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5张PPT)

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Ode to the West Wind V 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 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d hearth 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 mankind!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d earth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1.集中表现自我 2.采取反传统的形式,很 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本课知识结构
19世纪 浪漫主义
特点:
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生活应该是这样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生活本来就这样
现代主义的创作格言:
生活不知该怎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共35张PPT)

《悲惨世界》
2、主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节选
注释:西风象征着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革命精神。
• 2019/3/10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 文学
时代背景
革命或改革后确立的资本 主义制度没有出现启蒙学 者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 感到失望,同时憧憬未来
特点
强调人的感情 反封建,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 ,憧憬未来
现实主义 文学
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真实描写现实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揭露、批判社 会黑暗。 矛盾更加尖锐
• 2019/3/10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 2019/3/10
展厅三
现代主义文学馆
(20世纪以来) 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指与“传统文学”迥然 不同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并 一直延续到当代,包括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和黑 色幽默等流派。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 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 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 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 2019/3/10
二、现实主义文学 1、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扫描
国籍 作家 司汤达 代表作 《红与黑》 《人间喜剧》
法国
巴尔扎克
莫泊桑 托尔斯泰
俄国 普希金
• 2019/3/10
《项链》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大卫· 科波菲尔》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籍
法国
英国 俄国
丹麦 挪威 美国
由91部小说组成,展现19世纪上
现实主义半文期学法大国的扫全描部社会生活,堪称资
作家
本主代义表的“作社会百科书”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司汤达
《红与黑》
莫泊桑 狄更斯
《项链》 《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
果戈里 列夫•托尔斯泰
安徒生
《叶甫盖尼·奥涅金》 《死魂灵》
西方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 (一)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二)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2)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 2、特点 (1)集中表现自我 (2)采取反传统形式 3、成就:《等待戈多》
(一)浪漫主义文学 思考与讨论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为什 么会产生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1、历史背景: (1)欧洲发生多次革命和战争 (2)资本主义制度并不美好
2、特点: (1)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2)创作风格:手法夸张,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主要代表:
诗歌赏析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雪莱《西风颂》:浪漫主义代表作
浪漫主义
19世纪的
本课小结:
19世纪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51张PPT)

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文学
o 20世纪早期,出现了英国萧伯纳的《 》、
法国
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大量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秀作品。
枝杈一:现代主义文学
美 法
现代主义文学
1、时间、 2、背景 3、特点 4、代表作
(三)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19世纪晚期—20世
纪) 背景 ①。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价值和伦理产生怀疑。 ②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克 特 《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多 》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爱:咱们走吧。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弗:咱们不能。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
爱:为什么不能?
弗:咱们在等待戈多。
背景
(政治)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思想)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失望
特点 内容:反封建 感情 手法:想象 夸张 风格:情节跌宕 成就
活动一:探究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请依据材料概况浪漫主义文学兴盛的背景
材料一:19世纪初期的欧洲 1820—1823西班牙革命(反对专制统治)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复辟波旁王朝)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②(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发生深刻变 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2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 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 又博大精深的巨著。通过这 个故事托尔斯泰揭示了俄国 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 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 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 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 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 ,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
真正的社会大爆炸”。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2、代表作
国别 美国 爱尔兰Fra bibliotek作者 海明威 贝克特
作品 《老人与海》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贝克特的作品大多写人 生在凄凉、荒诞的世界里是 多么短暂和无意义,他的代 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写两 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 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 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 他,剧中都未作交代。贝克 《等待戈多》剧照 特象其他荒诞派作家一样,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荒诞、残酷、不可思议的。
2、代表作
作家
作品
高尔基
《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 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苦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
国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毕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历程。
年少的保尔曾做过店员,任人欺侮;偷过德国人的手
枪,因救朱赫来而坐牢;辗转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多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忆旧知:
1.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源头 分别是什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_文学的繁荣(共38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_文学的繁荣(共38张PPT)
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 犹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过拿 破仑战争。 1819年~1824年先後断续在 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学法律 和哲学并从事创作。1830年-法国七月革 命後迁居巴黎。1843年-跟马克思相识, 海涅的创作达到顶峰,同时作品也更多了 批判现实主义。1845年始,瘫痪症开始恶 化。1848年5月海涅最後一次出门,去了 卢浮宫博物馆。断臂维纳斯像勾起了他的 伤感:“我在她的脚前呆了很久,我 哭得这样伤心,一块石头也会对我同情。 女神也怜悯地俯视着我,可是她又是这样 绝望,好像她想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我 没有臂膀,不能帮助你吗?”自从这一天 後,海涅在床上过了8年“床褥墓穴”的 生活,但他仍然不断创作,1851年完成了 <罗曼采罗>。1856年2月17日,在巴黎逝 世
一、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英国:
雪莱
拜伦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唐璜》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起)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 社会矛盾尖锐。
20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流派:
1、现实主义文学
2、现代主义文学 3、苏联文学 4、亚、非、拉美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局势混乱。
②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一、浪漫主义文学
2、特点:
①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 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人教版必修3)(共36张PPT)

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人教版必修3)(共36张PPT)
9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 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在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从1829年到1848年不到20 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共同组成《人间喜剧》, 包括2400多个人物。
•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以现实主义笔触,通过一系列资产阶 级典型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罪恶历史。他常常每日伏 案工作10小时以上,并经常工作18小时。当他文思如泉涌,或为了 赶稿子时,甚至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写作。他“工作! 总是工作!灯火通明的夜晚紧接着灯火通明的夜晚,思考的白天紧 接着思考的白天!”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 故事情节: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 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 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 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 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 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 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 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 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 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 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 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 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 身边。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请思考: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
•雪莱的这首抒情诗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
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
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
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
2019必年4然月26性日 ,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品
作者
国家
法国
作品
主要内容
雨 果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 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 《巴黎圣 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 母院》 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 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 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 《解放了 的英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 的普罗米 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 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 修斯》 想社会主义思想。 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 《德国, 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 一个冬天 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 的童话》 想的热望和追求。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理解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 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 要特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苏联文学的 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14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合作探究一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2.典型作品有哪些? 3.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材料,分析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时 代背景:
材料一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 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 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 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材料二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 不足的真实‛ 。 (1)启蒙思想理性王国的破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 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2)知识分子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_文学的繁荣(共38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_文学的繁荣(共38张PPT)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欧美文学主要流派:
1、14至16世纪:人文主义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古典主义文学 3、18世纪:启蒙文学 4、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5、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 6、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西风颂》、《致云雀》等 举世闻名。诗剧《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 漫主义的典型作品。
海涅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 犹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过拿 破仑战争。 1819年~1824年先後断续在 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学法律 和哲学并从事创作。1830年-法国七月革 命後迁居巴黎。1843年-跟马克思相识, 海涅的创作达到顶峰,同时作品也更多了 批判现实主义。1845年始,瘫痪症开始恶 化。1848年5月海涅最後一次出门,去了 卢浮宫博物馆。断臂维纳斯像勾起了他的 伤感:“我在她的脚前呆了很久,我 哭得这样伤心,一块石头也会对我同情。 女神也怜悯地俯视着我,可是她又是这样 绝望,好像她想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我 没有臂膀,不能帮助你吗?”自从这一天 後,海涅在床上过了8年“床褥墓穴”的 生活,但他仍然不断创作,1851年完成了 <罗曼采罗>。1856年2月17日,在巴黎逝 世
现代主 题材: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20世纪五 义荒诞 形式: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 六十年代
派 有明显理由;故事的背景 起
不明确,很难理解其中的
因果关系。
贝克特
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
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
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2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2张PPT)

雪莱的《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 浪漫主义的抒情诗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冷战的
影响。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 ①集中表现自我 ②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 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人物与作品
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爱尔兰 贝克特《等待戈多》
海明威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 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 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 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 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 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 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 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 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 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4-16世纪:人文主义文学(如莎士比亚)
印度:泰戈尔 中国:鲁迅《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尼日利亚:索卡因
1、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
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
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 PPT课件(43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 PPT课件(43张)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剧中反复出现下面 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 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 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你认为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
“人生的唯一内容就是沮丧。"
长诗集中地体现了海涅艺术风格的特点:夸张 的讽刺、离奇的譬喻、民间的传说、个人的幻想 和风趣的对话都交织在一起。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 的反映,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 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而后者即是以客观真 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加索俘虏》《强盗兄弟》《
茨冈》等。20年代后期他转
向了现实主义,创作了诗体
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历
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和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
普希金
说集》等现实主义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 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 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 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 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 作品。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 了最高峰。正是通过它,许多人 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 社会现实。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 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
海涅
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 浪漫主义的“幻想之 王”,开创德国新诗派 的“第一只夜莺”。海 涅的创作也经历了由浪 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 渡。恩格斯称赞他是 “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 人”。

人教版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6张PPT)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背景:
①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政治黑暗腐败; 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③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 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成就:
国别 法国 英国 英国 德意志
作者 雨果 拜伦 雪莱 海涅
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内容上:反映现实,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 的本能感情; ②创作风格:手法夸张、想像丰富、情节跌宕。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 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列夫· 托尔斯泰
1、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 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特点: 并尽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 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 社会的罪恶。 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 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我们常说智者仁者是痛苦的。他正 是这样的人。 结合以上作品的内容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 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
金子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
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
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1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共31张PPT)
通过讴歌大自然,体现出人们对发展中的工业文明的担忧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代替真实的不足。” ——席勒
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到20世纪早期)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 人之展现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 交易’。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 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都促使人们 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转而用比较客观的眼光 来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
他们一方面对腐朽、丑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悲观失望,另一方面又
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格格不入,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深陷迷途,他们的
内心充满难以名状的迷惘、困惑。现代派文学正是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情绪的
曲折反映。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政治: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成功。 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思想: 冲击价值观念;引起精神危机。
爱斯特拉冈:咱们干嘛不上吊呢? 弗拉基米尔: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 爱:不错。
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
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典型例题3】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
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 PPT课件(27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 PPT课件(27张)

时代背景:此时,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已达半年多,清 王朝在向各帝国主义屈膝求和,正如这个封建小朝廷在 所谓《自责诏》中所云:“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搜刮以尽。造成社会凋敞, 农村破产,老弱转乎沟壑,妇孺流离失所,全国人民处 于深重的苦难中。
写作特点:诗句通俗晓畅,通过一次简陋的不成敬意的
自主学习检测
雪莱 《西风颂》 《玩偶之家》
流派\地区 时间
代表人物及作品
浪漫主义 欧美
现实主义 欧美
现代主义 欧美 苏联文学
18世纪末- 雨果《巴黎圣母院》
19世纪30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年代
雪莱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9世纪30 年代以后 至20世纪 早期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安 娜·卡列妮娜》、易卜生《玩偶之家》、安徒生、马 克·吐温揭露和批判社会弊端、 萧伯纳《苹果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选自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欧也妮·葛朗台》
问题2:与《西风颂》相比,这部作品有何不同特征?属 于何种文学流派?
以描写现实为主,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 批判社会罪恶
现实主义文学
《等待戈多》
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要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按照自然的 一般进程产生的,只不过它的好处推 迟到来”。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材料四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 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 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 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 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 巴尔扎克 全书”。马克思、恩格斯称 是“超群的小赞说他家”、“现实主义大 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德国作家席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一、浪漫主义文学
(一)定义 (二)特点 (三)背景
1.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 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工业革命过程中 社会贫富加剧。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俄国大作家,著有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 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 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 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 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件(共47张PPT)

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 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阅们读的材相料互,关归系纳”现实②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作品赏析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 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 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 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 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 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 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 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故事简介:
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 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他有家财百万,却住在破旧
——雪莱《西风颂》节选
注释:西风象征着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革命精神。
故事简介:
雨果
长年流浪街头的波斯 米亚姑娘爱斯梅拉达,能歌 善舞,天真貌美而心地淳厚。
巴黎圣母院很有名望的 副教主本来一向专心于“圣 职”,忽然有一天欣赏到爱 斯梅拉达的歌舞,就千方百 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对她进 行了种种威胁甚至陷害,还 为此不惜玩弄卑鄙手段。
现实黑暗,注重刻画细节及典型人物
4、背景:(19世纪30到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下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5、影响: 为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材料四 1830—1875年之间,上层资产阶级阶级的人 数由总人口的7%增加到9%,其财富则从58%增加到 90%。“大众阶级”从总人口的62%增加到68%,而 其所占财富却由1.4%下降到0.23%。
房子真里实,地在揭女露儿生资日本时主也义舍 不得社多会点的一问枝题蜡烛,,批客判人来 了用现乌实鸦的汤黑招暗待。!
为了钱,他不惜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 破坏女儿的爱情,剥夺她的继承权。在弥留 之际,还要女儿将金币放在眼前,供他观赏, 叮嘱她管理好钱财,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二、现实主义文学
3、流派特征: 真实、深刻地剖析社会矛盾,批判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揭露、批判社
矛盾更加尖锐
会黑暗。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展厅三 现代主义文学馆
(20世纪以来)
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指与“传统文学”迥然 不同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并 一直延续到当代,包括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和黑 色幽默等流派。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 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 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 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三、现代主义文学
1、主要流派及作品扫描
作者 贝克多 海明威
代表作 《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
莫言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生死疲劳》 《檀香刑》 《蛙》
《老人与海》 故事描写的老人圣地亚哥是个倒霉的人,84天没捕到鱼, 而别的渔夫都把他看做失败者。但这似乎预示着一场战斗 的开始,果然,就在第85天,他真的发现了一条1500磅 大马哈鱼,明知对方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 对大鱼说:“我跟你奉陪到底!”,最后终获胜利。在老 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鱼之后,考验却并没有结束。鱼因为又 大又长,他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回航时,大鱼的血腥 味引来了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于是,他用尽一切个人 手段来反击。尽管结果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 残他的意志。上天似乎会怜惜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他 将厄运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 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一、浪漫主义文学
1、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扫描
国籍 英国 德国
作家
代表作
拜伦
《唐璜》
雪莱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俄国 法国
普希金 雨果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2、主要作品赏析
乐观主义!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展厅二 现实主义文学馆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二、现实主义文学
1、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扫描
国籍
作家
代表作
法国
司汤达 巴尔扎克
《红与黑》 《人间喜剧》
莫泊桑
《项链》
俄国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钱乘旦 《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 文学
时代背景
特点
革命或改革后确立的资本 主义制度没有出现启蒙学 者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 感到失望,同时憧憬未来
强调人的感情 反封建,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 ,憧憬未来
现实主义 文学
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真实描写现实
另一方面,巴黎圣美他与私丑下的也爱对慕照着!爱斯梅拉 达巧计。具当救有她出丰,遭富到安的陷慰她害想后,象,保力护伽、西她莫,多 表现揭出示非内凡心的情英勇感和世机界智。
副教主眼看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 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最后竟亲手把那可爱 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伽西莫多终于看清楚 副教主的真面目,亲手把自己的义父从高耸 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的粉身碎骨。
一、浪漫主义文学
3、流派特征: 创作手法:想象、夸张、对比 主要内容: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反对封建制
度,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憧憬未来。 4、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
5、影响: 给人以巨大鼓舞,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 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22课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世界文学博物馆
浪漫主义文学馆
现实主义文学馆 浪漫主义文学馆 现代主义文学馆
展厅一 浪漫主义文学馆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海 涅
拜伦
雪莱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西风颂》
《唐璜》
雨果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材料一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开辟了欧
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但是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彻底荡除欧洲 的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反复和曲折之中进行。
材料二:
改良蒸汽机
18世纪末法国的上流社会和贫穷的工人家庭
材料三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
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 义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和启蒙学 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 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