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公共部门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公共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6cca157ff242336c1eb95eeb.png)
B的 蛋糕 未分 配蛋 糕
B 的 收 入
WW ' 为福利 边界
W
X F Z F
F
Y W'
A的收入
把未分配的蛋糕给A或 B,或同时给A、B分 配,这就是帕累托改 进
从Z到F是一种 帕累托改进
我国在经济改革中就大量地应用了帕累托改进的 理论,使改革能够比较顺利 地推进。 反帕累托改进是双方都有损失,比如冲动,打架 造成双方损失,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显然是随处存 在的。
1.1.2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社会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 MSB=MSC
一、社会总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
1、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收益(TSB): 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 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2、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收益 (MSB): 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每增 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收益随其 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产品市场 需求 供给 企业 需求 要素市场
个人、家庭 供给
竞争和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配置资源
计划配置是通过行政指令来分配资源的。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是一个大管家,它全 面、彻底地管理、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 政府是万能政府,它不仅对宏观经济实施 全面控制,而且对微观经济实施全面渗透。
资源的最优配置
结论
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 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 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 边际成本。
1.2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 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 灵。
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进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69f0a2b4daa58da0114ad2.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
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二是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07ee73f242336c1eb95e2a.png)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公共财政):就是围绕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
2.帕累托效率: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该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它的意义:是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提供了一种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3.社会边际效益:简称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社会边际成本:简称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5.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6.社会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7.公共的悲剧:形容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则是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好处。
8.免费搭车者:是对那些寻求不付任何代价而又得到效益的人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9.公共财政职能:就是在个人之间以及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10.资源配置效率: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11.社会总效益:简称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12.社会总成本:简称TSC,指的是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13.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用公式表示:MSB=MSC。
14.市场经济:我们所生活的经济制度环境叫作市场经济。
15.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其必要条件是:(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2)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3)没有任何购买者和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4)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5)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0aacd9bb90d6c85ed3ac663.png)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概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或者说,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1.1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经济学家看来,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具有效率是最重要的。
那么应当如何把握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和条件呢?1.1.1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概念;帕累托效率准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做出的。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境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帕累托效率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帕累托效率准则的意义,只不过是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提供了一种合理配置资源的判断标准。
所以,可以将帕累托效率准则的实际含义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这所得大于失者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资源的配置就可说是具有效率的。
1.1.2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概念;社会总效益(TSB):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MSB):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总成本(TSC):指的是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测定方法:1)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2)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e2c9e4700abb68a982fbfc.png)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 . 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 . )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 . )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 . )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 .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 .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 ) 调节收入分配。
3 .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 外部效应的存在3. )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 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 有时互有冲突.4. )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 征税( 2) 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c6c6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6.png)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自主学习资料文件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自主学习资料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1f4303c1ec5da50e270b7.png)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发展2、效率、帕累托效率、效率实现的条件3、市场失灵的表现4、完全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4、公共财政的职能能力目标:1、能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计算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概述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两大类: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前者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后者是指企业和家庭。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目的却不一样。
企业和居民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强烈的利益动机,行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
政府却与此不同,它主要是为了社会目标而存在。
当然政府的经济活动不能完全忽视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公正和公平。
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等原因,会出现失灵的现象。
如何弥补市场失灵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与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影响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等。
(二)公共经济学的特征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政府与市场也同样存在着失灵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就要解决此类问题,即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什么时候干预?怎样干预?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式、途径和效果是什么?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
人们研究政府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等。
但是,经济学认为人们是通过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完成自己的交易行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务性的,政府是服务性的政府。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价格管制、外部性与政府行为、政府政策与经济自由度、寻租等问题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共36页文档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共3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1b1d18da76e58fafab003d9.png)
案例分析
110警察该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 201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某市110指挥中 心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一个工人,因 前一天晚上加班太累,不想起床,但肚子饿了, 指挥中心能否派一辆警车帮他代买早点,并到 家门口。 考虑到公安部曾经许愿:有事找110,有 困难找警察。该市110指挥中心最后还是派警察 帮这位工人买了一份早点。此事经媒体披露后, 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份这件事体现出 警察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有人说,警察 这样做是不务正业。 请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评析警察的这一行为。
7
本章结束
谢谢!
8
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
1.经济活动的含义:是人类运用社会资源以 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各种 具体和抽象物品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各种 活动。
2.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是公共部门运用公 共资源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 多的各种具体和抽象公共品以满足公共 需要的各种活动。
9
各种具体和抽象物品*
社会边际成本: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 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 值。(MSC)
18
(2)实现条件:以面包为例
本价
(格
元 、 P2
)效
益 和
P*
成
P1
O
成社 本会 (总 元效 )益
和 社 会 总
0
B E
A
Q1 Q*
MSC C
MSB-MSC=MNB
D MSB
Q2 面包的产量(条)
TSC
Z
TSB
TSB-TSC=TNB
Q*
面包的产量(条)
19
(2) 实现条件 *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 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 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 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 即为:MSB=MSC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d9265f0b4e767f5acfced8.png)
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研究政府部门经济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别称公共财政学。
二、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三、社会总效益(TSB):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四、社会边际效益(MSB):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减少。
六、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七、社会边际成本(MSC):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八、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后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即为:MSB=MSC。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十、免费搭车者:即消费者在自利心理的诱惑下,将试图不需要由自己提供公共产品或者不必由自己为公共产品提供付费,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产品.由于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这类产品只要由人提供了,则其效应所及范围内,人们都是天然能够消费的而不管它是否为其消费提供了成本费用.十一、公共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比如社会资源配置,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adcc490331126edb6f1a10f0.png)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学含义: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工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市场能力不足(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垄断的鉴别与治理:垄断的鉴别(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产品的流动性)治理(反垄断立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财政政策的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二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指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损害(或受益),外部性是因产权不明晰造成的。
正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为什么外部效应会使市场的结果无效率: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无效率就是由于外部效应的有害影响造成的。
解决外部性私人方法: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2)慈善行为3)将不同类型经营结合在一起4)利益双方签订合同;(前提:产权可以得到界定,交易成本较低)解决外部性公共政策:1)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2)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庇古税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3)其他政策:技术政策,专利法第三章公共物品或服务1、私人产品特性:1)效用的可分割性2)消费的竞争性3)受益的排他性;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ppt课件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f7626e2e3f5727a5e962e6.png)
• (2)非正规制度:
• 是社会流传下来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习俗。 就是由社会公众通过舆论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 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如果公共部门的垄断性 权力失去强有力的软硬约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
公共经济活动的低效率、无效率甚至滋生种种腐
败现象。
2018/11/21
17
(三)公共经济学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演变 • 1936年,凯恩斯主义逐渐兴盛的时期,随着政府对经济 的广泛干预,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
经济学家把分析的基点落在通过公共经济活动来弥补市场 缺陷上,企图使混合经济体系既能保证自由和效率,又能 体现公平和稳定。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英美公共财 政学由研究“政府收支”向研究“公共经济”转变。
“规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
• 如果公共经济行为超越了法律授权的范围和程度,就视之 为非法行为,公共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其责任人受
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议会作为公共权力的制衡器,还必 须通过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等职权,及时揭露公 共部门的违法行为,制约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
2018/11/21 16
共部门在社会地位上它凌驾于其他市场主体之上;由于缺 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有可能超越市场 缺陷的范围。为确保公共经济活动恰好囿于弥补市场缺陷 的范围之内,就必须构建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制度。
• 制度有两种形式:正规规则与非正规规则。
2018/11/21
15
• (1)正规制度: • 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所有成文的条款和合约。公共经济活动 所受到的正规的制度约束,就是由议会颁布法律法规,
•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学科性 质,即它是一门边缘学科,政治学、经济 学、财政学构成其核心,同时涉及到管理 学、法学、统计学乃至心理学等领域。
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0f6eeffd284ac850ac024203.png)
1、公共支出 2、政府税收
1、转移支付制度 1、相机抉择的财
2、公共事业投资 政政策
3、补贴
2、自动稳定器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循环图
购买 消费
•消费者
收入
劳动 土地 资本
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并非万能
市场失灵
垄断
外部性
公共品
不完全市场 分配不公平 不完全信息 宏观不稳定
政府干预
政府活动
宏 运用税收、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影响失业总水平和 政 观 价格水平。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 府 职 能 微 政府的收支行为对厂商和消费者的微观决策施加影响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如果有某种资源配 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 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肯定不 是最优或最有效率的,这种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1.1.2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 = MSC
实现帕累托效率标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部分组成,两者的相对比例关系 体现了一个社会公与私的分工结 构。各种不同观点的公共经济学 家和政府理财人以不同的方式设
计这一结构。本书以公共部门
为对象来研究政府活动。
公共部门中的单位按其从事活动的性质可划分为两个子部门
(一)政府部门
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 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 依靠税收取得收入,免费 或部分免费地为社会提供 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总称。
家庭
工资 转移支付 产
品
和 服 务
要 素
税收 人员 税收
企业 政府购买
政 府
政府在经济领域里发挥什么作用?
受人们对个人与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古典/新古典 福利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社会主义 21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PPT文件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PPT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f0706c79563c1ec5da71b7.png)
1第一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1 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及实现的条件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目录1-3 公共部门的职能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含义•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研究对象•围绕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收入和支出。
一条主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给出社会公共需要的概念,揭示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必要性。
基本线索1-1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及实现的条件一、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0102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
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处境改善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有效”。
无效率状态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二、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局部均衡分析收益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Total Social Benefit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arginal Social Benefit 指人们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Total Social Cost 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arginal Social Cost 成本社会总收益(TSB )社会边际收益(MSB )社会总成本(TSC )社会边际成本(MSC )Figure 1.1 最佳产量的决定TSB MSC MSB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钢笔的产量(支)0 A B 社会总效益和成本1.50 = P* Q* Q* = 15,000 E Q 1= 10,000 2.00 = P 1.00 = P 2B A Q 2 = 20,000C D TSCZTSB –TSC社会边际收益(MSB)=社会边际成本(MSC)1-2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为私人所有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完全竞争的必要条件:如何实现资源配置P=MPB=MPC=MSB=MS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处于这一经济制度环境中的所有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佳状态,即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公共经济学内容提纲
![公共经济学内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26aa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79.png)
公共经济学内容提纲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1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1.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理论,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帕累托效率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它只是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种最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按照这一准则,只要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可以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大于宏观上的所失”,资源配置就可以说是具有效率的。
2.社会总效益与社会边际效益社会总效益(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消费量而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社会边际效益是社会总效益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
3.社会总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社会总成本(TSC)是指为生产一定量的某种物品所需要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MSC)是指每多生产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成本是社会总成本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
4.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可以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直接给出,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MSB=MSC)。
据此,可以将评判一种经济制度是否具有效率的标准定义为:全社会的资源配置状况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1.2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a6c801ff00bed5b9f31d9d.png)
在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 消费的数量。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3.1 MSB=MSC:公共物品同样适用
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 效率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 MSB=MSC.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4.1 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
4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3.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性的比较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 3.1.3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2.1 对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只要知道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通过把某种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市场上的所有 消费者(购买者)的需求曲线水平想家,即可得出对该种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曲线。 3.2.2 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正是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将征税收入转用 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依靠政府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 服务的供给问题。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3.5.1 混合物品的概念 (1)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每个消费者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 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2)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
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特点:①效用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
01《公共经济学(第二版)》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01《公共经济学(第二版)》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e5834bd7ce2f0066f5332295.png)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2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公共财政可 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 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 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 设计上的巧妙安排,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 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 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把资金移转给那些应该 增加收入的人们。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4 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稳定发展
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 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若将该准则推广到 宏观,则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 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 于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 具有保证持续稳定增长的可能,经济稳定发展的 目标亦要借助外力--非市场的方式--加以实现。
1.3 公共财政的职能
1.3.3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职能
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是由于 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稳定经济 ,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 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 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是 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 识基础上的。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 段中,公共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 的大体制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3 市场机制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效率并不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唯一标 准。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一 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 本事实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市场机制的作 用既然在收入分配方面发生失灵,对于它的调节 自然也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8350d262b84ae45c3b358c51.png)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活动1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的是社会作为那个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具有的特征:1)整体性2)集中性3)强制性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来界定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正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1)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活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3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a 资源配置职能: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外部效应的存在3)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b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自发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4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MSB:社会边际效益,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消费量而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测定。
MSC:社会边际成本,人们对某种物品或物品的生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增加的资源耗费的价值,以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测定。
MSB=MSC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第二章外部效应1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负的外部效应: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事例:纸张生产——污染环境——第三者成本(利益受损)正的外部效应: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52389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d.png)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市场机制的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的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第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了分离;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显然不能按照有效的产量水平供给这类公共物品或服务。
(机会主义倾向,败德行为)第二: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公平,稳定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的三大原则;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因素,一是每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数量。
另一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价格。
由于人们所拥有或继承的生产要素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往往会拉开差距。
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升效率差距过大就有违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会导致贫困,富裕阶层中财富的浪费,社会冲突,低收入者阶层得不到发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不好的社会后果,由此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三:经济稳定发展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需要借助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原因: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反应灵活的调节能力;从总供求角度看,不同经济主体,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也会使市场的自发力量,不能经常保证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市场机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是无效的,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就需要担负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任务。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公共经济学课文缩写2008年
![公共经济学课文缩写2008年](https://img.taocdn.com/s3/m/68b2c93667ec102de2bd89f7.png)
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帕累托效率准则的实际含义:只要是经济上的任何措施,可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大于宏观上的所失”,资源配置就可说具有效率的。
2.公共经济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或者说,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3.社会边际效益(简写为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一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社会总效益(简写为TD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社会总成本(简写为TSC)是指: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简写为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4.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只要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至少会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或服务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
可以用净边际效益来表示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于是,我们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一种物品或服务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上,便会获得追加的效益。
进一步推理,为了使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该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这样一点: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零。
如果该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超过了一点,其社会边际成本就会大于社会边际效益,从而其净边际效益就会为负数。
这表明,用于该种物品或服务生产的资源的追加,反而减少了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
由此可见,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益”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 2、分配不公平(Unequal Distribution)
• 即便资源配置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所 决定的收入分配状况仍是不公平的,因为收入多 少是由生产要素决定的,而私有财产制度、家庭 出身、歧视等因素会使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存在
很大差异,提供生产要素的机会也不均等,从而导
致收入分配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不公平。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0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为弥补
市场缺陷,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 事的经济活动。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1
• 1、公共经济以公共部门为主体
• 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之和。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 (1)政府部门(Government Sector) • (2)公共事业部门(PublicUtility Sector)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3
• 市场失灵的三个重要表现都与一个共同的领域—
—社会公共需要——密切相关。 •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而言的,是指社 会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而提出的需要概念。具有整 体性、集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 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只能是由以政府为核心的公
共部门的运作来实现。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4
第一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 教学目标:
• 1、了解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渊源,对象和性质 • 2、了解公共经济活动效率的判断标准 • 3、了解研究公共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必要性 • 4、掌握公共经济活动的核心职能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2
• 教学内容:
• 1、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渊源,对象和性质 • 2、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 3、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市场失灵 • 4、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本章知识点: 1、公共经济学概念 2、帕累托效率、MSB和MSC 3、公共物品和服务、外部效应 4、公共的悲剧和免费搭车者 5、公共经济活动的基本职能
•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就可以框定公共经济学
的范围。由此,可以归纳出市场经济中公共部门 经济活动的内容: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 ——调节收入分配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5
四、公共财政的职能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6
• 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 1、资源配置职能 • 2、收入分配职能 • 3、经济发展职能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7
• 3、公共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演变 • 1936年,凯恩斯主义逐渐兴盛的时期,随着政府对经济 的广泛干预,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
经济学家把分析的基点落在通过公共经济活动来弥补市场 缺陷上,企图使混合经济体系既能保证自由和效率,又能 体现公平和稳定。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英美公共财 政学由研究“政府收支”向研究“公共经济”转变。
(一)公共经济学的起源
• 1、“盎格鲁-萨克逊传统” •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是由公共财政学发展演变而来的。 公共财政学的创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Adam Smith)完成的。 他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富论》中确立了公共财政学的理论框架。 其对公共财政问题的分析,是围绕着政府收支及其管理而展开的,并 且侧重于公共收入的分析而相对忽视公共支出的研究。这是与古典经 济学派的主张即“廉价政府”的国家观和“自由放任”的经济观相适 应的。这一传统一直为大卫· 李嘉图(D.Ricardo)和约翰· 穆勒(l) 等人所沿袭,后人称之为“盎格鲁-萨克森传统(Tradition of AngloSaxon)”。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
•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 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为政府部门——经 济活动的科学。或者说,其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 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 •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
• 大家回顾一下宏观经济学中的四部门经济模型。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4
一、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渊源,对象和性质
发达国家的基金会体系 如:美国知名的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 洛克菲勒基金会 比尔盖茨基金会等等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5
• 2、公共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
• 市场缺陷指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达不 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6
• 3、公共经济受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的约束 • 社会成员与公共部门之间实质上是“委托人”与“代理人” 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公
辑出版的《公共财政经典理论》。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9
•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
的深刻变化,要求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 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
动,即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研究公共部门如何为弥补市场缺陷从事各种经济 活动。公共经济学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 而诞生的。
共部门在社会地位上它凌驾于其他市场主体之上;由于缺 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有可能超越市场 缺陷的范围。为确保公共经济活动恰好囿于弥补市场缺陷 的范围之内,就必须构建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制度。
• 制度有两种形式:正规规则与非正规规则。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7
• (1)正规制度: • 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所有成文的条款和合约。公共经济活动 所受到的正规的制度约束,就是由议会颁布法律法规,
“规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
• 如果公共经济行为超越了法律授权的范围和程度,就视之 为非法行为,公共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其责任人受
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议会作为公共权力的制衡器,还必 须通过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等职权,及时揭露公 共部门的违法行为,制约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8
2013年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7日10时2分
8
• 代表作包括:
• 1962年美国学者布坎南(J.Buchanan)与塔洛克 (G.Tullock)合作出版《赞成意见的运算》。 • 1965年美国学者约翰森(L.Johansan)出版的《公 共经济学》。
• 1966年马斯格雷夫与皮考克(A.Peacock)合作编
30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 1、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和 劳务,非竞争性表明必须免费供给,非排他性表 明无法把“免费搭车者”(Free Rider)排除在外, 这样,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部门就无法通过市场
提供公共产品。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2
• 3、经济发展失衡——失业与通货膨胀(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 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等
经济失衡问题。劳动力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较高的失业率 意味着经济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不 能充分反映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从而影响消费者和生产 者作出理性的选择。此外,通货膨胀也会加剧收入分配不 公平。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6
• 2、“斯堪的纳维亚传统” • 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边际革命”对公共财政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成了公共财政学逐渐向公共经济学的演变。瑞典学者维克塞尔 (Wicksell)于1896年出版了《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独有创见地把公 共财政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集体的选择过程;瑞典学者林达尔 (E.Lindahl)则在1919年出版的《公正课税论》中提出了“自愿交易 理论”,进一步以私人经济运行法则分析政府收支过程。由于这些学 者大多以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主题,因而更侧重于公共支出的研究, 后人便称之为“斯堪的纳维亚传统(Scandinavian Tradition)”。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9
• 3、经济发展职能
• 财政通过调控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是指通 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保障经济稳 定持续发展,最大限度降低经济剧烈波动带来的
消极影响。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40
• • • • • •
• (3)公共企业部门(Public Enterprise Sector)
• 问题:还有其他的形式么?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2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3
数据来源:基金会中心网()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14
• • • • •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7
• 1、资源配置职能 •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即 国内生产总值)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
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 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 率的最优状态。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 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
38
• 2、收入分配职能 •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 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
目标。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个 人财产的多少和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 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极不 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 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整和改变。
2013年12月7日10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