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 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 练习题汇编

学习-----好资料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练习题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是:,。
姓名成绩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评卷人。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一、直接型默写。
) 。
(《木兰诗》1.不闻机杼声,三、整体默写)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 。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
)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
) 。
(《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6.,。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7.念天地之悠悠,,。
) (杜甫《望岳》8.,阴阳割昏晓。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 (杜甫《望岳》,一览众山小。
9.,。
) ( 。
王安石《登飞来峰》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陆游《游山西村》11.,柳暗花明又一村。
(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 。
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
] 其五)》(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3,。
) ( 。
王维《竹里馆》14.深林人不知,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1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何人不起故园情。
,。
) .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 16,。
) 17.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8,。
) .可怜夜半虚前席,19(。
李商隐《贾生》,。
] 杨万里。
政入万山围子里,.2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黄梅时节家家雨,21。
赵师秀《约客》( ,。
二、理解型默写,。
.《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1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含答案)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含答案)1.(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3)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5)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6)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7)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8)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凭君传语报平安关山度若飞箫鼓追随春社近闲敲棋子落灯花不畏浮云遮望眼阴阳割昏晓惟解漫天作雪飞谈笑有鸿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详解】(1)——(8)注意“凭”“箫”“敲”“畏”“昏”“惟”“儒”的写法,(9)以落花自喻提示就是后两句,注意“红”“作”的写法。
2.(2021·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下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1.善射
2.公亦以此自矜
3.释担而立
4.但微颔之
5.尔安敢轻吾射
6.康肃笑而遣之(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徐以杓酌油沥之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3.求二石兽于水中4.竟不可得5.尔辈不能究物理6.湮于沙上
7.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8.转转不已已:
9.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
(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棹数小舟 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暴涨:
今义:跟 “湿”相对
2.求石兽于水中
二、《卖油翁》
(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1.公亦以此自矜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以我酌油知之
《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求:古义: 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3.是非木杮 是非:古义: 今义:事物的正确或错误,或因说法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4.渐沉渐深耳
耳:古义:
今义:耳朵
5.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
今义:一门学科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如:如是再啮 如其言
2.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求之下流,固颠 其反激之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默写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言文默写练习(含答案)《木兰诗》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3、《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竹里馆》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春夜洛城闻笛》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逢入京使》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
3、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的是,,《晚春》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及答案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 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6. 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8.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9.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人京使》.10.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1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2. 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13. 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15. 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17. 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1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19.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1.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语下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 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4.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 6.,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9.,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11.,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箫鼓追随春社近,。
13.,化作春泥更护花。
14.深林人不知,。
15.,何人不起故园情。
16.马上相逢无纸笔,。
17.杨花榆荚无才思,。
18.,夜泊秦淮近酒家。
19.可怜夜半虚前席,。
20.政入万山围子里,21.黄梅时节家家雨,。
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
5.《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6.《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的一句是:。
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
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
,。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
,。
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
,。
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
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诗》)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木兰诗》)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1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题及答案全套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及答案全套一、提示型默写: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经常是忧郁。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4.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6.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7.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8.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1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1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15.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1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1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1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19.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2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2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2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洲西涧》)2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与文言文专项总结复习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与文言文专项总结复习练习试题====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姓名成绩得分评卷人一、语文累积与综合运用(35 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6.,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9.,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11.,峰回路转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2.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1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 )》]14.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15.,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6.立刻相遇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17.杨花榆荚无才情,。
(韩愈《晚春》 )18.,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19.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20.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 21.黄梅节气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绘宿阵营空寂荒芜的句子:。
2.《陋室铭》中描绘“陋室”环境安静精致,令人心旷神怡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朴素、隆重的句子:,。
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贪慕荣华的俗人太多,示意其憎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1==========讽而不明说,语重心长的句子:,。
6.《登幽州台歌》中描绘空间辽阔的一句是:。
7.《望岳》顶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经典著作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经典著作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经典著作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给七年级学生一份古代经典著作默写专项训练,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研究的效果。
以下是本次训练的题目和答案,供学生参考。
题目与答案1. 题目:《诗经》中有一首《静女》,请默写这首诗的全部内容。
答案:> 静女其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可侮兮!> 靓女其妒,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适可而止兮!2. 题目:《左传》中有一篇《昭公十二年》的文字描述,请默写这篇描述的主要内容。
答案:> 昭公十二年,公至自戎。
田子方封,则田子方间公曰:“是殷之子孙而以此好戎乎?”公曰:“不然。
余以不戎即蔑报。
”田子方曰:“不然。
是以戎亦有不如余者,而鬬不武者与?”>> 公曰:“然。
”>> 李鬬曰:“请案之。
”公曰:“可以。
舍罕出与入为泄,谮君后为败。
”>> 李驩将以时一私于公之间,曰:“以臣言之,可杀,不可全。
”公赦之,而杀其臣禄叔。
>> 君子曰:“舍罕之牖谁羊?”曰:“鬼方,鬼官。
”>> 公如殷,子服景伯。
3. 题目:《论语》中有一篇《述而篇》的文字描述,请默写这篇描述的主要内容。
答案:> 《述而》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老彭好作仁,窃比我好学不倦。
结语希望以上默写专项训练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熟悉古代经典著作的内容,可以提高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加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山中杂诗》(吴均)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 期末专项复习题 ——古诗文默写 含答案

专项复习(五) 古诗文默写一、直接默写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纪昀《河中石兽》)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1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1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莫言下岭更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7.请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理解默写18.《木兰诗》中描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项练习

七年级下诗文积累背诵《木兰诗》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形容北方苦寒,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10.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1、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2、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富贵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古诗文默写专项练题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XXX《竹里馆》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XXX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好友,显示出诗人新颖独特的想象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常间接抒情,别具匠心,读来饶有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XXX把旅途艰辛、回家无期、万千思念托付于“捎口信”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XXX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草木避短用长,为“晚春”添色,表达惜春之意。
2.按原文默写。
(1)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爱莲说》)(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XXX《望岳》)(3)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XXX乘月,_______________。
(XXX《游山西村》)(4)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默写。
(1)《木兰诗》中描画边塞环境卑劣,虎帐费力糊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描写XXX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述斗争剧烈,战役旷日耐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面临高官厚禄不为所动,表现了XXX不慕繁华繁华的尊贵品格。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 练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诗》)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木兰诗》)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1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姓名成绩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6.,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9.,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1.,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1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4.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15.,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7.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18.,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9.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
5.《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6.《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的一句是:。
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
三、整体默写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
,。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
,。
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
,。
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
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
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4.但当涉猎但:涉猎:5.及鲁肃过寻阳过:6.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今义:过去的事(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当:但当涉猎当涂掌事(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1.公亦以此自矜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射善: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3.释担而立释:4.但微颔之颔:5.尔安敢轻吾射轻:6.康肃笑而遣之遣:(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徐以杓酌油沥之2.但手熟尔(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汝亦知射乎射:2.尔安敢轻吾射轻:3.康肃笑而遣之遣:(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但手熟尔但:古义:今义:常用为转折连词2.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3.但微颔之颔:古义:今义:名词,下巴(六)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康肃笑而遣之4.之: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5.以: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七)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以我酌油知之。
三、《短文两篇》《陋室铭》(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5.谈笑有鸿儒鸿儒:6.往来无白丁白丁:7.可以调素琴调:8.无案牍之劳形形:(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2.苔痕上阶绿上:3.无丝竹之乱耳乱:4.无案牍之劳形劳:(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惟吾德馨馨:古义:今义:芳香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今义:丝绸和竹子3.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今义:形状4.可以调素琴调:古义:今义:调整,调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往来:往来无白丁其中往来种作2.之: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蕃:2.出淤泥而不染染:3.濯清涟而不妖濯:妖:4.亭亭净植亭亭: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6.予谓菊谓:7.宜乎众矣宜:(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不蔓不枝蔓:枝:2.香远益清远:(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亭亭净植植:古义:今义:种植、植物2.宜乎众矣宜:古义:今义:合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之: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者:可爱者甚蕃花之隐逸者也(六)翻译下列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四、《河中石兽》(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山门圮于河圮:2.阅十余岁阅:3.求二石兽于水中求:4.竟不可得竟:5.尔辈不能究物理究:6.湮于沙上湮:7.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8.转转不已已:9.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棹数小舟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一寺临河干干:古义:今义:跟“湿”相对2.求石兽于水中求:古义:今义:请求、要求、追求3.是非木杮是非:古义:今义:事物的正确或错误,或因说法引起的误会或纠纷4.渐沉渐深耳耳:古义:今义:耳朵5.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今义:一门学科(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1.如:如是再啮如其言2.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求之下流,固颠其反激之力3.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众服为确论(六)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3.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