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今年暑假我进行了两天的教师培训学习。培训期间,我们听取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两位新秀教师的观摩课,还接触了一种新的教研形式——辩课。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育教学,争取更大的有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一、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它只能使学生获得虚假的知识。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能有机地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成为“我的知识”。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小学生学习数学前总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即使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是离散的、不连续的,或如通常所说的是一个一个有限的知识点,而这些正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同时,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则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情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即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努力创设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
数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儿童在教学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现在就能独立完成所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水平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是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在集体的协作中,或者通过摹仿,经过一番努力,就能完成任务。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那么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就可能太远或太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都属于教学资源的浪费,因而教学效率也必定不高。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表明,他们恰恰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把握好“适度”两字。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形式、方法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儿童对生活的划分是以自己的和他人的为界限的。凡是符合他个性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便更具有积极主动性,投身之中以至于会达到忘我的境地。而不断更新的情境模式,就会促使他们采用新的方法去适应和控制环境,他们的主体性才会被发挥出来,潜能才会被挖掘出来。在为学生创设或组织实践活动时,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这项活动的目的性,而且要考虑这项活动是否符合儿童的个性,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只有符合儿童个性需要的活动,才可能使儿童具备主动积极的精神、愉悦轻松的心情。人的思维是伴着情感起伏而进行的,情感可以激励思维,也可以形成思维的障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
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游戏、竞赛、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