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论 美 感 的 特 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美感的特征

摘要:研究美学,除了研究客观的审美对象及其形态外,还必须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美的感受。也就是说,必须研究美感,研究人的审美心理。美感具有广狭两种含义。美感是一种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心理活动,就其主客体关系来说,它和科学意识、道德意识一样,归根结蒂是实践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方式。但它又是对对象世界的一种直接观照,这又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个人直觉性、社会功利性和美感愉悦性。

关键词:美感特征直觉性功利性愉悦性

一、引言

研究人的审美感受在整个美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号称“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1年出版了他的《实验美学》一书,提出要把“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区别开来。他把对美学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他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他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的主流。这一发展趋势,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人们对美的本质哲学探讨,但却证实了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美感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朱光潜先生说:“美感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指审美的能力,其用法和‘道德感’、‘正义感’相类似。另一个指审美的情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因与果的关系。”①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将这种说法展开来,可以说美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完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即审美感受;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指的是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等所共同组成的审美系统。审美心理学要研究审美意识的整个系统及其各种表现形式,但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还是审美感受,即狭义的美感。

基于本文的有限篇幅和笔者的才疏学浅,这篇拙作针对狭义的美感作一番探讨,把它跟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相比较,归纳出狭义美感的一系列特征。

二、美感的特征

在美学史的诸多论述中,只有康德较为深刻地论及了美感的特征问题。他准确地抓住了审美心理既矛盾又统一的各个方面,对美感的特征规律作了哲学的概括。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后来人认识美感特征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按照形式逻辑的“质——量——关系——模态”,从四个方面对美感心理进行了分析,称为“审美四契机”②:第一,“质”的特征:无利害而生愉快;

第二,“量”的特征: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第三,“关系”的特征: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第四,“模态”的特征:没有概念而又有必然性。

这是康德哲学对美感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但是,康德美学的缺陷在于:它没有把审美心理的矛盾特殊性和社会劳动实践的历史联系起来,比如,康德把审美判断主观而普遍有效的特征,归为“先验原理”的审美。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美感的矛盾运动并不难解释。因为人类的心理结构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感性中积淀着理性,无意识中积淀着集体的潜意识,个体性中积淀着社会性。康德的不足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把美感的特征,用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相反,它是比较深奥晦涩难以理解的。

下面,笔者就试图科学地解释并概括康德所揭示的美感活动的特殊性,并结合具体的例证,把审美心理的特征明确地归纳出来:

(一)美感的表现形式具有个人直觉性

所谓个人直觉,包含两层意思。它首先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就是说,审美过程始终要在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感受中进行。人们掌握某一数学方程式、物理学定理、逻辑学推理原则,或是掌握伦理道德上的忠孝节义等观念,虽然也可以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得,但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来实现,而不一定非有感受的直接性不可。

审美感受就不同了,人们要欣赏一朵花的美,一部小说的美,光听旁人介绍和议论是不行的,非得亲自去感受、去品味才成。审美感受的个人直觉性,其次还指人们在美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思考,便可以不加思索地判断对象美或不美。听一首歌曲,也许并没有听清楚歌词,但悦耳的旋律却早已令人心醉;读一首诗,也许还没有考虑到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但那充满激情的音乐般的语言,早已把人带进特定的意境,欣赏者不自觉地被唤起了美感,获得了美的享受。

俄国普列汉诺夫说过:“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因此,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快感。”③普列汉诺夫的说法,是完全符合审美活动的实际情况的。

美感的个人直觉性,不但存在于美的欣赏过程,也存在于美的创造,特别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写道:“……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而造极,或精思愈疏。”这就是说,艺术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虽然客观事物有它的特定形态,但人的思想却没有固定的范围,因而在反映之时,不经意间也许浑然天成,达到美的极致,正如李白诗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殚思竭虑,倒可能失之粗疏,画虎不成反类犬。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美感和抽象思考的区别。俄国杜勃罗留波夫说过“一个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把一些普遍观念加以接受、发展并且表现,是和寻常的理论家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们所处理的,不是抽象的观念与一般的原则,而是活的形象,思想就在其中而显现。在这些形象中,诗人可以把它们的内在意义——这对于自己甚至是不自觉的,远在他理智把它们阐明以前,就加以捕捉,加以表现。有时候,艺术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自己在描写着什么。”④正因为如此,艺术形象的客观意义才可能超出作家自觉的主观意图。然而有时候,批评家从作品本身得出的思想,可以得到读者大众的公认,却难以得到作家本人的赞同。

美感具有非概念的直觉性,是不是就不包含理性认识因素呢?这个问题美学史上历来颇多争议。笔者个人认为,美感的非概念的个人直觉性,只是美感的外貌和呈现形式,如同概念和推理,是逻辑认识的外貌和呈现形式一样,美感的对象是富于感染力的感性形象。当欣赏者感知它的时候,不但会立即产生相应的表象,而且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诱发联想和想象活动,将表象改造为饱和着欣赏者主观情绪色彩的、朦胧多义的审美意象。意象不等于概念,但却包含着一定意义,能把人引向某种非确定的概念,这便是渗透在美感中的认识因素。尽管这种认识是在直觉的形式下发生的,对欣赏者个人来说,可以是不自觉的,但同样可以把握对象的本质性东西。因此,夸大美感的直觉性,宣称它与理论认识决无关系的观点,同抹煞美感直觉性,把它与理论思维等同起来的观点一样,都是从各自的片面陷入了极端。

美感为什么能在个人直觉的形式中实现理性认识的功能呢?康德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美感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⑤审美的普遍性是一种主观普遍性。就是说,每个人在审美时总假定自己的判断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而且总期待着别人的赞同。在康德看来,这是一种来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同“心意状态”,所以审美判断便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康德的这种认识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但他承认美感不凭借概念而具有普遍性无疑又是正确的。

笔者认为,美感的个人直觉性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普遍的社会性内容。长期的审美实践,使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明成果融汇在审美形式之中,当人们在直观美的形式时,便能体会到其中丰富的观念情感意义,形成形式感;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又可以把人类审美的历史成果转化为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观点等。所以,在社会历史中形成的个人直觉的审美感受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不论美感直觉的具体形态有多么复杂,它所包含的意蕴还是能够通过分析加以认识的,美感的直觉性并不神秘。

(二)美感在无功利性中潜藏着社会功利性

美感作为个人直觉感受不仅是非概念的,也是无功利的。美感的个人非功利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审美时,我们不作实用考虑便可以产生愉快,我们并不为实用目的而去审美;审美时我们尽管可能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却并不立即作实用的现实的行动反应;我们获得了美感,便急欲与他人分享。这都表明美感无关于个人利害,它不是自私的享乐,而是一种无私的、社会性的愉快。

但就社会而言,在个人的无功利之中,却正好潜藏着社会的功利性,只是这种功利性经过历史的长期积累和演变,常常不为审美的个人所察觉罢了。鲁迅在评述普列汉诺夫的审美观时这样说过:

“……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的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⑥

这段话,把美感的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的关系,表述得相当精确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