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理论力学小论文
重心及其求法
201X 级车辆工程2班 XXX 指导老师:张伟
摘要:
在工程中,物体重心的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汽车、轮船、飞机的重心位置,对其行驶或飞行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高速运转部件的重心如果不在轴线上,将引起机械的剧烈震动,因此必须了解重心的概念和重心位置的求法。
一、 重心的概念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它的每一部分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些引力汇交于地球的中心,形成一个空间汇交力系,但由于我们所研究的物体其尺寸与地球的直径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近似地将物体上这部分力系看作是空间平行力系,这个平行力系的合力的大小即为物体的重量,合力的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其求法也是多样的。
二、 物体重心坐标公式
2.1平行力系的中心
平行力系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仅与各平行力系的大小和作用位置有关,而与各平行力的方向无关。
2.2 重心坐标的一般公式
将物体分成许多微小部分n 份,各微小部分所受到的地球引力(重力)以
G n G G F F F ∆⋅⋅⋅∆∆21表示,各微小部分作用点坐标为)()()(222111n n n z y x z y x z y x ⋅⋅⋅
2
1r F r F + i i
C
i F r r F
=
∑∑
则物体的重量为
∑∑∆=
∆=
=Gi
n
n
Gi G F F F 1
重心的坐标用(xC ,yC ,zC )表示,根据空间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对x 轴取矩,则
i G i n G n G G G x y F y F y F y F F M ⨯∆=⨯∆+⋅⋅⋅+⨯∆+⨯∆=∆∑∑2211)(
c
G c G G x y F y F F M ⨯=⨯∆=∑)(
因
i G i c c y F y F ⨯∆=⨯∑
则
∑∑∑∆⨯∆=
⨯∆=
Gi
i
Gi
G
i
Gi
c F
y
F F y F
y
同理
∑∑∑∆⨯∆=
⨯∆=
Gi
i Gi G
i
Gi
c F x F F x F x
∑∑∑∆⨯∆=
⨯∆=
Gi
i
Gi G
i
Gi
c F
z F F z F
z
物体连同坐标轴转90度,而使坐标面oxz 成为水平面,由重心的概念知,此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变,再对x 轴应用合力矩定理求Zc 。
体积为V 。假想把物体分割成许多微小体积ΔVi ,每个微小体积所受的重力为ΔFGi=γΔVi ,其作用点坐标为(xi ,yi ,zi )。整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FG=∑△FGi 。应用合力矩定理可以推导出物体重心的近似公式
2.3、均质物体重心(形心)坐标公式
对于均质物体(常把同一材料制成的物体称为均质物体),其容重γ为常量(物体每单位体积的重量),各微小部分的体积为n V V V ∆⋅⋅⋅∆∆21,整个物体的体积为V
则有
γγγ
n Gn C G V F V F V F ∆=∆⋅⋅⋅∆=∆∆=∆211
γV F F Gi G =∆=∑
得
∑∑∑∑∆∆=
∆⋅∆=
V
x V V x V x i
i i i
i c
γ
γ
∑∑∑∑∆∆=
∆⋅∆=
V
y V V y V y i
i i i
i
c γ
γ
∑∑∑∑∆∆=
∆⋅∆=
V
z V V z V z i
i i
i i
c
γγ
由上可知:①均质物体重心完全决定于物体的几何形状,而与物体的重量无关。②由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所决定的物体的几何中心,称为形心,上式也是物体形心的坐标公式。
③对于均质物体来说,形心与重心重合。
2.4 均质薄壳重心(形心)坐标公式
由于薄壳的厚度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尺寸,可忽略厚度不计,则
t
A V t A V t A V n n ∆=∆⋅⋅⋅∆=∆∆=∆211
t A V i
i
∑∑∆=∆
故形心公式为:
∑∑∑∑∑∑∆∆=
∆⋅∆=
∆∆=
i
i i i i
i i i c A x A t
A x t A V
x V x
∑∑∑∑∑∑∆⋅∆=
∆⋅∆=
∆∆=
i
i i
i i
i
i c
A
y A t A y t A V y V y
三、 物体重心与形心的位置求法
3.1积分法
若将平面图形分割成无穷多个微分面积dA ,在极限情况下,上式写成:
法在图形上找到对称因素来确定物体的形心。如任意三角形ΔA B D (图1a )没有对称性,但可将任意三角形分割成无数平行于A B 边的直线,每一条直线的重心在其长度中点上(对称点),将这些中点联起来形成一条重心迹线D E ;用同方法,再将任意三角形分割成无数平行于A D 边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