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心理学 第3讲 内容分析
心理学与大众传媒媒体对心理的塑造与影响
心理学与大众传媒媒体对心理的塑造与影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行为和内在过程的学科,而大众传媒媒体是广泛传播信息和观点的平台。
心理学与大众传媒媒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大众传媒媒体对心理的塑造与影响,并分析其中的相关机制。
一、心理学对大众传媒媒体的塑造与影响1. 感知与欲望的操控心理学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媒体通过刺激人们的感官和情感,操控着人们的感知和欲望。
例如,广告中的明星代言和夸张的宣传手法会影响观众的购买决策,使人们追求所谓的“美好生活”。
2. 模仿与认同的形成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塑造自己的行为。
大众传媒媒体中的角色塑造和故事情节会引导观众形成认同感,并模仿其中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3. 看待社会问题的调节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和解读,会影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媒体对待犯罪、灾难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报道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反应。
二、大众传媒媒体对心理学的塑造与影响1. 心理健康观念的传播大众传媒媒体在报道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传播心理学的知识,提供心理健康的建议和指导。
媒体可以向公众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使人们关注和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偏见与刻板印象的强化大众传媒媒体在处理某些社会群体的报道中,可能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强化。
这种报道方式会影响公众对这些群体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对这些群体产生误解和歧视。
3. 心理问题的曝光与关注大众传媒媒体在报道心理问题时,可以将这些问题曝光在公众视野中,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这有助于推动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解决方案的出现。
三、心理学与大众传媒媒体相互作用的机制1. 身份认同与信息选择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身身份认同相符合的信息。
大众传媒媒体会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并传播与其身份认同相符合的信息,进而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态度。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社会思维:自我的信念、思维、态度……社会影响:基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利他……一、自我概念:我是谁1.我们:世界的中心人类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我们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常常过于关注自我,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2、决定自我的社会因素A.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当我们扮演某一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会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
B社会同一性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身份,也包括社会身份。
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暗含你不是谁的定义。
C.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影响我们对自我的判断。
生活中的大部分围绕比较来进行D.成功或失败自我概念也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成败的经验E.其他人的评价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
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F.周围的文化个人主义文化——爱自己集体主义文化——相互依赖型自我二、自我服务偏见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不同解释人们倾向于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吗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服务的偏见。
在多数主观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的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3.盲目乐观过度的乐观会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由于相信自己总会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4.虚假普遍性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低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三、自我展示1.虚伪的谦虚人们之所以表现谦虚,是为了安抚内心、战术需要及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看法。
2.自我妨碍由于害怕失败,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第二章社会信念与判断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个人性格等),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社会情境等)。
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众传媒的效应
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众传媒的效应一、前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介,其渗透力与传播效果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加重要。
从生活细节到大事要闻,都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获得信息。
由此,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特点有着日益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大众传媒的效应”。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传媒的效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与社会心理学1. 大众传媒的效应大众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传播渠道,其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在于塑造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进而引导大众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行为方式。
从学术角度来说,大众传媒的效应是指传媒在对观众影响时所发挥的全面作用、广泛性、深层次的对人的行为特性和思想倾向的改变。
2. 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建设的学科。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行为习惯、心理构成、情绪显现等方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为大众传媒的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 大众传媒和社会心理学的联系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析和解释大众传媒的效应机理,了解人类行为和特征的形成和影响原因。
同时,在大众传媒的传播过程中,人们的观念、价值和情感也会相应地影响传媒的传播效果。
三、大众传媒的效应对社会心态的影响1. 单向作用的传统媒介的弊端传统的大众传媒主要以电视、报纸、广播等单向视听媒介为主,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依靠媒介运作,用户的反馈相对较少,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单向性、有限性和不可控因素,容易导致传递偏差、传递误解等负面效应。
2. 微观细节的影响人们使用新一代的互联网媒介方式时,相对于传统媒介,不仅让传媒变得更加普适、互动和参与化,也有大量的信息可以自由获取,导致人们的口味更为广泛、更为多元。
但互联网媒介也导致了信息量大、信息未经过滤、信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
3. 社会风险的影响在某些特定的社会事件中,大众传媒的效应往往会引发一些心态矛盾和心理反应矛盾,特别是在涉及到敏感社会问题的时期,有时会带来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pdf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主要介绍了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涵盖了大众传媒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和主题:
1.心理学原理: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认知心理学、社
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2.媒介心理学:介绍了媒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媒介
认知、媒介影响、媒介伦理等。
3.传播心理学:介绍了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传播
过程、传播效果、受众心理等。
4.广告心理学:介绍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广告
创意、广告表现、广告效果等。
5.媒体心理学:介绍了媒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媒体
内容、媒体受众、媒体伦理等。
6.大众传播与心理健康:介绍了大众传播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包
括大众传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对大众传播的影响等。
7.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应用:介绍了大众传媒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
用,包括媒介策划、媒体监测、媒体研究等。
此外,该教程还包括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大众传媒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也强调了媒介伦理和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引导读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大众传媒信息。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教育的主要途径。
因此,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程将介绍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传媒心理学提高传媒内容的质量,以及如何培养传媒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1.大众传媒心理学基本概念大众传媒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传媒内容、传媒形式、传媒传播过程以及受众的心理特征等方面。
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传媒内容:指的是大众传媒所传达的信息、观点和价值观。
传媒内容可以分为新闻、娱乐、广告等类型。
传媒形式:指的是大众传媒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手段,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
受众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心理影响:指的是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的作用,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和观点,影响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观念。
例如,新闻报道可以改变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广告可以塑造人们的消费观念。
情感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和价值观。
例如,电影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电视剧可以塑造人们的情感态度。
行为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行为模式和规范,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
例如,综艺节目可以引导人们的娱乐方式,教育节目可以培养人们的学习习惯。
3.提高传媒内容质量的策略为了提高传媒内容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传媒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注重传媒内容的真实性:确保传媒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假信息和误导性报道。
增加传媒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丰富多样的传媒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第10章 大众传播心理 《公关心理学》PPT课件
10.2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心理策略
10.2.2 大众传播的心理策略
2)信息传播的“单面法”与“两面法”
➢ 单面法是只讲正面观点的宣传方法。两面法是既宣传正面观点,同时也介 绍反面观点的宣传方法。实验表明,当受传者原来就与传播的观点一致时, 宜用单面法。因为正面宣传会使受传者视传播者为“自己人”,传播者的 观点是对他们的肯定、认可和赞赏,使他们原有观点得到强化和巩固。当 受传者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时亦适用此法,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传者知 识相对少一些,一般很少了解相反的观点。这样就易于受到单面法所宣传 的观点的影响。如果对他们列举相反的观点,就会使他们迷惑不解。两面 法则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当受传者原来观点就与传播观点不一致时,两 种观点同时介绍会使受传者感到客观公正。二是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传 者适宜用此法。
10.2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心理策略
10.2.2 大众传播的心理策略
4)传播结论的明示与暗示
➢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是否需要有明确的结果? 若需要,是让传播者提出好,还是让受传者自己得出结论好?实验 发现,有明确结论的传播比没有明确结论的传播说服力更强。因为 没有结论或结论不清会使人不知所云,难以收到应有的信息。让传 播者提出结论好,还是让受传者得出结论好,则应考虑以下因素:
10.3 五大传播媒体的心理特征 10.3.1 报纸媒体引发的心理特征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体之一,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传播 的受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1) 选择性
(2) 权威性
(3) 备忘性
10.3 五大传播媒体的心理特征
10.3.2 杂志媒体引发的心理特征
与报纸不同,杂志的保存期长、内容集中,并且有显著的专业性和 选择性,读者的类型和层次也相对集中与稳定,因而能根据特定对 象的兴趣、爱好和心态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又由于杂志可借助精 美的印刷来突出、渲染产品的形象,所以能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不过,杂志的读者群比较狭窄,对公众的影响面也较少,再 加之出版周期较长,因而难以满足公众快速、便捷地了解商品信息 的要求。杂志引发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要点
1、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应A. 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a. 黯淡效应dimming effect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地方,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在新闻采访中,可以适当借助暗淡效应来减少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
B.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包装效应(packing effect)标签效应(label effect)b. 标签效应lebel effect又叫越轨者效应,指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所造成的种种后果或影响。
标签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
媒体工作者要善于对自己“贴标签”,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从而建立自信心。
C. 蔡加尼克效应、菜肴名称效应、出其不意效应、词频效应、从众效应、错误信息效应。
C(1). 菜肴名称效应cooked food name effect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新闻和栏目内容类比为菜肴,则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就是菜肴名称。
读者首先对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予以关注,然后才去阅读相关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新闻标题尤为重要。
C(2). 词频效应word frequency effect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
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线性媒体来说,有声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尽量采用高频词,以方便受众的识别和理解。
D. 登门槛效应、第三人效应、定势效应、对比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d. 登门槛效应foot-the-step-door effect向他人由小到大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现象。
原因在于人们一旦接受一个小要求,就参与了某类事并觉得自己对这类事情负有责任,这就消除了以后从事类似活动的对抗心理。
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需要采用这种技巧。
F. 反暗示效应、犯错误效应、反馈效应,反向思维效应,飞去来器效应、绯闻效应,冯·雷斯托夫效应、风俗效应、否定效应,附着信息效应。
传播心理学第三讲
❖ 二.传播者的任务 ❖ 1. 收集信息
❖ 传播者对信息的收集,主要是出于传播者生理、心理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出于传播目的的 要求和受传者的社会需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收集工作。多数时候,传 播者都是在有意识、有准备的情况下从事信息收集工作,但有时传播者也会在没有思想准 备的情况下突然或无意识中接触到有用信息。对于职业传播者来说,应该具备对有用信息 的敏感性,具有在无意之中保持有意反应的能力,于是能很快从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 变无意识的信息接触为有意识的信息收集。否则就难以抓住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第5页,本讲稿共59页
❖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指的是处于某种社会地位,因而具有某种社会职能的人。 ❖ 角色是角色理论从戏剧舞台表演中借用来的一个概念。
❖ 角色理论认为,任何个人在社会中都不可能是作为“纯粹”的个人而存在,他必 然要和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也如同出现 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而个体在社会中产 生的种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同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分 不开的,换句话说,个人的一切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都是由他在社会上承担的社 会角色所规定的。社会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对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会有一种公认的期 望,并以这种期望来要求承担这一角色的人。
❖ 普通传播者
❖ 是指那些不专门负责进行传播的人,他们不以传播作为谋生的手段。因此,其传播活动非常自 由、灵活。在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时候他们想传播时就可以传播,传播的内容也完全由他们 个人决定,通常多为大众日常生活内容,或群体所关心的问题。普通传播者多为人际传播的传 播者,其角色极不固定,随时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角色之间转换。
传播心理学第三讲
大众传媒心理学第
虽然大众传媒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它也受到社会的 制约。例如,政府可以对媒体进行管理和监管,媒体也 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03
大众传媒的心理过程与效 应
大众传媒的认知过程
01
02
03
感觉与知觉
大众传媒通过图像、声音 、文字等手段传递信息, 影响受众的感觉和知觉。
学习和记忆
在面临信息过载问题时,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对策来缓解问题。例如,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等方式培 养自己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RSS订阅、信息聚合工具等,帮助自己更 好地管理信息。
大众传媒的认知偏差问题
总结词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大众传媒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认知和判断。
详细描述
05
大众传媒的心理问题与对 策
大众传媒的信息过载问题
总结词
信息过载是指人们在大众传媒中面临的信息量过大、难以消 化吸收的问题。
详细描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 ,人们很容易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这种问题可能导致人们 的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处理重要信息;同时,也会增 加人们的认知负荷,导致信息消化不良。
社会问题研究
促进社会公正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大众传媒心理学可以提供深入 的社会问题研究,如探究媒体 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社会 议题的设置和传播规律等,为 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媒体信息的选择、加 工和呈现方式,大众传媒心理 学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媒 体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
大众传媒心理学
2023-11-06
目 录
• 引言 • 大众传媒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大众传媒的心理过程与效应 • 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与评估 • 大众传媒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 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大众传媒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
大众传播心理学笔记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术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1)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A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第一,大众传播心理学把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反映咋它们是否把内向传播归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第二,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心理学在研究人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研究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前者更注重宏观角度研究人类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在传者与受者之间传递的是信息流,属于社会层面的活动;而后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活动中人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递的是心里流,术语心理层面活动。
B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第一,四种传播形式处于大系统的内部,并在社会大系统中各占据着自己的位置;第二,人际传播系统位于各种传播系统的中心位置,属于个体范畴;第三,各种传播系统既有依从“内向传播”向“大众传播”系统的顺序在传播的范围、规模、呈现由小到大的趋势的一面,又有相互交叉的一面。
(实践表明: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其中内向传播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其的中介功能和基础性作用) 2)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具体讲就是研究因大众传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者潜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特点和规律及传受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3)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4)“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A引入传受者概念的理由: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理解;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第三,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大众传播心理学》.(DOC)
大众传播心理学一、论述(35)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的人本主义是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是一种心理学新思潮,它以“以人为本”为宗旨,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看到了人的心理和人的本质具有的一致性。
我们的社会没有止步于生产时代,而是向大消费时代逐渐发展进步,在大消费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需求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以往所没有的巨大关注度,媒体作为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不仅对这种变化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强化、放大作用。
在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里,人作为被传播的对象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这种以人为本渐渐成为媒体的一种社会责任。
但是,由于传媒业的剧烈竞争,一些媒体难逃欲望陷阱,在报道中貌似“人本主义”,实则挂羊头卖狗肉,过度强调被报道人物的某一方面,忽略了人的基本需要。
违背了“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背离了新闻传播的本意和精神。
“伪人本主义”不仅欺骗和伤害受众,还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更有甚者,威胁社会安稳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建议如下:1、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没有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新闻就没有存在性可言。
以煽动受众情绪,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夸大、歪曲、捏造新闻事实的报道不但会误导受众,还使媒体自己失去公信力,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2012年11月17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今日早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女兵学习十八大的照片,后经查实改版整版的是苹果手机广告,是摆拍的虚拟新闻。
“如此摆拍”会登在头版头条由此可见媒体对新闻图片真实性要求懵然无知,误导和伤害受众的同时也伤害了媒体的形象。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是防止“伪人本主义”的基础。
2、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大众心理
9
(一)时尚的演变
时髦:一种零散的、短暂的时尚,在短时间流 行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或行为模式。 时尚:相对持久且较为成型的生活或行为模式, 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嬉皮士风格、都市 青年的雅皮士风格、白领阶层的生活方式、新 新人类的生活方式。
时狂:是时尚参与者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如 荷兰“郁金香热”、中国“君子兰热”
1、往还性:强调人际之间的往还。 2、情感性: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3、增量性 4、延迟性 5、区别性:自己人与外人 6、施予者的“不思回报”与受施者的“知 恩必报”相结合
42
谢
谢!
43
4、社会危机
奥尔波特:
流言强度=事情的重要性×情况的模糊程度
15
地震传言 =f(心理不安 ·异常现象 ·认知线索)
16
(二)流言的传播特点
削平(一般化)
磨尖(强调化)
同化
17
(三)如何制止流言
——社会:社会安定、信息渠道畅通
——个人:提高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 “流言止于智者”
一旦流言蔓延,要及时制止,选择权威
脸面的价值赢取功能
脸面的社会参与功能
脸面的角色规范功能
脸面的群体凝聚功能
38
(四)脸面行为模式
对象 行为性质 抬高
维持 丢损
自己
抬高自己脸面 维持自己脸面 丢损自己脸面
他人
抬高他人脸面 维持他人脸面 损伤他人脸面
39
抬高自己脸面
维持自己脸面 丢损自己脸面
——自我吹嘘、自我炫耀、自我展示
36一脸面的心理差异区别项目面子反映内容与道德隐私相关与能力地位日常行为相关显现性处于里层外部可见性小处于表层外部可见性大行为取向重在守护维评价程度程度重程度轻影响时效具有延时性具有情境性37二脸面的心理结构环境行为面子脸面子行为环境38三脸面的心理功能脸面的心理保护功能脸面的价值赢取功能脸面的社会参与功能脸面的角色规范功能脸面的群体凝聚功能39四脸面行为模式对象行为性质自己他人抬高抬高自己脸面抬高他人脸面维持维持自己脸面维持他人脸面丢损自己脸面损伤他人脸面40抬高自己脸面自我吹嘘自我炫耀自我展示维持自己脸面礼节行为攀比行为忍耐随大流丢损自己脸面意外丢损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大众传媒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大众传媒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大众传媒”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大众传媒一译“大众媒介”。
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媒介物。
可分为两类:(1)印刷类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书籍、图画、广告牌等,特点是不受时空限制,可发送到世界各地,流传给后人;(2)电子类大众传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加先进,与印刷类传媒相比,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形象生动,多通道(视、听)以及不受文化水平限制等优点。
其职能在于影响公众态度,引导公众的行为取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布朗将其功能概括为四项:(1)监督环境,即提供“新闻”;(2)以“宣传”形式对新闻进行评论,即“发表社论”;(3)传递社会遗产,即“进行教育”;(4)娱乐。
其特征:(1)从技术方面看,具有一定的结构、体例和形式;(2)从它与接收者的关系而言,多数公众,包括各主要社会群体及社会各层人士,均易接受或取得这类产品,而且价格低廉到各社会成员均可接受。
它的作用对象是相当数量的、异质的、不知名的公众。
不少心理学研究者探讨了大众传媒中出现的暴力与侵犯行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一般有两种观点:(1)认为儿童和青少年耳闻目睹大众传媒中的侵犯行为,会学会侵犯,并以更多的这种行为作出反应;(2)认为替代性参与大众传媒中的侵犯行为,实际上起了宣泄作用,即电视上出现的暴力为观众的侵犯性冲动提供了无害的宣泄通道,可避免社会不希望的行动。
班杜拉等人1963年进行了“塑料人玩具”实验,让儿童观看成人侵犯塑料人的电影。
结果表明,儿童可以通过简单观察学会侵犯行为。
其他研究还表明:观察具有大量暴力镜头的电视片的男孩,与对照组相比,更有侵犯性;观看具有侵犯行为电影的大学生,抑制由挫折引起的侵犯行为的能力降低。
大量有力的证据表明,大众传媒中的侵犯行为助长了儿童和青少年的侵犯性,对他们具有消极的影响。
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去了很大的一部分时间和空间。
新闻、电视节目、广告和影视作品等各种媒体形式,都在不断地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和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
一、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从媒体所传递的信息来看,媒体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各种事实和信息传递给我们,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媒体的报道内容会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方式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些灾难事件或社会不安定的报道时,我们的情绪往往会被影响到,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其次,媒体所传递的价值观、观念和文化等对于我们的认知、态度和信念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多数人会通过媒体来了解社会和文化,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感。
二、媒体对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也对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媒体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正面方面来看,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而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此外,媒体还可以通过宣传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来引导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态,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负面方面来看,媒体也常常引发负面社会心理问题。
例如,一些暴力、血腥的影视作品或游戏等往往会对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
此外,过多的时政和社会热点报道等也可能会给人带来过度紧张和忧虑的情绪,甚至引发恐慌等不良心理反应。
三、媒体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除了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之外,媒体也对个人心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看到外界对一个朦胧的、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做出的评论和各种反应,有些人可能会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心生迷惑和困惑,发生心理上的压力和不适应。
此外,在当前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下,广告等宣传,使本应追求健康和自然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迷惑,使人们逐渐远离真正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面 位置
性别
年龄 段
自杀 原因
自杀 方式
自杀 结果
报 道 方 式
2
消息 来源
001 002 003
2000.01.05 2000.01.15 2000.01.25
1 2 1
2
1
2
1 、2
1
1
2
3
2
3
1 、2 、 3 3 …… ……
2
1
4
……
……
……
……
……
……
……
… …
(五)分析数据
(六)报告研究成果
(3)通讯ຫໍສະໝຸດ (4)调查性报道(5)社论
消息来源编码:
1.政府
2.学校
3.个人
4.微博
5.转载自其他媒体
6.未提及
7.其他
自杀结果: 1、自杀成功 2、自杀未遂
版面位置: 1、A版 2、B版 3 、 C版 4 、 D版 5、其他
编码表
文章 编号
出版日期
是否 有自 杀报 道
四、量化与统计 经过分类后的信息资料,需要用数量来 反映其基本趋势与内在结构。这时,常 用的数量概念有绝对数、百分比、平均 值等3种。 内容分析的量化主要涉及名目、等距和 等比三种测量尺度。
举例:《都市快报》2000-2010年 关于学生自杀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问题 主题:通过对2000--2010年杭州《都市快报》关 于学生自杀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探索学生自 杀的原因和趋势,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系,如通过研究我国报纸的征婚广告来看人们的婚
姻观念变迁等。
二、推断传播者的特征和态度
1、通过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来描述与传播有关的 变量特征,比如通过研究广告在报纸中的地位和比
例来体现广告对报纸的影响。
2、了解媒介对某些群体(如少数民族、外国人、
儿童、女性等)和某些议题(如艾滋病、农民工)
的态度,以此评价媒体在社会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地
位和立场。
三、跟受众调查结合在一起,估计特定媒介
内容的传播效果。
四、内容分析法还可以用于查证历史文献的
作者 ,具体操作过程就是统计待查证文献 里某些字和词出现的频率,然后跟已知作 者文献里相同字和词出现频率进行对比, 如果二者差不多,就可基本确定该作者就 是待查证文献的作者。
第5 节
内容分析的步骤
2012美国大选:得数据者得美国
/z/dxjzdmg/
小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选题,完成内容分 析的设计,并制作PPT,下周展示并点评分 析。 小组人员不能超过5人,作业署名按贡献排 名。 10月12日抽取若干组PPT展示汇报,教师点 评。
第3节 内容分析的特点
一、内容分析是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完全是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研 究者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研究,研究人员 的主观态度和偏好,不太容易影响分析研 究的结论(结果),就是不同的研究者用 同样的研究方法研究同样的内容,研究的 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二、内容分析是数量化的分析 所谓数量化的分析是对分析的内容(信 息)进行准确的数量描述,排除了许多 的主观判断,使研究结果有可靠的信度 (准确性)。由于提供了许多描述性数 字,使人们看到的是用数字描述的分析 对象,而不是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有 助于自己去向受众或社会解释和分析检 验对象。
第1节
奈斯比特的内容分析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一书一出版,就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人们被书中提出的独到见解所吸引,而冷 静的研究者却被书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所 吸引。当然,作者奈斯比特也因此声名大 震。 本书的结论得自对十二年期间的二百多万 篇报道城镇事件的文章分析。
一、确定研究目的、范围和假设 研究开始,首先要明确目的,选择什么样的信息 材料,避免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漫无目的。 在确定了研究目的之后,就应该设计研究主题, 设计研究步骤。有了研究步骤,提出假设,进一 步的工作是确定研究范围,就是内容分析的资料 界限。
二、抽取样本 内容分析多实行多阶抽样方法。首先是 对研究的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抽样。 抽样后,就要设计内容分析分类统计表。
第2节 贝雷尔森和梅里尔的研究
贝雷尔森:“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 进行客观地、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 法”。 内容分析有3个方法论原则,即客观、系统、 定量。 在范围上不仅分析传播内容的信息,还要 分析整个传播过程。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新闻系教授梅里尔曾用内容分 析法研究《时代》周刊对杜鲁门、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3位总统的态度。首先分析了《时代》周刊 对3位总统“说了什么”。结果发现该刊明显支持 艾森豪威尔(褒92次,贬1次),对肯尼迪略有好 感(褒31次,贬14次)。接着梅里尔又分析了《时 代》在捧和骂总统时所采用的手法(即“如何 说”),其中有如“对事实有意取舍”,“把报 道对象与一些声名不佳者相联系”等。
三、分类 分类就是建立媒体内容分类的类目系统 (category system),这个类目系统的构成 是根据研究的内容和主题不断变化的。 首先要定出分类方法或标准。按照分类标准去 处理经过抽样而得到的信息资料,需要3名以 上经过短期训练的评分员,分别对同一资料进 行分类,然后计算一致同意的部分,并对有分 歧的部分进行分类。有分歧意见的材料不列入 统计结果。
三、内容分析是系统的分析 内容分析采取科学的抽样方法,按特定的 程序抽取,每个单位都有接受分析的机会; 分析的内容是按明确的课题设计,一致的 规则来确定;分析过程是用系统的、相同 的方法处理;资料的统计是按预先设计的 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的。
四、内容分析是比较经济的分析方法 由于内容分析是以现有文献资料为检验对象, 工作量相对较小,且大部分工作在室内进行, 减少了经费开支。在中国,公费订阅的媒介 数量很多,研究者可以花很少的钱或不花钱 使用。这无论对于商业研究还是学术研究, 都是比较有利的,是可以普遍开展的研究方 法。
第五讲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指对具体的大众 传播媒介的信息所作的分析,是对传播内容客观的、 有系统的和定量的研究。传播内容不只是指大众传 播媒介中的报纸、电视、书籍、杂志,凡是有记录、 可以保存、具有传播价值的传播内容都在此列。 内容分析不仅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 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分析传播内容 所产生的影响力。因此,内容分析是指对整个传播 过程的分析,实际上是效果分析,是呈现大众传播 媒介问题的有效方法。
[美]约翰· 奈斯比特 著 梅艳 译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4年版 英文版1982年出版
主要内容
1、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时代转变 2、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的转变; 平衡增长 3、从一国经济到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4、从短期向长期的变化; 可持续发展 5、从集中到分散; 中央地方,企业责权利 6、从向组织机构求助到自助;依靠自己,保健,教育 7、从代议民主制到参与民主制;国家,企业管理 8、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 网络的出现 9、从美国北方到南方; 投资方向 10、从非此即彼到多种多样的选择。多重选择
第4 节
内容分析的应用
一、描述某一段时间内媒介内容 和媒介再现手段
1、描述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的特征、趋势,比如研究广
告对女性的再现方式,研究电影镜头的使用。
2、比较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差异,如比较中美媒体对于 台湾问题的报道等。 3、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体现真实世界里的社会 观念和行为,即比较媒介现实和“社会真实”的关
自杀原因: 1、情感原因 2、学业原因 3、家庭原因 4、自身心理原因 5、其他
性别: 1、男 2、女
年龄段: 1、学前教育阶段 2、小学阶段 3、中学阶段 4、大学阶段 5、研究生阶段 6、其他
报道方式:
(1)消息
(6)评论
(7)其他
(2)特写
(二)抽样
研究总体:2000年至2010年《都市快报》所有的 学生自杀新闻
时间跨度: 2000年至2010年 抽样:
(三)确定分析单位
自杀方式、自杀原因、性别、年龄段、报道方式、消息
来源、自杀结果
(四)编码
自杀方式: 1、高空坠落:如跳楼、跳悬崖等 2、窒息:上吊、溺水等 3、利器:割腕、自刎等 4、药物:毒药、药物搭配等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