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下水的运动5--3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地下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地下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下水》是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下水的概念、特点以及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活泼的文字以及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下水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水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下水方面,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下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下水的概念、特点以及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下水的概念、特点以及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2.难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下水的奥秘。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下水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地下水的相关知识,熟悉教材内容。
2.学生准备:带好实验器材,如水槽、水、泥土等。
3.教学资源:准备与地下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下水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下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对地下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下水的概念、特点,以及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初步理解地下水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地下水的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地下水是怎样运动的?”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大学物理第4章-动量和角动量
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t
由动量定理得:
F
,重tt12心F下dt移了ps2
。
p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Mv0
t2 t1
t
t
设人落地后作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
讨论
v v0 at ,v2 v02 2as
F Mv02 2s
v02 2gh
t 2s v0 h
F Mg s
设人从 2m 处跳下,重心下移 1cm,则:
称质心:质点系的质量中心)的概念。 N个质点组成的系统∶
• • •• • m1, m2 ,, mi ,, mN
y
m1 m2
• • •• 位矢分别为 • • • •• • •
•C
m3
mi
x
• • r1 , r2 ,..., ri ,..., rN
mN
• 质点系的动量为∶
p m1v1 m2v2 ... mN vN
F1
m1
: F1
f1
dp1 dt
f1 f2 0
f1
f2
F2
m1
m2
m2
: F2
f2
dp2 dt
F1
F2
d(
p1
dt
p2
)
n 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
即:
F
外
dp dt
n
Fi
i 1
d dt
n i 1
pi
— 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
即∶质点系所受合外力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变化率。
说明
内力可以改变一个质点的动量,但对系统总动量 的改变无贡献。
四、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1、微分形式: 由
F
水资源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及特性。
2.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如何维持水资源的循环性和储量有限性的特征?4.未来水资源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及流域水量平衡的异同点。
2.简述地球水的储存与循环。
3.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什么要考虑水体的更替周期?4.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水文循环?5.简述研究水量平衡的重要性。
6.简述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关系。
7.水资源是否会枯竭?8.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9.简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2.简述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3.简述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计算?5.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评价?7.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有哪些?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9. 重现期?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如何?10. 水资源评价的概念11. 为什么要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12. 研究河流补给的意义13. 水面蒸发量?14. 陆面蒸发量的影响因素?15. 干旱指数?研究干旱指数的意义?16. 正常年径流量(理论数量)?设计年径流量?17.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18. 简述区内河流有水文站控制的分区年径流量计算方法。
19. 简述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 如何分析径流的年内变化21. 简述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22. 各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23. 何谓“三水”转化?24. 简述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原则。
25. 降水入渗系数?越流系数?26. 容积储存量?弹性储存量?27. 承压含水层中含有的储存量是多少?28. 简述衡量数学模型选择的合理性的两个基本标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6 超重和失重 (2)
6 超重和失重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处于其中的物体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没有压力,对悬挂物没有拉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利用的是物体和砝码对盘的压力产生的力矩,压力为0时,力矩也为0,因此在太空实验舱内不能完成。
同理,水银气压计也不能测出舱内气体压强。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对悬挂物没有拉力,因此弹簧测力计不能测出物体的重力。
温度计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可以测出舱内温度。
选项C正确。
2.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空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小孔。
用手指按住小孔的同时往罐里装满水,然后将易拉罐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罐底始终向下,空气阻力不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易拉罐上升过程中,小孔中有水射出,水射出比罐静止时慢B.在易拉罐下降过程中,小孔中有水射出,水射出比罐静止时快C.在易拉罐上升、下降过程中,小孔中射出水的快慢都和罐静止时相同D.在易拉罐上升、下降过程中,水都不会从小孔中射出,水对易拉罐没有力的作用,不会流出。
3.运动员原地纵跳可分为快速下蹲和蹬伸向上两个过程,若运动员的重力为G,对地面的压力为F,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蹲过程的加速阶段,F<GB.下蹲过程的减速阶段,F<GC.蹬伸过程的加速阶段,F<GD.蹬伸过程的减速阶段,F=G,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ma,则F N=mg-ma<mg,所以压力F<G,选项A正确;下蹲过程减速阶段,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a,则F N=mg+ma>mg,所以压力F>G,选项B错误;蹬伸加速阶段,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a,则F N=mg+ma>mg,所以压力F>G,选项C错误;蹬伸减速阶段,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ma,则F N=mg-ma<mg,所以压力F<G,选项D 错误。
地下水利用题库及复习资料大全.
地下⽔利⽤题库及复习资料⼤全.地下⽔利⽤题库及复习资料⼤全⼀、填空题1、将岩⼟中的空隙作为地下⽔储存场所与运动通道来研究时,可将空隙分为三⼤类;包括松散岩⼟中_孔隙_、坚硬岩⽯中的_裂隙_及可溶性岩⽯中的_溶隙__。
2、岩⽯中空隙中的液态⽔根据⽔分⼦受⼒状况可分为结合⽔、⽑细⽔、重⼒⽔。
3、⾃然界⽔分的转化是通过⽔循环实现的,⽽在⽔循环过程中降⽔、蒸发、径流是三个主要环节,称为⽔分循环的三要素。
4、承压⽔是充满于两个隔⽔层间的含⽔层中,具有静⽔压⼒的重⼒⽔。
如未充满⽔则称为⽆压层间⽔。
5、地表⽔与地下⽔相互转化,互为补排关系,可以通过地下⽔等⽔位线来判明。
6、渗透系数K值的⼤⼩取决于组成含⽔层颗粒⼤⼩及胶结密实程度。
7、达西定律是揭⽰⽔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的实验规律,也称现⾏渗透定律。
9、由于岩⼟空隙的形状、尺度和连通性不⼀,地下⽔在不同空隙中或同⼀空隙的不同部位,其运动状态是各不相同的,地下⽔的运动状态可以区分为层流和稳流两种流态。
10、在有垂直⼊渗补给的河渠间潜⽔含⽔层中,通过任⼀断⾯的流量不相等。
11、有⼊渗补给的河渠间含⽔层中,只要存在分⽔岭,且两河⽔位不相等时,则分⽔岭总是偏向⾼⽔位⼀侧。
如果⼊渗补给强度W>0时则浸润曲线的形状为椭圆曲线,当W<0时则为双曲线,当W=0时则为抛物线。
⼆、判断题1、空隙度与颗粒⼤⼩⽆关。
(√)2、分选性愈差,⼤⼩愈悬殊,孔隙度愈⼩(√)3、表征岩⼟容⽔状况的⽔分指标,除容⽔度外,还有饱和度和饱和差。
(√)4、决定地下⽔流向的是位置的⾼低。
(×)5、某含⽔层的渗透系数很⼤,故可以说该含⽔层的出⽔能⼒很⼤。
(√)6、弹性贮⽔系数既适⽤于承压含⽔层,也适⽤于潜⽔含⽔层。
(√)7、达西定律是层流定律。
(×)8、弹性贮⽔系数既适⽤于承压含⽔层,也适⽤于潜⽔含⽔层。
(√)9、达西定律公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所以达西公式只适⽤于稳定流。
(×)10、在均质各向异性含⽔层中,各点的渗透系数都相等。
影响矿井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地质员)
一、陷落柱的成因 1、重力塌陷 2、真空吸蚀塌陷 二、陷落柱的形成条件 1、有可溶性岩层存在 2、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和运移通道 3、地下水具有良好的补给来源并具有腐蚀性 4、有地下水良好的排泄出口。
第四节 岩溶陷落柱
二、陷落柱的形态特征 平面形态:椭圆形、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形。 剖面形态:锥形、斜塔状、筒柱状和不规则状。 1、柱面特征: 2、柱体特征
第二节 地质构造
(六)断失翼煤层的寻找 1、煤岩层层位对比法 2、断层面构造特征法。 3、经验类推法。 4、作图分析法。 5、生产勘探法。
第二节 地质构造
巷探
钻探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七)断层的处理 原则:有利生产、减少丢煤、保证安全、少掘巷道。 1、开拓设计阶段:
第二节 地质构造
2、掘进阶段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二)矿井瓦斯的垂向分带 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时,由于 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渗透,使煤层内的瓦斯呈 现出垂直分带特征。掌握本煤田煤层瓦斯垂直分带的特征,是搞好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和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般将煤层由露头自上向下分为四个带:二氧化碳---氮气带、氮气 带、氮气---瓦斯带、瓦斯带。前三个带总称为瓦斯风化带。 在瓦斯风化带以下,瓦斯带内煤层的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随深度增加 而有规律地增大,所以确定瓦斯风化带深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岩溶陷落柱
四、井下陷落柱出现的征兆 1、煤岩层变形变位 2、裂隙和小断层增多 3、煤出现风氧化现象 4、煤层中挤入破碎岩块。 5、涌水量增大。
五、陷落柱的探测:物探、钻探、巷探。
第四节 岩溶陷落柱
六、陷落柱的处理
第五节 矿井瓦斯
05
水力学第4章
(1)
(1)由 Q v d 2 10cm3 / s
4
40 0.4
v=
d2 d2
(2)
(2)假设水流流态为层流,则:
64 64 (3)
Re vd
(3)其中ν通过经验公式可算得: v 0.01141cm2 / s
把(3)(2)两式及ν值代入(1)式有:
hf
64 0.01141 600
l1 d1
v12 2g
+
λ2
l2 d2
v22 2g
H
= 10 =
2.9+ λ1
l1 d1
v12 2g
+ λ2
l2 d2
v22 2g
因为流态为阻尼平方区,由 / d 查表得: 1 0.0186, 2 0.0196
考虑 v1 A1 = v2 A2 得
v2 = 5.058m/s Q = 0.159m3 /s
4 2000 Re2 3.1415 20 0.015 8488.51
2
0.316 Re1/ 4
4
0.316 8488.51
0.0329
L
32.8d
Re
32.8 200 8488.51 0.0329
4.26mm
0.2mm 0.4L 1.70mm
3
0.316 Re1/ 4
0.316 4 16977.03
h1 hf 1 hj进口1 hj出口 hj弯 2.92m
h2 H-h1 7.08m
4.29 为了测定AB管段的沿程阻力系数λ或粗糙系数n,可采用 如图所示装置。已知 AB段的管长l为10 m,管径d为50 mm。今
测得实验数据:(1)A、B两测压管的水头差为0.8 m;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单元检测-水的运动(原卷版和解析版)
单元检测水的运动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福建厦门期末)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①减少渗漏量②改善土壤盐碱化③增加降雨量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咸海曾是中亚最大的内陆湖,“咸海危机”已成为20世纪人类活动引起的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探明其陆地水储量变化及时空演变规律,对咸海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示意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情况是()①整体呈亏损状态②整体呈盈余状态③北部亏损大于南部④南部亏损大于北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阿姆河中游地区陆地水储量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温升高B.水库蓄水增加C.降水增多D.耕地面积增加5.南咸海及周边地区是该流域陆地水储量亏损最严重的区域,可能是因为该区域() A.大量引南咸海湖水进行灌溉B.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C.阿姆河沿岸灌溉面积持续扩大D.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2024·山西临汾模拟)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
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径流量及水资源年内分布图”。
土力知识材料学习题集及其答案解析-第四章
Q2第4章土中应力一简答题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2. 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4. 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5. 如何计算基底压力 P 和基底附加压力 “0 ?两者概念有何不同? 6•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 7.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 1. 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2. 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O(D)q =总应力一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3 .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
(A) 静水压力 (B) 总应力(C) 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 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 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 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 (B) 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 (C)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 (D) 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5. 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_.(D)孔隙水压力6. 某场地表层为4m 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 处,()o (A)72kPa ;(B)36kPa ;(C)16kPa ;算起。
三选择题1. 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 2. 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 O c 时,存在如下关系( )。
q =静水压力q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 q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 (A) (B) (C)/ =18kN/m 3 4 5,其下为饱和重度 /sat =19 kN/m 3经计算地表以下 2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D)38kPa7.同上题,地表以下 5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A)91kPa ; (B)81kPa ; (C)72kPa ; (D)41kPa &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 800kN ,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 1.5m ,室内地面比 室外地面高0.3m ,基础底面积为 4m 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 3,则基底压力为( (A)229.7kPa ; (B)230 kPa ; (C)233 kPa ; (D)236 kPa 9. 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
地下水科学试卷B答案
地下水科学试卷(B)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2分/题)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3.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4.地下水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5.地下水径流: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到失去水量的过程。
6.地下水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7.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8.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9.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10.总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总溶解性固体)称为总矿化度。
单位:g/L。
二、填空(15分,1分/题)1.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2.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埋藏深度变大。
3.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增加的水量通过水的密度加大及含水介质空隙的增大容纳。
4.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正交流网)。
5.潜水动态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及弱径流型三种类型。
6.地下水资源具有系统性、可恢复性、调节性、与地表水相互联系和转化及复杂性等特征。
三、判断正误(10分,0.5分/题)1.水文循环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而地质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2 孔隙度是孔隙体积与岩石颗粒体积的比值。
(×)3.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4.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5)
(图片导入)人工大坝图
④.湖泊——发育河流:例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图片导入)长白山天池图
案例: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相互补给
(图片导入)洞里萨与湄公河图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
①.湖泊的蓄水价值:湖泊接纳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暂时存储起来。
(图片导入)鄱阳湖和长江关系图
②.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削高补低,使河流流量更平稳,缓解旱涝。
(图片导入)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图
枯水期:湖泊水位高→补给→河流水位低,给河流补充水量。
丰水期:河流水位高→补给→湖泊水位低,吸纳过多的河流水量。
让学生学会归类问题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前面知识来分析问题。
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
课堂小结
第四章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一、陆地的水体
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
(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题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
目标
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综合思维)
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
C.考研-水文地质学基础(3-4)
6.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 √ )
7.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 ( × )
8.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 √ )
9.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 √ )
(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
(3)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
3.潜水的水位动态一般随季节如何变化?
丰水季节或年份,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位埋深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水位埋深变大。
15.流线是渗透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 × )
16.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 √ )
17.在隔水边界附近,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 ( √ )
18.地下水分水岭是一条流线。 ( √ )
19.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 √ )
4.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给水度。 ( × )
5.渗透流速是指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 × )
6.实际流速等于渗透流速乘以有效空隙度。 ( × )
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 × )
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 ( √ )
9.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 ( √ )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章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专)课件
所以
i 1
n
h2 x,t
h2 x,0
h2 0,i
h2 0 ,i 1
F
x, t ti1
h2 l ,i
xdx C1dx
1 h2 2
W K
1 2
x2
C1x C2
得:
h2
W K
x2
C1x C2
当x=0时,h=h1,代入上式得:C2=h12
当x=l时,h=h2,代入上式得:
C1
h22
h12 l
W K
l
将C1、C2代入上式,得
h2
h12
h22
h12 l
xW K
lx x2
此式为河渠有入渗或蒸发时的潜水流的浸润曲线方程。
M H 0 x x
H x0 H1
H xl H2
将微分方程变为:d
M
H x
0Leabharlann 积分,得:MH x
C1
再积分: MH C1x C2
MH C1x C2
当x=0时,H=H1 ,得:C2=MH1
当x=l时,H=H2 ,并将C2=MH1代入,得:
C1
M
H 2
l
H1
将C1、C2代入方程,得:
此式为河渠水位迅速上升后保持不变,计算河渠任 一断面任一时刻水位的公式。
说明:h02,t F x,t 是一个小于h02,t的数,故河渠间任一
断面的水位变幅总是小于河渠的水位变幅。
任一断面单宽流量:
上式对x求导,并代入Darcy定律
q Kh h x
得:
qx,t
K qx,0 2l
H
H1
H1
l
H2 x
此式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的水头线方程。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火山》教案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火山》教案一. 教材分析《火山》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火山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地质知识,如地震、山脉等。
但他们对火山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现象,如火山喷发时的岩浆、火山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因,掌握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因,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火山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火山喷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火山模型制作实验,提高学生对火山喷发过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火山模型制作材料:如橡皮泥、纸板等。
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地球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火山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介绍火山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因。
讲解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貌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火山喷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各组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进行火山模型制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火山喷发过程。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火山喷发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哪些影响?”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火山灰对航空、农业等的影响。
八年级上地理第三四章必考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地理第三四章必考知识点梳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2.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1.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3.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4.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5.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绪论1.工程地质学为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岩土的类型与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而产生的对工程建筑的建立、施工、运营带来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做到既使工程建筑经济、平安,又能合理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的根本任务。
(1)查明对工程建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3)预测并论证工程地质环境的开展变化趋势,提出改善与防治措施;(4)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提供所需地质资料和数据。
5.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构造和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
具体地说,如开挖的边坡、矿坑、地下洞室、地基等,实际上都是地质工程。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第1篇地质学根底第1章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部构造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开展的作用。
2.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第2章矿物和岩1.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质或化合物。
2.岩: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岩: (1)岩浆岩(火成岩) (2)沉积岩(3)变质岩4.硬度:矿物抵抗机械刻划及摩擦的能力。
5.断口:矿物受敲击后,形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裂开面的性质。
如锯齿状、贝壳状等。
6.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1〕岩浆岩的构造—指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相互组合关系。
自然地理作业 第4章 海洋和陆地水(答案)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水体的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2、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的现象。
3、潮流: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4、波浪: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5、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6、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7、水系:由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
8、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
9、河流的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10、水位: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
11、径流:大气降水到达陆地上,除掉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向低流动的水流。
12、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3、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渡湿润的地面。
14、地下水:广义上赋存于地面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赋存于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
15、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6、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
二、填空题1、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2、水量平衡方程是水分循环的数学表达式,根据不同的区域可建立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
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估计研究地区的水资源数量等。
3、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面称为大洋。
四个世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物质。
5、海水主要是靠吸收太阳光能的辐射热来增温。
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海水的降水、大陆径流及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也是海水热量来源。
6、海水热量消耗以海面蒸发为主,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和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热交换,也可使海水消耗热量。
第4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由水力学:
Q V
V
Q
即(对地下水也适用) 达西定律也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流速):
V KI 式中:V––––渗透流速,m/d,cm/s;
K––––渗透系数,m/d,cm/s; I––––水力梯度,无量纲(比值)。 具体到实际问题:
关于有效孔隙度ne: 1)ne<n; 2)一般重力释水时,空隙中有结合水、毛 细水,所以 <ne; 3)对于粘性土,空隙细小、结合水所占的 比例大,所以ne很小,尽管n很大; 4)对于空隙大的岩层(如大的溶隙、裂 隙),ne≈≈n。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正交;在各向 异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斜交
流网的画法: 1.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稳定流) 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 正交网格。 水文地质边界: a. 定水头边界H(t)= c;(一类边界) b. 隔水边界,零通量边界;(二类边界) c. 地下水面边界。
2)流线由源指向汇:根据补给区、排泄区判 断流线的趋向(由补给区指向排泄区)。
2、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流网 1)两层介质,渗透系数K2>K1,K2=3K1; K2中流线密度为K1的3倍,因此,K2径流强, 流量大,更多的流量通过渗透性好的介质。
2)两块介质: a. K1中等水位(头)线密,间隔数为K2的3 倍;K1中水力梯度大,K2中水力梯度小; b. 在渗透较差的K1中,消耗的机械能大,是 K2的3倍。
叙述粘性土渗透流速(V)与水力梯度(I)主要存在的三种关系? 叙述流网的画法,以及利用流网图可解决的问题? 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实际过水断面面积为400平方米的流量为10000立 方米/天,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试求含水层的实际水流速度和渗透速 度。 一底板水平的含水层,观测孔A、B、C 彼此相距1000米,A位于B的正南 方,C则在AB线的东面。A、B、C的地面高程分别是95、ll0和135米,A中 水位埋深为5米,B中和C中的水位埋深分别是30米和35米,试确定通过三 角形ABC的地下水流的方向,并计算其水力梯度。 有三个地层,每个25米厚,互相叠置,如果在这个层组中设置一个不变流 速的垂向水流场,使其顶部h=120米,底部h=100米,试计算内部两个边 界处的h值(设顶部地层的渗透系数为0.0001米/天,中部地层为0.0005米 /天,底部地层为0.001米/天)。 考虑一个饱和、均质、各向同性、长方形、垂向剖面ABCDA。其上部边界 为AB,底部边界为DC,左侧边界为AD,右侧边界为BC,使DC的距离为 AD的两倍。BC和DC是不透水的。AB是一个不变水头边界,h=100米。 AD被分为两个相等的长度,其上半部分为不透水,下半部分是不变水头边 界,h=40米。试示意绘出流网图。 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米/天,孔 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米,其水位标高分 别为Ha=5.4米,Hb=3米。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20米/天,A、 B两断面间距为5000米,两断面处的承压水头分别为130.2米和125.2米。 试计算两断面间的水力梯度和单宽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稳定流:在渗流场内,水质点的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的 水流运动。与空间、时间有关的函数。
缓变流动: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流一般都呈缓变流动,流线 弯曲度很小,近似于一条直线。
二、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h I J 水力梯度 L
hydraulic gradient
( 2)
Q = K Iω
Company Logo
马氏瓶 测压板 排水装置
测压管
试样筒
水力梯度(I) 从达西公式: V = KI 来看: 当I 增大时,V 也愈大; 即流速V 愈大,单位渗流途径上损失的能量也愈大; 反过来,水力梯度I愈大时,驱动水流运动与速度 也愈大 注意:水头损失一定要与渗流途径相对应
渗流运动取决于空隙大小、形状、连通性。
一、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曲折复杂的水流通道;
是缓慢的流速, 层流和紊流; 非稳定的、缓变运动。
层流: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 平行而互不混杂的流动。
层流示意图
紊流示意图
紊流: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的质点作无 秩序、互相混杂、互相碰撞的流动。
稳定流与非稳定流
达西公式微分形式
dH vK dx dH Q KA dx
dx dH
沿水流方向无穷小的距离 相应dx水流微分段上的水头损失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K
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表征岩石对某种流体的渗透 能力。
也称为水力传导率
定义:水力梯度为 I =1 时的渗透流速 (V=KI)
具有速度量纲 L T-1 由公式V = K I 分析 当I一定时,岩层的 K 愈大,则 V 也愈大, Q 大
1.天然水力坡度等于零,抽水时为了用流线倾角的正切代 替正弦, 井附近的水力坡度不大于1/4; 2.含水层是均值各向同性,含水层底板是隔水的; 3.抽水时每个过水断面上的流量不变,在影响半径范围以 外的地方 流量等于零,在影响半径的圆周上为定水头边界; 4.抽水井是二维流。
二、地下水流向潜水完整井
第 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一节地下水运动的特征及基本规律
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运动称为渗流或渗透 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
普通水流与渗流
颗粒
孔隙
图1-1-0b 在一般管道中的普通水流
图1-1-3a 地下水实际流线
共同点:1.总体流向取决于水头差 2.流量取决于水头差及沿程损耗 区别:水在管道中运动取决于管道大小、形状及粗糙度;
4.井的最大流量问题
适用条件是地下水 位降深部能太大。
P87
(2 H s)s Q 1 .366 k R lg r
抽水时为了用流线倾角的正切代替正弦
六、地下水流向非完整井和直线边界附近的完整井
(一)承压完整井
当过滤器紧靠隔水层顶板,L>0.3mM时 可用流体力学方法得到:
地下水向承压水非完整井运动
在dt时间内,通过微分段内外两断面的流量变化为:
微分段内弹性水量为:
dP=r .dh r----水的重率
则:
两边各乘以KM得:
令
将
代入上式则得承压完整井的微分方程:
或
第四节、水文测孔的单井稳定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K
(二)带观测孔的单井稳定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K
二、基本概念 弹性储存量:P96 承压含水层,由于水头(水位)降低 含水层的弹性压缩和承压水的弹 性膨胀而释出的水量。 越流: 对某一含水层进行抽水时,当抽 水层的顶底板为弱透水层,相邻含 水层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通过 弱透水层渗透而进入抽水层的现 象。
三、无越流含水层中水流向井的非稳定流运动
(一)地下水流向完整井非稳定流运动的微分方程 1.潜水井 在小的时间段内把非稳定流当作稳定流 在距井r处取一微分宽度为dr 平面面积为2πr .dr 断面面积为2 πr .h 根据达西公式:
二、基本概念
导水系数(T=Kh或T=KM):反映含水层导水能力水能的水文地质参 数,其物理意义是水力坡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上的单 宽流量。 水位传导系数( ):潜水含水层的水位导水系数,表 示潜水含水层的水位传导速度的参数。
(
):承压含水层压力传导系数。
给水度(u):岩土饱水后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储水系数(弹性给水度)( ):承压含水层下降1米时 从单位面积含水层中释放出来的弹性水。
一、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类型
(一)垂直取水构筑物 1、潜水完整井:凿井至潜水含水层隔水底板,水 从井的四周流入井内。 2、潜水非完整井:凿井未到含水层隔水底板,水从 井底及井的四周流入井内。
3、承压水完整井:凿穿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并凿穿整个
承压含水层到隔水底板,水从四周流入井内。 4、承压水完整井:凿穿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后仅穿透一部分
(2 H s)s 因h=H-s 所以 Q 1 .366 k R lg r k 渗透系数(m/d) R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r h 井内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
影响半径(m) 井半径(m)
(2 H s)s Q 1 .366 k R lg r
公式的用途:
1、预计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 2、求含水的渗透系数。
ne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关系 vA uAv Q Av vu une A v neu
孔隙度
渗透流速V:是假设水流通过整个岩层断面(骨架+空 隙)时所具有的虚拟的平均流速。 意义:研究水量时,只考虑水流通过的总量与平均流 速,而不去追踪实际水质点的运移轨迹——简化的 研究。 渗透速度V比实际流速U小
Q (ln R ln r ) k ( H 2 h 2 )
k ( H 2 h 2 ) k ( H 2 h 2 ) 3 .14 k ( H 2 h 2 ) H 2 h2 Q 1 .366 R R R ln R ln r ln 2 .3 lg lg r r r
因此,渗透系数 K 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
Company Logo
达西定律适用条件
雷诺数Re(J. Bear):
Re ud r 10 Re 100 Re 100
Re 10
层流区
过渡区
紊流区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
(略)
地二节 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运动
如井径增大一倍,流量约增加10%;井径增大10倍,流量仅增加40%左右。
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井径对流量的影响比Dupuit公式反映 的关系要大得多。
如冶金工业部勘察总公司在北京南苑试验场进行的井径和流量关系的对比试验, 其100mm、150mm、200mm三种井径的Q-sw关系曲线表示在下一页的图 中,并得出如下认识: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通过变水头,多次实验得出:出水端的流量Q与砂柱、 测压管水头之间的关系为:
(1) Q Kω h
Q ——渗流量(
; ω—砂柱断面面积; h ——水头损失(m);L —渗流途径; K——与试样有关的比例常数(m/d)
m3/d)
L
v由水力学中水动力学基本原理:
经验证明:
(二)潜水非完整井 上段按潜水完整井公式得:
潜水非完整井
下段按承压非完整井公式,当0.5L>0.3M0时:
当过来器埋藏较深,即
时,潜水完整井的流量为:
(三)直线补给边界附近的完整井
承压水完整井(b<0.5R)
潜水完整( b<0.5R)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非稳定运动
一、非稳定流所解决的问题 1.评价地下水的开采量 2.预报地下水位下降值 3.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非稳定流抽水井
三、地下水流向承压水完整井
过水断面:
水力坡度:
A 2 x M
i
地下水通过任意过水断面的流量为:
dy Q K A i K 2 x M dx R H dx Q k 2 M dy x r h
dy dx
Q (ln R ln r ) 2 k M ( H h )
思考题
4.1 达西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4.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类型? 4.3 地下水流向潜水完整井和承压水完整井的稳定流 公式推 导及其用途。 4.4地下水流向潜水完整井和承压水完整井的非稳定流 公式 推导。 4.5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方法
课堂作业: 1. 地下水运动的达西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实际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 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试求含水
M—水层厚度(m) s—抽水时井内水位下降 值(m)
Q 2 .73 k
因为
H
M ( H h) M ( H h) 2 .73 k R lg R lg r lg r h s 所以 Q 2.37 k Ms R lg r
四、Dupuit公式的讨论
(1) 流量与水位降深的关 潜水:
y Q R p2 H h 观测孔 x1 y1 x2 y2
按达西定律,抽水量为
Q Aki
P(x,y) P1(x1,y1) P2(x2,y2) x
r
p1
p
A 2 x y i
Q 2 x y
ydy
dy dx
dy dx
抽水井
Qdx 2 kx 若有二观测孔,p1、p2,积分得
p1 p2
p1
p2 R
y2
y1
ydy
x2
x1
Qdx 2 k x
k
k
Q (ln x 2 ln x 1 ) ( y 22 y 12 )
Q (ln R ln r ) (H 2 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