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合集下载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经济学派别知识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概述二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

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

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 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反映这个学派理论观点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新古典综合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莫迪里安尼,托宾和索洛,这几个人都先后获得过诺贝尔奖。

而且他们都是属于涉猎广泛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研究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等。

而且他是把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引入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成员。

也是最早进行动态分析的经济学家之一。

而且他对于资本论的理解也是令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叹为观止的。

据说,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论理解最深刻的就是萨缪尔森,他完成了所谓的价值转型问题。

只不过他是认为价格转化为价值。

他的弟子当中最出名的三个人应该就是斯蒂格里茨,默顿和迪克西特三人了。

莫迪里安尼(意大利后裔)不仅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而且也是MM定理的创始人之一。

MM定理至今为止仍然是新古典金融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莫迪里安尼认为,公司的经营目标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而托宾的两基金分离原理也是CAPM理论的雏形,而且托宾也拓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索洛是AK增长理论的开创者。

后来人又在AK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
• 保罗·萨缪尔森(1915-) • 詹姆斯·托宾(1918-2002) • 罗伯特·索罗(1924-) • 弗兰科·莫迪利阿尼(1918-) • 劳伦斯·克莱因(1920-):
凯恩斯经济学
二、新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战后的相对繁荣;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缓慢;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通胀压力; -凯恩斯学说与古典学派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
(back)
• 附加“工资(向下)刚性”的古典总供给 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
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
长率

• 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 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 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凯恩斯经济学
u
(back)
•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新古典综合学派借助菲利普斯曲线 在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解释了价格决定和 通货膨胀问题;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在物价稳定和充
分就业之间做出权衡提供了理论指导。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策主张 1、主张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相结合; 2、主张财政与货币政策并重; 3、主张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和
2、只要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对资本主 义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传统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把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总需求总供给利率效应潜在产量二、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使()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2、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更平缓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3、松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 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 不变D.难以确定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时()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水平下降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5、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A 工资提高B 需求C 技术进步 D价格提高6、在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产出D 以上均正确7、在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产出D 以上均正确8、总需求曲线是表明(A)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关系的曲线。

()A、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B、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C、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D、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政府支出的减少;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C、私人投资减少;D、消费支出的减少。

10、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B)。

A、向左平行移动;B、向右平行移动;C、不变;D、向右旋转。

11、当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

1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总供给增加,价格不会有变化。

经济学说史(17)

经济学说史(17)

6、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
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挫伤经济主体经营活动 的 创造性。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多数具 有阻碍生产的效果。 首先是加重企业负担,提高产品成本。其次是企 业为了遵守法律条例,不得不缩减研究开发支出 和生产性投资,停止技术改革。 更严重的是挫伤企业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投资,造 成生产率增长停滞。政府应当放宽对经济的管理, 增强市场机制。
(2)基本特点。
主张实行减税,减少政府的社会开支和对经济的法律干 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刺激储蓄与投资,促 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 该学派认为,生产(供给)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 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 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 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 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A.B.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 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 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 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 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3、否定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 否定凯恩斯定律,
供给学派认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是当时西方 各国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萨伊定律 完全正确,凯恩斯定律却是错误的。 吉尔德坚持说,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 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 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拉弗极力 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 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 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 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

第十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1

第十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1

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1第⼗七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单项选择题1、关于经济周期的核⼼问题是()A、价格的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的波动。

D、股票的波动。

2、下列哪⼀种情况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为密切()A、失业。

B、政府⾚字。

C、利率。

D、货币供给。

3、下列关于经济波动的叙述中,第()个是正确的。

A、经济波动在其衰退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表现为GDP的下降。

B、在⼀定时期内,经济波动是围绕着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上下波动的。

C、乘数作⽤导致总产出的减少,加速作⽤导致总产出的减少,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D、如果政府不加以政策调控,经济波动将⽆限地扩张与收缩。

4、根据经济统计资料,下列中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最⼤的是()A、资本品的⽣产。

B、农产品的⽣产。

C、⽇⽤消费品的⽣产。

D、没有⼀定的规律。

5、所谓“资本形成”是指()。

A、总投资。

B、重置投资。

C、净投资。

D、存货投资。

6、投资增加意味着()。

A、居民收⼊和消费⽔平的提⾼。

B、⼚商⽣产能⼒的提⾼。

C、国民收⼊增加。

D、以上各项都对。

7、加速原理断⾔()。

A、 GDP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 GDP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

C、投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D、投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

8、下述哪⼀项说法符合加速原理()。

A、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数倍变动。

B、消费⽀出随着投资变动⽽数倍变动。

C、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增长率数倍变动。

D、消费需求变动将最终引起投资数倍变动。

9、加速原理发⽣作⽤的条件是()。

A、国民收⼊或消费⽀出持续增长。

B、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

C、经济中⽣产能⼒已被充分利⽤,没有剩余。

D、任何时候均可。

10、新古典综合派认为,之所以会发⽣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乘数作⽤。

B、加速数作⽤。

C、乘数和加速数交互作⽤。

D、外部经济因素变动。

11、在乘数加速数的作⽤下,当经济趋于扩张时,国民收⼊增加将因()⽽放慢。

新古典综合派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课件
特点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以实现经济学在理论 与实践上的统一。该学派注重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强调政府干预和 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互补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与发展
01
起源
新古典综合派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
济学应该同时注重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分析,而这种思想逐渐发展成为新
VS
收入分配
主张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 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国际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通过关税 、配额等措施来调节进出口。
全球经济一体化
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 应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CHAPTER 04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实践
综合分析
新古典综合派注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的综合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 互影响。该学派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实现经济学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CHAPTER 02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原理
需求定律与市场均衡
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指出商品的需求 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当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该 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 的需求量。
加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为了提高其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新古典综合派需要加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运用更先进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 具来验证其理论观点。
关注全球化和金融领域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领域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需要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以提供更具针对性和 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CHAPTER 06

第十一章 新古典学派

第十一章  新古典学派
本章重点问题
成本曲线研究和序数效用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建立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0
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述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 展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 论 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 理论
二、成本曲线的研究 三、序数效用论的发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2
2.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基本 形成,不过,这一理论构架在20世纪30年代又 得到进一步补充。这种补充也被看做是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包括:成 本曲线的研究、序数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 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货币理论、福利经济 学等,其中,一般均衡理论和货币理论在其他 章节中已有所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其他各项。
罗宾斯反对使用基数效用 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 论
五、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
一、概 述
1.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是经济学说史上关于经济学流派的一种称谓。它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它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 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通称,包括剑桥学派、洛 桑学派、奥地利学派、瑞典学派、美国学派等(见萨缪尔森《 经济学》)。从狭义上说,它专指以马歇尔为首的英国剑桥学 派(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新古典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古典”,一是因为它与古典经济 学有承继关系,二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发展出新的概念和方法。 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分别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克拉 克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帕累托提出序数效用论,并完善了 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维克塞 尔提出“累积过程”理论;马歇尔将边际学派的主观效用价值 论与传统三要素成本论相结合,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构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些成果集中起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基本构架。新古典学派所创立和发展的理论被称为 新古典经济学。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判断题1.央行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不能强令其扩张。

T讲解:央行通过调高法定准备率就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央行实行任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配合才可以实现扩张,如果商业银行不把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个人和企业不愿意向银行贷款进行消费或投资,货币政策就难以实现它的扩张效果。

2.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经济衰退更为有效,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必须紧缩信贷,而中央银行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不必扩张信贷。

T 讲解:与上题类似。

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尤其是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然减少超额准备金或收回贷款,这些都必然紧缩信贷,使信贷规模缩小,所以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或可贷资金增加,但商业银行可能担心贷款的风险不愿贷出去,即出现“惜贷”现象,这就使货币政策对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大打折扣。

3.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 讲解:政府开支的增加会增加国民收入,所以最终会导致公众储蓄量和消费量的上升。

4.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讲解:IS和LM曲线移动的距离就是总需求或国民收入的变化量。

因此,引起IS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通过方程可以看到,比如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自发税收、出口、货币供给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平移。

税率、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投资需求利率弹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转动)都会影响总需求。

5.如果政府增税,人们将减少他们的消费支出,如果政府花费了新增的税收收入,那么总需求保持不变,因此IS曲线不会移动。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
二、供给价格
供给价格是卖主对自己所提供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接 受的价格。它以商品的生产费用为基础,由商品的边际生产费 用决定。
1、生产费用
马歇尔把生产费用分为两种:实际生产费用和货币费用。
实际生产费用由各种直接劳动和各种形态的资本构成,但马 歇尔把各种劳动和资本变成了主观心理范畴概念。
货币生产费用就是对商品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必须付 出的货币额。货币生产费用是衡量实际生产费用大小的尺度。
2、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规律
马歇尔把一个购买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列 成一个表,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表”,根据需求表上的一系列 数据,把它们看成一系列连续变量,用图像坐标方法画成一条 曲线,这就是所谓“需求曲线”。
马歇尔得出的需求规律是: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 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2、边际生产费用
所谓边际生产费用就是边际产品的生产费用。“边际产品” 就是刚刚能引诱生产者去生产的那种最不利的条件下所生产的 产品。
3、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规律
马歇尔也把销售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列成一个表, 把供给表列出的数据画成一条供给曲线,来说明供给变动与价格 变动的关系。他认为供给变动和需求变动相反,供给的数量随价 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变动的一般 规律。
4的供给弹性= 商品供给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5、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商品实际市场价格大于生产者对商品愿意接 受的价格的差额。
三、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
马歇尔认为,当供求变动使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在市场上形 成均衡,使消费者的需求量和生产者的供给量恰好相等时,这 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恰好相等, 形成了均衡价格。

瓦尔拉瓦西里里昂惕夫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

瓦尔拉瓦西里里昂惕夫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
皮耶罗·斯拉法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琼·罗宾逊
皮耶罗·斯拉法 (Piero Sraffa 1898 - 1983)
师从马歇尔的意大利 人
1926年发表了一篇 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用商品生产商品》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Edward H. Chamberlin, 1899-1967 )
里昂·瓦尔拉 (Leon Walras,1834-1910 )
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深受古诺和父亲的影响 提出和倡导一般均衡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瓦西里·里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1906 – 1999)
自信的经济学家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投入产出表 里昂惕夫之谜
《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
《货币与信贷理论》
奥斯卡·兰格
(Oscar Lange,1904-1965)
波兰经济学家 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肯尼斯·阿罗
(Kenneth Arrow,1921-)
好学的硕士士兵 阿罗不可能定律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詹姆斯 M.布坎南
(James Buchanan,1919-)
博弈论的开创者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1902-1976)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的发展
美普林斯顿大学纳什:提出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性博弈的 区别(囚徒困境)
德国波恩大学的哈德·泽而滕:提出了“子博弈完善纳什
“拉尔夫·霍特里的一 生证明了两点:第一,经 济学家一辈子不断发表文 章和著作是可能的;第二, 不在大学里任教而树立经 济学家的名声也是可能 的。”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课件
12
第三节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或称现代货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70 年代蓬勃兴起,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学 流派。因强调货币及货币政策而得名,以制止通货膨 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旨,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 基础,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学 家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 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 中。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 ·弗里德曼所创立, 以芝加哥大学为主要阵地,所以又称为芝加哥学派。
M代表货币供应量, V代表货币年流通速度, P代表平均的
物价水平, T代表一年内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
在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 V在短期内被认为是一个比较稳定
的因素, T也认为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决定于资源、技术条
件,这些条件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P随的M变化而变化,
即物价水平随流通中货币数量正比例变化。
13
传统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研究商品价格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英国经
济学家休谟、李嘉图等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货币数量论,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
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最为有名。
(1)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 ·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 (1911)
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MV=PT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2、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为了解决20世纪30年代的经 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的是短期分析,而没有进 行长期的动态分析,没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所以凯恩 斯理论不包括经济增长问题。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中的 许多困难,就必须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思斯的收入支出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 的生产要素的微观经济分析综合起来,建立了新古典经 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哈罗德一多 马模型和索洛一斯旺模型。

经济学说史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1
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Q
根据利润最大化假设,张伯伦
MC
指出一个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AC 可以用左图表示。 如图所示,
给定需求曲线D和边际收益曲线 D MR,利润最大化产量为A,可
D’
以获得利润。随着新企业的进 入,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
MR
移动,最终,需求曲线和边际
0
MR’
BAC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3
2.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基本 形成,不过,这一理论构架在20世纪30年代又 得到进一步补充。这种补充也被看做是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包括:成 本曲线的研究、序数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 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货币理论、福利经济 学等,其中,一般均衡理论和货币理论在其他 章节中已有所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其他各项。
Q
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收益曲线分别为D’和MR’,利 润最大化产量为B,利润为零。
因此,相对于完全竞争的生产方式(产量为C,价格为最 小的平均成本),垄断竞争企业的产量较低,价格较高, 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资源配置非效率。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2
3.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
琼·罗宾逊(1903—1983),剑桥大学经济学教 授,是马歇尔的学生,她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 的理论贡献。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不完全 竞争经济学》,提出了与张伯伦非常相似的理 论。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7
3.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论
希克斯还从帕累托的思想中发掘出了与 序数效用论相一致的、可以判断社会状 态的一个标准,这就是在福利经济学中 广泛使用的帕累托标准。参见本章“福 利经济学”部分。

1890 新古典派马歇尔主要理论

1890 新古典派马歇尔主要理论
• 新古典學派 • 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於1890年著《經濟學原理》)綜合 李嘉圖(D. Ricardo)、皮古(A.C.Pigou)及約翰密爾(J. S. Mill)的古典學派及庫爾諾(A. A. Cournot)與杜能(J. H. V. Thunen)的數理思想而創立新古典學派。 • 接受「塞伊法則」(Say’s law)認為「供給」可以自己創造 「需求」。(主因是當時物質缺乏,生產力低,有多少供給就 會有多少需求,不會發生全面性生產過剩,且假定所有市場 都是完全競爭市場,故價格具有充分的伸縮性,故勞動者可 獲合理的報酬,不會有非自願性失業。人口雖然增加,但在 廠商規模遞增或技術進步影響下,人類的生活水準不會下 降。) • 此外,其概念還包括: • 一、重視儲蓄(消費的剩餘),認為是投資的資源。 • 二、重視市場價格機能,這支看不見的手可使供需平衡,達 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境界。 • 三、重視貨幣中立性,認為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不會影響 經濟活動的本質。 • 至此,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已

新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派

5、马歇尔的方法论
• ①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 在经济现象、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 • ②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 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在分析时,使用假 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局部均衡法。
• ③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 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
– 注意:这里的税收和补贴都是针对企业而言的。
• 税收与补贴的图示:
价格 C
价格
价格 C
C S ’
B B E H S ’ S D O G ’
S
F A
A
F
I
S D
G J 数量
G
J
数量
O
成本不变
成本递增
成本递减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26
11、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缺陷:
• 2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空前严重。特别是1929 年爆发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原属剑桥学派的凯恩斯 于1936年以叛离传统理论的姿态,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一书,抨击他称之为“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的 观点,建立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
“马歇尔大综合”
• 马歇尔继承 19 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 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 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
• 总支出=14先令;
• 消费者剩余=45先令。
20 14 10 6 4 3 2
4 5 6 7
6、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
供给
C 价 格 B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E
需求 A
O
F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判断题1.央行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不能强令其扩张。

T讲解:央行通过调高法定准备率就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央行实行任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配合才可以实现扩张,如果商业银行不把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个人和企业不愿意向银行贷款进行消费或投资,货币政策就难以实现它的扩张效果。

2.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经济衰退更为有效,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必须紧缩信贷,而中央银行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不必扩张信贷。

T 讲解:与上题类似。

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尤其是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然减少超额准备金或收回贷款,这些都必然紧缩信贷,使信贷规模缩小,所以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或可贷资金增加,但商业银行可能担心贷款的风险不愿贷出去,即出现“惜贷”现象,这就使货币政策对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大打折扣。

3.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 讲解:政府开支的增加会增加国民收入,所以最终会导致公众储蓄量和消费量的上升。

4.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讲解:IS和LM曲线移动的距离就是总需求或国民收入的变化量。

因此,引起IS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通过方程可以看到,比如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自发税收、出口、货币供给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平移。

税率、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投资需求利率弹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转动)都会影响总需求。

5.如果政府增税,人们将减少他们的消费支出,如果政府花费了新增的税收收入,那么总需求保持不变,因此IS曲线不会移动。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长期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 《增长理论:一个说明》《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资本理论与收益率》《美国失业的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评注》
06 劳伦斯 罗伯特 克莱因
由于克莱因的贡献,计量经济模型的构想已经获得了即使不普遍也 是广泛的应用了。计量经济模型现在可能在世界各地,不仅在科学 研究机构,而且在政府部门、政治组织和大型企业都可以找到。在 经济科学的经验研究领域,像克莱因这样有如此多如此大影响的, 研究人员中即使有,也极少。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 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03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理论
1.混合经济论 2.经济增长理论 3.经济周期理论 4.失业通 货膨胀理论 5.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1 混合经济论
定义:从19世纪末以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 “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因而成了“公私混合经济”或称“双 重经济”。
04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 不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π= πe -ε(u-u*)
长期
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 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则u=u*,即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 在长期经济能实现充分就业。
04 短期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05 总供给
总供给
01
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实际工 资。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 际工资与价格水平成反比。
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二部 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供给公式分别为: Y=C+S; Y=C+S+T;Y=C+S+T+M。

Lecture 6 – 新古典学派.ppt

Lecture 6 – 新古典学派.ppt
(maximizing individual utility) 著作:
1776, 英國律法評論。 1789,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一書被視為功利主義的元祖。
自由主義者的先趨之一。 為James Mill的好友,對J.S. Mill頗有影響。 Bentham 的遺囑…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von Wieser) 均衡消費組合條件為每一塊錢花在兩物品上的邊際效用相等。 奧國學派被視為是激進自由主義(radial laissez faire)的推動者。
(von Hayek) 奧國學派的論述對於馬克斯主義有最直接的對抗 1930年代,因政治因素,維也納的學者多前往英、美等地。
而是變成了學院派的教授專家們的特殊領域。
2
Jeremy Bentham (1748-1832)
英國社會學家與政治學家,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 效用主義?)的提倡者。 1763年牛津大學女王學院畢業。
激進社會改革者,建議廢除君主制。 “hedonic calculatio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幸福的微積分
12
Alfred Marshall 的主要論述
學說核心:均衡價格論。市場的價格是由需求與供給雙方決定 的,雙方對市場影響的力道是相同的,就像剪刀的雙刃。
建立起比較靜態分析的系統。 需求的價格彈性:分析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度。 建構消費者剩餘的概念:每一個產品單對消費者而言價格都相
同,但其價值都不同。 同時建構生產者剩餘的概念,開創福利經濟學的概念。 運用最適化條件解決經濟學上的問題,為其他學者效仿。 強調市場“均衡”不見得是短期即能達成的,需要時間。區分
為“marginalists”邊際學派。Walras的論 文在世時並不受重視,直到1930年代以後才 逐漸被引用。 重要著作:“the 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 (187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3
2.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基本 形成,不过,这一理论构架在20世纪30年代又 得到进一步补充。这种补充也被看做是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包括:成 本曲线的研究、序数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 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货币理论、福利经济 学等,其中,一般均衡理论和货币理论在其他 章节中已有所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其他各项。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4
二、成济学家维纳(1892—1970)提出了短 期和长期成本曲线。 维纳在他的著名论文《成本曲线和供给曲线》中指出, 由于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任何企业可以在现行的工 资率水平下雇用所希望的劳动力数量,所以,在短期内, 随着劳动力边际产量的提高,边际成本会下降;当劳动 力的边际产量开始下降以后,边际成本就会上升。 维纳还区分了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MC曲 线和AC曲线都是U型的,它们体现了收益递增(U型线的 下降部分)和收益递减(U型线的上升部分)的作用。 当MC小于AC时,AC下降;当MC大于AC时,AC上升;在AC的 最低点时,MC等于AC。 维纳还指出,长期AC曲线可以根据所有短期AC曲线获得。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6
本章思考题
1.新古典经济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2.评述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创立?
3.新旧福利经济学有何差别?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7
MWC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4
五、福利经济学
1.旧福利经济学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877—1959)出版了代表 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形成。 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其主要特征是:(1) 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问题的,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 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 总。(2)使用物质福利或效用来表示个人福利概念。 这样的效用概念基本上等同于生产能力,如人的健康状 况等,它与人的生产能力有关,进而与经济效率有关。 因此,这样的效用概念是客观性的,是可以度量的,而 且可以进行一般人际间的比较。(3)继承了英国效用 主义伦理学的传统,认为社会应该使整体福利总和达到 最大,但是另一方面也指出,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所以有利于穷人的收入分配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0
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张伯伦(1899—1967)于1933年出版了成名作《垄断竞 争理论》一书,分析了既不是完全竞争也不是纯粹垄断 的市场上的行为。张伯伦认为,大多数市场价格是由垄 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共同决定的。 张伯伦的分析从提出“产品差别”的概念开始。产品差 别是指产品能够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任何特征。产品 差别的存在意味着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 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说史》
主编:姚开建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本章重点问题
成本曲线研究和序数效用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建立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述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 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7
3.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论
希克斯还从帕累托的思想中发掘出了与
序数效用论相一致的、可以判断社会状 态的一个标准,这就是在福利经济学中 广泛使用的帕累托标准。参见本章“福 利经济学”部分。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8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1.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


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假设,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是完全同质的,任何人在市场上都没 有什么影响力,卖者可以在现行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 产品,不需要广告、没有商标等等。这些假设构建了一 个非常抽象的、简化的世界。虽然完全竞争理论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见解,但是,它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不一致, 而且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明显。完全竞争理论受 到了来自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挑战。 (一)来自现实世界的挑战:完全竞争理论曾被认为最 适合应用于农业,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在许多地方的 市场上,出现了只有很少买者购买农产品的情况。而且, 完全竞争理论无法解释政府对于农业市场的干预行为, 以及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情况。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9
(二)来自斯拉法的批判




斯拉法(1898—1983)在他的一篇著名论文《竞争条件 下的收益规律》中指出,马歇尔理论中的规模收益递增 与完全竞争假设是矛盾的。 首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 作用会使一个企业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最后将成为 市场上的垄断企业。 其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水平线,企业可以以相同的价格出售任意数量的产品; 同时,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企业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 任意数量的生产要素,企业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水平 的。这样,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就根本不会有 交点,企业的供给决策也就根本无法做出。马歇尔的局 部均衡理论是行不通的。 斯拉法的批判揭示了马歇尔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也引 发了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完全竞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罗 宾逊和张伯伦的理论就是对马歇尔完全竞争理论的修补。


张伯伦的分析从提出“产品差别”的概念开始。产品差 别是指产品能够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任何特征。产品 差别的存在意味着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 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1
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Q
0
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根据利润最大化假设,张伯伦 指出一个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 AC 可以用左图表示。 如图所示, 给定需求曲线D和边际收益曲线 D MR,利润最大化产量为A,可 D’ 以获得利润。随着新企业的进 入,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 MR 移动,最终,需求曲线和边际 MR’ 收益曲线分别为D’和MR’,利 B A C Q 润最大化产量为B,利润为零。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5
三、序数效用论的发展
1.罗宾斯反对使用基数效用
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 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伦理的或价值 判断的问题;经济学中具有规范性质的结论都 来自基数效用的使用,因此经济学应该避免使 用基数效用。 罗宾斯的观点在西方经济学界不乏反对者,但 其影响还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 行效用度量的序数效用论逐渐取代了基数效用 论,需求理论也被重新加以表述。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3
买方垄断企业的决策
工 资 率
如图所示,罗宾逊指出, 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市场上, T 买方即雇佣者的边际工资成 本曲线MWC位于市场供给曲线 S N S S的上方,买方利润最大化的 VMP 雇用数量为A而不是B,所支 R 付的工资率为R而不是S。在 MRP 这样的情况下,罗宾逊定义 买方垄断的剥削量为NR,是 就业量 边际收益产品MRP超过所支付 0 A B 罗宾逊提出的买方垄断企业的决策 工资率的部分。在产品市场 存在垄断或者垄断竞争的情 况下,罗宾逊定义垄断的剥 削量为 TN,是边际产品价 值VMP超过MRP的部分。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 论 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 理论
二、成本曲线的研究 三、序数效用论的发展
罗宾斯反对使用基数效用 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 论
五、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2
一、概 述
1.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是经济学说史上关于经济学流派的一种称谓。它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它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 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通称,包括剑桥学派、洛 桑学派、奥地利学派、瑞典学派、美国学派等(见萨缪尔森 《经济学》)。从狭义上说,它专指以马歇尔为首的英国剑桥 学派(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新古典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古典”,一是因为它与古典经济 学有承继关系,二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发展出新的概念和方法。 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分别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克拉 克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帕累托提出序数效用论,并完善了 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维克塞 尔提出“累积过程”理论;马歇尔将边际学派的主观效用价值 论与传统三要素成本论相结合,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构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些成果集中起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基本构架。新古典学派所创立和发展的理论被称为 新古典经济学。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5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从1939年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出版开 始流行,到1950年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提出为止。新福 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离不开帕累托的经济思 想,所以,新福利经济学也被称为帕累托经济学。 帕累托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度量的。他借用埃奇沃思的 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认为虽然人们不 能确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中任何一种的效用是多少, 但是消费哪一种获得的效用比较大,却是可以知道的。 帕累托对新福利经济学最有影响的思想是他关于最大效 用状态的判断条件:做出任何很小的变动不可能使一切 人的效用,除那些效用仍然不变者外,全都增加或全都 减少的状态。 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 问题的;(2)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概念,相对地更具 有主观性;(3)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效用的人际间 比较;(4)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 (5)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