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合集下载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国防大学霍凤鸣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因而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国际战略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下面主要介绍时代主题、世界格局、世界安全形势和中国安全观等方面的情况。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规定着该时代各国人民相应的主要任务。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就是争取维护世界整体的非战争状态;发展问题主要是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全人类的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这就是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否已经过时?我们说没有。

虽然冷战结束已有10多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其原因是:第一,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工具,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迫使人们到国外去寻找市场、寻求投资,而且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先进、快捷的交往工具,保证了国际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交往,这种情况再加上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以及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这就使得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

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允许再恢复到与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国家间敌对或大国对峙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继续前进。

大学生军事教程-E2第二章国际战略环境

大学生军事教程-E2第二章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具体来 说,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 作战的目的,高瞻 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 和策略。战争指导 者根据对国际形势和军事斗争赖 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其中包括敌对双方政治、军 事、 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全面 地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 使既 定的政治目的得以有效地达成。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 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邻国多,按地理位置排序依次是:朝 鲜、俄罗斯、蒙古、哈萨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和越南。在海上我国与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和越南的大陆架或 200 海 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其中朝鲜和越南既是海上邻国,又 是陆 地邻国,还与美国隔海相望。我国陆海邻国众多, 排世界第二位,俄罗斯的邻国虽然比 我国多 1 个,但其 陆地面积比我国约大一倍,与我国陆地面积大致相当的美 国只有 2 个 陆地邻国,加拿大只有 1 个邻国,英国和澳 大利亚被海洋环抱,这些国家的周边安全环 境均不及我 国的复杂。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含义
所谓格局,本意是一定的格式和布局。 国际战略格局主要是指国际战略力量的分布 状态和相互 作用的结构状态。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 军事力量在其消长 和分化、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
(二)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三)冷战后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东缓西急,北和南忧。 东缓西急,北和南忧。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 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还有30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还有 我国不仅有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的蓝色的海洋。 平方公里的蓝色的海洋。 但我们有重陆轻海思想。 但我们有重陆轻海思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随着人类进步与发展,防止世界大战、抑制强权政治、 随着人类进步与发展,防止世界大战、抑制强权政治、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因素增加,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因素增加,使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进一步 得到强化。 得到强化。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构建 强大综合国力, 强大综合国力,才能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长期全面地发 展睦邻、友好、 展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 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关系
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加强对话以增进互相理解, 加强对话以增进互相理解,妥善处 理分歧,在平等、 理分歧,在平等、互信和互相尊重 的原则基础上, 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和深化各领域 的合作。 的合作。
(1)世界大国为维护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合作日益加深 世界大国为维护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合作日益加深 (2)世界大国因维护核心利益而引发的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大国因维护核心利益而引发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国际战略环境
(三)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 4、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三、周边主要国家及我国台湾地 区军事概况
(一)美国
1、美军概况
美国式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军事大国,经济实力雄厚,
军事潜力巨大。 亚太地区部分兵力部署: 太平洋舰队 夏威夷驻军 驻日美军 驻韩美军 驻关岛美军
2、美国的防务政策
三个目标: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保护美国公民和利益;
由各国资产阶级所组成的垄断集团,为追求高额利润,
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在经济上过分世界和 划分范围,此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4年基本形成了德、意、奥“同盟国”与英法俄
“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的世界格局。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 战略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 80年代末的世界战略格局
二战后,德、意、日一蹶不振,英、法大伤元气,美
国得天独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受创严 重。 1949 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 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
态势,包括邻国安全状态,边界纠纷等情况,与相邻 国家矛盾冲突,特别是有无对我国主权、领土完整构 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等。
一、我国周边的范围
(一)中国周边的内涵
狭义: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 地区 广义: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指与各国生存、发展密切相连的各种因素的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中国威胁论原因
• 第三是国家利益驱使,遏制中国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不可能 永远是朋友,也不可能永远是敌人,永远 的只有国家利益。
• 为加快发展军事力量寻找借口。日本和印 度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 制造舆论,把亚洲所谓不稳定因素的矛头 引向中国。
• 将人们对国内现实的不满情绪引向国外。
•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 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

——邓小平
(三)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中国的作用: (一)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 (二)在经济上起示范作用 (三)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世界战略家认为:太空,是人 类最后一个战略制高点
• 二是集团松散化
美国的核心利益最终与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与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也有矛盾。 日本和欧洲只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赃者,不是绝对可靠的 同盟军,下一步必将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和敌人。
• 三是外交多边化
• 四是合作区域化
•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 文化原创力缺失、山寨文化、崇洋媚外的 奴化心理等
中国威胁论分析
• “中国威胁论”恶化了中国的发展环境,遏 制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混淆了 视听,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与部分国 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并使中国的对外经 贸直接受到了影响。
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
• 中国首先应继续坚持已经确立的和平崛起 的战略,国防现代化,中国的外交部门或 者对外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同其它国家的沟 通和交流,使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崛起 是一个和平崛起的过程,而不是武力扩张、 称霸地区和世界的过程。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一、基本概念:国际战略环境时代主题国际战略格局领土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现在的领土是这样定义的:“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疆域。

包括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领陆与领水的底土。

”二、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4、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问题;5、民族宗教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不大可能对总体趋缓的国际局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和变化。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国际战略格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

四、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是什么?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是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中东局势、印巴冲突等始终是世界的热点问题)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6、大国间的互动互制五、为什么说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1、未来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2、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

3、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 欧共体已于199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欧洲联盟条约》,成为欧洲联盟。
• 在亚太地区,主要有1993年成立的 “东盟地区论坛”和“亚太安全合作 理事会”。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 还有一些次区域性的官方与非官方安 全合作机制,如:朝鲜半岛六方会谈, 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亚太圆桌会议, 中美日安全磋商等。
第五章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 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 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和地理等 方面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 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 的总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 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多极战略格局:是以巴黎和会及华 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标志。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四)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45~1991年)
美苏争霸战略格局:是以苏联克里 米亚的雅尔塔会议,达成“克里米亚公 报”和“雅尔塔协定”为标志。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 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 约作用。
2、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 3、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
重要作用。
2、国内战略环境 国内战略环境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国际战略环境概论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它对一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和特点往往会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安全。

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避免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首先,全球治理结构的缺陷和不完善,导致国际社会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其次,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老牌大国的衰落,重新改变了国际力量格局。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而美国、欧洲等老牌大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实力逐渐下滑。

这种力量转移对国际战略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次,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这使得世界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得国际游戏规则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确定性增加。

由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复杂性,预测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政治局势、经济增长、战略对抗等因素都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其次,国际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增强。

国家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利益,国际战略的制定不再是内部事务。

再次,软实力的重要性上升。

以经济、文化、科技为代表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各国影响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发展经济、提升文化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

最后,多边合作的趋势增强。

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治理的不完善,使得各国更加需要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共同问题。

无论是国际金融合作、环境保护还是反恐合作,都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在这样的国际战略环境下,每个国家都需要制定适应自身利益和发展需求的战略。

首先,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方针。

和平发展是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下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保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内容简介: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及特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与统一问题.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发展,了解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态势,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统一充满信心。

国际战略环境的定义和影响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双边或者多边关系中有关各方力量消长、利益得失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

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际的生存和发展、安危与兴衰,影响一个国际(集团)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敌友关系,以及据以确定的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方向,因而是各个国家(集团)制定战略所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国际形式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不断(一)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全中国人民福祉,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短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二)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尽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是当代国际形式的主题之一,但是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一度出现增多的势头。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影响方面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能促进世界形式的缓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使世界处于新的动荡之中.三、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冷战结束之后,尽管大国之间加强了对话与合作,但相互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停止,较量的重点从冷战时期的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主要内容是:夺取科技优势,促进国家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夺取或保持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有利地位创造条件.四、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缓和,使全球军备竞赛有所降温。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第二节
国际战略环境
二、国际战略格 局演变的动因
三、冷战结束后国 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四、未来国际战略 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战略格 局的概述
(一)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 多极化趋势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建立一个新 的安全结构 (三)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 (四)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相应突出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战略环境与 战略的辩证关系
(二)战略的基本特点 1.全局性 2.谋略性 3.对抗性 4.预见性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战略环境与 战略的辩证关系
(三)战略的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 2.战略方针 3.战略措施 4.战略力量
第一节
三、冷战结束后国 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四、未来国际战略 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战略格 局的概述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时 代的发展密切相连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以世界经济格局为基础, 并与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 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各层次之间总是既相互独 立又相互影响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
二、非传统安全 威胁的特点
一、非传统安全 威胁的定义
三、我国面临的 非传统安全形势
四、非传统安全 威胁的应对策略
(一)跨国性 (二)不确定性 (三)突发性 (四)动态性 非传统安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医 疗技术的发展,某些流行性疾病可能不再被视为国 家发展的威胁;而随着恐怖主义的不断升级,反恐 将会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却依然频发
原因之二:全球范围内出现武装冲突。
统计表明,冷战后因民族 问题引起的各种国际和国内武 装冲突占总数的50%以上。
卢旺达 布隆迪
(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却依然频发
原因之三:有关国家围绕领土、资源等利益的激烈争夺, 导致一系列新的冲突。
(三)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与美国在军事 上抗衡的国家; 把核武器作为恢复大国地位、遏制 大规模侵略的支柱,同时致力于建设 一支精干、高效的常规力量。 在能源、军控、金融、地区热点等 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 政治大国的步伐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国际战略环境的定义
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时代的特征 力量的分布
国际战略环境
战略利益关系 战争威胁
国际战略格局
(框架结构)
它是国际政治、 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 合体现,其核心是世 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 平问题。
以色列的隔离墙
中东
(伊拉四克)全球地伊缘战朗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2、大国地缘竞争持续向亚太、拉美和非洲延伸
在亚太,有关大国纷纷增强战略影响力。美国强化与日、 韩、澳等国的军事合作,高调宣布“重返东南亚”;日本积极 谋求大国地位;印度奉行“东进”战略,开始将战略触角伸向 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俄罗斯重视经营远东,“东方—2010” 联合军演规模空前。
(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国际战略环境(课件)

国际战略环境(课件)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阿富汗局势
印巴冲突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美巴关系危机
卡尔扎伊 政府脆弱
塔利班实力犹存
阿富汗政治 和解前景难料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 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
战略环境概述
保持增长态势
主导力量 增速持续上升 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
无敌舰队
海上马车夫
日不落帝国
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2、两极格局: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 占据主导地位。(一战同盟国协约国 二战法西斯反法西斯 二战后社会资本两主义) 3、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 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在 多极格局中,作为格局构成要素的战略力量,可以是单个的 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集团。
战略环境概述
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利用美苏对峙争 取中国的有利环境,战略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变 革都暂时推迟。此时的中国奉行的积极防御的国 防政策。 从90年代后期至今,台独势力日益发展、我 国周边领土、领海争端日益突出,美国高调重返 亚洲,加强了对中国的打压,提醒了国人加强国 防建设的紧迫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海外市场 和原料的依赖也呼唤着安全防卫范围的扩大。
战略环境概述日本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日本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战略环境概述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阿富汗局势印巴冲突战略环境概述塔利班实力犹存美巴关系危机卡尔扎伊政府脆弱阿富汗政治和解前景难料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主导力量主导力量增速持续上升增速持续上升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保持增长态势保持增长态势战略环境概述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在统计涉及的120个国家中65的国家2011年增加了军事开支包括属于二十国集团的16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综合共37页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综合共37页

椐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不足 20%,却掌 握世界总产值的80%、出口市场的82% 、世界储蓄总量 的80%。世界上最富有的20%人口消费世界商品总量的 86%,而20%的穷人消费的商品,只占1.3%。西方七国 财团人口只占世界人口11%,但其GDP占世界GDP总值 的65%。
椐2019年统计,世界上358名亿万富翁(以美元计,不 包括我国内地),拥有的财产相当于25亿人的财产,几 乎占世界一半人口拥有的财产。
2.美国干涉日益增多,军事安全更 趋复杂;
3.军事革命不断深化,焦点在高技 术战争;
4.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安全威胁更 趋多样。
七、世界主要国家安全观
七、世界主要国家安全观
安全观主要表现有四种:
1.美国追求“绝对安全”;
2.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坚持“借 伞安全”;
3.法国、德国、印度等主张“制衡安 全”;
未来世界不可能美国一家独霸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 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
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小半)
2000财年 2888亿美元 2019财年 3100亿美元 2019财年 3432亿美元(增加332亿) 2019财年 4144亿美元(增加529亿) 2019财年 4553亿美元 2019财年 5050亿美元 2019财年 5287亿美元 2019财年 5468亿美元 2019财年 6070亿美元 2009财年 6610亿美元 2019财年 6980亿美元(预计,约占全球
2019/2019/2009年主要国家的国防开支情况(美元)
2019-2019年度前10名 1.美国 4553亿 4144亿 2.英国 474亿 511亿 3.法国 462亿 454亿 4.日本 424亿 427亿 5.中国 354亿 331亿 6.德国 339亿 348亿 7.意大利 278亿 276亿 8.俄罗斯 194亿 185亿 9.沙特 193亿 188亿 10.韩国 155亿 149亿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存在
目前,美国有7万多名军人部署 在世界各地执行反恐任务。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1999年
科索沃 战争
战争造成的影响
1. 开创了军事集团 干涉一个主权国 家的先例 2. 助长了民族、宗 教分离主义势头 3. 加剧了巴尔干地 区的紧张局势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 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
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股势力”
严重影响我国边疆稳定和经济建设
恐怖暴力事件
200多起
死亡160多人
伤400多人
1990
2001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存在
我国认定恐怖主义组织的标准
以暴力恐怖为手段,从事危害我国安
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体系和 分工体系的恐怖活动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是集团松散化
美国的核心利益最终与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与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也有矛盾。 日本和欧洲只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赃者,不是绝对可靠的 同盟军,下一步必将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和敌人。
四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
必然趋势
所谓多极,中
多极化的根本动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
国算一极。中国不 要贬低自己,怎样
的不平衡,多极化 也算一极。
的发展趋势最突出 表现在经济上。
——1990年初邓小平语
(二)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 一是关系复杂化。五大力量之间将形成交叉三 角关系
(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却依然频发
1、冷战期间积聚的各种矛盾爆发,特别是民族、宗教问题引发了各种武 装冲突;
2、有关国家围绕领土、资源等利益的激烈争夺,导致一系列新的冲突 3、霸权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动荡、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此外,恐怖主义、能源安全、跨国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全球性问题, 也诱发了一些新的武装冲突。
互动关系。
①马德宝:《现代战争与和平基本问题研究》,国防大学出 版社,2002年1月,P98。
一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战略环境的基本含义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
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 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和国际战略形势(动 态表现)两个方面,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 势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 平问题。
二 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
•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 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 形式。格局包含三大要素:
力量
体制
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 的两极格局,支配国际关系长达半个多世纪。 未来一二十年内,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 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国际战略力量失衡 的状况将难以根本改变,仍将维持“一超多强” 的格局。
• 国际战略: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筹划与 指导国际交往关系与国际斗争的方略。
“格局”(pattern):
• 原指“规格,式样”(《辞海》) • 国际政治中指的是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所
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力量关系”① • “结构状态”,强调权力中心的数量; • “力量关系”,强调力量分配、强弱对比的
欧盟现已有27个成员国,面积约470万 平方公里,人口已达5亿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 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五)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 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 实力与地位在增长
三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发展特点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
变化。虽然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没变, 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 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并呈现出一些 新特点和新趋势。
• 战略概念的原本含义是专指军事战略或战争战略,由于它 所具有的高层次、全局性等特性,决定战略概念势必会被 社会上许多领域所引申和借用,凡是谋划与指导全局或带 全局性的行动或举措,都可以与战略相联系,诸如大战略、 国家战略、全球战略,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等等。
(一)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却难 阻多极化潮流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 超级大国,是目前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
经济实力
军事实力
科技实力
文化实力 政治实力
(二)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 力保大国地位
俄罗斯占世界 离地面积的1/8
矿产资源丰富
(三)欧盟力量不断发展并且 自主意识日趋增强
• 美国在2007年就成立了非洲战区司令部
非洲 • 中国在非洲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
3、深海、太空和极地成为地缘战略竞争的“新疆域”
海洋 太空 极地
(四)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凸显,国际安全威胁更 加复杂多样
传统安全是以政治和军事安全为重心的安全,它的核心 问题就是如何应对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所面临的外部武 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挑战,其目标是防范外部军事入侵 和攻击,保证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社会生活和基本秩 序不受损害。非传统安全指的是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以 外的安全问题,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 系等各个领域,威胁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民众的 生命安全、对外关系和国际形象。如金融、科技、生态、 环境、能源、粮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安全。
网络
粮食 安全 金融
能源
世界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和平中潜伏了 动荡和不安,合作中交织着对抗和冲突,世界 主要国家的相互关系呈良性互动,大国之间的 相互依存和制约也在进一步增加。非传统安全 威胁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并与传统安全相互交 织。这种双重威胁在我国也表现得更为复杂。 应对传统安全威胁通常强调军事实力和战争手 段,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则强调提高国家安 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安全合 作。因为在这些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 无法独善其身。
2、大国地缘竞争持续向亚太、拉美和非洲延伸
• 美军进一步加大战略关注与投入力度
亚太地 • 俄军强化远响力
• 俄罗斯与委内瑞拉和古巴加强了军事合作
拉美地 • 中国在拉美的动向也让美国格外关注

• 美国在2008年4月重新组建第四舰队分管拉美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教学目的
掌握国际战略环境的基本概念,了解冷 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明确冷战结束后国 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了解未来国际战 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二、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 三、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 四、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战略的概念
• 《现代汉语词典》: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可见,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 来,影响全球安全和人类生存的大战威胁 虽已大大降低,但世界并没有进入一个和 平盛世。虽然这些冲突并不具备全球性质, 无法动摇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基石, 但也直接威胁到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二)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 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1、欧亚大陆继续成为地缘战略竞争的“主战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