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田松阴的兵学与_孙子兵法_以_孙子评注_为中心

合集下载

吉 田 松 阴

吉 田 松 阴
江户传马町监狱转至萩市,关入了专门关押本藩武士的长州野山监狱。狱中的生活比较自由,在此羁押的犯人可以在狱中自由的活动。但居住条件极为恶劣。刚被关进监狱的时候,这个监狱里的犯人平均关押时间已经超过十年。犯人已经普遍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多数人已经准备在监牢里了却残生。而吉田松阴这个犯人则和他们不同,他在干完份内的事情之后便专心致志的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的光阴,而不是唉声叹气,感叹命运。他总能寻找出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并尽力去实行。这正是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胸怀大志的人很多,欲为实现理想而生活的人也很多。然而当身处逆境,为困难所阻时,则悲叹不幸,舍志而去者不少。或者虽未丢弃志向,却漫不经心的等待时运,徒费时光。”(《吉田松阴》池田大作)。面对着一刻不停的时光,拼命的加以利用。他似乎就是在和书本搏斗,惟恐浪费了一点点时间。是什么支撑着他的信念如此坚定,在身遭囚禁之时还奋迅不止?对于吉田松阴来说,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挽狂澜于既倒,维护日本民族的独立。而他作为尊王攘夷的先行者,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才能光开人臣之道,成为后世的楷模,并且唤醒世人,一起来改变国家的命运。他的号“二十一回猛士”便是因此而取的。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使用这个名号,以此来提醒自己,自己肩负二十一回拼搏的使命,他在狱中写下的《二十一回猛士之说》中阐明了其由来:“我于庚寅年(文政十三年)诞生于杉家,长大之后,过房到吉田家为嗣。甲寅之年(安政元年)因罪下狱。一日梦见神人,赐我名刺,其上曰:二十一回猛士,旋即醒来”。事后他自释其意,我生于杉家,“杉”字,表示二十一(“木”为十和八,“三”为三,合为二十一),养父吉田家的“吉田”也表示二十一(“吉”字的“士”为十和一,是十一,“田”字中包含着十,合计为二十一),而把“吉”字的“口”和“田”字的“口”重合起来便成为“回”。另外,他当时的名字叫寅次郎,“寅属虎,虎之德是猛”,以此自称“二十一回猛士”。在吉田松阴在野山监狱服刑的十四个月中,他阅读了大量有关历史、政治、时事、小说、诗歌等方面的书籍。还写了相当多的著作,如《幽囚录》、《野山监狱文稿》、《回想录》等。学习也是磨练个人的意志。同时,尊王攘夷的大业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了的,任务非常艰巨,列强虎视耽耽,然而幕府积弱,因此要发动更多的人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为了这个目标,吉田松阴在狱中组织狱友讨论时事,并为自愿者讲授《孟子》,还召开俳句会,甚至连狱中看守有时候也参加俳句会。并请富永有邻做大家的书法教师,在其获释后,还请到松下村塾当老师。当时野山监狱共关押了十一名犯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七十五岁,平均年龄约四十五岁。而吉田松阴当时刚满二十四周岁,又是新进的犯人,按照监狱的规矩,吉田松阴必须承担大多数杂务,包括犯人的饮食起居以及监狱的环境卫生等等。然而在短短几个月里,吉田松阴就成为了野山监狱的中心人物,受到了犯人甚至是监狱工作人员的一致尊敬和信任。而这一切和他拥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人生阅历和高洁的人品是分不开的。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日〕平山潜夫孙子之书以兵法而立言也,故仁义礼让之于圣贤之书而不敢漫论之,反至其所无者则谆谆然叩其两端而竭焉。

是则孙子之所以为子也。

吴子以下遥不及于此,故不知就其灿然明备者而求之于斯,妄论道德仁义焉。

《孙子折衷》〔日〕冈本茂孙子兵学可称之为我国建国兵学,同时也是东洋兵学,故起此书名。

(《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自序)〔日〕阿多俊介孙子为富于天才的人,其书之在今日,无论任何人,莫不谓为万古不易之真理;又其头脑之甚有组织,思想之博大,读者不胜惊叹。

《孙子之新研究》〔日〕樱井忠温中国古代之兵书,是具有人间广泛意义的战术书。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处于时世的大而新的哲理。

(《孙子》序言)〔日〕北村佳逸孙子的战斗原理,不论何时,于人类也老是无限地供应着力、热、生命和希望以及其他一切祈祷。

汉民族自在黄河流域建筑了文化基础,春风秋雨五千年了,其间不知死生了多少人,用剑或有优于孙子者,用笔而贤于孙子者实无一人。

彼是兵学家,哲学者,且是东方第一流大文豪。

(《孙子解说》自序)〔日〕大桥武夫《孙子》“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即“要上下建立一体感”的意思。

韩非子以“君主与国民利害相背,本质上没有能取得共存共荣”为依据,主张冷酷无情地实行法治主义。

马克思强调“资本家(经营者)和工人的利害有本质的不同,前者靠剥削后者发财致富,后者却依赖反对剥削得以生存”,两者完全不能调和。

而孙子主张找出共同利害统一两者的关系,求得共存共荣。

孙子认为,如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寻求上下共同的利益所在,只有这样,各自才能发挥积极性。

只要存在建立在压低工人工资基础的经营,或者开展以经营者为另一个阶级加以敌视工人运动,劳资纠纷就会持续不断,企业难以求得繁荣,工人也就难以期待生活有所改善和得到幸福。

历史趣闻明治维新前三杰之吉田松阴简介 吉田松阴怎么死的

历史趣闻明治维新前三杰之吉田松阴简介 吉田松阴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治维新前三杰之吉田松阴简介吉田松阴怎么死的导语:吉田松阴(18301859),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

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

吉田松阴,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吉田松阴(1830—1859),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

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

吉田松阴,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明治维新的先驱者。

1830生于长州藩萩城松本村一个下级武士家庭。

自幼过继给身为山鹿流派兵学教师的叔父,并随其学习兵法。

后成为长州藩兵学教师。

1850年为研究兵法出游九州。

1851年到江户,拜主张的佐久间象山为师,兵法和其他学问等。

未得藩主允许到东北地方游历,以“脱藩亡命”罪名被剥夺士籍和食禄。

1853年获藩主允许去各地游学,重到江户,适值美国海军准将M.C.佩里率舰队驶抵江户湾的浦贺,逼迫日本开国。

他无限愤慨,著文疾呼民族危机,力倡“尊王攘夷”、防御外侮。

1854年为“通宇内形势”,“探知其实情”,借佩里再次到日本之机,与门生偷渡上美国船,请求带其出洋,遭美方拒绝后自首,以违反锁国令入狱一年。

后得藩主允许,兴办松下村塾,传授兵法,宣讲尊王攘夷主张,培养了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倒幕维新领导人。

1858年《安政条约》签订后,进而号召武力讨伐幕府,并制定刺杀幕府老中的计划。

由于藩史、公卿组织武装行动,再次入狱。

在狱中提出“草莽崛起论”,转而主张依靠“豪农豪商”、浪人和下级武士(四民平等),利用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武力推翻幕府,为倒幕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具有强烈的民族扩张主义思想。

主张生活常识分享。

孙子兵法核心思想核心篇

孙子兵法核心思想核心篇

孙⼦兵法核⼼思想核⼼篇《孙⼦兵法》的核⼼在于挑战规则,出奇制胜,规则就是没有规则,讲究谋略。

《孙⼦兵法》表明从宏观上我们需要在出兵前对敌我双⽅决定胜负的政治、军事、兵⼒等条件进⾏⽐较、分析和研究,估算出战事的发展进程以及胜负的可能性,再制订作战计划,这是战前⽤兵的要领。

⽽孙⼦兵法的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齐⽂化伦理思想的特点,即讲“仁”,但是“仁”主要⽤于对⼠卒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还要符合战胜敌⼈、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才能再“仁”。

创作背景: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光政变。

公⼦光即位后,伍⼦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

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

《汉书·艺⽂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兵法⼋⼗⼆篇,图九卷”。

⼋⼗⼆篇中的⼗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着问答多篇。

晚⾄唐代,流传的孙⼦兵法共三卷,其中⼗三篇为上卷。

还有中下⼆卷。

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篇孙⼦兵法删节为⼗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三篇出⾃孙⼦本⼈,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整理成书。

1、孙⼦兵法的核⼼思想是“全”。

2、《孙⼦兵法》中的孙⼦军事思想博⼤精深,其战略战术原则备受⼈民的推崇。

孙⼦在《孙⼦兵法》中对于战略战术的总结主要有:1.避实击虚。

在《孙⼦兵法》中,孙⼦指出,战争中兵⼒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定的,其兵⼒必定是有强有弱。

我⽅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兵⼒强⼤的部分,⽽重点进攻敌军兵⼒薄弱的部分,这样就能夺取战⽃的胜利。

这⼀点,孙⼦在其兵法《虚实篇》中有精辟⽽形象的阐述。

孙⼦说:“夫兵形象⽔,⽔之⾏,避⾼⽽趋下;兵之形,避实⽽击虚。

”同时,对于如何实施之⼀作战原则,孙⼦也提出了⼀些具体的办法。

如集中优势兵⼒,攻其所不守;避其锐⽓,击其惰归。

总之,这⼀原则的关键是集中⼒量,寻找弱点并迅速出击。

2.致⼈⽽不致于⼈。

《孙⼦兵法》的另⼀作战要点是:致⼈⽽不致于⼈。

“致⼈”,即调动敌⼈,让敌⼈依照我的意图⾏事;“致于⼈”,即被敌⼈调动。

2023年文学_孙子兵法第十二火攻篇全文-《孙子兵法》火攻篇全文带译文

2023年文学_孙子兵法第十二火攻篇全文-《孙子兵法》火攻篇全文带译文

2023年孙子兵法第十二火攻篇全文-《孙子兵法》火攻篇全文带译文孙子兵法第十二火攻篇原文《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

因为这两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而日本奈良时代多次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习,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东传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734年,也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开元二十二年,在中国留学长达17年之久的日本学生吉备真备历尽艰辛回到自己的祖国。

这位兼修文武的饱学之士,在离开繁华的唐朝都城时并没有携带什么丝绸珍宝,而是用唐朝廷赏赐给他的钱来买书,将大批记载中国兵学阵法知识的书籍捆载而归,回到故乡后传授给日本的文士武将。

而据一部名叫《续日本纪》的日本古书所说,吉备回国后的第26年(公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弥关城等6人到太宰府跟随吉备学习《孙子九地》、《诸葛亮八阵》以及结营向背等方面的知识。

这说明吉备所带回的这批典籍中确实包括被人们奉为“兵经”的《孙子兵法》。

如果这一记载准确无误的'话,那么《孙子兵法》传入日本至少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日本著名兵法史学者佐藤坚司却认为,说吉备真备将《孙子兵法》传入日本,时间过晚。

按照他的推断,中国兵法传入日本是早在公元663年以前的事儿。

这一年,来自朝鲜半岛百济国的几位兵法家到达日本,在那里领导修筑了几座城池,并因为精通中国兵法被授予荣誉勋位。

佐藤推测很可能是这几位百济兵法家把中国兵法(当然包括《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的。

他的证据是,在57年之后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出现了“倏忽之间,出其不意,则破之必也”这样的话,这与《孙子兵法计》篇的“出其不意”以及《虚实》篇的“趋其所不意”,在文字和意思上是相同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巧合,是因为该书的编纂者舍人亲王、太安麻吕已熟知《孙子兵法》上的话,所以用这些话来描述神武天王时代的战法。

佐藤的推断将《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的时间向前推了70多年,而且可能由此改写该书传入日本的路径,即:《孙子兵法》不是借扁舟孤帆之力,从中国大陆循海路直达日本,而是先传入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代的朝鲜半岛,然后才由百济兵法家们传入日本的。

《孙子兵法》与日本战略文化

《孙子兵法》与日本战略文化

《孙子兵法》与日本战略文化作者:江新凤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在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选择性地汲取了孙子思想,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古代兵法,展现了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

一、《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孙子兵法》在海外传播最早的当属日本。

早在公元8世纪上半叶,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把《孙子兵法》带回日本,并在军队中传授,自那时起,“孙子研究热”在日本一浪高过一浪,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兵法家。

据统计,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书籍有二百多种,《孙子兵法》的专业研究人士有数千人,业余爱好者多达十万余人。

从古至今,日本军事家大多精通《孙子兵法》。

吉备真备把《孙子兵法》引入日本,开创了注释、研究《孙子兵法》的传统,成为在日本弘扬孙子思想的第一人。

公元10世纪,大江匡房对朝廷秘藏的《孙子兵法》加以整理,成为日本精通中国兵法的大家。

1068年,武将源义家(1039-1106年)拜大江匡房为师,潜心学习《孙子兵法》,成为一位名将。

他把孙子的思想活用到实践中,在战场上屡屡得胜。

其后,日本历代兵家将帅都青睐《孙子兵法》,兵法家北条氏长、山鹿素行、荻生徂来、吉田松阴等人,都有颇具独特见解的孙子研究著述问世。

日本战国时期(15-16世纪)的著名武将武田信玄的案头总是放着一部《孙子兵法》,视之为珍宝,并在其军旗上绣下“风、林、火、山”四个大字,象征着《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用兵境界。

今天,日本参联会主席办公室墙上仍然挂着“风林火山”的匾额。

可见,《孙子兵法》思想在日本已深深地扎下了根。

二、《孙子兵法》对日本军事思想的影响《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武将源义经(1159-1189年)在“一谷之战”和“屋岛之战”中运用的“奇袭战法”,就是吸取了孙子“以正合,以奇胜”的作战指导思想,成为日本军事史上奇袭战法的典范,源义经因而被日本兵学界公认为奇袭战法的始祖。

这种战法对日本近代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

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国外名人评(孙子兵法)〔日〕平山潜夫孙子之书以兵法而立言也,故仁义礼让之于圣贤之书而不敢漫论之,反至其所无者则谆谆然叩其两端而竭焉。

是则孙子之所以为子也。

吴子以下遥不及于此,故不知就其灿然明备者而求之于斯,妄论道德仁义焉。

《孙子折衷》〔日〕冈本茂孙子兵学可称之为我国建国兵学,同时也是东洋兵学,故起此书名。

(《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自序)〔日〕阿多俊介孙子为富于天才的人,其书之在今日,无论任何人,莫不谓为万古不易之真理;又其头脑之甚有组织,思想之博大,读者不胜惊叹。

《孙子之新研究》〔日〕樱井忠温中国古代之兵书,是具有人间广泛意义的战术书。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处于时世的大而新的哲理。

(《孙子》序言)〔日〕北村佳逸孙子的战斗原理,不论何时,于人类也老是无限地供应着力、热、生命和希望以及其他一切祈祷。

汉民族自在黄河流域建筑了文化基础,春风秋雨五千年了,其间不知死生了多少人,用剑或有优于孙子者,用笔而贤于孙子者实无一人。

彼是兵学家,哲学者,且是东方第一流大文豪。

(《孙子解说》自序)〔日〕大桥武夫《孙子》“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即“要上下建立一体感”的意思。

韩非子以“君主与国民利害相背,本质上没有能取得共存共荣”为依据,主张冷酷无情地实行法治主义。

马克思强调“资本家(经营者)和工人的利害有本质的不同,前者靠剥削后者发财致富,后者却依赖反对剥削得以生存”,两者完全不能调和。

而孙子主张找出共同利害统一两者的关系,求得共存共荣。

孙子认为,如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寻求上下共同的利益所在,只有这样,各自才能发挥积极性。

只要存在建立在压低工人工资基础的经营,或者开展以经营者为另一个阶级加以敌视工人运动,劳资纠纷就会持续不断,企业难以求得繁荣,工人也就难以期待生活有所改善和得到幸福。

日本幕末教育家吉田松阴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

日本幕末教育家吉田松阴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

日本幕末教育家吉田松阴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作者:朱文富郝雪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03期摘要: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末期,面对幕藩体制危机和民族危机,国内有志之士特别是武士阶级认识到只有改革图强才能使国家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于是,以吉田松阴为代表的改革派武士,手持“尊王攘夷”的改革大旗,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文化,了解世界局势,并开塾授课,通过教育培养革新人才,继承变革图强之志。

吉田松阴和松下村塾作为幕末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教育家和私塾,在短暂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培养出了久坂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幕末维新志士和近代化领导人才,在日本教育史上留下了不朽功绩。

关键词:吉田松阴 ;松下村塾 ;日本私塾教育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9)03-0016-06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9.03.003引言日本江户时代后时期,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末期,欧美势力日益东渐敲打着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经济日渐下行。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政府的割地赔款震惊了沉睡中的日本。

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事件和《日美和亲条约》的缔结则彻底敲开了日本的国门。

日本开国后,面对幕藩体制危机和民族危机,国内的有志之士特别是武士阶级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变革图强,才能使国家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于是,形成了一批以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武士,成为尊王攘夷和倒幕维新的核心和领导力量[1]151。

吉田松阴便是幕末秉持“尊王攘夷”大旗的改革派武士中的代表人物,而他所执教的松下村塾更是培养出了久坂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倒幕维新和明治新政府的核心和领导力量。

江户时代后期,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下,伴随着官、公立学校开办的日渐成熟和初等教育机构寺子屋的普及,具有自由性和多样性教育特色的私塾迅速兴起。

吉田松阴_精品文档

吉田松阴_精品文档

吉田松阴吉田松阴是日本幕末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被认为是日本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对日本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吉田松阴的生平、思想以及对日本现代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介绍。

吉田松阴于1830年出生在日本岐阜县,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早年,他接受了传统的日本教育,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化,对经史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吉田松阴对于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产生了怀疑,他渴望推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

因此,他开始研究西方文明,尤其是欧洲的政治、法律和教育制度。

吉田松阴在幕府学校任教期间,开始在教育中融入西方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他提倡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吉田松阴的思想不仅停留在教育领域,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见解。

他主张废除幕府体制,实行民主宪政,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进步。

他认为,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改革,日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与西方列强并肩竞争。

他在政治上的思想得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的认可和支持。

吉田松阴试图与幕府政府主导的封建社会对抗,但一直受到幕府政府的压制和限制。

然而,他的思想渐渐被传播开来,影响了许多年轻人。

他的教育理念和政治主张为日本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田松阴的辞世,也给日本革命运动注入了新的动力。

吉田松阴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他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并应用到现代日本的教育体系中。

他的政治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的幕府倒台和日本的宪政发展。

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中,他的思想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总的来说,吉田松阴是一位杰出的日本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不仅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也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理念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日本的进步和发展。

吉田松阴的精神和理念也为后世的教育者、政治家和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论吉田松阴对山鹿素行武士道论的重新解释——以学问方法和职分论为中心

论吉田松阴对山鹿素行武士道论的重新解释——以学问方法和职分论为中心

论吉田松阴对山鹿素行武士道论的重新解释——以学问方法
和职分论为中心
唐利国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47)003
【摘要】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化启动时期倒幕派先驱,他自幼继承的家学是山鹿素行所创立的山鹿流兵学.本文以山鹿流兵学的核心内容武士道论为中心,分析松阴对素行学说的继承与发展,阐明松阴在学问方法上继承了素行的实用主义,但在理性思考上有很大倒退;在伦理思想上坚持了素行所提示的基本原理,并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尝试重新解释.
【总页数】6页(P90-95)
【作者】唐利国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武士道的另一个世界——山鹿素行士道论 [J], 张晓明;张启明
2.“逆转”与不同中的新旧武士道论--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 [J], 张晓明
3.再探日本江户时期的武士道——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
[J], 张晓明;乔莹洁
4.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J], 唐利国
5.论日本幕末时期武士忠诚意识的演变——以吉田松阴为例 [J], 唐利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于汝波——《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概述

于汝波——《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概述

于汝波——《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概述于汝波——《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概述作者:于汝波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8日《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也相当广泛,其中以传入朝鲜半岛为最早,研究成果以日本为最多,军事应用以美国为最突出。

据日本兵学家佐藤坚司称,早在663年前,百济的兵学家就将《孙子兵法》带到了日本。

这说明,《孙子兵法》在此前就已传入了朝鲜半岛。

公元716年,日本吉备真备(693~775)来唐留学,735年回国,将《孙子兵法》等典籍带回日本,并在军队中传授,此后这一研究在日本经久不衰。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有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200种左右,有些研究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如吉田松阴《孙子评注》、佐藤坚司《孙子思想史之研究》、阿多俊介《孙子之新研究》、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等。

另外,日本还藏有一些珍贵的中文《孙子兵法》版本,如宋刊《武经七书》、樱田迪校《古文孙子》、赵本学《孙子书》等。

《孙子兵法》于1772年被旅居北京的神父约瑟夫·阿米奥译成法文,传入欧洲。

1905年由在日本学习的卡尔思罗普译成英文,后又出版了多种英译本,其中以塞缪尔·B·格里菲斯的译本影响最大。

在俄罗斯,也有《孙子兵法》译本,如斯莱兹奈夫斯基1860年译的《中国将军孙子对其属下将领的教诲》,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西多连科译的《孙子兵法》俄语译本等。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还有朝鲜文、越南文、泰国文、缅甸文、马来西亚文、希伯莱文、阿拉伯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荷兰文、希腊文等20多种不同语种的译本。

国外对《孙子兵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日本学者尾川敬二在《孙子论讲·自序》中称孙武是“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福本椿水在《孙子训注·自序》中称孙子是“兵家之神”;北村佳逸在《孙子解说·自序》中称孙子是“兵学家、哲学家,且是东方第一流的大文豪”。

日本一代宗师吉田松阴

日本一代宗师吉田松阴

⽇本⼀代宗师吉⽥松阴19世纪开始,⽇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逐渐⾛向了衰落。

尤其是在19世纪中期,⽇美签订《⽇美亲善条约》后,⽇本⼈民更加看清了幕府的⽆能与衰弱,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吉⽥松阴就是努⼒寻求新的发展⽅式的⼈们中的⼀个,他在政治上屡遭碰壁之后,在家乡开办了⼀所乡村私塾。

为⽇本明治维新培养了⼀批杰出的青年,吉⽥也因为这个贡献⽽被⽇本⼈亲切地称为"⼀代宗师"。

松下私塾的成⽴1855年,松阴从野⼭监狱获释,回到了家中。

由于在狱中,松阴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所以回家后,松阴就想筹办⼀个学校,以继承其⽗兵学师范教育的事业。

当时松阴的叔⽗⽟⽊⽂之进正好有⼀家以松本村村民为塾名,利⽤⾃家房屋开办村塾,后因为晋升官职⽽停办了,被舅⽗久保五郎所开的久保私塾继承了名字,但⽣源⼀直不好,松阴就在此基础上再次开办了松下私塾。

最初,松下私塾只设在杉百家的⼀个房间⾥,所教授的学⽣也都是本村的孩⼦。

由于松下私塾不限制招⽣条件,使得不久后私塾的规模就扩⼤了,不仅学⽣增加到了⼏⼗⼈,校舍也由最初的⼀间增建到了数⼗间。

⽇本当时的公⽴学校有很强的阶级性,⼀般藩办学校只招收藩⼠⼦弟,⽽中下级⾛卒⼦弟以及⾝份更低贱的青少年是没有资格读书的,这⽆疑断绝了底层⼈民读书的可能,给当时的青年青年造成了很⼤的消极影响。

所以当松下私塾提出了平等⼊学的招收条件时,⽆疑是对⼴⼤下层青年敞开了做学问的⼤门。

这⾥的学⽣,各类出⾝都有,有藩⼠⼦弟,也有农民,商⼈以及下级⾛卒的孩⼦,松阴甚⾄更愿意招收所谓“不良青年来⼊学”。

村塾⾥,松阴提倡平等原则,学⽣之间要平等的往来,结交朋友,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学⽣群中产⽣了重⼤影响,为他们后来后来开展的⾰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松阴也坚持平等、个性原则。

当时松下私塾也与其他汉学私塾⼀样,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但这些并不是特别规定,松阴根据每个⼈的嗜好和擅长点,帮助学⽣挖掘他们的潜⼒。

日本幕末的《孙子·用间篇》注释

日本幕末的《孙子·用间篇》注释

日本幕末的《孙子·用间篇》注释——以反间问题和下策问题为主题森田吉彦著 王淇铭 朱云飞译摘 要:《孙子》东传后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川幕府末期的动荡时期,人们试图从《孙子》中寻求应对之策。

其中,关于《用间篇》的解读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以十八—十九世纪的六部《孙子》注释书为基础,围绕《用间篇》中的“反间问题”与“下策问题”展开研究。

尽管六位注者的理解各有不同,但都未否定“用间”本身,作者认为“反间问题”与“下策问题”并非一国一时独有,或许是世界兵学思想史中的一般性问题。

本文有三个特点:其一,在强调《孙子》是“用间论”之滥觞的同时,也展示了其在江户日本的流变经纬;其二,在侧重日本幕末孙子兵学研究的同时,亦不乏对古今中日兵学思想的整体观照;其三,在呈现前近代日本兵学思想面貌的同时,还显示出现代日本学者的研究风格。

关键词:幕末日本 《孙子》用间 六部注释 兵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 2095-9176(2023)-0047-016收稿日期:2023-05-22作者简介:森田吉彦(1973— ),日本神户人,大阪观光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京都大学博士。

王淇铭(1998—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云飞(1975— ),日本山形大学大学院博士,历任山形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福岛大学非常勤讲师。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

”——这是古典兵学著作《孙子》中脍炙人口的一句话。

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的武士们,在接触到作为武士教养的兵学时,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将之作为在内外动荡时代生存下去的指针。

在向被视为敌人的西方列强学习时,人们也将其作为合理解释自身行动的语言。

为了“知彼”,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使用间谍即可。

为了“知己”,应该怎么做呢?了解国君和将领的能力,知道自身弱点,掌握士卒动向,就能采取对策。

《行军篇》中列举了32个侦察敌情的事例,例如“敌近而静者,总第48期General No.48恃其险也”,只要观察敌军的情况就可得知;“辞卑而益备者,进也”,从敌之使者的言行中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 国防大学 孙旭

孙子兵法 国防大学 孙旭

孙子兵法国防大学孙旭2016年4月7日12:56现代著名军事理论:海权论制空论机械化制胜论闪击战论大纵深战役论游击战论核武器制胜论近代:卡乐赛维勒松下幸之助公司职员必须拜读孙子兵法,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孙子兵法一、兵法产生孙武【陈完(陈)田完(齐)孙凭孙武】第一战吴楚柏举之战春秋战国时代的产物(代表中国军事思想的成熟)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典著作: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对论成因:1、农战合一孕育制胜智慧: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之观念。

中华民族逐步形成重总体、重综合、重宏观,以及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

并引入战争。

2、刚柔结合造就的兵家性格:南方人宽容温和、君子式的刚强;北方人死而不悔、勇士式的刚强。

以实击虚。

二、主要影响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影响的古代第一兵书1、流芳久远的兵学瑰宝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忘)孙子。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强而避之,怒而扰之不打无准备之仗2、享誉世界的东方圣典 6000余字詹姆斯克拉维尔3、世人共尊的成功秘诀ect: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人廉我去初级管理:人管人中级管理:制度管人高级管理:文化管人中国文明的三个独特之处:象形文字、浩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建国社会主义革命:政治立国改革开放:经济兴国 30年一个周期三、理论精髓现在仅存13篇,共六千余字魏武帝注孙子孙子今译1、鲜明的战争观战争的出发点、落脚点重战思想:病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慎战思想:亡国不可以复存 1950.10.13 毛泽东慎战三原则:非利不动(福泽谕吉,美元-人权-美军,战争变钱),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备战思想: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瑞士:全民皆兵(600年无战争、200年无内战)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前提条件指导规律战争对信息的强烈依赖现代社会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萨盖定律战争指导的前提——知真知知己三要素:我是谁,我能做什么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战场条件战场容量、【3(核心),4,5贯穿主线】时间地点孙武:以道为首的(1)道:武士道心态的极端两重性(2)天地将法 2/3要预先计划,1/3看机会决定(偏重前者为怯懦,后者属鲁莽) 4、奇变虚实,诡道制胜诡道制胜三部曲:1、造势——势险节短2、动敌——可知可为(调动对方,待其犯错)诡道十二法3、抓战机——审时度势【关键】5、全争全破,不战而胜(上升到天下的高度,战争的目的上升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高度)6、文武相济、富国强军7、五德兼备、任才选能局限1、在战争和军队建设阶级的局限2、历史的局限3、在作战原则上有一定的局限片面学习:工作、生活、生命。

论吉田松阴的亚洲侵略思想

论吉田松阴的亚洲侵略思想

论吉田松阴的亚洲侵略思想
唐利国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8)005
【摘要】吉田松阴(1830—1859)身为武士而以兵学为业,是其形成亚洲侵略思想的前提.以《幽囚录》(1854)为标志,松阴确立了通过侵略亚洲对抗西方的基本战略,急切要求强化军备.以《狱舍问答》(1855)为标志,松阴转而提倡民政和仁政,重视整备足以对外扩张的国内体制.以《对策一道》(1858)为标志,松阴开始提倡航海通商,为侵略亚洲服务.松阴以邻为壑的国防思想,显示了儒学普遍性规范在幕末日本的解体.但松阴在放弃儒家普遍主义规范的同时,又固守儒家之道德政治合一的传统,并且转向集团功利主义的狭隘道德,提出极端日本中心主义的"国体论",使其亚洲侵略主张正当化.松阴亚洲侵略思想中"国家理性"和"国体信仰"的奇异结合,使其成为近代日本亚洲侵略思想的真正原型.
【总页数】9页(P28-36)
【作者】唐利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12.4
【相关文献】
1.吉田松阴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J], 石云艳
2.兵学与儒学之间:论吉田松阴政治变革思想的形成 [J], 唐利国
3.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J], 唐利国
4.浅析吉田松阴教育思想对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受容 [J], 郑航
5.日本近世汉学与幕末变革思想——以吉田松阴的《东坡策批评》为中心 [J], 唐利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近世兵学思想初探——儒学·兵学·明代兵书

日本近世兵学思想初探——儒学·兵学·明代兵书

日本近世兵学思想初探——儒学兵学明代兵书
张宪生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1)1
【摘要】前田勉等人的研究著作展示了近年来日本近世兵学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上为近世兵学思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拓宽了近世思想史研究的视野.对日本近世兵学思想与朱子学相互关系的研究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对日本近世社会的影响与其在近世思想史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日本近世国家的本质.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张宪生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5
【相关文献】
1.兵学与儒学之间:论吉田松阴政治变革思想的形成 [J], 唐利国
2.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J], 唐利国
3.戚继光军事思想与齐兵学初探 [J], 赵志坚;陈晓明
4.浅谈孙子兵学思想与孔子儒学思想的结合应用 [J], 王廷文;荣敦宁;;
5.近世日本对明代兵书与善书的理解接受问题刍议 [J], 张宪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中有兵 兵中有道——谈谈《孙子》与《老子》兵学思想的一致性

道中有兵 兵中有道——谈谈《孙子》与《老子》兵学思想的一致性

道中有兵兵中有道——谈谈《孙子》与《老子》兵学思想的
一致性
赵承凤
【期刊名称】《孙子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老子《道德经》与兵家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孙子兵法》的重要思想源头,而《孙子兵法》是孙武运用发展老子的军事思想之果,二者相互联系,紧密贯通,一脉相承。

其相融相通相同之处概括起来有11'观',可谓'道中有兵,兵中有道'。

【总页数】6页(P30-35)
【作者】赵承凤
【作者单位】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892
【相关文献】
1.邓廷罗之《兵镜或问》与清初孙子兵学研究 [J], 毕海林
2.壶之道与兵之道——简析“孙子兵法系列茶具”的哲学思想与美学理念 [J], 吴祥大
3.以儒统兵:《戊笈谈兵》与清代前期孙子兵学研究 [J], 毕海林;
4.心中有兵行中有情——73071部队四营密切官兵关系做法 [J], 刘丰;韩冰
5.说兵论商道一体——读谢德新著《孙子兵道与商战》 [J], 钟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对《孙子兵法·用间篇》的研究与运用

日本对《孙子兵法·用间篇》的研究与运用

日本对《孙子兵法用间篇》的研究与运用
熊剑平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27)2
【摘要】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学者对<用间篇>格外重视,而且很有研究心得.日本不少研究学者甚至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一以贯之的就是孙子的用间思想.他们在着意挖掘<孙子兵法>情报思想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其与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实践相结合,并对日本的军事学术和军事文化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熊剑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
京,2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892
【相关文献】
1.浅析《孙子兵法·用间篇》的情报思想及其哲学内涵 [J], 彭刚虎;吴向阳;许乐
2.上智为间——以春秋战国用间特点浅析《孙子兵法·用间篇》 [J], 彭刚虎;胡芳蕾
3.《孙子兵法·用间篇》在市场经济中的启示 [J], 李奕芳
4.书法《孙子兵法·用间篇》 [J], 刘元浩;
5.浅谈《孙子兵法·用间篇》对军事情报工作的启示 [J], 屈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吉田松阴的兵学与《孙子兵法》———以《孙子评注》为中心●唐利国摘 要:本文以日本幕末时期(1853—1867)著名倒幕志士、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1859)所著《孙子评注》为中心,重点分析其借助《孙子兵法》而构筑的兵学思想的三个特点:重视民政和仁政,强调将领的道德勇气,坚持进攻优先。

这一切构成了他批判幕府国防政策的依据,是其走向政治激进主义的重要思想支柱。

关键词:吉田松阴;《孙子兵法》;《孙子评注》中图分类号:E2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01-0164-06作 者:唐利国,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孙子兵法》在8世纪由吉备真备传入日本,对日本兵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①。

幕末志士吉田松阴(1830-1859)便是一位精研《孙子兵法》的兵学家,其门下人才辈出,特别是木户孝允、高杉晋作等在倒幕维新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松阴著有《孙子评注》,此书在日本兵学发展史上地位颇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有关研究成果尚不多见②。

为略补其不足,本文计划以此书为焦点,考察吉田松阴如何通过研读《孙子兵法》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兵学思想。

一、吉田松阴与《孙子兵法》吉田松阴的家学是山鹿流兵学,这一兵学流派的开祖是江户前期著名兵学家山鹿素行(1622-1685)。

素行兵学的核心思想资源之一便是《孙子兵法》,其兵学代表作《武教全书》自序中有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不可不察也。

’是千岁不易之格言也。

”[1]39并曾作《孙子谚义》。

作为“山鹿流兵学最优秀的继承者”[2]329,吉田松阴也非常重视《孙子兵法》。

弘化3年(1846),17岁的松阴曾作《书名录》,列举在修习山鹿流兵学之外还应精读的“有用之书”,其中便有著名学者荻生徂徕(1666-1728)所作《孙子国字解》,并强调:“此等之书,论兵道略为详细。

”[3]60可见他很早便注意研读不同流派①②可参考佐藤坚司《孫子の思想的研究%%主として日本の立場から》(风间书房,1962年);金谷治日译注释《孫子》(〈东京〉岩波书店,1963年);野口武彦《江の兵学思想》(〈东京〉中央公论社,1991年);等。

野口武彦的《江の兵学思想》第10章“危机的兵学和兵学的危机———吉田松阴”虽对此书多有涉及,但主要是从研究江户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松阴思想中兵学和儒学的关系,可参照该书第281-317页。

的孙子注本。

《孙子兵法》为松阴兵学思想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松阴获得山鹿流兵学免许(结业证明)后,于嘉永元年(1848)正式成为长州藩兵学师范(教官)。

他第一次上书藩主,便引用《孙子兵法》“地形篇”的文句来批评当时武士的风气:“人情耽于富贵逸乐则自然丧志,故以习武为苦劳,此乃理势之自然。

此风不改,则如孙子所谓:‘爱而不能命,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

’”[4]225幕末时期日本开始面临西方的威胁,《孙子兵法》成为松阴理解眼前变局的重要认识工具。

嘉永2年(1849),松阴上书藩主论“水陆战略”时附交《甲胄论》一文,此文副标题为“以与英夷战而言也”,明确显示了其关心所在。

松阴依据《孙子兵法》“兵势”篇中“以正合,以奇胜”①的原则而展开其议论:在传统战争中,“既有甲胄盾橹(橹是收纳武器、瞭望、射击、防守用的城楼———引用者注,下同)之卫身,而后以弓矢戈矛克敌,是犹以一术为正、一术为奇也。

”但在运用新式枪炮的近代战争中,甲胄丧失了防护作用,必要时可脱掉,减轻负重以便出奇制胜:“或乘暗夜袭之,或纵铁骑突之,或以水夫佐之,一用奇术,然后可以制胜矣。

”[5]371-372《孙子兵法》中“奇正”相依的思想也成为松阴接受西方近代兵学的理论根据。

安政5年(1858),松阴作《西洋步兵论》提倡学习西方近代步兵制度,便强调:“孙子曰:‘兵以正合,以奇胜。

’千古之战争,虽千变万化,皆不能出于此一句之外。

”并如此解释“正”与“奇”的概念:“正者,堂堂正正之阵法,若非节制熟练之兵,则不能当此;奇者,纷纷纭纭之战势,若非精悍刚毅之兵,则不足任此。

”然后据此概念理解来把握西方近代军队的兵种配置关系:“西洋人,以步兵为军之骨干,是孙子所谓‘正’也,其他骑兵炮兵等,所谓‘奇’也。

”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应结合西洋和日本的长处:“正者,不如取西洋步兵之节制;奇者,不如用本邦固有之短兵接战……今以余之论学习西洋步兵,而患将失我国固有之长技者,可谓之甚不解事者也。

余之用西洋步兵,即欲自由使用我国固有长技之手段也。

”[6]405-408松阴研读孙子多年,最后于安政5年(1858)结晶为《孙子评注》一书。

此书写作时,日美正进行通商条约的谈判。

幕府倾向于开国,但包括松阴在内的尊王攘夷(尊奉天皇、排斥外国人)派激烈反对,政局动荡不安。

幕府未能得到天皇的敕许便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松阴激烈批判幕府此举有违君臣大义,并积极策划暗杀幕府官员、挟持长州藩主勤王等活动。

然而,与其多年以来志同道合的友人几乎一致认为他的政治主张过于偏激,甚至有人密告长州藩政府,破坏其计划。

松阴日益陷入孤立之中,并于安政5年(1858)底被投入长州藩野山狱,次年押送江户受审,最后被处死。

临行江户之前,松阴将《孙子评注》亲笔誊清,赠与门下俊才久坂玄瑞诀别,足见他对此书之珍重。

二、从《孙子评注》看吉田松阴兵学的特征在吉田松阴诸多兵学著作中,《孙子评注》体现了其军事思想的最后格局,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松阴评注《孙子兵法》时竭力突出的是自身的理解,所谓:“孙子篇卷异同,及孙武能言、而不能行,古人之论尽矣,而非读孙子之所先也。

唯是十三篇书,读之得意,①本论文所引用的《孙子兵法》原文,皆据《吉田松阴全集》普及版第6卷所收《孙子评注》。

取之逢原,斯可焉已。

”[7]389他在总论《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时甚至如此结句:“孙武立言,虽未必然,读书须如是观。

”[7]393与此强烈的主体意识相应,松阴无时勿忘的是对日本国防问题的思考。

如,在评注《孙子兵法》“作战”篇的结尾处,松阴话锋突转:“抑相模之戍(长州藩长期以来奉幕府之命,负责守卫相模海岸地带的防御),远输贵卖,官吏所苦。

我欲起孙武而筹之。

”[7]400这里借用的是“作战”篇中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指兵役)。

”松阴对幕府和长州藩军事安排的非难跃然纸上。

《孙子评注》正是基于上述立场而作,充分展现了松阴军事思想的特点。

以下试述之。

1、重视民政、仁政 《孙子评注》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格外重视民政、仁政,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

《孙子兵法》既重视仁政、民政,也强调智谋,但是松阴的关注点明显在于前者。

如《孙子兵法》“军形”篇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故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

”注家一般解释为重视运用智谋以求胜利[8]74,松阴却颇为独特地强调:“善战、易胜、不忒、措胜,皆道法之效也。

”[7]405所谓“道法之效”是指《孙子兵法》“军形”篇所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松阴援引此语以解释“善战者之胜”,反映的是他自身对施行仁政以得民心的一贯重视。

松阴很早便注意到仁政对战胜的重要性。

嘉永2年(1849),20岁的松阴曾论:发动战争,“无庙胜之论则不济。

所谓庙胜之论,第一为发政施仁”[4]261。

他还如此批判《左传》中所载楚武王强行迁移权地的人民的暴行:“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治国家之要,在于得民心。

得民心之要,在于修文德。

不通此理者谓:‘治国家以权术。

’……不解世事者以此等事为兵家权变之术,大非也。

此亦不可不辨。

《三略》曰:‘为国之要,恃贤与民。

’又曰:‘军国之要者,察众心,施百务。

’兵家之说,固不视民如楚王。

”[4]184-185松阴认为兵家也应遵守儒家的民政观。

松阴兵学观的这一特色,首先应归因于其家学山鹿流兵学的影响。

山鹿素行认为兵学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儒家的理想:“若不能以兵法尽修身、正心、治国、平天下之道,则兵法不足用。

”[9]576接受儒家重视政治教化的理念,素行自称其兵学为“武教”。

松阴也强调:“武教之外更无儒道、经术。

儒道、经术者,皆武教中之事也。

”[10]266山鹿素行曾反复辨明兵家的权谋术数亦符合儒家的道德[11]64,吉田松阴也认为:“不以经术为本,则不明义兵暴兵之辨。

”[4]280并强调:“学兵者,不可不治经也。

……人唯有五典五常,亘古今而无变。

……典常既得,凶逆可以济仁义。

”[5]354松阴对仁政、民政的关注也与其对日本面临的国际局势的理解密切相关。

安政元年(1854)《日美和亲条约》签订之后,松阴认为日本虽暂时免于了入侵,但西方的威胁依然存在。

基于此种局势判断,他于安政2年(1855)作《狱舍问答》,批判当时盛行的提倡加强军备的海防论,主张首先应该改善民政,认为这才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

安政3年(1856)松阴作《讲孟余话》,认为只要国君能够施行仁政,当遭遇侵略时,“大令国中曰:‘我方欲爱育斯民,奈何为邻国所逼迫,却至于令斯民苦恼,不堪其哀?民等可任意出降,以全其性命?我既已为此国之主,唯有一死以为社稷,不敢退避寸 ?’若果如斯,四方忠义之士,岂不感慨奋起哉。

诚能如斯,谁得夺其国哉?”[12]22相反,如缺乏儒家的王道理想而一味追求富国强兵,只能导致国贫兵弱,所谓:“余视今世,策划强兵富国者滔滔乎皆陷入功利之流,丝毫不知王道之大体。

其之极,兵亦日日衰弱,国亦日日贫耗,遂至于危亡相随。

”[12]181但是对于松阴而言,兵学的道德性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问题,仁政的动员效果才是他最急切的关心之所在。

素行兵学中来自儒家的普遍主义的道德观念,在松阴兵学中有很大倒退。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关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评价,素行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征者,正也。

以我之正,正人之不正,是为征。

秀吉有何正以正高丽之不正哉?”[13]296松阴却提倡吞并朝鲜:“形势对持,吾不往则彼必来,吾不攻则彼必袭,将醸不测之忧,是不可不合者也。

”[14]65因此高度评价丰臣秀吉:“可谓以不世出之才,为未曾有之举。

”[14]652、强调将领的道德勇气 《孙子兵法》重视将领对士兵的巧妙操纵和支配,松阴在赞同这一原则的同时,特别强调将领的道德勇气。

如《孙子兵法》“地形”篇中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对此,传统注家一般把重点置于以恩威赏罚等手段操纵士兵[8]227-229,松阴却认为这体现了“上将之道”的根本即所谓“保民①”[7]435。

他对民政、仁政的关心,直接影响到了他对将领职责的理解。

《孙子兵法》“九地”篇有言:“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