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ccess2010基础知识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010版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010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b165b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9.png)
1.2 关系数据库基础
10
1.2.1 关系模型
实体关系模型: 例1.1 职工管理数据库中教师-工资关系模型。 设学校职工管理数据库中包含教师表和工资表: 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工作时间,……) 工资(编号,姓名,基本工资,奖金,……)
1.2 关系数据库基础
11
1.2.1 关系模型
实体关系模型: 例1.2教学管理中学生表-选课表-课程表关系模型。 设有“教学管理”数据库,其中有学生、课程和
选课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KC001
计算机实 用软件
必修课
3
KC002 英语 必修课 6
KC003 Access 必修课 3
学生编号 姓名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成绩
110104 张一 KC0001 计算机实用软件 80
110106 张三 KC001 计算机实用软件 90
层次数据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网状数据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数据模型(Relational Model)
1.2 关系数据库基础
6
1.2.1 关系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 维表。这种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 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选项卡 按钮组
导航 窗格
导航窗 格开关
联机 帮助
功能区
状态栏 选项卡
命令按钮
按钮组
1.2 关系数据库基础
7
1.2.1 关系模型
基本术语:
关系(Relationship)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Access中,一个关 系存储为一个表,具有一个表名。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关系模式在Access中表现为表结构: 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Access2010循序渐进_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2010循序渐进_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5ed1df80eb6294dd886c5d.png)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系统(DBS)
– 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 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等部 分组成。
硬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
11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管理员(DBA)
– 负责管理数据库资源;确定用户需求,设计、实 现数据库;并负责维护和管理数据库。
33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4.属性名
– 二维表第一行显示的每一列的名称,在文件中对 应字段名,例如“姓名”,“性别”等。
• 5.属性值
– 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个属性的值。
• 6.域
– 表示各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34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7.表结构
– 表中的第一行,表示组成该表的各个字段名称, 各字段取值的类型、宽度等。
6
6.1 数据库概述
学生:访问WEB页查询成绩 管理员:操作Access管理数据库
学生查询成绩
我的成绩 WWW 服务器 SQL 命令 数据库服务器
Internet
查询结果 数据库
这是学生查询成绩 的一个过程。 数据库要有软件维 护。 在咱们学的课程中 这个软件就是—— Access2010
学生表
课程表 选课成绩表
数据 结构
规范化的二维表格:
任意两行内容不能完全相同 不能有名称相同的列 每一列都是不可分的,即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同一列的值取自同一个定义
元组
关系模式:学生( 学号,姓名,性别,状态,入学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关键字(包括候选键和主键)
31
关系数据库
• 关系模型的组成----二维表格
Access 2010 大纲
![Access 2010 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5b83392af90242a895e56f.png)
1 数据库概述1.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如上课)P2数据:是一组表示客观世界某种实体的数量、行为和非随机性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是反映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记录(如教室、教师、学生、上课内容)。
P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加之后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1.2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DB):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1.3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1.3.1概念模型的基本术语①实体: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如学生、课程)②属性:用来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生日、班级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③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性别只能取值男、女④关键字:能唯一标识出一个实体元素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如学号、课程编号)⑤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实体联系图(E-R图)1.3.2数据模型1.3.2.1概念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数据组织形式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面向对象模型不利于程序的实现,关系模型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用一系列的二维表来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1.3.2.2基本术语①关系(表):一个关系对应概念模型的一个实体,用一个二维表作为表现形式②元组(记录):是组成实体的个体,即二维表中的一行③属性(字段):用于表达关系的特征,即二维表中的一列④域:属性的取值范围⑤关键字: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⑥外部关键字(外键):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属性为另一关系中的关键字,则称其为外部关键字1.3.2.3关系数据模型设计从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学号为主键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生)课程编号为主键选课(ID,学生编号,课程编号)学生编号、课程编号、教室编号为外键2 Access数据库与表操作2.1启动、退出2.2建立数据库建立空数据库向导2.3新建表直接输入数据向导设计视图2.4修改表结构3 查询3.1 查询的概念查询分为数据查询和操作查询数据查询:将分散的数据按一定条件重新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二维表。
Access数据库技术及应用(2010版)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数据库技术及应用(2010版)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1f47e5c8d376eeaeaa3147.png)
数据集 1
数据集 2
… …
数据集 n
9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 这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 ② 数据结构化。 ③ 数据独立性高。 ④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4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管理基本概念
1.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不仅仅是指传统 意义的由0~9组成的数字,而是所有可以输入到计算 机中并能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信息是指以数据为载体的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事物、 事件和概念的抽象反映。
数据和信息是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但又互相区 别的概念。数据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可识别的符号, 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 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 只有经过提炼和抽象之后,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才 能成为信息。
逻辑数据模型,也称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也称物理模型。
16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模型-相关概念
建立数据模型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1)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被称为实体(Entity)。 实体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如学生、教师、商店、 医院;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地理名词,如地震、 北京市。 (2)属性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称为属性(Attribute)。实体本身并 不能被装进数据库,要保存客观世界的信息,必须将描 述事物外在特征的属性保存在数据库中。属性的差异能 使我们区分同类实体,如一个人可以具备姓名、年龄、 性别、身高、肤色、发型、衣着等属性,根据这些属性 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眼认出所熟悉的人。
Access-2010数据表知识点汇总
![Access-2010数据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d771afd0029bd64793e2c01.png)
Access2010建立和维护数据表知识点任务1 建立数据表一、关于表的基本概念。
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一切数据只存储于表中。
字段:是指表中的列,一个表最多255个字段。
记录:是指表中的行。
字段名:最大长度不超过64个字符,字段名中不能有点、叹号、中括号(.![]),可以有空格但不能在前面。
主键:又叫主关键字,关于主键应掌握以下几点:①主键值能惟一地标识表中记录。
②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③主键可以由一个字段,也可以由多个字段组成。
④主键的值不可重复,也不可为空(NULL)。
⑤Access自动按主键值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如果没有定义主键,则按输入记录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
⑥建立主键是两个表建立关联的基础。
⑦虽然主键不是必需的,但最好为每个表都设置一个主键。
⑧自动编号型字段可自动创建为主键,创建了主键的字段自动创建为无重复的索引。
外键:又称为外关键字,另一个表的主键在当前表中称为外键。
二、Access 2010的数据类型(12个):①文本:最大长度255个字符,默认255个字符。
用于存储文本和数字。
②数字:在“字段大小”属性中有7个选项:字节、整型、长整型(默认)、小数、单精度、双精度、同步复制ID。
③货币:系统自动显示人民币符号和千位分节逗号。
④备注:长度一般大于255个字符,不超过65535个字符。
⑤日期/时间:用于存储日期或时间。
⑥自动编号:系统自动指定(递增或随机)唯一的顺序号,删除后不能再生成。
⑦是/否:用于保存只有两种状态的数据。
⑧OLE对象:主要用于存放图形、声音、图像等对象,可以采用嵌入和连接两种方式。
⑨超:主要用于存放网址。
⑩附件:用于在一个字段中存储多个不同类型的文件,比如可以是Word文档和图片文件。
○11计算:把多个字段值经过运算作为该字段值。
○12查阅向导:提供一个建立字段容的组合框。
三、创建表的方法:0、Access数据表的视图(1)数据表的4种视图:①设计视图:主要用于创建及修改表结构、定义字段属性。
ACCESS2010复习知识点
![ACCESS2010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f128acb0717fd5360cdc18.png)
ACCESS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2.数据库模型的种类及含义3.关系模型及关系运算第2章创建数据库一、Access的基本知识1.Access的基本对象2.操作窗口、工作环境二、表的建立及使用1.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使用2.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3.输入数据4.表间关系的概念及建立5.查找数据、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三、表的维护及美化1.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2.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复制记录)3.调整表外观(改变字段显示次序、调整行高和列宽、隐藏和显示列、冻结列、设置数据表格式、改变字体显示)第4章查询一、查询的基本概念查询种类、查询视图、查询条件(运算符、函数、表达式)二、查询的创建及操作1.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交叉表操作)2.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3.在查询中进行计算、运行查询、编辑查询中的字段、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排序查询的结果三、SQL的查询功能1.简单查询2.简单的连接查询3.嵌套查询4.特殊运算符、排序5.简单的计算查询和分组计算查询6.利用空值查询四、SQL的其他功能1.维护功能(插入、更新、删除)2.定义功能(定义表、修改表、删除表)第二部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第5章窗体设计一、窗体的基本概念窗体种类、窗体视图、窗体的带区(节)二、窗体的创建及应用1.使用向导和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2.常用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设置窗体的常见属性第6章宏一、宏的基本概念1.宏的定义和特点2.宏组的概念3.创建独立宏4.运行独立宏5.调试独立宏二、嵌入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1.创建2.IF宏操作、FindRecord、ApplyFilter等常用宏操作三、数据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第9章报表一、报表的基本概念报表视图、报表分类、报表的带区(节)二、报表的创建及打印1.使用向导创建报表2.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3.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建立计算字段、报表的排序与分组)4.设置页面、预览报表、打印报表第三部分数据库应用系统高级开发第7章VBA程序设计初步一、VB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1.程序、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2.VBA编程环境(进入VBE、VBE界面)二、VBA程序设计基础1.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内置函数)2.程序流程控制(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3.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处理)4.程序调试中常用的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三、模块和参数调用1.标准模块和类模块的概念;2.过程和函数的概念、区别;3.过程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4.各种变量的概念;5.参数传递中传值与传址的区别。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本概述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本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d6d9d32cfc789eb172dc880.png)
t | t ∈R ∧ t ∈S} R×S={ t r s r s
元组的前n个分量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后m个分量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 【例1-4】P8
21
1.2.2 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
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做水平分割,即从关系中找出满 足条件的记录。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从关系中筛选出满足一定 条件的记录,这种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其中的元组是原 关系的一个子集,但不影响原关系的结构。条件可用命题公式 (即计算机语言中的条件表达式)F表示。关系R关于公式F的选择 运算用σF(R)表示,形式定义如下:
种客观事物的数据模型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其共性。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10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表示数据间的从属关系结构, 是一种以记录某一事物的类型为根结点的有向树结构。层 次模型像一棵倒置的树,根结点在上,层次最高;子结点 在下,逐层排列。这种用树形结构表示数据乊间联系的模 型也称为树结构。层次模型的特点是仅有一个无双亲的根 结点;根结点以外的子结点,向上仅有一个父结点,向下 有若干子结点。 11
第一章 access2010基础知识
![第一章 access2010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faab9fa32d7375a5178081.png)
关系数据库系统
当一个表中存在多个关键字时,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作为主关键字,而其他关 键字作为候选关键字,主关键字简称为主键。 6)外部关键字
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 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关系数据库系统
2. 关系运算
1)选择(select)运算
是从指定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选择是从行的角度对 二维表内容进行筛选,即从水平方向抽取记录。经过选择运算得到的结果可 以形成新的关系,但其中的元组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
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实例:
数据模型
2) 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扩展,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层次结构,呈现 一种交叉关系的网络结构。其主要特征如下: (1)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 (2)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节点。 (3)两个节点之间可以有多个联系。
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实例:
数据模型
3) 关系模型
课程特点
❖ 重实践 ❖ 数据库设计思想的培养 ❖ 成绩评定(平时+考试)
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方法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课程内容概览
❖ Chapter1 数据库基础知识 ❖ Chapter2 表 ❖ Chapter3 查询 ❖ Chapter4 窗体 ❖ Chapter5 报表 ❖ Chapter6 宏 ❖ Chapter7 VBA与模块 ❖ Chapter9 数据库系统实例
;图书实体用书号、分类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属性来描述。 。
概念模型
1. 几个概念
Access_2010_入门
![Access_2010_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35015d8e0722192e4536f6c5.png)
应用2
数据库 管理系 统
数据库
应用3
(1)硬件:大容量磁盘,价格下降。
(2)软件:价格上升,编制、维护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成本 相对增加,因此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 统。
(3)特点
①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是有根本区别的。对 于文件系统来讲,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而 数据库系统主要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5)实体集(Entity Set):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称为 实体集。
(6)键(Key):键是能够惟一地标识出一个实体集中每一个 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键也被称为关键字或码。
(7)联系(Relationship):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 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1.4.2.2 实体之间的联系
②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a)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b)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c)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同一数据的不同拷贝值不一样。
③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主要从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 性两个方面体现。从物理独立性角度讲,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 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从逻辑独立性角度讲用户
数据库发展历程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的初级阶段。 在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采用的是批处理方式,主要 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与程序不具有一致性和通用性.
•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 数据库系统阶段 ✓ 从60年代后期开始,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的规模越来越
大,对数据管理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类实体。如: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工作年限, 工资)。 (5)实体集(Entity Set):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6)键(Key):键是能够惟一地标识出一个实体集中每一个实体的属性 或属性组合,键也被称为关键字或码。 (7)联系(Relationship):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 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Access2010课程第一章教案A01_01
![《Access2010课程第一章教案A01_01](https://img.taocdn.com/s3/m/6061e85e50e2524de4187e06.png)
一、工作任务描述任务一:设计与规划图书借阅管理系统a)角色:学生b)背景: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并且结合自己在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分析并汇总“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c)任务:完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
任务二:创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数据库a)角色:学生b)背景:老师演示数据库创建流程。
c)任务:完成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创建。
二、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的认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性。
(2)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3)掌握系统结构图与信息流程图绘制方法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并且准确的绘制出系统结构图与信息流程图(2)熟练的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
三、项目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创建数据库;(2)使用不同的方式创建数据库所需的数据表;难点:设计与规划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四、教学准备1、教材――Access2010:第一章创建数据库和表2、教学软件――Access 20103、实训设备(1)安装Access 2010的计算机(2)网络五、时间安排(总课时:1)六、项目实施过程1、项目分析本次项目主要讲解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方案并完成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创建,对系统的设计与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库功能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即根据客户的要求并且联系实际分析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登陆模块系统登录模块主要功能就是图书管理员通过该界面进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主界面,通过在“用户名”和“密码”文本框中输入正确的数据单击“登录”按钮,完成系统的登录◆图书信息管理录入图书信息、删除图书信息、浏览图书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查看可借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管理录入借阅者信息、删除借阅者信息、查询借阅者信息、浏览借阅者信息◆借还书信息管理借书登记、还书登记、未还书信息、借阅信息查询◆出版社信息管理主要完成出版社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
◆报表显示显示各类所需的报表,主要包括:图书信息报表,出版社报表,借还书记录报表。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 第1章 ACCESS数据库基本知识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 第1章 ACCESS数据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05f8a8f43323968001c9262.png)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应该对数据 库的概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Access2010 数据库的功能有直观的认识。Access 2010 采用了全新的用户界面,这对于用户的学习 也是一个挑战。用户应当通过本章的学习, 熟悉Access 2010 的新界面,了解功能区的 组成及命令选取方法等。通过学习,用户还 应当建立起数据库对象的概念,了解Access 的六大数据库对象及其主要功能。
1.2.1 ACCESS2010产品简介
▪ Access 2010还可以通过ODBC与Oracle、 Sybase、FoxPro等其他数据库相连,实现 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并且,作为Office办公 软件包中的一员,Access还可以与Word、 Outlook、Excel等其他软件进行数据的交 互和共享。
▪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DBMS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②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③ 并发控制 ④ 数据库恢复
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分布式数据库 管理
因此,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 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 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BMS在
二、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是一种简单的二维表格结构,概念模型中的
每个实本和实体之间的联系都可以直接转换为对应的二 维表形式。每个二维表称做一个关系,一个二维表的表 头,即所有列的标题称为关系的型(结构),其表体( 内容)称做关系的值。关系中的每一行数据(记录)称 做一个元组,每一列数据称做一个属性,列标题称做属 性名。同一个关系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组(即两个完全 相同的元组)和相同属性名的属性(列)。
实体间的联系也可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如学生 选课关系,既是学生关系与课程关系间的联系。
CH01 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骆焦煌-清华大学出版社
![CH01 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骆焦煌-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66cfa22689eb172dec63b7c2.png)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最主要的特征之 一,也是数据库系统区别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的本质区别。在数据库系 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 ,而且整体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存户可以使用交互式的命令语言,如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也可以把普通的高级语言,如C#语 言等和SQL结合起来,从而把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对数据的处理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
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硬、软件技术的发展,硬件方 面已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 理软件——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 理。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硬件方面已有了大容量磁盘。软件方面,为编制和 维护系统软件,应用程序所需成本相对增加,有了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式 处理的应用需求。如果仍然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已不能适应应用的发 展需求。于是为解决多用户、多任务共享数据的要求,实现大量的联机实 时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便应运而生,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的软件 系统——DBMS。
1.1.1 数据库发展历程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归为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 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的计算机硬 件状况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等,还没有磁盘等直接取存储设备;软件状 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第1章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a6a80e02020740be1e9b91.png)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1.2.2 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研究数据之间的组织形式(数 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形式(数 据的物理结构)以及数据对象的类型等。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数 据库的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 数据结构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 要的方面。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通 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 型。例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关系结 构的数据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网 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1.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4.人员 人员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系统分析员和数据 库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 分析和规范说明,他们和用户及数据库管理员 一起确定系统的硬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 的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员负责数据库中数 据的确定、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第二类为 应用程序员,负责编写使用数据库的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可对数据进行检索、建立、删除 或修改。第三类为最终用户,他们利用系统的 接口或查询语言访问数据库。第四类用户是数 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 DBA),负责数据库的总体信息控制。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1.3.2 关系术语
1. 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2. 元组 在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对应表中一条记录。 3. 属性 在二维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属姓名。 4. 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即不同的元组对于同一属性的取值所限 定的范围。 5. 关键字、主键 关键字是二维表中的一个属性或若干个属性的组合,及属性组, 它的值可以唯一地标志一个元组。 当一个表中存在多个关键字时,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作为主关键字, 而其它的关键字为候选关键字。主关键字称为主键。 6. 外部关键字 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们是 另外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该关系的外部关键字。
Access-2010数据表知识点
![Access-2010数据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c021295f0e7cd18525360a.png)
Access2010建立和维护数据表知识点任务1 建立数据表一、关于表的基本概念。
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一切数据只存储于表中。
字段:是指表中的列,一个表最多255个字段。
记录:是指表中的行。
字段名:最大长度不超过64个字符,字段名中不能有点、叹号、中括号(.![]),可以有空格但不能在前面。
主键:又叫主关键字,关于主键应掌握以下几点:①主键值能惟一地标识表中记录。
②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③主键可以由一个字段,也可以由多个字段组成。
④主键的值不可重复,也不可为空(NULL)。
⑤Access自动按主键值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如果没有定义主键,则按输入记录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
⑥建立主键是两个表建立关联的基础。
⑦虽然主键不是必需的,但最好为每个表都设置一个主键。
⑧自动编号型字段可自动创建为主键,创建了主键的字段自动创建为无重复的索引。
外键:又称为外关键字,另一个表的主键在当前表中称为外键。
二、Access 2010的数据类型(12个):①文本:最大长度255个字符,默认255个字符。
用于存储文本和数字。
②数字:在“字段大小”属性中有7个选项:字节、整型、长整型(默认)、小数、单精度、双精度、同步复制ID。
③货币:系统自动显示人民币符号和千位分节逗号。
④备注:长度一般大于255个字符,不超过65535个字符。
⑤日期/时间:用于存储日期或时间。
⑥自动编号:系统自动指定(递增或随机)唯一的顺序号,删除后不能再生成。
⑦是/否:用于保存只有两种状态的数据。
⑧OLE对象:主要用于存放图形、声音、图像等对象,可以采用嵌入和连接两种方式。
⑨超链接:主要用于存放网址。
⑩附件:用于在一个字段中存储多个不同类型的文件,比如可以是Word文档和图片文件。
○11计算:把多个字段值经过运算作为该字段值。
○12查阅向导:提供一个建立字段内容的组合框。
三、创建表的方法:0、Access数据表的视图(1)数据表的4种视图:①设计视图:主要用于创建及修改表结构、定义字段属性。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03cef54852458fb760b5607.png)
学生表
在数据库技术中将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12
1.2 关系数据库
1.2.1 关系模型
1.基本概念 (l)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表是属性及属性值的集合。 (2)属性 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字段),每列都有属性名,也称之为 列名或字段名,例如,学号、姓名和出生日期都是属性名。 (3)域 域表示各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如性别只能取两个值,男或女。 (4)元组 表中的一行数据称为一个元组,也称之为一个记录,一个元组对 应一个实体,每张表中可以含多个元组。 (5)属性值 表中行和列的交叉位置对应某个属性的值。
网状模型特点是:可能有多个结点(如“宿舍”、“学校”) 没有父结点,即有多个根结点;某个非根结点(如“学生”)可 能有多个父结点。 在数据库技术中将支持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 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11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通过二维结构表示实体及其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 模型,用一张二维表来表示一种实体类型,表中一行数据描述一 个实体。
例如,联接 “学生表”、“民族表”,显示学生民族情况。
学号 2012010101 2012010102 2012010103 2012010201 姓名 李雷 刘刚 王小美 张悦 性别 男 男 女 男 民族 汉族 汉族 回族 蒙古 专业编码 101 101 301 202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和数据管理
1.信息和数据 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数 据则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 符号记录形式,是利用物理符号记 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这里的物理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 形、图像、声音和其他的特殊符号。 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 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从数据处理的角度 来看,信息是一种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数据,这种数据形式是数 据接收者希望得到的。 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 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在某些不需 要严格区分的场合,可以将两者不加区别的使用,例如,将信息 处理说成是数据处理。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9bfeab9e3143323868934d.png)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知识
02 信息
经过处理加工可以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数据是 信息的表现形式。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知识
1.1.1 数据库相关的术语
0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 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 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数据N
依赖于应用程序,不同程序之间很
难共享同一数据文件,数据独立性
较差。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库系统管理方式对所有 程序1 的数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构成一个
DBMS
数据仓库,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程序2
数据库
(2)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 便的用户接口,访问数据的各个应 程序N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知识
1.1.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 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知识
1.1.3 数据库系统
Access2010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数据库有关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了解数据库发展历史,数据库研究方向和应用 范围。 掌握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和基本原理。 理解数据模型的定义和实现方式,为关系型数据 库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0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0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e320037375a417876f8f01.png)
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主要特征: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出现可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文件管理系统; 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共享性差。
1.2.3 数据库管理
20世纪60年代后期
数据库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集中控制之下,按一定 的组织方式存储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主要特征:
数据的集成性、实现了结构化:数据库 数据真正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1.3 数据库系统 1.3.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硬件:主机、存储设备、I/O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 软件:OS、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等,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
核心。
数据库: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最终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 员和数据库管理员(DBA)
学分:4分
学时:24(课堂讲授)+40(上机实践)
考核方法: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闭卷机考
平时成绩:考勤10%、作业(纸制作业13次、课堂练习3—5次、课堂测试8——10次、实验12—15次)50%、综合设 计(项目答辩)40%
1.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加工并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 检索和传输等库
数据库(DataBase,简记为DB)是按照一定的组 织结构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用来满足信息需求。 比如:成绩数据库、户口数据库 特点:永久地存储,有组织的存放,并且可以共享 以文件方式存储,如常见数据库文件扩展名: MDB-Access2003;ACCDB-Access2010;MDF-SQL Server;DBC-VFP(Visual FoxPro)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2010版)-PPT课件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2010版)-PPT课件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011709f18583d04964594a.png)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对象、对象具有的特性及对象 间联系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部分, 如表、表中的字段、名称等。 数据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等 有关的对象;另一类是与数据之间关系有关的对 象。
常用的数据结构有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 构,这3种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相应地,数据库分别称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 库和关系数据库。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1)数据不保存 (2)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数据和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4)数据不能共享
应用程序 1 应用程序 2 数据集 1 数据集 2
应用程序 n
图 1-1 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
数据集 n
…
图 1-4 数据模型的建立
1.2.2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 数据和信息的工具。 一般来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 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 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 据约束三部分组成。
1.E-R模型 在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中,最常用、最著名的是 由P.P.S.Chen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实体-联系方 法(Entity Relationship Approach,E-R方 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 型,称为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E-R模型)。 E-R模型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转换 为实体、属性和联系。
Access2010数据库课件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2010数据库课件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6a4f5c48d7c1c708a1454c.png)
1.1 数据库简介
1.1.1 数据库相关的术语
04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用于建立、使用和 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1.1 数据库简介
1.1.1 数据库相关的术语
05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DBS)
指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它是由硬件、 软件、数据和人员组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1.1 数据库简介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人工管理阶段
(1)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 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 利用。
(2)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重 复数据,存在着数据冗余。
(3)数据的独立性很差,数据的 类型、结构发生变化,则程序必须 相应改变,因而数据的结构性差。
0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 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 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数据处理目的是从大量数据中通过分析、归纳、推理 等科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 提取有效的信息资源,为进一步分析、管理、决策提供依 据。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概念
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形式,叫数据模型,它是对数据库如何 组织的一种模型化表示,即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说数据模型是指数据库中记录与记录之间 的关系。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约束
1.2 数据模型
1.2.2 数据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1:1联系。例如, 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长,一个班长也只能在一个班级中任职,则班级与班长 之间具有一对一联系。
概念模型
2、 实体间的联系
(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
概念模型
1. 几个概念
(1)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例如一个学生、一台计算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例如一次考试、一场比赛等。 (2)属性(Attribute)用来描述实体的特性,不同实体是由不同的属性区别 的。 例如,学生实体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等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等都是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DBAS): 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 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例如教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 等。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指安装和使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首先将现实世界的问题用概念模型来表示,然后将概念模型转换 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
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 模,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 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集体B有1:n联系。例如,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 学生,而每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班级,则班级与学生之间具有一对多联系。
课程特点
❖ 重实践 ❖ 数据库设计思想的培养 ❖ 成绩评定(平时+考试)
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方法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课程内容概览
❖ Chapter1 数据库基础知识 ❖ Chapter2 表 ❖ Chapter3 查询 ❖ Chapter4 窗体 ❖ Chapter5 报表 ❖ Chapter6 宏 ❖ Chapter7 VBA与模块 ❖ Chapter9 数据库系统实例
20121001 王红 女 1991/1/2 4 计算机 60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处理: 也称为信息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加 工处理。 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维护、加工、统计 和传播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DataBase,DB ): 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上 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通俗地讲,数据库是指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系统`。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和操 作系统之间,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Visual FoxPro
数据库是一门专门研究数据管理的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 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组织、存储、检索维护及加工利用数据, 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 Access2010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用于创建和管理关系数据库 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 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数据(Data):
本质上讲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类型不仅包含数字、文字和其他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 据,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用类型和值来表示。
例: 学生
属性
数据类型 值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学制 专业 入学成绩 照片
字符型数据 日期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 图像型数据
数据库系统由5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 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的终端用户。
数据库系统组成示意图:
1.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管理阶段
1.3 数据模型
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可以说数据模型是 定义数据库的依据。而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关系 数据库是目前各类数据库中最重要、最流行的数据库,也是目前 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系统。
1.3 数据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例如要盖一栋大楼,设 计者通常会先使用模型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由 于计算机不可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所以人们必 须事先把具体事物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在数据库系 统中,就是应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描述以及处理现实 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
;图书实体用书号、分类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属性来描述。 。
概念模型
1. 几个概念
(3)实体集和实体型。 ❖ 同一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例如
概念模型
2、实体间的联系
第一章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
本章导读: 数据库技术基础 Access2010系统概述
本章导读:
数据库技术基础
• 数据库系统概论 •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 数据模型 • 数据库设计基础
Access2010系统概述
• 简介 • 数据库构成 • 创建 • 打开
数据库技术基础
1.1数据库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