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能量与生活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第四单元:无限宇宙第一单元:能量与生活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能量的一形式多种多样,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水能)、(机械能)等。

3、汽车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

4、电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是将(电能)转化成(声能)和(电磁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6、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起重机就是把(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7、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机械能)。

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9、两只手互相摩擦会感觉热,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转化成了热能)。

10、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1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3、在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了热能)。

14、能源: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得内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15、能量与能源的区别:任何物体都具有能量,但不一定都是能源,能源能为人们提供能量。

16、能源的分类:按能源是否在自然界天然形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在自然界天然形成,如:(煤)、(石油)、(风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人工方法转换而得到的能源,如:(煤气)、(汽油)、(电能)等按能源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中可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不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

按能源是否被广泛利用:(常规能源)和(非常规能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

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能量与生活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第四单元:无限宇宙第一单元:能量与生活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能量的一形式多种多样,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水能)、(机械能)等。

3、汽车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

4、电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是将(电能)转化成(声能)和(电磁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6、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起重机就是把(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7、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机械能)。

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9、两只手互相摩擦会感觉热,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转化成了热能)。

10、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1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3、在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了热能)。

14、能源: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得内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15、能量与能源的区别:任何物体都具有能量,但不一定都是能源,能源能为人们提供能量。

16、能源的分类:按能源是否在自然界天然形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在自然界天然形成,如:(煤)、(石油)、(风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人工方法转换而得到的能源,如:(煤气)、(汽油)、(电能)等按能源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中可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不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

按能源是否被广泛利用:(常规能源)和(非常规能源)。

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所有知识点考点)

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所有知识点考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所有知识点考点)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0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对,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应用。

5.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放大镜镜片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7.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他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但大多数昆虫身体比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8.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1.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

12.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4.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的。

15.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天气和气候
- 天气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
-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 了解气温、气压、风力和降水量的测量单位和仪器
第二章:水的循环和水的重要性
- 水的循环过程
- 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和重要性
- 回收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 了解光的颜色和光的折射和反射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电的传导和电路
- 了解电的传导过程
- 探究电的产生方式
- 掌握简单的并列电路和串联电路
- 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
第五章: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
- 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条件
- 了解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汽化现象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地图
-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经纬度
- 掌握利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方法
第七章:人体内的营养成分和运动
-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来源
- 了解消化、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第八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掌握声音的音量和音调的变化规律
第九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 探究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详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详细)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重点摘取)第一课-化石一、填空: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

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 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

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

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1、什么是化石?答: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填空: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 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 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昼夜和四季昼夜的形成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白昼和黑夜,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月球和太阳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

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

二、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的不同时代农业时代:主要使用简单机械,如铁锄、铁犁等,主要能源为人力和畜力。

工业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更加精巧,如汽轮机、内燃机等,主要能源为煤炭和石油。

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智能化,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能源为电。

三、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分类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动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调节光合作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摄取、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平衡和生态破坏物种的竞争和维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破坏。

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状态和性质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物质的溶解和凝固。

压力的作用和性质气体的压力、液体的压力和压强、大气压和气压计。

酸碱和盐常见酸、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指示剂。

五、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变化的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常见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化学反应的条件与速率。

六、能源与材料能源和资源能源的来源和类型、资源的分类和节约利用。

材料的分类和特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材料的改变和利用加热和制冷对材料的影响、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材料的保护和回收材料的腐蚀、防腐和回收利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范围称为视野。

第一课放大镜1、什么是放大镜?特点是什么?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即中间凸起)、透明。

2、放大镜的构造包括:透镜、镜柄、镜框。

放大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原理,所以能放大、聚光、成像。

3、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

4、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常用在公安、科技、教学、医院、农业、精密仪器维修等方面。

5、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①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上下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至图像大而清楚。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系,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则越小。

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最大。

7、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物体都有放大的作用,如水滴、老花镜、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的功能。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9、用放大镜看物体有什么不同?用放大镜看物体,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而且发现物体的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如用放大镜看书报的字、图是由小点组成的;用放大镜看电视和计算机的屏幕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小点组成的,看不到图像只能看到平行和垂直的亮条纹。

10、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置的是谁?最早制造出眼镜的是谁?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置的是13世纪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最早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的是培根。

11、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大)。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汇总一常见的建筑1、人类最早的居住的房屋是(洞穴、草棚和树巢)。

人们最早建造的房屋是(用兽皮做成的可移动的帐篷)。

2、后来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建筑材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3、19 世纪20 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建筑材料,加上新型建筑技术的,建造出了现代建筑。

人们可以在房屋里(工作、休息、娱乐),也可以(举行各种仪式)。

4、不同风格的建筑(图见书P4):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北京四合院、江苏民居、伊斯兰特色的房屋5、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巧妙的结构1、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人们选取各式各样的结构。

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可以改变建筑物的承载力。

2、三角形的基本结构具有稳定性。

3、仿生建筑一般模仿生物的独特结构。

三美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四人体的组成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2、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楼房――单元――房间――墙―――砖3、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镜臂、物镜、载物台、镜座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被观察物应放在载物台上。

4、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五消化与吸收1、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会有甜的感觉。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具有(放大)、(汇聚光)、(成像)、并且(透明)中间(厚)等特点。

2、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4、凡是具有放大镜片特点的器物也有(放大)的功能;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5、放大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大)6、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

7、请简要回答放大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放大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用于老年人看一些书上的小字;用于一些考古学者研究文物时的观察;放映机的应用;望远镜;老花眼镜等地方。

8、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答:第一种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二种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对象大而清楚。

9、为什么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答:因为印刷上采用的是网点技术。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蚜虫的天敌是(草蛉);我们可以利用(10)倍放大镜看到蚜虫的肢体。

4、使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5、蜻蜓的腿的作用是(捕食),它能在空中捕食的昆虫有(蚊子)、(蝇)、(蜜蜂)和(蝴蝶)。

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为什么说苍蝇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答:苍蝇身上常带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卵,在进食、排便和吐唾液时都会污染食物。

(完整版)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是由许多(红)、(绿)、(蓝)三色小点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 )。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雪花、水晶。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沥青、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第1课放大镜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3、放大镜能将物体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5、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用放大镜看见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是(彩色的小圆点)组成的。

这些点的颜色由(红、绿、蓝)组成的。

8、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睛。

9、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呢?答:书上第2页。

10、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答;因为放大镜镜片是凸透镜,光线通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判断题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4、用眼睛直接观察数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6、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7、水滴也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2、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填空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通过放大镜看到的视野(变小).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3、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5、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6、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光学显微镜的两个镜片都是(凸透镜)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15、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19、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2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2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22、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2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二、选择题1、蚜虫的天敌是( A ).A 草蛉B 苍蝇 C蝗虫2( B )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A 蝴蝶B 苍蝇 C蝉3、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A 玻璃B 白糖 C雪花4、在放大镜下( C)是柱状的颗粒.A 食盐B 白糖C 味精5、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A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A 列文虎克B 巴斯德C 罗伯特.胡克6、下列仪器中.( A )适合观察细菌.A 显微镜B 放大镜C 望远镜7、我们用( B )的方法.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A 眼睛看B 显微镜观察C 手摸8、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B )A 放大的正像B 放大的倒像C 缩小的倒像9、有关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A 不同生物细胞是不同的B 细胞的结构千差万别C 同一生物细胞是相同的10、在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 AB )A变形虫 B 草履虫 C蝴蝶11、用显微镜观察水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A 载玻片B 滴管C 碘酒12、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下面食物中不是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A )A 米饭B 臭豆腐 C白酒13、昆虫头上的(A )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 B复眼 C鼻子14、自然界中的很多( C )物质都是晶体.A 液体 B气体 C固体15、( A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 细胞学说B 动力学 C仿生学16、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比( B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因为发生折射而出弯曲(对)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对)5、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外侧(错)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对)7、自然界中所有固体物质都是晶体(错)8、许多岩石是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对)9、晶体的形状是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错)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对)11、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精细结构(错)12、洋葱细胞中间的小黑点就是细胞核.细胞中还有大液泡(对)1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 对 )1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15、微生物非常小.因此很难繁殖(对)16、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对)17、微生物也需要吃食物或者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对)18、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错)19、伤寒、鼠疫、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对)20、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错)21、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 对 )五、简答题1、细胞对生命体来说意义重大.你知道它有哪些意义?答:生长、呼吸、繁殖、运动、排泄、发育、遗传、消化.2、制作微生物的标本过程是怎样的?答:1、采集标本 2、放在载玻片 3、盖上盖玻片 4、观察3、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答:医学领域: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使人们免于受细菌的侵染而死.食品领域:利用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农业领域:利用固氮生物进行生物固氮.既能减少生产投入.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且能提高作物产量.4、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移到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考古学家用到放大镜;珠宝商用到放大镜;农业工作人员等.5、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是怎样的?答:1、把洋葱切开两半.2、取一块洋葱表皮3、划井字 4、滴水洗载玻6、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答:(1)安放;(2)对光(3);上片(4)调焦 (5)观察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6、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7、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8、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10、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1、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12、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3、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15、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16、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17、米饭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紫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18、咀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馒头里面主要的成分是(淀粉)1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泡泡).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 熄灭 )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0、把铁与(水)和(空气)隔绝开是防止生锈的好办法.21、铁上涂上油漆.便切断了铁和( 水)接触.防止铁生锈.22、化学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3、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蓝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铁钉)发生反应.二、选择题:1、在下列四种变化.产生新物质的有( AC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有( BD ).A 汽油燃烧 B水结成了冰 C米变成了饭 D钢丝被折断2、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AC )产生新物质的是( BD ).A 纸被撕碎 B火柴燃烧 C玻璃杯掉到地上碎了 D铁钉生锈3、下列现象是物理变化是( C )A澄清石灰水吹气后变浑浊 B馒头发霉 C 树木做成家具4、固态的白糖在加热的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C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5、烧开水时有白色雾气产生.这是( B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都不是6、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B )A糖 B淀粉 C甜蜜素7、下列几组食物中.( C )都含有淀粉.A花菜萝卜菠菜 B胡萝卜番茄米饭 C玉米小麦土豆8、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物质是( C)A 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 是马铃薯中的淀粉9、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中进行混合.触摸玻璃杯外壁( A )A有点凉 B有点烫 C没有什么感觉1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C )A氧气 B水蒸气 C 二氧化碳11、影响铁生锈的原因( C )A空气 B水分 C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12、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是(B )A 铁钉生锈 B水结成冰 C蜡烛燃烧13、把铁锈连接在电路中.接通电流.小灯泡( A )A 不会亮B会亮C有时亮.有时不会亮14、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 A )A 红色B蓝色C没有变色15、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后颜色( B )A没有变化B变浅C变深16、铁钉在( C )的情况下容易生锈.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17、( C )的房屋铁门容易生锈.A缺水的沙漠 B干燥的高原 C潮湿的海边三、判断:1、光和火焰都是物质(对)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错)3 、面粉可以蒸馒头.馒头也可以变回面粉(错)4、因为我们摸不到声音.所以它不是物质(错)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错)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错)7、水变成冰是化学变化(错)8、物质变化只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对)9、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事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对)10、小苏打是立方体(错)11、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对)1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磁铁把生锈的铁钉吸起来 ( 错 )答: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例如:我们每天要吃饭.不吃饭就饿死.要喝水.没有水.生活无法过.3、蜡烛燃烧和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答: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4、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答:米饭.面包、麦片、包子、香蕉六、实验题:1、探究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无关系?(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实验材料:食用油适量、铁钉2支、试管1支.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接触空气.不改变的条件:干燥环境、温度.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空气中.另一根铁钉放在装有食用油的试管中.食用油要完全浸没铁钉.阻隔空气.每天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几天后.空气中放置的铁钉生锈了.而浸没在食用油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2)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分有关吗?我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分有关.实验材料:铁钉2支、盘子2个、餐巾纸2张、水.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分.不改变的条件:空气、温度.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自然状态下的盘子中.并保持干燥.另一根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也放入另一个盘子.每天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几天后.干燥状态下放置的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的铁钉生了许多锈.实验结论:铁生锈与水分有关.第三单元宇宙一、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8、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1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1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18、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1000亿—2000亿)个(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成为(河外星系).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2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2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二、选择题1、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B)A 1/3 B1/4C1/52、地球质量是月球的(A)A80倍B70倍C1/803小明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30千克的物体.那么他在月球上能举起(A)的物体.A180千克B240千克C200千克4、月相变化是由于(B)而发生A地球公转B月球公转C月球自转5、目前公认的(C)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遗留下来的痕迹A火山说B流行说C撞击说6、在月食形成的模拟试验中.手电筒代表( C )A 地球B 月球 C太阳7、月食要经过(C )的过程A偏食---偏食---全食---复圆B偏食---全食---复圆---偏食C偏食---全食--- 偏食---复圆8、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就有可能产生(A)A日食B月食C地震9、形成日食从(B)开始.月食从(A)开始.A 东边B 西边 C不确定10、下列不可发生的天文现象是()A 月全食B 月偏食C 月环食11、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叙述错误的是(C)A水星距日最近.体积最小B海王星永远距日最远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最长12、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A 木星B 火星 C海王星13、借助(B)星座.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A 大熊座B 小熊座C 大犬14、角宿一位于(A)星座A 室女B 狮子 C大熊15、(C)位于猎户座A 北极星B 轩辕十四 C参宿四16、(B)的时候是观察星座的最好时节A 春天B夏天 C秋天17、牛郎星位于(C)A 天鹅座B 天琴座 C天鹰座18、心宿二位于(C)A 天鹰座B天鹅座C天蝎座19、首次使人类踏上月球的飞船是()A “阿波罗”11号B“神州”二号C神州五号20、关于光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光年是时间单位B光年是速度单位C光年是长度单位21、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B )1、月球绕着太阳顺时针方向运行 ( 错 )2、月球的直径大约地球的五分之一(错)3、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叫自转(错)4、月球不停的围绕着地球运动(对)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没有动植物(对)6、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只能用耳机 ( 对 )7、月相变化有时有规律.有时没有规律(错)8、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年(错)9、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十五或者十六(对)10、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对)11、在白天.我们早上上学时.有时会发现天空中有月亮.这是农历上半(错)12、环形山数量众多.但是他们深浅都是一样的(错)13、环形山分布上没有规律(对)14、月球地表不仅分布着环形山.同时还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火山(错)1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左右(错)16、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错)17、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环食三种形式(错)18、太阳系里海王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错)19、八大行星中金星是体积最大的行星(错)20、太阳系里金星是自转周期最长(对)21、地球处在太阳系的正中心(错)2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对)23、北极星非常亮.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北斗七星(错)24、天空中的大多数发光的星星都是行星(错)25、星座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错)26、织女星是天鹅座上的一颗亮星(错)27、把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天空中这些区域就称为星座(对)28、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我国民间又称它为“天河”.它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对)30、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的高速运动(对)31、所有的恒星都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错)32、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对)33、现在宇航员还不能在太空站上过太空生活(错)34、月球上可以长植物(错)35、月球也有引力.但比地球小很多(对)五、简答题:1、观察月相.我们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答: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2、请你说一说形成日食的条件?答:条件一: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自西向东)公转同时自转.条件二:月球运动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每月的初一.条件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条件四: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影子里的人.只能看到太阳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3、发生日食的夜晚.能否观察到月亮?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日食是在初一才可能发生.而初一的月正是新月.也就是说看不到.而且遮住了太阳.即不能发生日食.初一的月亮也看不到.4、太阳系的天体(行星、彗星等)为什么不停地围绕太阳转动?答:是太阳队这些天体的吸引力使得它们围绕不停地转动.六、实验题请你设计环形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1)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假设: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深度不一样.实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往沙盘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实验现象:深度不一样实验结论: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深度不一样.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填空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14、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15、(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第1单元《小小工程师》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1.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住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窗、梁、墙体、楼板、房顶等。

3.住房的基本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和电路系统等。

4.住房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几个重要阶段。

第2课认识工程1.港珠澳大桥能为港珠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2.工程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环能力等。

3.港珠澳大桥会受船舶航道和香港机场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建造海底隧道。

4.隧道与桥梁之间需要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没有可用自然岛屿,解决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屿。

5.建岛的海床有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解决的办法是用圆钢管围岛。

6.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方案)、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

7.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3课建造塔台1.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

2.塔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工程设计和竞标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的和谐统一。

4.考虑楼梯、栏杆的细节有助于竞标成功。

5.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

6.项目安全性包括稳固程度、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

7.标书可以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制作塔台模型需要经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等过程。

3.为避免倾斜,塔台整体应该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三角形更加稳固,在塔台模型设计中我们要多设计三角形来保证塔台模型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总复习知识点全套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总复习知识点全套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全
套整理
一、植物的形态结构
1. 植物的主要结构:根、茎、叶和花
2. 根的结构和功能
3. 茎的结构和功能
4. 叶的结构和功能
5. 花的结构和功能
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种子的发芽和成长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三、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
1. 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有机体结构和运动方式
2.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1.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3. 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五、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1. 人体的主要器官:头部、躯干和四肢
2. 人体的各系统及其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的生活环境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生物的适应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七、物质的物理性质
1.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质的溶解和结晶
3.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
八、物质的化学性质
1. 物质的燃烧
2. 物质的酸碱性:酸、碱和中性物质
3. 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总复习知识点全套整理,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第⼀单元《微⼩世界》⼀、填空。

1、放⼤镜也叫(凸透镜),是我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常⽤的(观察⼯具)之⼀;它具有(放⼤)、(汇聚光线)、(成像)的作⽤;放⼤镜是由(镜⽚)、(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它具有(透明)、(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

2、在放⼤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机及计算机屏幕的图像是由许多的⼩点组成,并且是由(红)、(黄)、(蓝)三种颜⾊组成;通过透镜看到的⾯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透镜的放⼤倍数(越⼤),它的视野就(越⼩);透过放⼤镜我们可以看到叶⽚上常见的叶脉有:(树状形)、(⽹状形)和(不规则形)。

3、当光线从空⽓进⼊凸透镜是会产⽣(折射)现象;放⼤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显现⼈的⾁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镜具有(放⼤)的作⽤,放⼤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的放⼤倍数与它的(厚度)有关,凸度越⼤,放⼤倍数(越⼤),凸度越⼩,放⼤倍数(越⼩);(球形)透镜的放⼤倍数最⼤。

4、⼈类最早使⽤的透镜是⽤(透明⽔晶)琢磨⽽成的;在放⼤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的(⼩鳞⽚),其实上这些⼩鳞⽚是许多(扁平的细⽑);在放⼤镜下,能看见蝇的复眼是由许多个(六⾓形)的⼩眼睛组成的,每个⼩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部分);(昆⾍)在⾃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体构造)和(本领);昆⾍的眼睛有(单眼)和(复眼)之分;我们常见的⼀类蝇是(家蝇),它的眼睛属于是(复眼);(草蛉和它的幼⾍)是蚜⾍的天敌;昆⾍头上的(触⾓)就是它的⿐⼦。

5、⾷盐、⽩糖、碱⾯、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何外形)的固体,⼈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晶体的形状有的(像⽴⽅体)、有的(像⾦字塔)、有的像(⼀簇簇的针);晶体是物质存在的⼀种形式,它的形状是(有规则的⼏何外形);制作晶体的⽅法有结晶法和蒸发法;将海⽔蒸发后可以得到(海盐)的晶体;在⾃然界中,许多的岩⽯都是由(矿物晶体)组成的;将海⽔蒸发后我们可以得到(海盐)的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填空题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瞧清楚 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它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的作用。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这就就是放大镜的作用)4、圆柱形与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5、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就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瞧物体会感觉放大。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公安人员、农业科技人员、考古工作者、仪器修理工等都会用到放大镜。

判断题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 √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瞧到的点状物就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 √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 × )4、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与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 ×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 )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 √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 ,其实这就是扁平的细毛。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4、蚜虫的天敌就是草蛉。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6、蝴蝶的触角就是棒状 ,蝗虫的触角就是丝状 ,天牛的触角就是鞭状 ,蚕蛾的触角就是羽毛状。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名词解释晶体: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就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与蒸发。

4、晶体的形状有立方体、金字塔、针状等。

判断题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就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 √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瞧见。

( × )3、所有透明的固体都就是晶体。

( ×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 √ )第4、5、6、7课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1、显微镜的发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2、显微镜中的两个透镜的焦距不相同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大 ,叫做物镜 ;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较小 ,叫做目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12×,物镜上标40×,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480 倍。

4、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 目镜、调节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5、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万倍。

用于观察 SARS病毒、大肠杆菌等。

7、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显微镜就是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8、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要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 ,不能直接观察。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瞧到的方向相反。

1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12、细胞就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就是生物最基本有功能单位。

13、细胞的作用有:生长、发育、呼吸、消化、排泄、繁殖、遗传。

14、列文虎克在井水、雨水、河水中都能找到微生物。

15、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判断题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 √ )2、我们可以直接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 )3、细胞就是没有生命的。

( × )4、生命体都就是由细胞组成的。

( √ )5、我们利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

( × )6、鱼缸里的水发绿就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的缘故。

( √ )7、微生物就是生物,具有同其她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 √ )8、我们可以在鱼塘中找到微生物。

( √ )9、我们不可以自己培养微生物。

( × )10、克隆羊就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 √ )11、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会变成垃圾的世界。

( √ )12、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细菌、鸡蛋都就是单细胞生物。

( √ )第二单元第1、2、3课身边的物质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就是物质 ,整个世界都就是由物质构成的。

2、名词解释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折叠纸张、铁丝弯曲、混合沙与豆子等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如蜡烛燃烧、铁钉生锈等。

3、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白糖熔化就是物理变化,白糖碳化就是化学变化。

4、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熔化就是物理变化,蜡烛汽化就是化学变化。

5、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淀粉,如:大米、玉米、面粉、大豆、红薯等。

6、米饭里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

7、米饭为什么越嚼越甜?答:因为米饭里含有淀粉,咀嚼时,由于唾液的作用,产生淀粉酶,生成麦芽糖,就感觉甜了。

判断题1、唾液能消化淀粉。

( √ )2、淀粉与滑石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蓝色。

( × )3、土豆中含有淀粉,滴上碘酒会变黑色。

( × )4、肥肉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 × )5、淀粉就就是滑石粉。

( × )6、空气与声音瞧不到、摸不着,所以它们不就是物质。

( × )7、马路、房屋等长久使用与居住,不变化。

( × )8、米饭、馒头遇到碘酒变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 √ )9、米饭遇到碘酒会发生蓝紫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 √ )10、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 ×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 ×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 )1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就是化学变化。

( × )第4课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1、醋+小苏打=二氧化碳(表示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

我们喝的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当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产生。

第5、6、7课关于铁生锈、硫酸铜与铁钉反应1、铁与铁锈的对比颜色空隙光泽手感敲击导电磁性铁灰白色无空隙有光滑有韧性能能被吸引铁锈红褐色有小孔没有粗糙较脆不能不能吸引2、硫酸铜与铁钉反应时出现的现象:①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这就是铜附在铁钉表面;②原来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①改变颜色。

如米饭与碘酒;②发光发热。

如蜡烛燃烧;③产生气体。

如小苏打与白醋;④产生沉淀物。

如硫酸铜与铁钉。

4、怎样防止与减缓铁生锈?答: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就是最好办法。

如涂上油漆、电镀等。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1、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3、物理变化的特点: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物质判断题1、铁生锈就是一种物理变化。

( × )2、铁片的颜色与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 × )3、铁生锈与水、氧气有直接关系。

( √ )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红色的铜。

( √ )5、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 )6、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 √ )7、物质变化的速度都就是一样快的。

( × )8、油与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 )9、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沙与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1、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12、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 )13、小苏打与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就是醋。

( × )14、铁与铁锈实际上就就是一种物质。

( × )15、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 )16、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 )17、草蛉就是蚜虫的天敌。

( √ )18、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瞧到。

( × )19、微生物对人类都就是有害的。

( × )20、在我们的感官中,人眼的最高视力只能瞧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 √ )21、所有透明的固体都就是晶体。

( × )22、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23、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 )2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棕红的铜。

( √ )25、铁生锈与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 √ )26、淀粉遇到碘酒都会变黑色。

( × )27、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就是一样的。

( × )28、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29、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就是物质。

( √ )30、人也就是由物质构成的。

( √ )31、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 )简答题(1)自然界的岩石会发生那些变化?答:①风化变成小石块;②变成土壤;③水流的腐蚀(2)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形状发生变化;不同点:火柴燃烧:发光发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而木条折断:没有产生新物质。

选择题1、把沙与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不?(A)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了其她物质C、豆子发芽了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A)A、变成了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C)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

这种变化属于(A)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5、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B)A、只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6、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就是(C )A、白色大颗粒B、都就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7、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就是(A C)A、具有酸味B、白色液体C、无色液体8、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B)A、氧气B、二氧化碳C、氢气9、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C)A、全部就是白醋B、全部就是水C、就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10、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B)A、继续燃烧B、马上熄灭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11、把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A)A、会立即熄灭B、不会熄灭C、半分钟后熄灭12、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就是(C )A、白色B、无色C、蓝色13、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瞧到( C )A、产生大量气体B、溶液变颜色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1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变化属于( B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颜色变化15、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C )A、只就是空气B、只就是水C、就是水与空气的共同作用16、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 B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17、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A B F )A、涂上油漆B、放在干燥处C、用纸包起来D、放在地窖里E、放入水中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观察记录——记录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