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
第十二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通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效价测定) 通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效价测定)判 断抗生素质量的优劣 1、鉴别试验 用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证明是何种抗生素
第一节 概述
2、检查 用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证明是何种抗生素 (1).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指标 ).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指标 ).控制有机和无机杂质的指标 (2).控制有机和无机杂质的指标 ).与临床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指标 (3).与临床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指标 ).其他指标 (4).其他指标
第二节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性质 性质: (二)、性质: 旋光性: 3、旋光性: 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都含有手性碳, 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都含有手性碳,具 有旋光性
﹡﹡ S 1
6 7 5
2 3
﹡ S ﹡ 1
O
7 6 8 N 4 5
O
N
4
2 3
﹡
第二节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
第二节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
二、鉴别试验
(三)化学鉴别法 1、钾、钠盐的反应
焰色→ 焰色→鲜黄色 Na+ 焰色→ 焰色→紫色
K+
第二节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
二、鉴别试验
(三)化学鉴别法 2、呈色反应 羟肟酸铁反应: ( 1) . 羟肟酸铁反应:青霉素及头孢霉素在 碱性中与羟胺作用, 碱性中与羟胺作用, ß-内酰胺环破裂生成羟肟 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
α − 氨 →蓝 色 基 紫
△
三 茚 酮
第二节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
二、鉴别试验
(三)化学鉴别法 2、呈色反应 − 斐林试剂反应: 似肽键, (3).斐林试剂反应: CONH−似肽键,可产生双 缩脲,开环分解,使碱性酒石酸铜还原显紫色, 缩脲,开环分解,使碱性酒石酸铜还原显紫色, 如阿莫西林 与重氮苯磺酸反应:侧链含有酚羟基时, (4).与重氮苯磺酸反应:侧链含有酚羟基时, 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偶合呈色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酮溶液,于105℃加热15分钟后,检视,供试品溶液所
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
增强而向高波数方向位移
VC=O
1815~1740cm-1
3470cm-1 O-H
1780cm-1
例 青霉素钠Ch.P.(20 Nhomakorabea0)【鉴别】(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
照的图谱(光谱集222图)一致。 例 青霉素钾 Ch.P.(2010)
【鉴别】(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
照的图谱(光谱集223图)一致。
(3)C3位有游离羧基
2. 头孢菌素类
(1)侧链(RCO-)+母核(7-ACA)
(2)分子中含二个手性碳原子(C6、
C7)
RCO NH 侧链 O N S CH2R1 COOH
(3)C4位有游离羧基
(二)性质
1. 酸性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有游离
羧基有酸性,大多数青霉素类药物的
pKa在2.5~2.8之间,能与碱反应形成 盐。
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头孢尼西对照品适量,精密 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头孢 尼西0.1mg的溶液。 测定法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精密 量取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A 为流动相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 对照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 B为流动相,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含头孢尼西聚合物以头孢尼西计不得过0.4%。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 E , , 1cm min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4)色谱法 • ①TLC法 对照品对照法
对照品 相同条件 比较R 和斑点颜色 f 供试品
• ②HPLC法
对照品 相同条件 比较t R 供试品
第一节 概 述
(2)类似重量单位 以特定的纯抗生素制品盐的重量1μg
作为一个单位,即1mg=1000单位,其中包括了无抗菌活 性的酸根在内。 • 如四环素盐酸盐(包括无生物活性的盐酸根在内)。 • 这种类似重量单位,虽然并不合理,但在国际上已经习惯 沿用。
(3)重量折算单位
以特定的纯抗生素制品的某一重量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称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是由一 类分子中含有一个环己醇配基以糖苷键与氨基糖 (或戊糖)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羟基、
多氨基,因含有氨基或其他碱性基团,顾显碱性。
氨基糖 苷元 氨基糖苷
碱性环己多元醇
缩合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 制霉菌素(1963年)为1mg=3000单位等。
• 这类抗生素的效价单位的精确定义很难确定,折算效价也 难以计算,只能以国际标准品的效价单位,作为比较的基 准。 • 目前,抗生素的剂量原则上以纯品的重量表示,并加注单 位。如土霉素0.25g(250000单位);但个别品种仍以习 惯沿用,如青霉素仍用单位表示剂量。
肽类、蒽环类、林可霉素类、其他抗生素类等。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
该类抗生素包括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 (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非典 型β-内酰胺类如克拉维酸(clavulanicacid)、噻纳霉素 (Thienamycin)和Sulfazecins等。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鉴别】显色反应 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 品溶液、空白溶液各1ml,加1%氯化钙溶液 3ml与锌粉50mg,置水浴上加热10min,倾 取上清液,加苯甲酰氯约0.1ml,立即强力 振摇1min,加三氯化铁试液0.5ml与氯仿2ml, 振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水层均显紫 红色,空白溶液水层未显紫红色。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crolide Antibiotics
一 概述
⒈ 简介 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红霉素、 阿奇霉素)。 抗菌特点:对G+和某些G-、支原体作 用强 结构特征 • 内酯结构的十四元或十六元大环 • 通过内酯环上的羟基和去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成碱性甙
红霉素 Erythromycin 一、结构和性质 ⒈ 来源红色链丝菌产生,包括A、B和C, 三者的区别如下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检查】 残留溶剂 (甲醛、乙醇) 高效液相色谱:加二甲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取甲醛、乙醇,加二甲 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测定,使用紫外检测器,按外 标法计算,含甲醛、乙醇应符合规定。 毛细管色谱:柱温40-100,常以氮气为载气,采 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 • •
药物的性质 酸性:有机酸(pKa2.65~2.70) 旋光性:青霉素家族分子都有三个手性碳 原子,头孢家族有两个 紫外吸收特性:头孢家族有共轭的母环, 青霉素家族一般有苯环取代基 β-内酰胺环不稳定:四元内酰胺环,张力 比较大
鉴别试验
• 呈色反应: 与羟胺作用生成羟肟酸,与铁离子呈色。 类似于肽键反应,双缩脲反应和茚三酮反应 • 钾钠离子的焰色反应 • 普鲁卡因青霉素有芳伯氨基,可以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红色染料沉淀。 • 光谱法:包括红外吸收光谱(IR)和紫外吸收光谱 (UV) • 色谱法:与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 色谱(TLC)的保留时间和比移值一致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I
H
I +NaS O NaI+NaS O
剩余
反应分两步进行: 1. 水解反应 (按化学计算量进行) 2. 氧化-还原反应 (无固定的量关 系,受温度、PH值和时间等因素 影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并采 用标准品平行对照测定)
(二) 电位配位滴定法(汞量法)
H SO
深紫色 蓝绿 朱红色 黄色
(二)FeCl3反应
盐酸四环素 盐酸金霉素 盐酸土霉素 盐酸多西环素
FeCl
红棕色 深褐色 橙褐色 褐色
(三) -反应 Cl
Cl Ag AgCl 白
HNO
(四) UV法 1mol/L盐酸-甲醇(1→100) 0.01mg/ml
链霉素
茚三酮
(二)Molisch试验 糖的性质
水解、脱水
氨基糖苷类 糠醛 羟甲基糠醛) (
(三) 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Elson-Morgan反应)
(四) 麦芽酚反应
OH
链霉糖特有反应
链霉素 链霉糖
分子重排
紫红色+ 麦芽酚 H
Fe
3
链霉胍特有反应 (五)坂口反应
ChP
头孢菌素类
内标法+校正因子 外标法
特点 快速、高效、灵敏 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一法多用(鉴别、检查、含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糖 苷元 苷
缩合
氨基糖 苷元 氨基糖苷
链霉素 新霉素 庆大霉素 双氢链霉素 卡那霉素 巴龙霉素
缩合
链霉素
链霉胍 + 链霉糖 + N-甲基-L-葡萄糖 胺 链霉双糖胺 苷元 糖
酸水解法(铜盐法) 青霉素族 2、 JP (1)原理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RCO HN O
S N
CH3
RCO NH
CH3
O
COOH
S
N CH2R1
COOH26
溶解性 青霉素
K+
NHa
青霉素钾 青霉素钠
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 难溶于有机溶剂
27
2. 手性C 旋光性
S
** O N*
**S
N O
(5%头孢唑啉钠溶液[]2D0 –18~–24°)
58
(三)汞量法 ChP
1. 原理 *β-内酰胺类不直接与汞反应 *β-内酰胺类水解产物可与汞发
生定量反应
59
青霉素类O水H解 青霉噻唑酸水O解H 青霉胺
ChP(2000) 青霉素钾 青霉素钠 苯唑西林钠 普鲁卡因青霉素 氯唑西林钠
pH4.6 Hg2
青霉胺络汞
60
CH2 COHN O
NH2 O
S N
CH3 CH3 COOH
18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S CH3
HO
CH COHN
NH2
N
O
CH3 COOH
19
普鲁卡因青霉素
CH2 COHN O
S N
NH2 CH3
CH3 ·
COOH
(C2H5)2NCH2CH2OOC
20
磺苄西林钠
CH COHN
SO3Na O
S N
CH3 CH3 COONa
水5ml溶解后,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摇匀
,放置15分钟,加1mol/L硝酸溶液5ml,醋酸盐
S N
CH3 CH3 COONa
青霉胺络汞
突跃2 CH3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盐酸美他环素的检查项目有A.无菌B.水分C.有关物质D.吸收度E.热答案:CD2.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的含量时,所需试剂有A.硝酸汞B.二氯化汞C.咪唑D.青霉素VE.青霉素V钾答案:BCD3. 青霉素钠的无菌检查时需用A.鲎试剂B.需氧菌培养基C.厌氧菌培养基D.真菌培养基E.青霉素酶答案:BCDE4. 硫酸链霉素的特征鉴别反应为A.坂口(Sakaguchi)反应B.茚三酮反应C.N-甲基葡萄胺反应(Elson-Morgan反应)D.麦芽酚(Malt0I)反应E.羟肟酸铁反应答案:AD5. 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分子结构中6-氨基青霉烷酸(母核)的组成包括A.苄基B.β-内酰胺环C.噻唑环D.氢化噻唑环E.羟苄基答案:BD6. 茚三酮反应可用于质量控制的药物有A.硫酸链霉素B.硫酸庆大霉素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青霉素钠答案:ABCD7.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的药物为A.硫酸阿托品B.硫酸链霉素C.罗红霉素D.硫酸庆大霉素E.盐酸美他环素答案:BCD8. 坂口(Sakaguchi)反应所需用的试剂为A.三氯化铁试液B.8-羟基喹啉C.重氮苯磺酸试液D.次溴酸钠E.链霉胍答案:BD9.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或青霉素V钾含量的主要反应有A.酸碱中和反应B.沉淀反应C.水解反应D.Hg2+与巯基的反应E.Hg2+与水解产物(青霉胺)的反应答案:CDE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基本性质A.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B.紫外吸收特性C.游离酸及其无机盐或有机碱盐的溶解特性D.旋光特性E.干燥粉末较稳定及其水溶液的不稳定特性答案:ABCDE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应为A.酸碱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碘量法D.硫醇汞盐法E.铜盐法答案:ABCDE12.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B.三点校正法C.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D.硫醇汞盐法E.酸水解法(铜盐法)答案:DE13. 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能和高铁离子形成红色配位化合物;与钙、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盐的依据为A.分子结构中具有四骈苯环B.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C.分子结构中具有烯醇基D.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甲氨基E.分子结构中具有酰胺基答案:BC14. 检查盐酸美他环素的吸收度控制的杂质有A.N,N-二甲氨基苯胺B.差向异构体C.脱水美他环素D.其他杂质E.有关物质答案:BCD15. 属于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药物有A.罗红霉素B.盐酸美他环素C.青霉素钠D.硫酸链霉素E.硫酸庆大霉素答案:DE16. 青霉素V钾的检查项目有A.细菌内毒素B.无菌C.水分D.吸收度E.N,N-二甲基苯胺答案:CD17. 罗红霉素需检查A.异常毒性B.水分C.碱度D.有关物质E.降压物质答案:ABCD18. 盐酸美他环素的鉴别试验为A.紫外分光光度法B.HPLC法C.C1-的反应D.茚三酮反应E.坂口反应答案:ABC19. 促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药物降解的因素有A.β-内酰胺酶B.羟胺C.酸性介质D.碱性介质E.中性介质答案:ABCD20. 青霉素钠的鉴别反应有A.钾盐的火焰反应B.钠盐的火焰反应C.抑菌试验D.沉淀反应E.红外光谱法答案:BCDE21. 青霉素钠应检查项目为A.细菌内毒素B.无菌C.水分D.吸收度E.Clˉ答案:ABCD22. 氨苄西林的检查项目有A.N,N-二甲基苯胺B.水分C.无菌D.吸收度E.细菌内毒素答案:AB23.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或青霉素V钾含量时,需用A.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B.醋酸盐缓冲液(pH4.6)C.1mol NaOH溶液D.1mol HNO3溶液E.汞-硫酸亚汞电极答案:ABCDE24. 硫酸链霉素与硫酸庆大霉素共有的鉴别反应为A.Maltol反应B.Sakaguchi反应C.茚三酮反应D.Kober反应E.Elson-Morgan反应答案:CE25. 罗红霉素应检查的项目为A.水分B.异常毒性C.碱度D.有关物质E.无菌答案:ABCD26. 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林钠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A.填充剂的选用B.仪器校正C.内标溶液配制D.测定步骤E.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答案:CDE27. 青霉素钠的检查项目有A.细菌内毒素B.无菌C.C组分D.吸收度E.水分答案:ABDE28. 以下鉴别反应中哪些反应不能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A.羟肟酸铁反应B.麦芽酚反应C.Kober反应D.Zimmennan反应E.Elson-Morgan反应答案:CD29. 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反应)包括的反应进程A.某抗生素药物水解产生N-甲基葡萄糖胺B.N-甲基葡萄糖胺于碱性介质中与乙酰丙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吡咯衍生物C.所产生吡咯衍生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酸性醇溶液(Ehdich试剂)反应,生成红色缩合物D.某维生素类药物在三氯醋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变为糠醛E.糠醛再与吡咯缩合生成蓝色产物答案:BC3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某些药物发生羟肟酸铁呈色反应过程应包括A.在碱性介质中与盐酸羟胺反应B.在酸性介质中与高铁离子反应C.和茚三酮的呈色反应D.和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发生双缩脲呈色反应E.和变色酸-硫酸发生呈色反应答案:AB31. 碘量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主要反应包括A.溶解试样B.定量地进行水解反应C.定量地进行中和反应D.水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在酸性条件下被碘定量地氧化E.被测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被碘按化学计算量氧化答案:BD32. 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鉴别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庆大霉素时,应该用A.8-羟基喹啉B.对二甲氨基苯甲醛C.乙酰丙酮D.硫酸铁铵E.次溴酸钠答案:BD33. 铜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的依据(原理)为A.本类药物降解为青霉烯酸,在320nm~360nm处有强烈吸收B.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降解为青霉烯酸,因其稳定性差,故加铜盐使成稳定的螯合物C.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盐D.本类药物的溶液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生成稳定的铜螯合物E.本类药物溶液加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加热75℃30min,则生成稳定螯合物,其为λmax320nm 答案:BE34. 青霉素钠的红外光谱中特征吸收峰是A.Νcoo-1625,1420cmˉ1B.νC=O(β-内酰胺)1780cmˉ1C.νN-H(仲胺)3360cmˉ1D.νC=O(仲酰胺)1705cmˉ1E.νC-H(单取代苯)760cmˉ1答案:ABCDE35.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B.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C.铜盐法(酸水解法)D.硫醇汞盐法E.解联立方程法(解线性方程法)答案:CD3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包括A.青霉素族药物B.氨基糖苷类药物C.大环内酯类药物D.四环素类药物E.头孢菌素族药物答案:AE37. 头孢羟氨苄的鉴别试验是A.红外光谱法B.紫外光谱法C.HPLC对照品对照法D.水解反应E.沉淀反应答案:ACA.青霉素钠B.青霉素v钾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罗红霉素答案:ABCDE39. 头孢羟氨苄的检查项目有A.N,N-二甲基苯胺B.有关物质C.无菌D.细菌内毒素E.水分答案:BE40. 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抗生素药物分子结构的差异在于A.不对称碳原子数B.侧链数C.所含杂环的类型D.分子结构中所含原子种类E.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答案:AC4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鉴别试验有A.沉淀反应B.呈色反应C.火焰反应E.色谱法答案:ABCDE42. 硫酸庆大霉素的检查项目有A.C组分B.无菌C.异常毒性D.细菌内毒素与降压物质E.水分与硫酸盐答案:ABCDE43. 硫酸链霉素的检查项目有A.异常毒性B.热源C.无菌D.降压物质E.干燥失色答案:ABCDE44. 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反应有A.TLCB.茚三酮反应C.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D.麦芽酚反应E.坂口反应答案:ABC45. 盐酸美他环素的鉴别试验有A.紫外分光光度法B.HPLCC.Cl-的反应D.红外光谱法E.麦芽酚反应答案:ABC46. 青霉素钠的特性有A.紫外吸收B.易水解开环C.易溶于水D.水溶液加稀盐酸可产生白色沉淀E.具有羟肟酸铁反应答案:ABCDE47. 青霉素v钾的鉴别试验有A.钾盐的火焰反应B.水解反应C.红外光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沉淀反应答案:ABCD4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酸碱滴定法B.碘量法D.溴量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BCE49.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有A.青霉素钠B.青霉素V钾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罗红霉素答案:ABCD50. 硫酸链霉素的鉴别试验有A.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B.茚三酮反应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Kedde反应答案:ABCD51. 硫醇汞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时,应该用以下哪些试剂A.硫酸铜溶液B.枸橼酸溶液C.咪唑溶液D.氯化汞溶液E.硫酸铜-枸橼酸试液52.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罗红霉素B.硫酸链霉素C.硫酸庆大霉素D.盐酸美他环素E.氨苄西林答案:ABC53. 酸碱滴定法测定苯唑西林钠含量时,为什么采用剩余滴定法并做空白试验A.影响因素较多B.干扰物质较多C.测定反应(滴定反应)的速度太快D.滴定反应的速度较慢E.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答案:ADE54. 坂口反应鉴别硫酸链霉素所用试剂有A.对二甲氨基苯甲醛B.8-羟基喹啉C.次溴酸钠D.NaOH试液E.乙酰丙酮答案:BCD55. 硫酸链霉素与硫酸庆大霉素共有的鉴别试验有A.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红外光谱法答案:AB56. 头孢羟氨苄中检查的有关物质中应包括A.N,N-二甲基苯胺B.7-对羟基苯甘氨酸C.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D.其他有关物质E.其他甾体答案:CD57. 罗红霉素鉴别试验有A.TLCB.红外光谱法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紫外光谱法答案:AB5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能被碘氧化,而其水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则能在酸性条件下(pH4.5)被碘氧化,因这一氧化还原反应易受温度、pH值、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反应耗碘没有固定量的关系,难以准确地测定药物含量。
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
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引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抗生素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分析和监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
1.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1.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药物粉末或溶液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1.2 粒度测定粒度测定是通过测量药物粒子的大小分布来评估药物颗粒的均匀程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激光粒度分析法和显微镜观察法。
1.3 溶解度测定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给定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药物。
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评估药物的纯度和溶解性。
2. 化学性质分析化学性质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药物的成分和纯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学性质分析方法:2.1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通过测定药物在紫外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来判断药物的纯度和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通过将药物样品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含量低的化合物,能够准确测定药物中各个成分的含量。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药物样品与流动相一起通过色谱柱,通过不同成分在固定相上的分离作用来进行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3. 生物学性质测试除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学性质测试来评估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学性质测试方法:3.1 抗菌活性测定抗菌活性测定是通过对药物对特定细菌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估来判断药物的有效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克利金墨菌悬浮法。
3.2 细菌内毒素测试细菌内毒素是细菌细胞外毒素,能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通过测定药物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可以评估药品的安全性和纯度。
第6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6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抗生素是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强大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6.1概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主要由生物合成-微生物发酵培养、经化学纯化、精制和化学修饰制得。
与化学合成相比,生物合成制备的抗生素,包括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主要由生物合成发酵和提纯两大步骤。
由于发酵工艺过程复杂,不易控制。
6.1.1 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特点1.化学纯度较低。
虽经精制提纯,一般仍含有杂质,存在较多的同系物,较多的异构体,并且降解的产物多。
2.活性组分易发生变异。
微生物菌株的变化、发酵条件的变化均可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
3.稳定性差。
抗生素分子结构中的活泼基团不太稳定,易分解使其疗效降低,或使其失效,有时甚至引起毒副作用。
4.制备过程中易被异物污染的可能性大。
6.1.2 抗生素类药物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各国药典都制定了抗生素标准,规定了抗生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项目和含量测定方法,从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抗生素类药物的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鉴别试验用化学方法、理化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鉴别其属何种抗生素、何种盐或酯类,包括有官能团的显色反应、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学法。
2.杂质检查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查项目除一般杂质检查外,还有以下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
1)毒性试验限制药品中引起急性毒性反应的杂质。
2)热原试验限制药品中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杂质。
3)降压试验限制药品中含有降低血压的杂质。
4)无菌试验检查药品中细菌污染的情况。
5)澄明度检查限制药品中不溶性杂质。
6)水分测定限制药品中水分含量。
7)特殊杂质检查用化学及理化方法检查药品中某些特殊杂质的含量或提取溶剂的残留量。
此外,某些抗生素,如灰黄霉素,其粒度与疗效有关,故规定控制结晶颗粒的大小。
3.效价测定抗生素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微生物学法和化学及物理化学法两大类。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3. 条件
(1)弱酸性: pH4.5 (2)温度:24~26℃
温度>38 ℃ 未水解的供试品亦消耗碘
(3)水解时间:
以水解20分钟后的耗碘量最大。
S CH3
HO
CH2 COHN
NH2
ON
CH3 COOH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S
RCO NH 7 6
1 2
N5
3
O
4
CH2R1
COOH
母核(7-氨基头孢菌烷酸)?
7-Aminocephalospoanic Acid, 7-ACA
S CH2 C ONH
NH2
ON
CH3
头孢氨苄 COOH
S
RCO NH 7 6
NH2
ON
CH3
头孢羟氨苄 COOH
S
RCO NH 7 6
1 2
N5
3
O
4
CH2R1
COOH
母核(7-氨基头孢菌烷酸)?
7-Aminocephalospoanic Acid, 7-ACA
S CH2 CONH
S
ON
CH2OCOCH3
COONa
头孢噻吩钠
S CH3
RCO HN 6
1
5
2
7 N4
3 CH3
0.01mol/LNa
2S2O3
例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含量测定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取约 0.12g,置10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碘瓶中,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ml放置20分钟,再加1mol/L盐酸 溶液1ml与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 5ml,精密 加入碘滴定液(0.01mol/L) 15ml,密塞,摇匀, 在20~25℃暗处放置20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液(0.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 ,继续滴定并强力振摇,至蓝色消失;
《药物分析》第14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2.杂质吸光度: 2.杂质吸光度: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规定了一定溶剂、一定浓度、一定波长 下杂质吸收度的限量。
19:46
(四)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盐酸四环素的含量测定为例 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值适应范围大于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值适应范围大于
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 用磷酸调节pH 磷酸二氢钾溶液( 流动相: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 值至 2.5) 乙腈(70:30); 2.5)-乙腈(70:30); 检测波长: 225nm; 检测波长:为225nm; 流速:为每分钟1ml 1ml。 流速:为每分钟1ml。
杂质
红霉素C 红霉素C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
19:46
中国药典》 (四)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版 版
罗红霉素及制剂— 罗红霉素及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他的大环内酯类— 其他的大环内酯类—生物学检定法 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 条件: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pH为6.5)-乙腈(65:3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10nm。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片、分散片、胶囊及颗粒,试验条件同罗 红霉素。
19:46
(三)杂质检查
庆大霉素C 庆大霉素C组分的检查 发酵菌种不同 C组分(C1、C2、C1a) 组分 、 、 ) 比例不一致 工艺差别
对微生物的活性无明显差异, 其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有差异
药典规定控制各组分的限量
19:46
(四)含量测定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详细解释各类抗生素特点
方法:管碟法和浊度法
优点 1、与临床效果一致 2、灵敏度高 3、干扰物质少
缺点 1、操作繁琐 2、培养时间长 3、测定误差大
.
6
3.化学及物理化学方法
优点:1. 准确度高 2. 简单、快速
缺点 1.易受杂质干扰 2.不一定代表生物效价
只有当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的结果与用
生物学法测定的效价相一致时,才能
巴龙胺
巴龙二糖胺
R1、R2:-CH2NH. 2
62
庆大霉素
绛红糖胺 + 脱氧链霉胺 + 加洛糖胺
糖
苷元
糖
.
63
R2 R1HN C R3
O O
OH NHCH3
OH
OH O
O
CH3
2 NH2
绛红糖胺 NH2 H2N
紫素胺
2-脱氧链霉胺 加洛糖胺
复合物 碱性
水溶性 旋光性.
性质稳定 无紫外吸64收
二、鉴别 (一)茚三酮反应
• 取本品10mg,加水2ml与盐酸羟胺 溶液3ml ,振摇溶解后,放置5分钟, 加酸性硫酸铁铵试液1ml,摇匀,显 红棕色。
.
31
2. 茚三酮反应
CH2 COHN
NH2
O
S CH3
N
CH3
COOH
氨基 茚 三 酮 蓝紫色 △
.
32
CO C= O
CO
茚三酮
R H2N CH COOH
CO
C NCH2 R
新霉素 巴龙霉素
乙酰丙酮 OH-
吡咯衍生物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H+
樱桃红色
.
71
HO
H2N C NH NH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O HO O O N H H S OH CH3
HO
CH COHN NH2
CH3 COOH
,H2O
H2N
N H H
头孢拉定(cefradine)
CH COHN NH2 O
O O O N H H S OH CH3
S N CH3 COOH
H2N
N H H
S CH2
头孢噻吩钠(cefalotin)
O
H H H N S O N H
CH3 CH3 O ONa
青霉素钠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
CH COHN NH2 O
H NH2 H H H N S O N H O
S N
CH3 CH3 COOH
CH3 CH3 ONa
O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生物检定法(附录Ⅺ A)测定。1000磺苄西林单
位相当于1mg的C16H18N2O7S2。
例 抗生素【含量测定】
Ch.P(2005)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附录Ⅺ A) 红霉素、两性霉素B、杆菌肽、硫酸多黏菌 素B、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卷曲 霉素、硫酸核糖霉素、硫酸链霉素、磺苄西林钠 原料及制剂
(amoxicillin)
HO
CH COHN NH2 O
OH HO O O O N S H H H
S N
CH3 CH3 COOH
CH3 ,3H2O CH3
H2N
N H H
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
NH2 CH2 COHN N O
O O H2N H3C N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医学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显著的作用是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复制来杀灭细菌。
这使得抗生素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青霉素。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之一,对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青霉素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合成青霉素两类。
天然青霉素主要来源于真菌培养物,而合成青霉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
青霉素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除了青霉素外,头孢菌素也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
头孢菌素是青霉素的衍生物,其抗菌活性更强。
头孢菌素根据其作用谱分为第一代到第四代,第一代适用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而第四代为广谱抗生素,可治疗复杂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但头孢菌素与主要途径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和对青霉素的交叉过敏。
还有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是巴龙霉素。
巴龙霉素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巴龙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较弱。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毒性和肾毒性。
另一个常见的抗生素是四环素。
四环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虽然四环素具有广谱性,但由于其广泛使用,许多细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此外,四环素还可能导致牙齿变色和骨骼发育异常。
总体而言,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错误使用已导致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失去了效果。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和患者都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避免滥用和误用。
另外,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研发和创新新的抗生素药物,以应对细菌的变异和抗药性。
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抗生素类药物,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 引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来发挥作用。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对于研究其疗效、剂量和毒性等方面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2.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生素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每种类别的抗生素在分析方法上可能存在差异。
3. 抗生素分析方法3.1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分析方法。
它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分离能力强、精确度高、灵敏度好。
例如,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中,液相色谱法常用于测定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含量。
3.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分析方法。
它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并且可以获得抗生素分子的结构信息。
例如,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中,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鉴定抗生素的结构。
3.3 生化分析法生化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抗生素活性和毒性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包括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细菌生长曲线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抗生素的疗效和剂量。
4. 抗生素研发与质量控制抗生素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是抗生素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研发阶段需要对抗生素进行结构解析、药效评价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
质量控制阶段需要对抗生素进行质量指标的确定和检验,以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纯度分析、杂质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等。
5. 抗生素分析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抗生素分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抗生素的定量分析,可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获得正确的剂量;通过对抗生素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抗生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抗生素分析还可以用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监测,及时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CH3
RCO HN 6
1
5
2
7 N4
3 CH3
O
COOH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青霉素类
医学ppt
1
一、结构与性质
(一)羧基 酸性 与碱金属(Na+、K+)成盐,易溶于水
CH2 COHN O
S CH3
N
CH3
COOK
Na
医学ppt
2
与有机碱(普鲁卡因)成盐,难溶于水
CH2 COHN O
S N
CH3
CH3 COOH
NH2
C2H5 2NCH2CH2OOC
普鲁卡因青霉素
医学ppt
3
(二)手性C 旋光性 青霉素类 C3 C5 C6 头孢菌素类 C6 C7
(5%头孢唑啉钠溶液[ ]2D0 –18~–24°)
﹡﹡ 65
S
1
2
7N O4
﹡3
﹡﹡ 76
S
1
2
O
8
N
5
4
3
医学ppt
Cu2+
青 A 霉 33 n烯 9m
医学ppt
15
CONH N
O CH3 O
S CH3
N CH3 COONa
N O
△
Cu2+ pH3.8
SH
N C CH
CH C O
O
HN
CH3
医学ppt
CH3 HC
CH3
CH COOH
16
医学ppt
17
50g/ml
氯唑青霉素 双氯青霉素 苯唑青霉素
max (nm) 341 342 339
Na+
焰色→鲜黄色 + 醋酸氧铀锌→↓黄
K+
(二)呈色反应
焰色→紫色 + 0.1%四苯硼钠 + Ac
→↓白
1. 羟肟酸铁反应 β-内酰胺类
内酰 H 胺 N O 类 H H C羟l肟酸衍生物
NaOH
H+
呈色医学ppt
Fe3+/3 8
S ON
S
H2NOH HCl O C N H
NHOH
S
Fe3+/3 H+
O
C NH
3+
Fe 3
NH
O (红、棕、褐)
医学ppt
9
2、 与H2SO4 - HNO3反应
头孢氨苄
黄色
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吩 H 钠 S O HN O红棕
头孢噻肟钠
亮黄
3. 茚三酮反应
α-氨基
CH2 COHN
NH2
O
S CH3
N
CH3
COOH
氨基 茚 医学 三 ppt 酮 蓝紫色 10
CO
剩余
医学ppt
21
反应分两步进行:
1. 水解反应 (按化学计算量进行)
2. 氧化-还原反应 (无固定的量关系,受温度、PH值和时间
等因素影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并采用标准品平行对照测
定)
RCOHN O
S N
CH3
CH3 COOH
NaOH
RCOHN NaOOC
S NH
第一步
CH3 CH3 COONa
第二步
4 I2 + 5 H2O + 2 HCl
8H
I
+2
N
a
C
l
+
CHCOOH 2 + CH3 C NHCOR 医学ppt CH3 SO3H
CH COOH NH2 22
2. 方法
供试液
+缓冲液+碘液+回滴 V样空
+碱+酸+缓冲液+碘液+回滴 V样
+缓冲液+碘液+回滴 V对空 对照液 +碱+酸+缓冲液+碘液+回滴 V对
C OH
2
CO
茚三酮
R
H2N CH COOH
α-氨基、伯胺 某些羟基胺类
CO
C NCH2R CO
酮式
CO C NH2
C OH
+
CO C OH
2
CO
茚三酮
H2O
缩合
医学ppt
CO
C N CHR
C
烯醇式
OH
CO
CO
CNC
C
CO
OH
蓝紫11 色
4. 双缩脲反应
β-内酰胺类
CONH 似肽键
内酰胺 碱 类 性 酒 石紫 酸 铜 (开环分解)
(温度)
医学ppt
6
例 青霉素的降解反应
H2O/OHˉ 青霉噻唑酸
青霉素酶 青 H2O 青霉酸 HgCl2
霉 pH2
100℃
素 NH2OH α–青霉噻唑酰 基羟胺酸
pH4
青霉烯酸
青霉醛 青霉胺 CO2
头 孢 菌 素 酸 、 类 碱 、 降 胺类 解
失 效 内 医学ppt 酰胺酶
7
二、 鉴别 (一) K+、Na+反应
NH2
OH HO C N
CH2 COHN
S
COONa CH3
CH3
CH2 NH2
COHN
S
HO C N O医学Hppt
Cu OH 2 CH3
CH3 COONa
蓝紫色 12
(三)沉淀反应
1. 遇酸→↓
青 青
霉 霉
素 素H 钠 钾 青
霉素 白
在过量HCl或 有机溶剂中溶解
2. 有机胺盐反应
NaN2OHCl
C 医学ppt 2 H 5 2 N C H 2 C H 2 O O C 14
(四) 光谱法
1、 UV法
样品、分解产物
光,谱 m图 a m xE i1 1 ,c % n,m A ,
头孢氨苄 λmax = 262nm
青霉素V钠 A280nm/A264nm = 1.30~1.50
苯
唑
青 H 霉 苯素 唑
重氮化 - 偶合反应
芳伯氨基
普 鲁 卡 因 H 青 普霉 鲁素 青 卡霉 因素
重氮化-偶合反应
医学ppt
红
13
CH2 COHN O
普鲁卡因青霉素
S CH3
N
CH3
COOH
NH2
C2H5 2NCH2CH2OOC
+
H
普鲁卡因
H2N
COOCH2CH2N C2H5 2
NH2
N N +C l-
COOCH2CH2N C2H5 2
2、
HPLC法
对 供
试 照 品 品 相 同 条 比 件 较 tR
医学ppt
20
三、 含量测定 (一) 碘量法
1. 原理
ChP
β-内酰胺类
水解产物
定量过量
头 青孢 霉(菌 素 水N 解)素 a族 O 族 H H I I
I + N S O a N + N a S I O a
E11c%m
0.682 0.653 1.328
医学ppt
18
2、 IR法 V C O 18~ 15 7c4 m 10 β-内酰胺环 V C O 17~ 10 6c9 m 10酰胺
医学ppt
19
(五) 色谱法 对照品对照法
1、 TLC法
供 对试 照 品 品 相 同 条 比 件较 Rf和斑点颜色
4
(三)共轭体系 UV
青霉素类
母核无明显UV 多数有苯环取代基
头孢菌素类 母核有共轭体系
S N O
O
医学ppt
S N
5
(四)β–内纯净 稳定
水溶液 不稳定
青霉素 (类 酸 某某些 、 些金 氧碱 属化 离、 剂子 )青 霉降 失 素解 效 酶
➢ 空白试验 以未经水解的样品作空白测定
A、消除样品已降解产物的干扰
B、消除样品中其他消耗碘的杂质的干扰
C、消除碘挥发造成的医误学p差pt
23
空白
样品 I-
I2
I2
Na2S2O3
➢ 采用标准品平行对照测定
A、可消除温度、pH、操作、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B、使本法测定结果与微医生学p物pt 检定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