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设想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成为了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语文核心能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课程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参与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2、综合性与开放性整合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保持开放,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

3、实践与应用强调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经典文学阅读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明清小说、现代散文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2、写作技巧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指导,以及创意写作、书信写作等特色写作训练。

3、口语交际与表达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传统文化探究介绍中华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古代礼仪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5、影视文学鉴赏选取优秀的影视作品,分析其剧本创作、镜头语言、主题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语文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编辑校报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四、课程实施1、课程设置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每周设置一定的课时用于校本课程教学。

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如每周安排一到两次集中授课,其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

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范本一、引言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我们小学决定在2024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这个计划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内容。

二、学科课程开发计划1. 语言类课程语文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方面,学生将接触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并通过讨论和写作作业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方面,将引入写作指导和写作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语言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数理类课程数学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科学课程将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综合课程开发计划1. 社会学科在社会学科中,我们将加强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艺术类课程艺术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体育类课程体育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多项体育活动,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校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教学等,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评估方式本校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估。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朱昌球一、定位及目标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1、“书册阅读”部分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1、诗歌诵读课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语文校本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语文校本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XX学校语文校本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语文校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具有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课程内容1. 阅读课程: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2. 写作课程:包括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写作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 传统文化课程:包括诗词、成语、典故、书法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4. 情感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生活技能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活动课程:包括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竞赛、文学社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五、课程实施1. 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3. 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4.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六、课程管理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负责课程规划、实施、评价等工作;2. 建立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规范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3. 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4. 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一套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校本课程。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2)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与分析(3)第三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4)第四单元:口语表达与演讲(5)第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与分析2. 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校本课程教材》(2)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写作范文等(3)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2)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小组分享、师生互动(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4)实践活动法:布置作业、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练习等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阅读、写作练习等资源(3)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四、课程评价与反馈1. 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2. 反馈与改进:(1)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五、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2周)(1)第1周:语文基础知识讲解(2)第2周:语文技巧训练与实践2.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与分析(3周)(1)第3周:阅读理解技巧讲解(2)第4周:阅读材料分析与讨论(3)第5周:阅读理解实践练习3. 第三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4周)(1)第6周:写作技巧讲解(2)第7周:写作练习与指导(3)第8周:写作作品展示与评价4. 第四单元:口语表达与演讲(2周)(1)第9周:口语表达技巧讲解(2)第10周:口语表达实践练习与演讲比赛5. 第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与分析(3周)(1)第11周:文学作品欣赏讲解(2)第12周:文学作品分析与讨论(3)第13周:文学作品写作与评价六、教学活动与课堂管理1. 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和资源,设计教学活动(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4)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2. 课堂管理:(1)纪律管理:维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2)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3)时间控制: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七、课程拓展与实践1. 课程拓展:(1)组织语文主题活动:如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2)邀请作家或专家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文学欣赏(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文化遗址、开展社会调查等2. 实践环节:(1)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写作练习等(2)课外实践: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参观等实践活动八、学生指导与支持1. 学生指导:(1)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2)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学习困难2. 学习支持:(1)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2. 课程反思:(1)教师反思: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学生反馈:学生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十、课程评价与改进1. 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2)同行评价:同行教师对课程进行评价,提供意见和建议2. 课程改进:(1)根据学生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结合同行评价,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二、教学内容与资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四、课程评价与反馈五、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六、教学活动与课堂管理七、课程拓展与实践八、学生指导与支持十、课程评价与改进。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作文与生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陕西省丹凤中学高一备课组一、指导思想:1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导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2全面透视我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项目;3注重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让每位语文教师也从中受到锻炼,增强一种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与提高自身意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承课改精神,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文化学校”相结合,引导学生与生活,社会对话,构建作文与生活写作体系,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以人为本,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以生活为背景作文的具体方法,形成写作体系,并成为自己写作为文,表达情感的一种内在要求。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和方法:1.创造示例情景,提供信息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以生活为背景的为文技能,让学生广泛参与,交流,操作。

2.学生要注意信息的获取与筛选,深入探究,体验理论,规律的得出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增强社会,生活,人生,世界意识,提高人文道德素质和科学理论精神。

2.学生形成写作旨趣:生活的激流波澜壮阔,生活的长河奔腾不息,生活的魅力更使人迷恋,回味无穷。

3.师生共同发展。

形成作文与生活的理念,促进终身发展。

三、课程内容根据以目标,根据我校师生学业水平和发展需要,本课程之要安排如下内容:第一部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第二部分模仿借鉴中的生活描写第三部分何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第四部分生活中的作文第五部分创新与个性第六部分表现生活真谛四、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实施单位单元内容主题课时教学要求高一年级(上)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概论:丰富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活水1了解生活的丰富内容,树立生活是作文源头活水的观念模仿借鉴中的生活描写1、名家名篇的社会生活背景赏析2、模仿写作的指导与实践3、规律与方法的总结3提供有鉴赏价值的赏析作品;培养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开展有目的有实效的实践活动;初步总结出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如何从生活中积累素材1、在学校生活中观察、思考、表达2、在家庭生活中善于发现、积累3、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3创设情境,感悟生活,学会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学会用善于观察的眼睛从生活中搜集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的作文1、写真生活作文①体验生活②交流生活③记录生活2、心语生活作文①启动真情,确定话题②理清思路、大胆直白③教师指导、学生自悟3、情境生活作文①原型启发②信息重组③奇思妙想4、想象生活作文6拓展作文与生活关系的时空,探究作文与生活的最佳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有情有味的生活创新与个性1、积累与生活——眼光的个性化2、思考与生活——思想的个性化3、表达与生活——艺术的个性化3关注作文个性写作,培养学生探究生活的兴趣,加强学生使生活写作个性化的能力,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表现生活的真谛1、读书征文活动2、文学讲座2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自我,从兴趣出发,由实践得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树立作文生活化的观念各板块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调整,在过程中动动态生成本课程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共18课时,主要由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分工实施。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一、引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课程内容1、经典阅读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孟子》《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讨论。

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2、写作训练开设不同类型的写作课程,如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说明文写作等。

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包括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3、口语交际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模拟生活场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4、传统文化介绍中华传统节日、习俗、诗词、书法、戏曲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参与民俗活动等。

5、语文实践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文学采风、手抄报制作等。

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组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3、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进步情况等,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情况。

五、课程资源1、教材资源选用适合本校学生的语文教材和相关辅导资料。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成语积累一、课程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我国成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多彩,精辟警策。

让小学生从小接触成语,积累成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成语的习惯。

3、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量,培养学生收集成语和筛选信息成语的能力。

4、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课程内容1、走进成语世界:通过一些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积累成语金点子:加强成语积累指导,教给学生一些积累成语的基本方法。

3、组织开展开心成语乐园活动,指导学生广泛积累成语。

4、组织开展漫游成语王国活动:成语接龙、用成语练习说话、成语故事大赛等。

四、措施1、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成语及其文化、对成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成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因此,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教师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动力。

2、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成语和自己喜欢的成语。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成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应做到这一点。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创设运用成语的情境,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成语。

将激励制度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高亢的劲头。

4、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成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所以为了使本课程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建议设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如让家长对学生每课的学习情况通过签名等方式进行监督,教师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定期的联系制度有利于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024年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24年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24年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本课程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增强学生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引入课外读物和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更多元化的知识和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典诵读:选取古代经典诗文,如《论语》、《诗经》等,让学生进行诵读,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各类写作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化拓展:引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教学方法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入、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助互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新)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新)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朱昌球一、定位及目标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1、“书册阅读”部分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1、诗歌诵读课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课程参与意识。

2. 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与方法2. 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案例分析3. 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评价4. 语文校本课程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5.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方法、实施策略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课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协作、自主探究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文学鉴赏能力、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程参与、学习成果、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六、课程活动设计1.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原则与方法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与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文校本课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与教训。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朱昌球一、定位及目标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1、“书册阅读”部分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1、诗歌诵读课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朱昌球一、定位及目标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1、“书册阅读”部分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1、诗歌诵读课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当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校本课程时,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可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了解课程目标:首先,确定希望通过该校本课程实现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

这可以从国家课程标准中获取灵感,并根据学校的特定需求进行调整。

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年龄、兴趣、背景和学习需求。

这可以通过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和与学生交流来实现。

制定课程框架:根据学生需求和预期目标,制定一个课程框架。

考虑到语文学科的不同方面,如课文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确定每个学年或学期的主题和重点。

设计教学活动:为每个主题和重点设计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故事阅读、写作任务、口语练习等。

确保活动既有趣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定评估方式:确定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可以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估等。

确保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给学生。

教师培训和支持: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确保他们了解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实施方式。

教师需要知道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使用教材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实施和监控:在课堂上实施校本课程,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定期与教师开展反馈和讨论,以了解课程的有效性和改进的机会。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合作,让他们了解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并提供支持。

课程更新和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和教学需求的变化。

根据实践中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

共享与交流:与其他教师和学校共享校本课程的经验和教训。

参与专业发展活动,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并共同提高。

以上步骤将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定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

通过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提供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以及及时的评估和反馈,这个校本课程将能够提供更有效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体验。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4.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语文学科知识拓展: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欣赏与分析,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以及语文学科相关知识的拓展。

2. 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辩论、朗诵、写作、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3. 语文综合素养培养:通过阅读、讨论、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4. 语文趣味性学习:通过猜谜语、成语接龙、语文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态度、合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六、课程实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校本教材等,丰富教学内容。

3.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做、敢想。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设想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设想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与学都含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的本质含义就是教师只教授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学生也只学习对考试有用的知识,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语文有极丰富的内涵,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而且鲜活于我们的生活中。

因此合理利用我们身边这些现成的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务之急。

开发校本课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认为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它应该是姓“语”的。

课程的内容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来选择,通过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听、说、读、写得到训练;实践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滋养;真善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因此,从编写语文校本教材的角度来说,我们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就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而是要有词句的积累,有听、说、读、写的训练,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陶冶,有人文精神的润泽。

从开展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这些活动都要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探究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鉴于以上思考,我觉得我们在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应该说,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一片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它大有文章可做。

所谓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简言之就是由学校自主编写供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

但不仅仅追求文本出现的结果,更偏重于它的过程,在整个编写过程中,让教师、学生受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总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亲近现在、融人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使情感受到熏陶,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语文校本开发方案

语文校本开发方案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主题:好读书读好书
一、课程开发的标准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好读书读好书二、课程开发的计划
本学期必读书目二十四部。

选读书目十部。

教师提供书目,讲清要求;学生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时间安排:每周一节课+课外自读
阅读方式:必读、选读,精读、略读。

礼记巴黎圣母院茶花女颜氏家训日知录人性的弱点活着三十六计简爱
名人传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居里夫人传宋诗选阿Q正传红岩青春之歌
牛虻家我与地坛雷雨我们仨毛泽东诗词选丑陋的中国人
三、评价策略
标准
1、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本学期阅读不少于42万字。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3、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方法:
1、学生自读基础上,课前交流回报,课上交流展示;
2、写读书札记,通过检查评出等级;
3、测试竞赛;
4、学期末评出阅读之星。

关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关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关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设计划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

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1、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朱昌球一、定位及目标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1、“书册阅读”部分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课型的建设和开发具体开设以下四种课型:1、诗歌诵读课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与学都含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的本质含义就是教师只教授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学生也只学习对考试有用的知识,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语文有极丰富的内涵,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而且鲜活于我们的生活中。

因此合理利用我们身边这些现成的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务之急。

开发校本课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认为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它应该是姓“语”的。

课程的内容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来选择,通过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听、说、读、写得到训练;实践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滋养;真善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因此,从编写语文校本教材的角度来说,我们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就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而是要有词句的积累,有听、说、读、写的训练,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陶冶,有人文精神的润泽。

从开展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这些活动都要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探究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鉴于以上思考,我觉得我们在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应该说,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一片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它大有文章可做。

所谓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简言之就是由学校自主编写供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

但不仅仅追求文本出现的结果,更偏重于它的过程,在整个编写过程中,让教师、学生受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总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亲近现在、融人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使情感受到熏陶,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1、自编教材,扩大阅读以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

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不仅面窄,而且存在陈旧和缺少弹性等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要“新”,“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

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长、社会接触面小和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的特点,我们可以组织人员编写一些由我国古代优秀诗篇、韵文及富有童趣的、紧密联系生活的儿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说等所组成的“新”语文教材。

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提高了识字量,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2、学科整合,整体推进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语文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编写集语文学习、电脑学习、游戏竞赛为一体的语文电子课本。

设立语文电脑课,为学生提供宽带上网的便利,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自己去搜索材料。

使语文学习与电脑学习融为一体,整体推进。

这样做,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

不仅语文知识掌握扎实,而且,电脑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3、学科活动,拓展教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中许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摄影展、绘画展、诵读比赛、拼读比赛……这些活动,我们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提倡家长参与。

通过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学科活动,不但用活了教材,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意识,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4、开设选修,自主选择“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可见,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一部分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是必要的。

在上足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学校可以开设语文选修课,丰富多采,打破课堂教学那种形式刻板、单一,内容固定不变的局面,不仅使学生们的智力、体魄、意志得到锻炼,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给学生有自主选择的自由。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射箭应有靶子,叫做有的放矢,语文校本课程也要有靶子,这把靶子就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它是语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应当首先以课程标准、大纲的课程目标为目标,然后在这大方向之下,分阶段、分项目列出自己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设定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文化传递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符合现代语文教育的大趋势,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

语文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针对性原则:结合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小实际,使目标具有这项内容的独特性;2.明确性原则:确立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必要时可进行详细描述,便于达成和检测、评定;3.整体性原则:既融会“课程标准”“大纲”的目标要求,又要使自己的目标整体性和阶梯性,突出重点;4.可行性原则:制定的目标应与实施效果联系在一起,必须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兑现、落实,一纸空文的教学目的是毫无意义的。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内容基本包括范围、分量和进程,其中课程的范围课程开发的难点、也是重点。

分量、进程要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来安排。

下面着重分析一下范围。

语文校本课程的范围很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日常学习生活类:这一类是每天必做的,一般学校都可以做到。

如观看学校闭路电视中的自制节目,浏览校局域网,阅览校阅览室的报刊,自编自制报刊等。

2.活动、比赛类:这一类带有课外活动性质,但要使之规范化、系列化,取消随意性,使之课程化,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烈士陵园祭扫、参观博物馆、纪念观等,这都对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3.乡俗、人文、自然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这一类课程资源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我国风俗淳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旖旎,充分挖掘定会有不少收获。

比如收集民间传说、春联,对本地历史名人搞专题研究等。

4.个性特长类:这一类是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教师的特长、学生的兴趣来开掘的。

这一类容易使学校、教师、学生全身心投入,容易出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往往是深远的。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认为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它应该是姓“语”的。

课程的内容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来选择,通过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听、说、读、写得到训练;实践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滋养;真善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因此,从编写语文校本教材的角度来说,我们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就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而是要有词句的积累,有听、说、读、写的训练,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陶冶,有人文精神的润泽。

从开展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这些活动都要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探究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鉴于以上思考,我觉得我们在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以课文阅读教学为基点,拓展延伸课本内容。

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章,有许多与我们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在进行这样的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来选择确定某个语文校本课程的主题。

然后由此确定符合学生学校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系列化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拓宽学生信息渠道,扩大学生知识面。

这种延伸包括向课外知识延伸和向生活实践延伸。

(一)向课外知识延伸。

由课文的内容向相关语文课外知识延伸,扩大学生知识面。

包括1、中点辐射型。

以课文内容为中点,向四面八方辐射。

如学习了《江姐》我们可以以“走进英雄”为主题,让学生排一排英雄谱;讲一讲英雄的故事;学一学英雄不朽的诗篇;写一写想对英雄说的话。

2、起点延续型。

以课文的内容为起点,确定主题纵向延伸。

如学习了《赤壁之战》后,可以以“我对课文人物的了解”为主题,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相关的章节,组织学生对人物进行讨论,认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

(二)向生活实践延伸。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拓展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

包括:1、联系学生生活。

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版块,激发学生回忆生活、记录生活、描绘生活。

如:学习了《我爱家乡的秋白梨》,可以以“家乡的特产”为主题,让学生读一读描写家乡特产的文章;介绍家乡的特产;为家乡的特产设计广告语等。

2、开展实践活动。

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学习了《我盼春天的荠菜》后,可以以“我眼中的荠菜”为主题,带学生去野外认荠菜、挖荠菜;尝一尝荠菜的味道;写写自己的体会;与小作者比一比童年等。

二、以地方特点为素材,全面开发乡土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让学生走进家乡,充分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一切。

选择的内容要富有乡土气息,根植于学生生活,存在于学生周围,是学生平时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

通过梳理将这些内容确立为一个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课程编排和实施。

下面就是部分主题的课程内容确定。

主题一:家乡的山水。

学一学描写家乡山水风景的美文;游一游家乡的名山秀水;当个小导游,介绍介绍家乡的景点;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憧憬家乡未来的蓝图等等。

主题二:家乡的名人。

读一读家乡名人小传;调查家乡名人的工作情况;给家乡的名人写一封信;采访家乡的名人或者名人的亲人;追寻名人童年的足迹;为家乡的名人写传记。

主题三:家乡的各种农具。

查一查从远古走来的农具;设计标签,给家乡的农具贴上标签;给家乡的农具配上使用说明书;展示家乡的农具;用一用家乡的有关农具;谈一谈农具的变化;说一说你想要发明的农具;家乡农具上的文字的考证。

主题四:家乡的传说故事。

读一读家乡传说、故事;听长辈讲家乡的传说、故事;记录家乡的传说、故事;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考证故事的原发生地。

还有“家乡的工厂”、“家乡的交通”、“家乡的特产”等等主题,这些主题乡土气息很浓,当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有效作实践,浸润其中时,不但提高了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成了他们情感陶冶、品行养成、知识获得、个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中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