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告别革命论”
“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
“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有一种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所谓的“告别革命论”。
这种观点是李泽厚与刘再复二人共同提出的。
在他们看来,从古至今的历次革命,诸如轰轰烈烈的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以及在我国推翻封建帝制,消灭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以至于今日之革命,都理应予以终结。
对于这种思潮,确实应该予以重视。
关键词:告别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理论研究近几十年来,着眼于“告别革命”思潮的研究并不少见,而其着力点往往在于评判中国近代史、剖析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探究改良与革命的概念以及范式研究方法等等内容。
而“告别革命”究竟可不可以在当代实现?这一严肃的问题,着实应该引起今日学人的关注。
我们说,在新的世纪里,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前提。
而“告别革命”这一思潮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混淆视听、迷惑普罗大众的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于“告别革命”以及与此相类似的思潮进行批驳,将“告别革命”的真意公诸于众。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革命先烈们的血不能白流,如何让大众认识到近代以来在神州大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的必要性,进而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而共同奋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巨龙的腾飞,一系列新时期的革命和改革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中华民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向崭新的现代化国家方向迈进。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67年过去了,中国在党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再辉煌的成就也无法使所有人满意,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于是中国近代史变成了另一副样子:首先,革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是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另外,既然革命不是必然的,那么,如果中国能效法印度一类的国家,在西方国家“提携”之下,消弭革命,采行“非暴力”的改良方式,哪怕成为殖民地,也会有一番光明的前景。
简而言之,中国与其如今日一般发展社会主义,莫如当初缴械投降,搞西式资本主义为好。
告别革命论批判
告别革命论批判《课虚无以责有》一文的作者袒露自己“告别革命”的心路历程说,“告别革命之后更需要从积极方面去研究和认识中国的传统,这个传统在以前是被革命所轻视或否定或摧毁的”。
文章说:“我通过中国近当代思想史说明几十年革命以集体名义扼杀了个体的自由、人权、民主……在一九四九年后带来了许多问题。
”作者是“文化大革命”中期以后由“革命”逐渐转到了“告别革命”,而其观点上则集中表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的《告别革命》一书之中。
该书认为,我国二十世纪是革命和政治压倒一切、排斥一切、渗透一切甚至主宰一切的世纪。
二十世纪的革命方式给中国带来很深的灾难。
上层建筑革命、意识形态、文化批判这套东西不能使中国问题得到解决。
革命“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因此要改良,要进化,不要革命。
在其影响下,“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改良不如保守”,日益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话语。
但是,“告别革命”的虚无主义态度无助于人们“从积极的方面去研究和认识中国的传统”,也无助于人们正确地面向未来。
其一,“告别革命”论对历史的反思是基于一种假定,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大势。
李泽厚说,“现在海外也好,海内也好,都在对政治激进主义进行再认识。
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我的看法是,谭嗣同是近代激进主义的开头。
以前我曾专门研究谭嗣同,我当时对他是百分之百的肯定。
现在来看,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相当大;这一效应从谭嗣同影响到革命派,甚至可以说一直影响到现在。
对于辛亥革命,我从'文革’起开始怀疑,但没法发表文章,海峡两岸都会反对。
我认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清朝的确是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走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
所以,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不断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大革命’,最后是49年的革命,并且此后毛泽东还要不断革命”,现在“是改变话语的时候了”。
老农:评李泽厚先生关于“告别革命”的主张
老农:评李泽厚先生关于“告别革命”的主张我们怎样才能告别革命——评李泽厚先生关于“告别革命”的主张今天无事,在网上逛,偶然看到李泽厚先生关于“告别革命”的言论,很有兴趣,找了李先生的几篇文章,在自以为比较准确理解了之后,谈点看法。
从李先生的博客中,我们找到一篇《思想史的意义》,从中看到李先生的主要思路:李先生说:【“革命”可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主题。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一九四九年革命、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不过其荧荧大者。
中国人经历了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巨大革命。
革命成了不可亵渎的神圣观念,反革命成了不可饶恕的最大罪恶。
其中,一九四九年革命所造成的影响最为巨大。
】李先生提出的疑问是:【革命是否必要或必然?“假如”史学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它展示的是历史并非宿命,是人在主动创造历史,人有选择的可能。
政治领导人于此负有重大责任。
从辛亥到“文革”都没有革命“一定要发生”的逻辑。
】当然李先生也不认为革命所带来的只有坏处:【革命彻底洗涤污泥浊水所带来的平等观念、集体观念、人民至上观念等等,并不只是消极或负面的。
“革命也确实带来许多好东西,例如发生过革命的地方,平等、集体、社会正义等观念都比没有革过命的地方强烈得多。
这便是革命的好遗产,可以继承和发扬”(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李先生对革命所不赞同的是什么呢?【长期武装革命和军事斗争的战争环境,创造了由军队推广到社会(以苏区和解放区为样板)的一整套非常完备的组织体制、习惯法规和观念系统:政治上、组织上要求党的绝对集权和对党的全面服从(从公事到私情),最终集中和归宿于思想上绝对统一(延安整风运动)。
正因为此,铺成了革命胜利后与传统王权相衔接的“圣王政治”。
毛泽东自称“马克思”加“秦始皇”。
“马克思”是阶级斗争,“秦始皇”是毛所理解的焚书坑儒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焚书坑儒”的真正含义在于统一思想、“舆论一律”、心灵专政。
它的途径是中外古今其他政党(包括苏共)所没有的“思想改造”。
“告别革命论”的图解和演绎
“告别革命论”的图解和演绎作者:梁胜明来源:《中华魂》 2010年第5期梁胜明2008年4月29日《文艺报》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北京文艺出版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创作20周年暨荣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10周年。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会上发言说:《白鹿原》“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生命力的好作品。
”在我的记忆中,为一部小说的创作和获奖多少周年举行纪念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似乎是非常罕见的盛事。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由《钟山》杂志组织12名文学家投票选出的30年里(1979-2009)“最能代表中国文学水平”的1 1部长篇小说中,陈忠实的《白鹿原》以7票获第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作为评委之一,认为《白鹿原》“有一种恢宏的结构,构思明晰而透彻,标举一种文化价值,而试图重新阐释中国现代性历史,可见作者的勇气。
”如此追捧,实属罕见。
那么,《白鹿原》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一)文学创造首先是作家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其要义是求“真”。
《白鹿原》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看来作者显然是企图通过白鹿原上一个家族在上世纪前半期的兴衰,展示中华民族近现代的风云变迁,揭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道路。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早已做了结论。
中华民族近现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为了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几代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康有为、梁启超企图通过不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法遭到惨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只是由于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取得了胜利,继而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而使中国人民站立了起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告别革命”思潮的实质是要告别社会主义
侯志强(晋中学院,山西晋中 030619)摘要:告别革命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在苏联解体和东欧一些国家巨变的前后,它在国际上蔓延开来,并影响到我国的思想界,告别革命思潮的基本观点成为一种思想体系。
革命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建设和创造;革命是推动理性发展的巨大力量;革命具有发展和进步的深刻内涵,告别社会主义是告别革命思潮的本质。
必须明确肯定中国近代历次革命的正义性,正确评价革命领袖的历史功过,珍惜一切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革命思想。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高扬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用革命精神来从事一切工作,对于一切诋毁和否定革命的言论和行动,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必须坚决同告别革命思潮划清界限。
关键词:告别革命思潮;实质;告别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62-04 告别革命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在苏联解体和东欧
侯志强(晋中学院,山西晋中 030619)摘要:告别革命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告别革命论
“告别革命论”思考航海1091对于“告别革命论”这种片面的观点我表示不赞同,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性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与民族独立无必然的联系”。
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会有所不同吗?反而我认为21世纪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告别革命”的言论。
21世纪真的要告别革命吗?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太极端政治化了,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如今我们生活在共产党统治下的社会,可以说相对于以前的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的改进,“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我们可以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上个世纪大多数人所渴望而不可求的。
这是通过什么而来的,就是通过革命而来的,如果没有社会主义革命,谁都不敢说现在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的。
但是我也经常听社会上的舆论说,共产党有什什么的危机。
对于这种说法我不予否定,但我认为,一个党派能将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如今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大国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今谁敢说哪个国家的社会不存在矛盾,就连美国那种被人们所向往的民主国家,矛盾也层出不穷,中间不也发生了南北战争吗,到现在的金融危机。
但是我们党问题的确存在,但他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他在逐渐的完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想说,自古以来社会制度的变革过程中那一场没有流过血,真正通过改良而彻底成功的,目前还没看过,那个腐朽的清王朝的改良运动成功了吗?没有。
我还想批判他耽误了历史进程呢。
其次苏联上个世纪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所谓的西方民主社会问题,弄得后来苏联解体,社会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
翻开中国近代史,所谓的改良运动是多么的可笑,换句话说当你改良之时撼动了统治者意志,你还能够改良吗?所以“抛却革命而进行改良”完全没有任何道理。
对于“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以及“现代化发展与民族独立无任何关系”。
我想说说出这种话的人一点也不负责任,说不定他就生活在一个流过血的革命后建立的王朝下生活着,同时还没有学好中国的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内容摘要]革命与现代化是历史的两大主题。
然而,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却出现过把革命和现代化割裂开来的“唯革命论”和“告别革命论”两种错误的历史观。
“唯革命论”片面地强调“革命”,认为“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要“为革命而研究历史”。
在”唯革命论”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完全成了“阶级斗争的教科书”,“阶级斗争”是其内容的全部。
“告别革命论”则片面地强调“现代化”,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
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在“告别革命论”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历史应该叫“现代化史”。
这两种错误思想都是极端政治化历史观的反映,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本文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告别革命论”略作批判。
首先,“告别革命论”宣扬的“侵略有功”和“封建存在合理”是站在反人民立场上的帝国主义的声音。
其次,“告别革命论”主张的“要改良,不要革命”是唯心主义的历史假设,而“告别革命”也只是资产阶级的主观期望。
再次,“告别革命论”的真正目的是要告别社会主义。
[关键词]革命、现代化、唯革命论、告别革命论、历史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领域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史学领域也展开了拨乱反正,一些“左”倾时代的史学冤假错案都一一得到了翻案,如“《海》剧案”、“三家村案”等都得以客观评反,史学又回复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轨道上来。
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史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克服了“左”倾“唯革命论”的思想,逐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研究,使中国历史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得以有机的结合。
但是,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前后,一些“学者”打着“史学改革”或“学术讨论”的幌子,再一次把“革命与现代化”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现代化”,推出了所谓“告别革命”的理论。
“告别革命论”的主要代表是李泽厚、刘再复等。
告别革命论
告别革命论
前言:任何革命都会有一定的破坏性。
不砸碎一个旧世界,就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忘记了这个前提,一切便无从谈起。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
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具体为:
1.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
2.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
3.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
4、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
5、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6,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7,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革命的利就是为了人类世界人人安宁幸福平等,不仅在物质上,还要在精神上。
也就是说,革命是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一个不公平的制度的反抗。
革命的弊就是个人类社会带来了灾难,让亲人流离失所,家不是成家,国不是国。
践踏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的文明,使国家的经济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给社会带来一片混乱等
革命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摧毁原来模式的弊端,可以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设,但弊端就是革命的破坏性太强,容易把旧有模式好的经验也抹杀了,并且造成巨大的损失!
改变现状就是革命,革命会受现有机制的阻挠, 对现状的挑战, 不是朝夕也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事业。
所以说任何革命都会有一定的破坏性。
体育艺术系
音乐1091
刘文春
2010947020。
革命话语与告别革命
"革命"话语与"告别革命"陈建华先生在我们的时代欣欣然"向革命告别"之际,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追溯仍抱着持续的热情。
他二十多年来,断断续续,却一直坚持了对现代中国"革命"意识形态形成史的研究,按他自己的话说"如果说,这二十年里能将我的生命大半概之以学术生涯的话,这'革命'也真可以说令我神魂系之,辗转反侧矣。
"但他研究的成果,文本《"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却是让期待甚高的读者稍感到失望的,文本分析充斥着的多样的西方理论,却是神龙露头不见尾,因而行文显得突兀、晦涩、琐屑。
从小处见精微,却没有博大的眼观和总揽全局的努力。
不过,却也给了我们只有学者才会津津乐道的关于"革命"的话语的知识。
陈建华的研究是有意义的,革命话语曾经长期统治现代中国并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革命过程本身不断展示的某些特征,可追溯到"革命"这一词源及传统的革命话语。
"革命"是本土语汇,而它在上个世纪初的复活,很大程度是借助于日语的翻译,也即受了某种西化的洗礼,遂构成如史华慈所说的"革命之谜"--在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里激进主义的形成。
为什么一旦"革命"代替了"民权"等口号,能历久而不衰?一方面这一新的革命意识从传统中获得深厚、神秘的文化资源,唤醒狂欢节日般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由于"世界革命"意识的引进和融合,革命话语和意识形态变得如此复杂而富于包容性,因而能在急剧变动的时代适应政治、经济和心理的变革的需求。
中国古语里,"革命"一词早已存在。
许慎《说文解字》说"兽皮治去毛曰革",其中含有脱离、聚变和死亡之义;"命"意味生命、命运、天命等义。
浅谈“告别革命论”
浅谈“告别革命论”文学院10对外汉语4 晓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学术自由远离政治是一个文化强国应该恪守的原则。
“告别革命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著名哲学家泽厚与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再复先生在1995年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一书中。
选中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告别革命论”的定义,出乎意料的发现介绍这一观点基本含义的文章不多,议论它的文字倒比比皆是。
这让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言论如此引人关注?“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
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关键词:革命改良“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这种观点只是拿革命的缺点和改良的优点作比较,很不客观。
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人力、物力、财力投资都极大。
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中记载,经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所以,“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一点有其合理性。
但依此全盘否定革命则有失偏颇。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革命洗礼之后,平等、集体、社会正义等观念都比没有革命过的地方强烈的多。
且不说革命给华夏名族带来怎样的福祉。
放眼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或大或小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进步思想。
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亦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除此还有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充分说明,革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革命未必尽是消耗,适时的革命以少量的消耗换取更长远更持久的利益。
告别革命论的个人见解
革命之路没有告别——浅析“告别革命”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书中的记忆。
对于1949年的胜利,老一辈表现出的是难掩的激动,我们这一代则是对着历史书的死记硬背。
战火和硝烟不属于我们这一代,每个人似乎都过着属于自己的波澜不惊的生活。
这个时代也不缺少愤青,但充其量也就是在饭桌上高谈阔论,在某某论坛上赶着删帖之前直抒胸臆。
即使有再多的不满,人们也终究是站在“和平”的阵营中,痛声斥责极端分子的惨无人道。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与曾经的革命者的区别在哪里?历史书中,辛亥革命的斗士们甘愿牺牲生命来推到两千年庞大的封建制度;五四运动的学生们怀着崇高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理想走上街头。
然而把今天的我们放入那个时代,我们是否还有那种身先士卒的高贵觉悟?我们是否还会举着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的大旗走上街头,去争取整个民族的繁荣复兴?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这样做的。
即使作为独身子女的我们受惯了家人的宠爱,作为开放年代的孩子接受了许多国际的思想。
但是每个人心中还是怀有对整个民族后代,对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必要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揭竿而起去反对,去斗争。
而以李泽厚等人为代表的“告别革命论”却把这种斗争看做“丧失理性”、“盲目鲁莽”、“破坏一切”的行为。
在李泽厚与刘再复的对话录《告别革命》中,他们把辛亥革命评价成为了一个“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
他们说,辛亥革命带来了军阀混战等革命的后遗症。
在他们看来,革命更应该以一种缓慢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
而我觉得,这种思想更像是史学家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分析。
清王朝大厦正摇摇欲坠,昔日的繁华帝国已被外国列强攻打得面目全非。
看到这一番触目惊心的末世图景,有谁能沉得住气去实现慢慢的变革?又有谁能对无能的清王朝重塑信心,帮助它慢慢改变?历史数次证明,良性的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行不通:戊戌变法在百日后宣告结束,洋务运动也不见成效,不平等条约还在接二连三地签订……若是“告别革命论”者提议的缓慢改变,何时才能拨云见日?恐怕即使有那一天,中国也只剩下一具白骨,被啃食得一干二净了。
告别革命论调研报告
告别革命论调研报告《告别革命论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研和分析当前社会中的一种观点,即“告别革命论”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发展。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和现实案例的分析,本报告认为,“告别革命论”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
因此,未来应更加关注合理改革和社会稳定的探索。
一、概念和理论背景:革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然而,近年来,“告别革命论”开始兴起,主张通过渐进和和平手段实现社会变革,避免利用革命暴力带来的不稳定和破坏。
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以前的暴力革命形式的反思和回应。
二、实践案例分析: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权更替都采取了相对和平的手段,如东欧剧变、东南亚政权更替等。
这些案例中,相对和平的改革和过渡方式确保了相对社会稳定,避免了剧变和冲突的发生。
这些案例验证了“告别革命论”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
三、“告别革命论”的局限性:然而,也有一些案例表明,“告别革命论”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例如,部分国家的政治体制僵化、腐败等问题,联合起来使得改革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渐进和和平改革难以实现,可能需要更加强力的手段,甚至可能演变为革命。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应该探索一条更加合理的改革和进步的道路。
一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告别革命论”中的一些思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改革,避免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不公平现象,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手段来解决。
只有在改革和革新的同时,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和进步。
结论:“告别革命论”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革,可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和冲突。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必须面对问题和局限,不能忽视那些需要更加强力手段来解决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酌情选择合适的改革手段,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双重目标。
告别革命论之我见
告别革命论之我见在我看来“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
事实上,革命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不是随心所欲可以制造出来的,也不是随心所欲可以制止的,更不是由什么人可以任意宣布否定就否定得了的。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革命,尤其是17世纪以来,在欧洲、美洲、亚洲先后发生过的多次革命,都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能照旧生活下去。
于是革命爆发了。
旧的制度瓦解了,新的制度建立了,旧的统治秩序被打碎了,新的统治秩序形成了,旧的社会桎梏解除了,社会生产发展了,社会前进了。
社会革命往往采用暴力的形式,不通过暴力革命,旧的统治者能退出历史舞台吗?不通过暴力革命,反抗新社会的旧势力可以压制下去吗?“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马克思这句名言,形象地反映出了历史的真实。
革命起来,如暴风骤雨,有人讨厌它,但是却不可以制止住它。
社会生活在承平时期,社会阶级矛盾没有激化,如果有人登高一呼,召唤革命,有谁去响应呢?革命,是社会运动的一种形式,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要形式。
不能说想革命就革命,也不能说不想革命便不革命。
革命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寻的。
诚然,革命并不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唯一推动力。
革命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可以制造出来的。
社会发展的经常形式是社会改良。
在革命没有发生的时候,当阶级矛盾不到激化的程度,解决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空,往往要靠阶级妥协与调和,那实际是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解决社会政治利益的冲突,往往要靠社会改良的种种办法。
阶级调和的办法,社会改良的办法,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它只能在同一个社会制度内运行,如果要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阶级调和、社会改良,。
是无能为力的,它只能让位于革命手段。
革命发生,才能使社会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因此,革命虽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推动力。
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否定这一点,无原则地歌颂社会改良,显然是一种反历史主义的态度。
然而,一些论者不但否定中华民族反帝的革命斗争,也否定中国人民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
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2012年01月13日红旗文稿王朝柱30多年前,我就想写一部上自辛亥革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书,并选定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作为这本大书的主人公,先后撰写了长篇史传文学《李大钊》、电视连续剧《巨人的握手》(与人合作)、电影文学剧本《毛泽东的长征》(即后来拍成电影的《长征》)等作品,出我所料的是大获成功。
接着,我又创作了《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等二十余部史传文学;同时又写了《长征》、《延安颂》、《解放》、《解放大西南》等十八部电视连续剧。
有意思的是,我想写的这部大书的开篇《辛亥革命》到去年才搬上银屏,和观众见面。
在创作中,我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告别革命论”,二要写出参加辛亥革命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两面性,即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但他们在革命中的言行和功过又是十分复杂的。
从我对辛亥革命的认知看“告别革命论”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不仅标志着大清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统治的终结,而且也结束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实行了二千一百三十二年的封建王朝的帝制时代”,“把共和的观念推向全社会,使得封建帝制永不能再行于中国”;同时,还“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变革”。
因此,辛亥革命在人类前进的长河中,其历史地位等同于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革命,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革命,真可谓是功莫大焉,将永远彪炳史册!令人费解的是,近些年来一个学术上的伪命题“告别革命论”大行其道,公然宣判这场终结封建社会的辛亥革命搞错了!在他们看来,历史的前进不是建立在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的主观假设上——尽管他们也知道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
由此,他们堂而皇之地说:自谭嗣同到辛亥革命,受激进主义的影响,在我国开启了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阶段,使中国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造成社会动乱,妨碍延缓了中国通过专门的思想启蒙和发展实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有一种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所谓的“告别革命论”。
这种观点是李泽厚与刘再复二人共同提出的。
在他们看来,从古至今的历次革命,诸如轰轰烈烈的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以及在我国推翻封建帝制,消灭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以至于今日之革命,都理应予以终结。
对于这种思潮,确实应该予以重视。
关键词:告别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理论研究近几十年来,着眼于“告别革命”思潮的研究并不少见,而其着力点往往在于评判中国近代史、剖析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探究改良与革命的概念以及范式研究方法等等内容。
而“告别革命”究竟可不可以在当代实现?这一严肃的问题,着实应该引起今日学人的关注。
我们说,在新的世纪里,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前提。
而“告别革命”这一思潮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混淆视听、迷惑普罗大众的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于“告别革命”以及与此相类似的思潮进行批驳,将“告别革命”的真意公诸于众。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革命先烈们的血不能白流,如何让大众认识到近代以来在神州大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的必要性,进而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而共同奋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巨龙的腾飞,一系列新时期的革命和改革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中华民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向崭新的现代化国家方向迈进。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67年过去了,中国在党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再辉煌的成就也无法使所有人满意,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于是中国近代史变成了另一副样子:首先,革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是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另外,既然革命不是必然的,那么,如果中国能效法印度一类的国家,在西方国家“提携”之下,消弭革命,采行“非暴力”的改良方式,哪怕成为殖民地,也会有一番光明的前景。
简而言之,中国与其如今日一般发展社会主义,莫如当初缴械投降,搞西式资本主义为好。
针对“告别革命论的观点”思考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谢谢观看!
张鸣曾经撰文提出了很多如果: 如果不是股市崩盘, 如果满清权贵不 是意气用事、 随意把袁世凯打发回老家, 如果新政注意节奏、 不是轻 率冒进, 如果不是与民争利、 搞铁路国有化运动, 如果不是丧失理智、 搞皇族内阁; 武昌起义后, 如果瑞徵不是优柔寡断, 如果张彪不是贪 生怕死, 如果清朝军官们不是处置失当, 如果武汉不是有充足的武器 和丰厚的财力, 如果不是袁世凯私欲膨胀等, 辛亥革命很有可能不会 发生, 即使发生也很难成功。 上述晚清的大大小小的偶然事件,追根到底都是深刻的满汉矛盾、 阶级矛盾以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从辛亥革命驳告别革命论
1. 辛亥革命的成功绝非偶然 2.清末新政即改良不可能够实现社会的转型 3.辛亥革命不能‘制造出来’的, 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 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激进主义的 产物。 4.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功绩,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崭新进程。 是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不是延缓。
小结
纵观中国近百年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与革命。不 管是改良与革命,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需求,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中 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 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道路。中国人民意识到 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文明。
对改良与革命的认识
改良与革命只是近代中国人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 尽管它们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们对于推 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用都是不容抹灭的。 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能推动历史发展产生质的 变化;而改良则不以推翻一个社会的制度为目的,是在社 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
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
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
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告别革命,还是告别童稚?
告别革命,还是告别童稚?1995年以来,由李泽厚、刘再复两位领头,包括海外华人学者在内的汉语学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那就是对百年来“激进”思潮进行穷根究底的批判,“告别革命”因之出笼。
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八十年代初以来“新启蒙”话语的重大转向,而且很可能是近百年来一场重要的思想转变。
乐观者甚至嗅出了令人心醉的芳香:1898以来知识分子的心灵在经历了诸多事变后,终于平静了下来,骚动不安的幼拙思维终于走向成熟。
是否真出现了如此景象暂且不论,先看看这始于暴风雨后寂静中的新看法本身吧。
简单说来,从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等人便将中国引上了一条错路,一条日益激进、不断革命的道路,以至暴力不息、血流不止,愈往后愈不可收拾,终于酿成“文化大革命”。
这样,康梁等人突然间从“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激进主义的总根子。
在讨论现代性的知识分子中,大凡将革命、“激进”视为中国所独有的现代性现象的人,大凡挖现代激进主义、反传统主义的总根子者,或对“乌托邦思维”、三民主义甚或无政府主义作清算者,无不方便地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用作靶子。
这种新说的背后可说是一种整体性的认识转变,有深刻的背景或历史必然性:那就是对建国后包括1979年以来历次极左思潮的反思。
但如果将康梁等人尤其是康有为当作替罪羊,追判他们为现代中国激进思潮的鼻祖,则将社会理想与具体操作混为一谈,是一种童稚思维。
站在一个多世纪后的当代智慧的高度,不难发现变法者在策略上操之过急,如康有为基于新与旧水火不容之判断,欲“尽撤六部”,“去太后”,欲快变、大变、全变。
毕其功于一役毕竟固然不切实际,但这一过失却不宜夸大。
批评者依据的重要理由是甲午战争后,官僚士绅精英中立即形成了“改革共识”。
既然人心思改,就只需耐心坐等到秋天,便可幸福地收获改革果实,何须走上激烈变改甚或革命之路。
姑且不论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与掌权的少数者满族之间在政权合法性问题上迟早会摊牌(后来同盟会不就是以“驱逐鞑虏”、“种族革命”为号召?),即便在民族矛盾尚未激化的1898年前后,果真存在着这种共识?在有还是没有的简单意义上,共识也许是有的,因为要取得这共识太容易了。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 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 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 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这些 起义虽然相继失败, 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 的影响。
1911年4 年 月黄花岗 起义
(四)“告别革命论”不是学术研究更 告别革命论” 不是什么新观点
在中国学术界, 在中国学术界,根本否定辛亥革命的人 最早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 最早当推康有为和梁启超。 20世纪 年代,有人把“稳定压倒一切” 世纪90年代 世纪 年代,有人把“稳定压倒一切” 套到中国近代史上去了, 套到中国近代史上去了,认为那时也应 该是稳定压倒一切。 该是稳定压倒一切。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大家谈
我所知道的孙中山
中 山 陵
南京中山陵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情况: 翻译、创办、 情况: 翻译、创办、发表论著 中心: 中国上海、 中心: 中国上海、日本东京 著名代表: 著名代表: 章炳麟、邹容、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革 命 军 中 马 前 卒
革命团体的建立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最主要 的任务就是推翻清朝之后,建立资 的任务就是推翻清朝之后,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给人民以民主 和自由。 和自由。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由国家 来重新核定地价,逐步向地主收买土 来重新核定地价, 地,实现土地国有化,以做到“天下 实现土地国有化,以做到“ 田 应为天下人同耕” 应为天下人同耕”。
从辛亥革命驳告别革命论
从辛亥革命驳斥"告别革命论" 从辛亥革命驳斥"告别革命论"
——"告别革命"是资产阶级的主观期望 ——"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 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 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 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 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 大起来. 大起来. 阻碍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上的 全盘控制.
随着共产革命的衰落和对极权主义带来灾难 的普遍认识,与彻底变革相联系的激进主义革命 观念也开始受到批评,"告别革命论" 观念也开始受到批评,"告别革命论"似乎成为 二十世纪末普遍潮流,这实际上西方反华势力对 中国的挑拨与分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欣欣向荣的今天,我 们依旧要保持革命的警惕性,要防止西方势力的 颠覆和破坏,因为这是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保 证."告别革命论" 证."告别革命论"是在政治上对历史的否定, 对现实的歪曲.是西方资本主义企图对中国实行 "和平演变"的第一步. 和平演变" 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理论,紧密团结在党的 身边,共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认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 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 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 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 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 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 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 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 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 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 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 亥革命" 亥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告别革命论”文学院10对外汉语4 晓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学术自由远离政治是一个文化强国应该恪守的原则。
“告别革命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著名哲学家泽厚与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再复先生在1995年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一书中。
选中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告别革命论”的定义,出乎意料的发现介绍这一观点基本含义的文章不多,议论它的文字倒比比皆是。
这让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言论如此引人关注?“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
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关键词:革命改良“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这种观点只是拿革命的缺点和改良的优点作比较,很不客观。
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人力、物力、财力投资都极大。
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中记载,经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所以,“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一点有其合理性。
但依此全盘否定革命则有失偏颇。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革命洗礼之后,平等、集体、社会正义等观念都比没有革命过的地方强烈的多。
且不说革命给华夏名族带来怎样的福祉。
放眼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或大或小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进步思想。
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亦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除此还有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充分说明,革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革命未必尽是消耗,适时的革命以少量的消耗换取更长远更持久的利益。
革命不必然高明于改良,改良也不必然高明于革命。
二者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手段,应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采取何种手段合适。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曾经多次改良,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无不以失败告终。
历次改革的失败,充分证明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再加上领导变法各阶级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每一次改良的历史环境都不充分具备,因而改良不能挽救近代中国,革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维新改良失败,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残酷杀害戊戌变法的革命志士,改良之路已经绝难再走下去了。
之后甲午战败,清政府又签下《辛丑条约》,此时它已经彻底沦为外国殖民势力的帮凶走狗。
中国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统统丧失,巨额赔款更加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各位心忧国运的仁人志士继续劝其改良继续和清政府妥协,已无异于帮凶,帮助清政府搜刮压迫百姓。
由此可见,改良未必都是能量的积累。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革命就优于改良,只是革命更适合当时的情况而已。
诚然,改良也有它独特的优势。
适时的改良,有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黑船事件爆发时,面对外来入侵,日本选择顺应事态发展,采用改良的办法,既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又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是改良,为何到了中国就不行?说到底还是社会环境不同。
关键词:侵略有功?“告别革命论”认为“殖民化在世界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没有西方的殖民征服”,中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不可回避,西方列强入侵我国的确为当时的封建专制打开了一扇门,随着国门洞开,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平等观念,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科技革命成果等等蜂拥而来,让自诩天朝上国的我们眼界顿开。
但不要忘了,列强撬开我们家门的目的是想窃取财富并非送礼物给我们。
事实为证,《晚清割地赔款录》中记载,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库平银956814007两,合关银941375451两,合1326323847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倍。
巨额战争赔款,犹如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深重的灾难,严重地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所以说,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掠夺、压迫、剥削”和“现代化”的这两个礼物中,“掠夺、剥削、压迫”是主要的,而“现代化”只是他们大势掠夺的手段或者是给中国人民的一点“诱铒”。
客观的说,我们固然不知道,如果没有西方的殖民征服,如今的中国是怎么样一种情形,但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肯定一定会比现在好,历史是事实,事实不容随意假设随意妄想的。
关键词:文化心态和“告别革命论”相对应的是“唯革命论”。
“唯革命论”和“告别革命论”是两种错误的历史观。
“唯革命论”片面地强调“革命”,认为“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要“为革命而研究历史”。
“告别革命论”则片面地强调“现代化”,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
综上所述,“告别革命论”的确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
但也有其可取之处。
据泽厚和再复先生回忆,文章一经出版便遭到了上至中央下至三流知识分子的一致批判,无限夸大的上纲上线,给他们扣上反中国共产党、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三顶大帽。
而且有很多不明就里甚至没有系统理解这一理论的人对作者的人格妄加评论恶语相向。
这种政治干预学术的做法我不赞同,我们的文化心态好像过于固化,容易把文化和政治混为一谈,我觉得学术研究应该自由多样,为什么要规定学术文化思想统统要和主流意识形态一致?距离此观点首次提出已时过16年,16年后的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汲取古今中外多种知识营养的我们绝不会用那种直线性的单一思维模式去狠批或者吹捧一个人,我们的文化心态是开放的,我们希望中国的学术届是自由的,我们更希望中国是一个兼容并包有自信力的文化强国。
参考资料出处:百度百科《告别革命》泽厚,再复《告别革命论错在那里?》海鹏浅谈“告别革命论”文学院10对外汉语4 晓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学术自由远离政治是一个文化强国应该恪守的原则。
“告别革命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著名哲学家泽厚与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再复先生在1995年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一书中。
选中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告别革命论”的定义,出乎意料的发现介绍这一观点基本含义的文章不多,议论它的文字倒比比皆是。
这让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言论如此引人关注?“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
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关键词:革命改良“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这种观点只是拿革命的缺点和改良的优点作比较,很不客观。
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人力、物力、财力投资都极大。
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中记载,经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所以,“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一点有其合理性。
但依此全盘否定革命则有失偏颇。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革命洗礼之后,平等、集体、社会正义等观念都比没有革命过的地方强烈的多。
且不说革命给华夏名族带来怎样的福祉。
放眼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或大或小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进步思想。
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亦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除此还有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充分说明,革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革命未必尽是消耗,适时的革命以少量的消耗换取更长远更持久的利益。
革命不必然高明于改良,改良也不必然高明于革命。
二者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手段,应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采取何种手段合适。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曾经多次改良,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无不以失败告终。
历次改革的失败,充分证明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再加上领导变法各阶级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每一次改良的历史环境都不充分具备,因而改良不能挽救近代中国,革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维新改良失败,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残酷杀害戊戌变法的革命志士,改良之路已经绝难再走下去了。
之后甲午战败,清政府又签下《辛丑条约》,此时它已经彻底沦为外国殖民势力的帮凶走狗。
中国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统统丧失,巨额赔款更加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各位心忧国运的仁人志士继续劝其改良继续和清政府妥协,已无异于帮凶,帮助清政府搜刮压迫百姓。
由此可见,改良未必都是能量的积累。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革命就优于改良,只是革命更适合当时的情况而已。
诚然,改良也有它独特的优势。
适时的改良,有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黑船事件爆发时,面对外来入侵,日本选择顺应事态发展,采用改良的办法,既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又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是改良,为何到了中国就不行?说到底还是社会环境不同。
关键词:侵略有功?“告别革命论”认为“殖民化在世界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没有西方的殖民征服”,中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不可回避,西方列强入侵我国的确为当时的封建专制打开了一扇门,随着国门洞开,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平等观念,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科技革命成果等等蜂拥而来,让自诩天朝上国的我们眼界顿开。
但不要忘了,列强撬开我们家门的目的是想窃取财富并非送礼物给我们。
事实为证,《晚清割地赔款录》中记载,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库平银956814007两,合关银941375451两,合1326323847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倍。
巨额战争赔款,犹如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深重的灾难,严重地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所以说,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掠夺、压迫、剥削”和“现代化”的这两个礼物中,“掠夺、剥削、压迫”是主要的,而“现代化”只是他们大势掠夺的手段或者是给中国人民的一点“诱铒”。
客观的说,我们固然不知道,如果没有西方的殖民征服,如今的中国是怎么样一种情形,但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肯定一定会比现在好,历史是事实,事实不容随意假设随意妄想的。
关键词:文化心态和“告别革命论”相对应的是“唯革命论”。
“唯革命论”和“告别革命论”是两种错误的历史观。
“唯革命论”片面地强调“革命”,认为“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要“为革命而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