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儿科讲义——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大纲
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肾小儿年龄越小,肾相对越大。婴儿期肾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二)生理特点
1.肾功能肾小管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2.排尿次数及尿量
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小儿肾小球肾炎的特点
小儿尿量的特点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3.尿液特点
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
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为盐类结晶而使尿液变混。
正常小儿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一般不出现,12小时尿沉渣计数(Addis计数)蛋白含量<50mg,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教学大纲
2.急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原则
(5)护理措施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高血压,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出现水肿、少尿、高血压及急性循环充血等表现;
肾小球基膜因免疫损伤而断裂,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漏出,临床上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二、临床表现
在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肾炎主要的前驱病,尤以咽扁桃体炎常见;夏季则为皮肤感染,偶见猩红热。
呼吸道感染至肾炎发病约1~2周,而皮肤感染则稍长,约2~3周。发病年龄以5~14岁为多见,<2岁者少见。男女性别之比为2:1。
急性肾炎仅有镜下血尿,重者在病期2周以内可出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一)典型表现
1.血尿呈浓茶色或烟灰水样(酸性尿),也可呈洗肉水样(中性或弱酸性尿)。
2.水肿、少尿70%病例有水肿,晨起明显,轻者仅眼睑、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水肿呈非凹陷性,水肿的同时伴尿量减少。
3.高血压于病程1~2周后随尿量增多而降至正常。
(二)严重表现
部分患儿在病初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表现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增快,有时呈奔马律,肝脏大,颈静脉怒张。
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表现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
3.急性肾衰竭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引起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三、辅助检查
1.尿常规镜检除大量红细胞外,尚可见尿蛋白+~+++。
2.血液检查
(1)血常规:常有轻度贫血。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可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免疫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滴度升高,血清总补体(CH50)和C3下降,多于起病后6~8周恢复正常。
4.血沉多数轻度增快。
四、治疗原则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注意观察严重症状并及时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限制水分及钠盐,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应用青霉素及敏感药物7~
10天清除体内感染灶。
2.对症治疗
(1)水肿:应用利尿剂,可选用呋塞米(速尿)。
(2)高血压:舒张压高于90mmHg时应给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口服。严重高血压时,可肌注利血平,如有高血压脑病时,应首选硝普钠,惊厥者同时给予地西泮止惊。
(3)严重循环充血:严格限制水、钠入量,迅速利尿。如有肺水肿可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扩张血管,适当使用快速强心剂。
(4)急性肾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处理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五、护理措施
1.休息
可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水、钠潴留,减轻水肿,减少并发症。
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
血沉正常可上学,但仍需避免体育活动;
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管理
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1~2g,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mg/kg。
有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的入量,给优质动物蛋白,每日0.5g/kg。
供给高糖饮食以满足热量的需求。
严重水肿、尿少时应限制水的摄入。
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病情观察
(1)水肿观察:注意水肿程度及部位。每日或隔日测体重一次。
(2)尿量及尿色观察:每日做好出入液量记录,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若持续少尿提示可能有肾衰竭;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则提示病情好转。
(3)严重表现的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呕吐、一过性失明、惊厥等,提示高血压脑病发生。警惕循环充血状态的发生。
4.用药观察
(1)如应用利尿剂应注意观察尿量、水肿、血压变化,观察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常见的有低血容量、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2)如用利血平时应定时监测血压,还应避免患儿突然起立,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如用硝普钠应新鲜配制,避光,控制液体速度及浓度,以防遇光后变色,影响疗效。
5.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介绍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告知休息及对症治疗,尤其是强调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彻底清除感染灶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出院后适当限制活动,定期门诊随访是彻底痊愈的保证。
第三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