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降低碳排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201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
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强度,且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
关键字: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碳排放强度
1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话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
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最
主要的原因[1]。大规模的碳排放问题归结于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此,中
国政府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1世纪
以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促使数字经
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要选择的新型
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此同时我
国政府在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为实现“双碳”目
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这为节能减排进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新的方
向。
2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2.1模型的设定
其中表示省份个体,表示时间;表示常数项,与表示待估系数;
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
应和时间固定效应;表示随机扰动项;表示控制变量。
2.2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为碳排放强度(lnemi),本文参考张传兵等人的方法[4],采用夜间灯光数据法测算每个省份的碳排放强度。核心解释变量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ig),利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环4
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文参考学者谢云飞的研究[3],控制
变量选取为:人口规模(PS)、外商直接投资(FDI)、环境规制(ER)和产业结构(IS)。
3实证分析
3.1基础回归结果
通过下表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如下
表所示,第(1)列没有控制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只加入了控制变量,在第(2)列控制了个体效应,第(3)列则分别控制了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显示数
字经济确实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1 数字经济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基础回归结果
lnemi
(1)(2)(3)dig-0.8152***-0.8341**-1.4164**
(1.2832)(0.4281)(1.8233)
FDI-3.4234***0.12600.0312
(0.8130)(0.2048)(0.2133)
ER0.4698***0.06390.0844**
(0.1381)(0.0494)(0.0362)
IS0.2960-0.1447-0.2670
(0.2894)(0.1172)(0.1479)
PS0.0000-0.0006-0.0009**
(0.0000)(0.0004)(0.0004)
_cons 6.2001***8.3077***10.2385***
(0.5646)(1.9121)(1.6393)
R20.80440.99600.9967
N454545
3.2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本文以黄河流域各省份数字经济综合指数的平均值来表示该流域数字经济发
展水平。从下图可以看出,2014—2018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由于数字经济通过节约资源、抑制环境恶化和减轻资源约束等手段促进了生态环
境的发展[5],而且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更新传统落后产能,降低污染,提高
生产效率,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6],因此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该流域的二
氧化碳排放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图1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图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到如下
结论:
一方面,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负
相关,也即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的降低了该流域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呈历年上升趋势,因此数字经济将对该流域二
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鉴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
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黄河流域各地政府
应加快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5G/6G 等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关基础配套的建设,从而引导数字技术向绿色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渗透,从而更好的推动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其次,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将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到能源产业当中。在能源
消费环节,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改变能源消费方式,降低传
统能源消耗比例,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有利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1] Chekouri S M, Chibi A, Benbouziane M. Economic growth,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lgeria: a wavelet coherence approach[J]. World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1, 18(2): 172-189.
[2] 秦逸凡. 数字化投入、要素配置结构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22.
[3] 谢云飞. 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J]. 当代经济管理, 2022, 44(02): 68-78.
[4] 张传兵, 居来提·色依提. 数字经济、碳排放强度与绿色经济转型[J]. 统计与决策: 1-5.
[5] 任保平.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3(02): 5-9.
[6] 宋洋.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 贵州社会科学, 2020(12):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