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重点知识)
社会政策与法规笔记整理(社工师中级)
社会政策与法规第一章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一、政策的概念:1、狭义的理解:政策主要指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
2、广义的理解:除包含规则体系的含义外,还包含政府或政党在某一行动领域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
概念定义为:“国家、政府或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二、政策行动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政策行动,是指政府制定、实施和修改政策等行动的总和。
2、特点:政策行动是有组织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是制定和修订政策和实施政策的结合。
三、公共政策的含义: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
四、社会福利的特点:一是不以商业交换为原则,按照社会成员实际需要进行分配。
二是受益者以无偿或低偿获得服务或物质。
三是以公共资金支持,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五、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等几大类。
六、社会政策的含义: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其实质是政府在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
七、社会福利的含义:是指当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达到福利目标而实行的非市场化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公共服务方式。
广义的含义:常指所有以非市场化的公共行动方式而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财富分配和服务提供方式。
狭义的含义:用来特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专门服务的方式。
八、社会政策的内容: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策6、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7、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九、社会政策的特点:1、具有社会性的目标2、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3、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点整理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一、政策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狭义理解: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例如“按政策办事”和“严格执行政策”等。
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中通常取其狭义。
广义理解:除了包含规则体系外,还包含政府和政党在某一行动领域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
例如文献中提到的“公共政策”、“经济政策”、“环境政策”等。
所以政策的定义是: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规则体系和具体行动的总和。
2、特点:有组织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有明确的行动内容,是制定修改和实施的结合! 二、公共政策的含义特点与主要领域:1、基本含义: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基本特点:公共性:面向公众,其主体、对象、目标和过程公共性;权威性:由立法和行政机构制定;价值性:价值优先但受社会群体利益和社会舆论影响。
3、主要领域:经济、社会、环境、国防和外交等(无政治、文化领域)三、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其实质是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
2、特点: 具有社会性的目标;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是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坚持福利性原则;具有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相协调的政策体系四、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 (一)目标:1、满足民生需要(1)人的需要的特点:社会性:由社会提供、有社会方面的需求、通过社会途径满足;层次性:有生存、安全、享受、交往等由低向高的层次;发展性:人的每个年龄阶段、人的同一阶段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都是发展的;多样性:内容多样和实现方式多样。
(2)中国基本民生需要的主要内容:民生需要的特点:人民的基本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去界定民生水平、保障民生是政府的责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满足民生。
2025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要点速记整理
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第一节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第一节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法规政策(1)妇女儿童援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可以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2)学校、医院、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等需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单位要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畴。
第三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法规政策2.1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和范围订合同、指导实施第四节推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法规政策3.1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制度:改进登记方式(专业人员比例、直接登记规定)、强化监督管理、推动信息公开。
第三章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第一节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1)形式(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2)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3)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承包、采购);(4)社会工作服务;(5)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支持。
1.3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社会融入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心理疏导服务、资源链接服务、宣传倡导服务第二节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坚持适度保障;坚持社会参与。
2.3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指标:工作保障、工作管理、工作效果、工作创新第三节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3.1受灾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第四节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4.1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政策;免费教育范围(师范生);学校的责任(提取经费)。
第五节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第四章特定人群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第一节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第二节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第三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3.1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方法a.主要内容: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b.保障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司法保护。
3.2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与矫治a.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不良行为的界定、预防措施;b.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第四节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第五章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第一节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观点a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姓名权、职业、学习和社会活动自由权、日常家事代理权、抚养的权利义务、继承权。
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重点
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重点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专业职业,需要遵守一定的法规和政策。
这些法规和政策能够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保护社会工作者的权益,同时也保障了服务对象的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的法规和政策。
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
职业道德规范包括要求社会工作者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职业行为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注意事项等。
在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保障工作质量和服务对象利益的保证。
社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有关社会工作者及其实践活动的相关法规和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存在差异。
在中国,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主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技能等级与聘任制度》《社会工作实习管理办法》《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社会服务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人员联系协作的指导意见》《社会工作领域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此外,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社会工作者正常行使职业的基本条件。
社会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和职业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为其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社会工作者职业保护政策社会工作者是面临较高风险的职业群体。
因此,对于社会工作者,保护工作安全和职业健康的政策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社会工作者职业保护的政策。
一是社会工作者工伤保险政策。
社会工作者遇到意外事故或者受到工作负面影响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和保障。
二是社会工作者职业病防护政策。
工作环境、职业特点等均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有专门机构负责社会工作者职业健康保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三是社会工作者劳动保护政策。
这种政策主要是关注社会工作者的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以保障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正常权益。
综上,社会工作者的法规和政策涉及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职业保护政策等多个方面。
遵守和贯彻这些法规和政策,不仅能够保障社会工作者的权益,更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可靠的社会服务。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政策与法规考试重点(第三章OK)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政策与法规考试重点(第三章)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第一节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知识点1:社会救助总体要求(一)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原则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二)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下设的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相关行政部门统称为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三)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四)社会救助资金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五)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知识点2:社会救助类型和社会工作参与(一)社会救助的主要类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
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1.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2023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整理
第一章1.特点: ①政府满足群众基本需要提供服务旳行动②社会性(社会目旳和社会价值)③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旳政策体系④福利性⑤社会目旳与经济目旳相协调。
2.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旳之一。
3.社会问题: 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各国共同面临社会问题: ①社会不平等贫困②老龄③犯罪④歧视⑤健康与疾病⑥居住环境及其他。
4.目旳:①满足组员基本需要, 提高生活质量②处理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增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5.功能: ①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整经济运行*鼓励劳动者积极性②社会功能*再分派*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社会控制③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整群体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
6.原则: ①兼顾公平与效率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③社会保护④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7、我国社发展趋势: ①经济增长模式②公众对社会公平旳关注度③劳动力转移和都市化发展。
8、我国发展社旳基本趋势: ①深入重视②确立新旳目旳体系③优化基本原则④加强在各个领域中旳行动。
第二章社会政策旳运行1.狭义旳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是指社会服务旳详细传递方式, 重要包括: ①资金旳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旳提供方式③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旳分工合作关系。
2.政府作为社会政策主体旳特点: 权威性;严厉性;复杂性;变化性;*角色: 政策制定者;实行者;管理者教育者;资源提供者。
3.民间组织为主体特点: 非营利性;自治性;开放性;可塑性。
角色: 参与和实行者;合作伙伴;政策征询者;社会服务旳提供者。
4.社会政策实行程序重要包括: ①确定实行旳详细细节和重要环节②对社会政策详细项目旳规划③社会政策各个详细行动旳实行程序④对特定问题和复杂情境旳特殊阐明或规定。
5.服务传递机制包括:①确定基本旳服务方式②确定社会服务旳组织方式③确定资金旳分派和使用方式④建立多种规范和机制, 以提高服务质量。
6.社会政策制定过程: ①内容*优先次序;对象;服务原则;资源旳筹措方式和规划;运行机制;实现服务和对象旳衔接②重要影响原因*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旳影响;政府资源旳限制;政党理念和社会价值观旳影响;社会成本旳考虑;社会事件旳影响;社会精英旳参与作用③重要环节: 社会问题旳公共议论和影响;研究者和决策部门对社会政策旳前期研究;设计社会政策方案;社会政策旳试验;社会政策旳文本草拟和审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整理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整理版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科学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其目标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家庭和社群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并提升其自我发展和社会融入能力。
为了规范社会工作的实践,并保障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本文将对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进行整理,以便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对其有所了解和应用。
一、社会工作法规1. 社会工作法律法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是各国政府制定的针对社会工作实践的相关法律文件。
其目的是确保社会工作者的权益,规范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并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2. 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社会工作伦理规范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或协会制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旨在引导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工作态度。
它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同事、社会以及自身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则。
二、社会工作政策1. 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社会工作服务政策是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制定的关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文件。
它涉及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对象、内容、范围、质量要求、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对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培训和支持措施。
2. 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是为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政策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社会工作者经常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信息和帮助他们获取相关权益。
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意义1. 规范社会工作实践通过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给予社会工作者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使其在工作中遵循法律法规、伦理规范,提供规范广泛、质量高效的社会工作服务。
2. 保障社会工作者权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合法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公平待遇和合理权益,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
3. 保障服务对象权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也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和权益保障,使他们能够得到公正、可靠的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其自身能力和福祉水平,实现全面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2023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整理
第一章1、特点:①政府满足群众基本需要提供服务的行动②社会性(社会目的和社会价值)③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的政策体系④福利性⑤社会目的与经济目的相协调。
2、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的之一。
3、社会问题: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各国共同面临社会问题:①社会不平等贫困②老龄③犯罪④歧视⑤健康与疾病⑥居住环境及其它。
4、目的:①满足成员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②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5、功能:①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营*激励劳动者积极性②社会功能*再分派*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社会控制③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群体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
6、原则:①兼顾公平与效率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③社会保护④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7、我国社发展趋势:①经济增长模式②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③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
8、我国发展社的基本趋势:①进一步重视②确立新的目的体系③优化基本原则④加强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
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营1、狭义的社会政策运营机制是指社会服务的具体传递方式,重要涉及: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③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
2、政府作为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权威性;严厉性;复杂性;变化性;*角色:政策制定者;实行者;管理者教育者;资源提供者。
3征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4政策各个具体行动的实行程序④对特定问题和复杂情境的特殊说明或规定。
5④建立各种规范和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
6*优先顺序;对象;服务标准;资源的筹措方式和规划;运营机制;实现服务和对象的衔接②重要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影响;政府资源的限制;政党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成本的考虑;社会事件的影响;社会精英的参与作用③重要环节:社会问题的公共议论和影响;研究者和决策部门对社会政策的前期研究;设计社会政策方案;社会政策的实验;社会政策的文本草拟和审批。
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
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的重要职业。
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解读和应用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是以提升社会公正和福利为目标的行动指导原则。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旨在通过社会政策的落实来改善社会不公与不平等现象。
社会工作者应了解现行社会政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社会政策的制定通常涉及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合作。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执行者,需要及时了解和理解最新的社会政策,以便为客户提供正确的服务和支持。
只有通过恰当的社会政策应用,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
二、法律法规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涉及到个人权益和社会公正等重大问题,因此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
法律法规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行动的指引和范围,同时也为公众提供对社会工作者实践的监督和保护。
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例如,在儿童保护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相关的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准确应用,以保护儿童权益。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在工作场所进行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支持。
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工作实践的本质是为个体和社群提供服务和支持,而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则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在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与个体的需求相结合,并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帮助。
举例来说,在老年人关怀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院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并将其应用于个体服务中。
通过了解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工作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服务与支持,确保其享有应有的权益。
四、社会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尽管社会政策与法律法规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保障,但社会工作仍面临着各种挑战。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点整理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点整理一、引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旨在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为了保障社会工作的进行,各国纷纷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针对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法规和政策进行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社会工作法规1. 社会工作行业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行业管理办法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法规,对社会工作的定义、职责、权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它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从事工作时应遵循的伦理准则,也是保证社会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
其中包括对服务对象权益的尊重、保密工作的要求等。
3. 青少年保护法青少年保护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工作中需了解和遵守该法,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4. 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社会工作者在妇女工作中需遵循该法,推动妇女权益的实现。
5.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工作职责和权益保障措施。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并积极参与到学生发展教育中。
三、社会工作政策1. 社会援助政策社会援助政策旨在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者需熟悉和应用该政策,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效的援助。
2. 劳动就业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是为了促进就业和改善职工待遇而制定的政策。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了解和宣传该政策,帮助失业人员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和其他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该政策,帮助有需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4. 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是为了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而制定的政策。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和应用该政策,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 志愿服务政策志愿服务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重点知识)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重点知识)社会政策法规与政策》复备考重点社会政策起源于欧洲,是各国政府为改善社会民生而制定的政策。
英国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成为最早实施福利政策的国家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成为社会政策行动的主要经费来源。
社会政策的核心环节和步骤是社会政策的实施。
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患病而无经济能力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叫做医疗救助。
此外,我国规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人均面积不得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
农村五保供养分为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两种形式。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最低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各级政府部分组织力量,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
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孕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的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生存权指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类成员在社会中生活和存在的权利。
每年的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结婚年龄规定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男25岁,女23岁,晚育女24岁。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离婚后,若住房权归一方所有,那另一方如果要暂住的话,最长期限为2年。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双方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应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社区矫正的特点是福利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任务是行刑、矫正和安置救济。
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行为督导、教育矫正和组织公益劳动。
中级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考点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1、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
2、社会保障政策。
3、法规的种类、制定主体。
(本章重点区域)核心考点: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
本章评析:非重点章节,本章分值所占比例低,平均2分。
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1、《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
2、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及监督管理。
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核心考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建设中长期规划、政府购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本章评析:非重点章节,分值所占比例一般,平均3分。
三、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1、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规定。
2、各类社会救助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救助方式及具体落实。
3、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重点区域)。
核心考点: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法律援助与国家司法救助。
本章评析:考试重点章节,考点贯穿于整章,建议着重学习。
四、特定人群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1、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及具体规定。
2、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及具体规定。
3、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及具体规定。
4、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及具体规定。
核心考点:老年人权益的主要内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妇女权益的主要内容、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残疾人权益的主要内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
本章评析:章节分值所占比例中等,平均6分。
五、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1、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
2、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
3、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
核心考点:婚姻缔结的法律规定、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婚姻解除的条件、程序与法律后果、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继承的种类及法律关系、继承权的丧失、接受和放弃、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处理。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2016年自我整理复习重点)【第一章】P2、国家法律(全国人大常委制)↓行政法规(国务院)↓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性法规(省、市人大常委)↓地方政府规章(省、市人民政府)【第二章】P25、到2015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人才达到5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1万人,到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3万人。
P30、每年培训10000名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人员。
P30、到2020年,培养8万名社工机构管理人才,8万名专业督导人才。
P31、采取培训、调训、挂职锻炼等形式每年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500名急需紧缺社工专业人才,每年组织选派1000名社工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或提供服务。
P31、到了2020年,依托现在资源,建立500家社工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社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到2020年培养和引进3万名社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0名社工专业博士,3000名“双师型”专业教师。
P35、到2020年,在全国发展8万家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作用明显、公信力强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
P35、成立民办社工机构,除应符合《民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条件外,还要求专职工作人员中应有1/3以上取得社工证。
【第三章】P40、《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P41、我国社会救助类型有:①最低生活保障②特困人员供养③受灾人员救助④教育救助⑤住房救助⑥就业救助⑦临时救助,未列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但已有相关政策规定的救助类型有法律援助。
P41、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①捐赠②设立帮扶项目③创办服务机构④提供志愿服务P43、五保供养制度→特困人员救助制度,从农村扩展到了城市。
P44、低保:由户主或代理人以户主义务向户藉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①户藉类别相同但家庭成员户口不在一起的家庭,应将户口迁移到一起后再提出申请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分别持有非农业户口和农户口的,一般按户藉类别分别申请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③在同一市县辖区内,申请人常居地与户藉所在地不同的,申请人可凭户藉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出具的未享受低保的证明,向常居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提出申请。
社工中级政策与法规必背知识点
一、选择题1.根据我国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正确答案)B.培养大量兼职从事社会工作的志愿者C.形成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制D.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准则?A.恪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工作职责B.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C.公开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以便社会资源介入(正确答案)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3.《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规定,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对待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A.加以改造,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正确答案)C.忽略不计,专注于提供专业服务D.强制改变,以适应社会环境4.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和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制度B.注重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与评价相结合C.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主要依据学历和职称(正确答案)D.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用持有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下列哪项政策或法规明确规定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范围和职业要求?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正确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社会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保密原则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工作者可以随意透露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B.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结束后,应将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公之于众C.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信息,不得泄露(正确答案)D.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否透露服务对象的信息7.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激励和保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和保障措施B.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和保障措施(正确答案)C.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应低于其他职业D.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8.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A.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答案)B.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C.坚持注重基层,促进均衡发展D.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内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法律的基础知识与社会救助政策:包括社会救助的对象、内
容、标准、申请和受理程序、资金筹集和管理、社会救助的监管和评估等。
2.社会优抚法规与政策:涉及社会优待、优抚标准、退役士兵安
置、伤残评定和赔偿、烈士褒扬和纪念等方面。
3.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保障法规与政策:包括保障
对象的界定、权益保护的范围和方式、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等。
4.劳动保障法规与政策:涉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和
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和最低工资保障、劳动安全和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
5.医疗卫生法规与政策:包括医疗服务的提供和质量保障、医疗
卫生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方面。
6.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涉及婚姻关系的成立和效力、家庭成员
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的分配和管理等方面。
7.社区组织与管理法规与政策:包括社区的定义和功能、社区组
织的类型和职责、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等方面。
8.社区矫正:涉及犯罪人员的矫正对象和管理、矫正措施和方
式、矫正效果评估等方面。
9.社会团体和公益事业法规与政策:包括社会团体的定义和类
型、公益事业的运作和管理、志愿服务的发展和鼓励等方面。
以上是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和运用的重要依据。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重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重点
1. 社会工作法规
社会工作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工作法律法规
包括《社会工作法》、《社会保障法》、《儿童福利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2)社会工作实践指南
包括《社会工作实践指南(试行)》、《新社会阶层人士服务指南》、《城市社区社工服务行动计划》等。
(3)社会工作标准
包括《社工职业认证标准》、《土著女性社会工作员培训要求》等。
2. 社会工作政策
社会工作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保障政策
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2)儿童保护政策
包括儿童福利、儿童教育等。
(3)残疾人保障政策
包括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就业等。
(4)妇女保障政策
包括妇女权益保障、妇女创业等。
(5)扶贫政策
包括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等。
以上政策均需要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和推进,以实现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策法规与政策》复习备考重点整理人:方舒单选1:社会政策的概念起源于欧洲2: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3:英国是战后最早实施“福利政策”的国家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政策的核心环节和步骤是社会政策的实施6: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是社会政策行动的主要经费来源7:农村五保供养分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两种形式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最低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9: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患病而无经济能力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叫做医疗救助10: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人均面积不得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11:各级政府部分组织力量,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12:民政部门进入三级响应时,灾区省级部门每4小时需向民政部门报告新灾情;民政部门进入二级和一级响应时,灾区省级部门每2小时需向民政部门报告新灾情。
13: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14: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孕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的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15:生存权指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类成员在社会中生活和存在的权利。
16:每年的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7:结婚年龄: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男25;女23 晚育:女;2418: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19:离婚后,若住房权归一方所有,那另一方如果要暂住的话,最长期限为2年。
20: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21: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双方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22: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维持未成年人,应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2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
2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5:社区矫正的特点:福利性、社会性和专业性26:社区矫正的任务:行刑、矫正和安置救济27:社区矫正的内容:行为督导、教育矫正和组织公益劳动28: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一击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29:现役军人死亡,由县级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人工资;因公牺牲,40个人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
30:定期抚恤金的数量也有一定的标准,该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31:残疾等级被划分为十级。
32: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法定的居民自治组织。
33: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三年。
34:居民会议的决定,由出席的人过半数通过。
35:《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享有一系列的劳动权利。
36:《劳动法》在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作出规定的同时,也对劳动者的劳动义务作出了规定。
多选题1:所谓政策行动,是指政府制定,实施,修改政策等行动的总和。
2:政策行动的特点:(1)是有组织的活动(2)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3)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是制定与修订政策和事实政策的相结合3: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1)一般指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
(2)广义上:指人们实际需要的财富分配和服务提供方式。
(3)狭义上: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专门的服务方式。
4: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1)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经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
(2)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政府法规的政策文件。
5:社会政策是一个由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
调整,四个阶段过程构成的。
6: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的角色:倡导者,服务提供者,行政传递者7: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常用的方法:基本需求法(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比例法8: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9: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1)婚姻家庭权(2)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3)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10: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方法: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11:孤儿安置形势:(1)孤儿委托家庭养育(2)孤儿集中安置或家庭寄养(3)孤儿收养(4)流浪未成年人由流浪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或儿童福利机构安置(5)其他未成年人安置12: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如下相互权利与义务(1)相互尊重(2)相互忠诚;禁止配偶与他人同居(3)相互影响和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力13:亲子关系指(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2)抱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关系(3)弃父母与弃子女之间的关系(4)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产生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14:起诉离婚的条件:(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15: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条件(必须具备5个条件)申请廉租住房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市区内非农业常住户口超过5年;(二)申请家庭年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符合廉租住房保障规定标准;(三)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16: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农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民办公助社会性资金。
18:社区矫正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19:我国现役军人的死亡性质分为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三种。
20:残疾军人的抚恤金待遇分为三种情况:残疾军人死亡;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终身供养;配置辅助器械21: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22: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办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产生;二是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三是由每个居民小组先选举出2~3名代表,再由他们选举产生2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会议的相关事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居民会议的组成;居民会议的举行和决定;居民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居民会议的职权。
24: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种。
25:法定解除的情形有即时辞职、预告辞职、即时辞退、预告辞退、经济性裁员五种。
26:我国法定的休假有法定节假日、年休假、产假和婚丧假。
名词解释1:政策的基本含义答:概念定义为: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指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
2: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答:指社会政策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中能够发挥作用。
3:社会政策的主体答:指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
4:社会政策的对象答:指社会政策的接受者。
5:社会政策的资源答:指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府实施社会政策所需要的物质的或有形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6:社会政策的资源调动方式答: 指社会政策过程,尤其是政府实施社会政策时策划,调集和筹措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策略与方法。
7: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对象答:指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的人员。
8:收养关系答:指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拟定的一种亲子关系,这种关系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法律程序,而收养关系一旦成立,则具备了一定的效力。
9:社会政策运行机制答:一般是指社会政策各环节的组成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
其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涵盖了社会政策的所有环节,而狭义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则是指社会服务的具体传递方式,也就是指社会服务提供的方式。
10: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答:所谓城市社区建设政策即有关在城市加强社区建设的政策,包括社区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社区建设的内容和领域等的政策规定。
11: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申请调解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劝导和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化解劳动纠纷。
12: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就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裁决的活动。
13: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依法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在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简答1:社会问题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答: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和社会整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且不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接受。
因而需要采取集体社会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问题。
(含义)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性,主观性,过程性,社会性。
2:荒情调查的主要内容答:灾民和特困户的基本情况,当年或上年的灾害损失情况,灾民自救能力,春夏荒或冬令间的口粮,衣食,住房,治病等方面的困难情况,及各级政府实施救助的工作情况等。
3:妇女财产权利的主要内容答:(1)妇女合法拥有在婚姻,家庭中的共有财产。
(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3)丧偶妇女有权处理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4)在农村,妇女在划分责任田,口粮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妇女结婚,离婚后,其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应当享有保障。
4:遗嘱的形势要求答:公立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5:遗嘱的实质要求:答: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具备万物按的民事行为;遗嘱是立遗嘱人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遗嘱只能处理遗嘱人个人的财产;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保留一定的遗产份额;6: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答: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吃请送礼。
7:关于转业安置的条件:答:服现役满10年的服现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二等、三等伤残等级的服现役未满10年,国家建设需要调出部队的符合退休条件,地方需要和本人自愿转业的8:相关法规就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答: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的任期和选举时间的要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普遍性原则;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办法和程序;对妨害或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