem situations, i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ers for teaching purpose, according to certain teaching content, use teaching method, create feeling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nowledge, desire to explore the spirit of the unity, harmony and keep step with emotional atmospher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evoked principle and appropriate principle, through the contact life, through activities, suspense, game design way of creating problem situation, so that students in active learning, inspir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key words: practice; suspense; innovation ability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使他们使自然进入情境并产生想象,从而主动地获得知识、能力。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摘要: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一开始有一个形成意向和感知的阶段,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
这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要设计得更好,教师仅仅停留于教科书的挖掘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主动的创造才是情境的最终源泉。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兴趣情境创设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将问题寓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第一: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为数学教学的开端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我在教苏科版七(上)“从不同方向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声像并茂),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著名词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
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又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时,我带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还故意用玻璃刀把三角形玻璃的一个角划了一下,但是没有分开,我拿着这块玻璃在讲台上看来看去,学生用好奇地眼睛看着我的一举一动,于是我一用力,玻璃的一角掉了下来。
学生感到特别地好奇,我就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课堂情境创设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在创设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多工夫,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创设情境,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考虑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经验基础是否契合。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时,有位小学教师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手中的三个圆片当作饼,让学生自己翻饼感受如何才能更节省时间。
但是在农村的家庭很多都是使用大铁锅烙饼的,一些农村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就是把三张饼一起放到锅里,同时烙。
在此,教师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虽然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生动与有趣,但却与教学要求相背离。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将它处理得当,同时把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更好地切合教学实际。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导入新课后,教师说:“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出圆的周长?”有的学生用绳子围住圆一周,再用直尺测量绳子,有的学生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也能得出圆的周长,方法很多。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各种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关键字】情境;创设;兴趣;趣味;思维;有效;巧用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情境化儿童数学学习”提倡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承载数学知识、激发问题意识、促进主动探索、牵引思维爬坡、引发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各种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下面谈几种做法: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看法论文
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看法“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
”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
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消除紧张的情绪,控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
为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
通过精心创设的愉悦情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及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等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教学中情境创设基本原则的探析“思维自疑问及惊奇开始”。
这说明合理的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情境教育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重要的编写思路之一。
“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应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种有情有趣有助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动式的广阔空间。
情境教育要服从教学内容、教材体系、课标原理、学生心理及生活情境等基本要素,特别要强调的是它应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转换、心理状态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
1.暗示诱导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应根据数学教育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所教年级的学生特点,运用多媒体、相关图画、数字材料、数学史、数学模型等一系列感观材料,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数学场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
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并激发出对数学学习的独特情感,迅速地对数学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学生数学习潜能的重要通道。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某些教师对课程理念方面已有一定的理解,但在教学实践的落实中存在着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照猫画虎的问题,表现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问题情境创设,轻数学化训练;重合作交流,轻自主探索;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重电脑课件演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轻教师的讲述、提问、语言与板书等传统教学媒体的运用。
这些重形式、轻实质的教学行为虽然只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部分现象,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
一、问题的提出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教学“直线”的概念时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直线。
出示图片,如铁轨、行进的队列等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内排起方阵,横竖成行,以体验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别进行以下活动:①教师让一个学生起立,要求与该学生共线的学生起立。
最后教师总结:因为每个同学都可以与该同学共线,所以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②再让两个学生起立,凡与这两学生共线的起立。
教师总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③最后要求三个学生起立,凡与这三学生共线的起立。
教师总结:过三点的直线不确定。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从某些教育学老师的观念看,本节课这位教师贯彻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能够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组织学生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因此,给本节课带来一片叫好之声。
然而从数学的观点来分析,这节课很不严谨。
由于教师自身数学素养的缺失,没有处理好情境的“数学化”。
这种追求数学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味,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是对数学教学活动的亵渎。
二、问题的分析首先,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直线的本质属性。
虽然直线是不定义的概念,从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来,人们曾经试图对直线进行定义都没有成功,但是它的一些固有属性,如是由无穷个点组成的一个连续图形;两端可以无限延伸;很直;无粗细可言等应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将数学情境化、生活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创设才是适宜的,才能成为教学的助跑剂呢?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方法进行情境创设一,通过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电脑中演示悟空踏云而归,怀里抱了一颗西瓜,餐嘴的八戒迫不及待的扑上去,要吃西瓜,悟空大喝一声,呆子,你想吃西瓜的1/4还是2/8呀,八戒嘟囔着,当然是2/8,但八戒看着自己手里的2/8西瓜和五空手里的1/4西瓜,有点糊涂了,把学生引入了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二、通过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身边,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从事理中明确算理。
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超市,货架上陈列着各类文具,让学生在买和卖文具的情境中掌握了数小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三、通过操作实验,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感知,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表象,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里摆满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木块,再观察每排的个数、摆的排数、逐步推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操作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引导他们观察——抽象——概括——表述,架起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四、通过研究、探索,延拓创新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1/4米,第二根用去1/4,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问题给出后,学生讨论比较热烈,有的说第二根用去的长,(假设钢管4米,4×1/4=1米),有的立即反驳:当钢管长一米时,1×1/4=1/4米,两根用去的一样长,……通过研究探索,争论、举例验证得出,这道题答案有三种可能性,分三种情况进行思考。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论文
浅议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摘要:数学教学情境,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困难,进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思维功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如何创设有效地数学教学情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创设冲突情景,勾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的欲望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与旧知识、旧经验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即善于在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境,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例如,在“分数除法”教学时,我设计如下三个问题:①1/8乘以5/7是多少?②5/7的倒数是多少?③1/8除以5/7得多少?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分数乘法法则,很快得出1/8乘以5/7=5/56。
问题②利用倒数的性质得出5/7的倒数是7/5。
而问题三利用以上知识都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老师先出示“一段公路长30千米。
怎样创设良好数学情境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教学【摘要】数学,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是循规蹈矩的,没有什么意思的!它是那么的遥远而陌生,这时候往往想着敬而远之甚至内心里畏惧数学,但今天我们通过几个方面去探讨数学在情境中的教学,将“数”与“形”“数”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身边发现数学,将数学变得亲近,似曾相识,可以理解,喜欢学数学,学得会数学!【关键词】乐学猜想质疑思辨动手数学课,一直被认为是循规蹈矩的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数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
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层面和心理需要,学生喜欢在一个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同学、老师甚至教材进行对话,讲错了没有关系,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不认同老师的不会受人批评,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当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
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是一种迫切的愿望,于是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然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理想课堂教学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使学生“乐”起来在课堂上,先要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
认识需要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
因此,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圆的定义》时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能作成三角形、方形、椭圆形吗?使学生感到自然、必要和富有情趣;讲《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时,先给学生讲故事: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发现塔高竟无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啊!”随后,他根据影长,很快测算出塔高为131米。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论文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课改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直至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正是优化学习环境的重要方法,值得实践和研究。
本文讨论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问题,请大家指教。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在遵循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思想指导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
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引导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使他们想学、会学、善学。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情景创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何创设数学教学的情境?这是一个很有实践意义的课题。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几个极具可行性操作意义的具体策略,这里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数学叙述故事化听故事,是现实生活中老少咸喜的事情,人们通过听故事,得到情节的吸引、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陶冶,获得心境的愉悦,并潜移默化于受教之中。
所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讲故事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把它借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
我们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故事能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
在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不少情境创设、运用的偏颇之处,因此,有必要真实地认识情境的价值所在,并由此探讨有效情境创设与运用的一些策略方法,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地发展。
那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数学情境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构成了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突出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情境创设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根据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提炼出数学情境,无疑是创设有效情境的重要方法。
二、从学科的本质和问题性中创设情境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因为情境并不总是生活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更喜欢那些体现数学本质的有着很强的数学味、问题性的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式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式教学追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果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实现的方法很多,其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尤为有效。
一段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
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这些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在引入新课中创设情境式教学。
如在讲“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应用题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我们在前面学过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其中为常数且)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k为常数且k,),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类型的表达式,如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0km,某人开车从a地到b地,汽车的速度v(km/h)和时间t (h)之间的关系式为vt=1200,则中,t和v之间肯定不是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揭开的奥秘。
二、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中创设情境式教学。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
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然后再考虑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提出问题,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数学知识相互作用。
如: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如果仅按照教科书的叙述,直接给出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可能会疑虑重重,如产生这个数学模型是从那里来的呢等疑问,这种把概念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的教法,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
三、在游戏进行中创设情境式教学。
游戏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情感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摘要: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处理好情境中的数学内容和非数学内容的关系,同时还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其精妙之处,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可见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小学生来说谜语、故事、游戏等他们都很喜欢,因此可以利用谜语、故事、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认识钟表,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面是: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
滴答滴答响,天天催我起。
学生们热情很高,很快猜出是钟。
然后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认识钟表。
这个情境创设很自然,又很简洁,完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谜底是“钟表”,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对钟表认识的原有生活经验去学习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二、创设的情境要有启发性,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有启发性,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说我们在学角的度量的时候,你们都量了三角尺的角,谁能说三个角的度数?学生说出度数,请同学算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学生算出三角的和是180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摘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要求和学生现有学习状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本文对数学情境教学、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原则要求
1. 数学情境教学的介绍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因此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采取符合学生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法”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利于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而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
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因此,广大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常常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着力创设各种情境来组织教学。
2.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和谐性原则。
情境首先应与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基础相和谐,其次应该与要学习的内容、要完成的课堂教学目标相和谐。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习者学习的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能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趣味性原则。
好动是中学生共有的特征。
在活动中动脑、在动脑中求知,是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因此,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情境要有吸引性,趣味性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现实性原则。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4)动态性原则。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5)递进性原则。
学习在总体上应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中,一般都需要创设出多个情境,这些情境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多个情境之间呈递进的关系,要体现层次性。
(6)开放性原则。
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7)德育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德育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情境教学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教师要创设有效有趣的教学情境,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几套灵丹妙药似的办法还不够,更根本的是自身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丰富的个人生活阅历。
既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又要重视提高科学素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研究探索,不断地在各方面提升自己。
其次,教师还要做大量的工作:(1)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及接受能力,联系教材与社会生活实际去创设情境,加强其针对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教师要注意激发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的“大情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学习的环境,积极参与其中。
(3)注意情境设计的多样性、教师要善于结合多种设计方法创
设情境,发挥情境教学的最大功用。
同时,教师要不断突破,创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新奇的情境与材料会有无穷的吸引力。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除要加强对课堂的调控,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又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看、自己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5)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肢体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良好的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疲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情境中。
除以上几点外,教师也要注意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利用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发挥情境教学的最大优势,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仔细观察、全面分析、周密思考、大胆质疑,就能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就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7]洛元军,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与误区[j],教师,2009,17,94-95
[8]周琼,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6,27-28
[10]柏朝莲,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46,74-75
[12]贺玉亮,新课程理念下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5,55-57
[13]黄来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高教,2009,7,68-68
[14]宋海侠,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1,32-33
[15]焦翠花,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学科教学,2009,2,95-96
[16]郭静,数学课堂中生活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育科研,2009,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