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学》必考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学》必考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预习:第七章《力学》必考点归纳7.1 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 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八年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八年级的力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斜面运动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的定义及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推动或拉动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方向是力的作用方向,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表示。

根据力的性质,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弹力、摩擦力和支持力,非接触力包括重力、静电力和磁力等。

二、力的作用1. 合力和平衡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叫做合力。

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会产生运动或形变。

2. 物体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有重力、空气阻力、弹力等,这些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斜面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其受力会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影响,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向和斜面的倾角,可以求解不同方向的合力和加速度等。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速度不变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力与运动1. 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改变率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五、应用1. 自由落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垂直向下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简谐振动物体以等幅度围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来回运动的运动,叫做简谐振动。

3. 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该运动的向心力与轨道半径、速度和质量等相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的测量:可以使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6. 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7. 惯性和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与受力与否无关。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指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9.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等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功和时间的比值。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的主要知识点,建议查阅教辅资料或教材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4、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⑴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⑴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初二下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下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下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初二下学期学习物理力学时,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速度和加速度在物理学中,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而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初二下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二、力的作用和受力情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

在初二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力,并了解了受力的基本规律。

例如,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方向指向地心;弹力是物体弹性变形后的恢复力,它的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通过学习力的作用和受力情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的核心观点是物体在受到合力为零的情况下,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为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受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小。

通过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五、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力,并且这两个力具有相等大小和相反方向的特点。

六、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指的是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方法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拆解为多个互相垂直的力的过程。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下面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的一些内容:
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3.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

4.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6.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反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8.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用于保持物体静止,滑动摩擦力则用于抵抗物体
滑动。

9. 弹簧力:弹簧在受力时会发生伸长或收缩,弹簧力与伸长或收缩的距离成正比。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1. 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可以分解为沿着斜面方向的力和垂直斜面的力。

12. 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行车安全带,轮椅推动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些情况下受到的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本质。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外力的作用,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就不会改变运动状态。

2)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

3)指导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充分利用物体的惯性,如汽车制动、电梯制动等都是利用物体的惯性原理实现的。

知识点5: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2.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1)揭示了力的本质和作用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

3)指导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来确定所需的力的大小,如汽车加速、物体升降等都需要考虑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点6: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1)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2)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础。

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

3)指导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考虑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如电梯、吊车等的设计都需要考虑牛顿第三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它描述了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即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种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是所有物体固有的本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惯性大小越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度就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惯性不是力,它是物体具有的性质,与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力的概念1.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单独存在。

〔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物理量符号: F 。

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F。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2N。

5.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2:弹力1.弹性和塑性①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弹性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

②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塑性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面团等。

2.弹力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

4.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3〕正确使用: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防止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假设有偏差,必须校零;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3:重力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G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G=mg,式中g= 。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知识点4:牛顿第肯定律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原理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原理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原理总结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包括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和运动方程等。

在八年级下册的物理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许多力学原理,下面对一些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1. 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作用可以分为平行和垂直作用力。

平行作用力之间的合力为向同一方向平行作用力的和,垂直作用力之间的合力为向同一方向垂直作用力的差。

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求解。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力学的基石,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数学关系,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有不同的公式。

- 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为: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v=d/t。

-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为:位移等于初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加上一半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s=ut+1/2at²。

4. 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是将合力分解成平行分力和垂直分力的过程,常用方法有图解法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的过程,常用方法有图解法和三角法则。

5.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质量有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以通过重力公式计算,即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F=mg。

总之,在八年级下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运动方程、力的分解与合成以及质量与重力等物理力学原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1. 力学基础
-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计算
- 力的平衡条件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2. 运动和力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定律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
-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能量转换和转移
4. 机械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的图象表示
- 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5. 流体力学
- 流体压强的概念
- 帕斯卡定律
-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 伯努利方程
6. 热学基础
-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膨胀和收缩
- 热力学第一定律
7. 光学基础
-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现象
8. 电学基础
- 电荷、电流、电压的概念
- 电路的基本组成
- 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9. 电磁学
- 磁体和磁场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10. 物理实验
-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 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 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主要知识点: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计量: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或弹簧秤来测量。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可以通过合成法则求得。

4. 平衡力: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不会改变运动状态。

5.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6.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至有力使其改变运动状态。

7.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可以用公式 F = ma 来表示。

8. 牛顿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进行反作用。

9. 弹性力:当弹簧或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一个恢复原状的力,称为弹性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离地面的距离成反比。

11. 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2.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在垂直于受力面上的分布称为压力。

压力的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

7-1.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所以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符号是F,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 N 。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3.(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做力示意图的要领:A、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受力物体、所画力的作用点在哪儿和力的方向如何;B、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可以是线段的起点,也可以是线段的终点;D、完毕时记得标上所做力的符号,已知大小的还要标上力的大小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③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7-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弹力 (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s上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挤压。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和伸长量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下学期物理力学知识点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知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分支之一,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

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1.力、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在另一物体上的力就是反作用力。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

3.力的合成多个力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合力就称作力的合成。

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相等,即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即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

3.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公式v = v0 + at(速度公式)s = v0t + 1/2at^2(位移公式)v^2 = v0^2 + 2as(动能公式)三、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所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而物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小。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受到一个与其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四、力的性质1.作用方向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平行、垂直、斜向等多个方向。

2.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向该点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力。

3.作用对象力的作用对象是受力的物体,接受力的物体才会受到相应的作用效果。

五、功和能量1.功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称为功。

功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物体的移动距离。

2.能量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力称为动能,而物体由于受到外力等原因而形成的物理状态则称为势能。

六、弹性势能和弹性形变1.弹性势能物体在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能量存储在物体中,这部分能量就成为了弹性势能。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一、力学部分。

1. 重力(G)- 公式:G = mg,其中m是物体质量(单位:kg),g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2. 弹簧测力计原理(胡克定律)- 公式:F = kx,F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单位:N),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单位:m)。

3. 摩擦力(f)- 滑动摩擦力:f=μ N,其中μ是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N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单位:N)。

4. 压力(F)与压强(p)- 压强公式:p=(F)/(S),F是压力(单位:N),S是受力面积(单位:m^2)。

- 对于柱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强p = ρ gh也适用(ρ是柱体的密度,h是柱体的高度)。

5. 液体压强(p)- 公式:p=ρ gh,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g = 9.8N/kg(或10N/kg),h是液体深度(单位:m)。

6. 浮力(F_浮)- 称重法:F_浮=G - F,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ρ_液是液体的密度,V_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G是物体自身重力。

7. 功(W)- 公式:W = Fs,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N),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

8. 功率(P)- 公式:P=(W)/(t),W是功(单位:J),t是时间(单位:s),P的单位是W(瓦特);另外P = Fv,F是力(单位:N),v是物体运动速度(单位:m/s)。

9. 机械效率(eta)- 公式:eta=frac{W_有用}{W_总}×100%,W_有用是有用功,W_总是总功。

- 对于滑轮组:eta=(Gh)/(Fs)×100%(G是物体重力,h是物体上升高度,F是拉力,s是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eta=(G)/(G + G_动)×100%(G_动是动滑轮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 力学最全知识点归纳(下)

八年级物理下: 力学最全知识点归纳(下)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3、施力物体:液(气)体4、产生原因: F 浮 = F 向上-F 向下5、浮力测量: F 浮= G -F 示6、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二、阿基米德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排浮G F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里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2、浮力利用(1)轮船: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受力情况:F浮=m排g=G船(轮船漂浮)(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漂浮)。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四种求浮力法:物体受力分析: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无距离,如:用力推石头没推动。

2)有距离无力,如:离手后的篮球在空中由于惯性在运动。

3)力与距离垂直,如:背着书包在水平路上走,提着一桶水向前走。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4、计算公式:W=FS , 功的单位:焦耳(J ),1J= 1N ·m注意: 用公式计算时,F 和S 是对同一物体,同时发生,方向一致,单位要化统一二、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公式:P=t W用该公式时,功W 的单位:焦(J ),时间t 的单位:秒(s ),功率P 的单位:瓦(W )。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常考知识+易错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常考知识+易错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常考知识+易错点汇总01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6.知识延伸:若物体在恒定不变的力 F的作用下,以速度 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P= Fv 推导过程: P W知识点 13:机械能1.能量Fs Fv t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符号为 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注意】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注意】在质量一定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机械能(1)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一个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6.机械能的变化(1)机械能不变: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无摩擦阻力)(2)如果有摩擦,则机械能减小。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荡秋千越荡越低、单摆越摆越低。

(3)如果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大。

例如,火箭发射、踢足球、随电梯上升的人。

知识点 14:杠杆1.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注意点:①在力的作用下;②绕固定点转动;③硬棒;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 O :绕固定点转动的点; F②动力 F1 :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 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 l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 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3.力臂:①关于力臂的概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F1l1 FGO l2 b.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作用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改变;c.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一定/不一定)d.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 0;②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常考画图题):a.找出支点 O;b.作出力的作用线,注意,延长线用虚线;c.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注意,垂线用虚线,并标上垂直符号;d.力臂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用大括号标注,并标上 l 1 或 l2;4.杠杆的平衡(1)概念:若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就说它平衡了;注意:当杠杆匀速转动也属于平衡状态;(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①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调节杠杆自身,使它静止时处于平衡位置,每次都要求杠杆静止时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力臂的数值就能杠杆上直接读出; F2=10牛 OF2=10牛F2=10牛 L2=3厘米 6=18厘米G=10牛F1=10牛L2=3 厘米 6=18 厘米G=10牛L2=3 厘米 6=18 厘米 G=10牛 L1=3厘米 6=18厘米②实验数据:设计表格,分析数据F1=20牛L1=3厘米 3=9厘米F1=30牛③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也叫杠杆L原1=3理厘米即2=6即厘公米式表示为: F l=Fl ;(3)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1 1 22 概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省了力,特点但费了距离撬棒、铡刀、实例瓶起子、费了力,但省了距离镊子、筷子、船桨、钓鱼竿、理发剪刀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定滑轮知识点 15:滑轮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汇总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机械运动——参照物
机械运动——速度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认识力——重力
认识力——摩擦力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力的合成
0.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
1.力与运动——牛顿定律
力与运动——惯性
3.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液体压强:P=ρgh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帕斯卡原理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
0.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1.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简单机械——斜面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的原理
功率
机械效率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g=G/g
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牛顿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速度:v=s/t
密度:ρ=/v
重力:G=g
压强:p=F/s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FS
功率:P=/t=Fv
机械效率:η=有用/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