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重点复习课文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三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三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三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三赤壁赋复习资料1、景、情、理融为一体。

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达到统一。

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风),即以这段写景为下文议论说理作形象、铺垫。

第二段中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其内涵就借具体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出来。

第三段苏子反驳也是以水和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事物变与不变的道理。

整篇文章,议论赋予了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

2、采用对话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本文继承了辞赋常用的形式规范,即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文中的客,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人物,主客双方,代表着作者思想的两个对立面,最终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复杂的人生观中积极面战胜了消极一面。

3、骈、散句交错使用,有整有散,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全文以散句为主,其中又穿插一些似对不对的偶句。

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颇有韵味悠长之感。

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其消长也;” 有些句子,又似整而实散,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2020年成人高考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一、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

4.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用的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出的*应在主题、内容、层次、结构、行款、书写等方面合乎要求,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二、阅读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灯下漫笔》、《论学问》、《冯谖客孟尝君》、《张中丞传后叙》、《故都的秋》、《香市》、《爱尔克的灯光》、《饮酒》(其五)、《山居秋暝》、《行路难》、《蜀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山月》、《再别康桥》、《声声慢》(寻寻觅觅)、《前赤壁赋》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三、课文知识要点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的驳论性质,掌握*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冉有、季路及见于孔子曰(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5)谁之过与?(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陈情表》了解*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断魂枪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断魂枪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1840 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钢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政治经 济压迫,西方的物质文明涌进了中国。中国传统的文化被西方物质文明所代
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品描写一个老拳师在社会急剧变化中既认识到大 势已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调整,又在内心深处,背负着因袭的重担, 于是只能用温旧梦来慰藉自己的痛苦的心灵,以不传断魂枪作为与时代抗衡 的一种手段。
落伍孤寂,保守固执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征。
王三胜;粗俗浅薄,争强好胜;
孙老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着进取,爽快利落。
小说主人公是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对沙子龙性格起了鲜明对照 的,反衬的作用。
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白描手法。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白描手法。
这段运用画面描写,剪影勾勒的手法。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成考报名
个比喻,赋予人物动感,活力,对丰满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重点段落简析》
文章结尾“夜静人稀,——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这段的意思及意义。作品结尾,交代了结局。沙子龙已被人们遗忘,然而 他仍像从前一样,既沉湎于往日的旧梦,又报定不传的宗旨。他的复杂心态, 再次展现,强化了主题。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断魂枪
《断魂枪》(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老舍本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月牙》,《我这一辈子》等等。解放后,创作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等。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郁的京味,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
如对孙老者,王三胜的肖像描写;对人物的语言描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其母,施及庄公。

施:影响,推广。

《课文翻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了妻子,名叫武姜。

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逆生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就很讨厌他,而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郑庄公继了位,姜氏首先为共叔段请求以“制”为封地,庄公回答说:“制这个地方,是非常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要其他的城邑我都从命。

”于是姜氏要了“京”这个地方,庄公让共叔段居守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对郑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二百雉(高一丈,长三丈为二雉),那可是国家的祸害呀。

古代圣王的规定: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京不合法度,不是古代圣王的制度,您将要承受不住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样做,我怎么能躲避这灾祸呢?”祭仲回答:“‘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及早给共叔段安排个地方,别让他的势力发展蔓延。

一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杂草尚且不能根除,何况是国君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了不道义的事,一定会自蹈死地的,你姑且等着瞧他栽跟头吧。

”不久,大叔又使京城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明属庄公暗属自己。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两个君主,您将要对他怎么办呢?要把君位让给大叔的话,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他,那我请求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将要自己赶上灾祸。

”大叔又将原来两属的地方公开作为自己的郡邑,扩大领地一直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动手)了,地盘扩大了;将会得到更多的百姓。

”庄公说:“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即使地盘扩大也将要垮台的。

”大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打造了盔甲兵器,装备好步兵战车,准备袭击郑国国都,夫人武姜将为共叔段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听说了他们行动的日期,说:“可以啦。

”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

京的百姓背叛了大叔段。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成人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篇一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

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篇二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二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二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二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二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6、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用此:因此。

7、可数百里。

可:大约。

8、广军功自如,无赏。

如:相当。

9、东道少回远。

少:稍微;回远:迂回,路远。

10、军亡导,或失道。

亡导:没有向导;或:同“惑”,迷惑。

11、南绝幕。

南:向南;绝:渡过。

12、“急诣部,如书。

”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就像“命令”上写的。

13、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

诚恳谨慎的样子,就像乡下人一样。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2020年成人高考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资料1《米龙老爹》莫泊桑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文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之美名。

2.故事背景小说主要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是改变19世纪后半叶法国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也是莫泊桑一生中所参与的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

普法战争最后以法国的失败、以割让国土(阿尔萨斯和洛林)和赔款而宣布结束。

这一事件给予法国人民族自尊心以重创,从此也削弱了法国的国力,更埋下了德法两国不和与仇视的宿怨。

而普法战争也给莫泊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为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人,莫泊桑对于普法战争期间法国人民抗击德国普鲁士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法国上层资产阶级怯懦、畏敌如虎、明哲保身、卖国求荣的卑鄙行径都有较深的认识。

出于崇敬和愤恨,他写下了9篇有关普法战争的短篇小说。

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有《羊脂球》和《米龙老爹》。

3.倒叙笔法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先交代米龙老爹的殉难结局,向读者设置一系列悬念,为小说的情节发展作一铺垫,然后再以追忆的方式叙述米龙老爹在普法战争期间孤胆杀敌的原因及其复仇的整个过程,突出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

4.主题思想小说描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诺曼底地区一个普通农民为报家仇而孤胆杀敌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敢于反抗侵略者的农民英雄形象,表现出法国下层社会劳动人民为保护民族和个人利益不畏强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5.人物性格米龙老爹是一个智勇兼备、坚强不屈、具有反抗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农民英雄形象。

他的性格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具有机智、勇敢的品格。

他外表上看起来木讷、矮小、傻憨和顺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十分朴实的本分农民。

他以木讷、傻憨的农民式的外表来迷惑敌人,而真正潜藏于其中的是超人的勇敢和非凡的智慧。

他因幼子被普军枪杀、家庭财产被掠夺而萌生复仇之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复习

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整理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整理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整理(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自考】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资料

【自考】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资料《长亭送别》王实甫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篇选自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王实甫,一说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2.人物分析本折通过大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她视科举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唱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而张生的形象则主要是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他与莺莺一样追****情和婚姻自主,同样为离别在即而满怀伤感,但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比较软弱,迫于老夫人的压力赴京应试,而又热衷于“青霄有路纵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主题思想反映了恋爱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和女主人公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精神。

4.修辞方法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例如,对偶:“碧云天,黄花地。

”使曲词显得优雅秀美,含蓄蕴藉。

夸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将酒明喻为水,表现莺莺无心饮酒;暗喻为泪,表现别离之恨。

还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极微小的功名利禄。

排比:“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沈沈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

”一系列的排比加之叠字,使曲词通俗浅近。

5.艺术特色作者把这次伤心的离别安排在一个暮秋黄昏,用凄清悲凉的秋景来表现和烘托渲染离愁,有情景交融之妙。

这里,有时是寓情于景,如[端正好];有时是情中设景,如[滚绣球];有时是以景托情,如[一煞]。

总之,此折曲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如水****融,较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复习课文解析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复习课文解析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复习课文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重点课文)《作家作品》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支持“庆历新政”,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主旨》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勗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疑难词句》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其:语气副词,表命令。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部,所有的。

)5,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沉溺的人或事情。

)《学习要点与难点》本文是史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

见主旨。

本文的对比论证方法。

后唐庄宗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论据历史事实论据:后唐庄宗兴国及败亡的历史事实;理论论据:《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重点段落分析》文章第三段这段话的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归纳法,对比法。

这段话的论据: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答司马谏议书》(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进行过变法。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2)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2)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2)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议论文。

2.中心思想本文记录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统治者应持有的准确态度,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思想。

3.连锁推理所谓连锁推理是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

这种推理的好处是能够使文章环环相扣,层层推动,前后承接紧密,气势强劲。

本文使用了连锁推理的地方有两处:(1)在论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时,孟子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为前提,推出了“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

接着以此为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结论。

最后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了“王道之始也”这个更新的结论。

(2)论述行王道的根本措施的时候,孟子由“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等措施人手,推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结论,再由此结论推出“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的新结论。

4.排比句的作用本文中有两组排比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

排比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

5.比喻的作用本文的比喻是“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时使用的,说明梁惠王与邻国之君在治国方法上无本质的区别,否定梁惠王的“尽心”之说。

还有一处比喻是在论述使民加多的准确态度的时候,使用了“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露梁惠王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错误观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4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4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4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4字词解释(二)61.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迫近62. 虽欲强聒(声音噪杂......63. 今具.道所以(详细地说明理由64.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持65. 冀君实或见.恕也. (原谅66. 举.先王之政(称举,宣扬,推行67. 辟.邪说, 难.壬人(抨击,驳斥;责难68. 非特..朝廷士大夫抗之(不只是69. 度.义而后动(考虑,斟酌70. 胥.怨者民也(相与71. 以为殆.是幸运儿(大概是72. 成败之数. , .视此而已(天数74.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参加军队75. 今人还用玉帛为作奴的贽敬(进见的礼物........76. 厘定..规则: 怎样服役(整理规定77.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告诉78.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治理水害的人)79.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作,长出,生出)80. 不遑启居。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81. 岂不日戒,(日戒,每天都戒备作战82.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隐蔽)83. 大漠穷秋塞草腓,(穷秋,深秋)84.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横行,为国效劳,驰骋缰场)85.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更,再,又)86. 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87. 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指尚未完成抗敌功业)88. 径须沽取,(径须,只管)8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月亮)90. 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以之为贱91. 揭.其剑, 过.其友(高举;访问孟尝君怪.之(以之为怪93. 驱而之.薛(到94.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买95. 梁使三反, 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坚决96. 前,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左右....97.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突然98.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 何乃故.也(过去的99. 度.不中不发(估计100. 异道而行, 可.数百里(大约101. 急诣.部(往102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行103. 余睹李将军, 悛悛..如鄙人(诚恳拘谨的样子104. 虏多且近, 即.有急, 奈何(如果105. 胡虏易与.耳(对付106. 是时会.暮, 故兵终怪之(恰好107.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弃城而遁(怎么知道108. 嵩将诣.州讼理, 为所杀(经过,到109. 自比.于逆乱(并列110. 具.食与乐(准备,备办酒食与音乐111. 两家子弟材智下, 不能通知..二父志(通晓,理解112. 观者见其然, 从而尤.之(责备,埋怨113. 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言辞软弱不坚) 114. 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淫滥的邪说115. 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将息,休养,调理)116. 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挡)117.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汇编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汇编

第一部分议论文单元议论文知识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季氏将伐颛臾》考点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考点2文章主旨:文章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件事所发表的三段谈话。

孔子严厉谴责了季氏的侵略行为和弟子的失职,申述了反对季氏吞并颛臾的理由,反映出孔子反对战争,认为人臣应恪尽职守,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等一系列政治主张。

考点3写作特色:本文是一篇驳论,文章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采用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名人名言等多种论据,并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形象的比喻指出冉有、季路对战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中反诘句的使用更显得论证有力,观点鲜明。

《寡人之于国也》考点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而成。

孟子,名轲,字子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考点2文章主旨: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展开论述,阐述孟子的王道仁政理想。

考点3写作特色:孟子采用了连锁推理的句式,从“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再从“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以前文的结论为下一轮论证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论证深刻,气势磅礴。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1《大同》(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着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

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孔子的概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我没有赶上,但是有文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对比手法)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天下为公”“天下为家”人事制度选举制“选贤举能”世袭制。

“大人世及以为礼”精神文明“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物质文明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社会治安“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

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必背知识点!正在备战2020年专升本考试的考生有没有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给考生整理的2020年专升本语文复习考点,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认真查看。

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15、明清传奇是:戏曲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21、“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苏轼的《定风波》22、“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语自:《西厢记》23、“五四”时期 (散文、小品) 的成就最高。

24、下列小说不属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是:《红楼梦》25、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柳永26、什么是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答: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由单支曲子组成,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是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27、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口号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28、“吴中四士”是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29、在现存唐诗中,哪三位诗人创作存量? 答:白居易,有2888首诗;杜甫,有1465首诗;李白,有1045首诗。

2020成人高考复习资料_成考专升本语文

2020成人高考复习资料_成考专升本语文

2020成人高考复习资料_成考专升本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不但要求考生的专业知识达到专科水平,也要求考生具有专科学历,即有专科毕业证书或学习层次相当于专科的本科结业证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2020成人高考复习资料_成考专升本语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成人高考复习资料(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7. 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

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慷慨悲哀” 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 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清简平淡。

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

该诗以“月”之升落为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重点复习课文
《选择与安排》(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选择与安排》收入《谈文学》
《主旨》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的,最艰苦的工作是在有了材料之后的选择与安排,给文章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形式。

《疑难词句》
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

枢纽:事物的重要关键;
在这上面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词意深刻。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拱:环绕。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重点谈文章在运思时,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与安排,而不是搜寻材料。

用类比方法把写作中的选择、安排的诀窍比喻成战争中用兵打仗。

第二部分(3——8自然段)集中谈关于写作应该如何选择与安排。

第一层(3—4自然段)正确的选择方法。

用用兵之道谈选择的问题。

列举戏剧小说中的例子,强调写人写事都必须选择重点,突出主旨,选择典型细节。

第二层(5——8自然段)正确安排的方法。

文章布局必须做到:一,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有中段,之间要有逻辑联系;二,头、尾、中段必须各在其位;三,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

要阅读完美的作品来掌握文章布局的诀窍。

结构安排上的两个重要条件:1,层次清楚,条理缜密;2,轻重分明,以主旨为纲。

文章显出轻重的办法:1,在层次上,2,在篇幅分量上。

第三部分(9自然段)总结写作原理与经验。

《学习要点与难点》
1、本文的主要观点
主旨;
选择材料,一要进行剪裁,要舍得割爱,二要选最能表现主旨的材料;
安排材料,一结构要完整,要有一股生气贯注全体,二层次要清楚,轻重要分明; 写作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本文的类比推理法。

文章多以如何用兵来做比喻。

在论述剪裁时,“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


在说明选择材料要为文章主旨服务时,“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


在论述材料的安排时,“第二要事是安排,就是摆阵势,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它的特点——”。

3、分论点“层次清楚”分析
文章要有层次;
文章的头尾和中段各在其位,并使文章成为完整的有机体;
层次不清的表现,主要为脱节断气,前后矛盾,意思杂乱;
以上表现产生的根由在于思想的疏懈;
4、分论点“轻重分明”的分析。

轻重分明的作用;避免单调,使重者越重,效果强烈;
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必须做到轻重分明;
做到轻重分明的方法:在层次上,在篇幅分量上分出轻重。

《重点段落简析》
1,“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论点: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

论证方法:类比法;
引用杜甫的诗,为理论论据,名人名言论据;
“那还希望打什么胜仗?”属于反诘句。

2,文章的最后一段。

论点:写作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引用《孟子》的话,工匠师傅能教人作工的法则,但是,要使其巧,则需要个人心灵去悟,师傅是无法教授的。

“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

艺术虽有规律,但具体方法千变万化,只有把变化归于整齐之中,才是真正的艺术的基本规律。

最后一句,选自《周易》,作文之道,千变万化,全靠个人在领悟创作的规律后的巧妙运用。

《论学问》(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马克思称他“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主旨》
通过对学问的用途、读书治学的目的、读书治学的方法的论述,体现了作者唯物主义思想和重视实验科学的精神,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

《疑难词句》
地球:指一种体育运动。

《课文串讲》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集中谈学问的用途,治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集中谈治学的方法。

《学习的要点与难点》
1、学习的用途。

(1)娱乐;(2)装饰;(3)增长才干。

2、治学读书的目的。

“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读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作者提出学习的三种用途,但是更强调增强才干的用途,因为它能够提高判断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同时,也不排斥实践的重要作用。

“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


3、治学读书的方法。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即读书要采取选读、全读、勤读、精读四种不同方法。

并且要与会谈、写作、笔记结合起来。

4、本文的排比句。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5)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

5、本文的比喻句。

(1)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

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赋。

(2)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水一样。

蒸馏水比喻录要的书。

(3)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有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病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

以运动能治疗疾病来比喻学问能补救精神上的缺陷。

《重点段落简析》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可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


1,本段的论证方法:类比法。

用运动能治病来类比学问能补救精神上的缺陷。

2,修辞方法为比喻、排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