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高分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P137)校勘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献的原来面目。 26、(P137)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四种:(名词解释)
⑴讹——将原有的文字写错了 ⑵脱——将原有的文字弄丢了 ⑶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文字 ⑷倒——将原有的文字变换了位置 27、(P154)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 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 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名词解释) 28、(P154—158)校勘的主要方法: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22、(P110)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 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名词解释)
23、(P112)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24、(P117)蝴蝶装,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 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连 背裹住作封面。没有锁线,每页纸只有一面字。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 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故称蝴蝶装。(名词解 释)
⑶扬州之学:主于通贯,以汪中、焦循为代表
6、(P34)章学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的欠缺,其代表作
《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他把文献学的目的提升到“辨章学术,考
1
镜源流”的高度。 7、(P38)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地下考古资料与地上传世文献互证。
8、(P42)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 9、(P42)刘鹗的《铁云藏龟》,是我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 10、(P55)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
15、(P76)“目录”一词最早见于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 16、(见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目录”一词在现存文献中以班固《汉书》最早,
刘向是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 17、(P80)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
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 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部分,是古代目 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名词解释) 18、(P86—87)四部分类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简答) 四部分类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曹魏时,秘书郎郑默“考 核旧文,删省浮秽”,制成国家藏书目录《中经》(失传)。稍后西晋秘书监荀勖 因《中经》而著《中经新簿》,分群籍为甲乙丙丁四部,据《隋书·经籍志·序》, 其分类如下: 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 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 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 荀勖四部实际即经、子、史、集。此当为后世四部分类法的开端。又据《隋 志》,其后经“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至东晋,方才重 新搜集整理图书。大著作郎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调整荀勖四部为“五经、 史记、诸子、诗赋”。后世经史子集分部顺序“自尔因循,无所变革”。(《隋志》)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勖、李充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经、史、 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隋志》分经部 10 类,史部 13 类,子部 14 类,集部 3 类,附加道、佛 15 类,构成 55 类图书分类。从此,经史子集四
④文津阁本:从承德移藏北京图书馆
Ⅱ.南方四阁:
仅存文澜阁本,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 七部中保存最完好的是:
a.文渊阁本——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b.文津阁本——由大陆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5、(P33)“乾嘉”是清代文献考据学的鼎盛时期,分为三个流派:
⑴吴学:主于墨守,以慧栋为代表
⑵皖学:主于求是,以戴震为代表
4、(P29)四库七阁的名称、所在地及存佚情况:
⑴北方四阁: 北京皇宫—文渊阁
圆明园—文源阁
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
沈阳故宫—文溯阁
⑵南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阁:
扬州—文汇阁
镇江—文宗阁
杭州—文澜阁
◆经过战乱后
Ⅰ.北方四阁:
①文源阁本:与圆明园一起毁于英法联军
②文溯阁本:1966 年为战备需要移于甘肃省图书馆
③文渊阁本:20 世纪 40 年代被国民党带到台湾,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 4、材料分析
1、(P1)“文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这一词首见于孔子《论语·八佾》,按
郑玄的注解,“文”指“文章”,“献”为“贤”或“贤才”。
2、(P3)1983 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为“记录
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3、(P15)“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 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名词解释) 11、(P57)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 作品集。(名词解释) 12、(P60)丛书,是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 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其特点是保留各 书原名和原有体例。《四库全书》为丛书集大成的一部著作。(名词解释) 13、(P64)类书,是我国古代分式的搜集两种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 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 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 引。(名词解释) 14、(P64)政书“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2
部分类正式成为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 19、(P89)在经、史、子、集四部中,唯有子部比较庞杂,其他三部不能归属的,
全都统归子部。
20、(P106)版本之称,起于雕版印书。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云:“版印书 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21、(P109)一般认为现存最早唐刻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 年)刻印的《金 刚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