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符号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36380e3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5.png)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符号及其意义1. 引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2. 屈服强度2.1 定义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当材料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原本处于弹性阶段的材料会在一定应力下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应力即为屈服强度。
2.2 计算方法屈服强度通常通过材料的拉伸试验来确定。
拉伸试验时,将试样加载到破坏点,测量最大载荷和试样初始横截面积,然后计算出屈服强度。
2.3 符号表示屈服强度通常用σy表示,其中σ为应力(stress),y表示yield(屈服)。
3. 抗拉强度3.1 定义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拉强度是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3.2 计算方法抗拉强度也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确定。
与屈服强度不同的是,抗拉强度是在试样完全破坏之前承受的最大载荷与试样初始横截面积之比。
3.3 符号表示抗拉强度通常用σu表示,其中σ为应力(stress),u表示ultimate(极限)。
4.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两个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4.1 关系说明屈服强度一般小于等于抗拉强度。
因为在材料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首先发生的是屈服变形,即塑性变形。
当继续增加外部载荷时,材料会进一步发生变形并最终破坏,这个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即为抗拉强度。
4.2 意义分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关系可以反映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拉破坏能力。
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来说,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指标。
5. 结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重要的指标,它们通过拉伸试验来确定,并分别用σy和σu表示。
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而抗拉强度是材料在完全破坏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名称、符号、基本单位及其含义说明
![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名称、符号、基本单位及其含义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454c66b7e21af45b307a812.png)
疲劳
金属材料在极限强度以下,长期承 受交变负荷(即大小、方向反复变化 的载荷)的作用,在不发生显著塑性 变形的情况下而突然断裂的现象,称 为疲劳
δ10
压头类型
总试验 洛氏硬
力F
度范围
1
式值中=100K,─H─RB常的数K,值H=1R3C0及HRA的K
洛 氏硬
──压痕深度(mm)
度机
0.002──试验机刻度盘上每一 小格所代表的压痕深度(mm),每一 小格既表示洛氏硬度一度
MPa 式中
──压头上的载荷(N) ──压痕表面积(mm2)
维 氏硬 度机
百分
拉 伸试 验机
金属受外力作用被拉断以后,其横 截面的缩小量与原来横截面积相比的
mhtml:file://C:\Program Files\机械设计手册(新编软件版)2008\tmp\h01028.mht 2011-10-21
New Page 1
Page 4 of 5
断面收缩率
ψ
率
%
式中 积
F1──试样断裂处的横截面 F0──试样原来的横截面积
拉
伸试
MPa 式中
验机 ──试样产生永久变形 或万
为0.2%时的负载(N) F ──试样横截面积
(mm2)
能材 料试 验机
按试验结果绘制的“在给定温度
MPa
下应力与破断时间关系的双对数或 半对数坐标曲线图”,从这些曲线 上利用内插或外推法,即可获得在 规定条件下的持久强度及其他设计
持 久试 验机
上需要数据
New Page 1
Page 2 of 5
抗弯强度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适用于脆性材料)
弯
σbb
抗拉强度符号读法
![抗拉强度符号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3eea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4.png)
抗拉强度符号读法
抗拉强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材料在受拉状态下的抵抗力。
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抗拉强度是评估材料是否能够承受拉力的重要指标。
在标准符号表示中,抗拉强度通常用σ表示,有时也用 Rm 表示。
这两个符号都代表抗拉强度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国家或行业中使用习惯不同。
除了抗拉强度的符号表示外,还有一些与抗拉强度相关的术语和指标,如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拉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断裂强度是指材料在受拉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发生断裂的能力。
在工程实践中,抗拉强度的数值通常通过试验来确定。
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拉伸试验,将材料试样置于拉伸机上,施加拉力使试样断裂。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到抗拉强度的数值。
抗拉强度是材料设计和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所需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材料的抗拉强度各不相同,有些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适合承受大的拉力,而有些材料的抗拉强度较低,适用于承受小的拉力。
总之,抗拉强度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材料在受拉状态下的抵抗力。
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项目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0f025f53b307e87101f6963f.png)
2) 洛氏硬度 HR
洛氏硬度用符号HR表示,HR=k-(h1-h0)/0.002
根据压头类型和主载荷不同,分为九个标尺,常用的标尺为A、B、C。
HRC60:表示材料的硬度
3) 维氏硬度 HV
目 录
5、冲击韧度(冲击韧性)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
AKU =mg(H1 – H2)(J)
a K = AKU/S
N0— 循环基数
1
N0 N
钢: 有色金属: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内部缺陷、表面划痕、残留应力等
目 录
伸长率:
F
d0
F
l0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k
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 塑性加工的必要条件。
lk
目 录
3、刚
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在弹性阶段: F l
所以:
E
E
比例系数E 称为弹性模量,它反映材料对弹性变形 的抗力,代表材料的“刚度” 。
E
— 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大。
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随温度升高而 逐渐降低。
目 录
4、硬
度
定义: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弹塑性变形的能力。 1)布氏硬度 HB
HB 0.102 2F
D( D D 2 d 2 )
HB230 材料的b与HB之间的经验关系:
对于低碳钢: b(MPa)≈3.6HB 对于高碳钢: b(MPa)≈3.4HB 对于 铸铁: b(MPa)≈1HB或 b(MPa)≈ 0.6(HB-40)
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8e3143676c66137ee06194c.png)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1强度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强度用应力表示,其符号是σ,单位为MPa,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拉伸试验测定。
2塑性塑性是指材料在断裂前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材料塑性好坏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收缩率,值越大,材料的塑性就越好,通过拉伸试验可测定。
3硬度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S)和洛氏硬度(HRC)。
1)布氏硬度表示方法:布氏硬度用HBS(W)表示,S表示钢球压头,W表示硬质合金球压头。
规定布氏硬度表示为:在符号HBS或HBW前写出硬度值,符号后面依次用相应数字注明压头直径(mm)、试验力(N)和保持时间(s)。
如120 HBS 10/1000/30。
适用范围:HBS适用于测量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主要用来测定灰铸铁、有色金属和经退火、正火及调质处理的钢材。
根据经验,布氏硬度与抗拉强度之间有一定的近似关系:对于低碳钢,有σ=0.36HBS;对于高碳钢:有σ=0.34HBS。
2)洛氏硬度表示方法:常用HRA、HRB、HRC三种,其中HRC最为常用。
洛氏硬度的表示方法为:在符号前面写出硬度值。
如62HRC。
适用范围:HRC在20-70范围内有效,常用来测定淬火钢和工具钢、模具钢等材料,1HRC相当于10HBS。
4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材料的韧性越好,在受冲击时越不容易断裂。
5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经过无数次应力循环仍不断裂的最大应力。
6弹性在物理学和机械学上,弹性理论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或发生形变。
在物理学上,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aad86c8cd4d8d15abe234ee3.png)
TEM微观形貌(疲劳辉纹), 显示疲劳断口光亮区裂纹缓 慢扩展过程
疲劳断裂实例
硬度
硬度——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性能指标,分压入法和刻划法两类 压入法硬度表征材料弹性、微量塑性变形抗力及形变强化能力等,常用的有布氏 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 数值
HB P 0.204P F D ( D D 2 d 2 )
e de dl l ln ln(1 ) l0 l l0
l
S Ke n
其中,S为真应力,e为真应变,K为常数,n——形变强 化指数。 一些金属材料的形变强化指数 材料 n Al ~0.15 -Fe ~ 0.2 Cu ~ 0.30 18-8不锈钢 ~ 0.45
金属压力加工
硬度测试的优点:
制样简单,设备便宜;
基本上是非破坏性; 可大致预测其它一些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指标:冲击韧性(冲击值)KU( KV )
mg (h h) KU ( KV ) J/cm2 A • 冲击试验标准试样: • U型缺口(梅氏试样) • V型缺口(夏氏试样)
670℃加热(完全再结晶)
750℃加热(晶粒长大)
屈服强度——条件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条件屈服强度s:
产生0.2%残余变形
时的应力值
屈服强度
s
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以下屈服点的屈服应力为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断裂强度
抗拉强度(强度极限,UTS)
b——试样断裂前承受的最
c s cos cos
c称为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其数值取决于材料的本性、温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bb46dfe360cba1aa811daf5.png)
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有哪些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和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或断裂的抗力.强度指标是设计中决定许用应力的重要依据,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σS或σ0.2和抗拉强度σb,高温下工作时,还要考虑蠕变极限σn和持久强度σD.(2)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塑性指标包括:伸长率δ,即试样拉断后的相对伸长量;断面收缩率ψ,即试样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积的相对缩小量;冷弯(角)α,即试件被弯曲到受拉面出现第一条裂纹时所测得的角度.(3)韧性韧性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韧性常用冲击功Ak和冲击韧性值αk表示.Αk值或αk值除反映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外,还对材料的一些缺陷很敏感,能灵敏地反映出材料品质、宏观缺陷和显微组织方面的微小变化.而且Ak对材料的脆性转化情况十分敏感,低温冲击试验能检验钢的冷脆性.表示材料韧性的一个新的指标是断裂韧性δ,它是反映材料对裂纹扩展的抵抗能力.(4)硬度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硬度试验的方法较多,原理也不相同,测得的硬度值和含义也不完全一样.最常用的是静负荷压入法硬度试验,即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指标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性能指标包括:弹性指标、硬度指标、强度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标、疲劳性能、断裂韧度.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指标准条件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等,也称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一:弹性指标1.正弹性模量2.切变弹性模量3.比例极限4.弹性极限二:强度性能指标1.强度极限2.抗拉强度3.抗弯强度4.抗压强度5.抗剪强度6.抗扭强度7.屈服极限(或者称屈服点)8.屈服强度9.持久强度10.蠕变强度三:硬度性能指标1.洛氏硬度2.维氏硬度3.肖氏硬度四:塑性指标1:伸长率(延伸率)2:断面收缩率五:韧性指标1.冲击韧性2.冲击吸收功3.小能量多次冲击力六:疲劳性能指标1.疲劳极限(或者称疲劳强度) 七:断裂韧度性能指标1.平面应变断裂韧度2.条件断裂韧度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常用指标有哪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指标准条件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等,也称机械性能.1. 屈服强度钢材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屈服平台对应的强度称为屈服强度,也称屈服点,是建筑钢材的一个重要力学特征.屈服点是弹性变形的终点,而且在较大变形范围内应力不会增加,形成理想的弹塑性模型.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都具有明显的屈服平台,而热处理钢材和高碳钢则没有.2. 抗拉强度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最高点所对应的强度,称为抗拉强度,它是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由于钢材屈服后具有较大的残余变形,已超出结构正常使用范畴,因此抗拉强度只能作为结构的安全储备.3. 伸长率伸长率是试件断裂时的永久变形与原标定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代表钢材断裂前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结构制造时,钢材即使经受剪切、冲压、弯曲及捶击作用产生局部屈服而无明显破坏.伸长率越大,钢材的塑性和延性越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是钢材的三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钢结构中所有钢材都应满足规范对这三个指标的规定.4. 冷弯性能根据试样厚度,在常温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弯心直径将试样弯曲180°,其表面无裂纹和分层即为冷弯合格.冷弯性能是一项综合指标,冷弯合格一方面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示钢材的冶金质量(颗粒结晶及非金属夹杂等)符合要求.重要结构中需要钢材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时,应有冷弯试验合格保证.5. 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钢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来衡量.单向拉伸试验所表现的钢材性能都是静力性能,韧性则是动力性能.韧性是钢材强度、塑性的综合指标,韧性越低则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越大.韧性值受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低于某一值时将急剧下降,因此应根据相应温度提出要求.力学性能指标符号是什么?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1.1.1 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σ,单位为MPa.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计的依据.1.1.2 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δ表示.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y表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1.1.3 硬度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生产中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和洛氏硬度试验方法两种.(一)布氏硬度试验法布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在载荷P的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属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测量金属表面形成的压痕直径d,以压痕的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平均压力作为被测金属的布氏硬度值.布氏硬度指标有HBS和HBW,前者所用压头为淬火钢球,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低于450的金属材料,如退火钢、正火钢、调质钢及铸铁、有色金属等;后者压头为硬质合金,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等.布氏硬度测试法,因压痕较大,故不宜测试成品件或薄片金属的硬度.(二)洛氏硬度试验法洛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f1.558mm(1/16英寸)的淬火钢球为压头,以一不定的载荷压入被测试金属材料表面,根据压痕深度可直接在洛氏硬度计的指示盘上读出硬度值.常用的洛氏硬度指标有HRA、HRB和HRC三种.采用120°金刚石圆锥体为压头,施加压为600N时,用HRA表示.其测量范围为60~85,适于测量合金、表面硬化钢及较薄零件.采用f1.588mm淬火钢球为压头,施加压力为1000N时,用HRC表示,其测量硬度值范围为25~100,适于测量有色金属、退火和正火钢及锻铁等.采用120°金刚石圆锥体为压头,施加压力为1500N时,用HRC表示,其测量硬度值范围为20~67,适于测量淬火钢、调质钢等.洛氏硬度测试,操作迅速、简便,且压痕小不损伤工件表面,故适于成品检验.硬度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一般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1.1.4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用ak表示,单位为J/cm2.冲击韧性常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试验测定,即把被测材料做成标准冲击试样,用摆锤一次冲断,测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冲击AK,然后用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F上所消耗的冲击功ak表示冲击韧性.ak值越大,则材料的韧性就越好.ak值低的材料叫做脆性材料,ak值高的材料叫韧性材料.很多零件,如齿轮、连杆等,工作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因此要用ak值高的材料制造.铸铁的ak值很低,灰口铸铁ak值近于零,不能用来制造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指标低碳钢由于含碳量低,它的延展性、韧性和可塑性都是高于铸铁的,拉伸开始时,低碳钢试棒受力大,先发生变形,随着变形的增大,受力逐渐减小,当试棒断开的瞬间,受力为“0”,其受力曲线是呈正弦波>0的形状.铸铁由于轫性差,拉伸开始时,受力是逐步加大的,当达到并超过它的拉伸极限时,试棒断开,受力瞬间为“0”,其受力曲线是随受力时间延长,一条直线向斜上方发展,试棒断开,直线垂直向下归“0”.同样的道理:低碳钢抗压缩的能力比铸铁要低,当对低碳钢试块进行压缩实验时,受力逐渐加大,试块随外力变形,当试块变形达到极限时,其受力也达到最大值,其受力曲线是一条向斜上方的直线.铸铁则不然,开始时与低碳钢受力情况基本相同,只是当铸铁试块受力达到本身的破坏极限时,受力逐渐减小,直到试块在外力下被破坏(裂开),受力为“0”其受力曲线与低碳钢拉伸时的受力曲线相同.以上就是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和压缩时力学性质的异同点.简述常用力学性能指标在选材中的意义?钢材常见的力学性能通俗解释归为四项,即: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简单的可这样解释: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有二种:屈服强度σb、抗拉强度σs.强度指标是衡量结构钢的重要指标,强度越高说明钢材承受的力(也叫载荷)越大;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人的能力.常见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硬度是衡量钢材表面变形能力的指标,硬度越高,说明钢的耐磨性越好;即不容易磨损;塑性,是指材料产生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有两种表示方法: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塑性是衡量钢材成型能力的指标,塑性越高,说明钢材的延展性越好,即容易拉丝或轧板;韧性也叫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抗冲击变形的能力,表示方法为冲击值αk.冲击韧性是衡量钢材抗冲击能力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钢材抵抗运动载荷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强度低的钢材,硬度也低,塑性和韧性就高,例如钢板、型材,就是由强度较低的钢材生产的;而强度较高的钢材,硬度也高,但塑性和韧性就差,例如生产机械零件的中碳钢、高碳钢,就很少看到轧成板或拉成丝."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1)拉伸性能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即为断后伸长率.对常用的热轧钢筋而言,还有一个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指标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用高强度钢筋和钢丝具有硬钢的特点,抗拉强度高,无明显的屈服阶段,伸长率小.由于屈服现象不明显,不能测定屈服点,故常以发生残余变形为0.2%原标距长度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2)冲击性能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加工质量都对冲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钢的冲击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冲击性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降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冲击值急剧下降,从而可使钢材出现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所以,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低的钢材.(3)疲劳性能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灾难性的事故.钢材的疲劳极限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硬度硬度,物理学专业术语,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金属材料常用力学性能名称、符号及含义
![金属材料常用力学性能名称、符号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4cd2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8.png)
J
使用摆锤冲击试验机冲断试样所需的能量(该能量已经对摩擦损失做了修正),称为冲击吸收能量K。用字母V或U表示缺口几何形状,即KV或KU,用数字2或8以下标形式表示冲击刀刃半径,如KV2、KU8
有N次循环的应力幅值;σN是在N次循环的疲劳强度,σN是一个特定应力比的应力幅值,在此种情况下,试样具有N次循环的寿命。应力比是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代数比值
疲劳极限σD
MPa
疲劳极限σD是一个应力幅的值,在这个值下,试样在给定概率时被希望可以进行无限次的应力循环。国家标准指出,某些材料没有疲劳极限;其他的材料在一定的环境下会显示出疲劳强度
洛氏硬度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HRN、HRT
量纲一
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作为压头,压入金属材料表面,取其压痕深度计算确定硬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测量的硬度为洛氏硬度。GB/T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中规定了
A、B、C、D、E、F、G、H、K、N、T等标尺,以及相应的硬度符号、压头类型、总试验力等。由于压痕较浅,工件表面损伤小,适于批量、成品件及半成品件的硬度检验,对于晶粒粗大且组织不均的零件不宜采用。采用不同压头和试验力,洛氏硬度可以用于较硬或较软的材料,使用范围较广。
维氏硬度HV
维氏硬度试验是用一个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49.03~980.7N)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以其压痕表面积除试验力所得的商,即为维氏硬度值维氏硬度试验法适用于测量面积较小、硬度值较高的试样和零件的硬度,各种表面处理后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173b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7.png)
⼯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应⼒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屈服现象时的最⼩应⼒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应⼒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ψ是断⾯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积的百分⽐;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数次应⼒循环⽽不被破坏的最⼤应⼒;HRA、HRB、HRC是洛⽒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种不同的洛⽒硬度标尺⽽产⽣的三种表⽰⽅法;HBS(HBW)是布⽒硬度,⽤淬⽕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符号HBS表⽰,⽤硬质合⾦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符号HBW表⽰。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作⽤直⾄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0.2%塑性变形时作⽤⼒(载荷)F0.2=6.5×103N;F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处最⼩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a4b43c1e2bd960591c67796.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一. 金属材料相关概念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
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被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诸如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外力下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的指标。
1.1 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表示,符号为σ,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
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被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则用抗拉强度作为其设计的依据。
1.2 刚度刚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对于机械零件要求较高的尺寸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刚度指标。
1.3 硬度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几种常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一览表材料牌号屈服强度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45 350-550 550-700SKD61 490-685 685-985Cr12MoV 450-650 650-970P20350-550 550-860 S45C/S50C 350-560 560-750Unimax 350-580 580-885SKH51 485-680 680-960注:1.上表中材料的强度数值仅供参考,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环境下其对应的强度值不同。
二.材料的失效与许用应力通常将材料的强度极限与屈服极限统称为材料的极限应力,用σu 表示。
对于脆性材料强度极限为其唯一强度指标;对于塑性材料,其屈服应力小于强度极限,通常以屈服应力作为极限应力。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ac736c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a.png)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意义
1:比例极限σ
P:材料在不偏离应力与应变正比关系(虎克定律)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弹性极限σ
e:材料在受载过程中未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3:拉伸弹性模量E:拉伸实验时,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4:剪切弹性模量G:扭转实验时,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5:屈服强度σ0.2: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6: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断裂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7:疲劳极限σ-1: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叫疲劳极限。
8:疲劳强度σN:在规定的循环应力幅值和大量重复次数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交变应力
9:伸长率δ5: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
10:断面收缩率ψ:材料受拉力断裂时断面缩小,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面积之比值叫断面收缩率,以ψ表示。
单位为%。
11:冲击韧度αk:冲击韧度是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一般用αk表示,单位为J/M。
材料力学性能概念
![材料力学性能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b388798daef5ef7ba0d3cd3.png)
本文详细介绍金属材料试验时几个常用的概念,以供参考学习。
一、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符号为Rm,单位为MPa。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符号为Rm,单位为MPa。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
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
计算公式为: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²。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万能材料试验机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
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
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二、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cdbacbc3f524ccbff021840d.png)
材料力学性能-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章一.静载拉伸实验拉伸试样一般为光滑圆柱试样或板状试样。
若采用光滑圆柱试样,试样工作长度(标长)l0 =5d0 或l0 =10d0,d0 为原始直径。
二.工程应力:载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
σ=F/A0工程应变: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
ε=ΔL/L0低碳钢的变形过程:弹性变形、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屈服)、均匀塑性变形(明显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断裂。
三.低碳钢拉伸力学性能1.弹性阶段(Ob)(1)直线段(Oa):线弹性阶段,E=σ/ε(弹性模量,比例常数)σp—比例极限(2)非直线段(ab):非线弹性阶段σe—弹性极限2. 屈服阶段(bc)屈服现象:当应力超过b点后,应力不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加,此现象称为屈服。
σs—屈服强度(下屈服点),屈服强度为重要的强度指标。
3.强化阶段(ce)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又继续增加,即随试件继续变形,外力也必须增大,此现象称为材料强化。
σb—抗拉强度,材料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4.局部变形阶段(颈缩)(ef)试件局部范围横向尺寸急剧缩小,称为颈缩。
四.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极限(σe):弹性极限即指金属材料抵抗这一限度的外力的能力2E 21a 2e e e e σεσ==屈服强度(σs ):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五.铸铁拉伸力学性能特点:(1)较低应力下被拉断(2)无屈服,无颈缩(3)延伸率低(4)σb —强度极限(5)抗压不抗拉讨论1:σs 、σr0.2、σb 都是机械设计和选材的重要论据。
实际使用时怎么办?塑性材料:σs 、σr0.2脆性材料:σb屈强比:σs /σb 讨论2:屈强比σs /σb 有何意义?屈强比 s / b 值越大,材料强度的有效利用率越高,但零件的安全可靠性降低。
六.弹性变形及其实质定义: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特点:单调、可逆、变形量很小 (<0.5~1.0%)七.弹性模量1、物理意义: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b2c2a04fcf84b9d528ea7adb.png)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1、力学性能: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2、弹性极限:试样产生弹性变形所承受的最大外力,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称为弹性极限,用符号σe表示。
3、弹性变形:材料受到外加载荷作用产生变形,当载荷去除,变形消失,试样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4、刚度: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刚度,用符号E表示。
5、塑性: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能,称为塑性。
6、塑性变形: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一部分变形消失,一部分变形没有消失,这部分没有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7、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8、抗拉强度:材料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外加拉力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称为抗拉强度,用符号σb表示。
9、屈服:材料受到外加载荷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不增加而试样继续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为屈服。
10、屈服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即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用符号σs表示。
11、σ0.2:表示条件屈服强度,规定试样残留变形量为0.2%时所承受的应力值。
用于测定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的屈服强度。
12、硬度:金属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的能力,即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硬度。
13、冲击韧度: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用符号αk表示。
14、疲劳: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所受的应力值虽然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但在较长时间的作用下,材料会产生裂纹或突然的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15、疲劳强度: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断裂,这一应力值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用符号σ-1表示。
16、蠕变:材料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即使所加应力值小于该温度下的屈服极限,也会逐渐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17、磨损:由两种材料因摩擦而引起的表面材料的损伤现象称为磨损。
钣金材料力学性能要点
![钣金材料力学性能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12a20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0.png)
钣金材料力学性能要点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
下面是为大家的钣金材料力学性能要点,欢迎大家阅读阅读。
①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是指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b.是金属强度指标之一.②抗弯强度(bendingstrength)是指在试件的两支点之间施加载荷,使其折断时截面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bb.是金属强度指标之一.③抗压强度(pressivestrength)是指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的破裂,破碎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bc④屈从强度(Yieldstrength)是指金属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再增加而试样仍继续发生变形时的应力。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s对于屈从现象明显的材料,屈从强度就是屈从点的压力值;对于屈从现象不明显的材料,通常把产生0.2%永久变形的应力值称为屈从强度。
⑤抗剪强度(shearstrength)是指试样剪断前,受剪部位原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负荷。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τ⑥弹性极限是指金属试件在外力消失后试件变形消失能恢复原状的条件下,试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位是:N/mm2或MPa符号是σe⑦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材料在受拉伸载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同原截面面积的百分比。
符号:φ是材料的塑性指标之一。
⑧伸长率是指试样材料拉断后,试样材料的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伸长率也是材料的塑性指针之一,符号为:δ⑨硬度(hardness)是指材料部分抵抗硬物压入其外表的才能。
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及维氏硬度三种。
通常状况下钢的硬度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
⑩布氏硬度(HB)硬度的表示方法之一,其测量方法是:将经淬火后的钢球压入试样材料外表并在规定载荷下保持一段时间后,计算压力载荷与压痕面积的比值。
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符号
![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d97a63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4.png)
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符号
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标记中,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强度通常用特定的符号表示。
这些符号的常见表示方式:
1.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材料在受拉应力下破坏之前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它通常用大写字母"σ"(sigma)表示,后面跟着一个小的"UTS"(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表示,例如:σUTS。
2. 伸长率:伸长率是材料在拉伸断裂前能够延展的程度。
它通常用大写字母"ε"(epsilon)表示,后面跟着一个百分比表示,例如:ε%。
3.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
它通常用大写字母"σ"(sigma)表示,后面跟着一个小的"YS"(Yield Strength)表示,例如:σYS。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行业可能会使用略有不同的符号表示方法。
因此,在特定的材料测试标准或规范中,可能会提供明确的符号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确保准确理解和使用相关符号非常重要。
金属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项目的说明
![金属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项目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edbcb5bf18583d048645933.png)
指标项目 单位 意义说明比例极限σpMPa金属材料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的最大应力,即拉伸图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σp ,σp =P p /A 0,式中P p 为比例极限负荷(N ),A 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 2)。
比例极限精确测定困难,标准规定以拉伸曲线的切线与负荷轴间夹角的正切值较弹性直线部分之值增加50%作为偏离值,其应力称为规定比例极限,也可将偏离值为25%或10%分别以σp25或σp10表示。
比例极限σeMPa金属在弹性变形范围内,试样不产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σe ,σe =P e /A 0,式中P e 为弹性极限负荷(N ),A 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 2)。
弹性极限精确测定困难,标准规定以残余伸长为0.01%的应力作为规定弹性极限,弹性极限和比例极限数值很相近,常以规定的σp 值代替σe 。
弹性模量MPa金属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拉伸时:)(l A Pl E ∆==00εσ,式中σ为正应力(MPa ),ε为应变,用百分数表示,P 为垂直力(N ),A 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 2),l 0为试样原长(mm ),∆l 为绝对伸长(mm ),E 称为正弹性模量。
剪切时:p bI ML G )(210ϕϕγτ-==,式中τb 为切应力(MPa ),γ为切应变,即相对扭转滑移,M 为扭转力矩,L 0为试样计算长度,φ1和φ2为计算长度两端的扭转角度,I p 为扭转时试样截面相对于轴线的截面二次极矩,G 为切变模量。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续表屈服点 MPa 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增加,试样还继续发生变形的最小应力称为屈服点σs ,σs =p s /A 0,式中,Ps 为屈服负荷(N ),A 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 2)。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720d6066c85ec3a87c2c518.png)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吴超华老师提供1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性能思考题1.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答:σe: 弹性极限,试样发生最大弹性变形时对应的应力值。
σs: 屈服强度(屈服点),试样拉伸中载荷达到S点后,发生屈服现象,S点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σ0.2: 试验产生0.2%的残余塑性变形时对应的屈服强度σb: 抗拉强度,试样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1: 疲劳强度,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δ: 伸长率,试样拉断后的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
φ: 收缩率,试样拉断处横截面积的收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
α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KV:HRC: 洛氏硬度,在洛氏硬度计上,将顶角为120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8mm的淬硬钢球压头在一定载荷F的作用下压入被测材料的表面,然后根据压痕的深度来测量所得的硬度值。
HV: 维氏硬度,将顶角为1360的正四棱锥金刚石压头以一定的载荷压入试样表面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所使用的载荷与试样表面上形成的压痕的面积之比。
HBS: 布氏硬度,用一直径为D的标准钢球,以一定压力P将球在被测金属表面上经T 秒后,撤去压力,由于塑性变形,在材料表面形成一个凹印,用这个凹印的球形面积去除压力P,由所得值表示材料硬度。
2.低碳钢试验在受到静拉力作用直至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答:先是弹性变形阶段(Oe段);然后是屈服阶段(es段);再是强化阶段(sb段);最后是缩颈阶段(bk段)。
如图1所示。
3.3. 通常把工程材料分为哪几类?各举二个例子。
答:工程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如汽车发动机的缸体、连杆、活塞和气门等。
非金属材料如各种塑料(公交车上的塑料座椅、汽车驾驶台的塑料面板和各种塑料玩具等)、橡胶(汽车轮胎、密封条等)、陶瓷(花瓶、唐三彩、瓷碗等)。
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璃钢和风力机叶片等。
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名词解释
![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652541dfc4ffe473368ab39.png)
值大小来衡量
由于αK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同时
还随试样尺寸、形状的改变及试验温度的不同 而变化,因而αK值只是一个相对指标。目前国 际上许多国家直接采用冲击吸收功AK作为冲 击韧度的指标 AKU αKU = ——; F AKU
2
冲击吸收功
AKU或 AKV
αKV= ——;
五
疲劳
大小、方向反复变化的载荷)的作用,在不发生显 著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而突然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 金属材料在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周次
1
疲劳极限
σ-1
MPa
(N)的应力循环仍不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称为疲劳极限
金属材料在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周次 (N)后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作疲劳强 2
3
抗压强度
σbc
MPa
σbc=—— Fo 式中 Pbc——试样所受最大集中载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 2)
试样剪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下的受剪截面具有 的平均应力 P 双剪:σr=—— ; 2Fo 4
抗剪强度
r、σr
MPa
P 单剪:σr=—— ; Fo 式中 P——剪切时的最大负荷(N) Fo——受剪部位的横截面积(mm 2) 指外力是扭转力的强度极限 3Mb τb≈—— (适用于钢材) 4Wp
1
布氏硬度
HBS
/
验力,测表面压痕直径计算的硬度值。使用钢球测 定硬度小于等于450HBS;使用硬质合金球测定硬度 大于450HBW
2
洛氏硬度
HRA HRB HRC HRD HRE HRF HRG HRH HRK HV
用金刚石圆锥或钢球压头以初始试验力和总试验力 作用下,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卸
材料力学性能总结
![材料力学性能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2702f36f1aff00bed51e58.png)
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受力后就会产生变形,材料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时的行为。
描述材料变形行为的指标是应力σ和应变ε,σ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ε是单位长度的变形。
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强度、延性和韧性。
其中,强度是使材料破坏的应力大小的度量;延性是材料在破坏前永久应变的数值;而韧性却是材料在破坏时所吸收的能量的数值。
1.弹性和刚度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值E=σ/ε(MN/m2)称为弹性模量。
E标志着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用以表示材料的刚度。
E值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的本性,一些处理方法(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它影响很小。
零件提高刚度的方法是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
金属的E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2.强度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强度指标,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当材料承受拉力时,强度性能指标主要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屈服强度σs在图1-6(b)上,当曲线超过A点后,若卸去外加载荷,则试样会留下不能恢复的残余变形,这种不能随载荷去除而消失的残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曲线达到A点时,曲线出现水平线段,表示外加载荷虽然没有增加,但试样的变形量仍自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时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记为σS。
有的塑性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发生,如图1-6(c)所示。
对于这种情况,用试样标距长度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作为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
机械零件在使用时,一般不允许发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大多数机械零件设计时选材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金属材料承载能力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
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零件所需的截面尺寸和自身重量就可以较小。
(2)抗拉强度σb材料发生屈服后,其应力与应变的变化如图1-1所示,到最高点应力达最大值σb。
在这以后,试样产生“缩颈”,迅速伸长,应力明显下降,最后断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意义
1:比例极限σP: 材料在不偏离应力与应变正比关系(虎克定律)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弹性极限σ e :材料在受载过程中未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3:拉伸弹性模量E: 拉伸实验时,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4:剪切弹性模量G: 扭转实验时,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5:屈服强度σ0.2: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6: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断裂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7:疲劳极限σ-1: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叫疲劳极限。
8:疲劳强度σN:在规定的循环应力幅值和大量重复次数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交变应力
9:伸长率δ5: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
10:断面收缩率ψ:材料受拉力断裂时断面缩小,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面积之比值叫断面收缩率,以ψ表示。
单位为%。
11:冲击韧度αk:冲击韧度是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一般用αk表示,单位为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