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酶与酶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1酶与酶工程
第一节酶的差不多概念与进展史
(一)酶与酶工程
酶(enzyme):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酶的生产、应用的技术过程。
★酶工程已在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并在资源、能源、环保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酶的进展史
1、酶在古代的应用
★早在4000年前的周朝,我国人们就不自觉地将酶的催化作用应用于酿酒、制酱工业。
★一种古老的酶技术(酒曲)从远古时代被用于豆制品调味料(豆面酱) 和发酵饮料(米酒、酒精) 的生产,同时一直沿用到今天。
★蒸过的米加入霉菌混合物就能得到酒曲,这项技术世代相传。
2、酶学研究的历史
★最早的酶学实验: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Spallanzani发觉鸟的胃液能分解消化肉类。斯帕兰扎尼(Spallanzani)他用自己饲养的山鹰做了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实验。他将一块生肉塞进一个上面布满许多孔眼的金属小管子里,管子两端盖紧,不使肉掉下来,然后迫使山鹰吞下小管。过一段时刻再设法取出小管。小管依旧完好无损,盖子仍牢牢地固定在小管上,然而管中的肉不见了,只留下一些淡黄色的液体,这使斯巴兰沙尼惊奇不已。这可能要算最早的酶学实验。尽管他未说明此物为酶,但后来有人依旧把他看作是酶的最早发觉者。
★酶水解作用的发觉:1814年,德国物理学家Kirchhoff研究了酶的水解现象。基尔霍夫(Kirchhoff)发觉淀粉经稀酸加热后可水解为葡萄糖,而某些谷物种子在发酵时也能生成还原糖。若把种子发芽时的水提取物加到泡在水里的谷物中,也能发生相同的水解反应,专门明显,活的谷物种子的水解能力取决于包含在其中的水溶性物质,这种水溶性物质脱离了生物体后仍能发挥作用。
★最早的酶制剂:1833年,法国化学家Payen和Persoz得到了diastase。佩恩(Payen)和帕索兹(Persoz) 他们从麦芽的水抽提物中,用酒精沉淀得到一种可使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的物质,称之为淀粉酶(diastase['daiəsteis])。并指出了它的热不稳固性,初步触及了酶的一些本质问题。
★首次证明催化:1835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证有用麦芽提取物能够比硫酸更有效地降解淀粉,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催化。
人们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才真正认识酶的存在和作用
● 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eur指出酵母中存在使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物质。
● 1878年,德国科学家Kunne 给酶起名叫enzyme。Kunne 给酶起名叫enzyme['enzaim]源于希腊文,由“En(在)”和“Zyme(酵母)”二字组合,表示酶包含在酵母中。当时用于区别那些有机酵素(Organized Ferments,指整个微生物细胞)和非有机酵素(Unorganized Ferments,指从有机体得到的抽提物)。
● 1898年,Duelaux提出引用“ase”作为酶命名的词根。Duelaux提出引用diastase 的最后三个字母“ase”作为酶命名的词根。例如:oxide→oxidase['ɔksideis](氧化酶),pectin→pectinase(果胶酶)
★发酵机制的争辩: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Liebig和Pasteur围绕着发酵机制的争辩。德国化学家利比克(Liebig)和Pasteur围绕着发酵机制的争辩,连续了数十年。前者强调发酵是纯化学反应,后者则坚持发酵是活酵母参与的结果。
●1896年,Buchner兄弟发觉酵母的无细胞抽提液也能将糖发酵成乙醇。巴克纳(Buchner)兄弟发觉酵母的无细胞抽提液也能将糖发酵成乙醇,从而阐明了发酵是酶的作用的化学本质。他们的成功为20世纪酶学和酶工程学的进展掀开了序幕。因此巴克纳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锁钥学说:1894年,德国化学家Emil Fisher提出了酶与底物分子作用的锁钥学说。那个理论强调只有固定的底物才能楔入与它互补的酶表面,它较好地说明了酶的立体结构的专一性,但却不能说明酶的专一性中的所有现象。
★中间络合物学说:1903年,Henri在研究蔗糖酶水解蔗糖的反应中发觉酶与底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并提出酶与底物的作用是通过酶与底物生成络合物而进行的。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依照中间络合物学说,导出了闻名的Michaelis- Menten方程,简称米氏方程:V=V[S]/(Km+[S])。
★诱导契合学说:1958年Koshland提出了诱导契合学说。Koshland认为: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结构原先并不与底物分子的结构互补。但活性部位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遇时能够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活性部位上各个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达到对底物结构正确的空间排布与定向从而使酶与底物互补结合,产生酶—底物复合物,并使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1926年,Sumner提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萨母纳(Sumner)首次从刀豆提取液中分离得到脲酶结晶,证明它具有蛋白质的性质,提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观点。1960年,雅各(Jacob)和莫若德(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阐明了酶生物合成的差不多调剂机制。
●1982年,切克(Cech)等人认为RNA亦具有催化活性,并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称为核酸类酶。切克(Cech)等人发觉四膜虫(Tetrahynena)细胞的26s 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self-splicing),他们认为RNA亦具有催化活性,并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称为核酸类酶。该RNA前体约有6400个核苷酸,含有1个内含子(intron)或称为间隔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IVS)和2个外显子(exon),在成熟过程中,通过自我催化作用,将间隔序列切除,并使2个外显子连接成成熟的RNA,此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存在,但必须有鸟苷和镁离子参与。切克将之称为自我剪接反应,认为RNA亦具有催化活性,并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称为核酸类酶。
●核酶(Ribozyme,也称核糖核酸酶)的发觉,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经典概念。核糖核酸RNA也具有催化活性。
●核酶具有完整的空间结构和活性中心,有专门的催化机制,具有专门高的底物专一性,其反应动力学亦符合米氏方程的规律。
●酶是由生物细胞合成的以蛋白质为要紧成分,对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
●按照酶的化学组成,分为两大类。一类要紧由蛋白质组成,称为蛋白类酶(P 酶);另一类要紧由核糖核酸组成,称为核酸类酶(R酶)。
(三)酶工程学习的目的
◆初步把握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的大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