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严”与“爱”两种因素的作用,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关爱学生,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要谈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
中学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容易摇摆不定,价值观容易被影响。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需要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
这种严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规范。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需要学会遵守社会的各项规范,如守时、排队、礼貌等。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时刻提醒学生遵守这些规范,并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
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品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和未来的发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独立思考等。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质培养,如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等,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应该发现并纠正,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品质。
要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和自律能力。
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面临着更加自由和独立的学习环境。
这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纪律,如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自律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关爱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容易感受到各种情绪波动和压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要关爱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该尊重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爱是师德的核心心得体会

爱是师德的核心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爱是师德的核心。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爱,爱是一个人行为和认知、价值观的最根本起点。
爱是一种奉献精神。
教师应当以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工作。
教育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它需要教师付出很多心血和努力。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以尽职尽责的态度来教育他们。
爱是一种包容心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贵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爱是一种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发挥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爱是一种关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指导和关注,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爱是一种榜样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不断改善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我们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XXX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育人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如何去育人。
革命家、教育家XXX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运用文明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平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所留下的良好形象,如:看道操场上的塑料袋、食品袋、碎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为学生整理研究用品;天热时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是问一声冷不冷。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品德熏陶。
二)、用爱心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让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在教师面前体现出父爱和母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是聪明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家庭困难的、父母离异的、孤儿、研究差的学生更需要爱。
我是在德育处工作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班主任送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研究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因人制宜。
在他们面前处处体现出母爱和父爱。
对研究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
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捉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捉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讨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应用最得当的方法和手腕,在最有效、最易发生感化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幼儿德育关于爱√心的影响

河北省承德市第 四幼儿 园
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 ,提起德育很多人便认为
吴瑞琴
是思想品德教育 ,实则不然 。德育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所处
的教育环境极其身边人的影响 。从幼儿教育 中的环境影响 因素作为 切人点 ,浅析当下幼儿 的德育关 于爱心 的问题 。 “德”即是指人道德 品质行为 的一种表现 。 幼儿德育就是幼儿 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 ,有 目的、有计划 、系统地 对幼儿进行思想 、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的一种教育活动 。
在。德育工作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 ,贯穿于幼儿生活 的各个方 面 ,整合于语言 、社会 、健康等领域之 中,渗透在学 习、生活 、游 戏及娱乐等活动之 中,融人在幼儿一 日 生活 的各个环节里 。幼儿期
是人格形成 的关键期 ,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的重要 阶段 ,幼 儿德育对促进幼儿 的全面 、和谐发展起着主导 的决定性作用 。二 十
望女成凤几乎成 了所有父母最大 的心愿 ,在这种心态 的驱使下 ,人 们 对教育的关注视线也正在转移 ,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幼儿教
育已成为被关注的重点 ,抓好 幼儿时期 教育 已成为人们 的共识 。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 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 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 国力 的形成 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 的强弱越 来 越取决于劳动者 的素质 ,取决 于各类人才 的质量 和数量 。这对 于 培养和造就我国 2 1 世纪的一代新人 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 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 国民素质为根本宗 旨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 , 造就 “ 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 文化 、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而在 “ 素质教育中”最主要 的就是德育教育 。
德育——爱的教育

德育——爱的教育在教育的海洋中,德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品德修养,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而在德育中,爱的教育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教会学生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去理解世界,从而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首先,爱的教育需要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个充满爱心、关怀备至的教师,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教师应当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困惑,以温和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和真诚的建议,给予学生温暖和力量。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爱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教育环境。
再者,爱的教育需要渗透在各个学科中。
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等学科,都可以融入爱的教育元素。
例如,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和爱的重要性;在数学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在英语课上,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和包容心态。
最后,爱的教育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持。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爱、传递爱。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综上所述,德育中的爱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关爱与被爱中茁壮成长。
爱心塑魂——浅谈爱心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动 ,特 别 是有一 次他 因感 冒在校 外 的 门诊 挂 吊瓶 ,笔者顺 便去 看 了一下 , 了解 了一 下病情 ,语 言 虽然不 多 ,但 是从 他 的表 情 上 可 以看 到他 的 感 动 。之 后 ,他 的笑 容 多 了 , 的 这种 转变 。所 以 ,教 师 教育学 生要 德育 为先 ,做好 学生 的
的爱 。笔 者班 上 有 个 学 生 ,平 常 沉 默寡 言 ,极 少 与人 交 往 ,对 别人 善意 的帮助 往往 以冷漠 对待 ,对 班主 任 的管理 也有 一 种 抵触 情 绪 。后 来通 过 别 的 同 学 了解 到 , 他是 个 “ 留守儿童 ”,他的 父母每 年只 在过春 节 时才 回家 ,平常
育 者而 言 ,爱 胜过 一切 。这种 爱心 包括对 工 作的 热爱和 对 学 生的 热爱 。对 自己的工作有 了爱才 能产生 工作 的动 力, 才 能在 工作 中倾注 满腔 热情 ,发挥 积极 性和 创造 性 ,特 别 是 班主任 工作 ,需 要花 费大量 时 间和精 力 ,有 了爱才会 舍 得 付 出;对全 班学 生热 爱之 心是 凌驾 于对工 作 的热爱 之上
觉而 愉 快地加 以接 受 。教师 日常 生活 中一句 简单 的 问候 ,
一
【 关键词】德 育教 育 爱心 爱 的表现 爱的方式
个 不 经意 的动作 ,有 时都会 令 学生感 动 ,从而记 住老 师
德 育 是素 质 教 育 的 核心 ,是 学 校 教育 的灵 魂 ,是 学
生健 康成 长和 学校 工作 的保障 。在 不断推 进 教育教 学 改革 的今 天 ,爱心 教育 在德育 教育 中 的作用越 来越 突 出,对 教
教 育 中要正确处 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 育的关 系,重视 爱心教 发 向上 的 巨大 动力 这 时 ,教 师对 他们所 进行 的教 育 ,就 育 ,并以 学生能够接 受地方式教 育学生 ,让 学生在 师爱的滋 会经 过 学生 的感情 思考 ,而被 认为 是 出 自教师 的好 意 , 自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文化资源,对后世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学习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实现现代德育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对接,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加强高校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1(一)以“仁”为内核,礼乐结合的德育内容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仁、义、礼、孝、忠、信”六个方面。
他提出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必须以“仁”的道德准则作为指导。
因此,“仁”“礼”思想成为其道德教育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解释众多。
归纳起来,可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仁”的基本内涵,“为仁”的方法、途径以及“为仁”的成就等。
关于“仁”的基本内涵,孔子认为,“仁”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并强调亲子之爱是最真实的情感,这里面渗透着孔子力图使人类的血缘因素融汇于社会关系之中的道德构想,也是孔子以人类血缘之爱的品行修养重构社会道德秩序思想的体现。
但真情实感、血缘之爱、孝悌之德等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只是倡导“为仁”的思想前提,要想真正达到“仁”的境界,还必须学会“忠恕之道”。
“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忠恕之道本身就强调关爱、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
另外,经过“礼”与“乐”外在道德规范的塑造,人才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礼乐结合的道德教育是实现“仁”的境界的最主要途径。
(二)正人君子,培养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正”是执政者和从政者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仁”与“礼”恰如其分的表现,也是社会各个阶层生活中的道德标杆。
仁与礼的结合、统一与和谐最终要落实到“正”上。
浅谈中小学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这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对中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
1. 德育教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2. 智育教育:智育是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 体育教育:体育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 美育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5. 劳育教育:劳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作为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课堂互动: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是一句中国传统文化的谚语,意思是通过爱来培养道德,通过道德来培养心灵。
这句谚语出现在许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著作中,其中包括孔子的《论语》。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在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德育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习到道德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通过讲述传统故事、讲解道德原则和规范,举办各种以道德为主题的活动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示范道德行为,并且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会道德价值。
爱育德和以德育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期是孩子们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品德的关键时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以爱育德意味着通过爱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做出自己应有的道德行为,并且与孩子建立真诚的感情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以德育心则是以道德修养来教育孩子的心灵。
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善良的心灵。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2.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感,尽量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总之,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以爱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以爱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
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
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爱可以使好的学生充满信心,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
所以,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
“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
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
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
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在中学阶段,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严”与“爱”是中学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严与爱是德育教育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严”与“爱”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将从“严”与“爱”的角度探讨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进行讨论。
谈及“严”与“爱”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面临着身心发展的诸多挑战,需要规范与引导。
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在追求严肃的也要倾注爱心。
严的一面是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严格要求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态度。
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爱的一面则是给学生以关怀,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愿意接受学校的约束,更愿意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这就体现了“严”与“爱”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及如何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有效地结合“严”与“爱”。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的教育者应该把“严”与“爱”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严肃的规范又有积极的引导。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有效地结合“严”与“爱”。
建立起稳固的学校文化,树立正确的导向。
学校文化是对学生的一种重要引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明确应该怎样为人处世,如何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坚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严格,不偏私,不纵容,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责任。
在学生犯错时,也要坚持爱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汲取教训。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与榜样。
只有教育者本身具备严谨的作风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有效地影响到学生。
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就能感受到“严”与“爱”的结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除了“严”与“爱”之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发布时间:2021-08-13T16:52:06.30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作者:杜雪娇[导读] 当前素质教育受到的注重程度愈来愈高,所以德育也变得愈加关键,小学班主任务必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之上,认真地研究德育内容,将班级中的小学生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革新德育的方式,做到以爱施教,以情动人,切实增强小学生的品格素养。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长江小学杜雪娇 152000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受到的注重程度愈来愈高,所以德育也变得愈加关键,小学班主任务必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之上,认真地研究德育内容,将班级中的小学生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革新德育的方式,做到以爱施教,以情动人,切实增强小学生的品格素养。
基于此,下文就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简要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针对小学时期的教育来说,班主任除了要做好知识的教授以外,还应该将德育作为一项关键的内容来对待,确保小学生能够拥有比较高的道德品格素养。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小学班主任革新以往的观念,将爱心与感情融入至德育教育之中,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自身的工作之内,在这样的方式方法之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加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细心观察问题尽管小学生的年纪还没有很大,并且也一直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每天都是接受同一个教师的教导,但是即便是如此,也并不是所有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效都相同。
对此,教师需要从各种事情中,观察学生们的问题,并对他们实行更加深入了解,唯有如此,才可以在根基上对小学生实行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们可以吸取教训、明白道理、正视自我,这样才可以让班主任将爱心与情感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1]。
例如,在开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期间,班主任单纯的只是使用理论教导,可能很难让小学生做出体悟,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在行动中有所发现。
浅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作者:吴润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01期【摘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前提;同情、关心、帮助学生是德育工作核心;做学生的楷模是德育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关爱德育工作重要性【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1-006-01时下少数教师感慨:当老师难,老师难当!一见学生就心慌,一进教室就心烦,好像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谈不上半点兴趣,更不用说乐趣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没有把爱撒向全体学生,致使一些学生从中作梗。
见到那些作梗的学生怎不心烦意乱?试想拥有这样一种心态的老师还能当一个好老师吗?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认为,要当一名好老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之外,还必须爱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即德育为先。
那么如何样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尊重、信任、爱护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前提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尊重与信任是要求的前提,离开了尊重与热爱,严格要求就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正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才激起了学生的自尊感,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的追求。
我曾遇到一个叫刘飞的同学,刚进初三时七科总分为167分,每天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搞小动作,学校里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这样一个学生,怎样才能挖掘他的才能呢?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我觉得首先得激起他的自信,于是我每天上课试着让他记三至五个填空题,每到下课我就检查效果,他非常乐意,也极满意,等第二节课我故意请他回答其中的一、两个,他更高兴。
觉得自己挺有面子。
大约过了两周,我发现他上课不睡觉了而在听课,这时我又提高难度,以同样的方式让他背简答题,一节课一至二道题,他也能背下来,这时他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也有了自信,于是我又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周围上下两排同学的纪律,并督促他们学习过关,这时他更来劲了,小动作也没有了。
以德服人 以爱育生——浅谈班主任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几点看法

.
“ 理解万岁 !” 人与人之问的相互理解 , - 能用挖苦、 往 不 讽刺的话语伤学生 的心。教师对 -捎去 孩子最近在 校做 了些什 么好事——微不
课 堂教学组织的多样 化加强情 感态度的培养。 构和实践经历,使教学过程同时变成他们获取 : : 绪情感的方式 。 以通过分组 、 可 角色扮演使学生
具体来说, 要做到交往主体 的多样化 , 分组方式 ・ 信息 、 重组知识 、 流露情感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 ・ 之间的交流充分开展 。 如在学习( h ekae T eN c l ) c 的灵活化, 发挥好课 外活动的作用。 关键词 : 英语 情感态度 培养 : 组织 的多样化来加 强高 中英语情感 态度 的培 : 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 时。 进行课堂表 : , 养 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向交往 , 在交 演, 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更好地获取文 .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 ・ : 三、 要发挥好课外活动的作用 人手 , 实施英语教学 : 还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以及学生与教 : 习兴趣及爱好 , 学 以英语社团活动 、 专题讲座 、 : 师之间的交往。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 可 文艺会演、 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课外活动 , 把情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组织特别重视对 : 以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交流开始,初步形 : 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融入活动中去 , 寓教于乐 , 教材的研究分析而忽视 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 : 自 成 己与别人交流思路的框架 , 然后在小组内 :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产 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 健
我总让学生失新课程败学生永远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自己上作的失败马不停蹄地给学生找缺点让学生tj1觉得19己是个缺点很多的人以致学生看不到点希望和光明不管怎样努力右15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失败的感觉最终磨掉了学生的信心好钢最终为缺乏自信而成为烂铁明白自己失9的原后我开始调整r己的工作方法从学生的角发出发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q9i
浅谈“四品八德”德育教育

浅谈“四品八德”德育教育【摘要】四品八德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仁爱、孝顺、诚信、友善、礼貌、谦虚、勤奋、守纪八个方面。
这种道德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德育教育实践,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品八德的培养方式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进行。
在教育实践中,四品八德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品八德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四品八德、德育教育、概念、现代社会、意义、教育实践、学生影响、培养方式、结论。
1. 引言1.1 浅谈“四品八德”德育教育浅谈“四品八德”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而“四品八德”则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套道德准则,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四品八德”由四品(仁、义、礼、智)和八德(忠、孝、节、信、礼、义、廉、耻)组成,涵盖了道德、礼仪、感恩、忠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和践行“四品八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沦丧问题十分严重。
通过“四品八德”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这种教育理念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理解和实践“四品八德”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只有让学生在道德修养上做到仁、义、礼、智,同时践行忠、孝、节、信、礼、义、廉、耻,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四品八德的概念四品八德,指的是“四书”和“八条”,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的要求。
用心爱,以德育,引领幼儿向前

角色扮演法:让 孩子在游戏中扮 演不同的角色, 提高社交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探索式学习法: 鼓励孩子自主探 索,培养创新精 神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亲子共学法:家 长和孩子一起参 与游戏和学习, 增进亲子关系和 沟通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针 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
观察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了 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状况
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孩子在多 样化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引导孩子思考:引导孩子思考 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 力
鼓励孩子提问:鼓励孩子提出 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提供适当的挑战:提供适当的 挑战,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激 发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4
游戏教学法:通 过游戏让孩子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3
家庭教育的重要 性:家长是孩子 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 的价值观形成有 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孩子接受 教育的主要场所, 教师应该注重培 养孩子正确的价
值观。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孩子 的价值观形成也 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应该 关注孩子的社会 交往和媒体使用
关注孩子的社交 能力,帮助他们 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
关注孩子的道德 教育,培养他们 的品德和责任感
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 良好的品德,有助于他们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
观
德育的内容:包括诚实、 尊重、感恩、责任感等品
质的培养
德育的方法:通过故事、 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
受德育教育
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 力的关键时期。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 尝试新事物,挖掘自身潜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中学阶段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其中的“严”与“爱”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德育教育中的“严”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一种态度和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处于叛逆期以及个人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严格的要求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
教师可以设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规则和纪律,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教育者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严格要求,通过适当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德育教育中的“爱”是指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的一种态度和方法。
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各种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者给予额外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和社区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德育教育中的“严爱结合”使得教育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过于严厉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过度的关爱又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性和任性的行为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者要善于在“严”与“爱”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和要求,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帮助。
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爱结合”不仅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都要共同参与德育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德育培养。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中学生。
德育培养,爱是首育

德育培养,爱是首育作者:方会民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青少年德育教育一直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点。
怎样培养出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孩子,也一直是我们老师工作经常讨论的问题。
本人从事德育教育多年,就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对于青少年德育的培养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德育;教育;培养;爱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9-0022-01每一个孩子在家庭中需要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需要教师的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爱不是索取,不是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无私的奉献,无私地爱,是教育的灵魂!1.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有爱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成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师应该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望放飞理想。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
我已从事政教主任多年,见过各类学生无数,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对于调皮生,差生,问题生,我们不应放弃他们,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给他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做人、做事,生活、学习、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爱,让他们感到尊重感,存在感,让他们懂得存在的价值,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才会快乐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去,才会充分地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才能创造一个融洽的、温暖的、团结的集体。
在课间时候,我也经常把自己和学生们放在平等地位,与他们谈心,谈理想,谈爱好,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感到我是一个热情和蔼的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爱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准则。
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
教师只要真
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
一旦学生这种心
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
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
在老
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
激励的话语。
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
受得了了。
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地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
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
例如:我们班的副班长,他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遵规守纪。
可是在课堂上,他却很不喜欢读书,而且胆子小。
因此我总会叫他起来读课文,
培养他的胆量。
后来我在评价他的时候,告诉他如果能够认真地感悟课文,鼓足勇气战胜胆
怯的毛病,就能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
我用真诚的眼神看着他,他又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为了让他彻底改掉这个毛病,课下我还经常找他谈话,告诉他班长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在上课的时候显得太懦弱。
经过我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克服了毛病,成
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
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我想,老师之所以对那些“与众不同”的学生有深刻印象,也许是因为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经验以及付出了缕缕真情。
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
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
不好。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
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
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
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
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
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
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
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
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
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
生有效地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
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
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只要我们捧着一颗
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
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
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班有4个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称为“4大金刚”!主要是他们的行为纪律差、学习差、
思想落后等。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认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虚
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们自
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这其中有一位学生比较懒惰,不能完成作业,成绩差,忘性很大,
书写不认真等。
对于他的种种劣迹、恶习我及时帮助他指正。
但过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
况比以前还糟糕。
这时,我就与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进对策,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
没
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改变了许多,书写认真了,作业能及时完成,学习勤快了。
虽然他的进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只要教师给予他坚强的毅力和
耐心的引导,相信总会回归正道的。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正与同事谈趣正浓。
因此,学生刚刚开口说话或是说了只言片语,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来烦我!”教师
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就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这样能与学生
心心相印吗?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那么就会体
验到学生的无助。
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