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空间组织.doc

合集下载

第三节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演示文稿

第三节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演示文稿
第五十页,共52页。
▪ ②各种物品所需货区面积不同。需要 首先计算某物品的搬运次数与所需贷 区数量之比,取该比值最大者靠近出 入口,依次往下排列。如本例中,各 种物品的该比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为(括号中为比值数):3(260)、 5(210)、 2(180)、7(150)、 1(100)、 4(80)、6(60)、8 (50)。
▪ 3.辅助生产部门
▪ 它是实现辅助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提 供辅助产品与劳务的部门。大型机械制 造企业一般包括有:
▪ ⑴ 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木模车 间、金属模车间、机修车间、电修车 间和建筑修理车间等。
▪ ⑵ 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压缩空气 站、煤气站、氧气站、锅炉房、变电 所等。
第十二页,共52页。
▪ 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
第五页,共52页。
▪ 对于制造业企业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五项 原则:
▪ 有好的劳动力的条件; ▪ 靠近目标市场; ▪ 有好的生活条件; ▪ 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 靠近公司的其它工厂或设施。 ▪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制造企业的选址都
应考虑在“工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 区”。至于这两区选址时就要综合考虑上 述这些因素。
第三十五页,共52页。
▪ 缺点:
▪ ①生产周期长。(产品大量存放) ▪ ②运输路线长。
▪ ③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往来频繁,使计划 管理、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管 理工作变得ຫໍສະໝຸດ 杂。第三十六页,共52页。
㈡ 对象专业化形式
▪ 对象专业化又称对象原则
▪ 它是指按照产品(部件、零件)的不同来 设置生产单位。(一个车间,一个产 品)
▪ 应用物料运量图法布置工厂平面图 的步骤是:
第二十二页,共52页。
▪ ⑴ 根据工厂布置的初步方案和生产工 艺的顺序,绘制初步物流图,表明物 料在单位之间的流动方向;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提升企业竞争力
01
03
02
04
01
02
03
04
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物流数据,识别物流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优化提供依据。
流程再造
对物流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消除冗余和低效环节。
引入技术
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仓库、智能物流系统等,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合作与协同
加强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空间组织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1
02
03
04
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使生产要素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确保空间组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
空间组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功能性原则
安全与环保原则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CONTENTS
生产运作过程概述空间组织概念及原则生产布局类型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优化生产运作过程的物流优化生产运作过程的案例分析
生产运作过程概述
01
根据生产类型和特点,生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流水线生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等类型。
根据生产方式,生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自动化生产、手工作坊和定制化生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和人力成本,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合理的空间组织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差错和缺陷,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空间组织,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02
04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在生产过程中,空间组织是指将生产要素(如设备、机器、原材料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有效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厂房布局:指工厂内不同生产区域的合理布置和安排。

合理的厂房布局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升生产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2. 生产线布局:是指将加工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依次排列在一条或多条生产线上的方式。

合理的生产线布局能使生产流程紧凑高效,提高生产效率。

3. 货物存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产成品和原材料提供合适的储存空间。

货物储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物流运输,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及性。

4. 物料搬运: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从一个区域或工序搬移到另一个区域或工序的过程。

物料搬运需要合理的路线规划和设备配备,以提高搬运效率和减少损耗。

5. 工作站布局:指按照工序安排工作站的位置和布局。

合理的工作站布局可以减少工人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工作环境和人机工程。

以上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的高效性、经济性和优质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组成由于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的不同,不同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形式不完全相同。

但是,不论哪一种生产过程形式,按照生产过程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阶段: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如产品的设计、工艺准备、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劳动组织调整、设备布置和人员培训等。

2、基本生产过程把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而变成企业基本产品的过程。

如服装生产中的裁剪、缝制等。

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按照工艺加工的性质,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生产阶段(即局部生产过程),如服装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裁剪、缝制、整烫阶段。

每个生产阶段又可按劳动分工和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工种和工序。

工序是组成生产阶段的基本生产单位,指在一个工作地上,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

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流水线)分工上的单元,通常操作人员个人接受生产的范围可以作为最小的工序单元。

每一工序又由若干操作组成,每项操作又由若干动作组成。

3、辅助生产过程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需的各种辅助产品的生产过程及辅助性生产活动。

如设备维修。

4、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如服装企业中的面、辅材料和生产设备、器具等的保管、供应等工作。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四个部分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技术准备是前提,基本生产过程是主体,辅助生产与生产服务过程是围绕着基本生产进行的。

并且每个企业都包括上述生产过程的四个部分,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总的趋势是企业生产过程越来越简单化,而工厂之间生产协作和经济联系日益增加。

例如我国现今的服装行业中,有许多以设计工作为主的时装公司,其批量产品的加工则由以接收批量生产任务为主的制衣厂完成。

二、生产过程组织的原则生产过程组织是要将各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精选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概述

精选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概述
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象 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1)特点:三“不同”一“同” 。 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 发动机车间。
毛坯车间
箱体车间 标准件车间 轴承连杆 齿轮车间 轴类车间
热处理
装配车间
2、对象专业化原则 形式: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 发动机等
以同类零件为对象 轴承、齿轮等 (2)优点
复杂生产过程示意图
二、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的目标和要求
1、目标:从空间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最短的路线
(2)最大的灵活性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要求:
(1)符合加工过程的要求
(2)靠近布置原则 密切联系的、同类性质的;尽可能紧凑。
(3)发展原则(适应生产变化的需要)
(四)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1.使物料运输路线尽可能短,减少交叉运输和往返运输, 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费用。
2.有密切生产联系的车间应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 港口等条件。 4.合理划分厂区。把同类性质的车间和建筑物布置在一个 区域内。 5.总平面布置应尽可能紧凑 6.工厂长远规划考虑将来有扩建、改建
1)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连续性, 缩短周期,减少在制品;
2)专业化水平高,生产率高; 3)便于管理。 (3)缺点: 1)适应性差; 2)不便于工艺管理和工时利用。
2、对象专业化原则 (4)适用于: 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大量大批生产。
3、混合原则
四、专业化原则的应用
对象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条件:
6
2
共用人员
7
3

第二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第二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操作特点
聚焦工艺
2、产品对象专业化布局
以产品为对象来划分和设置生产单位,把全部和大部 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对产品进行加工。
产品1
A
B
D
产品1
产品专业化 产品2
D
E
C
产品2
产品3
E
F
A
产品3
专业化程度高,效率高
品种变换适应性差
运费低,流动资金占用量低 不能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
减少车间联系,简化管理 不利于工艺、设备管理
对比
工艺专业化
பைடு நூலகம்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专业化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A
B
C
D
E
F
产品3
产品2 产品1
A
B
D
D
E
C
E
F
A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综合运用
将工艺专业化原那么与产品专业化综合运用而进行的布局。
形式1:在产品导向的生产单位里,按工艺导向的形式 组建下一级形式的生产单位。
形式2:在工艺导向的生产单位里,按产品导向的形式 组建下一级形式的生产单位。
优点: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 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
缺点:生产周期长。
2、平行移动方式
概念: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完工后
立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接着加工。特点:零件在各工 序之间是逐件运送,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
工序1
工序2
工序3
工序4
20
40
60
80 85 100
22 28
58
98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移动规那 么

生产管理培训---高清版

生产管理培训---高清版

二、物资储备定额
1、概念: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需的、经济合理的物 资储备数量的标准。
2、作用: 1 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 2 是企业监督库存动态,使库存经常保
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必要工具; 3 是核算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 4 是确定仓储面积和设施数量的依据。
2、按组织生产特点分
1 订货型生产(MTO)。 企业根据用户提出的订货要求进行生产,
即没有订单就不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成品 库存。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交货期。 2 备货型生产(MTS)。
是指企业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 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 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生产管理的重点 是抓供、产、销之间的衔接。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工艺、生产组织、 计划与控制工作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划 分生产类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行分类指导。
1、按生产专业化程度分
1 大量生产型。其特点是经常不断地 重复生产同样的产品。
2 成批生产型。其特点是经常成批地 轮番地生产几种产品。
3 单件生产型。其特点是产品品种 多, 产品生产数量少,生产重复性低。
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过程是主导 部分,其余各部分都是围绕着基本生产过程 进行的。
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 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包括空间上的连续性时 间上的连续性。
2 平行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叉作平 行交叉行业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3 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合 产品制造的比例关系。
3、物资储备定额的种类
(1).经常储备定额 是指企业在前后两批物资运达的
间隔期中,为满足日常生产领用所 必需的、最经济合理的储备数量。 又称周转储备。

第三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2)-生产过程组织

第三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2)-生产过程组织

n=4mt1=来自分钟T平 ti (n 1)t L t2=4分钟
i 1
t3=10分钟
t4=6分钟
tL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TP
当后道工序时间小于前道工序加工时1图0 间62-04 3,平0 4行0 移50动6方0时式间(分钟)
后道202工0/5/2序1 将出现工人或设备的等待工时
32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不同层次生产运作系统空间组织个性的一面
➢ 内容不同。 ➢ 影响要素不同。 ➢ 所面临和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同。
2020/5/21
16
(二)工厂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
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原则 ➢专业化原则 ➢适应性原则
布置空间场所的原则
➢有利生产 ➢方便运输 ➢节约用地 ➢美化环境
2020/5/21
17
特点——既要求每道工序连续进行加工,又 要求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地加工。
其具体做法:
➢当ti<ti+1时,零件按平行移动方式移动; ➢当ti≥ti+1时,以i工序最后一个零件的完工时
间为基准,往前推移(n-1)×ti+1作为零件在 i+1工序的开始加工时间。
2020/5/21
33
T平顺=nt1-(n-1)t2+nt2
2020/5/21
24
工艺专业化原则的缺点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 路线长;
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 只能使用通用机床、通用工艺装备,
生产效率低; 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
2020/5/21
25
(二)对象专业化原则和 对象专业化车间
即按产品(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 特点:三不同一同,即不同设备、不同工种、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有效的空间组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合理规划。

第一部分:生产工序的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合理的工序布局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流程更加顺畅,减少物料和工人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序布局模式:1. 直线式布局:把所有生产工序按照顺序排列成一条直线。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线,并且能够减少物料的运输时间和距离。

2. U型布局:把生产线布置成一个U形,工人在U形中心工作,物料可以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多的生产线,可以减少物料的交叉运输。

3. 流水线布局:把生产线分成若干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任务,物料从一个工作站顺序传递到下一个工作站。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部分:工作区域的划分除了生产工序的布局外,工作区域的划分也是生产过程的关键。

一个合理的工作区域划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区域划分原则:1. 物理分隔:将不同类型的工作分隔在不同的区域,避免不同的工作干扰彼此。

例如,将机械设备和办公区域分开,避免噪音对员工工作的干扰。

2. 安全区域标识:在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区域标识,指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区域和危险区域,以避免事故发生。

3. 储存区域规划:合理地规划储存区域,将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分类存放,便于物料的管理和调配。

第三部分:员工工作空间的设计员工工作空间的设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员工工作空间设计原则:1. 舒适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空间,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噪音水平。

合理的工位设计和符合人体工学原则的工作台和椅子可以减轻员工的身体负担。

2. 私密性:为员工提供相对私密的工作空间,减少干扰和噪音。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冲刺班讲义04-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参考Word)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冲刺班讲义04-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参考Word)

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概述一、生产组织1.概念: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统称。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2.必要性:(1)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

(2)优化的生产组织要遵循工业生产连续性、均衡性、比例性原则,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并有利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过程(一)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每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1)劳动过程: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设备和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毛坯和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全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2)自然过程: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

如铸件自然失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1.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

2.构成内部之间的关系(1)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3)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4)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都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

三、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与要求(一)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1.生产过程组织定义:是指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2.生产过程组织的目标:是使作业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又能按客户的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生产过程组织通常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要求(1)连续性原则(2)比例性原则(3)节奏性原则(4)准时性原则(5)柔性原则四、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按连续程度可划分为:连续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

1.连续型生产:是指连续的产品生产,其工艺流程往往表现为用化学的而不是物理的或机械的方法,如化肥、药品等的生产。

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和管理

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和管理
m
T顺 =(n t1+ t2+ ...+ tn)=n ti
i=1
T顺 ——一批零件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n ——零件批量; ti ——零件在第i道工序上的单件工时; m ——零件加工的工序数目。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3)
例:已知 n =4,t1 =10分钟,t2 =5分钟,t3 =20分钟, t4 =5分钟,求T顺 。
利于加强专业管理和 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个别设备出现故障或 进行维修,对整个产品 的生产制造影响小。
优点 缺点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 多,运输路线长;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 待时间增多,延长了生产周期; 增加在制品数量和资金占用; 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 繁,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在 制品管理以及产品的成套性工 作比较复杂。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1)
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转移 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工序 单件加工
时间/min
号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
10
2
5
3
20
4
5
T顺=160
企业管理概论
顺序移动(2)
不考虑各工序之间的运输、检验和等待加工等所停歇 的时间时,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
企业管理概论
平行顺序移动(2)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加工周期:
m
m
m-1
T平顺 =n ti ( X+Y+Z )=n ti (n-1) tiS
i=1
i=1

生产及运营管理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及运营管理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服务过程 为保证生产活动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如:供应工
作、运输工作、技术检验工作等。
附属生产过程 是指生产附属产品的过程。 附属产品是指企业有时生产一些不代表企业专业方向而满足
市场需要的产品。
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
基本生产过程
Fundamental Production Process
为零件加工工序 为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 准备 过程
基本 生产 过程
辅助 生产 过程
生产 服务 过程
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
运输过程
由工艺工序构成 由检验工序构成 由操作构成 由动作构成 由动素构成
由运输工序构成
程 序


操 作 分

方 法 研 究
动 作 分 析
怡和资讯维修服务流程图
地进行的,常常由于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上的原因,需要停下
来等候下一步加工、检验、运输。
思考题
劳动对象向产品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人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包括( )。 A.自然过程 B.等候过程 C.工艺过程 D.生产过程
2.1 生产过程 2.1.1生产过程的概念和组成
2.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准备、服务过程的总和。
第2章 生产过程组织
2.1 生产过程 2.2 生产类型 2.3 生产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 2.4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工业
企业怎样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地组织产品生产,将生产活
动中各项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生产过程能以尽可能
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要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

使生产活动能高效地顺利进行。
1.工艺专业化形式
工艺专业化又称为工艺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 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完成各种 产品的同一工艺阶段的生产,即加工对象是多样的,但工艺方 法是同类的,每一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的部分工艺阶 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务,产品的制造完成需要各单位的协同 努力。
1.流水生产线的特点
(1)专业性; (2)连续性; (3)节奏性; (4)比例性; (5)封闭性。
2.流水线的形式和种类
为了充分发挥流水线的优越性,人们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流水线。 (1)按照流水线的连续程度,可分为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2)按流水线上生产对象的数目,可分为单一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 (3)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可分为对象固定流水线和对象移动流水线。 (4)按流水线节拍的方法,可分为强制节拍流水线和自由节拍流水线。 (5)按流水线的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自动化流水线。 (6)按产品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普通运输设备的流水线和有专用运输设备的流水线。
2.对象专业化形式
对象专业化又称为对象原则,就是按照产品(或零 件、部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即根据生产的 产品来确定车间的专业分工,每个车间完成其所 负担的加工对象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封 闭的。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1.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
3.流水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个企业要建流水生产线,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建流水线一 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市场需求大,产品品种稳定且量大,以保证流水线的正常负荷; (2)产品的结构、加工工艺、性能等应比较先进; (3)产品的加工过程能够细分,能分解成单个的工序,以便组织生产; (4)企业自身条件,如资金、生产面积、技术力量能达到要求; (5)产品的检验工作能够在流水线上进行或通过工艺设备保证。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基本要求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那些基本要求。

你想啊,这生产就好比一场大戏,空间组织那就是搭台子,台子搭得不好,这戏可就没法好好唱啦!首先呢,得有个合理的布局。

不能这儿一堆机器,那儿一堆材料,那不乱成一锅粥啦!就像你家里要是东西乱放,找个啥都得翻半天,多耽误事儿呀!生产场地也一样,要让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都能顺畅地运转,就像一条流水线,一环扣一环,不能有卡顿。

再有啊,得考虑到流程的连续性。

生产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事儿,得从头到尾顺顺当当的。

就好比做衣服,裁剪完了就得马上缝,缝完了就得去熨烫,不能中间断了档,不然这效率不就低了嘛。

还有呢,就是要保证运输的便利性。

原材料要能方便地运进来,成品要能快速地运出去。

你想想,要是运输通道七拐八弯的,或者到处堵塞,那得多闹心啊。

这就好比路上全是红灯,走走停停,啥时候才能到目的地呀。

而且呀,空间得足够宽敞。

不能让人在里面都转不开身,机器设备也得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拳脚呀。

这就跟人住房子一样,太小了会觉得憋屈,干啥都不方便。

另外,安全因素也绝对不能忽视。

不能这边机器轰鸣,那边人都没地方站,容易出危险呀。

得给工人留出安全的操作空间,设置好防护措施,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不能说现在够用就行了,万一以后要扩大生产呢?那时候再去重新规划可就麻烦了。

就像你买房子,得想着以后家里人口会不会增加,得留有余地呀。

总之呢,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可不是件小事,这关系到生产的效率、质量、安全等等好多方面呢。

咱得像对待一件宝贝一样,精心地去规划、去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让生产顺顺利利地进行,才能让企业蒸蒸日上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基本要求,它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呢!。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

6.1 神经网络发展历史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经过4个阶段。 1 启蒙期(1890-1969年)
1890年,W.James发表专著《心理学》,讨论了脑的结构和功能。 1943年,心理学家W.S.McCulloch和数学家W.Pitts提出了描述脑神经细 胞动作的数学模型,即M-P模型(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
对象专业化形式有两种主要形式:以成品或部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和 以同类零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其优点是:加工路线短;为采用先进的生 产过程组织形式(流水线、自动化)创造条件;大大减少车间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在制品管理。它的缺点是:对产品变动的应变能力差;设备利用率低; 工人之间的技术交流比较困难,因此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
❖ 企业生产单位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工艺专业化形式 和对象专业化形式。
(一)工艺专业化形式
工艺专业化形式是按照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 来建立生产单位。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设备;适应产品 品种的要求,适应分工的要求;便于工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 利于加强专业管理和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个别设备出现故障或 进行维修,对整个产品的生产制造影响小。它的缺点是:加工 路线长;经过许多车间,增加交接等待时间;车间之间的相互 联系比较复杂,使计划管理和在制品管现工作更加复杂。
4 新连接机制时期(1986-现在)
神经网络从理论走向应用领域,出现了神经网络芯片和神经计算机。
神经网络主要应用领域有: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语音、指纹、故障 检测和图象压缩等)、控制与优化、预测与管理(市场预测、风险分析) 、通信等。
6 .2 神经网络原理
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极其复杂,由一千多亿 个神经元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结构构成,其中大脑皮层约140亿个神经元, 小脑皮层约1000亿个神经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知识点2:生产过程空间组织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不仅要有一定的场地、厂房、设备等,而且还要把这些物质生产条件按一定的原则加以组合,使它们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厂址选择1. 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1)产品销售条件;(2)提供服务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供应条件;(5)资源供应条件;(6)基础设施条件;(7)地价和税收条件;(8)环境保护法规;(9)扩展条件;(10)地理条件等。

2. 选择厂址的一般程序厂址选择是一项影响深远、事关全局的决策,正式的选址决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址准备;厂址搜寻;现场调查;方案评价;厂址决策。

3. 选择厂址的方法选择厂址的方法主要有加权评分法;重心法;线性规划法等。

本讲座重点介绍加权分等评分法。

其工作过程为:确定所有影响选址的因素;确定影响因素的权数;拟定可选择的厂址;计算得分;汇总得分;选择方案。

例如:企业工厂厂址选择有A、B、C、D四个方案,经过相互比较得出每个方案在各个影响因素下相应的排序,按着加权评分法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总得分。

评价结果:厂址B为理想厂址。

二、工厂总平面布置(一)工厂的平面布置及其影响因素所谓工厂布置,就是由原材料的接受到成品的制造完成和发运的全过程中,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

工厂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平面布置又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平面布置,或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具体化。

图1 机械加工工厂的平面布局图1.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任务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就是根据已选定的厂址和厂区,把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作适当的装配,组成一个符合于生产和工作需要的有机整体。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决定了企业各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室及其他单位在平面图上的相互位置和面积大小,同时还决定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场内外的运输方式,以及场内运输系统。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劳务可概括为:因地制宜,方便生产,保证安全,减少运输,节约投资。

2. 工厂总平面设计所需资料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的设计时需要一下资料:(1)基础资料。

包括厂区的地形、地貌、面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址、水文地质、社会经济等资料,以及建厂协议文件;(2)工厂的生产单位组成及专业化形式;(3)生产系统图。

该图简明地表示工厂的各组成部分的生产联系,以及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的流向.3.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在工厂的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有:(1)工厂的生产类型、生产规模、产品品种构成、厂内外运输量和对运输的要求;(2)厂区的地形、地貌、地址、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及运输条件;(3)与工业区及城市规划的配合要求,动力供应、供水、排水等条件;(4)施工条件、施工程序以及企业的发展远景;(5)防火、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6)改建企业或扩建企业的原有厂区及原有的总平面布置。

4.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1)工厂的生产厂房、设施和其它建筑物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使物料运输路线尽可能短,减少交叉运输和往返运输,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费用。

(2)有密切生产联系的车间应靠近布置。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服务部门应布置在其主要服务车间附近,以保证最短的运输距离和联系工作方便。

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可以平行配置和垂直配置,但应符合生产过程的流向,并且相互衔接。

(3)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港口等条件。

生产过程的流向和运输系统的配置应满足货运路线的要求,保证物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方便。

(4)合理划分厂区。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卫生条件以及动力需要和物料周转量,分别把同类性质的车间和建筑物布置在一个区域内。

(5)总平面布置应尽可能紧凑,减少工厂占地面积,提高企业的建筑系数,节约投资和生产费用。

(6)工厂长远规划考虑将来有扩建、改建任务时,总平面布置中应有预留地,并尽可能缩小第一期建场用地范围和缩短生产路线长度,以减少场地开拓费用和生产费用。

(7)工厂总平面布置应当和周围的环境协调,考虑企业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是工厂布置的整齐、美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时,一般先拟定几种不同的布置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比较,详细地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先和缺点,尽可能吸取各种优点,摒弃缺点,最后采用评价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根据总体最优的原则,选择一个较合理的方案。

(二)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方法常用的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方法有:物料流向图法、物料运量图法、作业相关图法和综合法。

本讲座主要介绍作业(活动)相关图法。

图2 工作人员相关图图3 办公室人员及设备关系图图4 办公室人员及设备关系程度图图3中,蓝色线条的表示关系需要接近次数,双线为往返互为接近,一条为一方有接近关系;而红线为不需接近关系。

三、车间的平面布置产品的生产是在车间内进行的,所以在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基础上正确设计车间的平面布置,即正确规定各基本工段、辅助工段和生产服务部门的相互位置,以及工作地,机床设备1、总裁2、工程顾问3、工程师区4、秘书5、办公室入口6、中心文件柜7、设备间8、影印设备OUAIIUOUAIIIOU OOIIEEOAAEAIXUUXOOAUEE字母AEIOUX接近程度绝对需要临近临近特别重要临近重要一般接近临近不重要不能临近9、储存室之间的相互位置,也是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1. 基本生产部门是直接从事企业基本产品的生产,实现基本生产过程的生产单位。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有下列车间(分厂):(1)准备车间。

包括铸造车间、有色金属铸造车间、锻工车间、水压机车间、备料车间等等。

(2)加工车间。

包括机械加工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等。

(3)装备车间。

包括部件(总成)装配车间、成品装备车间、油漆车间和包装车间。

2. 辅助生产部门是实现辅助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辅助产品与工业性劳务的生产单位。

大型企业有下列车间(站、所)(1)辅助车间。

如工具车间、木模车间、金属模具车间、机修车间、电修车间、建筑修理车间等。

(2)动力部门。

如热电站、压缩空气站、煤气站、氧气站、锅炉房、变电所等。

3. 生产服务部门这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单位。

大型企业包括:(1)运输部门。

如汽车库、机车库、装卸队等。

(2)仓库。

如材料库、半成品库、工具库、设备库、成品库等。

(3)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

如中央试验室、技术检查站、中央计量室等。

4. 生产技术准备部门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本设计、非标准设计等技术文件,并负责新产品试制的工作部门。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是建立企业管理机构、确定各部门分工与协作关系、人员定编、以及组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依据。

应当指出,并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企业的生产单位组成模式。

不同的企业,甚至同类企业,由于生产任务和生产条件的差异,它们的生产单位组成也不相同。

(二)生产单位专业化的原则和形式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是指将生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确定的场址上进行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生产单位。

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关系,决定着工艺过程的流向以及原材料、在制品在企业内的运输路线和运输量。

生产单位的空间组织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

1. 工艺专业化原则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生产过程各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建立的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车间里,集中了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企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

就是按照不同的工艺特征分别建立工艺专业化和协作关系,决定着工艺过程的流量及原材料、在制品在场内的运输路线和运输量,它是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一个重要问题。

工艺原则的特点:优点:对品种的变换有较好的适应性;便于设备管理利用,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作时间;便于进行工艺管理,有利于同类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援,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缺点:大批半成品由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交叉运输和返回运输很多,使加工路线延长,运输工具、运输人工以及运费增加;在制品停放时间增加,产品生产周期延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增大;车间之间生产联系复杂化,从而使车间之间的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的工作复杂化。

按工艺专业化建立的专业化车间,A、B产品要出车间在不同车间完成相应的加工过程,其加工零件的运动如图:图5 工艺专业化车间零件移动路线2. 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活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例如,在对象专业化车间中,集中了不同种类、型号的加床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加工对象进行全部或大部分不同的工艺加工。

车轮车间。

标准件车间。

底盘车间、发动机车间等,均属对象专业化车间。

对象原则(对象专业化形式)以产品为对象来设置的生产单位,在此车间内集中了生产该种产品的各种设备,并按其加工顺序进行布置,实行封闭生产。

在对象专业化车间的条件下,A、B产品不出车间,其零件运动的示意图如图:图6 对象专业化车间零件移动路线对象专业化车间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和工装,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加工路线,节约运输、保管等辅助劳动量,减少仓库和生产面积的占用;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上占用量;减少了车间之间的生产联系,从而简化了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对象专业化车间是一种优点较多、经济效果较好的生产组织形式,而缺点是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差。

当市场需求变化快、企业产品方向不稳定、品种多而产量小时,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车间,往往会导致设备、生产面积和工人不能充分利用,生产经济效益降低。

对象原则的特点:优点:运输路线短,生产周期短。

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车间之间的协作比较简单。

缺点: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性差。

设备专用性强,需用量多,投资费用大。

因此,按对象原则组织生产单位的主要条件是:企业应有稳定的专业方向;适量的产品品种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比较稳定;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高等。

适合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3.混合原则混合原则(模块式生产)它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企业或车间内部某些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形式的基础上,局部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

如锻造厂主体是按着工艺专业化方式来设置车间,但在箱体造型工段过程却是对象专业化方式,再如床身造型工段等。

二是企业或车间内部某些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形式的基础上,局部采用工艺专业化形式。

如锅炉厂的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等。

特点:优点:由于零件组在一个生产模块中用同样的机器和类似工具进行生产,批量变更所引起的调整费用减少了,降低了在制品数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