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植物套种应用的模式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笔者根据多年公园管理经验,筛选出几种地被植物混种,观察它们的性状表现,挑选适于管理的组合在多个区域推广使用,来解决公园地被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地被植物概述(一)概念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而言,其中包括草本、低矮匍匐性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它们的特点是繁殖栽培容易,养护管理粗放,适应能力较强,植物体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表面,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地被植物有些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栽培,有些适宜在土坡处栽培,有些适合栽植在乔木林下。
(二)混种概念这里的地被植物混种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将两种地被的种子或幼苗插空或隔行种下,各品种均能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良性生长,完成生理周期。
现尝试采用两种草本混种,草本与木本混种的方法进行种植试验,为公园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筛选适合种植的植物。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 王会娟株高、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总体最高,该处理每公顷产量较T1、T2、T4、T5处理分别高出61%、8%、6%、2%。
(三)配方肥处理节本增效表现情况表5显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配方肥处理(T3、T4、T5)均具有增产节支效益,其中,T3处理增产效益最高,且其节本增效最为显著,T4处理节本效益最高,总体上,T3处理节本增效最为显著。
三、结论(一)试验结果显示,不施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最低,说明不施肥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常规施肥处理次生根数量、根干重较低,说明常规施肥条件下,氮、磷、钾配比不尽合理。
实验结果还显示,配方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优于不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这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二)作物地下部与地上部存在相关性,良好的根系对地上部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最终的产量。
一地两用,这些作物混着种,增产又增收!
一地两用,这些作物混着种,增产又增收!套种是一种常见的种植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增加种植效益。
不过不同作物套种也是有讲究的,要根据作物的特性来选择套种的模式,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套种原则1.一高一矮高秆作物和低秆作物搭配,高低有序,在枝叶上松紧有度、上下分明,在田间就能够形成非常好的通风透光生长环境。
2.一宽一窄对于间作套种的作物来说,主种作物密度要大、行距要宽,副种作物密度要小、行距要窄。
3.一早一晚间作套种的作物成熟期需要错开,一般来说主种作物成熟期可以稍微晚些,副种作物成熟期可以稍微早些。
以便更好延长主种作物的生长期,达到增产的效果。
常见的套种模式1. 马铃薯套种玉米马铃薯套种玉米的模式,在各大粮食产区均有分布,栽培模式通常是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玉米,也有单行马铃薯套种单行玉米的栽培模式。
玉米光合作用强,马铃薯耐旱喜阴,这两种作物高矮搭配,能提高阳光利用率,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害虫的发生。
2. 黄瓜套种赤松茸黄瓜藤能带给赤松茸阴凉湿润的生长环境,而赤松茸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给黄瓜带来光合作用,黄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能给赤松茸呼吸生长。
赤松茸出菇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黄瓜长势会更好。
3. 果园套种中药材在幼龄果树期,合理套种茎秆低矮、株形较少、较喜阳的品种可以减少土壤的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增收的目的。
在果树成果期,它透光率低下,可以为合适的中药材品种提供阴凉、潮湿、养气充足的环境。
不过果园套种中药材一定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比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配置比例要坚持以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
核桃园林下套种模式举例
浅析核桃园林下套种何娜姚琼开本次设计实施林瓜、林药、林菜、林粮、林苗五种套种类型,23 个模式.1、林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三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郁闭的 1- 5年生核桃园地实施。
2、林药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五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
在没有郁闭的1- 5 年生核桃园地种植喜光药材品种丹参、柴胡。
在已郁闭的 6 年生以上核桃园地种植耐荫药材品种太子参、西洋参、山药。
3、林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移苗等形式套种连花白、菜花、白菜、大蒜、萝卜、冬瓜、红薯、马铃薯、南瓜,形成核桃树+连花白、核桃树+菜花、核桃树+大蒜、核桃树+萝卜等九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沙壤地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4、林粮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四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城北、城西壤地据多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5、林苗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育苗,育苗以核桃、板栗为主,形成核桃树+核桃、核桃树+板栗二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城南、城北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核桃园地实施。
做好套种,让土地翻倍增收
做好套种,让土地翻倍增收如今地租越来越贵,苗木人不妨学学立体套种,让土地价值最大化。
所谓立体套种,即在同一地块,种上高中矮三种或两种不同高度的苗木,利用其生长空间的错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作用,其中尤以三层立体套种利用率最高。
一、立体套种的优势苗木三层立体套种,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利用率极高苗木冠幅在高中低三层错开生长,空间利用率很高,单位面积能够产生更大效益。
2.可以有效遮挡阳光对于某些怕强光照射的苗木(如鸡爪槭),可利用高层苗木来遮挡强光直射,同时也可利用中层苗木来遮挡阳光对高层苗木主干部位的直射。
3.能实现“一定终生”三层立体套种总体上较密集,而其高中矮三层苗木各自冠幅位置不同,因此无需像普通栽培方式那样每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得间苗拉稀。
这样三层立体套种可以不用间苗移栽,节约了定植移栽成本(定植移栽成本极高)。
4.可提高苗木防冻抗旱能力由于三层立体套种栽培密度较大,各苗木就像增加了一道挡风的墙,能减少寒风对苗木的肆虐。
特别对于部分怕冻的落叶树而言,若旁边有常绿树,会大大减少寒风伤害。
抗旱原理也相同,密度大、光照弱、湿度大。
二、立体套种的劣势苗木套种优势明显的同时,其劣势也不可忽视:1.病虫害防治麻烦首先,相同种苗木间距较大,中间有其他苗间隔,打药不方便;其次,不同苗木对农药敏感度不同,使得可选农药面窄或打药时间、操作技术等要求更高,如樱花对敌敌畏、氧化乐果等药敏感,那么套种在樱花上层的苗木也不能使用敌敌畏、氧化乐果等药;第三,不同苗木病虫害发生时间不同,较难统一防治,或统一防治时要增加很多农药成本及降低防治效果。
2.杂草管理麻烦由于有低矮作物,同时密度较大,治草相当麻烦。
3.提高了部分病虫害侵染和繁殖概率由于密闭度大和光照不足,中矮层作物增加了不少病虫害侵染概率,如白粉病、蜡蚧等多种病虫害就喜欢这种遮阴环境生长。
4.给改茬换代和土地归还带来麻烦由于有多种苗木,短时间内较难集中成片销售,给改茬换代和土地归还带来一定麻烦。
银杏经济林间套模式
银杏经济林高效间套模式介绍一、银杏栽植技术要点和效益测算比较(一)栽植要点要使银杏栽活、长好,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选好栽植地点,并及时栽植的基础上,定植的技术要点是:大塘浅栽,适量基肥,足水踏实。
(二)效益测算比较以每亩栽植嫁接银杏10株,嫁接干高1.5米以上,第五年开始挂果,第八年单株产果5斤,白果按10元/公斤计算,白果每亩年产值250元以上。
林下可以套种蔬菜、苗木、桑树、牧草、经济作物等,亩产值可达3000—10000元。
10年后,白果产量还会迅速提高,到15年白果亩产值可达2500—4000元,再加套种效益,合计亩产值可达5000—15000元。
稻麦两熟:中稻亩平均产量550kg,现行市场单价 2.46元/kg,亩产值1353.00元;小麦亩平均产量400kg,现行市场单价1.36元/kg,亩产值544.00元。
合计:1897.00元。
种植稻麦两熟,亩产值1897.00元,不足2000.00元,去除成本700.00元/亩(其中:中稻400.00元/亩,小麦300.00元/亩),亩纯收入1197.00元。
二、银杏-桑树-花生、蔬菜模式⑴苗木规格:银杏苗胸径4cm以上,杜绝小苗。
桑苗根径0.7cm以上⑵栽植规格:银杏8m×8m或6m×10m1.33m×0.5m早春花生,秋冬季套种蔬菜如莴苣、香菜、药芹、菠菜、秧草等。
⑶注意事项:a、银杏树嫁接高度以不低于1.5m为宜,选用本地大佛指品种;b、银杏树向外1.2m范围内不栽桑树;c、桑树品种以湖桑育71-1为宜。
效益分析:前期以桑园为主,成年桑园每亩产叶2000—2250kg,养蚕3—4张,产蚕120—160kg,收入2500元—3200元。
10年后白果亩产量250kg以上,产值2500元。
间作花生、蔬菜亩产值2000元以上。
合计亩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
三、银杏-牧草模式⑴品种:银杏以大佛指为主,牧草以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菊苣、杂交狼尾草、苏丹草为主。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一、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概述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木生长的间隙或者林木下部种植一些适宜的农作物,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这种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不仅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1. 生态效益明显。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能够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突出。
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套种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
而且,由于所种植的作物种类丰富,可以形成丰富的农产品供应链,增加市场竞争力。
3. 资源利用效率高。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将种植作物的生长周期与树木生长周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适用于各类森林,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森林资源。
在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也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些地区是推行该种植模式的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推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
在福建、江西等地区,一些农民已经开始在茶园、果园或者竹林的林下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些林业企业也开始尝试在林下种植相应的经济作物,以期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农村经济的振兴,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在更多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利用科技手段,我们可以不断探索种植更多种类的作物,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农业与林业的良性互动与共赢。
在推广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为此种植模式提供科学的配套技术和管理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该种植模式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行列中来。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或树木覆盖的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树木的生理特性,比如阴凉、湿润和有机质积累等优势,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本文将对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进行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由于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物种组成,套种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
与传统农业相比,这种模式不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反而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森林地区通常土壤肥沃,且树木的阴影有助于调节气温和湿度,这种模式种植的作物生长速度较快,品质也较好,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而且,由于森林地区的土地成本较低,种植成本也相应降低,使农民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利润。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往往依赖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但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采用自然农法,减少了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保护了土壤和水源的生态系统功能。
这种模式还能减少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由于这种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农民的收入也相应提高。
农民可以通过销售林下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这种模式还能促进农村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
它能够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树木的生理特性,提高森林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
推广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树木生长范围内,种植一些适应不同生境条件的经济作物以及果树,实现多种植物种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种模式的发展会为林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为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将森林地的空间和气候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林木和经济作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同时获得林木和经济作物的收益。
经济作物的种植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林地的综合效益。
3. 保护生态环境: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同时还能起到固土保水、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4.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推广实施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和林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有助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1. 选择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林下经济作物。
优选生长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品种,如油茶、核桃、茶叶等。
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生态环境种植的果树,比如山楂、山药、杂交果树等。
2. 合理规划林下经济作物的布局: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作物布局设计,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林地资源。
同时根据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保证经济作物和林木的正常生长。
3.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开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林下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中草药种植常常采用连片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容易造成土地退化和水资源污染。
而林下套种中草药在树林的遮荫下,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肥状况,缓解土地退化的压力。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树林的遮荫可以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促进中草药的生长。
树木的下面往往是营养丰富的土壤,适合中草药的生长。
而且,林下种植可以解决大部分中草药的光合作用,减少光照对中草药的破坏。
树木的根系能够释放出有益的气味物质,起到一定的驱虫防治作用。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能够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林下种植要求选用适合的中草药品种,因为不同的中草药对环境和生长条件要求不同。
林下种植需要合理的管理措施,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林下种植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植物的竞争。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研究,完善管理措施,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1.林粮间作。
在造林初密度为3米x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
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甘薯、绿豆等。
林粮问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
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1、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豆薯倒茬。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
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而且使造林当年就有收益,亩纯收入150-200元。
林粮间作这种模式技术简单,当年有效益,容易被农民接受。
但林粮间作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林木行间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
2.林药间作。
树木定植后第1~3年,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中药材板蓝根、甘草、半夏、柴胡等。
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喜阴中药材,如黄连、天南星、元胡、灵芝、天麻,或种耐阴的品种如贝母、白术、薄荷等。
林间套种板蓝根。
试验证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
在杨树行间平播板蓝根,全年施肥2次(基肥1次,追肥1次),浇水1次,喷药1次(防治菜青虫)。
秋后板蓝根收获时主根3厘米粗,侧根1厘米粗,亩产量达450~500千克,按照市场价10元:克。
每亩收入5000元。
而且板蓝根叶子也是药材,每年可采2次,干叶回收价格为4.5元,千克,每亩可收入450多元。
林药间作板蓝根,每亩纯收入5000元,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林间套种模式。
在林下发展药材种植,是一条生态保护和兼顾农民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双赢途径。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林地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益。
在管理药材的同时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长。
3.林(果)菜间作。
就是在树木行间种植蔬菜。
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有:大葱、青椒、茄子、油菜、圆白菜等,种植技术同一般露地栽植技术。
以栽植大葱为例,亩可出葱2000千克左右,按1.5元,千克计算,平均亩纯收入3000元,且管理简单。
第2、3年也可在行间种植一些常规露地上可以生长的蔬菜,但最好不要种植萝卜、白菜生长期较长且后期需水量大的品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将经济作物种植在林下空间中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的特点是将木质林地中的经济作物与林木进行套种,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将其种植在林下空间中。
由于林下生态环境较为稳定,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光照和水分,因此适宜生长的作物范围较广。
常见的林下经济作物包括木荷、茶叶、草木樨等。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在林地上增加产值,提高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还可以起到保护土壤、调节水分、锁碳等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传统的林业产业大多依赖于木材的销售,收益相对较低。
而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对于套种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同的林地环境适宜的作物种类也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林下经济作物与林木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需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间隔,以避免互相影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林地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间隔,可以实现林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也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贡献。
林地、日间套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模式有哪几种
林地、日间套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模式有哪几种1.按出菇方式可分为两种。
(1)地床铺料覆膜发菌出菇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用发酵料,接种量比常规要大些,一般在20%左右,2/3拌入料中,1/3撒于料面。
发菌时可在菌床上打孔增氧。
(2)菌袋排放覆土出菇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用熟料袋栽,菇棚(房)发菌,将发满菌的菌袋于林地、田间排放覆土出菇。
2.按间作套种方式又可以分为四种。
(1)林地、田闾地表地栽食用菌。
(2)林地、田间畦栽食用菌。
(3)林地、田间立体栽培食用菌。
(4)林地接种仿野生栽培。
这四种向作套种模式的具体情况置什么样的?1.林地、田间地表地栽食用菌。
所谓地表地栽食用菌,是将菌袋放在林地、田间地面上的栽培方法。
适合地栽的食用菌有香菇、木耳等。
地栽的工艺过程包括室内菌袋的生产和培养,室外林地排场管理出菇等。
2.林地、田间畦栽食用菌。
所谓畦栽是指选取林地、田间空地做成一定长和宽畦,然后铺料播种的栽培方法。
适合畦栽的食用菌以草腐菌为主,如:大肥菇、大棕菇、姬松茸、草菇等。
畦栽的工艺流程包括:室内制作菌种,室外整地作畦,堆料发酵、播种栽培,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等。
3.林地、田间立体栽培食用菌。
立体栽培主要利用林地、田间空间,挂袋出菇出耳的栽培方法。
适合立体栽培的食用菌有黑木耳、黄背木耳、猴头等。
立体栽培的工艺流程包括室内制袋发菌,室外林地、田间挂袋,出菇管理等。
4.林地接种仿野生栽培。
这种栽培方式适合菌根类珍稀食用菌。
如美味牛肝菌、鸡油菌、松茸等。
但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品种有成功的报道,其方法一是在育苗时播入菌根菌种,二是在特种专有树木根上接种菌种。
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地被植物选择与应用形式
化, 植 株 相对 较低 矮 、 耐修 剪 , 具 有 良好 的可 塑性 。可大 面 积 应 用在 绿地 中 , 利 用其 富 于变 化 的叶 色与 乔 、 灌木 一起 种 植 , 形 成丰 富 的平 面 和立 面图 案增加 植物 层次 。有 的地被 植物 具 有美 丽 的花朵 和果 实 , 花期 很 长 。
落、 色 彩 丰 富 的花 境 , 与周 围 环境 和 其 它 植物 协 调 地衔 接 起
目前 在 生态 公 园 、 滨河大道 、 主街 道 带状 公 园及 道 路 隔 离 带 绿 化是 以乔 灌木 为 主体 , 林 下 地 被植 物 应 用较 少 , 部 分 绿 地 未 能形 成 乔 、 灌、 草 互 相 依 存 的 自然 生 态 群 落 , 虽 有 树 木, 但林下 黄 土露天 , 因而栽 植 耐阴地 被植 物相 当必要 。 适 应 内蒙 古 中西部 地 区林 下 生 长 的耐 荫 类 小灌 木 , 有 水腊 、 珍 珠 绣线 菊 、 胡 枝子 、 金银花、 红瑞 木 等 , 宿 根草本 类有 三七景 天 、 鸢尾 、 萱草、 马兰 、 马蔺、 三 叶草 、 鸭跖 草等 。 4 . 3 扩 大常绿 植物 栽植 和 生长季较 长的地被 植物 种植 北方 地区春秋 冬季风沙大 、 干燥寒冷 、 降水量少 , 易造成 尘 土飞扬 ,因地在绿地 中多栽种常绿地被物对 改善小环境冬景很
物 的 选择 和 应 用形 式 进 行论 述 , 拓展 了地被 植 物 的 选择 范 围和 应 用 形 式 , 提 高 了园林 景 观 的 整 体 绿 化 效果 。
关键词 : 地被 植 物 ; 选择 ; 应用
1 地被 植 物在 园林绿 化 中的作 用
1 . 1 改善 环境 、 涵养 水 源 地 被 植 物 大 多数 枝 叶 细密 , 可 以增 加 绿 地 的绿量 , 即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果园、林地、草场等树木覆盖的地方种植经济作物,并且将不同的经济作物搭配种植,以达到多种植、降低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经济效益等效果的一种种植模式。
在丰富生态、保护生态的今天,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已经成为了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本文将围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着独特的特点。
与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相比,套种模式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不同的作物,这种多元化的种植方式使得土地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
不同的植物之间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了整个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作物单一种植制约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滋生等问题,有利于土地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有着诸多的优势。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种植方式,套种模式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术投入,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
套种模式能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得到更好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效益。
套种模式还能够提高生态效益。
多元化的种植方式能够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利于土地水土流失的防治,保护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将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地形的限制,传统的大规模种植方式很难实现,而套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局部资源,满足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将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推动该种植模式的发展。
在实际推进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解决一些困难和挑战。
园林地被植物套种应用模式探讨
些 多年 生草 本 植物 , 由于 在某 些 季 节 ( 冬季 或夏 季 ) 观 景
未 有 的 重视 。 其是 城 市 的 园林 化 、 尤 美化 、 生态 化 已成 为人
们 追求 的新 的 目标 , 们渴 望 感受 大 自然 的气息 , 人 渴望 举 目
效 果 不佳 , 休 眠 、 萎等 , 如 枯 导致 难 以得 到普 及 推广 } 由于 1 l 。
林 业科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0年第 1 3期
园林 地被 植 物套 种应 用模 式探讨
张美萍
( 上海 市阅 行 区 公 园 管理 所 , 上海 2 10 ) 0 1 1
摘要
介 绍 了地 被 植 物 套 种 的 相 关 概 念 及 其 作 用 , 结 了 地 被 植 物 套 种 的 模 式 , 总 以期 提 升 园林 地 被 植 物 的 景 观 效 果 。 文章 编号 1 0 — 7 9(0 0 1 - 2 0 0 07 53 2 1)30 6- 2
关 键 词 地 被 植 物 : 林 应 用 : 种 模 式 园 套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文 献 标 识 码 A 6 84
Dic s i n o p i a i n Pa t r f I t r ln i g o o n v r P a t n Ga d n s u so n Ap l t te n o n e p a tn f Gr u d Co e l n s i r e s c o
1 地 被 植 物 和 地 被 植 物 套 种 的 概 念
并 不 多 . 多数植 物 到 会 进入 休眠 状态 , 地面 出现 空 秃现 象 , 对公 园 的整体 景 观影 响较 大 。 而地被 植物 的合理 套种不 失为 一种补救 地面空 秃 的
三种绿化苗圃复合种植模式值得推广
三种绿化苗圃复合种植模式值得推广复合种植模式,即依据植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如高矮、冠幅大小、光照及空间需求等差异而取长补短、相互兼容,进行立体多层次种植,以求在单位面积内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间、水分、养分而达到最大生长量。
模式一:落叶乔木+常绿花灌木+草本落叶乔木可选品种:银杏、紫薇、木瓜、法桐、红叶李、红叶桃、紫叶矮樱、国槐、垂槐、黄金槐、红黄白玉兰等经营时间长、经济价值高、茎杆越粗越值钱、越大越值钱的树种。
常绿花灌木可选品种:大小叶黄杨、法国冬青、蚊母、荚迷、栀枝花、龟甲冬青、红继木、金叶女贞、八角金盘、笔柏、龙柏等经营时间短、规格不大、两年内可出圃上市、略为耐阴的树种。
草本可选品种:葱兰、麦冬、玉簪、萱草等市场需求大的草本植物。
对落叶乔木作长效产品经营,时间5~10年甚至更长。
作为上层苗木,要大株行距栽植,至少3米×2米以上,主要以培育杆茎和良好的冠形为目的。
对常绿花灌木作短效产品经营,经营周期1~2年,总经营时间5年以内。
作为下层苗木,要适当合理密植,视不同品种和经营目的来定株行距。
如作为球形类培育,株行距1米×1米左右;如作为色块类培育,株行距一般在20厘米×30厘米以内。
在上层乔木充分郁闭后,不宜栽植花灌木,宜改植草本,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
模式二:常绿乔木+常绿花灌木+草本常绿乔木可选品种:桂花、广玉兰、红果冬青、大叶女贞、香樟等经营时间长、冠形越大越值钱、培育价值高的树种。
常绿花灌木可选品种:蚊母、红继木、龟甲冬青、八角金盘、笔柏、龙柏、大叶黄杨等规格不大、经营1~2年可出圃、略为耐阴的树种。
对比第一种模式,本模式中花灌木的选择范围稍窄一些。
对常绿乔木作长效产品经营,时间10~15年甚至更长;作为上层花木,要大株行距栽植,比第一种栽种模式株行距要更大些,选4米×3米或4米×4米为宜,主要以培育杆茎和饱满冠形为目的。
常用棉田间套种植模式―棉花、洋葱套种模式
经验分享与启示
合理安排种植计划
在选择套种模式时,需要考虑当地的 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 素,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
适应市场需求
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进行套种 ,可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销售价格 和收益。
01
02
选种优质品种
济的整体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
套种模式的推广可以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 力。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态 环境,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农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套种模式可以促进农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改善土壤质量
洋葱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改善 土壤质量。
05
棉花、洋葱套种模式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 享
成功案例介绍
山东惠民县的棉花、洋葱套种模式
该模式在当地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在棉田间作套种洋葱,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增加了农民 的收益。
河北冀州市的棉花、洋葱套种模式
经济效益分析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在棉田间套种洋葱,可以充分利用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
洋葱套种模式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选择, 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
节约生产成本
洋葱的种植时间、肥料和农药等投入成本 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
社会效益分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棉花、洋葱套种模式可以带动 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
02
棉花、洋葱套种模式介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地与农田交错存在的地区中,农民以树木为主要作物,同时利用树下空间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来增加经济收益,保持生态稳定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林地保护,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下种植的经济作物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与单一作物相比,林下作物能提高土地的多样性,降低农田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其次,林下作物往往具有高附加值,如草药、食用菌、花卉等,并且这些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不同,可以实现连续经营,提供了较稳定的经济收益。
最后,林下作物与树木的生长不会互相影响,反而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保护,提高森林的抗风险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果树种植,以便为林下作物提供充足的日照和营养物质。
其次,要适度调整作物种植密度,避免相互竞争产生负面影响。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政府还可以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为林下作物的销售和加工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农业经济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广和支持这种模式,鼓励广大农民走出传统的农田种植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茶园 套种 模式
茶园套种模式茶园套种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在茶园中同时种植不同的作物,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收益,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茶园套种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在茶树的空间间隙中种植其他农作物,形成多层次的农业种植系统。
茶树作为主要作物,负责充分利用土地的垂直空间,形成茶树与其他作物互利互补的良好生态。
在茶树种植中,可以套种一些使用期短的作物,如茭白、黄花菜等,这些作物生长迅速,能够快速收获,不仅不会对茶树生长产生消极影响,还能有效利用茶树下部的光线和空间资源。
此外,茭白等作物的收入也能为农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支持。
茶树的枝叶部分也可套种一些低矮作物,如山药、花生等,这些作物对茶树的生长和光照要求较低,能够与茶树共生共长,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茶园套种模式还可以引入一些草本植物,如薄荷、马齿苋等,这些植物具有良好的草本茶叶生产潜力,能够开拓茶园的附加产业。
这些草本植物不仅可以与茶树共同生长,还可以有效控制茶园的杂草生长,减少农药施用,提高茶叶品质。
茶园套种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茶园的整体利用效益,还能够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茶树的生长可以提供遮荫,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有助于保护茶树根系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茶园套种模式的实施需要科学规划和管理。
需要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和地理环境,合理选择套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
同时,要注意套种作物与茶树之间的生长竞争和资源利用,合理控制套种作物的数量和密度,防止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茶园套种模式对农户来说也有很大的经济利益。
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农户不仅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增加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收入来源,有效提高茶农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稳定性。
总之,茶园套种模式是一种有益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种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园林地被植物套种应用的模式
摘要:介绍了地被植物套种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总结了地被植物套种的模式,以期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应用套种模式
地被植物套种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根系均不发达,2种地被植物之间不产生竞争关系,和谐共处。
2种地被植物或互补,或形态相近,或错层互不干扰,景观协调;二是2种套种的地被植物必须生长习性相似。
地被植物套种有以下模式。
一、夏季休眠与冬季休眠地被植物套种
此为典型的地被植物互补类型套种,即利用不同种类地被植物的生长期差异,互相弥补彼此休眠期的不良景观表现,从而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如石蒜与大花萱草、玉簪、紫萼等套种;二月兰与紫茉莉、赤胫散或大花秋葵等套种等。
现以二月兰与紫茉莉套种为例,阐述夏季休眠与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的套种。
二月兰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冬季绿叶葱葱,花蓝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自播能力强,一次播种可多年观赏[1]。
紫茉莉,紫茉莉科紫茉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花多为红色,也有白色、粉色、黄色,芳香,花期7—10月,果期8—11月,自播能力强,一次播种可多年观赏。
二者均为适应性强的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园土均能生长,也可适应中性或弱碱性土壤。
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健壮,在阴湿环境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状。
由于自播生长能力强,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有
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
园林中充分利用二者生长习性相似,生长期和花期交错的特点,可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此外,二者均为生长管理粗放的植物种类,能够很好营造乡野趣味的植物景观。
二、夏季休眠与半常绿地被植物套种
该模式也为地被植物互补类型,如石蒜与蓍草、大花火炬花、百子莲等套种。
以石蒜与火炬花套种为例,阐述夏季休眠与半常绿地被植物的套种模式。
石蒜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叶片细长带状,鳞茎球形,花期9—10月,具有花期不见叶的生长特性。
火炬花,百合科火把莲属,原产于南非,为常绿草本,在上海地区通常表现为半常绿,穗状花序橘红色,花期6—7月。
进行套种时,生长季节石蒜和火炬花均能正常生长开花,花期比单一地被种植延长1倍时间。
越冬时期,火炬花宿存的叶片和石蒜冬绿叶片覆盖地表,黄土不裸露,冬季景观价值大为提升。
三、夏季休眠与常绿地被植物套种
该模式为形态相似的地被套种,即套种的2种地被植物株型、叶片等相似,以常绿地被植物为主,夏季休眠地被植物为辅,达到园林表现统一,花期延长或观赏价值提高的效果。
如虎耳草与大吴风草套种、石蒜与细叶麦冬套种等。
现以石蒜与细叶麦冬套种为例,阐述夏季休眠与常绿地被植物的套种。
石蒜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叶片细长带状,鳞茎球形,花期9—10月,具有花期不见叶的生长特性。
细叶麦冬,百合科麦冬属,多年生草本,叶片细长
带状,花期5—9月,终年常绿。
二者均为喜阴植物,极其适合作为林下地被植物应用。
进行套种时,以细叶麦冬为主要地被植物,形成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而石蒜以8~10球/m2的种植密度点植于细叶麦冬地被中。
二者叶形相似,形成统一的地被景观。
每年石蒜花期,石蒜花朵鲜艳的红色,奇特的花型,比单一细叶麦冬地被更具有观赏价值。
石蒜和细叶麦冬套种,可避免单一石蒜地被种植时,开花前和开花后一段时间内地表裸露的状况,能够使石蒜在园林中的应用得到大范围推广。
其他石蒜属植物如鹿葱、忽地笑等,均可与麦冬属、山麦冬属植物如麦冬、阔叶麦冬、金边山麦冬等进行套种,套种方式和景观效果类似于石蒜和细叶麦冬套种。
在石蒜和细叶麦冬地被套种中,为保证景观效果,需要注意:一是必须以细叶麦冬为主要地被,以形成统一的地被基调。
二是石蒜鳞茎种植后,通常叶片枯萎,进入休眠状态,并非死亡,无需补种,开花后会长出新的叶片。
三是细叶麦冬和石蒜无性繁殖能力强,种植多年后易形成密集地被,造成植株老化,生长不良,需要进行人工分株,或重新种植。
四、冬季休眠与常绿地被植物套种
一种是错层地被套种,如密枝天门冬与中华景天或红叶景天套种;紫娇花、鸢尾或蔓紫薇与矮麦冬套种。
该套种模式要求下层地被植物为常绿种类,耐阴性强。
这样在上层地被植物进入冬季休眠状态,地上部分枯萎后,下层地被植物覆盖地表,从而达到持续园
林观赏的效果。
现以紫娇花和矮麦冬套种为例,阐述该套种模式。
紫娇花,为石蒜科紫娇花属,球根花卉,株高30~50 cm,喜阳、不耐阴,顶生聚伞花序,花紫粉色,花期5—7月。
原产地为常绿多年生草本,上海地区通常表现为多年生宿根草本。
矮麦冬,百合科麦冬属,常绿草本,株高5~8 cm,喜阴。
上海市闵行体育公园中紫娇花大多作为花境植物种植,在冬季效果不佳,这也是一般花境类景观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探索和实践长效型花境的过程中,园方将紫娇花与多种地被植物套种,发现紫娇花与矮麦冬套种模式实现最优组合,二者均能生长良好,正常表现品种特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植物配置的技术理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种植模式单调、趋同,由此产生的景观雷同与病虫害蔓延日趋引起强烈关注。
笔者就植物景观、绿地功能、养护管理3个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地被植物套种模式的研究初探,对于进一步研究绿化植物配置技术理论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新的思路[2-5]。
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常常提出“乔、灌、草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希望通过增加生物量来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其结果就是大量绿地拥挤不堪,无法体现园林美感与层次,更谈不上满足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
在闵行体育公园绿化植物套种模式的研究中,提出了2种植物套种观念,指出通过2种植物的互补、错位,解决景观、功能、生态习性中的问题,对于真正实现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夏宜平.园林地被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李秀莲,王海滨.二月兰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5):77,79.
[3] 李钱鱼.玉簪属植物的园林应用[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2):8-10.
[4] 何宗念,赵翠荣,何源.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8(5):55-59.
[5] 张丹.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7-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