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大气层

2.1 大气层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大气层》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大气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学习这节内容对接下来的天气与温度及大气压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掌握好本节课内容,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尚未成熟,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作用,而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思维障碍,例如水的对流现象和空气的对流现象等,因此需要教师创设形象的物理情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3.掌握对流层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实验来解决理论问题,进一步解释现实问题,从而来学习对流运动

2.通过举例,学生体会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的学习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形成在现象中探究问题本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层的垂直分布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图片展示】展示台风的图片。

师: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我们来看一下台风来临的情景。那么月球上也有台风这样的天气现象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

师:台风是大气的剧烈运动,它可以使房屋倒塌,大树连根拔起等。那我们身边有大气存在吗?

生:有

师:你能感受到教室里的大气吗?

生:能

师:怎么感受呢?

师:我们时刻都在重复一个简单的动作来感受大气的存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呼吸。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身边的大气好吗?

师:还有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

生:热气球升空……

师:大气就在我们身边,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层。在七上我们学过地球的大小,同学们还记得吗?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我们来打一个比方。

【图片展示】大气的厚度。

师:若整个苹果看成是一个地球,这层苹果皮就相当地球周围的大气。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但是它对地球而言非常重要。

二、新课讲授,发展能力

(一)大气的重要性

【讨论活动】对比月球表面环境情况,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性。

师:大家都认同大气对地球而言非常重要,那么想一想,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将会怎样呢?可以结合一下月球上的情况。

学生讨论:1、受到陨石的侵袭;2、声音无法传播;3、昼夜温差

大;4、没有天气变化;5、没有生命;

师:结合大家所说,我们来归纳一下大气的重要性:

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

3、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

4、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二)大气的温度

师:可以说大气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正是因为有大气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才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图片展示】富士山图片

师:老师在欣赏图片时有一个疑惑:山脚下开满了鲜花,而山顶上却布了积雪,为什么山脚和山顶的气温相差如此之大?似乎可以得出高度越高,大气温度就越低,大家有什么想法?生1:是,因为爬山的时候也有这个感受。

生2:不是。

师:有些学生回答是,有些同学回答不是。我们来看气象学家帮我们测到的大气在不同高度时的气温变化,看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绘图】提供高度与所对应的温度的表格,让学生进行绘制。

师:好,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根据所提供的高度与所对应的温度进行绘图。提示一下:先确定横、纵坐标,然后进行描点画线。

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下。

师: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绘制的图,我们习惯上是用横坐标表示垂直高度,用纵坐标表示温度,这样画的同学举手。好,那其他同学怎么画的?

生: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垂直高度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幅图,看看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习惯上的那幅图:从地表上升到约12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

而下降;从12千米上升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从55千米上升到8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再来看一下另外一幅,也就是书上第47页的那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离地面越远大气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达到保温作用)

5、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稀薄,高度越高温度越低)

这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两张图一个是我们习惯上以高度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看起来方便点,便于理解。另一个是我们教材上所引用的以温度为横坐标,以高度为纵坐标,其实质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爬山时感觉高度越高,温度越低呢?

生:因为山一般只有几百米。

师:如果山有1000千米呢?他的温度又如何?

学生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回答。

师:整个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最后又增加的规律。

(三)大气的分层

师: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对大气进行分层,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

生1:我们组认为可分为四层:第一层:0-12千米,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第二层:12-5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第三层:55-8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第四层:85千米到大气层顶,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生2:我们组认为可分为五层:0-17千米是一层,17 -50千米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